大寨村位于比德乡政府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500米,东与纳雍阳长镇海座相接,南与比德村、齐心村接壤,西北与水库村比邻。全村所辖17个村民组,1253户,4510人,党员86名,外出党员21名,耕地面积1140亩,其中旱地1260亩,水田180亩,人均耕地0.35亩,常年粮食产量53574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95公斤,人均纯收入2520元,公路横穿12个村民组,水电路三通,大多数农户以经商为主,有加工户26户,个体经商户70户,养殖大户35户,种植大户16户,全村有90%农户用上小钢磨,安装程控电话78门,大部分村民用上了手机,电视覆盖率达100%。曾荣获比德乡2009年目标考核一等奖、2010年乡先进党组织、2011年乡先进党支部、2011年县先进党支部。
大寨村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大寨村被列为比德乡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人口总数:4510人 农业人口:4395人 非农业人口:115人
--行政区面积:7.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苗,彝等 发展口号:富民新村建大寨
--所辖村:中心,田坝,米厂,中发,新店等17个组 生产总值:227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炭 名特产品:糯米,面条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大寨村田坝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资源:煤炭,砂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1102 | 553000 | -- | 查看 大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比德村 |
比德村位于比德乡政府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000米,东与齐心村相接,南与水库村和大寨村接壤,西与黄草村比邻。全村所辖15个村民组,1068户,4632人,农业人口3772人,非农业人口860人,全村总面积6.13平方公里,其中旱地1150亩,水田170亩,人均占有粮食347公斤,人均纯收入1980元,公路横穿6个村民组,水电路三通,大多数农民以种养殖为主,有加工户12户,经商户56户,养殖大户8户,种植大户6户,全村有70%农户用上小钢磨,大部分村民用上了手机,电视覆盖率达90%。 比德村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生姜、辣椒、萝卜、白菜、大蒜等。有一个有证煤矿,能为本村发展创造条件。 比德村2100年在比德乡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篮球运动会中荣获最佳组织奖。 --人口总数:4632人 农业人口:3772人 非农业人口:860人 --行政区面积:6.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彝等民族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所辖村:上街,下街,青山,玉落等1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炭 名特产品:五里香,战神斗鸡,本土泥鳅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洗选厂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资源:煤炭,砂石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比德乡政府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500米,东与纳雍阳长镇海座相接,南与比德村、齐心村接壤,西北与水库村比邻。全村所辖17个村民组,1253户,4510人,党员86名,外出党员21名,耕地面积1140亩,其中旱地1260亩,水田180亩,人均耕地0.35亩,常年粮食产量53574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95公斤,人均纯收入2520元,公路横穿12个村民组,水电路三通,大多数农户以经商为主,有加工户26户,个体经商户70户,养殖大户35户,种植大户16户,全村有90%农户用上小钢磨,安装程控电话78门,大部分村民用上了手机,电视覆盖率达100%。曾荣获比德乡2009年目标考核一等奖、2010年乡先进党组织、2011年乡先进党支部、2011年县先进党支部。 大寨村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大寨村被列为比德乡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人口总数:4510人 农业人口:4395人 非农业人口:115人 --行政区面积:7.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苗,彝等 发展口号:富民新村建大寨 --所辖村:中心,田坝,米厂,中发,新店等17个组 生产总值:227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炭 名特产品:糯米,面条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大寨村田坝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资源:煤炭,砂石 |
齐心村 |
齐心村位于比德乡政府的东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纳雍县署光乡隔河相望。南与化乐乡茅草坪和滑石村相邻,西与本乡比德村接壤。北与本乡大寨村相连,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1041户,4042人,境内居住着:汉、苗、彝、穿青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687人,占总人口百分之66.47.汉族1555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33.53.共有党员60人,计生两户20户,五保户12户,独生子女16户,二女户4户,总耕地面积2160亩,人均0.6亩,贫困户375户。人口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0元,宜林宜牧荒山荒坡3000亩。地处丘陵向峡谷延伸的斜坡地带,土地瘦薄,以沙石为主,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热量条件好,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花生、马铃薯、地萝卜、生姜、梨、板栗、核桃、苹果等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仅有砂石厂两个,停产未开采,是典型的基础薄弱村。南北部几个组有丰富地的岩石资源,质量好,是碑石、沙石、建筑物的良好材料,是本村今后的主要来源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及县扶贫挂钩单位的帮助下,及帮扶下健全了村级组织机构,2009年修建了村活动室,占地面积320平方米,有小学2所,输通了全村18个组的照明用电,修通了村公路13公里,村组公路约10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810亩。有电视卫星设备238套,全村18个组,人畜饮水情况:一年有3到4个月属干旱时间,饮水困难,目前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广大村民精神振奋,热情饱满,大搞科技兴农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创“五好村”,正为富民强村的目标努力而奋斗。向着全乡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目标大踏步迈进。 --人口总数:4042人 农业人口:4003人 非农业人口:39人 --行政区面积:1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穿青等民族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齐心,打造平安村寨 --所辖村:左家寨,罗家寨,木桥,小坡等1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9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大荒地 --自然条件: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热量条件好, 资源:砂石 |
黄草村 |
黄草村位于比德乡西南面,距乡镇府3公里,东邻比德村,南接水库村,西接中心村,北接陡箐乡,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0亩,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3890人,其中农业人口3780人,非农业人口110人,村内有丰源煤矿、锰矿、铅矿,聚居汉、苗、彝等民族,是比德乡主要产煤村之一,土特产品有大豆、板栗、糯玉米。 近年来,我村按照特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二字方针”,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使我村各项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全村山高地陡,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属于粘土碱性化土地,交通还比较闭塞,农民的经济来源大部分靠不成规模的养殖业和单一的种植业,磨石组有养羊大户两家,每家200多只,台沙组有两户养鸡大户,每家2000多只,村内有酿酒农户10家,每家喂有猪存栏在12头以上。 跨入“十二五”,我村又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煤炭工业、农业资源的开发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紧队伍合力,以崭新的风姿,因迎接新挑战,争取和更大的胜利。 --人口总数:3890人 农业人口:3780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17.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等民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河坝,粮仓,沙沟,大土,黄草等1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锰矿 名特产品:大豆,板栗,糯玉米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黄草村粮仓组 --自然条件:土地宽阔,适宜种植、养殖 资源:煤炭,锰矿 |
中心村 |
中心村位于比德乡西部,与乡政府相距5公里,东邻水库村,西邻布拱村,南与纳雍阳长接壤,北与黄草村毗邻。全村部面积16.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16.2亩,林地面积3891.7亩,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4180人,1068户,有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 近年来 ,中心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认真学习科学 发展观,以抓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养殖业,引进资金200多万元,在接坝建立养殖场,经过3年的努力,博金养殖场基本形成了规模,现有山羊800只,牛100头计划再购进500头西门耳,能带动全村养殖发展。现有优越条件,新开荒地1500亩经村 支两委研究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方式种植核桃,大力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内有锰矿、有砂石厂、锰矿年产3万吨,解决80人以上的劳动力的就业困难问题。村支两委严格按照创造和谐,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二”方针为主旋律,以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为中心 村人民早日奔小康而奋斗。 --人口总数:4180人 农业人口:4060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16.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等民族 发展口号:创造和谐,促进生产发展 --所辖村:凉水沟,肖家寨,拉坝一组等1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锰矿 名特产品:黑山羊,梨 办公所在地:比德乡中心村中心组 --自然条件:土地宽广,适宜养殖,种植 资源:锰矿,砂石 |
布拱村 |
布拱村位于比德乡西部,东至纳雍县“三,三五六”工程林地,南至比德乡中心村,西至董地乡明星村,北至纳雍县新房乡三岔河村河界,水毕公路贯穿全村, 交通极方便,全村大约21.24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组,李家寨,上坝,下坝,果佐裸,坪子,红姑,李八地,赖岩,高原,团结,大寨,杨家洞,半坡,河边,街上,银洞,林家寨,周家寨,民族,马路。有农户1196户, 人口5521人, 劳动力2001个,其中女性801个,聚居着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四个民族,2007年以前,布拱村属于比德乡19村当中的一个小村,辖四个村民组,大寨组,团结组,高原组,赖岩组,人口600余人,属于国家省级一类贫困村,四个村合并后,经政府领导,村老,寨老精心酝酿,为了得到 政府大力支持,改变我们贫穷山村面貌,让老百姓生活和经济得到顺利发展,故取其名。村内缊藏着丰富的锰矿,其次有铁矿,铅锌矿等多种矿物质,村内有锰矿厂两个,银锋锰矿厂, 联众锰业有限公司;有养殖场三个,康元养殖场,兴旺养殖场,兴尧养殖场,有金狮子电站一个,有银锋砂石厂一个,有林地8000多亩,长着很多稀有名贵植物,有耕地2000多亩,从原来传统种植往科技杂交玉米种植, 得了很好收成,下一步准备种600亩核桃基地,近年来,在比德乡党委关怀下,解决布拱村人畜饮水问题,布拱村农民,投资投劳修通各组进组公路,共喂猪2000头,黄牛85头,鸡8000只,布拱村在跨越十一五期间,以“创和谐”“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很大发展,更渴望在十二五期间,人民更加勤奋,干部更加团结,群策群力大奋战,以崭新风姿迎接各种挑战,争取把布拱村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人口总数:5521人 农业人口:5491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21.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穿青人等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提升素质,打造美好,和谐布拱 --所辖村:李家寨,上坝,下坝,果佐裸等2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锰矿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布拱村街上组 --自然条件:土地宽广,适宜养殖,种植 资源:锰矿 |
水库村 |
水库村所辖19个村民组,1715户,6175人,面积12.2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40亩,其中旱地1260亩,水田150亩,人均耕地0.33亩,人均占有粮食375公斤,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公路横穿11个村民组,水、电、路在全村基本贯通,大多数农户以经商为主,现有加工户7户,个体经营户90户,酿酒户12户,养殖大户60户,其中上规模50头以上的12户,种植大户37户,有80%的农户使用小钢磨,安装程控电话68门,移动、联通电话达1100多部,电视覆盖率达99%。 水库村土地肥跃,人口集中,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水库村被列为比德乡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人口总数:6175人 农业人口:5859人 非农业人口:316人 --行政区面积:12.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穿青人,白族等 发展口号:立足资源优势,建设和谐村庄 --所辖村:瓦厂,小坡,刘家寨,上寨,大营等19个 生产总值:296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炭 名特产品:茶叶,核桃,土豆,花椒 办公所在地:水库村上寨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跃,人口集中,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资源:煤炭,木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