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子村位于蟠龙乡政府西部,地理位置特殊,土质适宜种植,气候适宜养殖,辖区内8个村民组1987人,主体民族为汉,苗,属于典型的杂居村寨。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核桃,花生,马铃薯种植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羊、养鸡为主。
--人口总数:1987人 农业人口:1982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加速发展种养殖,经济发展争创新高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坝子村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特殊,土质适宜种植,气候适宜养殖 资源:干果,马铃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1104 | 553000 | -- | 查看 坝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发贡村 |
发贡村位于水城县蟠龙乡西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等,共268户,总人口1065人,党员11人,耕地面积902亩,一直以来都是依靠玉米、洋芋来维持生活。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覆盖到发贡村以后,村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远教资源,利用本地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了烤烟、核桃为主,养殖为辅等已成为发贡村全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人口总数:1154人 农业人口:1148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4.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种植 名特产品:烤烟,土豆 办公所在地:发贡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 资源:砂石厂 |
二道岩村 |
二道岩村位于蟠龙乡东南部,东面与六枝特区相邻,南抵红岩乡,北与庆祝村相连,,西接金龙村活动室,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是蟠龙乡最远的村寨,行政区面积10.85公里,建有水电站一座,耕地面积5700亩,558户,共2008人,主要有汉族、苗族,少数民族占18%,森林覆盖率28%,海拔2239米,村内有铁路横穿三个组,由于我村草场面积打,水源丰富,因地制宜可发展5000只黑山羊,1000亩干果,1000亩茶叶,5000亩经果。 --人口总数:2118人 农业人口:2104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0.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发展和谐二道岩 --所辖村: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6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土豆 办公所在地:二道岩四组 |
店盘村 |
店盘村位于蟠龙乡西南方,是18个行政村之一,耕地面积4600亩,属于农业村,全村总户数505户,人口1927人,主要民族为汗族,其中有少许苗族和彝族,主要生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店盘村曾多次被乡,县党委政府表彰,被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两基”复查、“普实”验收先进单位等。 --人口总数:1927人 农业人口:1919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美好店盘村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6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店盘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 资源:无 |
金龙村 |
金龙村位于蟠龙乡政府东部,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东接二道岩村、庆祝村,南抵红岩乡花地村,西接店盘村,北与陡箐乡石头寨村毗邻。全村辖8个村民组,638户2867人,村内居住有汉、苗、彝、水、布依等5个民族。村内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次是小麦,经济作物以干果为主,种植核桃600亩。 --人口总数:2867人 农业人口:2860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6.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水,布依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打造特色种植村庄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0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种植,茶叶种植 名特产品:本地原种核桃,茶叶 办公所在地:金龙村 --自然条件:阳光充足,气候宜人 资源:种植 |
布寨村 |
布寨村位于蟠龙乡西部,距蟠龙乡政府19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总人口1823人448户,辖9个村民组,常住人口1483人,流动人口340人。 村内主要居住汉、苗、仡佬等3个民族,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以种养殖为辅。全乡耕地面积4207亩,其中水田82亩,森林面积6000亩。1999年被评为蟠龙乡烤烟集体奖,2000年被评为烤烟一等奖,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集体奖。 --人口总数:1823人 农业人口:1750人 非农业人口:73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0 发展口号:0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0 名特产品:核桃、烤烟 办公所在地:0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 资源:核桃、烤烟、向日葵 |
院坝村 |
院坝村位于蟠龙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平均海拔在1300米,总人口2086人,常住人口1920人,流动人口166人,共519户,辖5个村民组,全村以汉、苗族杂居,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土豆,主要以养殖加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耕地面积1360亩,其中水田110亩,退耕还林500亩。 --人口总数:2127人 农业人口:2109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 发展口号:发展和谐院坝 --所辖村:五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 办公所在地:院坝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 |
坝子村 |
坝子村位于蟠龙乡政府西部,地理位置特殊,土质适宜种植,气候适宜养殖,辖区内8个村民组1987人,主体民族为汉,苗,属于典型的杂居村寨。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核桃,花生,马铃薯种植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羊、养鸡为主。 --人口总数:1987人 农业人口:1982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加速发展种养殖,经济发展争创新高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坝子村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特殊,土质适宜种植,气候适宜养殖 资源:干果,马铃薯 |
庆祝村 |
庆祝村位于蟠龙乡东部,辖九个村民组,674户,共2747人,常住人口1841人,流动人口906人,以汉,苗,彝、水、布依等少数民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数39%,我村海拔980-1460米。木果河穿境而过,土地面积2960亩,其中水田500亩。主产玉米、水等农作物,有石漠化黄山3000亩等待开发整治,我村在农业上,把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学种植作为重要手段,采取措施发展特色种养业,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努力使全村经济总量有明显上升,村民经济收入有明显提高。 --人口总数:2747人 农业人口:274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族,彝族,水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庆祝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 资源:木果河 |
官寨村 |
官寨村位于六盘水市东南部,距县城双水24公里。蟠龙乡西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东接木城村,南邻法贡村,北抵陡菁乡,西连法那村、沙坡两村。在2002年由原官寨和黄草坪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536户(现已完成美好家园和危房改造283户)2080人,劳动力人口1065人,有苗、布依、水族等8种不同民族。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3.9亩,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海拔1260m,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足,无霜期达320天以上,年降雨量为1300-2100ml。 蔬菜和经果林在六盘水市具有一定知名度,且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经果林产地认证标志。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水黄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1#旅游公路和法蟠县级公路贯穿全村,属于市县正开发的百车河农业观光开发核心区域。近年来,随着市县加大对百车河开发力度,我村相应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开始由传统落后农业向规模集约化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变。 利用地理优势,建成农业部无公害蔬菜基地1200亩、弥猴桃种植300亩、经果林500亩、(六盘水箐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乌骨鸡养殖场一个、占地190亩,引进(中铁五局六盘水华能制气煤业)年产60万吨封闭循环洗媒厂一个、占地30.6亩,农家乐一家、省级项目(六盘水市民休闲自耕农场)现实版QQ农场一个,农户带头致富蝎子养殖场一个,专业农民养殖户四户。 --人口总数:2002人 农业人口:1986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5.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调整产业,跨步发展 --所辖村: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杨梅,蔬菜 办公所在地:官寨村五组 --自然条件:海拔1200米,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足,年无霜期达320天以上。 资源:煤炭,林木 |
木城村 |
木城村位于六盘水市东南部,距双水县城23公里,辖8个村民组2453人。耕地面积1125亩,美好家园建设完成105户,水稻面积225亩,经果面积500亩。村内有煤矿两对,年产量达70万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现有党员36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木城村地处乌蒙山大峡谷地带,海拔1800米的阿戛大山和蟠龙大山高耸云端,将大大小小的群山环抱其中,在海拔1200米的狭长地带形成了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温室盆景,这里年平均温度16℃,年无霜期达320天以上,年降雨量1360毫米,十分适合水稻、玉米、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人口总数:2453人 农业人口:2405人 非农业人口:48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协调发展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矿 名特产品:茶叶,生姜,杨梅,花生 办公所在地:木城村三组 --自然条件:海拔1200米,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足,年无霜期达320天以上。 资源:煤矿,水稻,玉米 |
高仲村 |
高仲村位于蟠龙乡西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辖4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851人,194户,其中常驻人口165户,646人,海拔980米,地势高,道路崎岖,年平均温度17℃左右,年降雨量2000毫米,境内风景优美。 --人口总数:854人 农业人口:851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美好高仲村 --所辖村:马路脚,庙边,小城,侯家箐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本地鸡,核桃 办公所在地:高仲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17℃ 资源:无 |
闹塘村 |
闹塘村位于蟠龙乡东南部,县城南部,距县城36公里,离乡政府2.5公里,由原闹塘村与店子村合并,全村辖10个村民组,共533户,2178人,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56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等,经济作物有生姜、花生、核桃等,全村海拔在860米-1700米。年平均气温为1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期在200天以上,年人均占有粮为410公斤,人均纯收入3200元,有村小学一座,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闹塘村2004年并村后,村支两委班子团结,因地制宜建成小水电站发电,煤矿资源有点子煤矿,年产量达9万吨,组织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沿海城市务工增收,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生猪、黑山羊养殖,种植核桃1000余亩,柑橘200亩,生姜500亩,花生500亩。全村从2004年人均纯收入1400元增幅到2010年的人均纯收入3200元。2008年7月被省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党的建设领导小组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2178人 农业人口:2160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川青,布依 发展口号:干部清白,百姓明白,人民小康 --所辖村:10村民组 生产总值:366.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种植、黑山羊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闹塘村三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9℃ 资源:煤矿资源、发黑河 |
李家寨村 |
李家寨村地处蟠龙乡西南角,距乡政府3公里,全村人口918人,214户。平均海拔1550米,总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年品均气温18.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大量草山草坡资源,为2008年水城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重要区域,全村有水城特色地方黑山羊遗传资源,有黑山羊良种繁育场一个,长期以来为水城黑山羊良种繁育及保种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村还发展烤烟经济作物,已建成烤烟示范基地一个,拥有烤烟200亩。经年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关心下,李家寨村以种养殖为主,拓展深加工业,全乡经济快速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一份力。 --人口总数:918人 农业人口:91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以种养殖为根基,写好种养殖这篇文章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业,水城黑山羊养殖业 名特产品:烤烟,水城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李家寨村三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大田村 |
大田村位于蟠龙乡东北角,北接陡箐乡,东接店盘村,南接蟠龙村,西接木城村,地处海拔1300米,村辖6个村民组,667户,以汉、苗族为主,总人口数有2752人,常住人口2299人,流出人口453人,全村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0亩 ,村有小学一座,在校学生107人,煤矿资源有甘家沟煤矿和蟠龙煤业,每年产煤量30万吨,是我村的主要矿产资源,我村人民勤劳,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产业为主,现我村已计划猕猴桃种植3000亩,形成了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在今后未来,全村人民以村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实现大田小康,展望大田美好的明天。 --人口总数:2752人 农业人口:2552人 非农业人口:200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实现大田小康,展望大田美好明天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核桃,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大田村四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海拔1300米 资源:煤 |
蟠龙村 |
蟠龙村是驻蟠龙乡所在地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政府南端34公里处,水黄高等级公路由蟠龙村四、六组穿越而过。蟠龙村所辖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平均海拔1200米;一年四季平均气温在摄氏17°至18°度之间。蟠龙村所辖六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935人(868户);非农业人口473人,农业人口2462人。辖区内民族结构主要以:汉族、苗族、仡佬族、穿青族居多。 村农业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可套种马铃薯、大豆;蔬菜种植以白菜、青菜、葱、大蒜、莲花白、四季豆、西红柿、辣椒等为主。油菜种植300余亩。退耕还林710.6亩。经果林种植(柿花、核桃、黄梨、杨梅、橘子、板栗、葡萄)216亩;计划2012年种植猕猴桃150亩。现已种植茶叶337亩(含老土茶),茶叶种植已成为蟠龙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养殖业:主要饲养生猪、蟠龙村现饲养能繁母猪125头,年产猪仔3000余头。现计划在2012年初建设一个20000平方米的山鸡养殖基地。农业总产值:万元。 实施建设:近三年以来,村支两委发动和带领群众抗旱救灾建造水池、水窖58个,容量1740余立方米,基本解决了一、二、三、四、六组村民及街道居民的人畜饮水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实施村寨联户道路硬化26000余平方米,修建进寨公路1.3公里(已硬化0.6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的大问题。2006年至2008年村支两委对所辖六个村民组危房实行逐户调查,并立档建卡;现已帮助居住危房农户完成危房改造79户;2010年蟠龙村响应县政府建设美好家园的号召,政府为农户协调了为期三年的贴息贷款,蟠龙村完成了美好家园建设170余户;美好家园建设的实施,促进了蟠龙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蟠龙村新农村建设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口总数:2935人 农业人口:2462人 非农业人口:473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族,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核桃,板栗 办公所在地:蟠龙乡蟠龙村一组 --自然条件:全村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左右,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砂石,林木,煤炭 |
营发村 |
营发村人口446户1861人,耕地面积400余亩,林地6000余亩,苗族、彝族、仡佬族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全村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本村种植烤烟1200亩,草地2000余亩,养羊3500只,养牛1500头。自2004年开展村民自治工作以来,全村各项指标均在乡内名列前茅,2005年至2009年多次被县、乡评为村民自治先进村,村党支部被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 --人口总数:1961人 农业人口:1951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仡佬 发展口号:依靠村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所辖村:9个组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烤烟,核桃 办公所在地:营发村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600米,适宜养殖业发展 资源:风力 |
法那村 |
法那村位于六盘水市东南部,距双水县城17公里,辖8个村民组868户农户3559人。美好家园建设完成 464户,蔬菜面积2000亩,经果面积2200亩。村内有农业企业3家,其中投资4500万元的精淀粉加工厂已投入使用、投资960万元的万头养猪场现存栏4500头、投资4000多万元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元。现有党员51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17名。 法那村地处乌蒙山大峡谷地带,海拔1800米的阿戛大山和蟠龙大山高耸云端,将大大小小的群山环抱其中,在海拔1260米的狭长地带形成了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温室盆景,这里年平均温度16℃,年无霜期达320天以上,年降雨量1360毫米,十分适合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法那村境内的百车河,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穿村而过,由西向东顺势平缓而行。“美好家园”建设起来的栋栋民居,依山傍水、聚散相宜、错落有致,座落在青山绿水间,美丽的山水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绘制出一张张“一折青山一画屏,沿河青水一古琴”的美好图景,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交通条件便捷,水城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横穿6个村民组,沟通了全村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村民出行方便,信息灵敏,为当地老百姓从事果蔬营销,增收致富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在市、县、乡三级党委和政府的具体领导下,以美好家园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环境优美宜居”、“产业生态高效”、“生活文明健康”新家园的建设要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寨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先后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省妇联授予“贵州省巾帼示范村”,被省农业厅授予“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授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同时,多项工作连续多年被蟠龙乡党委和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11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决定在蟠龙乡法那村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推广他们以“美好家园”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 --人口总数:3639人 农业人口:3592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7.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水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营老街,新街,水井,马口边,王家寨,严家寨,高束边 生产总值:14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经果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经果,无公害蔬菜 办公所在地:法那村王家寨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8℃ 资源:土地资源 |
沙坡村 |
沙坡村位于蟠龙乡西北部、水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离乡政府1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共605户、2460人,其中劳动力1265人。境内居住有布依、苗、水、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3%。全村总面积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13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无公害蔬菜、经果、花生等。矿产资源有煤。年平均气温为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降期在300天以上。村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2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根据地理优势,发展林下养鸡养殖大户有20余户;发展养猪专业户8户,每户每年出栏10余头。有证矿井1对,村有30人在矿务工,每人每月收入达2500元以上。工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村干部及科技户外出参观学习12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切实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村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人口总数:2515人 农业人口:2450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3.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衣,水族,川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经果种植 名特产品:艳红桃,金皇后,长香早尖,辣丰三号 办公所在地:沙坡村三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天宗煤业,百车河下游(落水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