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位于阿戛乡东北面,东临蟠龙百车河,南接电光村,西接盐井乡中坝村,北接台沙村,距乡政府9公里。距双水平19公里。230县道和玉马路穿越全村。最高海拔15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年均气温14摄氏度,无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250毫米,煤炭资源丰富,现有年产30-45万吨矿井3对。洗煤厂2家,交通四通八达。
全村辖5个组,有586户,共2872人,土地总面积10020亩,林地5400亩,耕地4620亩,人均纯收入4200元,人均占有3861公斤。
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1020亩,优质水果1300亩,养殖大户10户。
村有独立活动室2000平方米,方便为民办事。
--人口总数:2872人 农业人口:2751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场 生产总值:5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无公害蔬菜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1105 | 553000 | -- | 查看 马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电光村 |
电光村位于阿戛乡中部,东邻高中村、蟠龙乡的沙坡村,西接盐井乡中坝村,南抵阿戛村,北抵马场村,辖九个村民组。村有1098户,共4286人,土地面积5800亩,最高海拔1520米,是最低海拔1000米,平均气温14摄氏度,无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25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30.2%。村境内有有证煤矿2对,年产60万吨。交通便利,玉马公路贯穿全村(油路),人均纯收入达3400元。村内主产玉米、小麦、大豆、生姜等蔬果。 村活动室位天村中的丫口组,共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设面积280平方米,内设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支部书记办公室、村委主任办公室、会议室、远程教育信息室。 --人口总数:4286人 农业人口:4113人 非农业人口:173人 --行政区面积: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方口井组,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工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独店子村 |
独店子村有2730人,农业人口260人,非农业人口130人,全村面积2.5平方公理,耕地面积1920亩,退耕还林2300亩,林荒810亩,全村居住了汉、苗、彝等民族,下辖6个村民组,全村有煤矿2对,年产30万吨。有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种养殖专业户人户。 --人口总数:2730人 农业人口:2600人 非农业人口:13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独店子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通寨村 |
通寨村位于水城县阿戛乡西北面,东面与本乡的新寨村相邻,南面与勺米乡的龙井村接壤,西面与勺米乡的金钟村关门山组相连,北接红桥新区,距乡政府所在地40余公里,距离凉都中心城区8公里。本村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3186人,有汉、苗、彝、水、布依等十多个民族居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有各自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热情好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境内有工业企业6家,其中30万吨每年的煤矿3座,90万吨每年的洗煤厂2座,碎石砖厂1座,是阿戛乡境内的主要产煤村之一,对整个阿戛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村耕地面积较广,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种蔬菜水果的种植。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收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和2011年两年共完成危房改造168栋,异地移民搬迁99户,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基本解决了村民的住房困难问题;现有村级完小1所,占地面积10余亩,为加强全村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村级活动室1栋,面积200余平方米,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级卫生室1所,面积80余平方米,为村民看病提供了便利;同时,还配套修建了100口沼气池和100所卫生厕所,积极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除此之外,本村还有一些工程尚未完工,现有村级道路7.6公里正在硬化,新农村建设的邻里道路和庭院建设正在完善中。总之,新寨村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也是欣欣向荣。 --人口总数:3186人 农业人口:3106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水 发展口号:积极发展经济,打造文化乡镇 --所辖村:关门山,大坪,苗寨,苏田,杨家寨,陆家寨,王家寨,沙田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矿开采基地,种植基地,养殖基地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通寨村苏田组 --自然条件: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凉爽宜人,适合居住和种植各种蔬菜水果 资源:煤矿 |
新寨村 |
新寨村下辖9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布依、彝等民族,有604户人家,共2643人。村内有荒山220亩,耕地1840亩,平均海拔1260为。村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有证煤矿2对。230县道横穿全村,有8个村民组有便利的交通,村内无水田,现有养殖基地4处,已成立了村养殖协会。 村多功能活动室是村内标改性建筑,有医疗所。 --人口总数:2643人 农业人口:2513人 非农业人口:130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寨组等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台沙村 |
台沙村位于阿戛乡东部,辖5个村民组,有541户,共2254人,其中劳动力820人,农民人纯均收入3900元,总面积1023亩,耕地面积4550亩。森林覆盖率达25%,草地1350亩,可开发荒山坡1200亩。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粮食作物。交通便利,玉马横穿中坝组,马盐公路横穿全村,村内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有有证煤矿2对,焦化厂一座,洗煤企业2家。 村建有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方便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等活动。 建有8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方便解决本民的就医问题。 --人口总数:2254人 农业人口:2133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坝组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马铃薯,小麦,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煤炭 |
高中村 |
高中村位于阿戛乡东面,东接蟠龙乡南邻,与松绿村九组上相连,北抵电光村,距阿戛乡政府8公里。 高中村总面积12204亩,耕地3033亩,林地7681亩,草地草坡1500亩。 高村0四个村民组,五个自然村寨,381户共1560人,苗族占全村总人口数的85%以上。0党员28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4名,团员有7名,后备干部5名,乡土人才215人。 高中村活动室的建设180平方米,修建资金26万元 --人口总数:1560人 农业人口:1501人 非农业人口:59人 --行政区面积: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马窝,鸡中顶等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黑山羊,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松绿村 |
松绿村位于阿戛乡东南面,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全村分为12人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布依、彝、白、穿青族等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65%,白族和穿青族人数最少,全村共3684人,在阿戛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的大村。松绿村以种植养殖为主,无企业、厂矿,所以经济相对落后。 2010年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84栋,2011年美好家园建设62栋现基本完工,其它农户自己修建的也有几十栋,在这两年中,松绿村房屋建设上大有改变 --人口总数:3684人 农业人口:3500人 非农业人口:184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彝、白、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十二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马场村 |
马场位于阿戛乡东北面,东临蟠龙百车河,南接电光村,西接盐井乡中坝村,北接台沙村,距乡政府9公里。距双水平19公里。230县道和玉马路穿越全村。最高海拔15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年均气温14摄氏度,无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250毫米,煤炭资源丰富,现有年产30-45万吨矿井3对。洗煤厂2家,交通四通八达。 全村辖5个组,有586户,共2872人,土地总面积10020亩,林地5400亩,耕地4620亩,人均纯收入4200元,人均占有3861公斤。 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1020亩,优质水果1300亩,养殖大户10户。 村有独立活动室2000平方米,方便为民办事。 --人口总数:2872人 农业人口:2751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场 生产总值:5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无公害蔬菜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盐井村 |
盐井村位于盐井乡东面,乡政府所在地就在本村,全村下辖20个村民组。盐井村东部地势较高,西部以平缓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800米。水资源是本乡最好的村,有全乡最大的水库(盐井水库,10000立方米),全村人畜饮水相比其他村较好。盐井村属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8℃左右,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之间,日照1100小时,其气候特点是:冬暧夏凉、气候宜人,无霜期260天。 全村有耕地10710亩,人均耕地1.53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一般。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土壤酸减性适中。 --人口总数:6999人 农业人口:6722人 非农业人口:277人 --行政区面积:1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7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布戛、半坡、田坝、汆戛、屯口、屯口大坡、木房、红星、店子、龙 生产总值:4579.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马铃薯 名特产品:洋芋片 办公所在地:盐井村木房组 --自然条件:冬暧夏凉,气候宜人 资源:土地 |
刘家寨村 |
刘家寨村位于阿戛乡西面,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东邻阿戛村,西邻米萝乡。总面积1100亩。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80人,567户人家,聚居着汉、苗、布依、水、仡佬、彝等民族,是阿戛乡农业乡之一。 主要交通要道,玉马公路贯穿三个组,水、电、路通讯等实现了组组通。现已建成布郎李基地一千亩,养殖场一个,砂石厂一个。 跨入“十二五”计划刘家寨又以“创和谐,促发展”以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施行,加大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村内有小学一所,活动室一栋。 --人口总数:2280人 农业人口:2200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布依,水,仡佬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刘家寨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布郎李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阿戛村 |
阿戛村位于乡政府驻地,是阿戛乡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全村总人口4562人,面积有9.0平方公里,共辖九个村民组,耕地面积达4800亩,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等十多个已族。 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2006年阿戛村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小康村”,并多次受到县乡的肯定和表彰。 中心村建设工程于2004年启动,现已初具规模。 2010年至2011年共完成危房改造及美好家园建设72户,地质搬迁户有31户,共投入105.2万元,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玉马路经我村境内的总长约为6.7公里,贯穿村中的八个村民组,村中交通方便。 村境内有煤矿企业一个,位于玉马公路旁,煤炭量年产规模为30万吨,现下建设中,预计2012年初投产。 --人口总数:4562人 农业人口:3860人 非农业人口:702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半坡组,营上组等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布朗李,樱桃,早桃 办公所在地:阿戛村上街组 |
群福村 |
群福村位于盐井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组,包括大元、灯光、麻窝、箐脚、群福、青塘、马安、营上、幸福、大坪等十个组,全村总户数658户3256人,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20亩,属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9℃左右,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之间,日照1100小时,其气候特点是:冬暧夏凉、气候宜人,无霜期260天。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土壤微带弱碱性,适宜中草药种植。 --人口总数:3256人 农业人口:325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蒙古 发展口号:多渠道开拓致富之路 --所辖村:10个 生产总值:18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马安组 --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中草药种植 资源:土地 |
齐心村 |
齐心村位于盐井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三公里,全村总户数673户,2853人,境内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齐心村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800米,海拨落差大,最高1850米,最低1430米,具有天然立体农业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农作物主产玉米、洋芋、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 --人口总数:2853人 农业人口:2844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多措并举 促进和谐 --所辖村:小寨、中寨、明星、田坝、龙华、湾子、苗寨、大营、麻窝 生产总值:1956.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马铃薯、 名特产品:食用菌 办公所在地:盐井乡齐心村大营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800米,海拨落差大,最高1850米,最低1430米,具有天然立体农业气候。 资源:土地 |
中坝村 |
中坝村位于盐井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1135户4112人。国土总面积18.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7890亩,是盐井乡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村之一,最高海拨2150米,最低1750米,平均海拨1850左右,是盐井乡海拨最高的一个村,马铃薯也就成为了中坝村的一个重要产业,中坝洋芋在邻近的几个乡都是很出名,由于土地资源丰富,中坝村也是盐井乡烤烟种植大村。中坝村土壤质地非常好,山里面有很多的名贵中药材,也是种植中草药的好地方,但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人口总数:4112人 农业人口:411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抓机遇兴农业发展和谐中坝 --所辖村:龙滩、新屋、石桥、中坝、兴隆、发陆、新发、坪子、等14个组 生产总值:316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中坝组 --自然条件: 资源:土地 |
箐口村 |
箐口村位于盐井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由原来箐口村、亮河村两村合并组成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4734人,耕地6026亩,人均占有耕地1.62亩。箐口村村有三个党支部,其中非公经济支部2个,共有党员74名,村内有学校,卫生所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98%。农业生产主要以马铃薯、核桃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种植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39元。 二、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1、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一是创新指导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已经形成烤烟产业,把重点放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上,不断提高烤烟种植水平和效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服务”的基本方向,使100%种植户加入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发展马铃薯商品化产业,在农民中培训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发展马铃薯商品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品牌。 2、加快建设新村。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村村通工程、抓好双创双建建设,不断改变环境“脏、乱、差”现象。以沼气等为重点,开发新型能源,建设生态村庄。 3、培养造就新农民。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使18—45岁之间的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4、健全保障新体制。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切实解决-的实际困难。 --人口总数:4734人 农业人口:473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 发展口号: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营脚组,庆脚组,亮河组,白水组,庆丰组,和平组,发益组等 生产总值:4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马铃薯,核桃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和平组 --自然条件:气候,日照,土地 资源:水,土地,生态 |
仲河村 |
仲河村位于阿戛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离六盘水市中心23公里,东邻独店子村,南接盐井乡盐井村,西接新寨村,北接滥坝镇一字河村。全村面积8.4公里耕地面积4130亩,平均海拔1560米,村辖9个村民组,居住了苗、汉、彝等民族,总人口2640人。村境内有两对煤矿、一个洗煤厂,其中仲河小牛煤业是江西煤电集团公司的国营煤矿,现已投产。 村活动室150平方米,村务公开栏4块,面积达20平方米。 --人口总数:2640人 农业人口:2495人 非农业人口:145人 --行政区面积: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颜家店等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