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六盘水 >> 水城县 >> 陡箐镇 >> 土发村

土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土发村谷歌卫星地图)


土发村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221201 553000 -- 查看 土发村谷歌卫星地图

土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土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场村

  马场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485户1982人,居住着汉族、苗族、水族,有3平方公里硅石矿,一个农贸市场,大面积的荒地可用于发展牛、羊等养殖业,   --人口总数:1982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82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水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场、李家地、林场、牛滚塘、小刺竹、长地、大涝地、沙地、改板 生产总值:9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马场街上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 资源:森林、荒地、硅矿   

木果村

  木果村辖6组,即:丫口田、魏家寨、大坝、龙洞、营盘、箐 脚。全村共有550户2261人,其中少数民族户数165户,人口317人,占总人口的14%。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288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2320元,人均占有粮食345公斤。   2009年以来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共完成经果林种植面积900亩,现有经果林面积达2600亩,修建河堤 400米。村境内有煤矿1个,水电站一个。平均海拔高度为1560米,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麦子和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太子参、油菜和大蒜等。      --人口总数:2261人 农业人口:2151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发展当地农业 增加群众收入   --所辖村:丫口田、魏家寨、大坝、龙洞、营盘、箐 脚 生产总值:117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工矿业 名特产品:经果林 办公所在地:木果村大坝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资源:煤矿   

石头寨村

  石头寨村辖7组,即:安 乐、围 墙、 石柜子、石头寨、新 田、新 明、新 光。全村共有472户3246人,其中少数民族户数152户,人口663人。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312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该村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厚。苗族芦笙舞、木叶演奏、口弦演奏和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方面保存完好,村境内无企业,平均海拔高度为1688米,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经济作物有生姜、茶叶、太子参、蔬菜和大蒜等。   --人口总数:3246人 农业人口:3223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1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9.77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安 乐、围 墙、 石柜子、石头寨、新 田、新 明、新 生产总值:1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石头寨村石头寨组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厚 资源:硫磺矿   

阿佐村

  阿佐村辖9组,即:沙坝、街上、田坎寨、布戛、元宝山、陆家寨、罗家冲、营上、苗寨。全村共有650户3854人, 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380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人均占有粮食453公斤。   2009年以来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共完成经果林种植面积600亩,现有经果林面积达2000亩。村境内有煤矿企业4个,平均海拔高度为1562米,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麦子和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太子参、油菜和大蒜等。      --人口总数:3854人 农业人口:3733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2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我村面貌   --所辖村:沙坝、街上、田坎寨、布戛、元宝山、陆家寨、罗家冲、营上、苗寨 生产总值:133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工矿业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阿佐村阿佐街上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资源:煤矿   

陡箐村

  陡箐村辖13组,即:陡箐、后箐、大马窝、坪箐、下寨、小寨、焦家坝、峰子岩、高炉、包包、朱家寨、陶家寨、吊水岩。全村706户,2456人,村内以汉族人口居多,其中苗、彝少数民族人口89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6.3%,村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约1780米,全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村里有一完整的大花苗自然村寨—坪箐,民族风情浓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6.3%,林间生长着野党参、天麻、龙胆草、一朵云等中药材。林间生活有山鸡、野兔及许多野生鸟类。   坪箐大花苗族同民族民风纯朴、善良、好客、能歌善舞、擅长演奏芦笙、吹竹(木)叶、萧弦等民族乐器,服饰独特,现保存有传统的制弩、蜡染、织绣等民族手工艺,民族风情浓郁,加之坪箐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价值潜力极大。改造通村水泥路6公里,交通便利。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长征曾途经我乡,2004年,团市委组织的“重走红军路”活动的首发仪式,在坪箐举行。因此,坪箐同时还具有红色旅游的开发价值。   全村农户基本全部使用自来水,人畜饮水均系国家人畜饮水工程解决,极少部分是农户自筹解决。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太子参、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羊、养牛为主。      --人口总数:2456人 农业人口:2263人 非农业人口:193人   --行政区面积:2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彝,汉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陡箐,后箐,大马窝,坪箐,下寨,小寨,焦家坝,峰子岩,高炉, 生产总值:12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工矿业 名特产品:洋芋,包谷,白菜,荞,麦 办公所在地:陡箐街上   --自然条件:境内山高谷深,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680 米,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显著。境内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1.1°C-14.3 °C,年总积温为3800°C-4900°C。年降雨量1010 - 1360毫米。 资源:铅锌、硫铁   

夹岩村

  夹岩村辖8组,即:马安、左家寨、中寨、彭家寨、关寨、四家寨、大坪子、河坝。全村共有472户1928人,其中少数民族户数235户,人口967人。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408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2120元,人均占有粮食335公斤。   夹岩村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厚。苗族芦笙舞、木叶演奏、口弦演奏和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方面保存完好,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2006年以来实施了月亮河上游小流域治理工程,共实施了1500余亩经果林种植,1500米河堤治理,150余亩坡改梯工程。村境内无企业,平均海拔高度为1656米,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经济作物有生姜、茶叶、太子参、蔬菜和大蒜等。   --人口总数:1928人 农业人口:1866人 非农业人口:62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安、左家寨、中寨、彭家寨、关寨、四家寨、大坪子、河坝 生产总值:113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夹岩村左家寨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资源:无   

沙坝村

  沙坝村辖8组,即:大 坝、大马窝、小黑舍、李家寨、沙坝、岩脚、徐家寨、茨洞。全村445户1729人,其中少数民族户数120户,人口512人。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282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2051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厚。苗族芦笙舞、木叶演奏、口弦演奏和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方面保存完好,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平均海拔高度为1708米,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太子参、洋芋、荞子和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和大蒜为主。      --人口总数:1729人 农业人口:1702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壮大村域经济 促进我村建设   --所辖村:大 坝、大马窝、小黑舍、李家寨、沙坝、岩脚、徐家寨、茨洞 生产总值:109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荞麦 办公所在地:沙坝村沙坝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资源:林业   

冷坝村

茨冲村

  茨冲村辖19组,即:幺岩、小冲、李家寨、花泥巴、前炉、黄家寨、邱家寨、新营、杨家寨、炉下、石老虎、小寨、大寨、大冲、麻窝、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该村828户,4483人。村内以汉族人口居多,其中苗、彝少数民族人口91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0.4%,劳动力2531人,村总面积约27.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约1680米,全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猴儿关、大寨、炉下、小冲等组。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834.75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亩,村内交通便利,大烟公路、贵昆铁路、株六复线等从村境内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连通覆盖全村,通讯十分便捷。19个村民组都通电,村内有1个地面卫星接收站,有682户农户安装了地面卫星差转接受电视,村内有农用运输车辆12台。村境内有3个铅锌冶炼企业,2个铅锌洗选厂,1个矿泉水厂。   茨冲村历史文化悠久,有明清时代遗留的抗吴古战场,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深深足迹,有解放战争的传说故事,有名扬全省的地方小吃“茨冲鸡火锅”。根据所处地形及气温条件,茨冲村适合种植大棚蔬菜、玉米、太子参、马铃薯等,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牛为主。      --人口总数:4483人 农业人口:4068人 非农业人口:145人   --行政区面积:27.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34.75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村民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幺岩、小冲、李家寨、花泥巴、前炉、黄家寨、邱家寨、新营、杨家 生产总值:1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洋芋,蔬菜,玉米 名特产品:茨冲鸡火锅 办公所在地:茨冲街上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资源:铅锌矿   

窑上村

  窑上村总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居住有汉族、苗族,全村共254户、1142人。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荞子,主要养殖业有牛、羊、猪,平均海拔1850米,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偏碱性,有大面积的荒地可利用于发展养殖业。   --人口总数:1142人 农业人口:1140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1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养殖。   --所辖村:神树脚、大马窝、石板沟、冉家麻窝、新户、毛稗田、野笼笼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羊、养牛基地 名特产品:羊汤锅 办公所在地:神树脚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0度、年降雨量1500毫米、 资源:森林、荒地、硅矿   

波浪村

  波浪村位于红岩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75公里,东与六枝特区箐口乡相连,全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7238户,2700人,农业人口占95.5%.....   --人口总数:2700人 农业人口:2550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转变观念,加快发展   --所辖村:“八组”“十组”“十一组”“四组”“五组”“九组” 生产总值:2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波浪村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四季如春 资源:煤、矿   

以那村

  本村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全村人民很渴求发展,进步,但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条件还不能满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   --人口总数:2483人 农业人口:2473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追求发展,追求进步   --所辖村:“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以那村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   

阿倮村

  阿倮村以猴场乡、以那村、花地村相连,辖七个村民小组、504户、2243人,现有零星樱桃400余亩,年平均气温15.5度,适应玉米、水稻、小麦、花生、生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   --人口总数:2243人 农业人口:2203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阿倮、秋家园子等七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7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樱桃 办公所在地:下阿倮   

花地村

  花地村位于红岩乡西南南部,与蟠龙乡乡接壤,距市中心区72公里,素有红岩乡“西大门”之称。地理位置在东经105°35′,北纬26°26′~26°29′之间,最高海拔1060米,最低海拔1200米,平均海拔168米。境内山高谷深,北高南低,喀斯特中山峡谷地貌特征显著。年平均气温.....   --人口总数:2560人 农业人口:255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追求进步,超越发展   --所辖村:“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黄果”“柑橘”“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红岩乡花地村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 资源:煤,硅等   

新发村

  新发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人居地,人民群众勤劳致富,勇于进取,勇于探索,但是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本村很多群众的理想还没有实现。   --人口总数:2500人 农业人口:2500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改变全村命运   --所辖村:“一组”“四组”“六组”“七组”“八组”“十一组”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核桃”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新发村四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 资源:煤矿   

苏家寨村

  苏家寨村位于红岩乡东北部,与六枝特区箐口乡接壤,距乡中心区10公里,素有红岩乡“东大门”之称。地理位置在东经105°35′,北纬26°26′~26°29′之间,最高海拔2060米,最低海拔1400米,平均海拔1680米。境内山高谷深,北高南低,喀斯特中山峡谷地貌特征显著。年平均气温.....   --人口总数:2500人 农业人口:2350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回族” 发展口号: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所辖村:“二组”“三组”“五组” 生产总值:2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苏家寨村4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悦人 资源:硅矿等   

土发村


土发村特产大全




土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