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坝田村位于南开乡西部,736户,3139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水田0亩,平均海拔1050米,人均占有粮290公斤,人均纯收入3000元,日照时间1760小时。由于该村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应种植种农作物。
--人口总数:3139人 农业人口:3139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水”“穿青”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8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后坝田村六组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1204 | 553000 | -- | 查看 后坝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倮梭村 |
倮梭村位于南开西部,村委距南开乡政府25公里,辖13个村民组,702户共2858人,其中少数民族2320人,站全村总人口85.38%,平均海拔14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度15度,年降雨量1300mm ,人均纯收入1428元。 --人口总数:2858人 农业人口:285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2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水族”,“汉族”,“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和谐发展,创先争优。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十三组”。 生产总值: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倮梭村九组 |
自乐村 |
自乐村位于南开乡西部,530户,5527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水田0亩,平均海拔1050米,人均占有粮290公斤,人均纯收入2960元,日照时间1760小时。由于该村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应种植种农作物。 --人口总数:2557人 农业人口:2550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5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人,”“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4个组 生产总值:20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玉米,”“豆类”等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自乐村四组活动室 |
大岩村 |
大岩村地处距乡政府8公里。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由5个村民组组构成,人口1604人。汉苗杂居,彝族人口占18.3%,耕地面积550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属于立体型气候。 全村除红旗组外水、电、路三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养殖业以猪及家禽为主。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相对较多,去年全年外出务工人员约730人。全村交通方便。 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较缓慢,扶贫工作难以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 --人口总数:1604人 农业人口:1582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5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大岩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土地 |
发仲村 |
发仲村位于南开乡西南面,998户,3998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2465亩,其中水田0亩,平均海拔1050米,人均占有粮390公斤,人均纯收入3960元,日照时间1760小时。由于该村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现该村已投入资金400余万元,蔬菜种植1000余亩,并以农业合作社的名誉成立了泽能合作社,重点发展蔬菜的种植。目前已实施1300多亩。 --人口总数:3998人 农业人口:399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穿青”“水”“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4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59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粮食作物” 名特产品:“红香蒜”,“钢葱”等 办公所在地:发仲村二组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水资源 |
犀牛村 |
一、地理位置。犀牛村位于水城县南开乡8公里处,境内条件气候优越。 二、生态与自然环境属于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海拔900—1500米,农业主产:玉米、蔬菜、水果等;牧业:可成规模养牛、马、猪、羊和鸡。 瓦时泥猪河电三、人口。全村辖15个村民组,1008户3624人。各名族比例:汉族占总人口的54%,布苗族占总人口的10.2%,彝族占总人口的4.9%,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1.2%。 四、水、电交通。通水13个村民组、通电13个村民组、通路13个村民组。 五、公益事业、经济发展。村内有小学2所,村活动室1栋300平方米,占地40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人口总数:3624人 农业人口:361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54.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15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犀牛村六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
浑塘村 |
浑塘村,距离六盘水市中心37公里,南与民生山脉相连,西与阿勒毗邻,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680人,其中农业人口3680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村,主要有汉,苗,彝等民族。 --人口总数:3680人 农业人口:36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 -13组,”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浑塘村民委员会 |
双山村 |
一、地理位置。双山村位于水城县42公里处,东与本乡合兴村连接,南与本乡发仲村接壤,北与云穿洞村,南与本乡浑塘村相连接。 二、海拔1100米,农业主产:玉米、太子参、土豆;牧业:可成规模养、猪、鸡; 三、人口。全村辖10个村民组,1120户,3876人。各名族比例:汉族占总人口的90%,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10%。 四、水、电交通。通水10个村民组、通电10个村民组、通路10个村民组。 五、公益事业、经济发展。村内有小学2所,村活动室1栋290平方米,占地42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粮食总产值为540万元, --人口总数:3876人 农业人口:2860人 非农业人口:1016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0”组 生产总值:54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双山村活动室 |
新发村 |
新发村位于南开乡政府东北部,全村有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65亩。共有12个村民小组有2948人。以苗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有劳动力853人,平均高海拨1300米。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达265天,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主产土豆、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桃子、太子参、梨子、核桃、板栗等。全村是一个纯农业村。 --人口总数:2948人 农业人口:2936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3.9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2”组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土豆”“玉米” 名特产品:“士豆”“玉米” 办公所在地:新发村三组 |
凉山村 |
凉山村位于南开乡北部,距离乡政府12公里,共辖12个村民组,983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有耕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34%,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常年..... --人口总数:3186人 农业人口:31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白,水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2组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荞子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凉山村十组 --自然条件:较好 资源:煤矿 |
沙拉村 |
沙拉村地处距乡政府8公里。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由5个村民组组构成,人口4100人。汉苗杂居,彝族人口占18.3%,耕地面积950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属于立体型气候。 全村除红旗组外水、电、路三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养殖业以猪及家禽为主。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相对较多,去年全年外出务工人员约930人。全村交通方便。 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较缓慢,扶贫工作难以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 --人口总数:4100人 农业人口:4030人 非农业人口:70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7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沙拉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土地 |
兴寨村 |
兴寨村位于南开乡西北面,离南开乡政府6公里,现有人口3025人,其中:劳动力1420人,无劳动力1605人,兴寨村以土烟、烤烟、土豆为主要农业收入。 以水城县南开三口塘为主要旅游资源;南开苗簇跳花节于农历二月十五日准时开始,让你享受到真正的苗簇同胞对各簇人民的敬爱,兴寨村村民热烈欢迎你的到来。 --人口总数:3025人 农业人口:302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 发展口号:以农为主:以农致富 --所辖村:1,10组 生产总值: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荞子,烤烟,土烟 名特产品:土豆,烤烟,土烟 办公所在地:兴寨村二组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旅游 |
后坝田村 |
后坝田村位于南开乡西部,736户,3139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水田0亩,平均海拔1050米,人均占有粮290公斤,人均纯收入3000元,日照时间1760小时。由于该村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应种植种农作物。 --人口总数:3139人 农业人口:3139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水”“穿青”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8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后坝田村六组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 |
穿洞村 |
穿洞村地处乡政府东南部,距乡政府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由10个村民组组构成,人口3110人。汉、彝、苗、水族杂居。耕地面积220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水田亩积较少。属于立体型气候。全村水、电、路基本三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经济作物主要是太子参、烤烟,种植720亩,养殖业以猪及家禽为主。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相对较多,去年全年外出务工人员约530人。全村交通方便。 --人口总数:3110人 农业人口:311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穿清人”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0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穿洞村十组 |
合心村 |
合心村地处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2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由13个村民组组构成,人口2245。耕地面积5000亩。粮食作物以太子参、玉米为主。属于立体型气候。 --人口总数:2245人 农业人口:224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3组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荞子,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 资源:合心村民委员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