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村位于杨梅乡政府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东与全和村相连、南与野钟乡接壤、西与慕尼村相依、北与布嘎村毗邻,杨梅至野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8.7平方公里,有耕地1349.7亩,辖13个村民组,1846人。居住有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平均海拨在1600米,气候温热,年日照1495小时,年降雨量1100毫米,主产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土烟、生姜、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有丰富的猛矿资源有待开发。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人均占有粮390公斤。
该村据传说:在古时有白毛犀牛1头在当地,故此得名为“白牛”。现在,只要你走到该村,还可以看到原白犀牛活动的白牛湖址,但由于缺乏保护,现湖水已干枯。
--人口总数:1846人 农业人口:1821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49.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发展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加强种养业,壮大经济实力
--所辖村:“山林,沙沟,田脚,独木,彭家寨,李家寨,罗家寨,朱家寨等” 生产总值:5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土烟、生姜、蔬菜 名特产品:土烟 办公所在地:罗家寨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民风淳朴 资源:锰矿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1222 | 553000 | -- | 查看 白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彭寨村 |
彭寨村距杨梅乡政府15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15户,1230人,村内居住着回、彝、汉等几个民族,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农民人均占有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2950元,有30%的老百姓还处于贫困线以下。 --人口总数:1230人 农业人口:122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4.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彝族” 发展口号:加强种养业,壮大经济实力 --所辖村:“彭寨、菜子、曹坪,发都,马路,中寨,下寨,坪子”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养殖” 名特产品:钻心乌洋芋 办公所在地:曹坪 --自然条件:地域广阔、草原丰富 资源:石料 |
五星村 |
五星村是位于杨梅乡政府驻地的村,全村农业总人口1763人,两水线贯穿全村所有村民小组,经乡境内的铁路距村委会驻地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为1023亩(习惯面积),荒山面积2760亩。全村2009年人均纯收入为1896元。村支两委由四名女同志和一名-组成是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村,平均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均在中专以上,其中村支书文化程度为大专,其余四名成员均为茶叶专业的中专生。村委会占地面积为669平方米,其中村委会办公楼占地面积156平方米,硬化园坝面积为513平方米。 --人口总数:3028人 农业人口:1763人 非农业人口:1265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抓农业,促增收,抓工业,强经济。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佳秀蔬菜基地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五星村 --自然条件:平均海拨1700米,交通便利 资源:煤炭 |
群联村 |
群联村位于杨梅乡西南部,距乡政府约7公里。总面积1716亩,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9人,总户数329户。东与五星村毗邻,南与木城村相连,西与发耳乡接壤,北与慕尼克村相接。境内居住着汉、彝、布依等民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床,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辣椒、生姜、甘蔗、草莓、杨梅、早熟蔬菜等,已形成规模种植。境内水红铁路穿境而过,设有一个中型客运火车站(发耳站),连接发耳煤业、发耳电厂二级公路一条,每天日客流量近800余人,交通十分便利,极大地带动了第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发展后劲十足,是杨梅乡较富裕的村之一。到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3798元,人均占有粮450公斤。 --人口总数:1649人 农业人口:1634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调产业,兴经济 --所辖村:“官寨、新房子、小仓边、杜家寨、田家寨、刘家寨、新寨” 生产总值:7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核桃、猕猴桃”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田家寨 --自然条件:气候高热、交通便利 资源:铁矿 |
小龙村 |
小龙村距杨梅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76户,1176人,村内居住着彝、回、汉等多个民族,是一个多种民族混居的村。与米箩乡、勺米乡相邻,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农民人均占有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2750元。 --人口总数:1176人 农业人口:1168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白族” 发展口号:抓畜牧,增收入;抓粮食,保吃饭。 --所辖村:“上小龙、下小龙、油榨、荷落、上兴发、下兴发” 生产总值:5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畜牧业、马铃薯”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上小龙 --自然条件:地域广阔、草原丰富 资源:锰矿 |
光明村 |
光明村位于杨梅乡政府北部,由原建制的光明、锅厂、吊马三个小村合并而成。村委会驻地驻地距乡政府20公里,距县政府(双水)45公里。东与彭寨村接壤,南与台沙村相依,西与发耳乡梓椅相连,北与玉舍乡甘塘为邻,辖12个村民组,552户,1854人,劳动力982人,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8亩(习惯亩),有林地6770亩,森林覆盖率23%,荒山荒坡面积20000亩,其中石漠化面积13500亩。年日照1495小时,年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海拔2000米,该村地势高寒、土地瘦薄,石漠化较为严重,地形破碎、切割较深,是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属较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喀斯特地貌区。辖区内蕴藏有丰富的铁、猛等等矿产资源。主产玉米、洋芋和荞子等粮食作物。 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375公斤,人均纯收入2880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计划生育率达96%。 --人口总数:1854人 农业人口:1834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回族” 发展口号:以畜牧、马铃薯产业强经济,以粮食示范工程打造农业园区 --所辖村:“大水塘,杨家寨,黑拉木,庆牛,川洞,期都,锅厂,新店,毛” 生产总值:6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养殖” 名特产品:钻心乌洋芋 办公所在地:庆牛组 --自然条件:地域广阔、草原丰富,白龙山风力大,适宜开发风力发电站 资源:铁矿 |
白牛村 |
白牛村位于杨梅乡政府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东与全和村相连、南与野钟乡接壤、西与慕尼村相依、北与布嘎村毗邻,杨梅至野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8.7平方公里,有耕地1349.7亩,辖13个村民组,1846人。居住有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平均海拨在1600米,气候温热,年日照1495小时,年降雨量1100毫米,主产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土烟、生姜、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有丰富的猛矿资源有待开发。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人均占有粮390公斤。 该村据传说:在古时有白毛犀牛1头在当地,故此得名为“白牛”。现在,只要你走到该村,还可以看到原白犀牛活动的白牛湖址,但由于缺乏保护,现湖水已干枯。 --人口总数:1846人 农业人口:1821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49.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发展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加强种养业,壮大经济实力 --所辖村:“山林,沙沟,田脚,独木,彭家寨,李家寨,罗家寨,朱家寨等” 生产总值:5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土烟、生姜、蔬菜 名特产品:土烟 办公所在地:罗家寨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民风淳朴 资源:锰矿 |
慕尼克村 |
慕尼克村位于杨梅乡东面,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市中心区59公里。全村共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有425户2012人,其中劳动力985人。平均海拔1850米,气候温和,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地肥沃,主产玉米、洋芋、茶叶、萝卜等作物。交通水电齐备,村内有小学1所,村活动室1个,农村五保供养中心1个,卫生室1个,牲畜交易市场1个。2010年,人均纯收入3240元,人均占有粮420公斤。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9名,其中男党员46名,女党员3名,大专以上文化的7名 ,中专(高中)文化的5名,初中文化的20名,小学以下文化的17名。 --人口总数:2012人 农业人口:1982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4.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抓好茶叶、萝卜产业,提高经济收入 --所辖村:“独店子、慕尼克、良子、沙地、丫口、湾子、大房子、渔塘等” 生产总值:6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核桃、萝卜”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新村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地肥沃 资源:煤炭 |
台沙村 |
台沙村距杨梅乡政府驻地15公里,水盘公路自北向南横穿境内,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有耕地1641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31户1828人,其中劳动力人口941人,居住着汉、回、彝三种民族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村最高海拔2100千米,最低海拔1460千米,是个典型的高寒地带,土地十分贫瘠,水资源十分匮乏,不适宜经济作物种植,主产玉米、洋芋,由于村地势以坡地为主,较适合做养殖,所以,台沙人民以养殖业为主,以此改善经济极贫困状态,走养殖改蓄脱贫之路。 --人口总数:1828人 农业人口:1815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白族” 发展口号:抓畜牧,增收入;抓粮食,保吃饭。 --所辖村:“台沙、赵家寨、龙井、海纳、庆牛、马场、鸡寨、大坪子、猓车” 生产总值:5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养殖” 名特产品:钻心乌洋芋 办公所在地:马场组 --自然条件:地域广阔、草原丰富,交通便利 资源:石料 |
木城村 |
木城村位于杨梅乡两南面,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境内水红铁路穿境丽过,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东与沙沟村毗邻,南与姬官营村相连,西与发耳乡接壤,北与五星村相接。全村所辖7个村民小组,有483户1883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96亩,海拔1400—1970米,常年气候温和,雨最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床,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上要有辣椒、土烟、生姜、杨梅,早熟蔬菜等,己形成规模种植。发展后劲十足,是杨梅乡比较富裕的村。 2010年,人均有粮510公斤,人均纯收入3600元,国内生产总值达650万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人口总数:1883人 农业人口:1875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抓好茶叶、萝卜产业,提高经济收入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核桃、土烟、养殖”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地肥沃 资源:铁矿 |
姬官营村 |
姬官营位于杨梅乡政府驻地南部,由原坪子村、杉林村两村合并而成,与新街乡、发耳乡接壤,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水盘公路自北而南横贯境内,交通极为便利,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有耕地1488亩,林地面积875亩,集体菜园150亩,宜林面积2000亩,森林面积覆盖面70%。全村辖10个村民组,居有彝、苗、汉、水多种民族。总户数618户,总人口242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全村基本情况“三通”,村境内海拔1750米,土地肥沃,主产玉米、小麦、土烟、辣椒,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人口总数:2428人 农业人口:2402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水族” 发展口号:强基础,调结构,保稳定,促发展 --所辖村:“坪子,迎新,齐家寨,达上尼,街上,先锋,寨上,土桥,马场”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核桃、土烟、养殖”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先锋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地肥沃 资源:煤炭 |
沙沟村 |
沙沟村位于杨梅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东与白牛村相邻,南与新街发吉村为界,西与姬关营村相连,北与木城村相接.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有450户,2043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449亩,海拔1200—1900米,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是农作物生产发育的理想温床,粮食作物主产玉米、经济作物主产有辣椒、生姜、土烟、早熟蔬菜。 2010年度,人均占有粮500kg,人均纯收入3300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 --人口总数:2043人 农业人口:2034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穿青人” 发展口号:强基础,调结构,保稳定,促发展 --所辖村:“大沟,新建,丫口,营头,甲马,半坡,玉箐,滴水,良子,农” 生产总值:5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滴水 --自然条件:气候高热、交通便利 资源:锰矿 |
全和村 |
全和村距乡政府10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335户、1460人。村内居住着汉、彝、苗、穿青等几个民族,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洋芋为主。农民人均占有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3150元,有30%的老百姓已处于贫困线以下。 --人口总数:1460人 农业人口:145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8.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穿青人” 发展口号:强基础,调结构,保稳定,促发展 --所辖村:“葫芦克、六嘎、半坡、沙地、大地、叶家冲、大路、石院子,嘎” 生产总值:5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六嘎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民风淳朴 资源:锰矿 |
布嘎村 |
布嘎村位于杨梅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5.61%。共有9个村民小组,482户,1877人。现有耕地面积1868.5亩,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3148元,人均占有粮345公斤。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2名,其中男党员21名,女党员1名,中专(高中)文化的2名,初中文化的14名,小学以下文化的8名。 --人口总数:1877人 农业人口:1871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6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加强种养业,壮大经济实力 --所辖村:“大沟,大水,徐迷,打菜,上布,下布,沟边,罗家寨,大坡” 生产总值:5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马铃薯、核桃、养殖” 名特产品:钻心乌洋芋 办公所在地:大沟 --自然条件:地域广阔、草原丰富,交通便利 资源:铁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