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埇桥区 >> 苗安乡

苗安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苗安乡谷歌卫星地图)


苗安乡简介

  宿州市辖乡。1950年设苗庵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面积110.5平方公里,人口4万。宿(州)苗(庵)公路过境。辖苗庵、梨园、双盛、朱李、尹陈、草寺、中湖、王集、北马庙、编 、李圩、刘小庄、曹集、夏王、刘李、张家、宁圩、唐南、祁玛、赵夏、宁祠堂、中新、张阉、大湾24个村委会。农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红薯、棉花、烟叶、油菜子、中药材、蔬菜、西瓜。盛产优质苹果、酥梨、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万人 110.5平方公里 341302206 234000 0557 查看 苗安乡谷歌卫星地图

苗安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石桥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石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湖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中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夏王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夏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圩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李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宁刘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宁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盛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双盛村谷歌卫星地图
梨园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梨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集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王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曹集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曹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庄村 ·埇桥区旅游·埇桥区特产·埇桥区十大特产·埇桥区十景·埇桥区 0

----

查看 新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苗安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埇桥街道

  埇桥街道办事处位于宿州老城区,环城河以内。面积1.26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包括挂户)。环城公园风景秀丽,环城河水碧波荡漾,是人们休闲、游玩、娱乐的场所。区政府、区人武部座落辖区,扶疏亭、老城墙、福音堂、地藏庙是古建筑重点保护景点。胜利路、淮海路贯穿东西南北,连接宿城四面八方,1、3、5、6、8、9、10、11、15、20、21公交车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东仙桥市场是我市小百货商品批发集散地,中山街、大小河南街、书画一条街目前是宿城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所辖四个社区:东仙桥社区居委会;西仙桥社区居委会;雪枫社区居委会;城隍社区居委会。   办公室电话号码   埇桥街道党政办公室电话3051292   

沱河街道

  沱河街道办事处位于宿州市城区东部,始建于1982年6月,东与城东街道为邻,西接道东街道,南依开发区,面积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人。现辖韩池孜、春光、宿东、泰康4个社区居委会,内有中煤三建集团单位8个、省直单位2个、中小学3所、托幼机构多个、医院3家。沱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辖区东境,城区主干道汴河路穿境而过,与303省道相接,人文地理条件独特,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是外界开发投资宝地,也是宿州市2002---2020年城市开发规划新城区所在。    近年来,与时俱进的沱河街道党政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发展、稳定、服务”为主题,努力在保稳定、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上下功夫。以项目引进为抓手,实现工业强街。2008年新办“三上”企业2家,民营企业12家,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0208万元,中小企业增加值16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实现两税收入75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沱河,这个充满着无限商机的地方,已逐步成为宿州市城区的一个新的亮点。      党政办公室电话:0557-3311795  

道东街道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办事处成立于一九九九年, 员工人数约为叁拾捌名。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办事处座落在风光如画,美丽富饶的安徽省宿州市,主要经营行政管理;地址是汴河东路  

东关街道

  埇桥区东关街道位于埇桥区繁华闹市区,东至京沪铁路线,西至东昌路,南至浍水路,北临沱河,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人口居住密集,现有4.2万人口。   区位优势   宿州主干道汴河路、胜利路、宿怀路贯穿全境,火车站、汽车站坐落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辖区内有金茂、商之都、美惠多等大型消费购物中心;有东关大街、大泽路商业市场,联络街干货批发市场,工人路钢材大市场;各类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有宿州学院,市委党校、实验中学、第七小学、第十一小学。有北苑小区、东武小区等中高档居住小区。东关街道是一 个集居住、商贸和公共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型街道。   社会经济   长期以来,东关街道党委、办事处充分考虑到辖区的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争创一流的思想,始终把党建促经济作为重 中之重,以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工作为抓手,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加快社区建设,全面推动东关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东关街道充分发挥和挖掘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温馨的文明社区”活动,以立党为公,执政主民为出发点,充分为社区单位和居民服务,坚持超前思维,超前规划,超前服务,全力推进社区建设。   荣誉称号   先后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九五期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城市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连续二年被评为先进单位等。  

三里湾街道

  三里湾街道地处宿州市城区东南,毗邻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起浍水路,南至纺织路,东至京沪铁路,西至淮海路;206国道穿境而过,浍水路、淮河路、纺织路横贯东西,外环路、迎宾大道直通合徐高速公路。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下辖4个社区(纺织路社区、三里湾社区、淮河路社区、凤池社区)、1个行政村(五里村),耕地面积2205亩。街道党工委下设17个支部,现有党员510余名;规模较大的驻区单位24家,在职党员1680余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南关街道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南关街道   南关街道办事处位于宿州市城区南部,东起东昌路,西至东坪路,北界环城河,南到大陈沟。是城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5000多户、6万余人。  

西关街道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   埇桥区西关街道办事处,位于宿州市城区西部,东起西昌北路,西至宝龙集团,南至浍水路,北至滨河路,人口34000人,面积7.5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有省女子监狱、宿州监狱、市法院、市教育学院、华洋集团、宝龙集团、中煤三十处、安徽工程技术学校等30多家单位企业。公平鞋帽批发市场、张仙庙瓜果市场和毛竹、竹木家俱批发市场,远近闻名,占据宿城半壁江山。随着城市中心的西移,西关全面开发的热潮正在兴起,市行政中心即将搬迁;光彩大市场初具规模,50年未变的西关大街的开发工程已经启动;银河一路、二路已经建成通车;高标准的花园住宅小区银河绿苑小区即将完工;张仙庙体育广场的征地工作正在进行,西关的发展前景灿烂辉煌。  近年来,西关街道党委、办事处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以“优化环境,促进开发”为目标,以“抓班子、带队伍,转变工作作风”为着力点,大力倡导“创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的新理念,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限时工作制和包保责任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取得优异成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综治工作被授予市级先进单位,社区工作亮化了祥安和大王庙两个社区示范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北关街道

  埇桥区北关街道办事处于1992年成立,位于埇桥区繁华城区的北部,东至雪枫公园,西到西昌路,毗邻宿州市的政务新区,南临环城河,北抵汴河南岸,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人口3万。  北关街道地处埇桥区的中心地段,辖区内沱河、汴河横贯东西,淮海北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华地集团、汇源电厂、皖北药厂等大型骨干企业座落于我市重要的工业区。辖区内有雪枫路商业一条街、全市最大的室内菜场等商业区,有各类企事业单位100余家;有教场社区体育广场、雪枫烈士公园等大型公共活动中心;有宿州第一职业高中、逸夫中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等4所学校;有汇源新村、阳光公寓等中高档的居住小区。因此北关街道是一个集居住、商业、商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  长期以来,北关街道党委、办事处充分考虑到辖区的功能定位,在工作中以社区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和挖掘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深入开展“创建生机盎然、安居乐业、和谐温馨的文明社区”活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立足为社区单位和居民服务,坚持超前思维、超前规划、超前服务,全力推进社区建设。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街道党委及0安排认真查处、拆除违法建设项目,取缔马路市场、店外经营,实施亮化工程和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处理乱贴小广告等现象,全面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活动;社区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各级网络,在社区设立党员联络站(组),对党员实行分片、分类管理机制。在工作体制上,实行“菱形”工作法,在机关设立“全程代理服务大厅”,对城建、计生、民政、土地等各项社区服务实行一站式的全程代理服务;在社会保障上,积极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服务,并设立爱心家园,把从社会上得到的捐助统一管理,定期派发给辖区内的特困户;建立公共服务站,把辖区内的低保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定期的组织他们参与社区的一些活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一分力量。近年来,街道在各项工作中均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宿州市社区党建示范单位;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市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关街道会建成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和谐、自治参与广泛的现代一流社区。  

汴河街道

  宿州市汴河街道办事处地处宿城北郊,面积64平方公里,辖8个村居,4万人口,是宿州市规划建设中的市级行政中心、商业副中心和滨水生态休闲区的所在地。辖区内汴河、唐河横贯其中,睢引河、铁路运河纵穿而过,水系发达,河道畅通;206国道、合徐高速、泗永高速、京沪铁路纵横交织,路网贯通全国各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近年来,汴河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一班人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富裕汴河,文明汴河,和谐汴河”为目标,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进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农业方面,16个各类种植、养殖协会充分发挥近郊优势,组织会员规模化经营,成效显著。这里有闻名全国的梅庵养鸭基地,有公司+农户型的华夏奶牛场,有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的邵杨大葱,有享誉皖北的丁许绿色蔬菜基地。各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滚滚财源,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工业方面,形成206国道沿线工业带,既有年产值5亿元的安特生化公司、投资超亿元的东大木业、创奇服饰、全兴家具等一批大型企业,又有双飞、兴达、汴河面粉、科技禽蛋加工等几十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去年,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95亿元,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三产方面,把发展民营经济和全民创业结合起来,实施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同时,以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立足实际,做优环境,清除一切不利于干事创业的因素,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业、有利于成事、有利于发展的全民创业新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开放文明的投资创业环境,使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工作实现新跨越。饮食服务、物流运输、车辆维修、商砼搅拌、汽车贸易、生猪配送等几十家创业实体迅猛发展。投资1.5亿元的物流公司、家具工业园、帝邦服饰等一批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汴河。上半年,招商引资意向投资达2亿元,已到位资金8千万元。社会事业方面,近几年,该街道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工程,科教、文卫、民政、法制、公共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和谐进步,成绩斐然,社会安定。辖区内的重点工程项目多,但没有出现一例越级-和群众性-事件。   建设中的汴河新区是创业的福地,投资的热土,四万汴河人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八方宾朋。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风景优美、社会安定、经济腾飞的汴河新城区一定会在宿州大地上昂然崛起!   三、汴河街道所辖村居名称及联系电话   村名 村部电话 -姓名 主任姓名   汴北村委会 3600681 王成 张永清   新汴河村委会 3648217 王广强 曹德义   邵杨村委会 3601313 周体强 张先亮   北十里村委会 3600092 何允 张贤芳   大王村委会 3608490 王伟 王西光   马梨园村委会 3605982 王宗明 张正银   梅庵村委会 3608129 吴毅 王立华   杨圩村委会 3600526 刘光新 刘春刚   

三八街道

  三八街道办事处,位于宿州市区西部,是宿州市市区的西大门。2005年9月成立,其前身是三八乡。上世纪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曾亲临视察,电影《三八河边》便在此拍摄。辖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工农业人口7万人,耕地面积2万余亩。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极为优越。近年来,随着市区快速西推,三八街道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宿州市经济、文化、行政中心。现辖区内有市政务中心、市-、市建委、市、区法院、-,消防支队等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市工业学校、九中、下关中学、蕴才中学等院校及中小学;皖北矿务局总医院、120指挥中心、市疾病控制中心等在大中型医院;光彩城大市场、皖北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大型建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自来水公司、百通集团、科苑集团、开天制衣、绿波浪、度假村等大中型企业;锦绣江南、美庐花园、世纪花园、新都市华庭、银杏山庄等居民住宅小区。    办事处现有干部职工32人,另有财政、城建、土地、工商、地税、电业、公安、计生、农业、教育等职能部门,机构简练精干,干部队伍政风廉明,行政效率高,办事速度快、民风淳朴,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八街道办事处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区十三条主干道在辖区内纵横交错。合徐高速、206国道、303省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速客运站座落境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为客商往返、商品集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八街道办事处工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一、二、三产业自成体系,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便捷的通讯网络使您足不出户尽览天下风云。    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以更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中外客商来投资兴业。   

城东街道

  341302011200 111 沱河村委会   341302011201 112 十里村委会   341302011202 220 八里村委会   341302011203 122 津浦村委会   

金海街道

  新成立的金海街道办事处辖河拐、后付、王徐、陈营4个居委会和王桥、闫店、李桥、刘合、邵王、七里6个村委会,区域面积18.17平方公里,总人口31751人。   

符离镇

  宿州市辖镇。宿州市副食品基地和驰名的“烧鸡之乡”。1958年设符离公社,一度改区,1992年设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27.4平方公里,人口8.6万。东北距观音国际机场65公里。京沪铁路及206国道平行南北通往,符夹铁路在此与京沪铁路接轨。徐(州)蚌(埠)公路经此。辖股河、黄山、振兴、道东、站东5个居委会和武楼、横口、符离、符西、下湾、王闸、沈圩、杨季楼、张塘、符北、黄庄、戚闸、薛阉、丁集、马庄、王家楼、曹吴杨、张楼、中口、梁套、陈庄、灵寺、李桥、曹闸、黄花洞、黄桥、三山子、褚庄、四山、芦村、杜山、尖 山、武山孜、清下3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轧花厂、采石厂、水泥厂、瓷砖厂、餐巾纸厂、砖瓦厂、大理石厂、化工厂、烧鸡厂等。农业以养 殖、畜牧业为主。名胜古迹有白居易的第二故居“东林草堂”。  

芦岭镇

  芦岭镇位于宿州市东南部,距市区23公里,南邻固镇,东接灵壁,京沪铁路和101、301省道南北擦肩而过,芦四路、芦花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年产200万吨原煤的国家大型通配煤矿——芦岭煤矿座落其中。芦岭镇现辖37个村(居)委员会,人口8.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4.2万人,镇区规模为6.5平方公里,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之一。2004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1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0元,综合实力在全市乡镇中位于前列。    近年来,芦岭镇委、镇政府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电资源,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争创一流、率先跃升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为龙头和乡镇建材、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的格局。我镇已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乡镇经济运行考核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招商引资、文明城镇创建、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多次受到市、区表彰。    面对当前新一轮的发展创业0,芦岭镇委、镇政府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全镇广大干群的思想高度统一,决心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观念,凝心聚力,大胆开拓,求实创新,促进芦岭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  

朱仙庄镇

  朱仙庄镇位于宿州市区东郊,辖36个村,耕地11.3万亩,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303省道东西穿境,二徐公路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朱仙庄煤矿、宿州学院、宿州卫校、宿州市第一轧花厂、绿洲板厂等一大批规模企事业单位坐落镇内。   近年来,朱仙庄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用科学的发展观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开放活镇、产业兴镇”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使朱仙庄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发展特色明显,民间资本投资活跃,全镇经济社会呈现稳定、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连续10年获“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十强乡镇”,连续5年获“全市经济运行考核十佳乡镇”,连续五年获区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金银奖。2003年--2005年获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乡镇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认真贯彻省、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部署,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3年来,共落实招商项目33个,到位资金逾2亿元。轻纺行业特色突出,依托宏顺纺织厂、龙福布厂和宏三维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积极寻求纺织发展项目,把引进纺织项目与现有纺织产业实行对接,资源优化配置,延长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初步显现,所占镇企业比重为40%,年产值超过了2亿元。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镇实际,重点扶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业和棚菜生产专业基地,主攻城郊型农业。形成以河北巨葱、秋延辣椒、大棚蔬菜等一批种植专业村和专业户。以龙翔种猪场为龙头,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林水路综合治理,高标准、高质量铺设环镇、环村柏油、砂石路180公里,村庄道路面貌彻底改变,全镇初步形成"三横四纵"公路框架,有效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农民的非农收入不断增加。   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长足进步。全镇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大店镇

  大店镇在宿州市埇桥区东部,北依汴河,西邻朱仙庄、芦岭两大国有煤矿,南毗固镇,东与灵璧县接壤,303省道贯穿其中。全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8万,总面积202平方公里,可耕地16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瓜菜、花生为支柱。   大店是个古老的城镇,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较多,颇为览古访胜者所向往。   在战国时期即为南北官道上的驿站,当时名“安阳亭”。汉代就亭建立“安阳县”,唐代将安阳并入符离县,城址更名“静安镇”,又为沿隋堤东西官道重要驿站,历经宋、元、明、清数代,作为驿站一直未变,民国后宿州多次改名县、市、区,现为埇桥区辖镇。   大店在宿城东50华里处,故又名在东五铺。因该镇有规模颇大南阳寺(现为大店中学旧址),旧社会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往来香客相互问讯,辄曰从“大殿来”,到“大殿去”,积久成习。“大殿”名称就取代了东五铺;又因“殿”与“店”同音,逐渐成为“大店”。    大店集镇从1991年连续八年被评为宿县地区“十佳文明集镇”,2000年被省命名为副县级中心镇。2006年9月-铁路动工,2010年通车,-铁路贯穿我镇,全长20公里,并在我镇设-宿州站。泗许高速公路在我镇境内设有出入口,再加上现在的303省道,可谓大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民风淳朴,土地,人力,矿产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投资兴业环境。.  

褚兰镇

  褚兰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距离市区72公里。东连灵壁县夏楼镇,西接杨庄乡,北毗江苏省铜山县,南靠栏杆镇。自古素有“鸡鸣报三县”之说。二徐路省道穿境而过,距徐州观音机场仅15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46659人。  褚兰镇山清水秀,风光怡人。  境内属典型平原、丘陵相间地貌,年平均气温18.4摄氏度,年降水量890毫米。  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红芋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棉花、花生、蚕桑、瓜果。养殖业以猪、羊、鸡、鸭等家禽、家畜为主。   -基础建设   全镇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二十七个行政村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镇共有全日制高中一所,初中四所,小学十九所,中心卫生院一个,文化广播站一个,有线电视接收站一个。  镇区水、电、路、各种基础设施齐全。钢筋混凝土楼房如雨后春笋,街道两旁馆店密如连珠,集市年交易额三千多万,已成为全镇贸易集散中心。  

曹村镇

  宿州市墉桥区曹村镇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两省三县交界处,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0公里,毗邻江苏省级开发区和三堡鑫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铁路、206国道纵穿全境,301省道横穿墉桥区曹村工业园区,相距合徐、连霍高速公路仅7公里离观音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共辖有3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万人,总面积为12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山场面积为4.6万亩。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为5.4036亿元,财政收入4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20元。现被批准为省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区级开发区——曹村工业园区正在筹建之中。    曹村镇有着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有“闵子香稻米”、“宋湖特色山芋”、“大栗园贡口板栗”、三环糯玉米、潘庄金针菇、食用仙人掌、河北、王村千亩连片大棚蔬菜、皖北优质烟基地、桃山万亩大白菜等特色农产品,为墉桥区小麦、棉花、油料的主要生产基地。自然资源蕴藏丰富,现已探明有煤碳、石灰石、洪武玉石、石英岩、高岭土、大理石、白云石等矿产,其中煤碳探明蕴藏量为100万吨,石灰石含量20亿吨。大荆山的优质石灰石可生产高标准水泥,正亟待有兴趣有能力的企业来投资开发。沟西村贮有生产高档纸品的高岭土4亿吨以上,这些资源是曹村今后发展的基础。    企业发展兴旺,现有曹村第一煤矿、宿州市碳纤维厂、四方造纸厂、宿州市升华肥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4家,还有砖瓦厂、石子加工厂、建材制品厂等中小型企业40家。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现有“千古孝贤”闵子蓦墓祠、马娘娘后花园等文化遗迹,还有雁山风景区、三环“桥树”奇观等自然风景,并毗邻国家森林公园——皇藏峪,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曹村工业园区北接徐州铜山县,西邻我省萧县,206国道、京沪铁路贯穿南北,301省道、桃褚公路沟通东西,距合徐、连霍高速公路入口处皆为5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京沪铁路在桃山、曹村设有两处货运站,为大宗货运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与江苏省开发区——徐州市铜山开发区接壤,与铜山县三堡镇鑫城开发区仅一河之隔。特殊的区位,使曹村镇成为墉桥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  

夹沟镇

  夹沟镇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南面有山形似蛇,北面有山状如龟,相传龟蛇大虎于此,开成一沟,故而得名; 206国道、津浦铁路纵贯全境,交通极为便利,山清水秀,物产丰美,素有“淮北小天府”之美誉,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熠熠闪耀在安徽北大门。    夹沟镇拥有170平方公里土地,9万亩耕地, 7万社会人口,设有三个街道居委会 、三十七个行政村,建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镇区3平方公里,常住 1.5万人口。 2001年度,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1.04亿元、工业产值1.5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70万元。    夹沟镇以便利的交通为先导,以历史悠久的商贸古镇为基础,以中心建制镇建设为契机,以“ 经营城市 ”为理念,狠抓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成为劳动力转移消化站、民间资本吸收站 、商运物流中心站、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升值站。特别在九七年以恢宏气势大手笔地编制了《夹沟镇总体建设规划》,先后投资六千余万元建设了三纵三横模式主干街格局,形成工业小区、商贸小区、住宅小区,并于2001年斥资420万元新建沟通五柳风景名胜区的铁路立交桥一座。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电视插转台、程控电话交换中心、完全中学、省级示范小学、花园式幼儿园一应俱全。具有现代医疗设备条件的中心医院一所,并以五柳分院为基础建立了五柳风景区社区服务所。    夹沟以独有的优质山泉孕育的“夹沟香稻米”以“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美誉驰名大江南北,早在明朝就被定为皇室贡品,2001年经农业部检测中心测定为特级优质香米。夹产烟叶其优良质地被评为省十大优质主料烟生产基地之一。以“反租倒包”形式规模种植的五千亩优质烟叶,年增利税百万元。    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景观,徐王墓 、秦王墓 、五柳汉文化遗址、王绩墓、镇头寺、龙泉水库、二郎寺、磨山,春媚、夏艳、秋实、冬趣,群山环抱、天然溶洞、优质矿泉水、农田果园、绿树成荫,相映成趣,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  

栏杆镇

  宿州市辖镇。1949年设栏杆乡,1958年改公社,后一度改区,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面积134.5平方公里,人口6.7万。津浦铁路纵贯镇境, 宿(州)徐(州)、宿(州)后(程)、宿(州)尹(集)公路从镇中 穿过。辖栏东、栏西、林湖、祝山、颜村、大旺、石相、凤山、阚疃、 后吴、黄李、前西楼、祝王、前郭、韩东、韩西、安南、安北、小集、 冯庄、姜楼、段楼、汪楼、姚楼、纵楼、徐庄、老庄、梁庄、马新、郭 赵、化楼、阻寺、路疃、赵小楼、孙楼、王家、西李、洪家、东楼、腰庄、前乡、陈楼、王大-庄、石河、孟寨、院山、张疃、洪山寨、柏山、刘寨、孙庄、张楼、曹庄53个村委会。矿藏有大理石、铜矿石、石灰石等。广植银杏、山楂、桃、梨、苹果、及经济林木。农产小麦、大豆、玉米、红薯、棉花、烟叶、油料等。乡镇企业以商贸、建筑、建材、轧花、采石为主。.  

时村镇

  时村镇位于埇桥区东北部,距市区四十五公里。辖36个行政村,8万人口,10.8万亩耕地。北靠老汪湖,南临唐河,东与灵壁接壤,北与解集、栏杆相望,二山(刁山、葛山)横卫、三河(奎、股、濉)里通。302省道横穿过境,乡镇公路网络健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二000年被列为市辖中心镇,镇区面积6.1平方公里,8万人口,自古是皖北三大古镇之一(濉溪、临涣、时村)。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兴修公仆路、中心街、老西街、步行街、寨墙路,全长近5000米,投资1000万元,全部建成高标准水泥路面,两边绿化、下水道、路灯等配套设施齐全。由于距市区较远,自然形成了闻名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故使时村街商贸繁荣。镇区有线电视、自来水、大型超市一应俱全,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古镇时村建成了街道整齐、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居住环境。    时村镇农业基础巩固,优势凸现,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国家工商局确定为全国170个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固定观察点之一。农业作物以粮食为主,辅以棉花、薄荷、瓜果蔬菜及其他多种经营,建有四万亩优质麦项目基地。    目前,时村镇已拥有个体私营经济5000户,从业人员16000人,占全镇人口的23%以上。由于意杨资源丰富,大小板材加工厂不计其数。   时村有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现存完好的老街,开发旅游前景广阔。    如今,时村新一届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奋力开拓、抢抓相遇,正迈开前进的步伐,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拓宽发展思路,为建设皖北重镇扎实工作。   诚招天下商,笑迎九洲客,时村镇委、镇政府、时村人民热忱欢迎您!.  

永安镇

  宿州市辖镇。1949年设永安区,1958年改公社,后一度改区,1992年设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114.6平方公里,人口5.2万。宿(州)徐(州)、符(离)时(村)公路纵横过境。辖永安、张光、野楼、苏秦、吕湖、孙庵、瓜村、朱庄、大孙庄、夏桥、小尹、高台、朱楼、刘瓦房、白庄、 李庄、戴楼、大许、单家、高彭、吴赵、刘家楼、周家、薛赵、潘湖、所圩孜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建材为主。农产小麦、玉米、水稻、红薯、棉花、花生、中药材、烟叶、芝麻、大棚蔬菜,盛产优质苹果。.  

灰古镇

  灰古镇位于宿州市墉桥区东北部25公里处,18个行政村,3万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二徐路、夹蒿路在镇区交汇,是你投资兴业的好地方。2005年,我镇完成财政收入30万元,实现招商引资650万元,农业增加值9800万元,实现劳务输出5500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我镇八张村党支部被省委和区委组织部授予"五个好党组织先进标兵"称号,八张富民棉业公司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大泽乡镇

  大泽乡镇位于墉桥区东南,东与固镇县接壤,距宿州市区15公里,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人口6.8万。    大泽乡镇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古老的浍河之滨已建有14个码头,可同时停靠一百多艘船只,年吞吐量200多万吨。京沪铁路、青芦铁路、101省道穿境而过。境内有国家二级货运编组站:芦岭火车站、西寺坡火车站。    大泽乡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是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盛产优质烟、花生、反季节蔬菜及农、林、牧、副产品。年产200万吨的大型煤矿-祁东矿及龙王庙矿、桑大-庄矿座落其中。历史人文景观众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遗址-涉故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该镇"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招商引资为工作着力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余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打造经济强镇、文化旅游名镇。    西寺坡镇人民热忱欢迎您前来旅游观光、投资!.  

桃园镇

  宿州市辖镇。1950年设桃园区,1961年建公社,后一度改区,1992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64.7平方公里,人口3万。206国道和徐(州)合(肥)公路过境。蕲县煤矿专用铁路线与京沪铁路接轨。辖桃园、邢李园、韩寨、桃北、桃东、黄沟、光明、吕寺、运西、桥西、桃南、王湾、西杨寨、大吴、东坪、张站、后湖、钱营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建材、地毯、包装、塑料、轨钢为主。农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叶、花生、油料和大棚蔬菜、莲藕、西瓜、早苔蒜,兼植蜜桃、苹果、酥梨。名胜古迹有芦古城、王古堆、三义殿、泰山庙、天齐庙。.  

蕲县镇

  蕲县,宿南古城重镇,居皖北平原腹地,依悠古浍水而立,距离宿州市区20公里,南眺蚌埠,北抵宿州,东连固镇,西接濉溪。自古乃英雄逐鹿场所,兵家必争之地。全镇总面积为101.74平方公里,人口8.2万,下辖4个居委会,29个村,207个自然庄,镇区总建成面积5.6平方公里,入驻人口已逾4.5万。党员2278人,党总支3个,党支部67个,党小组274个,其中29个村2个村设党的总支委员会,分别辖3个党支部,其余27个村设党支部委员会,农村基层党小组174个;教育总支1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27个;机关企事业党支部22个,党小组73个。    蕲县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水路、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天然浍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海、青芦铁路横亘东西,206国道纵贯镇区南北,合徐高速公路飞跨蕲县西部。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土壤肥沃,东周时期,属沛郡之楚邑,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南梁改设蕲城郡,隋朝复称蕲县,元代废县迁至宿州,建国后先后为区、乡、公社、镇所在地,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副县级中心建制镇。    蕲县镇历史源远流长,是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发源地。1988年蕲县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区,其上秦砖汉瓦,俯首可拾。境内陈胜吴广起义点—点将台,陈胜之妹陈雪花墓地——雪花山,后人纪念陈胜吴广而建的三贤庙、庙前陈胜手植的红果树历历在目;镇域东西的古战场闻名天下—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汉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淮海战役双堆集大血战,均发于此;传说中的一步两桥、鱼赶集、观星台、二龙戏珠等景观依稀可见,名优特产马蹄烧饼、浍河鲤鱼闻名遐迩。    这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与外延景点双堆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闵子墓、闵祠、白居易故居扶梳亭、虞姬墓,垓下古战场等景点连成一片,须臾即至。.  

大营镇

  宿州市辖镇。1950年成立大营区,1958年改公社,后一度改区,1992年设镇。位于市境南部,地势低洼,距市区34公里。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3.5万。宿(州) 大(营)、蕲(县)大(营)、大(营)方(店)公路过境或通达。解河斜流过境。辖大营、常湖、张许、孙白、陈李、三官、周刘、解北、韩圩、耿湾、陈巷、张集、王余、大郝、张楼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建筑、运输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产小麦、玉米、水稻、红薯、烟叶、棉花、油菜子、花生、芝麻。镇境为秦楚争雄的古战场。.  

杨庄乡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乡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两省两县(安徽省、江苏省、铜山县、埇桥区)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0公里;交通便利,北距连霍高速公路10公里,西离合徐高速公路15公里,距206国道10公里,曹褚公路横穿全境。全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4万多,耕地面积6.8万亩,总面积72平方公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融入“徐州经济圈”,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招商引资,力争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目前,全乡养殖业蓬勃发展,生猪存栏4万余头,蛋鸡存栏100余万只;种植业发展较快,形成“东部湖桑西部棉,南部瓜果北部蒜,中部蔬菜连成片”的格局;工业企业方兴未艾,宿州市雪马纸品有限公司、宿州市亿佳饲料厂、华利轧花厂等422家民营个私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重点中学升学率位居全市农村中学前列,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嘉庆年间武探花府”等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全乡已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是全市乡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乡党委、政府决心带领全乡4万群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奋力拼搏。    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来杨庄共谋发展!.  

支河乡

  支河乡位于埇桥区中北部,南北距宿徐二州各四十五公里,东有宿徐省道,西临206国道和津浦铁路。水泥路、柏油路通贯全乡各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这里盛产优质麦、优质棉、优质大豆、优质西瓜、优质胡萝卜,这里还是优质杨木生产基地。全乡总面积69.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51212亩,总人口3.4万,辖26个行政村178个村民组。有乡卫生院2个,九年制中小学校17所,其中有两所初中先后被市教委命名为一类示范初中。    支河乡历史悠久,汉晋时代,这里已是陴湖之滨繁华的郡县城邑。汉高祖登基之初,即置甾丘城,故城址上的支河人仍将这片古老的土地称为城孜或甾王城。    而今,欣逢改革开放盛世,乡党政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将一个各种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成绩斐然的新支河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里是您投资的热土,支河人民欢迎您!.

解集乡

  宿州市辖乡。1958年建解集公社,后一度改区,1992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47公里。面积108.5平方公里,人口5万。宿(州)后(程)、宿(州)灵(璧)公路过境。辖解集、大尚庄、马台、东陈李、沟上、史家、吴楼、灵 土庙、前程、泉井、桥上、纪湖、桂时、解王、巍山、张东、张西、刘 家楼、卞前、卞后、时窑、宣山、前杨、前李、后李、瑚树王、夏寨、清湖、韩王、傅桥、椿树王、贡东、贡西、二家张、小尚庄、云台、孙家寨、黄林、前塔山、藉塘等41个村委会。矿藏有铜、铁、大理石。乡镇企业有商贸、大理石雕、苇席、柳编等。农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红薯、棉花、烟叶、油料等。古迹有“春秋-”,鲁营集、子贡晒书石、子张讲学故址,八角琉璃井(为伍子胥逃亡马娘娘殉节处),老汪湖青冢(楚霸王青姬之墓)。当代书法家李百忍、金石家王少石、国画家孙德文等是解集人。.  

桃沟乡

  宿州市辖乡。1949年设桃沟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27公里。面积59.7平方公里,人口3.2万。符(离)时(村)公路过境。辖桃沟、魏渡口、夏湾、赵新庄、南秦、后楼家、小马圩、大曹、大马圩、后刘家、后寨、防口、张圩、戴夏、大秦、耿家、朱圩、袁家、戚庄、柳园20个村委会。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盛产优质苹果、桃、梨。有楚汉“濉水之战”运粮大沟、前仓、中仓、后仓遗址。.  

顺河乡

  宿州市辖乡。1949年建顺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16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3.9万。符(离)时(村)公路过境。辖顺河、王珑、杨套、半楼、后湖、大寺刘、翟家、四王中、鹤山、岳乔、尖山、周寨、马山头、蔡沃、王井涯、张庄、魏庄、祝窑、大武、万桥、杨殷21个村委会。农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红薯、棉花、烟叶、油菜子、大蒜。乡镇企业有商贸、建筑、建材、运输等业。古迹有唐诗人皮日休墓,墓碑石尚存。.  

蒿沟乡

  蒿沟乡地处宿城东北25公里处,行政区域73平方公里,24个行政村,113个自然庄,耕地面积6.5万亩,1.1万户,5.15万人,禅梅路、蒿夹路、高桃路、大花路四条柏油马路自境内穿过,使蒿沟直通四面八方。新汴河、濉河、塘河、新河四条大河横贯东西,汪、塘、沟、渠更是星罗棋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沟河相通,便于灌溉。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艰苦创业,与时俱进,使全乡三个文明建设都走上新台阶。历数蒿沟,令人神往。    高滩萝卜,久负盛名,以皮薄质脆,甘甜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高滩中日友好示范园果品种类繁多,果质奇佳;药闫粉丝搏击市场,数十年不衰,被称为皖北粉丝加工第一村;7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常年活跃于全国各地,被称为杂技之乡;汴北公路养护中心建设在蒿沟;李士杰投资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校在全区众多的小学中如鹤立鸡群。    目前,全乡群众生活富裕,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有三分之二的农民住上楼房;共有通讯工具1万余部;大中小型农用机械2500台;生产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崛起的蒿沟,明天将会更辉煌。.  

苗安乡

  宿州市辖乡。1950年设苗庵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面积110.5平方公里,人口4万。宿(州)苗(庵)公路过境。辖苗庵、梨园、双盛、朱李、尹陈、草寺、中湖、王集、北马庙、编 、李圩、刘小庄、曹集、夏王、刘李、张家、宁圩、唐南、祁玛、赵夏、宁祠堂、中新、张阉、大湾24个村委会。农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红薯、棉花、烟叶、油菜子、中药材、蔬菜、西瓜。盛产优质苹果、酥梨、桃。.  

永镇乡

  永镇乡是宿州市和墉桥区的南大门,两市(宿州市、蚌埠市)两县一区(怀远县、固镇县、墉桥区)交界处,南与怀远县接壤,东与固镇县相邻,全乡人口2.8万,5.6万亩耕地,辖17个行政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为烟叶、花生和西瓜。其中烟叶是永镇乡的特色作物,烟叶生产连续多年获全区先进。.  

西二铺乡

  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位于市区10 公里,是宿州市的西大门。全乡总面积29平方公里,现辖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12个站所,人口2万人,共设8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72 个党小组,770名党员。“五个好”村党支部9个,“群众满意”站所12个。    近几年来,西二铺乡党委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化党委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为中心,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西二铺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2004年来,乡党委被区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在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中,2003-2004连续两年获得铜牌。.

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

  341302401200 123 两半昌村委会   341302401201 220 药闫村委会   341302401202 123 蒿沟村委会   341302401203 220 蒿东村委会   341302401204 220 苗安村委会   341302401205 220 大张村委会   341302401206 220 后场村委会   341302401207 220 汴南村委会   341302401208 220 双王村委会   341302401209 220 展桥村委会   341302401210 220 昌圩村委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1302402202 123 邵杨村委会   341302402203 123 北十里村委会   341302402204 123 大王村委会   341302402206 123 梅庵村委会   341302402207 123 杨圩村委会   

北杨寨行政管理区

  341302405210 220 池湖村委会   341302405211 111 振北村委会   341302405212 220 大王村委会   341302405214 220 骑路村委会   341302405215 220 张吴村委会   341302405216 220 大张村委会   341302405217 220 丁楼村委会   341302405218 220 三官村委会   341302405219 220 前付村委会   341302405222 220 邵圩村委会   


苗安乡特产大全




苗安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