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凤冈县 >> 永安镇

永安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永安镇谷歌卫星地图)


永安镇简介

  一、基本情况永安镇位于凤冈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19.3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城镇人口4000人,辖四村一居,46个村民组,与湄潭县马山镇、西河乡、复兴镇,正安县谢坝乡接壤。全镇平均海拔900多米,境内多山地、丘陵,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1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2OC,年无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48%,其中,茶区覆盖率超过80%。耕地面积187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永安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和 “四绿”战略措施,即以营造绿色环境、建立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为突破口,提出:“稳粮增油、突破烟猪、壮大茶叶、发展药椒”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形成了粮、油、烟、猪、茶等支柱产业和辣椒、中药材等后续产业,促进了全镇两个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产业发展概况主导产业突出,能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年来财源建设的努力,项目区“富锌富硒”生态茶区已形成,现有有机茶园2847亩,良种茶园15000亩,有机茶叶加工厂三家,其它绿茶加工厂30多家,该茶区生产的“仙人岭”牌富锌富硒有机茶叶,1994年荣获“中国现代家庭消费品质量鉴评和最佳质量保健精品”金奖,其产品中锌和硒的含量分别达到100PPM和2PPM,并富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2004年10月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授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2005年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产地和产品认证。在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上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全镇已形成以粮油为基础,茶叶为重点,烤烟、生猪、中药材齐头并进的产业带,正在构建立体农业园区。三、旅游发展前景永安镇生态良好,森林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镇平均海拔900米,地形多为高山中的小丘陵,围绕打造“中国西部茶海”,林茶生态公园已具雏形,境内的仙人岭终日云雾缭绕,仙人湖碧波荡漾,万顷森林绿浪翻滚,万亩生态茶园点缀其间。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似一幅绿色生态画卷,是乡村生态生活旅游的最佳境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万人 119.3平方公里 520327108 564200 0852 查看 永安镇谷歌卫星地图

永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永隆社区 ·凤冈县旅游·凤冈县特产·凤冈县十大特产·凤冈县十景·凤冈县 0

----

查看 永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崇新村 ·凤冈县旅游·凤冈县特产·凤冈县十大特产·凤冈县十景·凤冈县 0

----

查看 崇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山村 ·凤冈县旅游·凤冈县特产·凤冈县十大特产·凤冈县十景·凤冈县 0

----

查看 龙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安村 ·凤冈县旅游·凤冈县特产·凤冈县十大特产·凤冈县十景·凤冈县 0

----

查看 永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田坝村 ·凤冈县旅游·凤冈县特产·凤冈县十大特产·凤冈县十景·凤冈县 0

----

查看 田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安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泉镇

  龙泉镇位于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326国道南北贯穿。辖文峰、三坝、六里、柏梓、西山五个村及龙井、龙潭湖、和平路、体育场四个社区,59个村民组,54个居民小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5.25亩(其中茶园2100亩),43232人,2004年镇财政收入1375.1732万元。镇党政领导班子共13人,均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0—40岁之间的党政领导10人,40岁—48岁之间的党政领导有3人。镇党政班子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一系列关系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会议精神及有关决策。紧紧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财政税收、畜牧税费征收、农民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激活了一切因素,开创了全镇工作的崭新局面。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龙泉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一直坚持创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镇确定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积极参与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大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环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塑造开明、开放、开拓的龙泉新形象。同时,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着力实施好西山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森林公园,积极打造西山休闲娱乐旅游品牌。.  

进化镇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进化镇位于县境西南面,镇驻地距县城约22公里。2005年,全镇辖7村,90个村民组,8620余户,3.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9.73%。耕地面积为4.3万亩,土地面积为182多平方公里,东与蜂岩、永和相逢,南接琊川,西与湄潭天城乡接壤、北与何坝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西南北成陵状,东西为木山地,全年雨水充足、土肥肥沃、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为45%,共有小二级水库存4处(人民水库、梁家湾水库、水鸭子水库、 龙水库),水利资源相当丰富。   社会经济   2005年,镇内敬老院1所,卫生院1所,全镇有中学3所,16间小学,在校人数6940 余人,在校教职工251人,集贸市场1个,电视、电话、广播村村通。全镇人均纯收入1775元,财政收入303.5万元,主产粮食杂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茶叶、蚕茧、烤烟和生猪是进化镇的主要支柱产业,农业总产值为7789万元。2000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不断提高,银行储蓄额逐年上增。   进化镇经济发展、文明繁荣、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人民勤劳朴实,民风纯朴,全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艰苦创业,共创美好家园。交通方便,有利经济的广泛的交易,有利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党政领导重视,政策执行,落实到位。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高优质农产品少,不适应市场需求,成绩建设资金困难,后劲乏力。  

琊川镇

  一、琊川镇概况琊川地处凤冈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与天桥乡相毗邻,南与湄潭县相嵌,西与余庆县接壤,北临进化镇。全镇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661.6亩(其中16553.6亩、土10108亩),辖6村1社区,共69个村民组,51个党支部,全镇有机关、事业、企业单位30多个。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非农业人口0.36万人)。琊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小麦、土豆、红薯、蔬菜等;经济作物以烤烟、辣椒、生姜为主。境内浦水河从东南至西北流经整个坝区,该河流域面积261.5平方公里,水资源2033万立方米,是全镇灌溉农作用水的主要来源。主要产业有粮食、油菜、烤烟、畜牧,后续产业有茶业、药业、旅游业、第三产业等。琊川镇历史文化悠久,红军长征时曾路过此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里,民风纯朴,田沃物丰,旅游资源极具潜力,有一线天风光的万佛峡谷,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万佛山省级公园。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00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琊川人杰地灵,交通方便,凤石公路、鄢松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有凤冈“南大门”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琊川镇党委、政府在凤冈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的战略目标,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全省100个重点集镇机遇,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集镇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高调整日趋合理,逐步形成了粮油稳镇、烟畜强镇、科技兴镇、商贸活镇、环境美镇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格局,全镇上下联动,意气风发,正朝着奔向小康社会进程的目标跨越前进。 。二、主要优势项目当前琊川的优势项目主要是烤烟、畜牧、精米加工企业。烤烟是琊川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近几年,烤烟种植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2005年烤烟产量预计达1.1万担的产量。畜牧业琊川强镇富民的又一经济产业,目前有养殖小区7个,畜牧业种植大户300多户。2005年将再创建养殖小区7个,生猪存栏达2.7万头,新增二元母猪940头,建人工授精点1个,养畜种草1000亩。琊川是凤冈粮食重镇,水稻以出米率高、米质粘糯、滋润爽口而远近闻名。以此为基础,在琊川镇相继建立了德忠精米加工厂、琊川精米厂、琊川大都精米厂.  

蜂岩镇

  一、蜂岩镇概况蜂岩镇位于凤冈县境内南中部,镇驻地距县城40公里,辖朱场村、巡检村、龙井村、赵坪村、桃坪村、小河村、中枢村、一品泉社区,共七村一社区,51个村民组,8414户,34456人。总面积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00亩。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8900万元,财政收入282万元,是全县烤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小城镇建设提速,商贸发展较快。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钾矿、煤矿等,富产花生、辣椒,杜仲种植广泛,生猪、山羊养殖渐成规模。境内尚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蜂岩镇民间手工艺绝纶,如竹席编织,黄饺、荞皮等特色产品叹为观止,狮弦灯文化享誉县内外。二、主要优势项目境内重晶石、钾矿、煤矿等矿产资源丰富。烤烟、畜牧已打造成为该镇的两大经济支柱产业,茶叶产业后续强劲。三、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料蜂岩镇有三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巡检村陆阅公墓、龙井村一品泉、葡萄井。四、旅游资源介绍境内有远近闻名的小河“一线天”自然景观。.  

永和镇

  一、基本概况永和镇位于凤冈县东南面,距县城27公里,东与思南县杨家坳乡、停子坝乡交界,西与何坝乡接壤,南与蜂岩镇、王寨乡相嵌,北与石径乡毗邻,全镇紧靠美丽的六池河畔,所辖4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总人口24516人,总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708.8亩。永和镇属季风气候,适合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50元,地方生产总值3676.3万元,计生率为95.9%。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党委政府的协调努力下,已趋于完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二、主要产业介绍永和镇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得到加快,目前全镇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依托于烤烟、生猪和双苞菇“三大”产业的发展。烤烟是全镇的支柱产业,2004年实现烤烟产量150多万斤,产值709.2万元,居全县第二名;生猪产业为后续发展产业,2004年全镇生猪存栏19197头,出栏21965头,发展50头以上生猪养殖专业户22户,建立养殖示范小区4个;双苞菇为我镇的特色产业,2004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镇双苞菇糟到了大面积的损失,但是,我镇已经积累了双苞菇种植的技术经验,为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关键一步。三、旅游资源六池河畔全长15公里,河面较宽,是九道拐库区的主要蓄水地段,河畔水深而透明,加上两岸有青山相依,绿树相衬,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去处。永和镇双山村母猪池因九道拐水库蓄水而形成的自然孤岛,便是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欢迎外来投资者加盟。.  

花坪镇

  一、花坪镇概况 花坪镇位于县城东北,镇政府驻地离县城10公里,东接思南县,南抵石径乡,北与德江县接壤,西同龙泉镇、绥阳镇相邻。全镇国土面积1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40亩。辖石盆村、鱼跳村、东山村、关口村、茶花社区四村一社区,55个村民组,6633户,250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8人,少数民族人口1624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800万元,财政收入183万元。烤烟和生猪是镇内两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和新村建设速度较快,商贸发展兴旺,镇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煤矿、石灰石等,富产花生,辣椒。境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和甲鱼。花坪镇鱼跳村施家坝组的手工绳远销铜仁地区,已成该组的特色产业,特别是该组的花戏更是我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享誉县内外,受到省文化厅领导的关注,目前正在加以挖掘和保护。二、主要优势项目境内重晶石、石灰石、煤矿等矿产资源和可生产纯净水水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我镇已成功引进一家生产纯净水的企业,在石盆村红沙沟组落户,投资近100万元。以花坪水泥厂、花坪小二郎纯净水厂、石盆页岩砖厂、邹光荣石灰粉厂、史治江煤厂等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务工经济正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烤烟、畜牧成为我镇两大支柱产业。三、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料花坪镇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两个:一是鱼跳村付氏宗祠,距今约160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祠堂后面的付氏公墓葬于光绪22年,该墓主要是雕刻工艺精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鱼跳村施家坝组历史优久的花戏,享誉县内外,2001年省文化厅、文物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亲临我镇,对花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调研,认为是快绝迹的民间特色文化,并作出了需要尽快挖掘和加以保护的指示。二是石盆村彰教坝有保存完好的距今近180多年的贞节牌坊,199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四、旅游资源介绍境内有鱼种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东山村向阳水库,库区湖光山色,风光秀丽,是县城居民郊游的好去处。库区可划船,可钓鱼,钓的鱼可自己动手加工,让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人享受劳动的快乐。.  

绥阳镇

  绥阳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北面,距县城约19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凤务公路横穿其境,与湄潭、务川、德江接壤,是凤冈的北大门。全镇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万亩,辖六村一居,62个村民组,8578余户,总人口3.57万人。现有远程教育光纤接收站2个,信息站10个,播放点1个。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粮、油、烟、畜、桑是传统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   该镇金鸡村炉厂坪传统手工业铁制农具加工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传统的“风箱”作业和一打二敲三补的加工方式改变为现代的皮带锺、电力汽锤加工产品。该组共有154户,616人,年收入410万元左右,其中铁业加工57户,年产值175万元,占总收入的43%,曾誉称“铁匠组”。有铁业加工大户25户,年产值94万元,纯收入45.7万元。有电力皮带锤和电力汽锤加工40户。固定资产投入200多万元。  

土溪镇

   土溪镇位于贵州凤冈北面,与德江、正安、务川三县接壤,距凤冈县城约4    土溪镇  2公里,辖7村,65个村民组(并组前共224个村民组)9383余户3.76万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也是凤冈县最大的乡镇之一,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山高路徒,灾害频繁,群众文化落后。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全镇人均年纯收入850元,财政收入240万元,是全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   -   乡镇情况   全镇的奋斗目标是科技兴镇、支柱强镇、商贸活镇,全镇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底,主要抓了烤烟产业和畜牧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完成了产值269万元,完成了财政税收80万元,畜牧业完成财政税收20万元,两个主要产业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在2004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烤烟和畜牧产业,推进土溪烤烟强镇和畜牧大镇的进程,同时 土溪镇 土溪镇加大了果林及其它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特别是桔秆耕牛项目。   土溪镇秸杆养牛示范场是由凤冈县畜牧事业局草地站建设起来的标准示范场,2003年11月,凤冈县事业局与土溪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租地合同,由草地站租用原茶地工地100亩,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种草养畜、现种植优良牧草88亩。   土溪镇共有养牛农户5723户,全镇牛存栏7793头,鱼泉村是土溪镇最贫困的一个村,全镇共计1089户,人口4515人。全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特别是养殖草食家畜。2002年12月该村被列为国家级秸杆养牛示范村,全村共建秸杆氨化窑池258个,计1538.4m3,每年可生产氨化钙料2500吨,目前该村养牛4头以上的大户现有85户,养殖10头牛以上的大户8户,其中该村樱桃组有养牛大户36户,2003年出栏肉牛874头,盈利21.5万元,其中养殖大户曾凡祥常年存栏牛25头,2003年出栏103头,盈利3.5万元。  

永安镇

  一、基本情况永安镇位于凤冈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19.3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城镇人口4000人,辖四村一居,46个村民组,与湄潭县马山镇、西河乡、复兴镇,正安县谢坝乡接壤。全镇平均海拔900多米,境内多山地、丘陵,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1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2OC,年无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48%,其中,茶区覆盖率超过80%。耕地面积187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永安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和 “四绿”战略措施,即以营造绿色环境、建立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为突破口,提出:“稳粮增油、突破烟猪、壮大茶叶、发展药椒”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形成了粮、油、烟、猪、茶等支柱产业和辣椒、中药材等后续产业,促进了全镇两个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产业发展概况主导产业突出,能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年来财源建设的努力,项目区“富锌富硒”生态茶区已形成,现有有机茶园2847亩,良种茶园15000亩,有机茶叶加工厂三家,其它绿茶加工厂30多家,该茶区生产的“仙人岭”牌富锌富硒有机茶叶,1994年荣获“中国现代家庭消费品质量鉴评和最佳质量保健精品”金奖,其产品中锌和硒的含量分别达到100PPM和2PPM,并富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2004年10月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授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2005年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产地和产品认证。在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上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全镇已形成以粮油为基础,茶叶为重点,烤烟、生猪、中药材齐头并进的产业带,正在构建立体农业园区。三、旅游发展前景永安镇生态良好,森林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镇平均海拔900米,地形多为高山中的小丘陵,围绕打造“中国西部茶海”,林茶生态公园已具雏形,境内的仙人岭终日云雾缭绕,仙人湖碧波荡漾,万顷森林绿浪翻滚,万亩生态茶园点缀其间。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似一幅绿色生态画卷,是乡村生态生活旅游的最佳境地。.  

何坝镇

   何坝镇位于凤冈县城南5公里处,面积118.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9个村民组,总人口2.44万人,耕地面积2.68万亩。    全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油菜、烤烟、水果为主。1998年在大连市的对口帮扶下,积极实施了集建沼气池—改厕改圈—养殖业—种植业于一体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工程,除种植水稻、玉米常规农业外,大力种植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优质烤烟、培育良种果园和发展生猪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粮食总产量1.46万吨,油菜产量1470吨,烤烟产值123万元,人均纯收入1730元。  

天桥镇

   天桥镇位于凤冈县南端,距县城70余公里,是我县最偏僻、最边远的乡镇,索有“凤冈的西藏”之称,全乡辖3个村委会,58个村民组,5400多户,总人口2.3万多人,总面积152多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7.6%。由于海拔相对高度差距大,最高海拔达1362米,故历来就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气候。每到仲夏季节,当城市里的人们为烈日炎炎的环境而烦燥不安时,被群山环饶的天桥却仍然冻风习习,矫阳在这个绿色笼罩的乡镇里,也无法施展它灼人的威力,让人有置身于避署胜地的美妙感觉。       连绵不断的高山不仅阻挡了炎炎的烈日,也为天桥创造了一片独具特色的景致。乡0后山大约500亩的茶场里,就隐藏着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石林群,它们有的昂然挺立,如一把利剑要横越长空、有的低垂头颅,宛如温婉的少女含羞带笑,还有的左右相对,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天然的石门。倘若站在茶山坝部,一面受徐徐的凉风,一面欣赏这独特的景致,不得不让人感叹造物主的偏心,那掩映在绿色茶丛中的石林,又让人怀疑是否哪个过路的神仙飞越此地时所点化的痕迹。       怡人的气候,秀丽的景致,没有独特的艺术自然让人有美中不足之感。而天桥远近闻名的唢呐艺术,恰到好处的弥补了这一缺憾,每当佳节来临、悠扬的唢呐声为这座略显沉寂的边远乡镇带来了几分热闹的气息,尽管有那么多值得炫耀的资本,但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王寨镇

   王寨位于凤冈县城东南面,距县城约50公里,东与思南青杠坡接壤,南接乌江,北连永和镇,西连蜂岩镇;全乡辖5个行政村,39个村民组,总人口2.37万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平均海拔720M,属低海拔丘陵山区,这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降雨量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盛立水稻、玉米、烤烟、油菜、蔬菜、水果等;同时,畜牧业猪、牛、羊的发展有较强优势;这里生态资源丰富,有峰王河、新王河对流贯穿王寨,同聚官塘河注入乌江;森林覆盖率为40%,特别是流传千古的中华石刻“万古徽猷”、古墓群,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祝家洞12丘龙田预测来年每月气候,犀牛背、观音洞等真可谓洞中连洞,洞上有洞,是旅游的理想感景。这里有大量的矿藏资源,有质量上成的金墨玉,有高能量的煤矿资源。    石径乡位于凤冈县城东南面,地执东高西低,东与思南接界,南与永和毗邻,西与龙泉接壤,北与花坪相连,距县城13公里,凤(冈)—永(和)公路横贯全乡,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两河口村、宏丰村、青滩村3个行政村,33个村民组,总人口1.82万人,总面积91.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万亩,水域面积3615亩。    改革开放以来,全乡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健康增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4710万元,其中:一产2120万元,二产890万元,三产1700万元,财政收入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5元,粮食总产量4167吨。全乡森林覆盖率28.1%。“三条大河流,七条小溪沟,二十四个倒阡砣”概托了全乡地容地貌,地形切割较深,虽不利于农业生产,但蕴藏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曲径幽深的洞卡拉、怪石嶙峋的甘家湾石林、风景独特的龙穿井、十里长河九道拐、最早的生物化石“黔羽枝”等资源亟待开发。近年来,乡党委0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独溪沟水毁农田保护工程的竣工确保了当地700亩基本农田的丰收,青滩新村建设已全面完工,实施了六所学校的义教工程和危改工程,改善了办学了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和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启动将促进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全面开通,使石径与外界取得充足的联系,农网改造也于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新建镇

  新建镇位于凤冈县北部,东邻土溪镇,南接绥阳镇,西靠永安镇,北抵正安县;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三村一社区,63组,总人口23085人,有汉、苗、仡佬等多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1300余人。乡政府驻地朱家场距县城39公里,是凤冈县的北大门之一。历史上新建乡属平越府龙泉县。中华民国在乡境内设德隆乡,辖今新建乡全境。新中国成立后,德隆乡归永安区管辖,分设官田、德隆、新建、大水等乡、管理区;“-”以后,设官田、桥塘、新建公社;十一届三中全以后,撤公社建乡,设官田、桥塘、新建乡,属永安区;1992年“建并撤”,原永安区建制撤消,官田、桥塘、新建三乡合并建新建乡至今。新建乡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山地、丘陵,平坝遍布其间,平均海拔800米。全乡有耕地23000余亩,盛产水稻、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烤烟、茶叶、西瓜、药材、花草等经济作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粮油烟畜茶五大产业已经形成,工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得到同步增长。一九九八年率先脱贫,获市政府“扶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到2005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多元,人均占有粮食1100多公斤,油菜籽产量达300万斤,烤烟产量达101万斤,大牲畜存栏5千多头,生猪存出栏2.5万余头。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空前发展,能源、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取得巨大成就,小城镇建设居全县领先地位。1998年,全县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新建召开,新建乡荣获县、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如今,小镇初具规模,城镇街道已达1.5平方公里,且各类设施齐全,农贸市场、牲畜市场、中小学、卫生院、停车场、IC电话、移动电话等设施应有尽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各种校舍气势宏伟、 漂亮,设施齐全,顺利通过各级“两基”验收,目前,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9所,在校学生4000余人。交通成就斐然,从60年代修通新凤公路起,如今新建乡内公路四通八达,石田油路(土溪石里垭—永安田坝)横贯新建,100%的村民组通了公路。上通凤冈,下通正安,左通务川,右通湄潭,真正形成了公路网。每天,有大客往返遵义,有9班中巴车三线往返凤冈、湄潭,还有各种货车40余辆,摩托车数百辆,交通十分方便。能源建设成就巨大。由于洪渡河横贯新建,得天独厚的水电资源为新建的能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全乡有大小电站.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石径乡

  石径乡位于凤冈县城东南面,地执东高西低,东与思南接界,南与永和毗邻,西与龙泉接壤,北与花坪相连,距县城13公里,凤(冈)—永(和)公路横贯全乡,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两河口村、宏丰村、青滩村3个行政村,33个村民组,总人口1.82万人,总面积91.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万亩,水域面积3615亩。 石径乡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4710万元,其中:一产2120万元,二产890万元,三产1700万元,财政收入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5元,粮食总产量4167吨。全乡森林覆盖率28.1%。“三条大河流,七条小溪沟,二十四个倒阡砣”概托了全乡地容地貌,地形切割较深,虽不利于农业生产,但蕴藏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曲径幽深的洞卡拉、怪石嶙峋的甘家湾石林、风景独特的龙穿井、十里长河九道拐、最早的生物化石“黔羽枝”等资源亟待开发。近年来,乡党委0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独溪沟水毁农田保护工程的竣工确保了当地700亩基本农田的丰收,青滩新村建设已全面完工,实施了六所学校的义教工程和危改工程,改善了办学了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和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启动将促进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全面开通,使石径与外界取得充足的联系。  


永安镇特产大全




永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