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村位于永安镇东部,距永安镇14公里,辖8个村民组,全村有1305户,总人口5873人,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党员110人。有耕地6960亩。龙山村自2001年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干部依法行政,群众法律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5873人 农业人口:5857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土家 发展口号: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
--所辖村:新分,柏坪,长山,天桥,桃坪,学坝,庄严,金沙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7108 | 564200 | -- | 查看 龙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永隆社区 |
永隆社区位于永安镇中心,全社区辖4个村民组,743户、2121人。耕地面积1796亩,村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28名,有党员群众便民服务点1个,农村经济主要以水稻、畜牧、油菜、太子参为主。全村建有水稻示范基地1个500亩、油菜示范基地500亩、玉米基地100亩、有机茶叶1485亩,农民人均收入3250元。 永安镇永隆社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011------2015年)规划说明 一、基本情况: 我社区建于2003年2月14日,镇所在地,东、崇新村、北、永安村、南、田坝村、西与田坝村、永安村。社区所辖5个村民组,743户2236人。 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林地面积5040亩,森林覆盖面积达74.2%。我社区有有机茶园250亩、水稻基地500亩、油菜基地500亩、玉米基地100亩。 现将我社区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五年(2011年-----2015年)规划说明如下: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会议精神为统领,以深入科学发展观为方针,以“一事一议”试点工作为平台,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社区两委为依托,以群众受益为目的,以公益事业为龙头,以村庄治理为目标,以合理规划为基础,以农民自主建设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和谐农村建设这一中心,突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推进永隆社区的建设发展。 (二)规划原则 1是农民自愿,量力而行。“一事一议”试点工作项目必须充分尊重农民自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妥善处理好筹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充分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项目,切实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2是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民生工程等做好中短期建设规划,优先选择受益面积最大,工作基础较好、社区“两委”班子得力、群众一事一议参与积极性高的村组,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示范辐射、连片推进。项目安排做到“五个结合”,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与“四议两公开”执行政策相结合;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支农资金整合政策相结合。2011-------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主要围绕永隆社区通组窜寨路硬化、环卫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小型水利建设等进行集中建设。 3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务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4是自主建设,加强指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由社区两委具体组织实施,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奖励补助物资、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完成。 5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筹劳项目的谋划、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表决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请、筹劳和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的预算和决算等公开透明、公正公平,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三)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美化生活环境”为建设目标,围绕“五新”(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建设新农家、倡导新风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按照先交通类后环境类申报要求,广泛宣传动员,通过五年的打造建设,力争把我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民主、健康、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我永隆社区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011------2015年)规划简要概述: 2011年至2015年间,在我用了社区范围内,力争逐年将通村路、通组路、群居连户路硬化。五年间我社区将建设5个项目,硬化公路达5公里,所需财政奖补资金40万元。 深信,经过五年的扎实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设,定为人们建设出一个“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永隆社区。 |
崇新村 |
崇新村位于凤冈县北部,距县城28km,村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6%以上(含茶园)。聚居着汉、苗、仡佬和土家等民族。全村辖32个村民小组,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有党员119名,女党员13名。总户数1340户,6138人,耕地面积9200亩,其中田5120亩,土4080亩。全村现有茶园面积7800亩。(其中投产茶园4500亩、幼龄茶园33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辣椒、太子参、烤烟、油菜和中药材等。中心完小一间,占地面积16565.1㎡,现有师生共364人。引进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两家,每家加工厂年生产成品量均达20吨以上。贵州省凤冈县凤林经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野鹿盖”高端品质的绿茶,畅销国内外,深受茶商和消费者的好评。 |
龙山村 |
龙山村位于永安镇东部,距永安镇14公里,辖8个村民组,全村有1305户,总人口5873人,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党员110人。有耕地6960亩。龙山村自2001年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干部依法行政,群众法律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5873人 农业人口:5857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土家 发展口号: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 --所辖村:新分,柏坪,长山,天桥,桃坪,学坝,庄严,金沙 |
永安村 |
一、基本概况 永安村总人口:4388人,共1139户。耕地面积:5030亩。34个自然组,8个支部,党员112人,其中,70岁以上12人、60岁以上13人。现有孤儿4人。 二、离退老村干人员 汪元忠(63岁)、田应榜(65岁)、唐诗志(67岁)、朱克昌(82岁)、汪富权(61岁),其中,汪元忠、田应榜两人长期患病,不能劳动。 三、计生 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共78户,其中,困难户39户。 四、现有低保户136户。 五、主要发展产业 茶叶、太子参、辣椒、种植业、养殖业。 --人口总数:4833人 农业人口:4810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2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仡佬,土家,汉 发展口号:团结等于发展 --所辖村:34 生产总值:145.0 万元 办公所在地:永安村 --主要经济产业: 茶叶,辣椒,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辣椒,烤烟 |
田坝村 |
田坝村位于凤冈县西北部,海拔930米左右,距县城38公里,永安镇北面4公里处,与湄潭县马山镇、西河乡交界,属典型的小丘陵地带,占地35平方公里,辖60个村民组。总户数2156户、9169人,党员168名,15个党支部。耕地面积为7982亩(田6434亩、土1548亩)。 近年来田坝村在产业发展上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开拓创新。2006年被列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2007年获“全国绿色小康”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称号,2008年被列为“国家AAA级景区”,2009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镇”称号,2010年获“贵州省巾帼示范村”和“全国巾帼示范村”称号。 以前,田坝村由于缺水灌溉,田坝农业发展落后,群众生活贫困,上世纪80年代人均收入不足350元。近年来,由于产业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全村拥有微型车辆100余辆,摩托车1318辆,家用电器基本户户普及,数字电视覆盖率达95%,户均拥有手机1-2台,电脑宽带已进入农村家庭。 全村共有茶园25000余亩,盛产茶园18000余亩,成为全省茶园面积最多的村之一。田坝村有先天的优质条件。全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海拔接近1000米,都为茶叶生长的天然优质环境。特别是土地含微量的锌和硒,进一步奠定了独特的茶叶品质。在加上通过植树造林,全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8%飞跃到当前的85%以上,形成了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小区气候。通过对茶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在施肥、施药等关键管理环节按照有机标准进行,把严了质量关,生产出合格有机茶。到目前,全村通过南京国环中心认证8728.5亩有机茶园,9800余亩已进入有机茶认证转换期,成为全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全村共有大、中型加工企业1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龙头企业1家,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加工企业4家。省内集清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贵州凤冈黔峰有机茶业公司、贵州凤冈春秋茶业公司坐落境内。各家企业营销网络健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全国一线、二线城市。全村拥有“凤冈锌硒茶”、“春江花雨夜”、“绿宝石”、“仙人岭”、“浪竹”、“露芽春”等知名茶叶品牌。在2007-2009年度,各家茶业企业积极参与中绿杯、国际茶博会、国家绿茶高峰论坛等国家级的茶叶评比活动,共获得金奖18枚。拥有的“凤冈锌硒茶”、“春江花雨夜”、“绿宝石”三种茶叶品牌于2009年度被评为贵州省十大名茶。 田坝茶叶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田坝旅游业的发展,现全村建成农家茶庄16家,今年贵茶公司、太子参产业特区入驻田坝村,开始前期启动工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