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谷歌卫星地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2009年8月21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验区”和“滨州中心城市南部新区”。2012年,辖小营、青田两个街道办事处,154个村(居),户籍总人口6.98万人,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4.27亿元,增长6.79%;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增长26.27%;利税2.34亿元,增长22.1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87,增长9.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78亿元,增长18.9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2.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4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亿元,增长14.76%。进出口总额2.02亿美元,增长4.79%,其0口总额1.75亿美元,增长3.7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商投资2400万美元,下降27.3%,实际到账32万美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669元,增长1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42.04%。全社会用电量9357万千瓦时,增长11.91%,其中工业用电量6635万千瓦时,增长19.33%。民营经济实交税金1.83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创新引领、增长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大投入、加快转调的总抓手,全力加快新建续建项目建设。甘德星森电子大功率LED驱动芯片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金毅设备自起动稀土高效节能电机、愉悦家纺PLA竹高档环保型家纺面料、滨阳科技年产500吨植物甾纯系列产品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普友电子等3个项目列入市委“1010”工程,益谦非晶材料等3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明确专人负责,靠上协调服务,全力加快进度。甘德星森电子LED驱动芯片项目、邦奥D-核糖项目、天泽源低聚果糖项目、塞恩吉科技PPS复合材料项目相继投产,科伦药业聚丙烯软包装注射液项目完成GMP认证,民强科技L-精氨酸项目、奥纳尔冷链物流设备项目、普友电子通讯终端项目、中盛医疗器械神经修复仪项目、红阳科技IR新材料项目、克莱蒙DX中阔桩设备项目、广利数控机床生产项目、大禹建材注浆材料项目以及天泽源二期工程、派斯乐笔业二期工程正在如期建设。愉悦家纺纳税额突破亿元大关。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推进“招商选资”,筛选确定了10个重点引进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全部完成选址并签约。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工程8栋中试车间、综合楼、科技成果展厅、科技公寓建成启用,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科技大厦A座建至三层,武汉理工大学滨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先后入驻,成功申报滨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滨州市市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大力推进“十百千”人才工程,引进博士、专家11人,其中:1人荣膺“泰山学者”、3名专家达到“千人计划”评选标准;在全省高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高新区在全省20个高新区中名列第12位。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愉悦家纺、正元畜牧、邦奥科技、金毅设备、甘德星森电子等5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愉悦家纺与青岛大学、江南大学合作的“山东省生态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大学合作的“活性染料湿固色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茂工贸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研发的“综合醇无规聚醚DC-100”项目列入2012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城乡面貌展示新形象。36项续建、新建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基本完成,铺设雨污管网60公里,完成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林水会战,打渔张新河拓宽改造工程、丰收河清淤疏浚工程、胜利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开河衬砌工程快速推进,江南水库基本达到蓄水条件。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潘王社区、田楼社区一期顺利搬迁入住,安康路商业步行街一期工程、小营社区一期、新兴社区、龙腾社区、永泰社区一期等进入尾声,龙庭湖社区、江南社区、胜利社区完成前期准备。路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205国道沿线拆迁建筑物500余处,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高标准绿化50万平方米;广青路东出口拆迁近1万平方米,完成绿色通道4.5公里,路域环境得到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100%覆盖,形成了“环卫保洁全区覆盖、垃圾清运全区集中、垃圾处理全区统一”的大环卫格局。
  民生和谐取得新成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成启用青田中心幼儿园,完成小营实验幼儿园及5处农村幼儿园扩建改造工程,第二小学建设快速推进。其中,小营中心幼儿园投资1200万元,先后获得“省级示范园”“省级普通话幼儿园”“市级十佳幼儿园”等多项荣誉;青田中心幼儿园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5530平方米。高新区社会福利中心、小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年底交付使用。开办了《高新区新闻》栏目,举办了“开发明天、奔向辉煌”庆祝建党91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高新置业杯”全民健身暨高新区首届机关运动会,电影《村里来了个武立本》拍摄顺利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险合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余人,开展职业培训3400余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2011年开工建设的1005套公租房交付使用,2012年新开工建设的1094套公租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发展瓶颈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市场化、投资项目业主化”的投融资新途径,江南水库及配套管网水厂项目与山东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股权融资协议;朱家未利用地开发项目采取股权转让形式,引进土地开发资金1500余万元。到位地方政府债券3000万元,到位开发银行贷款1亿元,1.5亿元贷款已进入项目评审阶段;农发行贷款8000万元即将获得审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取向,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5亿元。深入推进清理低效率使用土地工作,收回土地225.4亩,清缴欠税457.5万元。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本竣工,稳步推进2012年4个增减挂钩项目,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优化环境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选派村(居)“-”17名、民营企业“-”18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安机制,推行模块化布警用警新模式,完成了以单位和村(居)为重点的治安监控系统二、三期工程建设,基本实现高清探头全覆盖。以开展化解信访积案“百日会战”活动为抓手,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有效化解了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全面完成-、省十次-会安保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
  【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聚丙烯软包装注射液项目属于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总投资3.5亿元,2012年3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个《药品补充申请批件》,9月份完成生产设备调试。至年底,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2013年1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GMP认证证书。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软包装注射液3亿袋,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4亿元。
  【山东邦奥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山东邦奥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D-核糖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核糖,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建成动力、发酵、提取车间和综合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2012年12月份正式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利税8500万元。
  【山东奥纳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山东奥纳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3万台(套)冷链物流设备制造项目由北京华联集团和山东华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2.5亿元,主要生产冷库门、聚氨酯板、蒸发式冷凝器、冷风机、速冻机和制冷机组等制冷设备。至年底,一条生产线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5亿元。
  【高新区第一个城市社区搬迁入住】潘王社区是高新区合村并居建设的第一个城市社区,运用土地收购储备政策,先建设安置社区,整村搬迁后收储旧村盘土地,2011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住宅楼21幢,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商贸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潘王居委会居民于2012年国庆节期间迁入新居。
  【高新区首个整村迁建项目完成】2011年2月,田西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高新区首个整村迁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采取先建后拆模式,田楼社区一期工程4栋120套住宅楼、老年公寓、健身广场等投入使用,田西村村民于2012年6月底全部乔迁新居,旧村房屋全部拆除,土地复垦全面完成,达到了验收标准要求。
  (王锋郝宏岩)  信息来源:滨州市政府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6.98万人 156.6平方公里 371600 256600 0543 查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谷歌卫星地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小营街道 约3.8万人 83.61平方公里 新闫社区 张道社区 洼魏社区 西皂户社区 吕家社区 大刘社区 张官社区 东皂户社区 团包社区 李芳含社区 孟家社区 西齐社区 守义张社区 张王社区 房家社区 皂户杨社区 常元社区 黄王社区 双庙社区 后张高社区 李前社区 李后社区 姜家社区 小吴社区 东齐社区 道旭社区 饮马社区 小前社区 马官社区 朱全镇社区 小后社区 鲁家社区 雅店社区 潘王社区 宗家村 麻家村 三里村 洼孙村 王庄子村 和睦村 索家村 坡赵村 二香寺村 许王村 大营村 刘公林村 三大王村 范家村 代家村 北闫村 董桥村 南闫村 西魏村 申家村 陈安村 拾堡村 密桑行村 邵家村 朱家村 刘汤村 高井村 赵王村 董川村 杨家村 后陈村 前陈村 王祥店村 李廷庄村 崔家村 大孙村 马仙王村 高家村 魏福吴村 王家村 新兴村 台东闫村 台西刘村 潘家村 卜家村 杠子张村 查看 小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青田街道 约3万人 73平方公里 义和村 姜街村 小街村 东常村 西常村 彭王村 刘王村 营盘村 郑家村 博三村 辛家村 拐沟李村 田东村 田西村 邪地王村 耿家村 举门村 西牛村 小付家村 北新庄村 徐一村 徐二村 徐三村 徐四村 董集村 王楼村 博四村 东牛村 坡刘村 洪家村 张庄村 博一村 博二村 彭沟村 后刘村 杏元马村 道门于村 高西村 苏家村 药丸村 蝎子王村 南新庄村 樊西村 西刘村 高东村 贺家村 邱家村 霍家村 东徐村 小刘村 周家村 大刘村 尧洼村 高彭庄村 洼里付村 大道王村 高官寨村 三合村 桑行赵村 任刘赵村 南李村 毡刘村 寺后于村 庄子刘村 王官村 樊东村 南董村 大张村 小张村 郭庙村 尉口村 查看 青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8月21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验区”和“滨州中心城市南部新区”。2012年,辖小营、青田两个街道办事处,154个村(居),户籍总人口6.98万人,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4.27亿元,增长6.79%;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增长26.27%;利税2.34亿元,增长22.1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87,增长9.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78亿元,增长18.9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2.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4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亿元,增长14.76%。进出口总额2.02亿美元,增长4.79%,其0口总额1.75亿美元,增长3.7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商投资2400万美元,下降27.3%,实际到账32万美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669元,增长1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42.04%。全社会用电量9357万千瓦时,增长11.91%,其中工业用电量6635万千瓦时,增长19.33%。民营经济实交税金1.83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创新引领、增长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大投入、加快转调的总抓手,全力加快新建续建项目建设。甘德星森电子大功率LED驱动芯片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金毅设备自起动稀土高效节能电机、愉悦家纺PLA竹高档环保型家纺面料、滨阳科技年产500吨植物甾纯系列产品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普友电子等3个项目列入市委“1010”工程,益谦非晶材料等3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明确专人负责,靠上协调服务,全力加快进度。甘德星森电子LED驱动芯片项目、邦奥D-核糖项目、天泽源低聚果糖项目、塞恩吉科技PPS复合材料项目相继投产,科伦药业聚丙烯软包装注射液项目完成GMP认证,民强科技L-精氨酸项目、奥纳尔冷链物流设备项目、普友电子通讯终端项目、中盛医疗器械神经修复仪项目、红阳科技IR新材料项目、克莱蒙DX中阔桩设备项目、广利数控机床生产项目、大禹建材注浆材料项目以及天泽源二期工程、派斯乐笔业二期工程正在如期建设。愉悦家纺纳税额突破亿元大关。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推进“招商选资”,筛选确定了10个重点引进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全部完成选址并签约。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工程8栋中试车间、综合楼、科技成果展厅、科技公寓建成启用,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科技大厦A座建至三层,武汉理工大学滨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先后入驻,成功申报滨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滨州市市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大力推进“十百千”人才工程,引进博士、专家11人,其中:1人荣膺“泰山学者”、3名专家达到“千人计划”评选标准;在全省高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高新区在全省20个高新区中名列第12位。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愉悦家纺、正元畜牧、邦奥科技、金毅设备、甘德星森电子等5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愉悦家纺与青岛大学、江南大学合作的“山东省生态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大学合作的“活性染料湿固色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茂工贸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研发的“综合醇无规聚醚DC-100”项目列入2012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城乡面貌展示新形象。36项续建、新建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基本完成,铺设雨污管网60公里,完成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林水会战,打渔张新河拓宽改造工程、丰收河清淤疏浚工程、胜利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开河衬砌工程快速推进,江南水库基本达到蓄水条件。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潘王社区、田楼社区一期顺利搬迁入住,安康路商业步行街一期工程、小营社区一期、新兴社区、龙腾社区、永泰社区一期等进入尾声,龙庭湖社区、江南社区、胜利社区完成前期准备。路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205国道沿线拆迁建筑物500余处,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高标准绿化50万平方米;广青路东出口拆迁近1万平方米,完成绿色通道4.5公里,路域环境得到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100%覆盖,形成了“环卫保洁全区覆盖、垃圾清运全区集中、垃圾处理全区统一”的大环卫格局。   民生和谐取得新成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成启用青田中心幼儿园,完成小营实验幼儿园及5处农村幼儿园扩建改造工程,第二小学建设快速推进。其中,小营中心幼儿园投资1200万元,先后获得“省级示范园”“省级普通话幼儿园”“市级十佳幼儿园”等多项荣誉;青田中心幼儿园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5530平方米。高新区社会福利中心、小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年底交付使用。开办了《高新区新闻》栏目,举办了“开发明天、奔向辉煌”庆祝建党91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高新置业杯”全民健身暨高新区首届机关运动会,电影《村里来了个武立本》拍摄顺利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险合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余人,开展职业培训3400余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2011年开工建设的1005套公租房交付使用,2012年新开工建设的1094套公租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发展瓶颈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市场化、投资项目业主化”的投融资新途径,江南水库及配套管网水厂项目与山东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股权融资协议;朱家未利用地开发项目采取股权转让形式,引进土地开发资金1500余万元。到位地方政府债券3000万元,到位开发银行贷款1亿元,1.5亿元贷款已进入项目评审阶段;农发行贷款8000万元即将获得审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取向,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5亿元。深入推进清理低效率使用土地工作,收回土地225.4亩,清缴欠税457.5万元。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本竣工,稳步推进2012年4个增减挂钩项目,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优化环境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选派村(居)“-”17名、民营企业“-”18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安机制,推行模块化布警用警新模式,完成了以单位和村(居)为重点的治安监控系统二、三期工程建设,基本实现高清探头全覆盖。以开展化解信访积案“百日会战”活动为抓手,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有效化解了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全面完成-、省十次-会安保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   【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聚丙烯软包装注射液项目属于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总投资3.5亿元,2012年3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个《药品补充申请批件》,9月份完成生产设备调试。至年底,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2013年1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GMP认证证书。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软包装注射液3亿袋,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4亿元。   【山东邦奥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山东邦奥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D-核糖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核糖,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建成动力、发酵、提取车间和综合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2012年12月份正式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利税8500万元。   【山东奥纳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山东奥纳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3万台(套)冷链物流设备制造项目由北京华联集团和山东华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2.5亿元,主要生产冷库门、聚氨酯板、蒸发式冷凝器、冷风机、速冻机和制冷机组等制冷设备。至年底,一条生产线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5亿元。   【高新区第一个城市社区搬迁入住】潘王社区是高新区合村并居建设的第一个城市社区,运用土地收购储备政策,先建设安置社区,整村搬迁后收储旧村盘土地,2011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住宅楼21幢,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商贸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潘王居委会居民于2012年国庆节期间迁入新居。   【高新区首个整村迁建项目完成】2011年2月,田西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高新区首个整村迁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采取先建后拆模式,田楼社区一期工程4栋120套住宅楼、老年公寓、健身广场等投入使用,田西村村民于2012年6月底全部乔迁新居,旧村房屋全部拆除,土地复垦全面完成,达到了验收标准要求。   (王锋郝宏岩)  信息来源:滨州市政府网  

经济开发区

  2001年4月,滨州经济开发区成立,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实施“追赶战略”和“工业兴市战略”的重点开发区,辖杜店镇1个镇,5.3万人。2012年,辖杜店、沙河、里则3个街道办事处,188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10.16万人,版图面积189.2平方公里。   2012年,滨州经济开发区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战略机遇、加快率先发展的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0.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8.80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45家,主营业务收入160.06亿元,增长36.52%;实现利润总额7.41亿元,增长53.27%;利税13.66亿元,增长83.7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3.24,增长27.8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增幅居全市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40亿元,增长59.4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3.67%,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9亿元,增长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4亿元,增长14.85%。进出口总额1.11亿美元,减少1.49%,其0口总额0.71亿美元,增长8.9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商投资25万美元,下降99.4%,实际到账416万美元,下降97.3%。新引进22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9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4999元,增长26.2%。实现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5.30%。全社会用电量1.39亿千瓦时,减少0.82%,其中工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减少1.16%。民营经济实交税金10.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0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6.1%。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3亿元,增长178%。   产业升级全面提速。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成功举办上海招商推介会、首届国际资本走进开发区等系列活动,新引进居然之家等22个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9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政通铝材二期完成投资25亿元,供热中心完成投资7亿元,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总投资83亿元的创丰科技、万普海容、锂离子动力电池、月星家居等8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投资10亿元的中信戴卡盟威特种铝材、投资2.6亿元的盟威300万只高端轮毂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家,总数达到45家。总投资30亿元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新媒体展示中心、古民居建筑群及中国画基地加快建设,中海旅游观光园及南海文化旅游产业园完成初稿设计。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三大万亩基地综合效益不断提升。里则办事处被授予全省苗木花卉百强镇,北美海棠示范园被授予省林业龙头企业;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全市71家高效生态园区考核中位居第一名,其秸秆循环农业经验全国推广。   城乡环境显著提升。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精品化的建设理念,先后开工建设30项路桥及景观绿化工程,中海环海路等8段道路竣工通车,高速路南出口、汽车总站广场、中海景区及黄河8路、渤海21路、渤海24路等景观绿化和30公里“城市绿道”、40万平米黄河明珠广场、3.6公里秦皇河公园一期工程建成使用,新增绿化景观面积116万平米。国内一流的乒羽馆、网球场建成投用,容纳2000人的明珠剧院及滨州中海建国饭店等基本建成。秦皇河公园一期工程,作为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重点工程,按照市委提出的“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设计要求,八个月建成投用,以其自然、生态、大气、现代的景观效果,提升了城市环境品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秦皇河公园二期工程长江3路至长江11路段全面开工。对四通商贸城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城乡一体化强力推进。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城中村搬迁改造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实现新突破。完成大尚、范集、堰头夏等6个村、51万平米搬迁改造,在建安置小区8个、4400户、65万平米。其中,作为第一大村的大尚村,9天时间完成整村搬迁协议签订;1257人的范集村短短7天时间就完成434户、550个院落丈量,40天基本完成整村拆迁。堰头夏村作为增减挂钩试点村,3天时间完成了全村80%的协议签订,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积累了经验。坚持高效集约用地,加大土地清理力度,收回土地10宗、3173亩。南街、北街、东尚、大尚首批四个村“村改居”工作0完成,失地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居民待遇。全区97%的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13个生态文明村通过市级验收。   科技人才工作不断创新。成立科技局,设立1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专项基金,实施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四个一”工程,落实省、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个,3家企业被授予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绿都生物和东方地毯获得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面向国内外为企业公开招聘8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万元,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0名高级技术人员和创意人才,每人每年补贴2万元。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拿大归国创业人才洪君等3人成功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年初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全部完成。新农保、新农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补贴标准全市领先,被评为全省新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投资1亿元的3处小学、3处幼儿园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开发区一中、定吕小学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认定,实验幼儿园、沙河幼儿园成为当年度全市通过认定的省级示范园。在全市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实现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树形象”的多赢,《人民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创新性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程,人口出生性别比、合法生育率等指标完成情况位居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被评为全省殡葬改革示范县区。深入开展“万人培训工程”,开设40个专题培训班,组织人才大集、专家大讲堂等就业创业培训50次、1.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7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80人。明珠广场作为建区以来投入最大的公共文体设施工程,可承担万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和文艺演出。   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深入开展第二届“我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张肖堂村敬业奉献榜样张继峰、后代村助人为乐榜样代益伟入选2012年度“山东好人”候选人,带动了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予以报道。创新关工委组织建设新模式,实现关工委村级组织全覆盖,被评为省级关工委工作先进单位。狠抓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选派15名“-”,落实帮扶目标,解决各类问题48项。组织开展村党支部书记承诺述职评议活动,年内为群众践诺办实事1000多件。创新开展党员示范户挂牌活动,为123个村、500多个党员示范户挂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大力开展“十百千”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创建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通过参观济宁运河监狱、举办廉政书画展、观看廉政影片等,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明显增强。机关效能有效提升,100名包村干部和68名包企业干部进农户、入车间,为村居、企业解决问题800余件。加强机关效能督查,机关秩序进一步改善;成立机关网球、羽毛球等体育协会,机关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积极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同意设立开发区县级法院和检察院。省委《山东信息》刊发信息5篇。   【秦皇河公园一期工程竣工】秦皇河公园一期工程位于黄河5路至长江3路段河畔景观区,总长度3.8公里,包括河之居、河之市、河之韵,主要景点有齐鲁廊桥、植物花钟、双河晓月、文景苑、逸兴亭等,2012年10月份竣工投用。一期工程共建设景观建筑15个、广场8个、景观小品90个,栽植乔灌木50万株、草皮15万平方,以自然、生态、大气、现代的绿化景观,构筑起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二期工程总长4.2公里,2012年11月全面开工建设,规划设计有郊野公园、沙洲湿地两大景观区,主要景点有荷兰风车、花田、快乐鸟家园、风雨桥等,计划2013年6月底建成投用。   【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2012年4月26日,由山东滨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黄河三角洲文化(滨州)产业园开工奠基。该项目是全省99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主要建设黄河三角洲新媒体展示中心、现代艺术露天展区、古民居建筑群、文化部中国(滨州)美术创作基地、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开发团队创业基地、知名书画艺术家创作教研基地、私人藏品馆、私人画廊和为艺术家生活工作配套服务的设施等建筑群落,倾力打造集创意性、艺术性、科技性高度融合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集群。   【实施科技人才五大工程】2012年,滨州经济开发区科技人才五大工程取得效果。(1)实施引才引智工程。面向国内外为企业公开招聘8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和100名高级技术人员及创意人才,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万元和2万元。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拿大归国博士洪君等3人成功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高等院校,实施“万人培训工程”,让农民上大学、职工进课堂、教师当学员、干部勤“充电”,全面提升各类人才能力素质。全年培训近万人次。(3)实施载体建设工程。出台《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实施办法》,成立支持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设立500万元的人才创业资金,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初始创业人才导师库,挖掘具有较大潜力的人才进行重点扶持与培养。(4)实施人才激励工程。加大对人才创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1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奖励基金,仅2012年度区财政就奖励各行各业突出贡献企业和创新人才近1000万元。(5)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大力实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四个一”工程,即每家企业制定一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选聘一名职业经理人,至少创建一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至少与一家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至年底,全区拥有渤海活塞、东方地毯等知名商标50余件,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0所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   (窦红心张进牛儒宗)  信息来源:滨州市政府网  

滨城区

  滨城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北岸。东邻东营市的利津县,西毗惠民、阳信县,北接沾化县,南界博兴县和淄博市的高青县。东西最大横距3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4千米。2014年,滨城区总面积697.4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599个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9.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8‰。   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530号,邮编:256601。行政区划代码:371602。区号:0543。拼音:Bincheng Qu。   历史沿革      五代置滨州。《太平寰宇记》:“滨州治渤海县,以在渤海之滨为名。”1913年设滨县。1982年设滨州市。2000年改设滨城区。   商、周时期属薄(蒲)姑地。秦属齐郡。西汉武帝年间置湿(漂)沃县,属青州刺史部千乘郡,治湿沃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当在今滨城镇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带)。南北朝时期徙湿沃县治乱城(今北镇附近),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湿沃为蒲台县,因境内有蒲台(今名秦台)而得名,仍治乱城。唐朝,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治所在滨城东4O里。天宝五年移治李邱村,今滨城北垣外)。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领渤海、蒲台二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撤销渤海县将其属地直隶于滨州。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滨州降为不领属县的散州。1913年(民国二年)改滨州为滨县。1958年12月8日撤滨县并入惠民县。1961年恢复滨县建置。   1982年8月2日,析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镇管理区设立滨州市,置1镇3乡3个办事处。1987年2月25日,撤销滨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滨州市。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设立滨州市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530号。2001年1月正式挂牌。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8.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5.33亿元,增长28.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68亿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2元,分别增长8.8%、12.0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2.06亿元,比年初增长12.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77.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4%;各项贷款余额504.67亿元,比年初增长7.18%。   工业经济。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总投资175亿元的17个过亿元大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主营业务收入533.3亿元,增长4.51%。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79亿元,增长3.9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达到100家。其中,投资37亿元的滨化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全面投产;投资31亿元的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投资28亿元的友泰科技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用;投资18.7亿元的中沥含酸重质油项目,生产设备安装完成;投资4.5亿元的华纺科技产业园项目,车间主体基本完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完成技改投资6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5.48亿元,增长8.7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50亿元产业集群1个,总量达到3个;专利授权量660件,列全市第一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河迎查及秦台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北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秦台河湿地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工业异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下降4%,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同比增加19天,总数达255天。推行企业立牌公示“阳光排放”的做法,得到国家环保部充分肯定。   服务业。充分发挥市辖区优势,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档次提升、比重提高,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8.39亿元,增长7.3%。商贸承载力不断增强,总投资2.5亿元的中海航母喜文化基地重装启用;全福元超市、中央公园银座店开业运营;滨州汽车商贸城加快推进,大众、福特4S店成功进驻。房地产业稳步发展,27个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绿都花园等5个小区交付使用。金融业加速集聚,新增潍坊银行滨州分行、金桥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5家,总量达到63家。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投资2亿元的海王药业物流园区成功落户,填补了全市医药业物流空白;城市快递业务迅猛扩张,业务量增长30%。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达21亿元,增长150%;滨大科技创业园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家政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好大姐家政、丽都物业成为省家政服务龙头企业。   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高标准编制了黄河和徒骇河流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12个市级示范园区通过验收,杨柳雪辛庄蔬菜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科技推广基地,市中金天地农牧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总投资14.4亿元的中裕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全区完成土地流转1.1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2万亩;新增区级规模农业龙头企业4家、“三品”认证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高标准农田林网4.3万亩,疏浚沟渠253公里,治理沙化土地5000亩;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28.6万吨,实现了“十二连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认定试点县和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   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2.3亿元的德大铁路站前广场一期工程竣工,德大铁路滨城段具备通车条件;济滨东高速滨城段完成投资12亿元,施工进度全线领先;黄大铁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城建项目加快推进,投资6.5亿元的北海公园项目进展顺利,黄河十六路按计划贯通;投资6100万元的如意湖、芙蓉塘及创业商务中心周边绿化工程基本竣工;投资1.3亿元,实施了东区基础配套工程32项,城区功能不断完善,人气进一步集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告捷,按照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居美化、街巷亮化,城乡规划全覆盖、公共交通全覆盖、治安监控全覆盖、医疗服务全覆盖、文体设施全覆盖的“四化五覆盖”整治标准,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硬化村居491个、硬化道路1200公里,美化村居510个,亮化村居602个(含杨柳雪镇代管开发区的3个村),提前一年半、率先在全市整建制完成整治任务。城乡管理全面加强,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大河新城全面启用。   招商引资。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组建八大专业招商小组,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招商,共引进到位资金项目147个,到位资金48.41亿元、无偿资金5.09亿元。其中,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签订协议,苏宁广场、雨润集团、欧尚超市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融资工作成效显著,第十二届银企合作促进会到位资金162.8亿元,到位率100%;全市资本对接大会签约资金93.1亿元;成功发行城投债10亿元,华纺股份定向增发4亿元。   社会事业。民生支出达15.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7.4%。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资3.7亿元,基本完成三所城区新校建设,解决了万余名学生就近入学难题;投资1.7亿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校舍5.6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16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用,实施乡镇医院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2300名患者得到实惠,累计报销费用287万元。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75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金额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98元、172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100元、4100元。新增城镇就业600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投资1亿元的滨州市殡仪馆建设基本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新档案馆启用。社会养老水平显著提升,新增老年公寓9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处,各类养老机构达到60个,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六五”中期普法先进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示范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等称号。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政府自身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清退办公用房2.6万平方米,清理公车57辆,公款吃喝、“慵懒散”等不良风气得到有力遏制。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取消行政审批32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启用,50个有审批事项的单位进驻,实现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开设“局长业务大讲堂”,实行重点项目帮包制、半年观摩述职制、年终考核评比制,推动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有为善为,带动了全区工作提速增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40件人大代表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理群众来信和市长公开电话1022件,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年终测评上升了3个位次。  

沾化区

  沾化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濒临渤海。2012年,沾化县辖7镇2乡3个办事处,438个行政村,总面积2218平方公里,总人口39.06万人。人口出生率13.48‰,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7.53‰。有少数民族10个,47人。   县人民政府驻富国镇富城路331号,邮编:2568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4。区号:0543。拼音:Zhanhua Xian。   历史沿革      金置沾化县。《齐乘》云:“金明昌四年,改招安县曰沽化,取龚遂为渤海太守,海滨之民,复沾圣化立名。”   1996年12月25日,撤销冯家乡、泊头乡,设立冯家镇、泊头镇(鲁政函民字[1996]59号)。   1998年7月28日,撤销沾化县永丰乡,设立永丰镇(鲁政函民字[1998]21号)。   2000年,沾化县辖6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66178人,各乡镇人口: 富国镇 66264 下洼镇 36427 古城镇 25208 泊头镇 31595 冯家镇 34589 永丰镇 20015 大高乡 18748 流钟乡 21930 黄升乡 26136 李家乡 20500 齐鄹乡 24411 利国乡 16450 下河乡 14881 河贵乡 4457 徒骇河农场虚拟乡 3790 海防办事处虚拟乡 777   2001年,沾化县辖1个办事处、5个镇、5个乡:富国镇、下洼镇、古城镇、冯家镇、泊头镇、下河乡、利国乡、大高乡、黄升乡、滨海乡、海防办事处。   2002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沾化县撤销大高乡,设立大高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惠民县

  惠民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北岸。总面积1357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孙武镇府前街1号,邮编:2517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1。区号:0543。拼音:Huimin Xian。      行政区划      惠民县辖10个镇、4个乡:孙武镇、石庙镇、桑落墅镇、淄角镇、胡集镇、李庄镇、麻店镇、魏集镇、清河镇、姜楼镇、何坊乡、皂户李乡、辛店乡、大年陈乡。   历史沿革      清置惠民县。因古惠民沟得名。此沟明景泰中凿。嘉靖十四年大水,佥事王煜,再加疏浚,民甚赖之,故名。      1989年10月30日,将第三堡乡的铁角李、西村两个自然村划归淄角镇管辖。   1994年12月29日,撤销姜楼乡、清河镇乡、魏集乡、申桥乡,设立姜楼镇、清河镇、魏集镇、申桥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麻店乡,设立麻店镇。   1996年12月25日,撤销省屯乡,设立省屯镇(鲁政函民字[1996]59号)。      2000年,惠民县辖12个镇、9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4751人,各乡镇人口: 惠民镇 68448 淄角镇 27198 胡集镇 30210 桑落墅镇 28400 申桥镇 26576 姜楼镇 33093 麻店镇 28346 清河镇 32928 李庄镇 25549 魏集镇 29300 石庙镇 31182 省屯镇 19158 香翟乡 20224 陈集乡 26956 第三堡乡 21857 联伍乡 19745 辛店乡 24335 何坊乡 25174 粱家乡 24530 皂户李乡 28296 大年陈乡 33246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惠民县辖10个镇、4个乡:惠民镇、石庙镇、桑落墅镇、淄角镇、李庄镇、胡集镇、麻店镇、姜楼镇、清河镇、魏集镇、何坊乡、皂户李乡、辛店乡、大年陈乡。      惠民县位于。总面积1364平方千米,总人口624552人。辖10个镇、4个乡,19个居委会、1263个村委会,1261个自然村。(根据“滨州市地名网”资料整理。估计为2004年统计资料)   惠民镇 面积105.383平方千米,人口90505人。辖19个居委会、113个村委会,12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东关街12号,邮编251700。   姜楼镇 面积133.56平方千米,人口54838人。辖118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姜楼村,邮编251714。   胡集镇 面积137.003平方千米,人口58552人。辖100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胡集村,邮编251706。   麻店镇 面积77.13平方千米,人口29896人。辖72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麻店村,邮编251705。   李庄镇 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54101人。辖105个村委会,10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李庄村,邮编251712。   石庙镇 面积129.413平方千米,人口57708人。辖127个村委会,13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石庙董村,邮编251719。   清河镇 面积67.42平方千米,人口34119人。辖58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清河镇村北,邮编251716。   淄角镇 面积70.121平方千米,人口28128人。辖68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淄角村,邮编251716。   桑落墅镇 面积66.92平方千米,人口29108人。辖59个村委会,5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桑落墅村南,邮编251704。   魏集镇 面积54.13平方千米,人口30106人。辖54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魏集村,邮编251707。   辛店乡 面积146.03平方千米,人口47484人。辖122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乡政府驻黄赵村,邮编251709。   皂户李乡 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9589人。辖74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乡政府驻皂户李村,邮编251717。   大年陈乡 面积81.23平方千米,人口34717人。辖83个村委会,8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大年陈村,邮编251713。   何坊乡 面积103.39平方千米,人口45701人。辖110个村委会,115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刘集村,邮编251702。      2006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惠民县惠民镇更名为孙武镇,更名后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地理坐标为东径117°29′,北纬37°38′。全镇总面积101.42平方千米,辖132个村(居),总人口8万多人。历代相沿为府、州、县治所。建国前后,曾为渤海区行政公署、惠民地区专员公署驻地。   

阳信县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徒骇河与马颊河之间。总面积793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阳信镇阳城四路665号,邮编:2518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2。区号:0543。拼音:Yangxin Xian。   行政区划      阳信县辖6个镇、3个乡:阳信镇、商店镇、温店镇、河流镇、翟王镇、流坡坞镇、劳店乡、水落坡乡、洋湖乡。   历史沿革      汉置阳信县。据《太平寰宇记》:“县在河曲之中。”据《武定府志》:“信水之阳也,钩盤河,径县境。至城南十里为信河。”按古为信水之名,且汉阳信故城,在今无棣县境,并无今县治,似有误。据《清史稿》:“县西南钧盘自惠民县入,迳红庙庄,一曰信河,县氏焉。”   1994年9月20日撤销河流乡、翟王乡,设立河流镇、翟王镇。1994年12月29日,撤销流坡坞乡,设立流坡坞镇。   2000年,阳信县辖6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19591人,各乡镇人口:阳信镇 57750 商店镇 24420 温店镇 35954 河流镇 37710 翟王镇 37526 流坡坞镇 38340 劳店乡 40993 雷家乡 23364 水落坡乡 31398 小桑乡 20951 银高乡 21459 洋湖乡 27257 鹁鸽李乡 22469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阳信县辖6个镇、3个乡:阳信镇、温店镇、商店镇、流坡坞镇、翟王镇、河流镇、劳店乡、水落坡乡、洋湖乡。   阳信县总面积798平方千米,总人口436564人。辖6个镇、3个乡,5个居委会、854个村委会,866个自然村。   阳信镇 面积100.433平方千米,人口82081人。辖5个居委会、138个村委会,14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幸福一路878号,邮编251801。   温店镇 面积78.516平方千米,人口39133人。辖72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温店村,邮编251811。   河流镇 面积62.267平方千米,人口39205人。辖78个村委会,8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河流店村,邮编251807。   商店镇 面积92.663平方千米,人口46316人。辖96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商店村,邮编251806。   翟王镇 面积66.78平方千米,人口39032人。辖89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翟王村,邮编251808。   流坡坞镇 面积71.316平方千米,人口40625人。辖73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流坡坞村,邮编251809。   劳店乡 面积94.86平方千米,人口42468人。辖86个村委会,80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劳店村,邮编251802。   水落坡乡 面积130.756平方千米,人口57441人。辖125个村委会,123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水落坡村,邮编251803。   洋湖乡 面积100.115平方千米,人口50262人。辖97个村委会,107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洋湖村,邮编251812。   (根据“滨州市地名网”资料整理。估计为2004年统计资料)  

无棣县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邻接河北省。总面积1998平方千米。总人口437113人(可能是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无棣镇中心大街129号,邮编:2519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3。区号:0543。拼音:Wudi Xian。      行政区划      无棣县辖6个镇、5个乡:无棣镇、水湾镇、小泊头镇、埕口镇、马山子镇、碣石山镇、信阳乡、车镇乡、柳堡乡、西小王乡、佘家巷乡。共有3个居委会、593个村委会,568个自然村。   无棣镇 面积145.86平方千米,人口91883人。辖3个居委会、106个村委会,11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棣新一路156号,邮编251900。   水湾镇 面积143.35平方千米,人口53032人。辖85个村委会,8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水湾村,邮编251902。   碣石山镇 面积71.26平方千米,人口25221人。辖3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大山街村,邮编251910。   埕口镇 面积128.79平方千米,人口22623人。辖30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埕口村,邮编251909。   小泊头镇 面积107.14平方千米,人口42453人。辖52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北李家宅村东,邮编251911。   马山子镇 面积677.26平方千米,人口29016人。辖22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傅家山子村,邮编251907。   信阳乡 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34202人。辖63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庞张村东,邮编251901。   车镇乡 面积145.8平方千米,人口49424人。辖74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车镇村,邮编251913。   柳堡乡 面积255.47平方千米,人口32518人。辖38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杜家柳堡村,邮编251906。   西小王乡 面积148.5平方千米,人口20102人。辖31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西小王村,邮编251904。   佘家巷乡 面积122.99平方千米,人口36639人。辖55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佘家巷村,邮编251903。   (根据“滨州市地名网”资料整理。估计为2004年统计资料)   历史沿革      据《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六年置。取县南无棣沟为名。”      1994年9月28日,撤销马山子乡,设立马山子镇。1994年10月24日,撤销埕口乡,设立埕口镇。   1997年2月25日,撤销河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无棣镇;撤销庞家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水湾镇;撤销梁郑王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泊头镇;撤销大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车镇乡;撤销常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柳堡乡;撤销邓王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马山子镇(鲁政函民字[1997]8号)。   2000年,无棣县辖6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各乡镇人口: 423113 无棣镇 86719 水湾镇 52108 大山镇 24435 小泊头镇 42354 埕口镇 25078 马山子镇 27898 信阳乡 33532 车镇乡 47939 柳堡乡 30067 西小王乡 18902 余家巷乡 34081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无棣县辖6个镇、5个乡:无棣镇、小泊头镇、水湾镇、大山镇、马山子镇、埕口镇、信阳乡、佘家巷乡、西小王乡、柳堡乡、车镇乡。   乡镇简介   

博兴县

   博兴是董永故里、吕剧之乡、中国厨都。全县共辖9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48.9万人口,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博兴县是闻名遐尔的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中国草柳编之乡,也是胶东调水工程渠首所在地和胜利油田原油主产区。近年来,博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黄蓝”两区叠加开发的重大机遇,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步伐,扎实做好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获得“中国产业百强县”、“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县”、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金属板材产业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2013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46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3.2亿元,增长10.5%。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始终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任务来抓,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重点膨胀发展从主导产业衍生的精细化工、新型墙体材料、大豆加工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倾力打造化工、粮油食品加工、厨具、新型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集群。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2.5亿元,增长16.4%;全县计划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共101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3家,京博控股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6位,华兴机械跃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33位,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设立10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全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现已与19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11家企业参与或主持制定行业标准,两家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服务业兴县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滨南物流园、华兴智慧物流园、华康冷链物流、鑫辉仓储物流二期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冷链、液体运输能力分别达到260万吨、1500万吨。电子商务蓬勃兴起,中国钢铁超市列入国家电商集成创新示范工程,锦秋街道湾头村成为全国闻名的“淘宝村”,网上交易额超亿元,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予高度期望。深入挖掘孝文化、戏文化、佛文化、水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龙华寺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丈八佛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单,打渔张森林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风景区创建验收,麻大湖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先后成功举办小戏艺术节、国际厨具节以及首届中国博兴天然纤维编织(草柳编)暨工艺品创新博览会,其中厨具节合同或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实现展会收入1200万元。金融外贸持续向好,农合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320.9亿元,增幅全市第一;华兴华玻科技、中捷新能源分别在齐鲁股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现进出口总额19.97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8.7亿美元,增长24.1%。京博物流的物流服务、华兴网络科技的中国钢铁超市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和博兴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入选“2013年山东省服务名牌”,占全市入选项目的三分之一强。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始终按照全域花园化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城乡建设,城镇化率达53.2%。滨南客运中心正式运营,开通博兴滨州城际公交,改造雨污管网12公里、城市人行道9.4公里、铁路平交道口6处。“三河两水一湖”生态文化区土方工程、支脉河治理及“两桥”主体完工,新建改建5条道路,完成6处节点及8条道路绿化。投资1.8亿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创市级生态文明村45个。积极稳妥地推进旧村改造合村并居工作,全县已有京博、华兴等骨干企业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累计流转土地14.8万亩,16个旧村改造合村并居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把推动农业现代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编制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成立全市第一家县级农业产业化协会,出台家庭农场管理暂行办法,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家,新建标准化基地5150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8家,我县成为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乔庄渔业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每年都兴办一批惠民实事和民生工程,2013年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20.6亿元,占预算支出的71.6%。幼儿园改扩建完成率全市第一,省教育工作示范县通过初验,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稳步提高优抚及-保障标准,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建成公租房360套,改造农村危房320户,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提前两年达到省定标准。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被国家卫计委确认为全省唯一工作联系县。各项计生指标控制在责任范围以内。全县12个镇办全部建成了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综治维稳民生服务中心”,村村设立了代理员,构建起了覆盖全县448个村的为民服务代理体系。深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五大工程”,加快推进“五网联动”进程,群众安全感、正义感分别上升3.2、4.9个百分点。全市社情民意调查排名上升到全市第二位。    五是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坚持不懈地抓好“万名干部大培训”活动,与复旦大学合作举办了3期党政干部研修班,启动“重走沂蒙路”增强党性自觉践行群众观学习教育活动,轮训县、镇机关干部和农村主职干部4000余人,极大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境界、能力和水平。推行村“两委”公开承诺内容项目化管理模式,共兑现承诺事项4200余件,部分经验在全市推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帮建单位和联村企业已累计投入资金5252万元,协调资金1.07亿元,带动村自筹资金2.13亿元。其中,“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共解决了1300多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水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百家企业乡村行”活动中,有68个村级班子实现升级转化,35个“空壳村”有了集体收入。同时,大力实施镇、街道干部包村联户工程,实现了村村都有工作组、都有“-”、都有包村干部。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万人入户大走访”活动,户户必到、家家必访,为群众办实事2.6万余件,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深入开展“查问题、抓整改、促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县委各常委带头示范,94个单位共确定立即整改事项436项,均制定了具体的整改台账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县、镇、村三级廉洁勤政平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清风”、“亮剑”两大行动,重拳整治-、乱作为、慢作为以及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历史沿革      殷为薄姑国。汉置博昌县。钱坫曰:“县有薄姑城,古字薄博同声通用,加美名故曰博昌,非昌水之谓也。五代唐讳昌,改今名。”   1994年12月29日,撤销寨郝乡、湖滨乡、店子乡、庞家乡、闫坊乡,设立寨郝镇、湖滨镇、店子镇、庞家镇、闫坊镇。   1999年12月22日,撤销纯化乡,设立纯化镇(鲁政函民字[1999]38号)。   2000年,博兴县辖10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各乡镇人口: 462815 博兴镇 87992 湖滨镇 49486 寨郝镇 27935 曹王镇 38158 兴福镇 35154 店子镇 43674 陈户镇 53548 阎坊镇 44489 庞家镇 26021 纯化镇 24152 蔡寨乡 11408 乔庄乡 20798   2001年,博兴县辖9个镇、1个乡:博兴镇、曹王镇、陈户镇、兴福镇、庞家镇、阎坊镇、湖滨镇、店子镇、纯化镇、乔庄乡。   2002年4月17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博兴县撤销乔庄乡,设立乔庄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博兴县辖10个镇。   

邹平市

  邹平市位于滨州市最南端,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0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邹平历史悠久,夏朝立邹侯国,西汉置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1991年境内发现属龙山文化的古城遗址,把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邹平人杰地灵,秦末伏生口传《尚书》名闻天下;魏晋数学家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隋末著名的王薄起义在邹平发起;宋代名相范仲淹在邹平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邹平文明开放,是中美建交后全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先后访问的外国学者达3800多人次;1997年,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专程到邹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访问。邹平资源丰富,拥有“鲁中生态明珠”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齐鲁小灵岩”佛教寺院唐李庵、丁公遗址、王薄起义遗址、范公祠等景点80余处。   县人民政府驻黄山街道鹤伴二路567号,邮编:2562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6。区号:0543。拼音:Zouping Xian。   历史沿革      汉置邹平县。古为邹国地,至周为天子之田。汉初置梁邹县。又因粱邹平治,复设邹平。   1994年9月15日,撤销好生乡、明家集乡、韩店乡、临池乡,设立好生镇、明集镇、韩店镇、临池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1994年9月19日,撤销青阳乡、孙镇乡,设立青阳镇、孙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   1995年1月4日,撤销苑城乡、焦桥乡,设立苑城镇、焦桥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1995年4月4日,撤销台子乡、礼参乡,设立台子镇、礼参镇。以上两乡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1995年6月20日,撤销西董乡,设立西董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   1996年12月29日,撤销九户乡,设立九户镇,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鲁政函民字[1996]66号)。   2000年,邹平县辖15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86590人,各乡镇人口: 邹平镇 113972 长山镇 47475 魏桥镇 55892 西董镇 35989 好生镇 32411 临池镇 30366 礼参镇 20885 苑城镇 24431 焦桥镇 36928 韩店镇 36767 孙镇镇 35586 九户镇 38212 青阳镇 32229 明集镇 33771 台子镇 34877 里八田乡 25122 码头乡 51677   2001年,邹平县辖13个镇、1个乡:邹平镇、长山镇、魏桥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集镇、台子镇、码头乡。   2002年4月17日,省0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码头乡,设立码头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2002年11月15日,省0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邹平镇,以原邹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黛溪街道办事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和高新街道办事处。黛溪街道办事处机关驻黄山二路90号,黄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南部新区景观大街16号,高新街道办事处机关驻黄山三路88号。截至2002年12月31日,邹平县辖3个街道、13个镇。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产大全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