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西秀区 >> 东关街道 >> 虹山村

虹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虹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虹山村简介

  虹山村总人口14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8人,非农业人口72人,全村行政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亩,全村总值595万元,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为主要产业。
  
  --人口总数:1480人 农业人口:1408人 非农业人口:72人
  --行政区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5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虹山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02005 561000 -- 查看 虹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虹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虹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轿监社区

  轿监社区座落于市府路加油站对面,管辖面积约15000平方米。辖区居民615户,1945人。社区于2003年5月30日组建轿监社区,现居委会班子共有3名人员从事社区工作,社区下设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委员会,计生协会等工作机构。现有办公用房1套,面积18平方米。      --人口总数:1945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945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美好新社区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市府路加油站对面   

安电社区

  安电社区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项目国电集团安顺发电厂生活区,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城效东北角,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300余亩,内有住宅楼34栋(盘电3栋)综合体育运动场一个,四星级酒店一个,现有住户780户,1480余人。      --人口总数:148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480人   --行政区面积: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美好社区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安电社区内   

虹轴社区

  虹轴社区位于安顺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境内中华东路东段。占地面积400多亩,辖区有7个生活小区,辖区单位有9家,180余经营户,现有人口 6848人,离退休人员 1753余人,再就业人员458余人,低保户179人。   社区设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设党务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计生协会、调解委员会、康复中心、图书室、远教站、家政服务公司社保服务站等便民利民服务机构。   

马槽社区

  东关办事处马槽社区位于安顺城区建设路以东,面积2.5平方公里,设居民小组长27个,社区总户数2680户,总人口6800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4人。   --人口总数:680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680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建设路   

凤凰社区

  凤凰社区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南面,面积0.8平方公里,人口3116户,9337人,辖区内有市府路,贵黄路,体育路,盔甲路,塔山东路,凤东路,凤南路,凤山路,龙泉路,凤西路10条路段,企事业单位有,市检查院,市-,市建设局,市委党校,市民政局,安顺市职业技术学院,安顺市人民银行,安顺市银监局,安顺市农委,市水利施工队,安顺市凤凰山大酒店,南电公司,安顺环卫处,行智高中,区林业局,区化工厂,区玻璃厂,区彩印厂,第三建筑联社等十九家单位,辖区内市府路为安顺市景观街,体育路为文明示范街,社区居民生活在文明和谐,敬老爱幼,邻里团结、遵师重教、礼貌待人的生活环境中,在全体居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社区居委会于2009年和2010年被0西秀区区委、西秀区区人民政府表彰为“五新”和谐社区。   

东郊社区

  东郊社区座落于安顺市政府对面,管辖面积0.65平方公里,有四路(东郊路、市府路、体育路、建设路)两巷(东郊路东南侧巷、市府路中东侧巷)。辖区居民2904户、7711人。社区于2005年6月30日组建党支部,现支委和居委会班子共有8名人员从事社区工作,社区下设关工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委员会、计生协会等工作机构。现有办公室用房一套,面积147平方米。   --人口总数:7711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7711人   --行政区面积:0.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脆皮辣椒,老土味餐馆 办公所在地:市府路   

金钟社区

  金钟社区位于安顺市东关金钟山脚下,由金钟东路、金钟西路、金虹路、建军路、若飞东路等五条街道组成。占地总面积0.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655户,人口8245人。共有党政机关等单位48个,其中行政单位25个,事业单位19个,企业单位4个,楼群院落18个,6个安全文明小区,楼房98栋,有幼儿园、医院、警务室等公共配套设施。      --人口总数:8245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8245人   --行政区面积: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安顺市委院内   

安大社区

  安大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偏僻,辖区共分为4个小区,社区住宅楼58栋,居民1411户,共计3868人。   在社区各单位以及住宅区的全体职工及家属的大力支持下,我社区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1、我社区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全体人员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本着以人为本,为干工为社区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在整脏治乱、绿化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维稳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区协调安大公司投入一定的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了具体问题,彻底根除了污水横流的现象,整个小区做到垃圾入池,加大环境卫生的打扫率度,社区长期把绿化、美化、净化作为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季节的转变,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使整个社区面貌有新的变化。   2、社区居委会大力发展公益服务事业,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解决了部份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创建平安社区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治安环境。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给吸毒人员和各类违法人员建立了爱心帮教档案,成立了社区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不断完善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使社区经济有新发展。   3、社区低保工作居委会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各项政策落到了实处。社区对流动人口,同社区居民一样,同管理、同服务,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居民自觉遵守和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社区有群众性文化体育场所,在社区内设有老年活动室,并建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专人负责,使社区居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   4、社区积极开展崇尚科学,反对-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道德教育。社区还自发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为契机,在社区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根据上级要求,把任务逐级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同时积极发布群众,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形成全社区联动、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活动有序,持久深入开展,取得实效,营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使社区文明有新进步。   

湾子村

  湾子村是位于东关办事处东面的一个仡佬族村寨,距办事处5公里,东面、南面分别与团山村、罗仙村接壤,西面、北面分别与石厂村、关脚村毗邻。青黄高速公路从该村横穿而过。   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86户,总人口890人,其中:男性人口430人,女生人口460人;仡佬族人口801人,总全村总人口的90%。耕地面积390亩,其中水田320亩,旱地7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民人均吃粮标准350公斤,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由樱桃、草莓等。   湾子村民风淳朴、村容整洁、村民友好、热情好客,民族氛围浓厚,主要民族节日有三月三、“吃新节”、牛王节等节日,是人们休闲旅游、民族文化探索的好去处。      --人口总数:890人 农业人口:89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汉 办公所在地:湾子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餐饮业 名特产品:樱桃、草莓   

其林村

  其林村距安顺城区4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30亩,共有户数495户,总人口1870人,全村主要以运输业,养殖业为主要产业,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到人均4150元,比上年增长19.5%。      --人口总数:1870人 农业人口:1806人 非农业人口:64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其林村   

前进村

  前进村地处西秀区东部,东邻虹山村,西抵北街办事处武当山社区,北靠大水沟村,隶属西秀区东关办事处,总人口586人,全村土地面积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亩,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主要以个体业,运输业,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左右。      --人口总数:586人 农业人口:544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个体业,运输业,养殖业 办公所在地:前进村   

青苑村

  青苑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西南面,地处城区市府路与黄果树大道东段等交通主干道边上,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总户数937户,总人口3443人,其中苗族人口860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土地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东关办事处辖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主要以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中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积极按照城市总体建设规划,配合做好城市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拆迁征地等工作,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种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构建和谐“五新”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有了新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农民素质有了新提高,农村面貌有了新变化,农村文明有了新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00元以上。         --人口总数:3443人 农业人口:3131人 非农业人口:312人   --行政区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创先争优 建党强基 科学发展 兴村富民   --所辖村: 生产总值:1997.0 万元 办公所在地:青苑村   --主要经济产业: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 名特产品:蜡染加工   

杉树林村

  杉树林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北片区,距安顺城区4.2公里, 安蔡公路跨越全村,东面与蔡官地界相连,又有“两六”公路从境内通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土地总面积1150亩,其中耕地面积550亩,非耕地面积600亩,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277户,总人口128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11人,占总人口数的32%。部分劳务输出为辅。全村现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   现在,环境美了,群众富了,杉树林村的人更团结了,在公益事业的建设方面,干劲也更足了,名声也大了,他们信心十足地步入了良性循环。杉树林村发挥自身优势,以秀美的村容村貌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真正把杉树林村建成“经济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改善,素质有新提高,面貌有新变化,文明有新进步”的新农村。      --人口总数:1286人 农业人口:12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建成“经济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改善,素质有新提高,面貌有新变化,文明有新进步”的新农村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翠冠梨 办公所在地:杉树林村   

商家庄村

  商家庄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北方,总人口682人,其中农业人口672人,非农业人口10人,行政区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2亩,有四个村民组,民族全部为汉族,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和养殖。发展口号:和谐发展与共同富裕。办公所在地:商家庄村。联系电话13638538025   --人口总数:682人 农业人口:672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和谐发展与共同富裕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商家庄村   

石厂村

  石厂村位于安顺市城区交距1公里,东与罗仙,西与大龙接壤,北面与青苑接界,贵黄高等级公路,贵昆铁路,株复路线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石厂村有四个自然村,共有197户827人,全村耕地总面积489亩,另有林业用地1113亩,人多地少,农民以种植蔬菜和养猪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劳务输出为辅。   石厂村的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地膜栽培蔬菜及地膜栽培草莓种植,在养殖方面,石厂村已有外二元母猪扩繁场一个,带动村民养殖外二元母猪和三元优质商品猪数十户,每户规模十到上百头不等,从事各种商业的达到37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827人 农业人口:810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所辖村:石厂,上寨,汪家关,邵家庄 生产总值:248.1 万元 办公所在地:东关办石厂村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蔬菜和养猪作为主 名特产品:地膜栽培蔬菜,地膜栽培草莓种植,外二元母猪   

水溪庄村

  水溪庄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北片隅,距安顺城区3.6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全村土地总面积3380亩,其中耕地面积480亩,非耕地面积2900亩,辖一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96户,总人口806人, 有党员16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以种养殖业,种植业为主,部分劳务收入为辅。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村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种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构建和谐“五新”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有了新发展,农村文明有了新进步。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好路子,被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一类“五新”村。      --人口总数:806人 农业人口:80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经果林 办公所在地:水溪庄村   

跳花山村

  跳花山村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北面,全村三个自然组共有 254户 1274 人,全村耕地总面积251 亩,村民以种植和养殖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劳务输出为辅。全村现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   跳花山村现有党员活动室、村委办公室、计生服务室、远程教育接收点及管理等多个办工场所,全村有党员 17 名,有民兵连、调解委、治保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等多个组织。   村内土地资源丰富,跳花山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到导化、规模化、市场化种植,在尖山、石柱山、莫井发展无公害蔬菜;在野卢山、大石山的坡耕地发展经济果林等优势产业,不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业生产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成立跳花山村蔬菜种植协会。   我村在以种植业为主的条件下,村委积极引进项目,2008年办小型粮食加工厂一个,2010年引进小型养猪场三个,村支两委解决了本村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积极带动村民致富。      --人口总数:1274人 农业人口:127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植业 名特产品:黄金梨 办公所在地:跳花山村   

马军屯村

  马军屯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北片隅,距安顺城区8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全村土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耕地面986积亩,非耕地面积3514亩,辖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20户,总人口1656人, 有党员27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以种养殖业为主,部分劳务收入为辅。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村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种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构建和谐“五新”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有了新发展,农村文明有了新进步。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好路子,争取被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一类“五新”村。   选好领头雁带百姓致富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就是群众致富的带头人。2007年,东关办事处党工委结合马军屯的村情实际,在该村成功推行了支书、主任“一肩挑”试点,选出的村“两委”负责人,既是党员信任的当家人,又是群众公认的带头人。实行“一肩挑”后,实现了管人和管事相统一,减少了村务议事决策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村党支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以党支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民兵、调解、工青妇等配套组织。认真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村组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法规,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投资16.5万元新建饮水工程村级活动场所700平方米,党旗、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会一课”制度等规范上墙,配备了村“两委”办公室、远程教育室设备设施。硬化村内街道600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干部带头动员群众种植经济作物   马军屯村地处城郊、距两六公路1公里交通便利,我村以种粮种菜为主,经济相应落后。因此2009年在东关办事处的领导关心支持下,村“两委”引来了黄金梨项目、种植了300亩黄金梨和苹果树.同时动员一部分村民种植了西红柿50亩、生姜30亩、大葱20亩、葡萄5亩。为广大村民创造财富打下基础,村“两委”召开了群众大会,集中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学习种植技术,并请来了农业部门的专家给村民们上课提高技能和种植预算:常规种植一亩田一年收入1500元。如果改种经济作物,三年后亩产值可达到8000多元,收入是常规种植的6-7倍。会后,村组干部及党员户带头先种,300亩优质黄金梨顺利种了下去,并建立了协会。   “仓廪足而知礼仪”,现在,环境美了,群众富了,马军屯村的人更容易团结了,在公益事业的建设方面,干劲也更足了,名声也大了,他们信心十足地步入了良性循环。水溪村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以秀美的村容村貌、千亩经果林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经果林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真正把马军屯建成“经济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改善,素质有新提高,面貌有新变化,文明有新进步”的新农村。   

团山村

  团山村位于安顺市东面城郊,距城区中心6.5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18℃。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黄高速公路、株六复线、贵昆铁路从村寨北面经过,与贵黄安大公司毗邻,距黄果树机场13.5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村土地总面积1.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6亩,共有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1户,总人口996人,全村主要以农业、运输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人口总数:996人 农业人口:968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35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运输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团山村   

核桃村

  核桃村现有人口1183人,289户,外来经商的人口100余人,有村级小学一所。总耕地面积2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亩,是一个民族杂居村寨,其中少数民族占70%,有党员28名,全村除种粮食和部分经济作物外,农闲时广大村民依据本村靠安大厂的有利条件就近务工的约50人,从事运输业的有27人,在菜场经营蔬菜、水果、肉类的有43人,从事建筑业的约20人,外出务工的约60人,有2户从事蜡染、蜡画,解决剩余劳动力12人,有的从事蔬菜小规模种植。   --人口总数:1183人 农业人口:116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15.0 万元 办公所在地:核桃村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运输业,手工业 名特产品:蜡染   

伍家关村

  伍家关村位于安顺市近郊,距安顺市区2公里,全村面积3.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762户,3980人,人均耕地0.03亩,村支部有党员41人,分布于4个党小组。是一个主要以运输、加工、经商、种(养)殖等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城中村。      --人口总数:3980人 农业人口:39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美好城中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9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加工、经商、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伍家关村   

小龙村

  小龙村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面,距城区2公里,是东关办事处离城区最近的一个农业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51亩,总人口784人,其中少数民族109人,党员10人,积极分子6人。   近年来,村党支部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活动、和谐“五新”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和激发村民群众积极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2009年,小龙村被省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被区委区人民政府表彰为和谐“五新”村。      --人口总数:784人 农业人口:78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促进和谐 共谋发展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东关办小龙村   --主要经济产业:大棚草莓基地、康发种猪养殖场 名特产品:草莓、沼气罐   

新哨村

  新哨村位于西秀区东部,距东关办事处所在地6公里,距安顺市城区约7.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大寨头、小山寨等2个村民组,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565人。东临七眼桥镇花苑村,南为核桃村,西与后村相接,北为董家庄,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多的行政村。   新哨村现有耕地面积286亩。目前,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近年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在村支两委的宣传培训及引导下,引进了西红柿、无公害蔬菜及经果林等种植技术,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生猪养殖农户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总数:1565人 农业人口:1520人 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大寨头、小山寨 生产总值:465.0 万元 办公所在地:新哨村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加工业,餐饮业 名特产品:经果林   

头铺村

  头铺村距安顺城区4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20亩,共有户数521户,总人口2160人,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到人均4150元,比上年增长19.5%。   --人口总数:2160人 农业人口:2010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0 生产总值:896.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业,榨油,铁具加工 名特产品:榨油 办公所在地:东关办头铺村   

飞虹村

  飞虹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北面,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总户数223户,总人口1008人,其中苗族人口676人,占总人口的67%,全村土地面积1131亩,是东关办事处一个少数民族村,也是一个主要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   --人口总数:1008人 农业人口:934人 非农业人口:74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山脚,新寨,龙王洞,王家庄,郭家院 生产总值:3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要种植业、养殖业为 名特产品:蕃茄 办公所在地:东关办飞虹村   

永安村

  永安村位于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北面,辖3个自然村,3个村民组,总户数226户,总人口1350人,全村土地面积4.1平方公里,是一个主要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      --人口总数:1350人 农业人口:135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美好社区   --所辖村:上寨,大寨,支家寨 生产总值:43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永安村   

新寨村

  新寨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面,在黄果树大街旁,距城区3公里,是从青黄高速公路进去安顺市的门户村。辖2个自然村,总户数340多户,总人口144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30人,党员30人。全村面积约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亩,无地农达800人以上,是一个主要以运输、加工、经商、养殖等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城中村。      --人口总数:1140人 农业人口:114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加工、经商、养殖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   

大龙村

  大龙村位于安顺市东面城郊,距城区中心1.5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18℃。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黄高速公路、株六复线、贵昆铁路从村寨北面经过,与贵黄安大公司毗邻,距黄果树机场13.5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全村土地总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6亩,共有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46户,总人口1070人,全村主要以农业、运输业、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人口总数:1070人 农业人口:107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五新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大龙村   

大门楼村

  大门楼村地处西秀区东关办事处西北面,距安顺城区约4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 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560亩,有 3个自然村,328户,1421人。由于本村地理位置特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长年来一直以种养殖为主业,现在确耳目一新,变化翻天地复,一事一议正计划新修的水泥公路、村卫生室、村委办公楼、机耕道。利用远和程教育技术教种的蔬菜栽培200亩,金果梨的栽培300亩、无子刺梨栽培100亩、大棚蔬菜栽培30亩,大棚草莓20余亩等,是一个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村寨。      --人口总数:1421人 农业人口:1399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0.0亩 办公所在地:大门楼村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小门楼,大门楼,小寨 生产总值:5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植业 名特产品:金果梨,无子刺梨,大棚草莓   

大水沟村

  东关办大水沟村共有562户,总人口2701,其中农业人口2643人,非农业人口58人,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236公斤,人均纯收入2305元,经济作物有西红柿、山药、草莓、早熟玉米等。由于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寨,落后的农业经营模式一直未得到改善,制约着该村的经济发展。劳动者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投入少。该村无集体经济,农业基础设施还是一片空白。由于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在产业发展上,担不起很大的风险,产业调整进度缓慢。富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该村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还是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寨,农民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单位面积收入少,农民经济上升缓慢,水资源匮乏,尤其受到今年来的干旱影响,全村人蓄饮水极为困难,急需组织送水。      --人口总数:2701人 农业人口:2643人 非农业人口:5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大水沟村   

大屯村

  大屯村占地面积140.8公顷,四个村民组,1200人,耕地面积446.26亩,其中:水稻380亩,旱地66.26亩,年粮食总产量32万公斤,砂石厂一个,年收入4万元,外出务工人员15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2800元。      --人口总数:1200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6.2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石榴树,大路边,龙家庄,屯脚 生产总值:3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食用菌 办公所在地:东关办大屯村   

虹山村

  虹山村总人口14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8人,非农业人口72人,全村行政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亩,全村总值595万元,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为主要产业。      --人口总数:1480人 农业人口:1408人 非农业人口:72人   --行政区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5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虹山村   

董家庄村

  董家庄村位于东关办事处的东北角,是东关办的一个自然行政村,现有农户237户,人口1052人,土地面积约为910亩。距安顺市中心仅8公里,门前“两六公路”横跨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硬化路面500平方米,完成四户村危房改造,解决了1052人的饮水问题。      --人口总数:1052人 农业人口:105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0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0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董家庄   

罗仙村

  罗仙村距安顺城区6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50亩,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198户,1114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004年以前属省级一类贫困村。2006年7月,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6月列为市、区、办事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3元,比上年增长25.2%。   2007年以来,编制了《罗仙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罗仙村2007年至2011年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砌筑通组道路堡坎2300米,硬化门前院落198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和绿化树2200余株,安装垃圾桶12个,修建观光凉亭2个,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修建机耕道2500米,修建100m3蔬菜大棚基地抗旱蓄水池一口,硬化进村公路2公里,修建250平方米敬老院一栋,实施了1200米河道治理工程,修建了149平方米卫生、计生综合服务室,安装并接通程控电话,引资修建400余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平整硬化地面2000余平方米,修建舞台一个,建设“知识改变命运图书室”一个。投资30万元对10多户民房进行坡屋面景观改造。目前,罗仙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钢架蔬菜大棚21个,种植大棚草莓6亩,露天草莓10余亩。发展室内和大棚养鸡,养殖优良肉鸡13000多只。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13家,至今接待游客3万多人,为村民增收40多万元。2008年7月被评为省级、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   

干河村

  干河村位于安顺市黄果树大街东段与东二环路交汇处。隶属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一个自然行政村,现有农户298户,1328口人,土地面积约1100亩。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为干河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干河村历届村支两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地带动了该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日新益善。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3500余元。坚持公益设施系列化、文化队伍专业化、村企文化一体化、群众创建活动规范化,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管理水平和村民素质日渐提高。      --人口总数:1328人 农业人口:132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0   --所辖村:0 生产总值:464.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花卉 办公所在地:干河村   

关脚村

  关脚村地处西秀区城郊东南面,隶属西秀区东关办事处,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东面与团山村接壤,南靠湾子村,西面与石厂村相连,北面为新寨村、头铺村。全村辖9个村民组,目前共255户,1035人。耕地面积7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另有林业用地604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300余亩,是典型的黔中岩溶山区,岩石裸露极高;村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以地膜早蔬菜、花卉、水稻种植为主,是我办二线蔬菜基地之一;养殖方面,以养殖外二、三元优质商品猪为主。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人口总数:1035人 农业人口:103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地膜早蔬菜、花卉、水稻种植为主 办公所在地:关脚村   

红村村

  红村地处西秀区东部,东邻虹山村,南接前进村,西抵北街办事处武当山社区,北靠大水沟村,隶属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全村包括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目前共有560户,总人口278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全村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2.68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另有林业用地30余亩,其中荒山荒地650余亩,是典型的默中岩溶山区,岩石裸露极高;村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村主要蔬菜种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以蔬菜、油菜、水稻种植为主,是我办二线蔬菜基地之一,养殖业基础较好,现有养殖大户4户,以养殖外二、三元优质商品猪为主。2010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7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3962元。   --人口总数:2780人 农业人口:2680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发展新型城中村   --所辖村:红村,金牛山,石沙地,小坡,李家寨,陈家寨 生产总值:1101.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油菜、水稻种植 名特产品:二、三元优质商品猪 办公所在地:红村   

风门村

  风门村位于安顺市城中心以东5公里,与东关办(西秀新区)、安大厂、火车站、收费站等单位相邻,滇黔公路,贵黄公路穿村而过,贵昆铁路,清黄公路穿境而过,是一个具有特殊地理区位,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屯堡文化浓郁的村寨。全村现有240余户,1100余人,村域耕地面积320亩,荒山地200亩,2006年经济收入约30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余元。   风门村主要以水稻、油菜、玉米种植业生产为主,水稻种植面积176亩左右,平均亩产500公斤,油菜种植面积176亩,平均亩产200公斤。由于无地、所以大部分农户都开垦山坡荒地种植玉米,或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留地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仅能满足自家的需求。畜牧养殖业以养鸡、养猪为主,养猪专业户有2户,母猪10头左右,养鸡专业户有3户,他们是联合养殖,共有食用鸡5000只左右。外出做生意的有2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约一半以上,在家的村民均为老人和孩子,养殖以牲畜动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更因外出务工的人较多,所以农业畜牧业发展缓慢。   风门村路通、电通、电信通、有线电视通,人畜饮水卫生,但村无集体活动场所,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场。无自来水,无医疗诊所,无远程教育设备,无村小学,街道尚未硬化,无机耕道,无农灌设施,村民住房虽然宽敞,却无整体规划。公共事业发展缓慢,村民的四句顺口溜可高度概括现状“富个人,穷集体,新房子,烂街道”,现有村委办公室一个,但设施配套不齐全,尚未实现一室多用,村民就医及孩子读书都十分困难。      --人口总数:1105人 农业人口:110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 发展口号:提高农民素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所辖村:林哨,河坝田,麦子箐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林 名特产品:艳红桃,烤烟 办公所在地:风门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无   

后山村

  后山村位于西秀区东部,距东关办事处所在地6公里,距安顺城区约7.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816人。东临七眼桥镇花苑村,南为核桃村,西与后村相接,北为董家庄,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行政村。   后山村现有耕地面积262亩。目前,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近年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在村支两委的宣传培训及引导下,引进了西红柿、无公害蔬菜及经果林等种植技术,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生猪养殖农户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总数:816人 农业人口:796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3.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后山村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手工业,运输业 名特产品:竹编   

火烧寨村

  火烧寨村距城区约4公里,全村共有428户,总人口3100人,有中心完小所,学生1800人,教师48人,有村卫生室1所,村医1名。全村有良田692亩,地36亩,建有沙石厂一个,年收入约8万元。有正式党员29名。我村主要以生产粮食为主,2007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自“五新”创建活动实施以来,村党支部按照“五新”的创建标准,结合村里的实际,自己动手、真抓实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的新农村正在形成。   --人口总数:3100人 农业人口:310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0   --所辖村:0 生产总值:83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火烧寨村   

东关村

  东关村位于安顺市城区的东面,地处市府路与中华东路等交通主干道上,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总户数633户,总人口2608人。全村土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运输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房屋出租等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城中村。   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东关经房项目的全面实施,如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已经打造成一个商业繁华、交通便利、物流通畅、环境优美的28万平方的现代住宅小区“新城.新天地”就矗立在东关。   东关村由于占据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狠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以及在市、区、办事处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占地17.6亩,商铺及摊位共5000余平方的桐源大市场和18000平方米168套的东关村安置房。桐源大市场是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规范化的市场,已经作为东关村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支柱,有着商业价值近1.28亿元,现年收益近150万元,解决近700人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前来投资新业的各位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进一步推进东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东关村支两委将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借鉴桐源大市场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东关村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可持续全面发展,为广大村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安居乐业,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局面。   


虹山村特产大全




虹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