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村位于安顺城区南郊,距安顺市中心5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总户数535户,总人口2060人,其中少数民族482人,劳动力1468人,外出打工185人。土地面积5929.95亩,耕地面积1114亩,其中:田861亩、地253亩,林地面积45.45亩。全村主要收入有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家禽贩运、宰杀、养殖等。
--人口总数:2060人 农业人口:20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五官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02102 | 561000 | -- | 查看 五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林哨村 |
林哨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东南面,距市中心14公里,宁谷镇7公里,辖区面积为4.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305人 农业人口:130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 发展口号:提高农民素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所辖村:林哨,河坝田,麦子箐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林 名特产品:艳红桃,烤烟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林哨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张井村 |
张井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距市中心15公里,宁谷镇8公里,辖区面积为4.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860人 农业人口:18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87.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张家水井,岔路口,大洞,头关,狗爬井,水落坑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张井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无 |
洋海村 |
洋海村位于宁谷镇南面,离镇政府4公里,下辖大洋海、小洋海2个自然村。总户数228户,总人口983人。其中少数民族520人,劳动力536人,外出打工156人。土地面积4258.1亩,耕地面积671亩,其中田:310亩,地:361亩,林地面积500亩。 --人口总数:983人 农业人口:98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所辖村:大洋海,小洋海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宁谷镇洋海村 |
小呈村 |
小呈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地处距市中心12公里,宁谷镇5公里,辖区面积为4.83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 --人口总数:1905人 农业人口:190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小呈,新房,邓家堡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小呈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无 |
下洋村 |
下洋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西面,地处距市中心6公里,宁谷镇5公里,辖区面积为3.26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2035人 农业人口:203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下洋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下哨村 |
下哨村位于安顺市正南面,距离安顺市中心15公里,出于安紫公路上,属于半山区地形,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8.9亩(其中田506.3亩,地926.6亩),下辖下哨、旧苑、新苑、雷打岩、白岩坡5个自然村。全村有苗族、仡佬族、汉族相杂居,汉族居多,苗族最少有三户(15人),仡佬族11户(54人)。 --人口总数:1437人 农业人口:143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8.9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仡佬族,汉族 发展口号: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所辖村:下哨,旧苑,新苑,雷打岩,白岩坡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下哨村 |
五官村 |
五官村位于安顺城区南郊,距安顺市中心5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总户数535户,总人口2060人,其中少数民族482人,劳动力1468人,外出打工185人。土地面积5929.95亩,耕地面积1114亩,其中:田861亩、地253亩,林地面积45.45亩。全村主要收入有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家禽贩运、宰杀、养殖等。 --人口总数:2060人 农业人口:20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五官村 |
上苑村 |
上苑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毗邻宁谷镇政府所在地,地处距市中心7公里,辖区面积为5.36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3174人 农业人口:2920人 非农业人口:254人 --行政区面积:5.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上苑,龙泉寺,油鱼井,老鸦寨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上苑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山井村 |
山井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西面,距市中心8公里,宁谷镇1公里,辖区面积为1.19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油菜河。 --人口总数:2297人 农业人口:229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山井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潘孟村 |
潘孟村作为安顺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属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所辖的行政村,位于安顺市南面,距安顺市城区仅8公里,距国家5A级龙宫风景名胜区19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安紫公路穿村而过、全村交通便利,市级天落湾风景区位于我村,区位优势明显。 潘孟村是一个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村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开展以来,潘孟村的广大村民群众禀承六百年前祖先带着江南文明与文化入黔的勇武与果敢,让屯堡人特有的“勤劳勇敢、精明能干”屯堡精神在潘孟村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光大,通过短短几年的拼搏与努力,把一个拥有古文化遗址潘孟村发展成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潘孟村,为打造开落湾景区旅游品牌增添活力。今天的潘孟人,依托天落湾的区位打扰,发展乡村旅游,在做好精细农业的同时,做好农家乐,加工与生猪养殖。多种经营、多向发展、多元增收的跳跃思维,正在为蓬勃兴起的潘孟村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人口总数:1620人 农业人口:162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多种经营、多向发展、多元增收 --所辖村:潘孟,湾子,对门寨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0潘孟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木山村 |
木山村位于宁谷镇东面,离镇政府5公里,属省2类贫困村,下辖木山、梅家苑2个自然村。总户数493户,总人口1684人。其中少数民族30 人,劳动力1123人,外出打工196人。土地面积8948.25亩,耕地面积3160亩,其中田:1350亩,地:1810亩,林地面积:3888.25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905元,粮食总产量1265吨。 --人口总数:1684人 农业人口:168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所辖村:木山、梅家苑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宁谷镇木山村 |
乌坎村 |
乌坎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西面,距安顺市中心8公里,宁谷镇1公里,辖区面积为1.19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油菜河。 近年来,乌坎村村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地带动了该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乌坎村村委在工作中,坚持公益设施系列化、文明队伍专业化、群众创建活动规范化,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人口总数:1482人 农业人口:147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0.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勤动员 勤发展 群致富 --所辖村:上陇灰,下陇灰,旧院 生产总值:17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手工业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乌坎村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土地,人力 |
龙潭村 |
龙潭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东南面,地处距市中心11公里,宁谷镇4公里,辖区面积为3.42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龙宫河。 --人口总数:940人 农业人口:94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所辖村:龙潭,罗家大坝,干冲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宁谷镇龙潭村 --自然条件: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矿车厂社区 |
矿车厂居委会社区成立于1986年7月,辖区面积0.0004平方公里,现有1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栋,住户55户,常住人口156人,流动人口18人,辖区单位2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宁谷监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个(民新工贸有限公司)。共有党员8名其中妇女党员1名、离退休党员8名、小学文化4人、初中文化3人、高中文化1人,50周岁以下1人、50-55周岁5人、60-65周岁2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面积15平方米;建于70年代,产权属宁谷监狱;通水通电。驻区企事业单位党员159名;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民新工贸有限公司)隶属于宁谷监狱,由宁谷监狱党委派出10名党员组成公司党支部。 --人口总数:156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56人 --行政区面积:4.0E-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无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矿车厂居委会 |
里板村 |
里板村位于宁谷镇南面的林哨片区,距宁谷政府所在地有8公里,属省级1类贫困村。下辖里板克、冷水、云盘3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总户数293户,总人口1066人。其中少数民族685人,劳动力325人,外出打工86人。土地面积3984.3亩,耕地面积1504.3亩,林地面积1800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663元,2006年粮食总产量380吨;全村山地较多,重晶石储量丰富。 --人口总数:1066人 农业人口:106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4.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所辖村:里板克,冷水,云盘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宁谷镇里板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煤矿 |
老石村 |
老石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东南面,距市中心12公里,宁谷镇5公里,辖区面积为5.24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680人 农业人口:16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上老石,下老石,老猫地,桃子冲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老石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煤矿 |
老塘村 |
老塘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西面,地处距市中心8公里,宁谷镇5公里,辖区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916人 农业人口:91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76.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建筑,运输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老塘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砂石 |
胡军村 |
胡军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距市中心19公里,宁谷镇12公里,辖区面积为5.36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905人 农业人口:90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田家湾,关山,大凹,上苑,中苑,下苑,小岩底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胡军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钨煤 |
河头村 |
河头村位于宁谷镇东南面,离镇政府8公里,属省1类贫困村,下辖上河头、下河头、新寨、湾子4个自然村。总户数430户,总人口1766人。其中少数民族685 人,劳动力850人,外出打工396人。土地面积4258.1亩,耕地面积1530亩,其中田:708亩,地:830亩,林地面积960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818元,年粮食总产量765吨。村土地面积较广,适宜种植经果林,无村党员活动室,无综合办公室、村卫生室、文化体育娱乐场所。 --人口总数:1766人 农业人口:176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布依,汉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所辖村:上河头,下河头,新寨,湾子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 名特产品:艳红桃 办公所在地:河头村 |
干河村 |
干河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距市中心22公里,宁谷镇15公里,辖区面积为6.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520人 农业人口:152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63.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族,仡佬,汉族 发展口号:建立优质经果林种植基地 --所辖村:小盘,母猪笼,龙场,干河,冲头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艳红桃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干河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煤矿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7公里,辖区面积为4.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龙宫河。 --人口总数:3101人 农业人口:2790人 非农业人口:411人 --行政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苗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大寨,小寨,吴家小坡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建筑,运输 名特产品:红肉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大寨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资源:砂石 |
大岩村 |
大岩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距市中心26公里,宁谷镇19公里,辖区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442人 农业人口:144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文殊田,大岩底,水洞,石门楼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梨,柑橘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大岩底村 |
长冲村 |
长冲村位于宁谷镇东南面,离镇政府8公里,属省1类贫困村,下辖长冲、牛场坡、棋木山、上郭家地、下郭家地、石板荡、龙消土7个自然村。总户数275户,总人口1094人。其中少数民族265 人,劳动力650人,外出打工96人。土地面积4258.1亩,耕地面积2187.4亩,其中田:887.9亩,地:773.4亩,林地面积1445.8亩。 --人口总数:1094人 农业人口:109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87.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苗,布依 发展口号:改善生态环境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所辖村:长冲,牛场坡,棋木山,上郭家地,下郭家地,石板荡,龙消土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宁谷镇长冲村 |
白泥村 |
白泥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区西南面8.5公里,距宁谷镇党政所在地4公里,所辖白泥、棉寨、新苑3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主要居住的民族有汉族、仡佬族、苗族。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6名,预备党员5名,积极分子3名。全村总户数328户,总人口1376人,其中少数民族112人,劳动力736人,外出打工196人。辖区土地面积4258.1亩,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田560亩,地740亩,林地面积500亩。土地面积较广,有青褐色大理石1000万方,2009年新建90平方米支部党员活动室一个。 --人口总数:1386人 农业人口:13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仡佬族,苗族 发展口号: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所辖村:白泥,棉寨,新苑,三脚坡 生产总值: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大理石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白泥村 |
龙坡村 |
龙坡村位于西秀区的南部,宁谷镇的南面,距市中心8公里,宁谷镇1公里,辖区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与山地地貌结合部,山坡、岩溶坝子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300—1450之间。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雨量充沛,但四季降雨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在1356.3mm,日照平均为1253.5小时,,四季不甚分明,晴天少于阴天,天数为127天,占全年34%,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7℃--14.4℃,日照率为2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冻期21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伏旱等,地下岩溶泉出露较多,地表径流自东向西流入新场河。 --人口总数:1810人 农业人口:181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82.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所辖村:云庄,跑马地,龙潭坡,偏坡,凉山坡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宁谷镇龙坡村 --自然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