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西秀区 >> 刘官乡 >> 鲊陇村

鲊陇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鲊陇村谷歌卫星地图)


鲊陇村简介

  鲊陇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刘官乡北部,东邻黄腊乡,西北与平坝县接壤,距安顺市区4 2公里,距平坝县城1 5公里,距省会贵阳6 0公里,平坝至旧州古镇,双堡的公路横穿全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古为商贸云集之地,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200—1300米,常年降水量1250毫米,平均气温14.5~C,无霜期300天,日照时间1300小时,全村现有布依、苗、仡佬、汉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情感交融,有耕地989亩,其中田789亩,山坡4000亩,现有住户343户,人口1495人,人均耕地面积0.74亩。通过各届支部村委不懈的努力奋斗,全村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从2000年人均不足2000元到2006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村六百余来,我村在明未清初建场,建场后一直延续至现在,而今,我村大牲畜市场是当今贵州省较大的市场之一。 明朝时傅友德将军曾住扎本村,是当时的军事指挥中心。现有傅友德将军的衣冠坟一痤。
  
  --人口总数:1495人 农业人口:1401人 非农业人口:94人
  --行政区面积:2.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7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鲊陇村
  --主要经济产业:西秀区树锋粮油公司,西秀区邢江养殖场等 名特产品:树锋牌大米,邢江鸡蛋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02206 561000 -- 查看 鲊陇村谷歌卫星地图

鲊陇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鲊陇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黑村

  大黑村位于西秀区刘官乡东南部,东邻黄腊乡,南倚东屯乡,西接旧州镇,距安顺市区47公里,距平坝县城18公里,距省会贵阳62公里,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200—1300米,常年降水量1250毫米,平均气温14.5~C,无霜期300天,日照时间1300小时,全村现有布依、汉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情感交融。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84户农户,总人口有1118人,现有耕地1118亩,人均耕地约1亩。80%的耕地是黄泥土,适宜山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是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2004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人均吃粮400公斤左右。大黑村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村民勤劳善良,所在地理位置很好,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村。   --人口总数:1184人 农业人口:1168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苗寨 生产总值:1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安顺西秀区刘官乡北部,东邻黄腊乡,西北与平坝县接壤,距安顺市区52公里,距平坝县城13公里,距省会贵阳55公里,平坝至旧州古镇,双堡的公路从村后面横穿而过,全村现有布依、苗、仡佬、汉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情感交融,有耕地989亩,其中田789亩,山坡3000亩,现有住户303户,人口1328人,人均耕地面积0.7亩。通过各届支部村委不懈的努力奋斗,全村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从2000年人均不足1000元到2006年人均纯收入1600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素有刘官之最美的观音阁位于大寨村西侧,始建于明代,当来到观音阁脚下,仰望绮丽多姿的山景,苍松翠柏,奇峰怪石,幽谷溪流,与山间庙宇亭台,浑然一体,自远可观,恰似一幅彩色绚丽的风景图画。观音阁大门长7米、宽9米、高12米,耸立于大山,构想绝妙、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山门剪影部分是仿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设计,为悬臂交叉剪影形结构,是典型的辽代建筑风格。四面墙壁上绘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代表着大寨村的民族文化特色。观音阁的美让人陶醉,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观音阁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      --人口总数:1328人 农业人口:534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仡佬,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农业 办公所在地:大寨村村委   

高福村

  高福村位于刘官乡东北部,距乡所在地5公里,村总户数为210户,总人口956人,辖高榜、革堕两个自然村。分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432人,布依族居多。我村属区级二类少数民族贫困村。有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水田1050亩,旱地650亩;有林地450亩。均属于天然保护林。   解放初期,原名刘官高福大队,分四个生产队。其中革堕自然村为一队和二队,高榜自然村为三队和四队。1981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在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近几年来,修水利,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人畜饮水项目等,使本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我村支两委及广大人民群众正信心百倍地为创建和谐“五星”村而不懈努力。      --人口总数:956人 农业人口:940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高福村   --所辖村:8 生产总值: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辣椒、玉米 名特产品:大米,辣椒,玉米   

金齿村

  金齿村位于安顺市刘官乡东面,属省级一类贫困村。与长顺县马路乡毛粟组接壤,距省会城市贵阳仅61公里,距离安顺城区51公里。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地理特征属高原地区丘陵地势,平均海拔1205-1305米之间,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4.5℃左右。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村东南面有大小水库2个,重山林岭,景色悦人、亮丽。全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5个村民组,总户数150户,总人口654人。村组织机构5人,党员18人,全村人均点有耕地1亩,林地1.1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金齿村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干部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一座座新房平地而起,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到2006年底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   全村耕地面积70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0亩,主要以种植烤烟、水稻、玉米、油菜为主。   --人口总数:710人 农业人口:660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衣;苗;穿青;侗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8 万元 办公所在地:金齿村村委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山药;烤烟 名特产品:山药;烤烟   

刘官村

  刘官村位于安顺市东郊邢江河畔,距市区47公里,是刘官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全村有村民437户,1649人,有耕地面积969亩。   本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主产水稻、油菜、山药、折耳根等农产品。近几年来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留村的人以扩大养殖业和科技种植为经济支撑,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增加优质大米产量,扩大山药、折耳根的种植面积,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发展经济。   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步伐,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即邢江河的秀丽、田园风光优美,屯堡文化底蕴深厚,傩雕技艺的传承,打造刘官乡村旅游,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刘官经济。   刘官村是黔中屯堡村寨的中心地带,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征南屯军立寨至今,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部,是西秀区刘官乡政府所在地,交能及为便利,西秀区最大的河流——邢江河由西向东流过村边,归于红枫湖,两岸土地广袤而肥沃,风光绮丽秀美,屯堡民居保留完整。      --人口总数:1649人 农业人口:1494人 非农业人口:155人   --行政区面积:41.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6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打造刘官乡村一日游   --所辖村:刘官村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刘官村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玉米,油菜,山药,折耳根 名特产品:山药,折耳根   

马场村

  马场村位于西秀区刘官乡南部,距安顺市区47公里,距平坝县城20公里,距省会贵阳60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属丘岭地势,平均海拔120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6℃,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有旧州至龙青公路横贯而过。   全村由5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185户,人口685人,村组织机构11人,党员总数15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马场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发展,部分村民按一定的规划把新房建到了进村公路的两边,住房面积扩大了近三分一,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人口总数:702人 农业人口:500人 非农业人口:202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 办公所在地:马场村村委办公室   --所辖村:2 生产总值:8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油菜   

南翠村

  南翠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政府所在地西面,距离省会贵阳70公里,平坝25公里,安顺44公里,土地面积为3.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属高原地区丘陵地势,平均海拔为1250--1350米之间,属亚势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气温摄氏14.5 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村东南面有型江河穿流而过,河岸两旁柳竹丛生,西北面山林茂盛,四面尚有千亩稻田,盛产优质大米和营养丰富的山药。   全村由6个村民组组成,总户数为315户,总人口1508人,村级组织机构8人,党员35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为0.8亩,占有林地为0.3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南翠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多数村民走出老屋,重新修建了新房,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到2011年人均收入达3040元。      --人口总数:1508人 农业人口:1491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机遇,找准机会,共同发展。   --所辖村:6个组 生产总值:36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西秀区刘官乡南翠村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大米,山药。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山药。   

水桥村

  水桥村是刘官乡的南大门,位于安顺西秀区刘官乡南部,东邻东屯乡,南倚双堡镇,西接旧州镇,距安顺市区42公里,距平坝县城23公里,距省会贵阳70公里,平坝至旧州古镇,双堡的公路横穿全村,古为商贸云集之地,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200—1300米,常年降水量1250毫米,平均气温14.5℃,无霜期300天,日照时间1300小时,全村现有布依、汉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情感交融。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179户农户,总人口有728人,其中劳动力328人;现有耕地1009亩,其中旱地450亩,水田559亩;非耕地253亩,人均耕地约1.38亩。   境内水资源丰富,耕地土脚深,80%的耕地是黄泥土,适宜山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是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2004年人均纯收入1650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吃粮400公斤左右。村边有旧龙公路经过,交通较为便利。水桥村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村民勤劳善良,所在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村。   

小黑村

  小黑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刘官乡政府所在地东面,距省会贵阳60公里、平坝18公里、安顺42公里,土地面积2.9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属高原地区丘岭地势,平均海拔1200米一13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5℃,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村东南面有小河穿流而过,河岸两边翠竹丛生,古建筑玉皇阁翠竹环抱,小河流水、翠竹阁相衬映,景色悦人、亮丽;村西面千亩竹海拥抱,林中飞鸟穿行,盛产味美香脆的竹笋、营养丰富的竹荪。   全村由8个村民组组成。总户数为260户,人口1310人,村组织机构6人、党员25人。全村人均占有耕地0.6亩,占有林地0.8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小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发展,多数村民走出了老屋,修建新房,村寨居住面积扩大了近3倍,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黑村与全乡各村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耕地面积800亩,人均占有耕地0.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农业发展从纵向看,的确有着不小的进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村人均生产总值提前比实现1980年翻两番还要多的目标,村民生活得到了提高,大多数贫困人中解决了温饱问题。   --人口总数:1310人 农业人口:1289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衣;苗;穿青;侗族等 发展口号:1   --所辖村:1 生产总值:26.2 万元 办公所在地:小黑村村委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山药;烤烟;竹荪 名特产品:山药;竹荪   

新寨村

  新寨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刘官乡政府所在地西面,距离乡政府5公里,安顺38公里,土地面积为2.4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属高原地区丘陵地势,平均海拔为1200——13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气温14.5℃,全村由四个自然村所组成,居住在型江河沿岸,河水清秀,河岸两边翠竹丛生,景色秀美,全村四面是绿郁郁的山药种植和折耳根种植。   全村由新寨、拖木、梅红土、红土四个自然村组组成,总户数为241户,人口928人,村级组织机构6人,党员19人,全村人均占地面积为0.75亩,占有林地为0.3亩,新寨村拥有耕地面积为66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7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山药、折耳根。由于农业基础很薄弱,经济效益差,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户都是以种植水稻来解决温饱为主。   --人口总数:928人 农业人口:92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山药带动经济发展活动   --所辖村:6个组 生产总值:325.0 万元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村委会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山药; 名特产品:山药;折耳根;   

兴邦村

  兴邦村位于西秀区刘官乡政府所在地西部,距安顺市区45公里,距平坝县城18公里,距省会贵阳60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4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属丘岭地势,平均海拔120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6℃,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村内自然环境优美,西北面有型江河穿流而过。   全村由4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271户,人口1153人,村组织机构5人,党员总数26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新帮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发展,部分村民按一定的规划把新房建到了进村公路的两边,住房面积扩大了近三分一,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人口总数:1200人 农业人口:950人 非农业人口:250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0.0亩   

兴红村

  兴红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刘官乡政府所在地东面,距离省会贵阳65公里,平坝18公里,安顺42公里,土地面积为2.9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属高原地区丘陵地势,平均海拔为1200——125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5℃,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村东南面有小河穿流汇入型江河。   全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拉蹄关、兴红自然村)3个村民组组成,总户数为151户,人口603人,属一类贫困村。有村级组织机构6人,党员12人。全村人均占地面积为0.4亩,占有林地为0.3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兴红村在刘官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村寨建筑面积扩大了近一倍,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兴红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耕地面积为60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农业发展纵向看,的确有着不小的进步;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村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因此,加速全村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人口总数:705人 农业人口:694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同开发,同发展。   --所辖村:3个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兴红村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大米,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花生,野生杨梅,柿子,弥猴桃   

鲊陇村

  鲊陇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刘官乡北部,东邻黄腊乡,西北与平坝县接壤,距安顺市区4 2公里,距平坝县城1 5公里,距省会贵阳6 0公里,平坝至旧州古镇,双堡的公路横穿全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古为商贸云集之地,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200—1300米,常年降水量1250毫米,平均气温14.5~C,无霜期300天,日照时间1300小时,全村现有布依、苗、仡佬、汉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情感交融,有耕地989亩,其中田789亩,山坡4000亩,现有住户343户,人口1495人,人均耕地面积0.74亩。通过各届支部村委不懈的努力奋斗,全村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从2000年人均不足2000元到2006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村六百余来,我村在明未清初建场,建场后一直延续至现在,而今,我村大牲畜市场是当今贵州省较大的市场之一。 明朝时傅友德将军曾住扎本村,是当时的军事指挥中心。现有傅友德将军的衣冠坟一痤。      --人口总数:1495人 农业人口:1401人 非农业人口:94人   --行政区面积:2.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7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鲊陇村   --主要经济产业:西秀区树锋粮油公司,西秀区邢江养殖场等 名特产品:树锋牌大米,邢江鸡蛋等   

周官村

  周官村位于刘官乡北部,距乡政府1公里,由周官、大山、水屯三个自然村组成,有418户,共1820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村寨。土地肥沃,田块成片,美丽的邢江河从村边缓缓流过。多年以来一直是以单一的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绝大部分收入也来源于农作物的出售。   而如今,科技种植、养殖已富裕了村里一部份人,还有水屯自然村的冰脆李,酥脆甘冽,远近闻名,也是该自然村的主要收入之一。本村有着历史悠久、传承深远的傩雕技艺,出产的傩雕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还有一部分人长年从事傩雕工作,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目前约有300人左右从事傩雕产品雕刻。      --人口总数:1982人 农业人口:1948人 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24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办公所在地:刘官乡周官村   --所辖村:周官村,水屯村,大山村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玉米,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傩雕,冰脆李   


鲊陇村特产大全




鲊陇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