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 宁国市 >> 西津街道

西津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津街道简介

  西津街道办事处地处宁国市中心,于2001年5月宁国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正式挂牌成立,东与河沥街道办事处交界,南与南山街道办事处相连,西与青龙乡毗邻,北与港口镇、汪溪街道办事处接壤,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城东、城西、城中、城北、北园五个社区居委会和津北、凤形、罗溪、双溪、大村、潘村六个村,总人口51730人,共81个村民组,60个居民小组,是宁国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西津街道区位优势明显。西津街道位于宁国市交通繁华枢纽区域,是宁国市的中心,辖区内不仅座落有宁国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还有市直其他各行政、企事业单位400余家。城区内几条主干道贯穿整个辖区,西津河横穿全境,境内不仅有凤青公路、宁港公路,更有皖赣铁路和正在规划中的溧黄高速及皖浙高速,客运西站、宁国市汽车总站和宁国市火车站也座落其中。具有比较完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西津街道的交通更加便捷通畅,区位优势明显。
   西津街道经济环境优越。随着宁国市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西津街道辖区面貌也日新月异,已逐渐形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教育、商住、工贸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区域内不仅有宁国花园、绿宝花园、金瓯花园、中天阳光等一流住宅小区;有开源、司尔特、都市阳光等星级酒店宾馆;有宁国中学、津河中学、西津初中、宁国职高、城关一小、实验小学以及城关、妇联、津恒幼儿园等市级顶尖教学机构;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眼科医院、市肿瘤医院;有各大家私城、家电城、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星罗密布的沿街商铺;有世纪广场、锦苑广场、滨河长廊、水上乐园等健身娱乐休闲场所;有任新民铜像、官山、毛竹山旧石器遗址、恩龙山庄等人文景观;更有位于城市外缘的凤罗工业带、双溪工业园区、城郊养殖协会、红砖协会、中药材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等。辖区内商家聚集、贸易繁荣、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物产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2006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65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7360万元,营业收入达41602万元。
   西津街道农特产品丰富。西津街道围绕笋干、茶叶、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几年来,已逐步形成了蔬菜、养殖、元竹、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依托恩龙公司、五星养殖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努力开创特色农业之路,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年农村经济收入达51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69元。
   西津街道社区功能齐全。西津街道一直致力于改善社区用房、完善社区服务、强化社区功能。通过几年的努力,西津街道5个社区居委会均告别了无办公用房的历史,办公用房平均面积已达到300平米以上,确保了社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社区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已逐渐形成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服务。同时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民心工程、再就业工程和温暖工程不断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和文明小区创建不断深化。在辖区单位的支持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西津街道已建成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点”三个,“省级文明单位”一个,全省“百佳社区”一个,社区功能日臻完善,社区建设日趋成熟。
   西津街道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完成了办事处三个试点村罗溪村、双溪村、大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宣传、完善网络、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大力加强农村工作,努力改善农村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双溪村、潘村村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办公大楼和文化活动中心。凤形村第一安置区已建成完工,第二安置区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之中,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17万人 55平方公里 341881001 242000 -- 查看 西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津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北园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北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城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中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城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西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城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东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城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凤凰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凤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桥社区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金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潘村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潘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村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大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溪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双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罗溪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罗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津北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津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凤形村 ·宁国旅游·宁国特产·宁国十大特产·宁国十景·宁国名人·宣城 0

----

查看 凤形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津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津街道

  西津街道办事处地处宁国市中心,于2001年5月宁国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正式挂牌成立,东与河沥街道办事处交界,南与南山街道办事处相连,西与青龙乡毗邻,北与港口镇、汪溪街道办事处接壤,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城东、城西、城中、城北、北园五个社区居委会和津北、凤形、罗溪、双溪、大村、潘村六个村,总人口51730人,共81个村民组,60个居民小组,是宁国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西津街道区位优势明显。西津街道位于宁国市交通繁华枢纽区域,是宁国市的中心,辖区内不仅座落有宁国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还有市直其他各行政、企事业单位400余家。城区内几条主干道贯穿整个辖区,西津河横穿全境,境内不仅有凤青公路、宁港公路,更有皖赣铁路和正在规划中的溧黄高速及皖浙高速,客运西站、宁国市汽车总站和宁国市火车站也座落其中。具有比较完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西津街道的交通更加便捷通畅,区位优势明显。    西津街道经济环境优越。随着宁国市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西津街道辖区面貌也日新月异,已逐渐形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教育、商住、工贸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区域内不仅有宁国花园、绿宝花园、金瓯花园、中天阳光等一流住宅小区;有开源、司尔特、都市阳光等星级酒店宾馆;有宁国中学、津河中学、西津初中、宁国职高、城关一小、实验小学以及城关、妇联、津恒幼儿园等市级顶尖教学机构;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眼科医院、市肿瘤医院;有各大家私城、家电城、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星罗密布的沿街商铺;有世纪广场、锦苑广场、滨河长廊、水上乐园等健身娱乐休闲场所;有任新民铜像、官山、毛竹山旧石器遗址、恩龙山庄等人文景观;更有位于城市外缘的凤罗工业带、双溪工业园区、城郊养殖协会、红砖协会、中药材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等。辖区内商家聚集、贸易繁荣、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物产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2006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65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7360万元,营业收入达41602万元。    西津街道农特产品丰富。西津街道围绕笋干、茶叶、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几年来,已逐步形成了蔬菜、养殖、元竹、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依托恩龙公司、五星养殖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努力开创特色农业之路,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年农村经济收入达51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69元。    西津街道社区功能齐全。西津街道一直致力于改善社区用房、完善社区服务、强化社区功能。通过几年的努力,西津街道5个社区居委会均告别了无办公用房的历史,办公用房平均面积已达到300平米以上,确保了社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社区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已逐渐形成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服务。同时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民心工程、再就业工程和温暖工程不断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和文明小区创建不断深化。在辖区单位的支持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西津街道已建成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点”三个,“省级文明单位”一个,全省“百佳社区”一个,社区功能日臻完善,社区建设日趋成熟。    西津街道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完成了办事处三个试点村罗溪村、双溪村、大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宣传、完善网络、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大力加强农村工作,努力改善农村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双溪村、潘村村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办公大楼和文化活动中心。凤形村第一安置区已建成完工,第二安置区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之中,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南山街道

  南山街道位于安徽宣城市宁国市。下辖:   341881002001 111 南河居委会   341881002002 111 城南居委会   341881002003 111 白云社区   341881002004 111 创业社区   341881002200 111 津南村委会   341881002201 112 杨山村委会   341881002202 112 双龙村委会   341881002203 112 独山村委会   341881002204 111 千亩村委会   341881002205 112 鸡山村委会   341881002206 112 高村村委会   341881002207 112 万福村委会   

河沥溪街道

  河沥溪街道地处安徽省宁国市东郊,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3.2万余人,下辖4个村,2个社区。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交通便捷,素有“大大河沥溪”的美誉。    近年来,在宁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沥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打造“工业新高地、城郊新农村、现代新城区、交通新枢纽、和谐新社区”的发展思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团结和带领全办广大干群共同推进发展大业,使和谐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优越的区位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文风气,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打造出最佳的投资环境。河沥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汪溪街道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汪溪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7公里。面积55.8平方公里,人口1万。慈(湖)张(王庙)公路穿境。辖石林、佛岭、渡口、汪溪、殷白、梅山、郭村7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陶土和煤炭资源丰富。乡办企业有陶瓷、竹木加工、表芯纸等厂。.  

竹峰街道

   竹峰街道位于宁国市区南郊,东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山园区,西邻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皖赣铁路和S215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街道有三分之二面积位于青龙湾水库腹心地带,是宁国市西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宜林面积广,水和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区位独特。    “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城郊结合部的实际,科学分析自身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准确把握街道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道路,制定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新竹峰”的奋斗目标,着力把竹峰打造成“一流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优质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地”,将现代农业、生态林业和休闲旅游作为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千亩蔬菜、万亩毛竹和生态旅游工程。到2010年,已发展设施蔬菜400亩,茄子、辣椒等主产蔬菜取得无公害食品认证;栽培高效毛竹9200亩,竹木产销市场初步形成;组建了忠诚果蔬、东兴渔业、向东畜禽和-木业等一批骨干专业合作社,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建造了青龙湾标志性建筑、平湖长堤、景区道路和码头设施,有效改善了青龙湾的旅游环境。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引进了天一、天合、天瑞、嘉隆、金六星等公司,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1000万元,工业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积极融入南山工业园区,征地300多亩,建设上阳工业拓展区,为经济提速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五年来,街道财政收入从30万元提高到255万元,同比增长75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40元提高到8000元,同比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从612万元提高到3.5亿元,同比增长5619%。    展望“十二五”,我们将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主攻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的产业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林果蔬菜、苗木花卉、淡水养殖、休闲度假、商贸批发、节能建材等六大产业板块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旅游特色化、工业集约化、人居城镇化。   宁国市辖乡。1952设竹峰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中西部,距市区6公里。面积91.8平方公里,人口1万。慈(湖)张(王庙)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辖中泉、周塘、桥头铺、蟠龙、瓦窑铺、赛力、竹峰、万福、千亩9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木、竹、茶叶等。乡办企业有皮纸厂等。.  

天湖街道

   天湖街道办事处由省重点水利工程——宁国市港口湾水库外迁移民搬迁组成,位于宣城市西郊11公里处,距离宁国市67公里。2000年12月建镇,2006年4月撤镇设办事处,委托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现辖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5100余人,面积26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天湖街道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办为主线,以社会稳定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强工、扶农、拓三产”思路不动摇,大力实施“园区驱动、基地推动、外力拉动”三大战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移民新区已在皖东南崛起,干群关系融洽,移民思想稳定。  

港口镇

  港口镇地处安徽省宁国市北陲,南距市中心18公里,北距宣城市31公里,交通便捷,皖赣铁路横贯镇区,芜屯公路纵横南北.港口自然资源丰富,进内蕴藏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原煤,膨润土,紫砂等,总面积97.1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总人口40388人.海螺集团核心企业宁国水泥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均在境内.2005年度工业总产值达14.6亿元,上缴税金2.67亿元.是宁国市的工业重镇,境内"山门洞"系东晋太和末年瞿硎居处.    工业上,形成以化工、能源、铸造、陶瓷、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辖区内上规模工业企业共有7家.拥有山门工业园区、北河私营企业园区和太平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工业集中区在建中,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宁国经济开发区的配套园区。    农业上,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效益农业继续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特种养殖、经济林为主的产业格局。    城镇建设上,以打造现代化小城镇为目标,以提高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美化城镇环境为核心,大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水平。注重规划先导作用,实施了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  

梅林镇

  梅林镇座落在宁国市东南部,毗邻浙皖交界,S104线和东津河穿镇而过,离市区仅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5个村民组,人口24000人。全镇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全镇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先进行列,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标准集镇。    梅林镇在综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1996年被省综治委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被原宣城地区综治委命名为综治模范乡镇,2004年12月再度被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综治模范乡镇,并多次被宁国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综治工作有效开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和谐发展。2004年作为宣城市镇机构改革试点乡镇,将综治办作为政府四大办公室予以保留并得到充实和加强。镇司法所及村级“两组两会一队”综治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4年,经多方努力,镇建立了由政府出资,派出所管理使用的有5名队员的专职治安巡逻队,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全镇聘用综治信息员195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层综治组织网络体系。  

中溪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中溪镇,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23公里。面积82.8平方公里,人口1万。宁(国)云(梯)公路过境。辖东坡、中溪、石坑、凤凰、深坑、陵峰、九岭7个村委会。以工业为主。农产以水稻为主。.  

宁墩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宁墩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2公里。面积88.9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公路。辖胡村、南阳、关口、黄岗、董家村、吉宁、宁墩、乐川、纽乐、纽里坞10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杉木、毛竹、茶叶、板粟。镇办企业有宁国市双菱实业总公司、黄岗机械厂等。.  

仙霞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仙霞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38公里,东与浙江省交界。面积69.8平方公里,人口1.3万。104国道纵贯镇境。辖太阳、孔夫、深坞、东安、仙霞、岩山、瑞林、柘亭、龙亭9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木、竹、茶叶、早笋、板栗、青梅、杜仲。.  

甲路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甲路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26公里。面积112.4平方公里,人口0.9万。慈(湖)张(王庙)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辖元川、周湾、锦林、西坑、枫山、甲路、东田、云门8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木、竹、山核桃、茶叶等。镇办企业有甲路通用机械厂等。.  

胡乐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胡乐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37公里。面积163.3平方公里,人口1.1万。慈(湖)张(王庙)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辖浪荡坞、平阳、大丰、赤岸、蜀洪、竹川、胡乐、梅川、霞乡9个村委会。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木、毛竹、山核桃、茶叶。境内矿泉水、沙金矿具有规模开采价值。有钟木壳、抵花地板、石棉瓦等厂。.  

霞西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霞西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中部偏南,距市区15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公路与慈(湖)张(王庙)公路相接,皖赣铁路纵贯镇境。辖石柱、府祝、芳茂、霞西、田畈、长岭6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杉木、毛竹、山核桃等。镇、村办企业有铸造、机械、玻璃纤维、皮纸等厂。境内有古树“白抱檀”(即银杏树檀树并联生长)和石柱自然景观。.  

云梯畲族乡

  云梯乡是安徽省9个民族乡中唯一的畲族乡。在80年代中期,该乡因地制宜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在山上大量地种植了早竹、雷竹等经济作物,经过几年的发展,笋竹业给乡民们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随着笋竹业面积扩大,笋竹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与供应范围却越来越局限,单一的产品束缚了云梯畲族乡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逐渐变慢。   为了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近年来,云梯畲族乡大力发展“三竹两果”为重点的高效经济林,运用规模经营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把早竹从庭院内零星拓展出来,进行成片开发,按照“山顶种植用材林,山腰种植经济林和山脚种植早竹林”的布局,大力开发高效林业。还多次组织早笋大户到浙江考察,引入实用科技和新品种,增强笋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2004年底,全乡经济林已达3.9万多亩,人均6亩经济林。其中,早竹面积已达1.2万亩,笋干竹1.3万亩,毛竹6000亩,山核桃、青梅、杜仲等均超过万亩。全乡基本形成了千秋村的笋干村、云梯村的山核桃村、白鹿村的高山蔬菜、毛坦村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格局。同时,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相继创办,一群农产品经纪人走南闯北开拓市场,云梯畲族乡成为宁国的“早竹之乡”,“云梯笋干”也在步入-市场后成功进入上海麦德龙超市,打入上海市场。2004年,云梯畲族乡人均收入达3269元,同比增长15.5%。今年上半年,云梯畲族乡的笋竹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800元。   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该乡立足辖区内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位于天目山南麓的浙江省西北部的临安市考察旅游,邀请了浙-东旅游规划研究院对该乡进行旅游项目规划,开发西北边的龙王山,发展以休闲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今年,云梯畲族乡被纳入宁国旅游重点乡镇,对发展旅游进行着周密地筹划。据了解,云梯畲族乡正在积极准备参加11月浙江宁波的旅游招商推介会,希望通过对外招商,利用外资开发云梯畲族乡的旅游资源,最终实现通过旅游业来发展民族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南极乡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南极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27公里,南与浙江省交界。面积128.8平方公里,人口1.1万。通公路。辖大沅、梅村、大坞、南极、施村、江村、红游、龙川、周吉、永宁、官岭、板川、杨狮13个村委会。以林业为主,盛产木、竹、山核桃、茶叶、笋干等。莹石、花岗岩等矿藏丰富。.  

万家乡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万家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9公里,南与浙江省交界。面积134.8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公路通宁墩镇,接梅(林)南(极)公路。辖尤川、云山、大塔、上庄、银峰、和隆、西坞、西川、西泉、万家、龙溪、龙新、深川13个村委会。以林业为主,盛产杉木、松木、毛竹、山核桃、茶叶。境内有鹿、豹、“马牛羊”等珍稀动物,野生药材以宁前胡居多。花岗岩、莹石、铅锌、银矿藏十分丰富。境内有天然溶洞一处,称仙人洞。.  

青龙乡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青龙乡,1961年设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7公里。面积138.8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公路与宁(国)宣(州)公路相接。辖青龙、大村、茶林、袁村、龙阁、双河、济坑、西林8个村委会。以林业为主。木材、茶叶产量居全市之首,产“黄花云尖”。有竹木器、砖瓦、榨油、茶叶精制等厂。.  

方塘乡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葛村乡,1961年成立方塘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29公里。面积147.8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公路与慈(湖)张(王庙)公路相接。辖孚坑、上坦、中坦、李村、石岭、方塘、葛村、汪村、马村、潘茶10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杉木、毛竹、茶叶、香菇等。石英石、石灰石矿藏丰富。乡内有打稻机、陶瓷、粮油加工等厂和养貂场。.  


西津街道特产大全




西津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