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塘镇位于兴化北洋平原,东临江口镇,西接西天尾,南连白塘镇,北扼山区乡镇,省道涵永线和五秀线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8000亩,其中高产稳产的水田占80%,另有林地2万亩,果地7000亩。全镇总人口3.6万人,辖14个村、2个居委会,旅居海外的"三胞"达1.8万人,原为莆田县第三大侨乡。
梧塘镇地理优越,人杰地灵。六、七十年代,创粮食生产"三熟三高产",享有"莆田县乌克兰"之称。八十年代乘改革开放第一个浪潮而上,一跃成为省定工业卫星镇。
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企业82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18家,安排劳力就业业1.7万人。境内拥有大型国有企业“雪津啤酒厂"、11万伏输变电站1座,日供水万吨厂1座、5000门程控电话大楼1座,建有2所中学、13所小学、1所莆田县特教学校,拥有一级甲等医院1所、16个村卫生所。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7.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17亿元,财政收入46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20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明星镇"、"省百强乡镇"、"省十好文明集镇"、"省双拥模范镇"、"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省卫生乡镇"、"省第六届文明乡镇"、"省园林式乡镇"、"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等光荣称号,是莆田市首批小康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6万人 | 30平方公里 | 350303103 | 351100 | 0594 | 查看 梧塘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东福社区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东福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庄社区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西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溪游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溪游村谷歌卫星地图 |
枫林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枫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东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前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后东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后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丰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新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漏头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漏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霞楼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霞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松东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松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松西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松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
梧梓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梧梓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九峰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九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南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东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林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西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沁后村 | ·涵江区旅游·涵江区特产·涵江区十大特产·涵江区十景·涵江区 | 0 |
---- |
查看 沁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涵东街道 |
涵东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南部,涵江城区东半部。东临三江口,西接涵西街道,南隔海与白塘镇相望,北连国欢镇,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4.2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3万人。辖10个社区。福厦公路过境。 350303001:~001新区社区 ~002顶铺社区 ~003宫下社区 ~004霞徐社区 ~005铺尾社区 ~006后度社区 ~007塘北社区 ~008苍然社区 ~009涵中社区 ~010卓坡社区 - 沿革 1961年置涵江镇,1984年改涵江街道。1993年2月撤销涵江街道,改设涵东、涵西2个街道。1997年,涵东街道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顶埔、宫下、霞徐、新区4个居委会和涵东、涵中、卓坡3个行政村。 - 涵东街道简介 位于涵东区中部,原涵江镇东半部。东临三江口,西接涵西街道,南隔海与白塘镇相望,北连国欢镇,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一) 地理位置 涵东街道办事处组建于1993年2月,位于涵东区中部,原涵江镇东半部。东临三江口,西接涵西街道,南隔海与白塘镇相望,北连国欢镇,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区内有机关、事业单位200多家,是涵江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的中心,也是涵江区走向开放、繁荣、富庶、文明的主要窗口。 (二) 面积与人口 辖区面积4.25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新区、顶铺、宫下、霞徐、铺尾、后度、苍然、塘北、涵中、卓坡),总人口约3.78万人 (不包括流动人口)。 (三) 历史沿革 明中叶以后,涵江成为闽中及莆田县商业的中心。街道内的顶铺路是涵江镇内一条较为繁荣的商业街。新中国立后,特别是塘北山的开发,多半成为莆田县国营企业和供销部门主要商业公司的驻地。后又成为莆田地区部分商业二级站的驻地。1957年,又兴建了莆田县第一个华侨新村。涵江建区后,随着新区的开发,新建了新涵大街,涵华东路、工业路等;1994年,完成了铺尾第一、二期改造和涵三路、顶铺路旧城改造;1999年,开始了涵江旧城东片区改造和卓坡人民街开发建设。2001年,又结合城区纳污管网建设,启动了旧城西区涵东片区拆迁改造工程。街道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街道办事处"、"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小康建设先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街道之星"称号;被省委党建办定为"省党建联系点";被省委"学教"领导小组、省军区政治部评为"军地共同学习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计生一类街道"。 |
涵西街道 |
涵西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南部,涵江城区西半部。面积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5万人。辖10个社区。福厦公路过境。1961年建涵江镇,1984年改涵江街道。1993年2月撤销涵江街道,改设涵东、涵西2个街道。1997年,涵西街道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孝义、前街、青年、延宁、楼下、保尾6个居委会和涵西、苍林2个村委会。后辖涵西、苍林、楼下、孝义、青年、保屠、延宁、群英9个社区。 【代码】350303002:~001孝义社区 ~002青年社区 ~003前街社区 ~004延宁社区 ~005楼下社区 ~006保尾社区 ~007商城社区 ~008苍林社区 ~009涵西社区 ~010群英社区 - 涵西街道概要 涵西街道位于涵江西城区,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26万人,7949户,下辖涵西、苍林、楼下、孝义、青年、保屠、延宁、群英9个社区居委会。涵西街道历届领导班子按照"建设涵江西城区商贸中心"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实施"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联动、活商兴街"的经济发展战略,致力于围绕"一个中心"、大力发展"两城"、建设"三园"、繁荣"四个市场"、培育"五条商业街"的经济发展格局,发挥涵西区位优势,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涵西街道交通运输便利。福厦公路依城而行,城区内鉴前大街、保屠路、延宁路、泥沙黄路、苍林路、高林路、工业路等纵横有序,环绕相连;城区内河网发达,宁静清洁的母亲河--宫口河象飘溢的彩带,情系三江,依偎大海,这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将助您一日千里、平安往返。 涵西街道商业贸易发达。街道城区是闽中商贸中心,城区内拥有闽中最大的两个批发城小商品批发城和副食品批发城。这里商贾云集,素?quot;风光小吴越,财货甲漳泉"而誉为东方"威尼斯"、中国的"小上海"。城区内市场集聚,商街繁华。有四个家俱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涵西农贸市场;五条特色商业街;鉴前保尾日用品一条街、苍林农副产品一条街。这里遍地是黄金,是您抢抓商机、发财致富的理想宝地。 涵西街道城市改造加快。街道鉴前、保尾旧城改造完成后,西区延宁、楼下片区改造已列入市、区、街道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旧城西区改造面积10.17公顷,拆迁面积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9亿元,建筑面积17.08万平方米,整个工程前期27幢大厦已开工13幢,一个集商贸、金融、娱乐、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商贸娱乐城区将给街道增添亮丽色彩,也是您经商居住的好去处。 |
三江口镇 |
地理垃置 三江口镇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东南部,濒临兴化湾,西与白塘镇、涵东街道办事处为邻,南与荔城区黄石镇隔海相望,北以福厦公路为界与国欢镇相连,距涵江城区仅1公理多,是涵江区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窗口,为福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面积与人口 三江口镇下辖17个行政村,总面积17.5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多,旅居海外的"三胞"有3.2万多人。 历史沿革 三江口镇脱胎于原涵江乡,拓疆于唐,沿袭于宋,昌盛于明、清。境内三江口港是个天然良港,历史上曾与福州、厦门、泉州、三都澳同列闽省五大港口,是涵江乃至闽中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港。 1899年三江口港正式对外通商,船只穿梭、商贾云集,涵江乡因此而有"小上海"之美名。三江口地区原属莆田县涵江乡,1984年涵江建区后隶属于涵江区,1993年2月建镇,是莆田市新生兴的港口城镇。. |
白塘镇 |
白塘镇建镇于1993年3月,位于涵江区南部,木兰溪下游,地处莆田市北洋平原,因境内旅游胜地白塘湖而得名。全镇现有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11亩,其中农田保护区79片,面积8550.2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12%;水域面积4300亩,其中河沟3905亩;海岸线长10.74公里;全镇现有16个村,18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643户,总人口4.2人,劳力18271人。 2003年上半年,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3.11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产值完成3.33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802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38万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838万元,一般财政收入完成1947万元。 全镇现有乡镇企业107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7家,支柱产业主要是烤鳗业、服装、鞋业。常年粮食生产面积5500亩,其中抛秧1200亩,旱育秧1300亩,杂优率达60%,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今年旱稻种植面积5900亩,产量2700吨,亩产达458公斤,常年蔬菜生产基面积30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5亩,占常年蔬菜面积67%;花卉种植面积500亩;水产养殖生产基地17个,面积900亩,其中鳗鱼养殖450亩,今年自筹资金2300万元,投苗1155万元尾,预计产量1000吨左右;淡水鲈鱼等其他特种水产品产量约1100吨, 我镇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与福建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合作,建立显应村1200亩集花卉种植基地、淡水养殖、副食品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促进了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贡献率达56%,有力地推动科教兴镇。 全镇路网交通呈现出三纵两横为主干道村通水泥路的态势,三纵是涵黄路、双安路、三八路;两横是围道福厦路和梧桥路。今年确定16条村道为区镇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列入区责任项目3条,进一步完善我镇村道交通。. |
国欢镇 |
国欢镇地处涵江境内东北部,扼守涵江区东北大门,1993年,建镇以驻地有古刹国欢寺而得名,总面积15.9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旅居海外华人及“三胞”1万多人,是著名的侨乡。涵永公路、福厦公路、新涵大街、北内环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涵江体育场,涵江人民公园、涵江广电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形成涵江区文化娱乐中心。 该镇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辟有洞庭工业小区、中联开发区、国欢企业城、兴利科技园四个工业小区,含有国欢鞋业、怡丰鞋业、国欢制衣、恒盛建材、丹桂工艺等骨干企业。该镇农村已建立千亩龙眼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万亩禽畜基地和花卉种植基地。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9亿元;出口供货总值3.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31元。 镇科教服务网已基本形成,科技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3%;教育基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巩固“两基”达标的成果。优抚工作扎实开展,1998年荣获“市级双拥模范镇”的光荣称号。. |
梧塘镇 |
梧塘镇位于兴化北洋平原,东临江口镇,西接西天尾,南连白塘镇,北扼山区乡镇,省道涵永线和五秀线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8000亩,其中高产稳产的水田占80%,另有林地2万亩,果地7000亩。全镇总人口3.6万人,辖14个村、2个居委会,旅居海外的"三胞"达1.8万人,原为莆田县第三大侨乡。 梧塘镇地理优越,人杰地灵。六、七十年代,创粮食生产"三熟三高产",享有"莆田县乌克兰"之称。八十年代乘改革开放第一个浪潮而上,一跃成为省定工业卫星镇。 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企业82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18家,安排劳力就业业1.7万人。境内拥有大型国有企业“雪津啤酒厂"、11万伏输变电站1座,日供水万吨厂1座、5000门程控电话大楼1座,建有2所中学、13所小学、1所莆田县特教学校,拥有一级甲等医院1所、16个村卫生所。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7.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17亿元,财政收入46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20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明星镇"、"省百强乡镇"、"省十好文明集镇"、"省双拥模范镇"、"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省卫生乡镇"、"省第六届文明乡镇"、"省园林式乡镇"、"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等光荣称号,是莆田市首批小康镇。. |
江口镇 |
江口镇,古名港口-通应港。龙津渡、迎仙市,雅称“锦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兴化湾畔,是莆田市的北大门和著名侨乡。 这里人杰地灵,俊秀风流: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称誉,江口历史上也曾有过“科甲芬芳“的斑斓时代;名闻遐迩的“锦江书院”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千年氤氲的古刹囊山寺气势宏伟、肃穆壮观;古老的道教庙观东岳观可谓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葩,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江口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这里风光旖旎,山川如画:石奇景幽的古囊列山献和“阑珊景色赛姑苏“的锦江0都是莆田闻名的胜景;别具一格的江桥夜月,古寨夕阳,长堤烟树,远浦归帆等名胜,处处显现江南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江口镇充分发挥"侨"的优势,努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求真务实,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持续保持强劲势头。至目前,全镇有"三资"企业164家,上规模企业44家,亿元企业5家,股票在境外上市企业2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6亿美元,已形成了以五金机械、电子塑胶、食品加工和鞋霸服装为四大支柱的产业布局。江口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塑造了江口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爱国爱乡的精神,富于开拓的精神,争创第一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共同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0.41亿元,工业总值43.16亿元,出口创汇7300万美元,财政总收入73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 新时期,江口镇正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项目兴镇为重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要本目的,坚持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互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历史沿革: 宋时,江口始建制,名迎仙市(至今石狮村之外楻),设迎仙驿(唐称待宾馆)建迎仙桥,属莆田县唐安乡待贤里。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县划江口为第七区,设区公所。1949年8月20日,江口解放;21日莆田县解放。9月江口成立第七区人民政府,区址设在石庭。1958年,江口并入涵江人民公社。1965年,江口人民公社成立。1983年,江口人民公社改为乡建制。. |
萩芦镇 |
秋芦镇位于涵江区东北部,省道五秀路旁,距莆田市区19公里,涵江9公里,距国道324线 9 公里,是进入莆田山区的第一个乡镇,秋芦溪(莆田第二大溪流)贯穿全境约 20 公里,植被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76.4% ,居涵江区之冠。现有山地 9.9万亩果树(批把、龙眼为主) 2.5万亩。本镇年平均气温为16-20℃,有效积温为7150℃以上,最高气温为(历史)38℃,最低气温2℃,日照总数1900小时,年降雨量1500-1700 毫米,无霜期 350 天左右,气候适宜林、果、茶、花卉、蔬菜种植。全镇面积 86 平方公里,人口 29256人,20个行政村,侨、台胞近5000人。为莆田主要侨乡。本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中果业是重点,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五分之二,主产品是龙眼、批把。己建的秋芦水果交易市场为涵江区龙眼、批把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现有一工业小区,"三通一平"己完成。近年来,获得"省十佳生态乡镇"、"省综治先进乡镇"、"市党建先进乡镇"、"市文明乡镇"、"市信访先进乡镇"、"县项目建设先进乡镇"、等县级以上表彰20项.. |
白沙镇 |
白沙镇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有一个居委会、十二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在外侨胞约118人,林地面积84440亩,森林蓄积量1.3万立方米,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盛产蘑菇、枇杷、板栗等。 境内拥有变电站1座、邮电大楼1座,文化站1家,广播电视站1家,广播电视大楼1座,中小学13所,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先生墓"、"越王台遗址及九经山玉皇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207团革命旧址"等。 预计2002年主要经济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00万元,粮食总产量8600吨,水果总产量1800吨,水产品总产量7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亿元,财政收入194万元,重点建设年度总投资2800万元。. |
庄边镇 |
庄边镇地处莆田西北部,位于秋芦溪上游,距莆田市区40公里,离涵江市区33公里。东北连大洋乡、新县镇、南毗白沙镇、常太镇,西临仙游县游洋镇,北接永泰县,现辖有22个行政村,总人口28332人,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9718公顷,森林覆盖率77.7%,主要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业有粮食、果蔬、食用菌等种植业和牲畜、水产等养殖业,蘑菇、香菇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镇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省道五秀线及市道莆仙线横贯境内达36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拥有电信移动电话及联通移动电话基站各1座,变电站1座,自来水站1座,11个有线电视站,22个行政村有了新的小学教学楼;主要旅游景点有:越王台、宋代瓷窑址、南峰寺及南峰书堂、望江山、全镇27个老区革命基点村。 预计2002年经济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00万元,粮食总产量9960吨,水果总产量23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3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8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600万元,出口供货总值70万元,财政总收入216万元。. |
新县镇 |
新县镇地处莆田东北部山区,距市区51公里,北接大洋乡,南连秋芦镇,西邻庄边镇,东与福清市东张镇交界。全镇土地面积133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总人口22671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枇杷、杨梅、橄榄、柿子、板栗等杂果,此外地下蕴藏大量的矿藏,开采利用价值较高。 现有中小学17所,卫生院1所,分院2所,变电站1座,水库及附建的水电站2座,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将不断改善。主要旅游景点有: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名立说之处"夹漈草堂"、大革命时期南方十五块红色政府之一"莆田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等。 预计2002年度经济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600万元,出口供货总值130万元,财政总收入202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 |
大洋乡 |
大洋乡位于莆田北部、处于莆田、福建、永泰三县交县市交界,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18个行政村,总人口15934人,辖区内有林地面积12.9万亩,森林蓄积量11.2万立方米,经济以农业、林业及旅游业为主;全乡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将不断改善;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永兴岩生态农业旅游区"、省林业厅及省政府批准的"瑞云山森林公园"、"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预计经济指标:工农业总产值798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388万元,粮食播种总面积2.356万元,粮食总产量9319吨,人均纯收入达292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100万元,财政总收入11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