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0年建晋贤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卫子镇,1995年析置晋贤乡。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府17公里。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保民、千秋、新华、道角、中山、熨头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烤烟、沙参,兼养生猪。.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3.8平方公里 | 510811200 | 628021 | 0839 | 查看 晋贤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紫云乡 |
[概况] 位于元坝区西部。东邻旺苍县白水镇,南界晋贤乡,西连梅树乡,北依市中区龙潭乡及柳桥、元坝两乡镇。面积57.5平方千米。辖6个村,33个村民小组,1273户,4894人。汉族,乡政府驻地双洞桥,距元坝区治所10千米。(数据统计年份不详) [地名] 初治云雾村境新场沟,以王庙前紫荆树的“紫”字和云雾山的“云”字取名。 [沿革] 1950年分元坝乡南境置紫云乡,属王家区。1951年划属大坝区。1955年复属王家区。1958年建紫云乡人民公社。1975年将黄马、富华2大队划归旺苍县白水公社;将元坝乡的嘉川、三清2大队划入,并迁治韩家垭。1989年属元坝区。1995年10月划出建紫云工委,将金华村并入,直属元坝区。1997年建紫云乡。. |
元坝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区府驻地。1933年建嘉陵县元坝子区,1940年设元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置元坝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面积162.7平方公里,人口3.4万。成(都)普(济)铁路、212国道、21-301省道过境。辖砖灰、元坝、光华、长坝、胜利、杏树、新胜、中梁、吴沟、三沟、青树、子云、三青、大坝、嘉川、中槽、云雾、金华、柳桥、分水岭、拣银岩、东山、普子23个村委会和元坝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采煤、食品加工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养生猪、肉牛、黄羊。特产黑木耳、柑橘、猕猴桃、棕片。境内有柳桥石牌坊、镌刻红军标语35条,现存28条,系研究川陕革0据地斗争历史的重要史料。. |
卫子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51年设僰子乡,1959年撤僰子乡,并入石井、新场两乡,1961年建僰子公社,1965年改卫子公社,1984年置卫子乡,1987年建镇。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18公里。面积51.5平方公里,人口0.8万。212国道纵贯南北。辖卫子、冯家岭、刘家河、沈家阁、商家梁、板石沟、新云7个村委会和卫子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制造、电力、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烤烟。无铅松花皮蛋为优质产品。. |
王家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建王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区府19.5公里。面积67.6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公路。辖更新、安平、石马、方山、文星、银鱼、五马石、檀木、金鹅、金星、红庙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养蚕。. |
磨滩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50年设观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更名磨滩乡,1993年将 ? 苍溪县小新乡划入置磨滩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区府20公里。面积9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长青、磨滩、马安、金包、山青、中华、百胜、碧松、金堂、照山、佛岩、龙桥、金华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特产山楂、猕猴桃、木耳。. |
柏林沟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建柏龙乡,1950年改柏林乡,1951年改赤岚乡,1955年复柏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林沟公社,1984年置柏林沟乡,1922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28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明安、马蹄滩、帽盒山、岚黎、冯家坪、白马、向阳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淡水鱼、蚕为主。. |
太公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33年建永宁铺区太公乡。1951年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32公里。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0.9万。212国道过境。辖太公岭、大树、红卫、学堂、玄真、长岩、双庙、珠珍、白头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特产黑木耳、黄花、杜仲。. |
虎跳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1年设虎跳镇,1945年改为虎跳乡,1958年置虎跳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43.5公里。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0.9万。公路东接212国道,西通剑阁。辖毗鹿、东沟、东岩、竹江、南斗、樟树、三功、仙山8个村委会和虎跳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采金、粮油加工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生猪、肉牛、黄羊。特产柑橘、杜仲。. |
红岩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35年属张王联保处,1952年设红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嘉陵江西岸,距区府25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6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百花、天星、玉皇、平林、红江、广吉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轻纺、粮油加工、采金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雪梨、柑橘、甘蔗。. |
昭化镇 |
今昭化古城位于广元城西三十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处西岸.距今已有约二千三百年建城史.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蜀王尚封其弟为苴候,在今昭化土基坝建立苴国都邑.土基坝位于白龙江流入嘉陵江两江交汇处之东岸,旧城名“土费城”.后因两江水涨被淹没,遂弃旧城,将都邑迁至白龙江西岸1公里处别筑城池,从此称葭萌,即今之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三面皆山,两面临水,“北枕秦岭,西凭剑关,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东来广元有桔柏渡以拒之,南下苍(溪)阆(中)有梅岭关以间之,西出剑阁有天雄关以镇之,北渡阴平有白水关以守之,古称‘四战之地’.虽为弹丸之城,而有金汤之固也.”为兵家所必争.秦统一巴蜀后,在此设置葭萌县,隶属界郡,后又称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京兆县,宋代改名昭化县,今为元坝区昭化镇.昭化古城的城墙,据清道光二十二年《昭化县志》记载:“旧系土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全筑以石,围城三里七分,其墙四百三十八丈,高三丈,厚一丈二尺.上覆患房,四面有楼,东门曰‘瞻风’,南门曰‘临江’,西门曰‘临清’,北门曰‘拱极’.四周挖凿城壕积水于其中.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为了加强守城防务,于‘拱极’门外增筑一台,名曰‘金线系葫芦’.登临其上,俯视四面,了若指掌,今已废矣.”古城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邑令李宜相领银壹万柒千捌佰陆拾伍两维修古城墙,因缩小了城池面积被撤职.保宁府又饬新邑令吴庭相重修东西城墙,外墙砌石,内墙石脚砖身,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全部竣工.基本恢复了明天顺古城原貌.后因临江门一带,地势较低而近水,累遭嘉陵江洪水淹没,每逢泛期一片汪洋浩瀚如海,患及城内居民,便将临江门拆除,改筑为城垣并加固河堤,以防水患.现尚存在东、西、北三个城门.著名书法家沛丁、吴越剑分别为城门题写了“瞻风、临清、拱极”,并镌刻成碑嵌于城门上.城内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全由青石板铺成,宽约4.2米,整齐、古朴;民居房屋多为木结构,不少庭院雕刻有精致的装饰图案,充满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气息,身入民房好像进入了古老的世界;耸立在庙宇、古官衙中的老柏绿荫如盖;城东门外约1公里处嘉陵江的古桔柏渡旁,即为“摆宴坝”,相传唐明皇避乱“幸蜀”,曾在这河滩上“野餐”。. |
明觉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51年设明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19公里。面积45.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广(元)白(果)公路穿境而过。辖前锋、华丰、利华、云峰、帽壳、鹅项、五房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蚕、养猪。. |
石井铺镇 |
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为柏龙乡,1950年置新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更名石井铺乡。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19.5公里。面积82.6平方公里,人口1.1万。212国道过境。辖石井铺、肖家寨、园柏树、庙儿顶、板庙子、茶店、长岭、八庙岭、龙口、新场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酿造、粮油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蚕、养猪。. |
晋贤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0年建晋贤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卫子镇,1995年析置晋贤乡。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府17公里。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保民、千秋、新华、道角、中山、熨头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烤烟、沙参,兼养生猪。. |
文村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1年设文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31.5公里。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双龙桥、云台场、云华、助国、作功、党阳、银峰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蚕、养猪。特产贡米、松菌。境内有文村电站。. |
清水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0年设清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柏林沟镇,1995年析置清水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34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1万。212国道穿境而过。辖艺丰、清凉、树丰、文华、普贤、关帝庙、鞍山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蚕、养猪。. |
张家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1年建张家乡,1958年改公社,1992年并入太公镇,1995年析置张家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39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万。广(元)虎(跳)公路过境。辖洞坪、石庙、伏林、金子、回龙、尖山、刘庄、大雾、双柏、松梁、雷音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厂、印刷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养蚕ˉ. |
香溪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1年设香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虎跳镇,1995年析置香溪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43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0.5万。通公路。辖白鹤、元林、椿阳、坳盘、玉莲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养蚕。. |
青牛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35年建青牛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虎跳镇,1995年析置青牛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48公里。面积39.3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团结、文书、苏山、南流、白牛、莲池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 |
陈江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1年设陈江乡,1956年并入虎跳乡,1958年改陈江公社,1984年复陈江乡,1992年并入虎跳镇,1995年析置陈江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43.5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0.5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陈江、罗江、紫金、五龙、金宝、雷鸣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厂和采金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生猪。. |
丁家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40年属黄龙乡,1952年建丁家乡,1956年并入黄龙乡,1961年析建丁家公社,1984年置丁家乡,1992年并入黄龙乡,1995年复置丁家乡。位于区境西南部,嘉陵江东岸,距区府39公里。面积31.1平方公里,人口0.5万。通公路。辖断桥、湖溪、青龙、双龙、玉罗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柑橘、棕片。. |
黄龙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40年置黄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西南部,嘉陵江东岸,距区府34公里。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黄金、陵江、高照、普照、水磨、象鼻、红林、明水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金、酿酒、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 |
白果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1年设白果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西部,距区府22公里。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0.7万。广(元)白(果)公路穿境而过。嘉陵江可通拖轮。辖田岩、狮子、青光、竹林、惠果、三溪、金牛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采金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养生猪、黄羊、肉牛。特产黑木耳、松菌。. |
梅树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50年设梅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卫子镇,1995年析复梅树乡。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13.5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穿心、桐子、春花、潜力、梅岭、新力、梅树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生猪、肉牛。特产桐油。. |
射箭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40年设射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22公里。面积53.4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京元、三好、塔子、红花、板石、笔架、丁角、龙江、晒金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和采金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始于唐代,堪称中国傩戏代表的“射箭提阳戏”发源于此。. |
朝阳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40年设射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22公里。面积53.4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嘉陵江可通拖轮。辖京元、三好、塔子、红花、板石、笔架、丁角、龙江、晒金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和采金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养猪。始于唐代,堪称中国傩戏代表的“射箭提阳戏”发源于此。. |
大朝乡 |
广元市元坝区辖乡。1941年设大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昭化镇,1995年析置大朝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33公里。面积46.4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云台、五堆、牛头山、新繁、孟江、高庙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黑木耳。. |
沙坝乡 |
元坝区沙坝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中部,“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脚下,地处剑门东麓,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背靠广元机场和宝成铁路,距国道108线和绵广高速公路仅12公里,辖区内嘉陵江纵贯全境,开通了联通,移动通讯网络,交通、通讯极为便捷。境内海拔在650——800米之间,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向,以黄壤和紫色沙壤土为主,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热充沛、四季分明,对于发展提炼皂素(甾体化合物)的药源植物——黄姜,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按照“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新产业”的思路,积极探索促地农村经济发展之路,继2000年对人工驯化盾叶薯芋引进、试种成功以来,经两年的滚动发展,现已建成种源基地3000亩,幅射发展生产基地1万亩,年可产优质种姜3000吨,工业用姜1.2万吨。目前,产品已销往成都、重庆、陕西及周边市场,年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 |
柳桥乡 |
[概况] 位于元坝区东部。东、南与旺苍白水镇接壤,西与元坝镇相连,北与市中区荣山镇毗邻。面积57.35平方千米。辖6村,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78人。汉族,乡政府驻地柳桥村境麻柳桥命名,距元坝区治所5千米。 [沿革] 1950年置柳桥乡,属王家区。1951年更名为柳桥乡。同年分乡东南境置分水乡,同属大石区。1953年撤分水乡,将其辖村并入。1955年属大石区。1958年撤乡并归元坝乡。1961年从元坝乡分出原柳桥乡地置柳桥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柳桥乡。1986年属中心区。1989年属卫子区,同年设立元坝区人民政府后,为区属乡。1992年10月,撤乡并归元坝镇。1995年10月划出建柳桥工委,直属元坝区。1997年建柳桥乡。. |
拣银岩社区街道 |
拣银岩社区街道位于四川广元元坝区。下辖: 510811400001 123 0零社区 510811400002 111 轻工业管理所社区 510811400200 220 拣银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