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村位于小坝镇东面,距小坝镇政府2公里。辖11个村民组,行政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亩,林地567亩、荒坡400亩。
--人口总数:3230人 农业人口:3160人 非农业人口:70人
--行政区面积: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开发扶平,控制人口增长,生态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上寨,关井,清水,新街,弯弯,左所等11个组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木材加工,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杜仲,木材加工,养蚕 办公所在地:左所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02122 | 551700 | -- | 查看 新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钟社区 |
金钟社区位于毕节市东南部,距市区21公里。东临青龙山下力帆汽车制造厂,南接梨树镇车坝村观光园、西至白马山林场、北去小坝镇政府大楼,总面积1平方公里,辖社区9个路段以汉族、彝族为主,境内有居二路通过。是小坝开发区核心。 金钟社区是刚成立的安置小区,共有房屋247套。居住人员由四个村七个村民组组成,区内村民遵纪守法,人文素质非常高。为周边乃至全地区的发展作了楷模,被上级领导誉为小坝速度,零-工程。 走进小区,感觉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四通八达,庭院广阔。是毕节地委打造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毕节乃至贵州的第一安置区,体现了政府的人性化管理和为民作想的风格! 作为金钟管理者,要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的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创一流社区,以崭新的区容迎接四方客! --人口总数:820人 农业人口:80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力帆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金钟社区办公室 |
公鸡山村 |
公鸡山村位于小坝镇东部,与莺歌岩村及小吉镇、大方镇接壤,辖4个村民组,全村共有583户,1980人,总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占地5.3平方公里,年总收入398万元。虽然公鸡山村是小坝镇内最偏远的一个村,但早已通水通电通路。村民们依山傍水,在村支书的带头下,搞起了各种养殖,包括养殖黑山羊、鱼、猪等。目前,煤矿正在紧张旗鼓的创办之中。 --人口总数:1980人 农业人口:1767人 非农业人口:213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0.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彝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14个 生产总值:398.5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济林木,养殖黑山羊正在起步阶段 名特产品:玉米,辣椒,土豆,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王家坝公鸡山村姚家榜 |
水塘村 |
水塘村位于距毕节市东南方23公里处,共有508户,人口总数达2240人,党员人数46人,致富能手6人,含自然村寨7个,行政区面积4950亩,耕地面积2900亩,荒山草坡面积1021亩,村民以务农和打工为主,人均年收入2230元。 作为一个小型村落,我们将以热情而饱满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服务于民,用之于民,把水塘村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人口总数:2240人 农业人口:2205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329.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引进新技术,强我水塘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2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塘养殖场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水塘村办公室 |
中屯村 |
中屯村位于小坝镇西面7公里处,毕节市区之东,距毕节市区20公里,距贵毕路7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组,974户4036人,其中少数民族112人,全村耕地总面积920亩(水田300亩,旱地620亩)。中屯村农业结构主要由粮食、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构成。从事农业的1131人,占38.1%;从事二三产业的1837人,占61.9%。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及二、二产业。种植业以玉米、水稻为主,养殖业以农户少量散养为主。全年劳务输出652人,劳务工资性收入100余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在全镇属中间收入水平。全村全部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人畜饮水基本;全村有农用车15辆;摩托车96辆;有电视机896台,占总农户的100%,其中:彩电896台。村内道路全部已硬化,有电话222部,移动手机1140部。2011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升学率达100%。 中屯村海拔1200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四面环山,民风淳朴,毕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邻里小学座落我村,毕节市文物保护对象千年银杏树与邻里小学互相辉映。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白马山划线而治,与力帆时俊二期技改工程的生产基地一墙之隔,居二(211省道)公路横贯全村,新建的次一、次二路把小瓦快速通道与居二路有机结合。16个村民组均实现了水泥通组路,形成了较好的交通网络,其中13个村民组通有线电视,16个村民组基本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中屯村无霜期达260多天,粮食总产量1210800公斤,全年大牲畜存栏128头(匹),生猪存栏752头,出栏肥猪710头,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中屯村育龄妇女1138人,已婚育龄妇女749人,一孩夫妇144对,二孩夫妇298对,多孩夫妇35对。 2009年力帆骏马汽车制造厂落户中屯村, 2011年新安全门厂的新建给中屯村产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村两委班子以此为契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相信在不久不将来,中屯村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人口总数:4036人 农业人口:4024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河边,沙坝林,河一,河二,青山凹,黄岩子,翻山河,白头冲,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力帆时俊 名特产品:早熟洋芋(马玲薯) ,无公害蔬菜,千年银杏树 办公所在地:中屯村公所 |
豪沟村 |
豪沟村位于镇政府驻地1公里,面积9.7平方公里, 1095户,5283人,其中农业人口4927人,党员69人,致富能手5人,农民人均年收入2250元,居住有汉、苗族、白族等民族。种植业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马和家禽为主。粮食产量1867吨。全村已实施过人畜饮水工程;已实现户户通电,村村通路。 --人口总数:5283人 农业人口:4927人 非农业人口:356人 --行政区面积: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 发展口号:创新思路,全力推进更好更快发展 --所辖村:袁兴,大兴,新房子, 生产总值:1188.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烟叶,玉米 办公所在地:豪沟村大兴十二组 |
汉屯村 |
汉屯村位于海子街和小坝两个工业园区的中间线上,距小坝镇人民政府有4公里,占地面积约有2.4平方公里,耕地1720亩,所辖区内有6个村民组,共436户,1750人,其中有0党员31人。 --人口总数:1750人 农业人口:1700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绿色 发展 增收 --所辖村:汉屯一、二、三、四、五、六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种植 甜柿种植基地 大棚蘑菇 名特产品:马铃薯 甜柿 蔬菜 蘑菇 办公所在地:汉屯村老公社所在地 |
西冲村 |
西冲村位于小坝镇东北部,距小坝政府驻地2.5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12户,1428人,其中农业人口1386人,劳动力51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758元,居住有汉、苗等民族。种植业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南瓜、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马和家禽为主。粮食产量320吨。有土地2600亩,耕地2010亩,林地505亩,森林覆盖率为30.2%,大于(或等于)25度坡耕地1800亩,荒坡156亩,水土流失面积650亩。平均海拔高度1540米,平均降雨量900毫米,无霜期250天,平均气温11.2摄氏度.。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小坝镇内两条河中的一条流经本村,流量0.22立方米/秒,境内长度4公里;有库容量70立方米两股水水库,属于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村内大牲畜112头(匹),家禽208支,全村已实施过人畜饮水工程;已实现户户通电;有通村公路一条,实现通组公路达52%。 --人口总数:1428人 农业人口:1386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控制人口,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大豆,南瓜,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小坝镇西冲村 |
刘华村 |
刘华村位于小坝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7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5亩,全村共有5 民组,620户2637人,发源于五十亩的刘华大河从上而下,沿刘华田坝流向豪沟。 --人口总数:2637人 农业人口:2547人 非农业人口:90人 --行政区面积: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前进中的刘华 --所辖村:刘华一、二、三、四、五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粮食种植 名特产品:土豆、辣椒、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刘华村中沟 |
凤凰村 |
凤凰村位于小坝镇东部, 距小坝镇政府驻地3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675户,3255人,其中农业人口3200人,劳动力1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居住有汉、苗族等民族。种植业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大豆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马和家禽为主。粮食产量360吨。有土地3150亩,耕地1200亩,林地160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大于(或等于)25度坡耕地850亩,荒坡1400亩,水土流失面积600亩。平均海拔高度1530米,平均降雨量820毫米,无霜期240天,平均气温11.5摄氏度。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村内大牲畜320头(匹),家禽1500支,全村已实施过人畜饮水工程;已达到户户通电;有通村公路一条,实现通组公路达60%。 --人口总数:3255人 农业人口:3200人 非农业人口:55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开发扶贫,控制人口增长,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大地,桥边,祠堂,弯子,徐家弯,徐家院,大山,干田等十三个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 名特产品:大豆,梨子,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桥边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石灰石,煤。 |
小坝村 |
小坝村共1235户人,总人口4500人,有党员58人,致富能手12人,自然村寨6个,行政区域面积4800亩,耕地面积1210亩,荒地草坡面积151亩。 --人口总数:4500人 农业人口:3500人 非农业人口:1000人 --行政区面积:3.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努力便会成功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23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小麦 办公所在地:小坝镇小坝村 |
莺歌岩村 |
莺歌岩村位于小坝镇东部, 距小坝镇政府驻地8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425户,1931人,其中农业人口1658人,劳动力5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10元,居住有汉、苗族等民族。种植业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大豆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马和家禽为主。粮食产量276吨。有土地4350亩,耕地105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大于(或等于)25度坡耕地423亩,荒坡380亩。平均海拔高度1530米,平均降雨量72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平均气温11.5摄氏度。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村内大牲畜320头(匹),家禽1500只,全村早已通睡通电通路。 --人口总数:1931人 农业人口:1658人 非农业人口:273人 --行政区面积: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0.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受益每个人 --所辖村:河边,红岩沟,坡头张家寨等 生产总值:460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土豆,玉米,大豆 名特产品:玉米,辣椒 办公所在地:小坝镇王家坝莺歌岩村 --自然条件: 资源:千年古树 |
黄泥村 |
黄泥村共有570户人,总口2528人,党员41人,致富能手8人,行政区域面积555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荒山面积180亩,种植经济林木,养殖刚刚起步。 --人口总数:2528人 农业人口:2400人 非农业人口:128人 --行政区面积: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开发抶贫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22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大豆 办公所在地:黄泥村 |
官坝村 |
官坝村位于小坝镇西南方向,有人口2265人,行政区域面积6900亩,耕地面积1740亩. --人口总数:2265人 农业人口:2110人 非农业人口:165人 --行政区面积:4.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开展抶贫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2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桃 办公所在地:小坝镇管坝村 |
新场村 |
新场村位于小坝镇东面,距小坝镇政府2公里。辖11个村民组,行政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亩,林地567亩、荒坡400亩。 --人口总数:3230人 农业人口:3160人 非农业人口:70人 --行政区面积: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开发扶平,控制人口增长,生态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上寨,关井,清水,新街,弯弯,左所等11个组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木材加工,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杜仲,木材加工,养蚕 办公所在地:左所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河尾村 |
河尾村位于距离毕节市东南方24公里处,共辖10个村民组,3198人,几年前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我村处于高新产业园区中心地带,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部分村民办起了养殖业和经果林园,我村向外引进日本沙梨品种,全村共发展大型养殖户10余户,多次受到地委、市委的好评,我村还成为了全市远程教育示范基地。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河尾村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口总数:3198人 农业人口:3159人 非农业人口:39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和平组:樊寨组:青松组:和兴组等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河园经果林 名特产品:日本沙梨 办公所在地:河尾村办公楼 --自然条件: |
大仲村 |
大仲村距小坝镇有3公里,共有人口546户,2314人,致富能手4人,行政区面积1950亩,耕地面积1120亩。 --人口总数:2314人 农业人口:2214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大仲的明天会更好 --所辖村:大仲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土豆、辣椒、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大仲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