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位于南靖县东北部,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有19个村、1个居委会。祖籍金山的海外侨胞近万人,其中台湾政要萧万长先生的祖籍地就在金山镇霞涌村,两村宗亲血脉相连,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这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集“农业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汽车大镇”为一体,蕴藏着无限发展潜力和商机。
金山镇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21℃,年隆雨量1700mm,无霜期达到340天以上,发展高优农业得天独厚,是全县最大的生姜出口基地、反季节黄瓜生产基地、柑桔集散地、生猪养殖基地,是南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金山镇工业发展迅猛,素有“饼干城”、“汽车镇”之称,“敢闯、敢冒、敢拼”的金山人创办了南靖县第一家民营企业,更孕育出闻名全国的万利达集团、港兴集团、天伦集团等大规模的企业,全镇已形成食品加工、造纸包装、机械冶炼、水力发电等四大产业集群,是南靖县民营工业强镇。
金山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鹅仙洞和五云岩两个风景区,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让人留连忘返;传奇的鹅仙祈梦令人神往;舒适的通坑温泉洗却旅途疲劳;富有历史底蕴的“正月廿火把节”、“九月半铺民俗节”等文化活动吸引着四方的游客。
金山镇交通便捷,国道319线、厦蓉高速公路和龙厦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运输行业异军突起,拥有6家汽车运输企业,3000多辆专业运输车辆,货运转载全国各地。
这个充满灵性的闽南重镇,已成为投资创业、旅游观光的热土。便捷的交通运输、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热情的金山人民,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携手共绘美丽蓝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8万人 | 268平方公里 | 350627104 | 363000 | 0596 | 查看 金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金峰社区 | - | - |
---- |
查看 金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水美村 | - | - |
---- |
查看 水美村谷歌卫星地图 |
荆美村 | - | - |
---- |
查看 荆美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金山村 | - | - |
---- |
查看 金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建村 | - | - |
---- |
查看 东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乾村 | - | - |
---- |
查看 河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公村 | - | - |
---- |
查看 马公村谷歌卫星地图 |
安后村 | - | - |
---- |
查看 安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麻村 | - | - |
---- |
查看 下麻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永村 | - | - |
---- |
查看 下永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麻村 | - | - |
---- |
查看 上麻村谷歌卫星地图 |
荆都村 | - | - |
---- |
查看 荆都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村村 | - | - |
---- |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内村 | - | - |
---- |
查看 新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后眷村 | - | - |
---- |
查看 后眷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都美村 | - | - |
---- |
查看 都美村谷歌卫星地图 |
碧溪村 | - | - |
---- |
查看 碧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内安村 | - | - |
---- |
查看 内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山村 | - | - |
---- |
查看 大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山城镇 |
山城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部、船场溪下游。东靠靖城镇和丰田华侨农场,西界南坑乡,南与平和县接壤,北与龙山镇毗邻,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沿河流域是冲积平原,其余属丘陵地。船场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 元、明、清时期,山城属归德里,民国时期属山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一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1984年7月改设山城乡。1987年5月,山城乡并入山城镇。1990年,全镇分为27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296个村民小组,共有16515户、72340人。 全镇耕地面积41999亩,其中水田35916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甘蔗。水果四季飘香,主要水果有香蕉、柑桔。1990年,产粮21764吨,产蔗39345吨,水果总产18240.6吨,其中香蕉13305.3吨,柑桔4557.5吨,农业总产值7991.79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 镇办企业有水电站、农械厂等,1990年工业企业总产值2082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县办南靖县第一中学、第五中学、城关职业中学、山城中学、小学31所。卫生事业有县办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镇办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24所。还有1所文化站。 山城下半镇地势低洼,屡遭水害。1960年后,县拨款建筑山城防洪石堤,至1985年共建筑1206米,投资115万元。还兴建三卞、洪山2条渠道以及下戴等8条防洪堤、红岭电排站,70%农田达到旱涝保收。 名胜古迹有南靖土楼、明代建筑武庙、碧阳宫和紫荆山. |
丰田镇 |
丰田镇地处闽南九龙江上游的永丰溪与龙山溪汇合处,系漳州西北郊、南靖的东大门,属南亚热带气候;常年温暖,四季长青,土地总面积58平方公里(6.26万亩),其中耕地1.24万亩,园地1.19万亩,林地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9%。 丰田镇前身是省级农垦农场,全称“福建省丰田农场”,1978年6月安置四批越南归难侨798户2810人后改为省侨办直属的华侨农场,全称“国营福建省南靖丰田华侨农场”。1998年下放地方0管辖后,设立丰田镇人民0,同时增挂省级丰田华侨经济开发区,实行“开发区、华侨农场、建制镇”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起运作的新领导体制。全镇辖6个自治村、2个居委会,仍保留原作业区机构,分设37个村民小组,居住2528户、9269人,其中归难侨488户2228人,是闽南主要侨乡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二大的华侨农场。 丰田镇交通便捷,地处“319”国道边和漳龙高速公路南靖互通口出口处,东南距漳州30公里,距厦门国际机场98公里,西距县城16公里,距龙岩98公里,已动工兴建的龙厦铁路纵贯境内而过,预计2010年全线通车。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历届镇党委、0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镇”战略,2008年社会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01亿元,比增39.9%,目前企业63家,工业总产值大8.6亿元,比增50%,其中规模工业20家,规模工业产值7.6亿元,比增40.7%,农业总产值9800万元,比增1.01%,财政总收入2577万元,本级财政收入912万元,比增37.8%。近年来,按照县委县0提出的“一个中心,五区并进”的发展战略,作为“五区并进”之一的丰田项目区,按照“高起占规划、高标准建设、专业化布局、功能化开发、生态型发展”原则,已完成项目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为着力提升项目区的产业层次,规划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8.9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4.4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6000亩,建设年限为2007—2010年,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 丰田镇矿产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农业以香蕉为主,种植近万亩,年产优质香蕉7000多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龙眼、蜜柚、柑橘、麻竹、食用菌、花卉等,是福建闽南“果花茶”主产区之一。 丰田镇突出开发“319”国道旁、高速公路互通口和龙厦铁路沿线的黄金地带,以“侨”的优势,以兰花市场和阿伟水族热带观赏鱼为依托,以福建土楼旅游为中心,以正在规划的漳龙休闲度假区为平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今天的丰田,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她正以从未有过的发展活力描绘明天崭新的蓝图。 |
靖城镇 |
靖城镇地处南靖县东大门,距漳州市区15公里,物华天宝,经济繁荣,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是漳州市重点卫星城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现代农业发达,是全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福建省最大的珍稀食用菌推广中心和生产基地及漳州市绿色有机栽培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也是饮誉海内外“天宝香蕉”的主产区,已初步建立食用菌、香蕉、龙眼、荔枝、反季节蔬菜、淡水养殖、禽畜、花卉等八大生产基地。这里基础设施配套,投资环境优越,龙厦铁路穿境而过并设立漳州货运站,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境内设有省级重点预备建设项目——南凌项目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拥有民营企业、“三资”企业978家,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电子、食品、鞋业、建材、家俱等六大工业群体。高度发达的工农业直接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繁荣,商业、饮食、流通、运输、修理、信息、健身娱乐等八大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靖城人民决心以勇往直前的胆识和气魄共创明日辉煌。 靖城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东南部,东界芗城区,西接山城镇,南与平和县、龙海县毗邻,北与龙山镇和五凤农场相接,西北与丰田华侨农场相连,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属冲积平原和黄壤丘陵,国道319线通过北境,九龙江西溪纵贯南北。 历史文化 靖城古称兰陵,相传古时大帽山下出产一种名贵兰花,由此而得名。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至民国27年(1938年)580多年间,为县治所在地。元、明、清时期属坊,属由义里和居仁里。民国时期属城厢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第二区,1958年为靖城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靖城镇。1990年,划分为2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346个村民小组,共有13467户、57407人。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立儒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设立社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县立高初等两所小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南靖第四中学、古湖中学、草坂中学以及26所小学。还兴建1座镇办影剧院和1所镇办卫生院、24所农村医疗站。 靖城位于荆江和龙山溪汇合处,地势平坦,河床略低于田地,历年常受水患。清光绪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间(1904~1908年)曾发生3次特大洪水,其中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西河石佛坝决口,县衙、仑库、学宫、鼓楼、武届均被冲毁,淹死15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0多次拨款修筑堤岸,兴建湖前电力灌溉站和沧溪电排站,以及具有116万立方米容量的大房水库和7个10万立方米的水库。 靖城是漳州通往龙岩必经之道,历来是军事要地,民国21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挺进漳州时,-军阀张贞部在榕仔岭至峰苍岭、十二岭设重兵把守,红军分两路进攻,张贞部全线崩溃,红军胜利进漳。红十五军进驻靖城时,司令部设在文庙,政治部设在城隍庙。 名胜古迹有元代建筑的宝珠山道原亭和建于明初的文昌塔及圆山北坡的三道亭。 经济发展 全镇耕地48764亩,其中水田38024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甘蔗、花生。1990年产粮24284.1吨,产蔗67647吨,产花生383.9吨。水果四季飘香,草坂荔枝、径里金桔、珩坑杨桃、沥阳芒果、下割香蕉,尤负盛名。此外,还有石榴、枇杷、龙眼、西瓜、凤梨等。1990年,水果总产19162.5吨,其中:柑桔505.2吨、荔枝628.0吨、香蕉16701.0吨、龙眼563.3吨。鱼池1638亩,产鱼336吨。农业总产值9144.9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历来被誉为水果鱼米之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镇(社)办企业,创办了粮油厂、铁厂、竹器厂、木工厂、机砖厂和建筑业等。1990年,工业企业总产值88万元、传统产品有下魏草席、湖山竹笠、天口磨刀石、武林畚箕。 |
龙山镇 |
龙山镇东临漳州,西连龙岩,是漳州市重点乡镇,是闽西南交通要道和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全镇总面积319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3.86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山地面积33万亩;319国道线、漳龙高速公路、在建中的龙厦铁路贯穿全境,且南靖段的客(货)运站设在龙山镇区;九龙江西溪、永丰溪流经全境,大小溪流数十条,建有中小型水电站15座和2座11千万伏输变电站;境内物产丰富,盛产各种优质水果,素有“麻竹之乡”、“水果之乡”之美誉。境内有储量丰富的九龙玉、硅沙、瓷土、矿泉水、地下温泉、银矿、铜矿、钨矿、大理石等丰富的矿藏资源;全镇拥有自来水厂两家、镇级无公害垃圾处理场一座、二级甲等卫生院一所、中学2所,小学18所和10多家食宿服务行业。现有规模工业16家,基本形成以五金冶炼、造纸包装、食品加工、水电等四大支柱产业。 龙山镇将大力实施“四三工程” :即“巩固农业大镇,建设工业强镇,构筑生态工贸重镇,做活三线(319国道线、龙南龙船线、龙厦铁路沿线)三区(永丰片区、龙山片区、马山片区)、壮大三大支柱(造纸包装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实现三大突破(重大项目、休闲旅游、工贸运输)”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此际风正好,扬帆争上游。龙山将以龙的精神,构筑无限广阔的未来。 |
金山镇 |
金山镇位于南靖县东北部,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有19个村、1个居委会。祖籍金山的海外侨胞近万人,其中台湾政要萧万长先生的祖籍地就在金山镇霞涌村,两村宗亲血脉相连,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这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集“农业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汽车大镇”为一体,蕴藏着无限发展潜力和商机。 金山镇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21℃,年隆雨量1700mm,无霜期达到340天以上,发展高优农业得天独厚,是全县最大的生姜出口基地、反季节黄瓜生产基地、柑桔集散地、生猪养殖基地,是南靖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金山镇工业发展迅猛,素有“饼干城”、“汽车镇”之称,“敢闯、敢冒、敢拼”的金山人创办了南靖县第一家民营企业,更孕育出闻名全国的万利达集团、港兴集团、天伦集团等大规模的企业,全镇已形成食品加工、造纸包装、机械冶炼、水力发电等四大产业集群,是南靖县民营工业强镇。 金山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鹅仙洞和五云岩两个风景区,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让人留连忘返;传奇的鹅仙祈梦令人神往;舒适的通坑温泉洗却旅途疲劳;富有历史底蕴的“正月廿火把节”、“九月半铺民俗节”等文化活动吸引着四方的游客。 金山镇交通便捷,国道319线、厦蓉高速公路和龙厦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运输行业异军突起,拥有6家汽车运输企业,3000多辆专业运输车辆,货运转载全国各地。 这个充满灵性的闽南重镇,已成为投资创业、旅游观光的热土。便捷的交通运输、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热情的金山人民,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携手共绘美丽蓝图。 |
和溪镇 |
和溪镇位居九龙江西溪源头的闽西南结合部,与龙岩、漳平、华安三县(市)毗邻,319国道、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等穿境而过,是农村集市贸易的集散地,边贸历史长达600多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9万人,辖区面积14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0摄氏度,年降水量1850毫米,平均海拔460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镇连续八届十六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镇,是“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先进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和溪镇拥有我国现存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乐土亚热带雨林。森林面积仅0.22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也是厦门大学生物科学院的科研基地。拥有历史悠久、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窗口之一——慈济行宫,宫内奉祀的保生大帝神像是海峡两岸仅存的两尊宋元时期雕刻的保重大帝金身神像之一,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和溪镇拥有丰富的优质天然温泉资源,盛产茶叶、花卉、药材(巴戟天、七叶胆)、毛竹等特色产品。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6000亩,茶叶加工厂38家,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现拥有“茶农世家”、“润玉”、“天露”、“溢芳”等注册商标。被称为“南方小人参”之称的名贵药材巴戟天1500亩;七叶胆2500亩,加工厂14家,其产品远销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花卉1500亩(主要有兰花、杜鹃花、海枣、桂花、茶花、花棕、非洲茉莉等)。和溪镇认真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己拥有禾祥硅厂、顺顺纸板、福财纸业、万家和石业、和溪电业、海和电厂、佳纶工艺品、禾丰铸造等8家规模企业。 |
奎洋镇 |
南靖县奎洋镇位于漳州、龙岩两市交界处,是介于闽南和闽西之间的一个重镇,全镇12个行政村,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山地面积15万亩,南一水库库容量1.58亿立方米,流域控制面积522平方公里。这里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近年来,奎洋镇实施“以电引路,以工兴镇”发展战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呈现出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竹木加工和金属冶炼“五龙腾飞”的民营工业新景象。 福建省漳龙边际(南靖奎洋)民营经济区位于319国道奎洋段两侧,长度2.7公里,面积1188亩,距离漳州89公里,厦门128公里,龙岩53公里,交通十分方便。该经济区毗邻龙岩市,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龙岩丰富矿产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等)和山林资源发展工业,还可以借助南靖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闽粤边界贸易,大力发展各类民营企业。 经济区目前已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一是水电行业,以“九龙电业公司”为龙头,共投资4000万元,3座35千伏输变电站,供电能力达3.5万千瓦/时;二是饼干行业,以“嘉宝饼业”为龙头,共两家饼干厂,十条生产线,日产饼干200吨;三是水泥行业,以“漳州中达水泥厂”为龙头,年产水泥50万吨;四是竹凉席行业,南靖夏唯怡竹业公司拥有108家竹席加工厂,年产优质竹凉席55万件,产品销往广东、上海、台湾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 |
梅林镇 |
梅林镇位于南靖县西北部,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三团溪由南而北汇入书教溪 ,山长公路贯穿全境。元、明、清时期,梅林属居仁里梅林总,长教属长窖总。民国初期属三团区和长教区。民国32年(1943年)属长梅乡,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3名进士,22名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年为第五区。1958年9月为梅林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为梅林乡,1999年撤乡建镇 。设10个村(居)委会,89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3759户,总人口14333人。 梅林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全镇拥有方圆土楼900多座,被喻为“土楼王国”,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岩”,独具特色的“天后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贵楼”和“怀远楼”,目前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梅林是漳州市著名的侨乡之一,旅外侨胞有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尼、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梅林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8.5—19℃,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海拔380—1100米,年日照1500小时,全镇林业用地130078亩,森林覆盖率78%,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烟叶、蜜柚、柿子、青梅等。 梅林镇革命斗争历史悠久,科岭是闽南著名老苏区。民国20年后,邓子恢、张鼎丞等曾数次率领红军到科岭开展革命斗争。民国22年科岭村成立苏维埃0。民国23至25年间,-对科岭发动13次围剿。为了纪念科岭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业绩,党和0在科岭建立1座纪念亭、1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
书洋镇 |
书洋镇位于南靖西南部,省道山长线穿境而过,系南靖、平和、永定三县交汇处的重要边贸集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全镇土地面积184平方公里,辖有21个自治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万多人。有关海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近5万人,是漳州市重点侨乡之一。 该镇既是历史文化名乡,又是我县的土楼旅游景点汇集地之一。全镇拥有方圆土楼400多座,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田螺坑自然村、塔下村被评为全国15个、全省仅有的两个“中国景观村落”。境内拥有土楼博物馆、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塔下德远堂、树海瀑布等旅游景点。 书洋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盛产茶叶、红柿、毛竹等产品,是名副其实的茶叶之乡和柿子生产基地。目前,全镇种植优质茶叶3万亩,年产干毛茶1000万斤,水果面积达2.5万亩,主要种植红柿、青梅、芦柑等,年产红柿500万斤,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冰花黑(辉绿岩)、书洋黑(饰面闪长岩)及国内外罕见的珍稀“七彩石”(砾岩)等矿石,总储量约300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水电1万千瓦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船场镇 |
船场镇地处南靖县西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东界金山镇,西靠书洋镇,南接南坑镇,北邻奎洋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中心枢纽站,距土楼主景区18公里,距县城20公里,是闽南山区重要集镇和物资集散地。全镇方圆总面积193平方公平,辖有1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7万人。历史上,由于水路发达,船舶云集,故名船场。 船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60%以上,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是闽南的一片绿洲。近年来,船场镇党委、0结合资源优势,确定了“绿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突出旅游先行,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产业开发,着力建设生态观光区、温泉度假区、宗教文化区和特色餐饮区等旅游配套项目,全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特色更为凸显,有闻名遐迩的新溪尾、三洞十八景的石门岩、八仙围棋山、特大风动石、天然温泉和“华东黄果树”之称的树海瀑布群,形成了山青、水秀、石奇、瀑美、泉特、庙灵等奇特景观,前来游玩的四方宾朋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船场山青水秀,交通发达,民风淳朴,风景迷人。走进船场,以“观山水、赏兰花、泡温泉、朝圣庙、住农家、品健美鸭”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游,让人赏心悦目,豁然开朗,让人真正感受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的和谐统一。 船场,是一块充满生机的处女地和聚宝盆,更是您投资创业的热土和旅游的乐园! |
南坑镇 |
南坑镇位于南靖西北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境内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是虎伯寮国家自然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兰花之乡”、九龙江西溪发源地、0闽南地委机关旧址所在地,也是福建土楼(南靖)的必经之地。 南坑镇地理位置优越,距厦门机场75公里、漳州市区48公里、漳龙高速25公里、县城8公里、福建土楼(南靖)31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山梅公路穿境而过。全境森林覆盖率85%,原始森林3万亩,竹林5.5万亩,经济生产以农耕经济为主,境内无工业污染。是野生中国墨兰的原产地,全镇种植兰花4000亩,有墨兰、寒兰、建兰、春兰、杂交兰等100多个品种;种植万亩高海拔茶园,年产茶叶200万公斤;蜜柚1万多亩,年产蜜柚1300万公斤。还有巴戟天、金钱草等野生药材及蜂蜜、黑木耳、笋干、香菇等土特产。美丽富饶的九龙江西溪在境内迂回流淌,两岸风景秀美,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一幅优雅的田园山水画,别有“小桥流水 人家”的韵味。 近年来,南坑镇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以“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名镇”为发展理念,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第八届、第九届市级 “文明村镇”,多次受到县委、县0的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