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新罗区 >> 苏坂乡

苏坂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苏坂乡谷歌卫星地图)


苏坂乡简介

  "苏坂乡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东南与漳平市的基太、拱桥镇交界,西南与雁石镇相邻,北与白沙镇接壤,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苏坂村,距城区55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145个村民小组,26个党支部(其中一个党总支),总人口16593人(其中农业人口16084人)。全乡2003年计划生育率98.59%,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8.55‰和5.36‰,人口自然增长率3.19‰。全乡现有耕地面积为10838亩。
   经济概况
   2003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9015万元(现价,下同),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其中农业总产值5856万元,比增10.7%;乡镇企业总产值13489万元,比增13.4%;工业总产值7069万元,比增10.5%。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67.43万元,比增15.5%;中央级财政收入116.33万元,比增23.41%;地方级收入321.1万元,比增13%。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比增5.7%。宽裕型小康进程达78.2%。
   农业
   全乡粮经比例为55:45,实现农业总产值5856万元。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全年共引进12个品种的杂交水稻良种,全乡粮食总面积18120亩,粮食总产量6689吨,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11800亩,总产量4542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18.9平方公里 350802202 364000 0597 查看 苏坂乡谷歌卫星地图

苏坂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合溪村 - -

----

查看 合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邦村 - -

----

查看 红邦村谷歌卫星地图
芦林村 - -

----

查看 芦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地村 - -

----

查看 黄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美山村 - -

----

查看 美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苏坂村 - -

----

查看 苏坂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城村 - -

----

查看 石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联村 - -

----

查看 东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和目村 - -

----

查看 和目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村村 - -

----

查看 下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瓦洋村 - -

----

查看 瓦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楼村 - -

----

查看 西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岭兜村 - -

----

查看 岭兜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坑村 - -

----

查看 大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黎山村 - -

----

查看 黎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易家邦村 - -

----

查看 易家邦村谷歌卫星地图

苏坂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城街道

  东城街道 代码350802001   驻东街,辖10个社区:~001_东门社区、~002_东风社区、~003_东宝社区、~004_松涛社区、~005_东街社区、~006_平寨社区、~007_北龙社区、~008_社兴社区、~009_东新社区、~010_东宫下社区。   1998年,辖13个居委会(双井、红龙、松涛、东门、东风、平寨、东宝、北园、东新、社兴、东街、东宫下、龙凤)。   

南城街道

  南城街道位于福建龙岩新罗区。下辖:   350802002001 111 溪南社区   350802002002 112 隔后社区   350802002003 112 黉门前社区   350802002004 112 新陂社区   350802002005 112 后盂社区   350802002006 111 登高社区   350802002007 111 清泉社区   350802002008 111 小溪社区   350802002009 111 新岩社区   350802002010 111 翠屏社区   350802002011 111 大同社区   350802002012 111 兴晖社区   350802002013 111 莲-区   

西城街道

  西城街道位于福建龙岩新罗区。下辖:   350802003001 112 西安社区   350802003002 112 苏溪社区   350802003003 111 西平社区   350802003004 111 西兴社区   350802003005 111 西桥社区   350802003006 111 莲花社区   350802003007 111 莲新社区   

中城街道

   中城街道位于龙岩市新罗区的中心,是龙岩市经济、贸易、文化、教育汇集地。   代码350802004   驻虎岭,辖11个社区:~001_青草盂社区、~002_凤凰社区、~003_北关社区、~004_梅林社区、~005_北门社区、~006_上井社区、~007_兴门社区、~008_虎岭社区、~009_中街社区、~010_西街社区、~011_宝泰社区。   1998年,辖10个居委会(北关、凤凰、北门、岩心、团结、虎岭、兴门、梅林、中街、西街)。   街道概况   街道在市区中部,办事处设龙川西路。面积1.86平方公里。明代属铁石乡在坊里。清代至民国初为所内坊、武安坊。   民国18年7月至翌年11月24日,民国21年4月10日至10月17日在旧所内坊、武安坊设城区第一、二乡和第六乡(兴门、虎岭)苏维埃政府。   民国22年,为合作乡,属新罗区,次年属第一区。民国26年3月,属第一区的合作乡联保,设12保。民国30年12月,划北门、三民、中正、中山、五权、五彩、虎岭保,属合作镇。民国33年后,为新罗镇的永宁、三民、中正、中山、虎岭、五彩、北门保。   1949年11月,属龙州市的武安、所内、西门3村。次年4月,属附城区。1955年1月,分西民、中民街。1953年并入城关镇。1958年西街、中街居委会和西街、中街生产大队属城关公社。1968年二居委会并入生产大队。1979年,中街、城西居委会(部分)及西街、中街大队属城关镇。1982年设中城街道办事处,辖虎岭、兴门、北门、北关、凤凰、岩心、团结居委会和中街、西街大队。1987年为7居委会、2村委会。   辖区在市区的中心,是主要侨乡,也是主要商业区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居民2万余人。1987年,总人口375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258人。耕地383亩,林业用地140亩。农业总产值43万元(按1980年价),其中种植业11万元、畜牧业32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个,产值81万元。村居委会及以下办工业企业44个,从业156人,产值46.24万元。乡镇企业216个,从业1033人,总收入854万元(按现价)。其中街道办企业11个,从业483人,总收入242.69万元。  

西陂街道

¡¡¡¡¡¡¡¡Î÷Úé½ÖµÀλÓÚ¸£½¨Ê¡ÁúÑÒÊÐÐÂÂÞÇøÎ÷Äϲ¿£¬ÊÐÇøÎ÷±±²¿£¬¾àÇøÕþ¸®1ǧÃס£Ãæ»ý52.7ƽ·½Ç§Ã×£¬Ï½1¸öÉçÇø¡¢14¸öÐÐÕþ´å¡£°ìÊ´¦×¤ÌõΧ¡£319¹úµÀ¡¢Áú¿²Ìú·¹ý¾³¡£ ¡¡¡¡- ¡¡¡¡´úÂë ¡¡¡¡350802005£º¡«001»ªÁú³§¾Óί»á ¡«201Î÷ɽ´å ¡«202³ÂÚé´å ¡«203ÌõΧ´å ¡«204ÅÅÍ·´å ¡«205´óÑó´å ¡«206ʯÇÅ´å ¡«207СÑó´å ¡«208ÕŰ×ÍÁ´å ¡«209»ÆÖñ¿Ó´å ¡«210³à¿Ó´å ¡«211áÇ¿Ú´å ¡«212×ÏÑô´å ¡«213ÄÏʯ´å ¡«214Ô°ÌïÌÁ´å ¡¡¡¡- ¡¡¡¡ÑØ¸ï ¡¡¡¡Ã÷´úÊôÌúʯÏçÔÚ·»À°üÀ¨½ñ³ÇÇøÎ÷½¼µÄÎ÷ɽ¡¢Ð¡Ñó¡¢³ÂÚéºÍ±±½¼µÄºó±±Ñó¡¢ÕŰ×ÍÁ¡¢»ÆÖñ¿Ó¡¢³à¿Ó¡¢´ó¸ôÍ·µÈ´åÂä¡£Çå´úÖÁÃñ¹ú³õΪÎ÷ɽÉç¡¢³ÂÚéÉçºÍÍ⽭ɽÉ粿·ÖÇøÓò¡£Ãñ¹ú18Äê7ÔÂÖÁÒîÄ궬£¬³ÉÁ¢³ÂÚéÇøËÕά°£Õþ¸®£¬Ï½³ÂÚé¡¢ËÕϪ£¨²ÜÁ«Ï磩¡¢²ÜϪ£¨½ñ²ÜÛס¢ÏÂ弡¢Ë®ÌÁµÈµØ£©¡¢ÔÂɽ£¨½ñ²ÜϪÏ磩ÏçËÕά°£Õþ¸®£»³ÉÁ¢Íâ½­É½ÇøËÕά°£Õþ¸®£¬Ï½Î÷Ñ󣨽ñСÑó¡¢»ÆÖñ¿Ó¡¢ÕŰ×ÍÁµÈ£©¡¢Ð»Ñ󣨽ñÁúÃÅÕò£©ÏçËÕά°£Õþ¸®£»³ÉÁ¢Î÷É½ÇøËÕά°£Õþ¸®¡¢Ï½Î÷ɽ¡¢ÌõΧ¡¢´óÑóµÈ´å¡£Ãñ¹ú20Äê3ÔÂÖÁÒîÄê10Ô£¬³ÉÁ¢Î÷ÚéÇø£¨Î÷ɽ¡¢³ÂÚé¶þÇøºÏ²¢£©ËÕά°£Õþ¸®£¬Ï½13ÏçËÕά°£Õþ¸®¡£ ¡¡¡¡Ãñ¹ú22Ä꣬ÊôÐÂÂÞÇøµÄÍâ½­ÏçºÍÎ÷³ÂÇøµÄʯ¶ÕÏç¡£´ÎÄêÊôµÚÒ»Çø¡£Ãñ¹ú26Äê3Ô£¬ÉèÍâ½­¡¢Ê¯¶Õ¡¢Ìõ³ÂÏçÁª±££»Ãñ¹ú28Ä꣬ËõΪÎ÷³Â¡¢Ê¯½­ÏçÁª±£¡£Ãñ¹ú30Äê12ÔÂΪʯ¶ÕʵÑ飨ʾ·¶£©Ï磬ϽËɶա¢ÅÅÍ·¡¢ÖÐÑó¡¢ÉÏÑó¡¢Ê¯ÇÅ¡¢ÌõΧ¡¢ÆºÁ롢ƽÚé¡¢ÂäÑó¡¢Ð¶ձ£¡£Ãñ¹ú33Äêºó£¬ÎªÎ÷¶ÕÏçµÄÕñС¢»ÆÖñ¿Ó¡¢ÖÐÑó¡¢ÉÐÑó¡¢Ê¯ÇÅ¡¢Î÷ºþ¡¢Ëɶա¢Æ½Ú顢ƽÑ󡢸´Ð˱£¡£ ¡¡¡¡1949Äê11Ô£¬ÊôÎ÷³ÂÇøµÄÎ÷ɽ¡¢ÌõΧ¡¢´óÑó¡¢Î÷Ñó¡¢Ë«Æ½´å¡£1956ÄêÊô¸½³ÇÇø£¬Éè´óºþ¡¢Î÷Ñó¡¢Î÷ÚéÏ磬1957Äê¸ÄÉèÎ÷ÚéÏç¡£1958Äê³ÉÁ¢Î÷Ú鹫Éç¡£´ÎÄê²¢Èë³Ç¹Ø¹«É磬ÉèÎ÷Úé¹ÜÀíÇø¡£1960Äê1Ô£¬²¢Èë³Ç½¼¹«É磬ÉçÖ·ÔÚÎ÷ɽ£¬Æä»ÆÖñ¿ÓÉú²ú´ó¶ÓµÈ²¢Èë³Ç¹Ø¹«Éç¡£1961Äê6Ô£¬´Ó³Ç½¼¹«Éç³ö£¬»Ö¸´Î÷Ú鹫É磬Ͻ³ÂÚé¡¢ÌõΧ¡¢Î÷ɽ¡¢ÅÅÍ·¡¢´óÑó¡¢Ê¯ÇÅ¡¢Ð¡Ñó¡¢³à¿Ó¡¢³œ¿Ú¡¢ÄÏʯ¡¢Ô²ÌïÌÁ¡¢ÕŰ×ÍÁ¡¢»ÆÖñ¿Ó13Éú²ú´ó¶Ó¡¢93Éú²úС¶Ó¡£1984Äê7Ô¸ÄÉèÎ÷ÚéÏç¡£1987Äê£¬Ãæ»ý52.69ƽ·½Ç§Ã×£¬×ÜÈË¿Ú24957ÈË£¬ÆäÖзÇũҵÈË¿Ú8311ÈË£¬Ï½14´å¡¢115´åÃñС×飬ÏçÕþ¸®×¤µØÎ÷ɽÛ×£¬¾àÊÐÇø2.5ǧÃס£1992Äê³·Ïç¸ÄÕò¡£1997Äê£¬Ãæ»ý52.7ƽ·½Ç§Ã×£¬ÈË¿Ú2.6Íò£¬Ï½³ÂÚé¡¢ÌõΧ¡¢Î÷ɽ¡¢ÅÅÍ·¡¢Ê¯ÇÅ¡¢´óÑó¡¢Ð¡Ñó¡¢ÕŰ×ÍÁ¡¢»ÆÖñ¿Ó¡¢³à¿Ó¡¢³œ¿Ú¡¢×ÏÑô¡¢ÄÏʯ¡¢Ô°ÌïÌÁ14¸ö´åί»á£¬ÕòÕþ¸®×¤Î÷ɽÛס£[1]¡¡¡¡[¸ÐÐ»ÍøÓÑ"üò­Ð¦Ç³"·ÖÏí´ËÄÚÈÝ¡£]

曹溪街道

  曹溪街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南部,市区西南部,距区政府3千米。面积130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下寮。319国道贯穿全境。   明代属铁石乡在坊里南面的东山、石粉岭、蔡坑、黄庄,及上坪上社的崎濑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东山社全境及马坑社、陈陂社的部分区域。民国18年7月至民国21年间,成立马坑区苏维埃政府,辖崎濑、马坑等乡;成立东山区苏维埃政府,辖石粉、东山、董邦、浮塘、蔡坑、王庄、坑头等乡;成立山马区苏维埃政府,辖原东山、马坑;蕉坑区苏维埃政府,辖经畲、石钟(今属漳平)、中甲、黄田等乡;民国21年4月10日至10月27日,成立南福区苏维埃政府,驻地中甲。   民国22年,曹溪、莲山乡属西陈区,天和(崎濑)、东浮(蔡坑、月山)属第五区。次年属第一区。民国26年3月,为第一区的曹溪、莲山乡联保,以及第二区的天和、东浮乡联保。民国27年并为曹莲乡联保,辖10保。民国30年12月包括曹莲乡的石庵、石盂、月山、曹圩、下寮、水塘、西中保;东安乡的马濑、王坑、东山、董邦、蔡坑、浮塘保。次年还包括从漳平县割入象和乡的中甲保。民国33年后,辖区为曹莲乡的东山、王坑、董邦、后盂、水塘、下寮、西中、月山、蔡坑、马濑、浮塘、后张、石庵保,象和乡的中甲保及第二区的天和(4保)、东浮(5保)。   1949年11月,属西陈区,辖曹溪、月浮、石粉、山马、中甲村及双平村的坪尾。1956年,属附城区,辖溪山、石粉、山马、中甲乡。1957年分设溪山、中粉乡。1958年,成立溪山公社、中粉公社。1958年并入城关公社,设溪山、中粉管理区。1959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6月从城郊公社分出,分设曹溪公社,辖崎濑、马坑、王庄、浮蔡、月山、西洋、曹圩、下寮、水塘、黄坑、坪尾、董邦、东山、五星、石粉、坑头16生产大队、82生产小队及中甲公社的中甲、下经畲、黄洋、杨梅坪、毛桃坑、上进洋、柯松岭8大队、21小队。1965年,二公社合并称曹溪公社。   1984年7月改设曹溪乡。1987年,面积130.23千米,总人口221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11人,辖13村、93居民小组,乡政府驻地曹溪圩,距市区4千米。1990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曹溪、下寮、西洋、水塘、坪尾、月山、浮蔡、坑头、王庄、崎濑、马坑、石粉、董邦、东山、黄坑、科桃、中甲、黄洋、经杨19个村委会。[1]   

东肖街道

  东肖街道是福建省龙岩市著名的老区、侨乡,位于新罗区南部,距区政府8千米。面积73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菜园。319国道过境。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肖镇是闽西著名的老区和侨乡,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副总理的家乡。该镇位于龙岩市西南部,319国道、漳龙高速公路、省道福三线、龙岩大道穿行而过,交通便利,属于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组团。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山地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5%。下辖十八个村,总人口23586人。   现形成8000亩的经济林地、年出栏6万头的生猪基地、复种面积达9000亩的蔬菜基地和年加工量上千万斤的花生加工基地。该镇区位优势明显,邮电通讯发达,能源供给充足,社会治安良好,投资环境优越。省级开发区——龙岩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9年5月29日在该镇开工建设。两年来,该镇共签约项目16个,引进资金6000多万元。1999年被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新增投入先进单位”。   -   沿革   明代为铁石乡南表政里东坑社的白土、肖坑、西坑和城区南郊的古田洋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东肖社全境。民国18年(1929)6月至翌年12月15日,民国21年4月10日至10月17日,建立东肖区苏维埃政府,辖12乡。民国22年,与黄坊并为东黄区,设龙前、溪圣、西园、西兴、永安5乡。次年属第五区。民国26年3月,属第二区,设白土办事处,划永安、溪圣、西园、前潭、龙前、西兴乡联保。次年缩为安园、溪圣、复兴、龙前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设白土镇,辖寨李、黄邦、连甲、溪兜、溪坝、连圣、盂头、复兴、菜园、桂园保;还有龙兴乡的湖邦、肖坑、榴村、后田、邦口、雷隔、泉井、聚源、龙聚、东窟保和东安乡的田洋、永昌、罗星、曲潭保。民国33年龙兴乡、东安乡的所属保并入白土镇,划寨李、黄邦、溪坝、湖邦、连圣、菜园、龙聚、桂园、泉井、后田、榴村、雷隔、田洋、永昌、曲潭、东窟、肖坑、盂头18保。   1949年11月,为东红区的中民、洋潭、榴田、溪兜、龙泉5村。1950年2月分设东肖区,辖中民镇、溪圣、榴田、龙泉、洋潭乡。1956年分中民、洋潭、榴田乡,属附城区。1957年设东肖乡(县直属)。1958年成立东肖公社。1959年红坊公社并入东肖公社,翌年并入城郊公社,设东肖管理区。1961年恢复东肖公社,辖肖坑、隘头、榴坑、后田、东窟、龙丰、龙聚、邓厝、后埔塘、坝桥、泉邦、湖洋寨、联邦、隔顶、李家、黄邦、菜园、盂头、连圣、溪连、曲潭、洋潭22生产大队、181生产小队。1984年改设东肖镇。1987年,面积73.06平方千米,总人口226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34人,辖18村、186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白土圩,距市区7.5千米。1997年,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隘头、肖坑、菜园、东堀、后田、联邦、龙泉、邓厝、盂头、连圣、洋潭、曲潭、黄邦、邦山、湖洋寨、隔顶、榴坑、溪连18个村委会。[1]  

龙门街道

   350802008:~001交易城社区 ~201谢洋村 ~202石埠村 ~203龙门村 ~204赤水村 ~205湖一村 ~206湖二村 ~207湖坑村 ~208内坂村 ~209郭乾村 ~210考塘村 ~211连坑村 ~212赖坑村 ~213龙潭村 ~214洋畲村 ~215朝前村 ~216五星村   沿革   明代为铁石乡龙门里湖洋社,有赤水、矮陂、考塘、陈邦、卢潭背、赖坑、官亭、陈坑和城区西郊的谢洋、石埠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湖洋社全境。民国18年6月至翌年12月和民国21年4月10日至10月,成立湖邦区苏维埃政府,辖湖洋、赤水、龙门、上邦、石泉、石埠、五星、谢洋8乡。   民国22年为湖邦区,划湖洋、龙门、赤水、安良4乡。次年为第六区。民国26年3月,属第一区,设龙门、湖洋、复兴、上邦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分设龙门镇,辖龙墘、石埠、山梆、三益、麻畲、通德、排梆、龙坑、畲山、石泉、留山、五村保;还有湖洋乡辖埔上、圳下、沙墩、易墘、观进、延溪、龙背、后墘、湖源、内坂保。民国33年后,湖洋乡并入龙门镇,辖13保204甲。   1949年11月为湖邦区,辖湖洋、龙门、赤水、上邦、五星5村。1953年设区辖龙门镇及上邦、赤水、龙门、新湖、新洋乡。1956年分设龙门镇,上邦、湖洋乡,属龙池区。次年设湖洋乡,划龙门、湖洋、上邦、下洋村。1958年成立湖邦公社。1959年并入小池公社,设湖邦管理区。1961年6月,从小池公社分出改称龙门公社,辖谢洋、石埠、龙墘、赤桥、塔前、山邦、红竹山、赤水、湖一、湖二、郭墘、湖坑、内坂、考塘、龙潭、连坑、赖坑、洋斜、石泉、东洋、留坑、潮陈、五星23生产大队、142生产小队。1962年称湖邦公社。   1984年改设龙门镇。1987年,面积95.24平方千米,辖16村、183村民小组,总人口238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96人,镇政府驻地龙门圩,距市区7千米。1997年,面积107.3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谢洋、石埠、龙门、赤水、五星、湖一、湖二、湖坑、内坂、郭墘、考塘、龙潭、连坑、赖坑、朝前、洋畲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龙门圩。 [1]  

铁山街道

   铁山街道位于新罗区中南部。辖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洋头,距区政府5千米。漳龙铁路、省道福三段和龙津河过境。   [代码]350802009:~201洋头村 ~202外洋村 ~203溪西村 ~204洋美村 ~205隔口村 ~206林邦村 ~207富溪村 ~208平林村 ~209陆家地村 ~210岭后村 ~211增坪村 ~212李九村 ~213许岭村 ~214谢家邦村 ~215陈罗村 ~216下村坂村 ~217白岩前村 ~218罗厝山村 ~219火德坑村   [沿革]明代属铁石乡在坊里东面的铁石洋、溪西、平林、蒋武及南面的白岩前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铁石洋社、平林社、白岩社和平在坊的溪西等区域。民国18年7月至翌年冬,成立铁山区苏维埃政府,辖上洋、下洋、外洋乡苏维埃政府;民国19年3月至翌年1月,成立平林区苏维埃政府,辖平林、林邦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0年4~10月,成立平铁(铁山)区苏维埃政府,辖林邦、富溪、平林、上洋、外洋、下洋、隔口、美丽等乡苏维埃政府。洋尾、陈罗、增坪、谢家邦属白岩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22年,属平铁区,辖铁石、武平、石岩乡。民国26年3月属第一区,划铁石、白岩、武平乡联保。次年缩为铁石、白岩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设平铁乡,辖溪档、东洋、东溪、洋头、洋中、外洋、洋尾保和大白乡的谢邦、增坪、岭后、陈山保及东岭乡林邦、平林、富溪保。民国33年,属新罗镇,辖下洋、上洋、溪档保和内山乡的陈山、岭后、增坪保及铜江乡的兴才、平林、林邦保。   1949年11月,为附城区的铁石村和岩山区的陈罗、岭后、谢邦、增岩村及江山区岭南村的部分区域。1957年,分设铁山乡,辖铁石洋、林邦、南石、富溪村;白岩乡辖增岩、岭家、陈罗村、1958年成立铁山、白岩公社。1959年,二公社合并称铁山公社,翌年并入城郊公社,设铁山管理区。1961年6月,恢复铁山公社,辖溪西、外洋、刘厝、黄段、上洋、下洋、隔口、林邦、富溪、平林、美丽溪11生产大队、52生产小队;白岩公社辖联民、联山、联群、蔡盂、民生、民强、下坂、火德、罗山、增坪、先路、李九、上邦、红进、群力、岭后、红家17大队、34小队。1965年,二公社合并称铁山公社。   1984年7月改设铁山乡。1987年,面积125.20平方千米,总人口144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2人,辖15村、88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洋头村,距市区5千米。1997年,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洋头、溪西、外洋、洋美、隔口、林邦、平林、富溪、岭后、陆家地、谢家邦、增坪、许岭、李九、白岩前、下村坂、陈罗、火德坑、罗厝山19个村委会。  

红坊镇

  红坊镇四面环山,地形狭长,位于新罗区西南部,东邻东肖,北接龙门,东北与西陂毗邻,西南与南面均与永定接壤,距漳龙高速公路公路仅8公里,福三线\龙梅鈇路由此至南贯穿全境,境内红炭山组团和红坊集镇组团是龙岩市规划区内中心城市外围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罗区西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全镇总面积92.27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64户,总人口2.55万人,现有耕地1.28万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面积9.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5%,各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现有9座大山,2条溪流,山川秀丽,地貌多姿,紫金晴雪闻名遐迩,黄岗水库碧波粼粼,地下百宝荟萃,蕴含有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粘土矿等矿产资源。为实现红坊新一轮创业,红坊镇党委、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牢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福三线,红田公路为坐标轴,全力打通一条事关红坊二度辉煌的‘经济走廊’。主动吸纳中心城市发展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实现项目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经济繁荣带”的战略思路。   近年来,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兴建闽西首家农民公园---浮山公园;设立全市首家农村文化信息网站;率先兴建了垃圾中转场和垃圾填埋场;架设了农村小城镇第一个夜景工程;打开了两条红坊经济发展的交通“瓶劲”--红田公路和红龙公路。一个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雏形。同时,我镇还紧紧抓住龙岩中心城市西移南扩的机遇,充分利用闽西交易城、龙工集团、嘉洁然气公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主动承接龙岩中心城市发展外溢或转移出来的产业,做到引进一个发展一个,办好一个带动一片,努力把红坊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强镇。1-9月份,我镇新引进项目11个,其中2个已建成投产,5个正在建设,4个正力理相关手续,这11个项目总投资将超亿元,可以预见,这超亿元的项目投资,必将给红坊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红坊的“二度辉煌”指日可待。.  

适中镇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靖等县(市),是闽西南通往闽东南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闽西对外联系的重要“桥头堡”,历代有“文化之乡”的美誉,2003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建设部选定的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2005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及“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全镇面积303.6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11.34%。集镇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8万人。    适中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凉无酷暑,冬暖无严寒,且雨量充沛,全镇耕地面积2.91万亩,林地面积37万亩,水域面积3847.5公顷,是理想的农业基地,现已形成了生姜、薏米、毛竹、水果、反季节蔬菜、生猪、种鸡、水产养殖等八大具有适中特色和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种养基地。境内矿产丰富,蕴藏着煤、铁、锰、钨、锌、金、银锡和石灰石储量逾亿吨,煤炭储量超过千万吨。目前全镇拥有个私企业2383家,其中水泥厂20家,重质碳酸钙厂30多家,工业品种有水泥、煤炭、石料、电子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交通便利,319国道和漳龙高速横贯全镇,适长公路业已竣工;电力充足,有水电站17座,总装机量达1.6万千瓦, 6千千瓦火力发电站一座,11万伏和3.5万伏变电站两座;通讯发达,已建成万门程控电话模块,实现村村通电话;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农贸市场二期工程已顺利完工投入使用,“省级村镇建设住宅小区建设试点”保丰新村正在动工兴建,建成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已完成乡道硬化9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4.45亿元,比增15.3%;企业总产值22.8亿元,比增15.2%。其中工业总产值12.6亿元,比增10.5%,第三产业总产值10.2亿元;农业总产值1.65亿元,比增9%;财政总收入3958.15 万元,比增30.49%;农民人均纯收入6006元,比增7%;计划生育率达99.15%。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实力继续跻身闽西前列。    适中是文化之乡,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242座土楼群气势雄伟,堪称中国民居之魂宝。屹立在白叶村具有800余年历史的文明塔,被古建筑研究专家路秉杰教授称为“中国第一塔”,与古塔遥遥相对的魁楼,象征适中是人才荟萃的文明之乡。.  

雁石镇

  "雁石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是新罗区的几何中心,是东方片的中心镇。东连苏坂乡,西邻江山乡,南接铁山镇和岩山乡,北与白沙镇接壤,东南和漳平市拱桥镇交界。交通便利,距市区21公里,省道103线公路与漳龙铁路呈十字横贯全境。地理条件优越,雁石盆地是全区除城区外最大的盆地。镇域富藏矿产资源,尤以煤炭、石灰石居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龙硿洞是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天宫山为闽西佛教古圣地;莲台山天然避暑圣地,山明水洁,景色宜人。    全镇面积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57亩,下辖33个村,204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36507人(其中城镇人口5251人,农村人口30256人)。人口与村数均为全区之最。镇域现有完中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完小12所。   2004全镇社会总产值完成154562万元(现行价),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51952万元,比增20.42%,农业产值18722万元;比增10.42%;第三产业产值完成3.19亿元,比增12.47%,财政总收入完成2244.15万元,比上年增收123.07万元,比增5.80%,农民人均纯收入4540元,比增6.29%。    农业以瘦肉型猪、花生、果蔬、竹业四大产业为主。全年仅生猪出栏111310头,比上年增长20.3%,生猪存栏81450头,增长9.1%。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楼墩村总投资25万元节水灌溉工程,九斗村总投资25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厦老片总投资170万元的农业标准化建设相继完成。    项目开发卓有成效:全年项目开发5个,引进区外资金1150万元。白石水电站、煤矸石制砖厂、和兴耐磨材料厂、鑫河水电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进科技罗区总投资1110万元 盛发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以及黄庄水电站、厦中龙宝煤矸石发电厂、宁龙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南泰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已在洽谈,办理相关手续和建设当中。.  

白沙镇

  一、基本情况    白沙镇位于龙岩市的东北部,镇政府驻地白沙村,距龙岩市区48公里,东与漳平的南洋乡交界,西与万安镇接壤,西南是雁石镇,东南是苏坂乡,北邻连城县和永安市,平均海拔205米。全境面积425.88公里,约占新罗区版图的1/6。全镇有31个行政村,1个居民小组,122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265人。    二、经济概况:    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3.0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824万元,企业总产值25584万元;增加值7276万元;全镇财政总收入(预算内)1228.28万元,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7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5元。    三、农业:    坚持执行土地延包30年政策,加大科普宣传,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全年粮播面积29068亩,总产量10540吨,单产362.6公斤,比增2.35%。全年种植花生6110亩,烤烟2500亩,水果总产量49650吨。现有养猪专业户108户(其中200头以上的35户),年生猪出栏26000头,存栏17750头,比增26.79%;牛存栏476头,家畜存栏6.05万羽,出栏7.34万羽;肉类总产达1420吨,比增17.74%;蛋类总产达237.5吨;水产品总产达165.2吨。全年造林4018亩,幼林抚育间线4600亩,新植毛竹530亩,砍伐毛竹37万支,森林采伐规划商品材15629立方米,生产松脂500吨。投资265万元完成25个行政村农网改造工程,投资8.6万元渠道标准化建设3公里,农田受益面积700亩。    四、项目开发与建设:    2000年新增企业100万元以上4家,500万元以上企业2家,累计引进外资3520万元。    五、白沙资源:    1、万安溪贯穿白沙境内34.8公里,天然落差75米,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2、拥有林地47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90万立方米;毛竹林近9万亩,蓄积量达250万根,有丰富的竹木资源。    3、地质普查表明:境内煤炭、锰、高岭土、石灰石、钨等矿产十分丰富,仅白沙南煤田炭贮存量达2600万吨。.  

万安镇

    万安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北角,北西与上杭县、连城县交界,东与新罗区的白沙镇、雁石镇毗邻,南与江山乡接壤,距龙岩市区62公里(沿万苏公路),是发展边贸,增进物质文化交流的枢纽。万安镇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南麓,是新罗区重要的绿色宝库。全镇面积392平方公里,人口近1.4万人,20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村村实现通路、通电、通话。   -   资源开发   万安镇内地上山清水秀,阡陌流金,地下矿产丰富,百宝荟萃。全镇森林面积近47万亩,林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毛竹9万亩,年产毛竹60万根,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矿、石灰石、硅石、花岗岩、煤矿等。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有"绿海明珠"之称的梅花湖,面积7.9平方公里,来自梅花山腹地的三条溪即薄竹溪、麻林溪、梅村溪水量充足。为充分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以万安溪电厂(装机容量4.5万KW)为依托,大力开发小水电资源,目前环坑二级电站(3×250KW),合溪二级电站(3×250KW),华坑一级电站(3×180KW)已建成投产,全部开发后,全镇装机容量合计7万KW,将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镇村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念"山、水、田"三字经,做好"山头、水头、旅游"等文章,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地上山清水秀,阡陌流金,地下矿产丰富,百宝荟萃,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煤、钾长石、铁、锰、硅、高岭土等,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   -   旅游资源   该镇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被誉为北加归线上“绿海明珠”之称的梅花湖,库区水面面积7.9平方公里,湖岸线长82公里,湖岸曲折,岸上森林密布,水上鱼鸟飞跃;名胜古迹有有风格独特、保护完好的梅村——竹贯古迹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保护完整的“浪门金锁”桥、流传广泛的节孝碑、清代澎湖副都督温兆凤将军的故居和温氏家庙等,另外还有渡头驻仙峡、圆光寺、莲台山、甲园里石窟等;有多处成片的原始森林里,存活着桫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有成群的猴子出没,并隐居着华南虎、山羚羊等珍稀动物;成群的白鹭、鸳鸯在梅花湖上畅游嬉戏。   -   历史沿革   明代包括九龙乡万安里松洋社的好坑、妙地、陈坑;溪口社的陈家山、黄家岐、坂寮、上村;温潭社的珠坂、纹水溪、产坑、黄坑;涂坑社的芹草洋、上界、中界、下界、三层坑、双涧头、赤竹村、石高山;横坑社的积贯、谢屋、浮竹岭、梅村、岭背;西坑社的西坑源、高桥坑、地村;涂潭社有黄屋岭、大高畲、雪竹凹、岭头等村落。清代为溪口社,清雍正九年(1731)在溪口设县丞署。   民国初年改称万安社,曾设县佐衙门。民国21年9~12月,成立万安区苏维埃政府,辖梅村、竹贯、梧宅、鸿家山、横坑、地村(同新)、涂潭、张福岭、小高斜、青草岩、渡头、贝坑等村。民国22年,为万安区,设贝坑、涂潭、松洋、竹贯、溪口、高桥、新地、梧宅、云岗、民主乡。次年为第八区。民国26年3月,改第四区,设溪口,松岗、竹梧、高新、蒲江乡联保、24保、247甲。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溪口镇,辖溪墩、长家、林坑、扁寮、西坑、松洋、好坑、浮竹、梧背、梧寮、三高保;还包括蒲江乡辖涂潭、磜南、背坑、张福、车官、背畲保及梧新乡辖环皮、竹贯、陈中、梅鸿、梧宅、高桥、上珠、上坑、香岭、大地保。民国33年,划溪口镇8保和梧新乡10保。   1949年11月,为万安区,辖溪口、两梧、松坑、涂福、高新、车背、竹梧村。1955年高新乡分设同新、高厦二乡(次年合并),增设高城乡。1957年,设溪口、梅村、松洋乡。次年分别设立公社,1959年,三公社并称万安公社。1961年6月,分设溪口公社,辖石家坪、赤高、石城、下畲、浮溪、涂潭、张陈、红光、长星、高坑、下坪坑、新民、红旗、高辉、下林坑、陈洋、上林坟17生产大队、46生产小队;松洋公社辖四村、松洋、四进、好坑、浮竹、五村、西坑7大队、24小队;梅村公社设青草岩、小高畲、大高畲、梅村、环坑、竹贯、华蒙、磜头坑、上珠、上坑、蔡家山、渡头、鸿家山、梧宅、贝坑、南坪、地村、同爱、新村、下坑、营步营21大队、48小队。1965年三公社合并,称万安公社。   1984年7月改设万安乡。1987年,面积359.85平方千米,辖20村、105村民小组,总人口13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人,乡政府驻地溪口圩,距市区82千米。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红光、陈洋、高林、西贯、四村、五村、松洋、好坑、同新、高厦、环坑、浮竹、梅村、竹贯、华坑、西源、涂潭、张陈、高池、石城20个村委会。  

大池镇

  "大池镇位于新罗区西部,地处永定、新罗、上杭三县(区)交界,是周边乡镇农副产品及其它商品贸易集散地,也是本区边陲集镇较繁荣的贸易市场之一 。全镇总面积109.73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总面积13560.8亩,林业总面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103亩,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380亩,拥有较丰富的铁矿、毛竹等资源。辖13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66人。距龙岩市27公里,319国道、赣龙铁路贯境而过。   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7亿元(现价,下同) ;农业总产值达0.9亿元,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103亩,蔬菜种植面积11681亩,花生2653亩(早花生947亩,秋花生1706亩),柑桔类2962亩;李类3584亩;梨1623亩,2003年,生猪存栏数达2.8万头,生猪年出栏数达4.5万头,生猪总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3.3%。企业总产值达3.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现共有企业656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638家,2003年创产值31713万元,占企业总产值83.5%;工业企业244家,磁选矿厂3家;梅子加工厂13家;石场3家,竹凉席加工厂11家。财政总收入达45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855元。国道沿线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水泥道路与国道接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户通电率达100%。.  

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部,距市区18公里,东南连龙门镇,西南界永定高陂乡,西接大池镇。北邻上杭古田镇,东临江山乡。土地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人。有中学一所,初小十二所,幼儿园十六所,小学“四率”均达100%,村村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    小池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毛泽东、-等在小池“赞生店”部署“首打”和“三打”龙岩城的战斗,为革命献出了三百多名的优秀儿女。小池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是龙津河的发源地,平均高度海拔560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9°C。雨量充沛,有丰富的石灰石、铁、锰等矿产资源。山青水秀,名胜古迹颇多,有“寿岩奇石、采薇春雪、留阳余辉、南华香夜、龙池夕照、白水飞泻”六大景观,其中龙池书院是区级古文物保护建筑。.  

江山镇

  江山镇地处新罗区西北部,东邻铁山、雁石,南连龙门,西邻小池、上杭步云,北与万安接壤,总面积24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44万亩,林地32万亩。下辖16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其中22个革命基点村),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240人。    2000年全乡社会总产值2.66亿元(现价,下同),农业总产镇729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932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00万元。今年1-8月份全乡社会总产值1.69亿元,比增16.7%;农业总产值4753万元,比增10.6%;乡镇企业总产值12171万元,比增10%,其中工业总产值331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全乡粮经比例为5.5:4.5,种植反季节蔬菜7306亩,山头村建成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龙岩“睡美人”度假农庄已和中侨公司、澳大利亚客商达成投资意向,林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毛竹——竹制品加工产业产值初步形成。.  

岩山乡

  "岩山乡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距城区34公里,位于省级风景区龙崆洞环形旅游线上,东邻漳平市永福镇、拱桥镇,西南连新罗区曹溪镇、铁山镇,北接新罗区雁石镇,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山区资源乡镇,乡政府驻地芹元村。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5129人,其中农业人口4622人,辖1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   境内有始建于明朝的龙山寺,海拔1407米,与天宫山遥相呼应,享有“先龙宫,后天宫”之称。该寺座落在山势雄奇的龙宫山上,风光绮妮,风景优美,融山、寺于一体,寺区有石锣、石鼓、石钟等主要景点,目前,该景区规划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中。乡内有通往省级风景区--龙崆洞17公里的公路。    岩山境内山脉连绵,平均海拔750米,是龙岩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3.7%,水、电、通讯等设施完备,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辖区内有较丰富的石灰石、煤炭、水利等资源,属新罗区典型的资源型乡镇之一,工业经济较发达,现有水泥企业5家(岩山水泥厂、聚宝水泥有限公司、福利水泥厂、东岩水泥厂、立成水泥厂),年产总量40万吨,其中岩山水泥厂为乡办企业,聚宝水泥有限公司为台资企业,外资企业有3家(福利水泥厂、东岩水泥厂、立成水泥厂);乡内有一家岩山股份电力有限公司,水电装机总容量已达1.2万千瓦;轻钙企业6家(佳山化工有限公司、龙璞轻钙厂、永城轻钙厂、天云轻钙厂、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冠龙轻钙厂),轻钙年产量达12万吨,是福建省最大的轻钙生产基地。   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预计可达4.74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4.35亿元,工业总产值4.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1家,年产总值达1.85亿元,企业增加值1.3亿元,财政预算内收入可达210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49.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564元,实现经济各项指标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苏坂乡

  "苏坂乡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东南与漳平市的基太、拱桥镇交界,西南与雁石镇相邻,北与白沙镇接壤,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苏坂村,距城区55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145个村民小组,26个党支部(其中一个党总支),总人口16593人(其中农业人口16084人)。全乡2003年计划生育率98.59%,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8.55‰和5.36‰,人口自然增长率3.19‰。全乡现有耕地面积为10838亩。    经济概况    2003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9015万元(现价,下同),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其中农业总产值5856万元,比增10.7%;乡镇企业总产值13489万元,比增13.4%;工业总产值7069万元,比增10.5%。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67.43万元,比增15.5%;中央级财政收入116.33万元,比增23.41%;地方级收入321.1万元,比增13%。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比增5.7%。宽裕型小康进程达78.2%。    农业    全乡粮经比例为55:45,实现农业总产值5856万元。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全年共引进12个品种的杂交水稻良种,全乡粮食总面积18120亩,粮食总产量6689吨,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11800亩,总产量4542吨。.  


苏坂乡特产大全




苏坂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