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新罗区 >> 苏坂乡 >> 瓦洋村

瓦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瓦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瓦洋村简介

  瓦洋村位于苏坂镇南面,距镇政府8公里,与西楼村、岭兜村同属云潭村,全村总人口有1600多人,有12个村民小组,434个农户,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林地面积7848亩,属于人多地少的行政村。村内无工矿企业,无村财收入,农民收入以生猪养殖、大田耕作等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左右,农民生活水平不高,村民住宅拥挤,且错综复杂,密度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02202 364000 0597 查看 瓦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瓦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瓦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合溪村

  合溪村位于苏坂镇东部,距乡政府7公里,与白沙的黄坂村、漳平市的西元乡毗邻,是万安溪和雁石溪的交汇处。省道福三线贯穿全村,有苏合路连接苏坂,交通便利。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90多户,总人口338人。全村耕地面积162亩,山林面积1986亩,村内矿产资源缺乏,村民收入以外出打工和传统耕作为主。  

红邦村

  红邦村位于新罗区苏坂镇的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下辖两个自然村,总人口579人,有9个村民小组,总共194户,其中常住人口约280人,村民住宅较为集中,红邦村海拔高度200多米,现全村总面积为2.2万多亩,耕地面积368多亩,山林面积18581多亩,村内矿产资源缺乏,村财年收入3.5万元左右。村民收入主要以生猪养殖业、大田果蔬、运输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每年村财收入约1.8万元,主要靠红邦水电站的租金为主。  

芦林村

  芦林村位于新罗区苏坂镇西部,距镇政府10多公里,现有总人口380多人,81个农户,由上楼、下楼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住宅大多在半山腰,较为分散,地形复杂,地势较高。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43亩,山林面积9630亩。无村财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约4000元左右,主要以生猪养殖、毛竹、绿笋、外出务工等为主,群众生活水平不高。  

黄地村

  黄地村位于苏坂乡西北部,距高速出口仅2公里,距工业园区1.2公里,黄地村占地面积9800多亩(其中耕地720亩,山林面积0.85余万亩),是工业园区主要用地之一,工业园区规划内有近5000亩的土地可被征用。全村辖五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0人,村内有保护完好的县级文物——聚星堂,黄地北坑水库(总库容22.78万立方米)自然环境优美,成片原始森林700余亩。2012年,黄地村党支部被龙岩市委评为“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地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区级文明村”。2013年年初被列为新罗区、龙雁新区“美丽乡村”试点村。  

美山村

  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是第三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地处新罗区东部、苏坂镇西部,距市区50多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平均海拔200余米,是新罗区人口第二行政村,龙岩“采茶灯”的发源地。2011年底,全村共有1850户、5350人,常住人口3000人,劳动力3200人,外出务工2350人;五保户15户,低保户60户、85人。全村有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划分为6个区;村民代表77人。现有党员163人,其中女党员21人,预备党员6人,10名入党积极分子;设党总支委员会,党总支委5人,下设4个支部。村两委班子10人,驻村-1人,大学生村官一人。    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0亩,林地面积2100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蜜柚、脐橙、甘蔗、花生、生猪等是全村经济主导产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20元,集体经济收益15万元。    我村存在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人口数量多、土地资源少;外出务工多、经济来源少;集体支出多、村财收入少。资源匮乏、经济来源单一和村财底子薄弱是造成全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但同时,我村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一是即将通车的“双永”高速公路经过我村并在我村设有互通出口,而我村到邻近的白沙镇8公里连接线、美山村到苏坂镇政府的4公里快速通道已经完工,这不仅大大改善了我村的交通状况,而且将极大的提升了我村的区位优势;二是新罗区白沙产业园南片区在美山村占地近万亩,随着园区征地工作和项目建设的推进,将给我村发展二、三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苏坂村

  苏坂村是苏坂乡政府驻地,是全乡的政治文化中心。九龙江雁石溪贯穿全境,全村现有人口1210人,由苏坂墟、苏坂头、石盂营、后山崙4个自然村组成10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867亩,林地面积7631亩,以茶叶、花生、甘蔗、绿笋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12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多元,村民收入以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石城村

  石城村位于新罗区苏坂镇西部,距镇政府23多公里,现有人口61户210多人,全村住宅较为分散,地形复杂,海拔410米。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0亩,山林面积6800亩。无村财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约4000元左右,主要以生猪养殖、毛竹、绿笋、外出务工等为主,群众生活水平不高。  

东联村

  东联村位于苏坂镇的东部,由汶水溪、外洋、丰盈坂、鲤鱼4个自然村组成,村落较为分散,有11个村民小组,25个村代表,全村党员24名,其中女党员3名,村两委干部6名,其中女干部1名,总人口813人,共有耕地440亩,山林面积1.4万亩。村财固定收入1.5万元,村民主要收入靠手种水稻、花生、甘蔗,少有部分养殖,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和目村

  和目村位于苏坂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8公里。现有6个村民小组,154户人口585人,党员21人。耕地面积492亩,林地面积6786亩,石灰石资源丰富。海拔487米,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食用菌、蔬菜。农民收入主要靠种养业和劳务输出等。  

下村村

  下村村位于苏坂镇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东与苏坂村相连,西和云潭为邻,南和易家邦接界,北与芦林村相接。全村总人口566人,有6个村民小组,216个农户。村庄居民住宅较为集中,坐落成阶梯状。全村无工矿产业,无村财收入,农民收入以大田花生、小西瓜、蜜柚、外出务工为主。近几年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从事肉猪养殖。目前共有大小猪场12家,生猪存栏350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5350元。 下村村与合溪村、红邦村、芦林村、黄地村、美山村、苏坂村、石城村、东联村、和目村、瓦洋村、西楼村、岭兜村、大坑村、黎山村、易家邦村相邻。

瓦洋村

  瓦洋村位于苏坂镇南面,距镇政府8公里,与西楼村、岭兜村同属云潭村,全村总人口有1600多人,有12个村民小组,434个农户,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林地面积7848亩,属于人多地少的行政村。村内无工矿企业,无村财收入,农民收入以生猪养殖、大田耕作等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左右,农民生活水平不高,村民住宅拥挤,且错综复杂,密度大。  

西楼村

  西楼村位于苏坂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总人口1723人,有15个村民小组,556个农户,村民组长代表39名,党员35名,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女干部一名,全村有耕地面积1036亩、林地面积7430亩,果林面积786亩。村内石灰石矿丰富,有乌石潭瀑布风景区,农民收入以生猪养殖、大田耕作等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左右,农民生活水平不高,村民住宅拥挤,且错综复杂,密度大。  

岭兜村

  岭兜村位于苏坂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与西楼、瓦洋村同属云潭村。全村总人口1204人,9个村民小组,302个农户。全村有耕地面积1048亩,人均0.7亩,林地7687亩,果林面积1100多亩。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不高,习惯于传统耕作,靠种养或外出打工获取一点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村内矿产资源少,无村企业,无村财收入。  

大坑村

  大坑村位于苏坂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共有48户186人。该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农民收入主要靠种养业和劳务输出等。全村面积1600多亩,主要有毛竹506亩,油茶389亩,每年可以向外提供890多公斤茶油,竹笋4650公斤,出产毛竹40多吨。  

黎山村

  苏坂镇黎山村距苏坂镇政府14公里,全村人口200多人,现有耕地面积700多亩,山场面积3万多亩。近几年来,我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苏坂乡种植西瓜、烤烟、花生的农业综合示范村。农民收入主要靠种养业和劳务输出等。无村财收入。  

易家邦村

  易家邦村位于苏坂镇的东部,群众居住点,总人口956人,245户,13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20亩,林地面积1.1万多亩,果园面积1500多亩。村民收入以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左右,村财收入2万多元。在龙岩市率先注册登记“农民蜜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农民之家”、“恒亿文化中心”,成为村民的休闲、学习、娱乐场所。  


瓦洋村特产大全




瓦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