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蕉城区 >> 石后乡

石后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后乡谷歌卫星地图)


石后乡简介

  宁德市辖乡。1958年设石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1公里。面积61.1平方公里,人口1.3万。省道下(塘)天(湖)段过境。辖石厝、芹后、光荣、当洋、大岭、小岭、定洋、上竹洋、小漈、下竹洋、大墓前、三望、林下洋、陈坂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菌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3万人 61.1平方公里 350902202 352000 0593 查看 石后乡谷歌卫星地图

石后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小岭村 - -

----

查看 小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际村 - -

----

查看 小际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竹洋村 - -

----

查看 下竹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厝村 - -

----

查看 石厝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竹洋村 - -

----

查看 上竹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望村 - -

----

查看 三望村谷歌卫星地图
芹后村 - -

----

查看 芹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墓前村 - -

----

查看 大墓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林下洋村 - -

----

查看 林下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荣村 - -

----

查看 光荣村谷歌卫星地图
定洋村 - -

----

查看 定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当洋村 - -

----

查看 当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村 - -

----

查看 大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陈坂村 - -

----

查看 陈坂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后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蕉南街道

¡¡¡¡¡¡¡¡½¶ÄϽֵÀλÓÚ¸£½¨Ê¡ÄþµÂÊн¶³ÇÇø¶«Äϲ¿£¬Ï½11¸öÉçÇø¡£104¹úµÀ¹ý¾³¡£ ¡¡¡¡- ¡¡¡¡´úÂë ¡¡¡¡350902001£º¡«001º£±õÉçÇø ¡«003º£ÅôÉçÇø ¡«004Äϼʻ¨Ô°ÉçÇø ¡«005¶«ºþÉçÇø ¡«006ºÉÔ°ÉçÇø ¡«007«ƺÉçÇø ¡«008ÖÐÄϾÓί»á ¡«009ÇÅͷϾÓί»á ¡«010С³¡¾Óί»á ¡«011ÏÂÕ¬Ô°ÉçÇø ¡«012¸£É½ÉçÇø ¡¡¡¡- ¡¡¡¡ÑØ¸ï ¡¡¡¡1958ÄêÊô½¶³Ç¹«É磬1984ÄêÊô½¶³ÇÕò£¬1991ÄêÎöÖý¶ÄϽֵÀ¡£1997Äê£¬Ãæ»ý7.8ƽ·½Ç§Ã×£¬ÈË¿Ú3.6Íò£¬Ï½¸£É½¡¢ÖÐÄÏ¡¢ÇÅÍ·Ï¡¢Ð¡³¡¡¢ÏÂÕ¬Ô°¡¢ÖÐÓæ6¸ö´åί»áºÍÅô³Ì¡¢ÄϝT¡¢º£±õ3¸ö¾Óί»á¡£[1]¡¡¡¡[¸ÐÐ»ÍøÓÑ"ÈËÔÚ½­ºþ"·ÖÏí´ËÄÚÈÝ¡£]

蕉北街道

¡¡¡¡¡¡½¶±±½ÖµÀλÓÚ¸£½¨Ê¡ÄþµÂÊн¶³ÇÇø¶«Äϲ¿£¬Ï½7¸öÉçÇø¡£104¹úµÀ¹ý¾³¡£ ¡¡¡¡- ¡¡¡¡´úÂë ¡¡¡¡350902002£º¡«001º×·åÉçÇø ¡«002ÅàÓ¢ÉçÇø ¡«003ÈýÔªÉçÇø ¡«004³çÎÄÉçÇø ¡«005¼Ì¹âÉçÇø ¡«006±ÌɽÉçÇø ¡«007µ¥Ê¯±®ÉçÇø ¡¡¡¡- ¡¡¡¡ÑØ¸ï ¡¡¡¡1958ÄêÊô½¶³Ç¹«É磬1984ÄêÊô½¶³ÇÕò£¬1991ÄêÎöÖý¶±±½ÖµÀ¡£1997Äê£¬Ãæ»ý6.8ƽ·½Ç§Ã×£¬ÈË¿Ú3.5Íò£¬Ï½¼Ì¹â¡¢±Ìɽ¡¢³çÎÄ¡¢ÈýÔª¡¢µ¥Ê¯±®5¸ö´åί»áºÍÅàÓ¢¡¢º×·å2¸ö¾Óί»á¡£[1]¡¡¡¡[¸ÐÐ»ÍøÓÑ"ralfjomes"·ÖÏí´ËÄÚÈÝ¡£]

城南镇

  宁德市辖镇。1961年设城郊公社,1984年改城南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东部临海,距市府0.5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4国道过境。辖古溪、后山、岐头、塔山、洋尾、蚶岐、贵岐、金蛇头、坪塔、岭头、叶厝、田中12个村委会。工业以石板材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茶叶,养殖海蛎、蛏、蚶、对虾。.  

漳湾镇

  宁德市辖镇。1959年设漳湾公社,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东南濒海,距市府9公里。面积50.3平方公里,人口4.8万。辖漳湾、王坑、门下、增坂、郑岐、拱屿、溪口、浿头、兰田、下凡、马山、官井、汤湾、后湾、上塘、下塘、鸟屿、官沪、雷东、仓西、海鹰、水上、鳌江、南埕、义加塘25个村委会和漳江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甘蔗、蔬菜,养殖对虾、蛏、淡水鱼。.  

七都镇

  七都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总人口2.8万,地域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居),是宁德市唯一的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蕉城区潜在工业腹地。七都镇社会服务联动网服务中心于2002年初成立,由农技、经管、茶技、水技等10多个涉农部门组成成员单位。三年来,共成立了六都草莓、七都龙眼、官亭竹编、南阳养殖、北山中草药等农业协会5个;建立了10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确定了21 户生产经营户作为示范大户,3个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同时,中心还将信息网络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级和企业,在六都、北山、官亭竹编厂建立了信息服务中心。   近年来,七都镇联动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服务“三农”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   第一,龙眼协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去年是七都镇龙眼的丰收年,全镇龙眼产量达10多万担,创历史最高。可能出现的龙眼积压、甚至象广西荔枝一样烂在枝头的问题,龙眼销售成了压在七都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可以说是“枝头沉甸甸、心头沉甸甸”。 面对这种不利形势,镇联动中心采取多种办法,多渠道积极配合做好龙眼销售工作。先后联系了福建日报,闽东电视台、闽东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提高七都龙眼知名度,吸引客商采购同时积极寻求帮助,利用市、区委组织部、科技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到镇调研的机会,要求协调蕉城区、周宁县等县市在上海成立的驻沪党委关系,请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宣传,理顺关系,为七都龙眼进入上海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多次召开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座谈会,号召他们通过亲戚、朋友等关系,做好龙眼销售;依托龙眼协会号召果农加大龙眼果期管理,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心提供1000多公斤优质龙眼,派专人与蕉城区有关单位一道赴青岛进行商品推介;派员与营销人员一道携带“三都澳龙眼”的宣传材料和龙眼样品,分赴浙江、江苏、上海、青岛、天津等省市了解市场行情,联系销售渠道。针对七都龙眼中存在一部分残次等级龙眼,不易销售这一实际,中心积极联系引进加工企业,与广东豪夫曼酒业有限公司、漳州罐头厂等企业的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还建立了龙眼当天本地销售行情通报制度。.  

八都镇

  八都镇以驻地八都村命名,古称牛川,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东北部,霍童溪入海口,五虎山东北侧,东临三都澳,东北与福安市接壤。国道104线和省道岙外线贯穿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以来是宁德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宁德"北大门"之称。八都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镇驻地距市区21公里,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5万,其中畲族人口有4000多人。全镇有34个党支部,717名党员。二00一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亿元,人均收入2920元,粮食总产量7257吨。八都镇充分利用山海结合的优势,并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特点,制定了"一溪两线,山海共鸣,多业并举,搞活流通"的总体思路,促进开发了六大基地:万亩晚熟龙眼基地、绿色茶叶产业化基地、优质枇杷基地、蘑菇产业化栽培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其中尤以晚熟龙眼、中华绒毛蟹、青鱼、鲥鱼、枇杷为八都的名优特色产品。.  

九都镇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九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9公里。面积91.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扶摇、乌坑、九都、柴坑、洋岸坂、贵村、云气、九仙、华镜、赖岭、石墩、坑尾、溪边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兼产茶叶、蔬菜、竹木。.  

霍童镇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霍童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缘,距市府23公里。面积165.8平方公里,人口3万。霍童溪横贯全境,自古是屏南、周宁2县木材、毛竹运输要道。辖霍童、郑厝、文湖、湖头、石桥、大石、凤桥、小石、兴贤、胜门、外表、柏步、坑头、上洋、梅溪、后洋、桃坑、里后山、吴松、溪南、邑坂、枇杷洞、东岭23个村委会和洞天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小麦、柑橘、蔬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提寺位于境内。.  

赤溪镇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赤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积119.4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赤溪、东牛、油知、桃源、溪园、西坑、夏村、黄田、东边、大兰、芹格、炉田、官岭、牛洞、禅地、松柴岭、宣洋、社洋、班竹、洋林、墩头、岩坪、院前、留洋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兼产茶叶、香菇、蘑菇。.  

洋中镇

  洋中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部,省道宁古公路贯穿境内,土地面积15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974户,33107人。镇所在地海拔34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是蕉城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素有“蕉城好西乡”的美称。   洋中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离闽东中心城市蕉城区仅28公里,离漳湾集装箱码头仅40公里,随着宁古线新线金涵至石后隧道的建设,将极大缩短至蕉城的距离。洋中镇富有多种资源,高岭土品位高、储量大,全镇茶园面积8000多亩,是荣获国优产品“天山绿茶”主产地;全镇拥有草场近3万亩,是建设畜牧业基地的优良场所,气候资源是洋中的“拳头”优势,全镇有10多个村座落在海拔700米的区域,是发展反季节食用菌、蔬菜的理想场所,天湖村就因全省最早发展反季节蔬菜而声名远播。   洋中还是一个文化古镇,是丞相周导、国师周斌的故里,人才辈出,被誉为“文献之里”。   载承历史负荷的洋中,抢抓着新世纪的机遇,“浮排”之地必展龙游万里的风采,在不断地开拓进取中重振“好西乡”的雄风。.  

飞鸾镇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飞鸾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北面临海,距市府13.5公里。面积105.5平方公里,人口2.3万。104国道过境。辖飞鸾、梅田、南山、蒲岭、骑龙冈、向阳里、岚口、陈家洋、梧埕、连顺、上村、下村、亭里、沈洋、新岩、澳坪、澳里、碗窑、南门坞19个村委会和鸾港、新瓷2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香菇,盛产水果及海鲜。.  

三都镇

  宁德市辖镇。1966年设三都公社,1980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积80.8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松岐、港口、新塘、坪冈、玠溪、黄湾、礁溪、象溪、秋竹、城澳街、城澳里、西湖、三坪、寒垄、鸡公山、斗帽、仙竹、猛澳、七星、白匏、南澳、礁头、鱼潭、虾荡尾、青澳、大湾26个村委会和都澳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对虾、海带、淡菜、紫菜。三都澳万吨轮船可往来其间,是良好的避风港。官井洋黄花鱼产卵场所。.  

虎贝镇

  宁德市辖乡。1958年设虎贝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6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旧厝、新厝、新亭、上堡、梅鹤、文峰、岔路、黄柏、黄家、岩柄、下洋、下楼、南岭、七淀、中洋里、东元16个村委会。工业有花岗岩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香菇、茶叶。.  

金涵畲族乡

  宁德市辖乡。1966年设金涵公社,1984年改金涵畲族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2.3公里。面积62.3平方公里,人口1.6万。104国道过境。辖金涵、琼堂、上兰、濂坑、井上、亭坪、上金浿、院后、金峰、高墘、里占、中前、浮坪、上茶洋、菰洋、后溪16个村委会。工业有茶叶加工、罐头制品等企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柑橘、柿、梨、香菇。有淡水养鳗。.  

洪口乡

  宁德市辖乡。1987年析霍童镇置洪口乡。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113.1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库山、洪口、花兰、朝阳、莒州、金山、吉垄、呈峰、大道头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香菇。.  

石后乡

  宁德市辖乡。1958年设石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1公里。面积61.1平方公里,人口1.3万。省道下(塘)天(湖)段过境。辖石厝、芹后、光荣、当洋、大岭、小岭、定洋、上竹洋、小漈、下竹洋、大墓前、三望、林下洋、陈坂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菌类。.  

东侨开发区

    1997年8月在东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成立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简称东侨开发区),1998年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1999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于1999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规划区域总面积16.7平方公里。2000年2月闽编办16号文件明确东侨开发区管委会为宁德地区行署(当时未建市)的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享有县一级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宁地委发[2000]8号文件规定东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受地委、行署委托,代表地委、行署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2006年3月省政府批准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正式公告。   东侨开发区的设立,是当时宁德地委、行署借助东湖塘华侨农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华侨农场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推进闽东新一轮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她的成立对闽东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建设海上闽东、发展中心城市、弥合东南沿海经济断裂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开发区已编制完成了16.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工业路南北1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以及东湖暨周边地区5.4平方公里“滨水文化休憩产业区”概念性规划设计,基本确立了蕉城、金塔、东兰三大组团以及商贸流通、行政文教、旅游休闲、高尚住宅、工业园区等几大功能区的布局。   东侨开发区具有依城、临海、居中的地理优势,供水、供变电、电讯网络齐全。开发区距省会福州98公里,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100公里,距建设中的闽东机场80公里,近临5000吨泊位的漳湾集装箱码头和对外开放口岸城澳万吨码头,104国道、同三高速以及建设中的福温铁路穿区而过,海陆交通十分便捷。东侨开发区是福建省山海协作的衔接点,是全省实施山海联动发展战略、促进福建经济向临省辐射乃至参与全国经济协作的重要中介和通道,是宁德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增长极港口中心城市的核心区。   东侨开发区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工委、管委会主动向前,积极呼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局,克服人少、面广、事杂的种种困难,强化高效、精干的办事理念,经过全体东侨人的不懈努力,城市建设迅速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环境有效改善,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9亿元;财政总收入2.2866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471亿元。截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在建和建成高标准市政道路约60公里,建成小区27个,形成建筑面积215万平方公里,新区7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人,中心城市核心区初步形成。  


石后乡特产大全




石后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