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饶镇在望谟县北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布依、瑶等民族占91.3%,主要为布依族。辖19村委会。1950年为观文乡。1953年析设扁袍、播东、翁道乡。1959年并入打易公社。1962年析建3公社。1984年置坎边、翁道、打尖乡。1992年合并置坎边乡,划原打尖、新坪乡部分地入辖。产棉花、花生、油桐籽。有小学10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坎边,在复兴镇北35公里,坡毛(山)北麓小河边。人口约500,均为布依族。海拔530米。含大院、小院2寨。有公路接安望公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4万人 | 176平方公里 | 522326114 | 552300 | 0859 | 查看 边饶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坎边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坎边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平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新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喜座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喜座村谷歌卫星地图 |
纳望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纳望村谷歌卫星地图 |
播东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播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翁道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翁道村谷歌卫星地图 |
拉稍村 | ·望谟县旅游·望谟县特产·望谟县十大特产·望谟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拉稍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新屯街道 |
|
复兴镇 |
望谟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偏西。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2.74万,其中布依、苗、壮、侗、瑶等民族占85.7%。辖4居委会、31村委会。清设王母汛。1932年置王母镇。1940年始为县治,更名复兴镇。1958年撤镇建复兴公社。后改城关公社。1984年析置复兴镇及洛郎、平洞、平绕乡。1992年合并置复兴镇。产甘蔗、香蕉。有中小学21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在望谟河中游东岸,天马山麓。人口近1万,大部为布依族,另有汉、苗、壮等民族。海拔550米。古名王母,系布依语译音,意为王府圣地。解放路、东风路、新桥路为商业集中地。有制糖、铁木合作、印刷、酱油、水泥等厂。册独、安望公路在此交会。. |
乐元镇 |
乐元镇地处望谟县西北角,东与复兴镇、石屯镇接壤,南邻油迈乡,西与贞丰、册亨两县隔江相望,全镇总面积236多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万亩,森林面积为47%,天然草场3.54万亩,荒山荒坡13万多亩,耕地面积3.55万亩。其中农田4900亩,地3.0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全镇辖33个村,113个自然寨,141个村民组,居住着布依、汉、壮等民族共190余户2.4万人,少数民族占95%以上,劳动力1.42万人,80%的人属文盲半文盲,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目前,全镇还有18个村未通电视,17个村未通电话,27个村无村卫生室,14个村未通公路,还有5个村没有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全镇有44所学校(含中学和各民办校点),人均占有粮287公斤,人均收入1316元,由于我镇的地里位置和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综合来看,我镇多属于“老、少、边、穷”地带,先天的地理劣势,或是丘陵沟壑,加之后天的风雨不调,水土流失,盐碱肆虐,致使我镇大多地方农业生产始终徘徊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线上。 从2002的年到2004年,我镇累计实施退耕地造林面积1.74万亩,宜林荒山造林面积9574亩,共完成造林面积2.7万亩,2002年和2003年退耕还林已兑现钱粮补助8207.2亩,共299.946万元,受益农民户1262户,户均增收1345.83元,全镇户均增收69.18元。但由于我镇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尚有35%的人还在贫困线下,要想提高我镇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生活,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本镇人民的不懈努力。". |
打易镇 |
在望谟县北部。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2.38万,其中布依、苗、瑶等民族占73.1%。辖23村委会。1950年为河德乡。1953年析设石牛、大坪、毛坪、坝黑、二泥乡。1959年撤乡建打易公社。1984年析设毛坪、长田、二泥、新坪乡。1992年合并置打易镇。划原打尖乡部分地入辖。产辣椒、蓝靛。有中小学19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打易,在复兴镇北22公里,摩天岭北麓。人口110,有苗、汉、布依等民族。海拔 1 320 米。“打易”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可避暑的地方;一说为小河沟。安望公路经此。. |
乐旺镇 |
在望谟县东部。面积212平方公里。人口1.5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85.3%。辖21村委会。1950年为蛮结乡,1951年更名乐旺乡。1953年析设乐旺、乐宽、蛮结乡。1959年撤乡建乐旺公社。1962年析建乐旺、乐宽、蛮结公社。1984年复置3乡。1992年合并置乐旺镇,划原述里乡部分地入辖。产甘蔗、芭蕉、黄果、油桐籽。有中小学17所。镇人民政府驻地乐旺,在复兴镇东北27公里,乐旺河畔。人口660,均为布依族。海拔600米。原名落王,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坝子大、水源好的地方。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安望公路。. |
桑郎镇 |
在望谟县东部,桑郎河下游。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 8 400,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95.2%。辖11村委会。1950年为桑郎乡。1954年增置述里乡。1958年并入麻山公社。1962年析建桑郎、述里公社。1984年复置2乡。1992年合并置桑郎镇。产甘蔗、红糖。有中小学8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桑郎,在复兴镇东36公里,孔明山南麓,桑郎河畔。人口 2 100,均为布依族。海拔530米。“桑郎”系布依语译音,意为高而开阔的地方。册独公路经此。. |
石屯镇 |
|
麻山镇 |
麻山乡位于望谟县东部,始建于1995年,是全县建立最晚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和平村距县城约54公里,东邻桑郎镇,南界纳夜镇,西接大观乡,北靠新屯镇和乐旺镇处于“麻山片区”中心区域位置;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1422毫米,最低海拔742m,最高海拔1484m,平均海拔1160m,全乡辖12个行政村,70个村民组,99个自然村寨,1480多户,7630余人,居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仅苗族人口就占总人口的52%,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乡东西长25km,南北宽7km,国土面积103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92余亩,仅占国土面积的4.5%,其中田1053.6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5%,区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十分突出,约占国土面积的78.6%,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和石山区。 2003年全乡财政总收入15万元,粮食总产量2366吨,人均占有粮食34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元;经济发展以种、养业为主,是一个纯农业地区,并且农业生产以玉米种植为主,兼养少量黑山羊、生猪、家禽等,经济来源单一,经济上没有形成支柱的产业,经济来源单一,12个村均无村级经济积累,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扶持乡镇。 |
边饶镇 |
边饶镇在望谟县北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布依、瑶等民族占91.3%,主要为布依族。辖19村委会。1950年为观文乡。1953年析设扁袍、播东、翁道乡。1959年并入打易公社。1962年析建3公社。1984年置坎边、翁道、打尖乡。1992年合并置坎边乡,划原打尖、新坪乡部分地入辖。产棉花、花生、油桐籽。有小学10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坎边,在复兴镇北35公里,坡毛(山)北麓小河边。人口约500,均为布依族。海拔530米。含大院、小院2寨。有公路接安望公路。. |
昂武镇 |
在望谟县东南部,桑郎河下游。面积232平方公里。人口 8 300,其中布依、壮等民族占97.5%。辖11村委会。1950年为武邑乡。1954年析设昂武、渡邑乡。1958年撤乡并入麻山公社。1962年析建昂武、渡邑公社。1984年复置2乡。1992年合并置昂武乡。产甘蔗、红糖、芭蕉。有小学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昂武,在复兴镇东36公里,昂武山西麓桑郎河与纳夜河汇合口。人口约 1 100,均为布依族。海拔350米。“昂武”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山丫口。设农贸集市。. |
郊纳乡 |
在望谟县东北部。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1.42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43.6%。辖23村委会。原名郊朗乡。1950年更名郊纳乡。1953年增置油停乡。1958年撤乡并入乐旺公社。1962年析建郊纳、油停公社。1984年复置2乡。1992年合并置郊纳乡。乡境多为山地,土多田少,石灰岩广布。产油桐籽、茶叶。有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郊纳,在复兴镇东北27公里。人口200,有汉、布依、苗等民族。海拔 1 070 米。“郊纳”系布依语译音,意为田头上的寨子。. |
大观乡 |
在望谟县中部。面积170平方公里。人口1.22万,其中布依族占62.2%。1950年为大观乡。1953年增置伏开乡。1959年并入城关公社。1962年析建伏开、大观公社。1984年复置2乡。1992年合并置大观乡。产甘蔗、红糖。乡人民政府驻地大观,在复兴镇东13公里,大观小河边,人口920,均为布依族。海拔600米。“大观”系布依语译音。设农贸集市。册独公路经此。. |
蔗香乡 |
在望谟县南部,红水河北岸。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布依等民族占98.3%。1950年为蔗香乡。1953年增置乐康乡。1958年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后析建蔗香、乐康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2年合并置蔗香乡。产甘蔗、红糖、芭蕉、艾粉。有小学10所。乡人民政府驻地蔗香,在复兴镇南23公里,北盘江与南盘江汇合口东北。人口640,均为布依族。海拔310米。“蔗香”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喜糖之乡。为望谟、册亨、乐业3县边境重要集市。交通以水路为主。红水河、北盘江通航80吨级机动船及木船。. |
油迈瑶族乡 |
在望谟县西部。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万,其中瑶、布依等民族占98.9%。辖15村委会。1950年属蔗香乡和乐元乡。1953年析设油迈、平卜乡。1958年撤乡并入城关公社和乐元公社。1962年析建2公社。1984年置油迈瑶族乡和平卜乡。1992年合并置油迈瑶族乡。盛产芭蕉、油桐籽、油茶籽、黄果、木耳。有小学10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平卜,在复兴镇西南14公里,毛赖山麓平卜河边。人口约600,均为布依族。海拔650米。“平卜”系布依语译音,意为长年平安(平安寨)。册独公路经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