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凯里市 >> 舟溪镇 >> 青杠村

青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杠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杠村简介

  青杠村位于镇驻地西面4公里,东邻枫香村,西界麻江县,南接曼洞村和大塘村,北靠新龙村,原属青曼乡,92年撒并建后,归舟溪镇。现辖天塘,告辽不,干帮养衣,青杠4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84户,1224人,全村姓龙,苗族聚居,土地面积6692亩,耕地面积743亩,其中田608亩。矿以煤为主,鸭兴公路过境4公里,设有小学一所,入学率为98.5%,建有办公楼,文化室,卫生室,全村通路、通电、通水、通闭路电视。农历七月爬养龙坡节,吃新节。农历十月子日龙家过传统祭视节称之农家祭尤节,过此节主要是打糯米粑,传流说法视过节视,凡有亲戚朋友到家,都送糯米粑,多少不论,次日举行斗牛、对歌、拔河等活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01101 556000 -- 查看 青杠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青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果园村

  果园村是1994年从里禾村搬迁过来的移民新村,果园村位于舟溪镇北面,开发区与往舟溪方向公路的交叉路口西面。距市中心有5公里,距镇政府有8公里,交通便利。有一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小组,76户人家,316人,苗族村寨,苗族占99﹪。原有土地面积753.38亩,其中耕地面积579.45亩,国家建设征用耕地面积420.57亩。现有土地面积332.81亩,其中耕地面积158.88亩。现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家庭养猪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年人均收入3100元。   

白师村

  白师村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北部,距凯里市中心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海拔1000米,最低760米。村辖有3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72户,1043人,村内苗族、汉族杂居,其中苗族人口占96%。耕地面积551.8亩,其中田450.8亩,土51亩。常年粮食总产量310.5吨。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年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人均年收入3040元。全村各寨都通路、通水、通电。白师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4名。   

苗岭村

  苗岭村位于舟溪镇西面,距离镇中心1.5公里。全村人口861人,其中99%为苗族人。   --人口总数:861人农业人口:861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发展口号:文明发展   --所辖村:“茶林组”,“岩头组”,“苗岭组”生产总值:19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暂无名特产品:“腊肉”,“米酒”办公所在地:茶林组   

里禾村

  里禾村位于舟溪镇的东部,距镇中心7公里,东北接三棵树境,南界雷山县,西北邻舟南村和营盘村。1997年,里禾水库大坝加高,部分村民搬迁到舟溪镇和鸭塘的岔路口,成立果园村后,现里禾村所辖里禾大寨、干岗、养基、养干约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32户1143人,苗族聚居,耕地面积280亩,其中田240亩,水库大坝加高后,公路从坝顶通过,直达里禾村。通电,有自来水,有小学校一所,儿童入学率97.8%。有文化室,卫生室,有凯里市最高峰够未也(海拔1447米)在境南,境内高山峻岭,郑益重重。山间森林茂盛,山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注入里禾水库,里禾水库目前坝高79米,顶宽3.2米,库总容水量2600万立方米,是凯里城区生活用水之源,也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舟南村

  舟南村海拔1000米,位于凯里市舟溪镇南面,距凯里市中心1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有凯雷(望丰线)公路穿寨而过。全村辖有6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588户,2468人,人口占全镇总人口10%,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耕地面积1155.77亩,森林覆盖率达35%。舟南村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年人均占有粮450公斤,人均年收入2810元。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曼洞村

  曼洞村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之一,年接待来客量达4500人次。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南部,距凯里市中心2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有凯丹(凯里至丹寨)公路穿寨而过,海拔1200米,最低860米,全村土地总面积10919亩。村辖有4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356户,1596人,村内苗族、仫佬族杂居,其中苗族人口占96%。耕地面积861.8亩,其中田645.8亩,土216亩。山村478.99亩,公山18亩,退耕还林450亩,天然保护工程250亩,常年粮食总产量466.5吨。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和民族风情旅游收入为主,年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人均年收入3040元。村有办公楼(原青曼乡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等,完小一所,儿童入学率99%。全村各寨都通路、通水、通电,境内有煤、硫、铁矿。曼洞村党总支下设大寨、小寨、罗家寨—水井寨3个组党支部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共有党员57名,其中:大寨支部35名、小寨支部13名,罗家寨—水井寨支部9名。   曼洞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之一,农历七月有爬坡节,十月子日龙家祭尤节,节日活动有斗牛、斗鸡、篮球、芦笙、苗歌对赛等活动。   

新光村

  新光村位于凯丹公路左侧,距公路1.5公里,距舟溪镇政府驻地2.5公里。全村共6个自然寨(阳光、新寨、上奔坡、下奔坡、上堡、养甘郎),14个村民小组,342户,1408人,是一个以苗族人口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植被覆盖率达62.8%,水源丰富,水质甘甜。耕地面积750.09亩,人均0.54亩,粮食总产量达450.054吨,其中水稻产量292.535吨,玉米产量157.519吨,人均纯收入2760元。   新光村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寨,主产水稻、玉米等、以芦笙制作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初具规模。新光村芦笙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且制作种类繁多。目前新光大寨有近40多户从事芦笙制作。素有“芦笙之王”美称的公母芦笙以及2010、2011年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圣笙”都出自这里。新光村民风古朴浓郁,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寨上古树参天,木房瓦顶的传统民居吊脚楼聚落交错有致,独具民族特色。新光村是集中领略苗族芦笙文化不可多得的一个好地方,早在2005年就被列为黔东南州首批100个民族民间文化村寨之一,2006年被列入凯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新光的芦笙制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市、镇两级着力打造的风情旅游点。   

大塘村

  大塘村位于凯里市南部,与舟溪镇枫香村、曼洞村、情郎村接壤,距凯里市中心29公里。全村所辖面积4.27平方公里,分3个自然寨即3个村民小组共131户525人,均为苗族。耕地面积215亩,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年人均粮食收入190公斤、经济收入2800元。   --人口总数:525人农业人口:512人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发展口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实现历史新跨越而努力!   --所辖村:3生产总值:147.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种植业名特产品:杜仲办公所在地:大塘村公路口   --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达60%,气候适宜,冬暖夏冷,空气清新,保持着少有的原生态环境。   

新龙村

  新龙村位于舟溪镇西南面,长岭岗(养浓坡)半山腰上,是本地青年男女7月爬坡-----养浓坡节的必经之寨。西与麻江县交界,北抵苗岭村,冬至舟南村,南接青杠村,距镇政府3公里,平均海拔950米,最高海拔1120米,最低海拔850米。辖新上寨、下寨、虾耙三个自然寨,公4个村民小组,229户,966人,苗族人口占99%。现有耕地面积502亩,田468亩,土34亩,总产量为335.1吨,有煤、磷碘等矿产,由于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地区水里不便,土地盆脊,生活水平较低,一年中有十月龙祭尤节,七月爬坡节,爬坡节在每年农历7月子午日进行,活动有对歌、斗牛、爬山、拔河等。虾耙公路已从上寨修通,差1公里就到达岭岗。距爬坡活动地点250米,活动在岭岗脊梁上,地点宽敞平坦,连接岭岗500米有较平的便道,登上岭岗可以一览四周边际无余,远近山村尽收眼底,好不畅怀,每次活动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苗族情歌贯耳,直冲云霄。目前各寨都通路、通电。建有村办公楼。   

石青村

  石青村位于舟溪镇中心的北部,长岭岗脚,距镇中心5公里东接苗岭、平中村,西界凯里经济开发区,南靠新龙村,北连果园村养鸡场。辖小寨、中寨、大寨、花寨、新寨、下寨、同养郎7个自然寨,16个村民小组,497户,2135人,苗族人口占97%,有耕地面积1353亩,其中田762亩,总产量645.1吨。全村以农为主,其中有25户兼加工镰刀、斧头、锄头、钉耙等农用产品,畅销市内外。矿产有重晶石。有简易公路与凯兴大路相接,石青河流向东北注入鸭塘禾,寨寨通路通电,有自来水,有完小一所,儿童入学率达99%,建有办公楼,文化室和卫生室。一年中有农历七月中旬卯日吃新节,九月中旬卯日吃重阳节和二月逢子、午日爬钉耙山节。   

枫香村

  枫香村位于舟溪镇政府驻地之西南面,东临舟南村,西至凯里市区,距舟溪镇政府3公里,到凯里市区有11公里。村辖6个村民组,303户,1208人,辖区国土面积为9.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4.0亩,山林面积11288.6亩,果园500亩,年生产总值达670.44万元,年总收入为364.2万元,人均收入达3015元。村道路基本硬化,水、电、广播、电视、电话实现接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枫香村与果园村、白师村、苗岭村、里禾村、舟南村、曼洞村、新光村、大塘村、新龙村、石青村、大中村、平中村、营盘村、青杠村、屯上村、情郎村、青山村、舟溪村相邻。

大中村

  大中村位于舟溪镇驻地北面,距镇中心2公里,东靠白师、新光村,南连平中村,西抵石青村,北接果园村,龙塘寨,鸭兴公路从中穿过,海拔620米,土地总面积5138亩,村辖牛厂、大中(干送阳、阳卡、凹门阳达)两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361户,1632人,苗族占百分之八十,耕地面积1036.81亩,其中田827亩,土209.81亩,常年粮食总产量511吨左右,有办公大楼,两搂一底,内设支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和各种管理室。全村通水、通电、通路、同闭路电视,寨内道路全部硬化,有办公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境内有水泥厂、阳光铝厂、炮竹厂、砖瓦厂、砂石厂。鸭塘河过境,有跨越鸭塘河钢筋混泥土结构两孔桥一座。村边有隔层板石、石灰石,是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好材料。节日有农历4月8日吃黑糯米节,7月13日过7月半,举行斗牛大赛和每年正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行芦笙会,新年有木佬人先动土的习俗。   

平中村

  平中村位于舟溪镇的北面,距市中心15公里,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396户,1438人,苗族人口中99%,耕地面积848.1亩,其中田567.4亩,土280.7亩,年人均纯收入4949元,村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2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平中村是-产业部支持设备建立的远程教育教学点之一,属于全国远程教育先进示范村、全省村务公开民主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是2007年全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营盘村

  营盘村位于舟溪镇驻地东4公里处,东邻里禾村,西连新光村,南接舟南村境,北界翁牙村,辖营盘上寨、营盘下寨、小营盘,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住落在牛角坡南侧,面向镇驻地200户,931人,苗族聚居,总面积7189.7亩,耕地面积636.3亩,田573.1亩。里禾河,里河水库主渠道经过,有小学一所,儿童入学率98.7%,农历下旬至7月初逢子、午日爬牛角坡节,农历5月初日过端午吃棕巴,农历7月大日新节。建有办公楼一栋,有文化室,卫生室。通电、通路、通电视。自古营盘人热情好客,风流天下,目前有香港友好人士支助办学,每个学期都来巡视一次,资助学校和贫困生,支付代课教师工资。   

青杠村

  青杠村位于镇驻地西面4公里,东邻枫香村,西界麻江县,南接曼洞村和大塘村,北靠新龙村,原属青曼乡,92年撒并建后,归舟溪镇。现辖天塘,告辽不,干帮养衣,青杠4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84户,1224人,全村姓龙,苗族聚居,土地面积6692亩,耕地面积743亩,其中田608亩。矿以煤为主,鸭兴公路过境4公里,设有小学一所,入学率为98.5%,建有办公楼,文化室,卫生室,全村通路、通电、通水、通闭路电视。农历七月爬养龙坡节,吃新节。农历十月子日龙家过传统祭视节称之农家祭尤节,过此节主要是打糯米粑,传流说法视过节视,凡有亲戚朋友到家,都送糯米粑,多少不论,次日举行斗牛、对歌、拔河等活动。   

屯上村

  屯上村距凯里市中心17公里,位于舟溪镇政府的西北面,距镇政府260米。屯上村共分8个村民小组,225户,864人,是苗族、汉族聚居的村寨,苗族人口占77%。全村耕地面积483.6亩,其中田342亩,土141.6亩。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由于人多田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全村儿童入学率100%,是一个无盲村。屯上村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村脚是民间最大的芦笙堂—甘囊香,村前有清澈的溪水流过,有一年四季硕果累累、亩数过千的舟南大坝蔬菜示范基地。村后有甘醉达溶洞,溶洞里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水温清、凉、透、无毒无害,水质溶氧丰富,排灌自如,曾是娃娃鱼的故乡。2009年以引进的方式建成娃娃鱼养殖基地,目前产值过千万。在基地的带动下,屯上村已有4户农户投入养殖。   

情郎村

  情郎村位于舟溪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东邻雷山县望丰乡;南邻丹寨县南皋乡;西邻麻江县下司镇;北邻本镇曼洞村,全村共七个自然寨十个村民组,438户,2080人,耕地面积580亩,其中田364亩,土216亩,人均耕地不足三分。辖区内有一所情郎小学,二月间有独具风格的木鼓节,是一个地势僻远的贫穷落后的民族村寨。   

青山村

  青山村位于镇驻地南7.5公里,东南与雷山县、丹寨县两县交界,北接舟南村,西抵枫香村,海拔920米,村辖欧洋当、黄泥、乌东、下大山、杨郎、干召等6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46户,1180人,少数民族聚居,全村土地总面积13855.3亩,耕地面积434亩,其中田3.4亩,土120亩,人均收入680元。全村各自然寨都通电,建有两个地面卫星接收站,村委有电话,欧洋当公路已通车,村级主道公路约长10公里,现已完工80%,通到干滩高雅。人饮工程除欧洋当外,其他自然寨都已解决人饮水困难问题,村辖矿产有铅、锌、猛、铜等,已开采高毫铅锌矿。民族节日有农历5月端午节、七月半、九月重阳节、春节。因地处边远地区,节日中无大型活动,但青山村沿河两岸,草木葱郁,泉水叮咚,山花烂漫,浅滩随处可见,适合于开发避山庄。建有教学点两个,儿童入学率达97%。   

舟溪村

  舟溪村属镇中心村,舟溪镇政府和新市场所在地,东南与舟南村相接,西北与屯上村、苗岭村相连,由街上、猪场坝两个自然寨组成,3个村民组,232户,972人,是苗族、汉族聚居的村寨,苗族人口占70%,全村占地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6亩,其中田180亩,林地100亩,总产量268吨,人均收入2800元,由于人多田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村内有面条加工、糖类加工、服装加工、酒类加工、豆制品加工等。在农业耕作和养殖上,以养猪为突出。村内有镇中心小学,全村儿童入学率100%,是一个无盲村。舟溪每逢卯、酉日赶集,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全州最大的甘囊香陆生节活动就在河边寨脚举行,有吹跳芦笙、斗牛、赛马、对歌、球赛、斗鸡、斗鸟等活动上万人,有时达到几万人。每天下午二时起,苗歌飞扬,芦笙震天,热闹非凡。   


青杠村特产大全




青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