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黄平县 >> 浪洞镇 >> 浪洞村

浪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浪洞村谷歌卫星地图)


浪洞村简介

  浪洞村位于浪洞乡政府驻地,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由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组成,总人口1980人,共534户,由汉、苗、革等民族共同杂居;全村现有耕地面积846亩,其中田738亩,土108亩;林地面积405亩,森里覆盖率达20.86%。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四通八达。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8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一村一业”、“一户一技能”的发展要求发展个体企业,酿酒4户,养牛大户5户,养猪大户8户,预制场1个,中型砖厂2个,幼儿园2个,个体经营户(门面136个)饮食服务业4个,粮食加工厂3个,运输业30个(包括农用车辆),豆制品加工作坊3个,米制品加工作坊5个,医疗服务3个。确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道路。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村民自治,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建立村民意见箱,充分接受群众的监督。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2205 556100 -- 查看 浪洞村谷歌卫星地图

浪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浪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后寨村

  后寨村位于浪洞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共七个村民小组,有唐家坪、寨伍、黄泥巴坡、后寨四个自然寨,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34户,1396人,其中男764人,女532人,有党员21人,其中女党员2人,有劳动力612人,外出务工412人。   后寨村是一个以汉、苗、革家等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有田625亩,土114亩,荒山2亩,森林面积4800亩,主要产业是农业,粮食总产量245吨,年人均粮食130公斤。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人均收入2100元。   全村通路、通水、通电,有电视机301台,固定电话108部,移动电话724部,有机动车19辆,其中摩托车17辆,面包车2辆。  

勤龙村

  勤龙村位于浪洞乡政府所在地正南面1.2公里处,东接大冲村,南靠松坪村,西邻板山村,北面与浪洞、后寨两村毗邻。勤龙村国土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789.2亩,其中田664.7亩、土124.5亩。全村有4个自然寨,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34户,1434人,主要以汉族、苗族为主,其中汉族占全村总人口的68.5%。设有党支部一个,党员27名。   勤龙村交通便利,县道经村边经过。2009年完成进寨道路3560米和连户路5560米的全部硬化。通讯网络覆盖率100%。农户安装有线电话239部,持有手机803部,电视312台,有线电视覆盖率占总数的98.4%。有大型客车一辆,个体自用小车7辆,农用运输车5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村民团结,和谐稳定。  

云雾山村

  云雾山村地处黄平县浪洞乡西南方向,由于云雾山村山高壑深,常年云雾缭绕,因此得名“云雾山”。全村共有132户总人数548人,苗族110人,革族151人,汉族287人,其中妇女260人,党员总数22人,女党员2人,少数民族党员6人。   国土面积6.6平方公里,林地总面积578.33公顷,退耕地98,6公顷,世行林1268.5亩,森林覆盖面积居全乡之首,耕地总面积184.25公顷。通村公路达9公里,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最佳的避暑胜地之一。  

花院村

  花院村位于浪洞乡西南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6人、共405户,主要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族、革家等等。村现有办公室一栋、卫生室及完小一所,儿童入学率98%。全村现有耕地851亩,其中田676亩、土175亩。现全村实现组组通电通路。村民主要以种养植为主,打工收入是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628元。   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按照新形势新时期农村工作任务要求,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狠抓农业生产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带动型、领导型、服务型”基层组织,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治安和乡风文明、村容村貌进一步巩固提高。  

温水塘村

  温水塘村位于浪洞乡政府西北面,距乡政府中心6.3公里,东邻云务山村,南邻湾溪村,西邻后寨边界,北邻翁安县老坟嘴乡高车村。全村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村中央温泉河流横穿汇入浪洞大河,森林覆盖率为54.3%,温水塘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温水塘、李家坡、大湾、大磅、桐子坪、屋基头、简林沟、石屹垴、独山),居住农户227户1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030人,非农业人口10人,劳动力428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积极创收,劳务输出外出打工2134人次,平均每年汇入温水塘村劳务收入达75万余元,耕地面积592亩,其中:田337亩,土259亩,温水塘村大部分以汉族为主,杂居苗族7户34人,全村人口集中居住于温水塘寨,户数和人口占全村63.4%,是温水塘村集中办公学习,开展各种活动的中心。   温水塘原名三星村,因寨中有天然温泉,故该名温水塘,浪洞温泉座落在黄平县北面的温泉河畔,距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旧州古镇景区25公里,距黔南州瓮安县40公里,距遵义市余庆县32公里,区位优势好。浪洞温泉出水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北出泉眼数十个,据测量最大泉眼流量6升/秒,中心水温47℃,PH值7.3,熔氧指数5.5,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无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经常在温泉中洗浴,使人毛发生光,可治愈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被人们誉为“圣水”。温泉依山傍水,山中草茂林密,河两岸奇峰林立,苍翠欲滴,鬼斧神工,景观非常奇妙。温泉河盛产一种油鱼,油脂丰富、肥嫩、肉细,是旅游佳肴。游客到此,既可享受沁人心脾的温泉浴,又可饱览一番山青绿水环抱的田园风光,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2003年,县、乡两级政府共同招商引资引进了福建投资商朱海平先生对温泉进行开发,总投资6千万元,征用耕地面积123.5亩,林地面积31.5亩,目前温泉旅游度假山庄建设工程正在施工中。温水塘村温泉旅游事业的开发,给温水塘村人民创造了一条发展致富道路,同时将对黄平县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各行各业,增加农民收入,财政稳步增长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平么村

  平么村位于浪洞乡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约1公里。平么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既有平田,又有林地。耕地面积246.5亩,林地面积1545亩。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98户767人,居住有汉族和苗族。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共有党员16人。平么村是浪洞乡经济发展较好,人民较为富裕的村,年人均纯收入达2540元。   平么村比邻乡镇街道,位置优越;境内有县道1.5公里,通村公路3公里,通组公路5公里国,交通便利。因此,浪洞乡企业多建于平么村。平么村酿酒业历史悠久,浪洞乡唯一的酿酒专业合作社——长瑞酒业专业合作社就建在平么村。此外,浪洞乡另一大企业——雨伦泡椒厂也设在这里。平么村用于建筑业的优质石砂资源丰富,村内现有石砂厂2个、预制厂1个。   平么村拥有浓厚地经商创业传统,村民除务农或外出经商外,多在家创业,尤其是党员,主要从事酿酒业、建筑业、种植和养殖业,在带动农民创业致富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大冲村

  大冲村位于浪洞乡东南部,距政府驻地2.5公里,806县道经过村边缘,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335户1412人,其中劳动力606人,外出务工423人。共有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5人,预备党员2人。居住有汉族、苗族等民族。全村共耕地992亩,其中田721亩,土271亩,荒山150亩,林地800余亩,其中果林200余亩。   

桦稿村

  桦稿村位于浪洞乡西部,距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与瓮安县相邻。全村辖9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共有270户1047人,劳动力548人,外出务工310人。共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3人。   全村已实现通电,有电视机138台,固定电话40部,移动电话465部;通户公路达75%,机动车辆50辆。   桦稿村位于浪洞乡西部,距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与瓮安县相邻。全村辖9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共有270户1047人,劳动力548人,外出务工310人。共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3人。   全村已实现通电,有电视机138台,固定电话40部,移动电话465部;通户公路达75%,机动车辆50辆。  

浪洞村

  浪洞村位于浪洞乡政府驻地,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由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组成,总人口1980人,共534户,由汉、苗、革等民族共同杂居;全村现有耕地面积846亩,其中田738亩,土108亩;林地面积405亩,森里覆盖率达20.86%。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四通八达。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8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一村一业”、“一户一技能”的发展要求发展个体企业,酿酒4户,养牛大户5户,养猪大户8户,预制场1个,中型砖厂2个,幼儿园2个,个体经营户(门面136个)饮食服务业4个,粮食加工厂3个,运输业30个(包括农用车辆),豆制品加工作坊3个,米制品加工作坊5个,医疗服务3个。确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道路。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村民自治,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建立村民意见箱,充分接受群众的监督。   

松洞村

  松洞村位于浪洞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南面接旧州镇红梅村,西南方接花院村,北面与松坪村毗邻,黄平至瓮安县道穿村而过,旧州镇至平溪镇油路穿村而过,全村有县道8.5公里,通村公路10公里。全村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寨,16个村民小组,共447户,1780人,男性925人,女性855人。苗族392人,革族267人,余为汉族。有党员数23人,19名男性党员,4各女性党员。全村共有林地面积564.69公顷,退耕地57.3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有田840亩,土424亩。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全村有电视机375台,固定电话122部,移动电话614部,有机动车31辆,面包车4辆,其中摩托车15辆。村有办公楼1栋,卫生室3处,完小1所,儿童入学率达99%,合医参合率达80%,通电户数443户,全村建有沼气池116口,自来水遍及10个小组。   

管桐村

  一、村基本情况   管桐村位于浪洞东北面,据乡政府驻地2.8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全村共有村民187户,人口848人,耕地面积400.87亩,其中粮田面积375.19亩,土面积25.68亩,辖区总面积3.8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200余亩。村内居住着汉、苗等民族,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2%。黄平经旧州、浪洞、平溪至纸房县道穿越村辖区1.2公里,村内4条通组公路全长2.3公里,村内道路交通条件便利,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设立基层党支部1个,村民委员会1个,村党支部有支部委员3个,分别就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村民委员会有委员3个,分别就任村主任、副主任、委员。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正式党员18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人,女党员1人,60岁以上党员11人,40-50岁党员4人,30-40岁党员3人。   三、经济发展情况   村两委组建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发展上,带领全村村民走支付发展道路。近年来村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年人均收入达到1450元。3个自然寨基本实现进寨道路全部硬化,连户路建设基本实现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危房改造工程基本解决了村民无房问题,严重破旧损毁的房屋也得到相应修缮,砖房、楼房占全村房屋70%以上,扩建村级活动室一栋、新建村卫生室一个,有效落实了村级卫生改厕工作,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居环境大为改观,人民安居乐业。   四、产业发展状况   村内自然条件优厚,依山傍水,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常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家庭年产量数千斤。其它经济作物有油菜、果园、药材,年收入可上万元。牲畜、家禽等养殖以散养为主,也是家庭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产业化水平,村两委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设备,为广大村民提供科学种养殖培训,有效保证产量和创收。   五、前景规划   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村两委将继续坚持走创业致富道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之富,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道路。鼓励广大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积极开展生产劳动,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自身的勤奋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牢固阵地,强化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浪洞村特产大全




浪洞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