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 铜鼓镇

铜鼓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铜鼓镇谷歌卫星地图)


铜鼓镇简介

  铜鼓位于锦屏县东部,地处湘黔边境,距县城 25 公里,距靖州火车站 48 公里,距黎平飞机场 35 华里,距隆里古城 25 。全镇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耕地 9900 多亩。全镇辖 12 个村 96 个村民小组, 3043 户、 13651 人、劳动力 8143 人,其中男劳动力 4319 人、女 3824 ,农业人口 12986 人、常住人口 11150 人,是一个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5% 。 铜鼓地形地貌为丘陵盆地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开阔,河谷盆地相互间错,海拔 300 - 600 米,土壤类型以硅质黄壤土和硅铅质黄壤土及石灰石土为主,土层厚、肥沃。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7 拘谨,无霜期 320 天,年平均降雨量 130 毫米,最高气温 38 拘谨,最低气温零下 4 拘谨,全年日照时数为 1086 小时。 铜鼓历史悠久,在古汉为荆州郡,唐设州都督府,铜鼓地属亮州,铜鼓设寨,明洪 21 年设御干户所, 30 年改为铜鼓卫、清雍正 5 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道光 12 年改县为乡,设县丞,民国元年重设铜鼓县,民国三年迁至五一寨,故有“老锦屏”之称。其境内有将军坟、古城墙、妃子墓、白云寺、卫城碑、凤鸣楼等名胜古迹,还有天龙山原始森林,八河库区、镏金家洞等旅游景点。 镇内现有工矿企业 43 个,职工年末人数 1080 人,工业总产值 1060 万元,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工矿企业有:花桥金矿,铜鼓炮厂和花桥-,镇内有其他乡镇企业 135 个。 镇内现已实现国网供电, 80% 的农民已进行农网改造,程控固定电话装机容量 2000 门,已有 9 个村开设程控电话,电话 1080 用户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站已于 2001 年先后在我镇开通,有线电视普及率达 95% ,目前镇所在地已建有选上来水厂 1 个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用水。 铜鼓镇作为黔东第一养羊大镇,从 1995 年始,积极从四川、云南、湖南等地引进种羊, 2003 后引进了纯种波尔山羊,现有黑山羊、白山羊、川铜羊、南江黄羊、麻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品种, 2003 年山羊存栏数达 10000 余只。 铜鼓农作物主要以裟、玉米、油菜为主,是全县重要的粮油主产区之一,因盛产黄金而名噪省内外,已探明黄金储量 112 吨,铁矿储量也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54.6%.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50平方公里 522628105 556700 0855 查看 铜鼓镇谷歌卫星地图

铜鼓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铜鼓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铜鼓村谷歌卫星地图
乐安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乐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冲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水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花桥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花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嫩寨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嫩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寨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新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塘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小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岔路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岔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铜坡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铜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江口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江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柳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高柳村谷歌卫星地图
火冲村 ·锦屏县旅游·锦屏县特产·锦屏县十大特产·锦屏县十景·黔东南 0

----

查看 火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铜鼓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茅坪镇

  茅坪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烈士的故乡,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主要有清水江沿岸风光和皇上山自然风观;人文景观主要有龙大道烈士故居、古建筑群和苗侗村寨;茅坪是著名的内三江之一,几百上千年的木材经营历史,古老的苗侗风情和江浙文化的融汇,造就了茅坪的独特文化。茅坪镇位于锦屏县东北角,距县城7.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5村1居委40个村(居)民小组,1169户,4885人,全镇苗、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耕地面积2243亩,林地面积5.3万亩,2002年末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063元。清水江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齐备。水运方面,溯江而上可达锦屏县城、三板溪、文斗、剑河等地,顺水可达三门塘、洪江、洞庭湖乃至长江入海,茅坪清水江河段在春夏丰水期可行50—60吨级机动船,一般情况可行20—30吨级机动船。随着贵阳——凯里——锦屏——黎平飞机场油路的贯通,茅坪原有的林区公路被改造成了柏油公路,交通优势越显突出。目前,茅坪自来水工程能够满足3000人的正常用水,获准修建的自来水扩容项目将能使现有供水能力提高1.6倍,满足50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电力方面,随着国家“二期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全镇99%的农户用上了国网电,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有效保障。通讯方面,2001年10月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在茅坪修建了基站,开通了网络服务,信号覆盖遍及全镇,为旅游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境内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雨热同季,适宜各种药材、林木及农作物生长。主要特色产品有茅坪香桔、油杉地板、装饰板、优质茯苓、楠竹等。.  

敦寨镇

  敦寨镇地处贵州省锦屏县东南部,距县城 36 公里,东湖南省靖州交界,南与黎平县高屯镇接壤,西、北两面与本县乡镇毗邻,锦榕省道南北贯穿。全镇行政区划面积 173.3 平方公里, 2.1 万人,辖 18 个行政村, 106 个村民小组, 62 个自然寨, 29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 22 所中小学校,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乡镇,远近驰名的“黔东第一苗寨”变化莫测在镇内。敦寨属典型的喀斯物地貌,森林覆盖率 42% ,优质果品面积 2 万亩,自然景观奇特绚丽,溶洞星罗棋布;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藏底蕴浓厚,开发前景广阔;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服务功能完善,招商引资环境优越。敦寨耕地资源丰富,耕地总面积 1.9 万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降雨充沛,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农林特产品十分繁多,是全县粮油产品主产乡镇,也是全州 25 个建设经济强镇之一。 2003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6336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 3190 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 2012 万元。.  

启蒙镇

  蒙镇位于锦屏县南部,距县城 40 公里。东临平略镇,南连黎平县敖市镇,西抵固本乡,北接河口乡与剑河县南嘉镇毗邻,全镇总面积 205 平方公里。辖 24 个行政村, 123 个自然寨, 233 个村民小组,有 5430 户, 24712 人。有林地面积 21.4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60% ,是全县的林业大镇。有耕地面积 12245 亩,人均纯收入 814 元。有贫困村 17 个,其中一类贫困村 12 个,二类贫困村 5 个;有贫困户 2613 户,贫困人口 12915 人,其中有极贫户 784 户, 3875 人,属省级二类贫困重点扶贫开发乡镇。目前有 12 个村已接通程控电话,占 50% ;已通乡村公路的村 10 个,占 42% 。全镇-覆盖率达 95% 以上,于 2000 年实现了“村村通”目标。 2000 年,启蒙镇被列为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 100 个万人以上规模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平秋镇

  地理位置:平秋镇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北部,东经108°56′48″-109°9′4″,北纬26°38′7″-26°43′40″。东临本县三江镇,西本县彦洞乡毗邻,南与本县平略镇接壤,北与天柱县石洞镇、剑河县盘溪乡为界。境内平均海拔高度800米,最高海拔1012米, 最低海拔325米,总面积有112平方公里。?境内以杉木、马尾松、竹林、常绿、落叶阔、灌木林、草坡等7种植被为主,林业林地 8804.3公顷,其中有林地5990 公顷,经济林70 公顷,竹林30.5 公顷,蔬林地441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农业气侯:平秋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风向春夏为东南风、秋冬为西北风,风速平均为1.5米/S。年平均降水量为1310毫米,暴雨多集中在5~7月。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5℃,年平均气温16℃,平均地温20℃左右,相对湿度年平均84%,日照1080小时。农业特色产品有薏仁米、小米、晚熟西瓜、黄豆、红豆等。自然资源:全镇水能理论蕴藏量1000千瓦,方开发的观音洞、五香洞两小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出现的褶皱一般为加里东期褶皱,呈长轴状背斜(平秋背斜),境内断裂发育,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金矿、砷矿、高岭土、水晶石等,分布在平秋、石引、更我、魁明、平翁、晓岸、桥问、皮所等村。平秋金矿开采历史悠久,《黎平府志》载:“平秋之金可解黎民之困”,现黄金储量3吨,开采深度0~400米;砷矿储量3000吨,开采深度0~400米;高岭土储量100.19万吨,开采深度0~100米;水晶石储量6914公斤,开采深度0~50米。牧草资源十分丰 富,畜牧业发展迅速。 人口、经济、社会:全镇辖19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20户,人口16000人。全镇2003年总产粮食3334吨,总产值937万元,财政收入8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规模雏形初现。全镇交通、通讯较为便利,今年将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通车里程 96公里。 旅游资源:平秋旅游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境内群山叠翠,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由侗族风情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景名胜区组合而成的旅游区,具有开发价值。平秋,杉木之乡,九寨之重镇,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避署山庄”之美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锦屏县的西北角。境内有圭浪溪原始森林、洞王瀑布、莲花山奇观、杉王纪念亭及森林公园、三星.  

铜鼓镇

  铜鼓位于锦屏县东部,地处湘黔边境,距县城 25 公里,距靖州火车站 48 公里,距黎平飞机场 35 华里,距隆里古城 25 。全镇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耕地 9900 多亩。全镇辖 12 个村 96 个村民小组, 3043 户、 13651 人、劳动力 8143 人,其中男劳动力 4319 人、女 3824 ,农业人口 12986 人、常住人口 11150 人,是一个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5% 。 铜鼓地形地貌为丘陵盆地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开阔,河谷盆地相互间错,海拔 300 - 600 米,土壤类型以硅质黄壤土和硅铅质黄壤土及石灰石土为主,土层厚、肥沃。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7 拘谨,无霜期 320 天,年平均降雨量 130 毫米,最高气温 38 拘谨,最低气温零下 4 拘谨,全年日照时数为 1086 小时。 铜鼓历史悠久,在古汉为荆州郡,唐设州都督府,铜鼓地属亮州,铜鼓设寨,明洪 21 年设御干户所, 30 年改为铜鼓卫、清雍正 5 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道光 12 年改县为乡,设县丞,民国元年重设铜鼓县,民国三年迁至五一寨,故有“老锦屏”之称。其境内有将军坟、古城墙、妃子墓、白云寺、卫城碑、凤鸣楼等名胜古迹,还有天龙山原始森林,八河库区、镏金家洞等旅游景点。 镇内现有工矿企业 43 个,职工年末人数 1080 人,工业总产值 1060 万元,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工矿企业有:花桥金矿,铜鼓炮厂和花桥-,镇内有其他乡镇企业 135 个。 镇内现已实现国网供电, 80% 的农民已进行农网改造,程控固定电话装机容量 2000 门,已有 9 个村开设程控电话,电话 1080 用户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站已于 2001 年先后在我镇开通,有线电视普及率达 95% ,目前镇所在地已建有选上来水厂 1 个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用水。 铜鼓镇作为黔东第一养羊大镇,从 1995 年始,积极从四川、云南、湖南等地引进种羊, 2003 后引进了纯种波尔山羊,现有黑山羊、白山羊、川铜羊、南江黄羊、麻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品种, 2003 年山羊存栏数达 10000 余只。 铜鼓农作物主要以裟、玉米、油菜为主,是全县重要的粮油主产区之一,因盛产黄金而名噪省内外,已探明黄金储量 112 吨,铁矿储量也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54.6%.  

平略镇

  平略镇位于锦屏县中部,距锦屏县城15公里,由东至西分别与三江镇、偶里乡、启蒙镇、河口乡、平秋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60亩,其中稻田面积5190亩,人均0.41亩。下辖19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00户,总人口是苗、侗民族。近年来,平略镇在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上紧紧围绕三板溪电站建设大服务这个中心,按照“区城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推进产品市场化、生产多元化,努力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平略镇是锦屏县林业大大镇之一,木材曾是全镇经济来源支柱。自2000年国家调整林业政策以来,镇政府及时调整林业结构思路,以“巩固绿化林为基础、开发经果林为重点、兼顾两用林生产,以青山永存与经济双丰收”为指导思想,着办发展生态永材林和经果林、施舍退耕还林,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两年,围绕三板溪电站建设后形成较大的需求市场,平略镇立足实际,将清水江、锦启公路沿线以及地芽、平略、寨早三个坝区规划为乡镇企业与农业开发带,建设了石材加工、预制构件、砖瓦、商贸、运输业及粮食、蔬菜、肉类、果品出产基地服务于三板溪电站建设。.  

大同乡

  一、乡情简介 大同乡位于锦屏县东南部,距县城 7.5 公里,东与湖南省靖州县大堡子镇相接,南与铜鼓、钟灵两乡(镇)交界,西与偶里乡接壤,北与三江镇毗邻,黎-锦通县油路( 202 省道)窘境而过,全长 17.5 公里。全乡辖 15 个行政村 97 个村民小组, 48 个自然村寨, 3133 户, 14281 人。总面积 117 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 120256 亩,森林覆盖率 75% ,耕地面积 5544 亩,是一个以侗族、苗族占大多数人口的少数民族乡。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为低山丘陵河谷地带,海拔最低 400 米,最高 750 米,大部分地区在 400 - 650 米之间,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水热同步,暖湿共节、光照相配等气候特点,平均气温 16.5 摄氏度,无霜期约 314 天,日照约 1086 小时,年降雨量在 1200 - 1400 毫米左右,适合多种支票物生长。亮江河横穿境内,并建有八河、大同两座水电站,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大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一间、吩。境内木茂密,溪流纵多,册厅水秀,引人入胜,八河库区景区距县城 15.5 公里,亮江河水清澈,两岸景色如画,是乘舟遨游的好去处,水库碧波荡漾。可开发成水上乐园。景区内有景点 14 个景观美不胜收。大同有苗、侗族的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鬼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四月八以民歌对唱为主的歌声令人流连忘返,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 近几年,我乡的交通状况有圈套的改观, 202 省道横贯境内,作乡公路通车里程 60 公里,有 3 条出境公路,即大同――锦屏――湖南靖州,大同――隆里――黎平,大同――敦寨――黎平。全乡 15 个行政村已有 14 个村通公路。清水江支流亮江河的八河库区内,通航里程 8 公里,有机动船只 10 余艘。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方便了群众生活,加快了客运货运流通,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改善。 二、经济发展状况 我乡属山区,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引导,结合国家新的一轮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种养殖业发展比较快,目前,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全乡养牛 32 头,效果比较好。种植业发展也比较快,已建起了大同乡迎庆果场,大同乡同心果场,大同乡民丰果场,主要.  

新化乡

  新化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距县城53公里,距黎平机场10公里。与黎平的高屯相邻,与隆里乡、敦寨镇、钟灵乡接壤,总面积57.3平方公里,全乡有6 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15人,主要民族为汉、苗、侗族。全乡共有耕地9780亩,其中稻田6840亩,旱地2941亩,人均耕地1.04亩,人均稻田0.78亩。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是全县粮油、蔬菜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油湖”之美誉。全乡有大小林场11个,拥有油茶林16000多亩,森林覆盖率为58.3%。全乡共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549人,有中心完小1所,村级完小3所,初小1所,在校生1005人。“两基”教育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到长足发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81万元,财政收入45万,粮食总产量4778吨,人均产粮550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1元,全乡各项存款余额10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有自来水,村村通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已基本普及,移动通讯的发展迅速。新化集贸市场辐射黎平高屯、敖市和本县的敦寨镇、隆里乡、钟灵乡,新化小城镇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让新化集贸市场规模和城镇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市场日臻繁荣。进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紧抓住黎平机场和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发展蔬菜种植业,目前,全乡常年商品蔬菜种植达1500多亩,全县粮油、蔬菜、水果供应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此外,中药材种植也得到较快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1600亩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正成为一项新兴产业。2002年,锦屏县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新化顺利实施,63户扶贫搬迁移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为全力支援三板溪水电站建设,乡党委、政府积极做好库区移民接收工作,为移民搞好服务,目前,全乡已接收库区移民72户,移民工程给新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新化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隆里乡

  隆里乡位于锦屏县南部,东邻新化乡,南接黎平县敖市镇,西连启蒙镇,北抵钟灵乡,省道黎锦油路穿境而过,是进入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重要通道,距县城45公里,距黎平机场21公里。全乡总面积42.7平方公里,辖四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1414户,5789人。隆里乡是锦屏县粮食主要产区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盛产优质稻米、菜油。全乡常年粮食总产量2950吨,人均粮食475公斤,农业总产值1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元。隆里乡境内的隆里古城,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城堡,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布局独特,保存完好,1999年已列为中挪国际文化合作建设项目,是贵州省四个生态博物馆及二十个重点保护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之一,是全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黎~从~榕综合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乡境内的春蕾林场,是全国最大的乡村林场,总面积8.45万亩,素有“林海”之称,现已列为省级森林公园。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隆里古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正加紧实施,隆里将成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将成为隆里乡经济发展的支柱。.  

钟灵乡

  钟灵乡位于锦屏县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东与铜鼓,郭寨镇接壤,南与新化,隆里乡相连,西与启蒙镇,偶里乡毗邻,北与大同乡交界。全乡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寨,90个村民小组,2558户,总人口11790人,其中农业人口11612人,农业劳动力4351人。有汉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数的88.2%。钟灵乡属低山丘陵地带,青山绵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版图狭长,呈带状分布。年平均气温16度左右,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全乡总耕地面积5874.3亩,其中水田面积5108亩,森林覆盖率为69.10%。境内有硅石,硫铁,砷,黄金等矿产资源。从全县区位来看,钟灵乡处于锦屏-黎平通县油路的“中转站”,距隆里古城10公里,黎平飞机场22公里,是县提出的“三横四纵四出口”规划之一,,即钟灵艾-启蒙巨寨的通乡公路,,又是连接钟灵至三板溪水电站的直通道,同事,随着高坪-郭寨果园通乡公路以及我乡通村公路的逐渐修通,将构筑钟灵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形成一定的区位优势。.  

偶里乡

  偶里乡概况 偶里乡位于锦屏县中部高山区,距县城 35 公里,辖 10 个行政村、 77 个村民小组、 2582 户、 11760 人(均为少数民族,其中苗族 11123 人、侗族 639 人)。全乡总辖区面积为 8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 516 公顷,其中水田 440 公顷,旱地 76 公顷。森林面积为 6000 公顷,木材蓄积量为 11080 立方米。境内有平偶、平皎、县城下瓦厂至格溪三条乡村公路,八腊至皎洞、皎洞至云照、皆久至八客等三条同村公路正在动工修 建中挂治 于偶里至皆久至八客通乡公路近期正在启动。清水江沿边而过。全乡 23 个自然寨都已通电, 12 个自然寨通闭路电视, 6 个村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基站均已修建。优质茶油、无公害中药材、野桂花蜜、畜牧水产等是偶里乡的主要资源优势(前三项在县内外较为出名),乡党委政府以此作为我乡四大产业来规划培育、发展壮大。 2002 年全乡约产油茶水 60 吨、天 麻、八腊产量为最少 10 万公斤、 茯苓 22 万斤、蜂蜜 5000 斤,大牲猪存栏 6900 头,水产品产量(稻田养鱼)约为 58 吨。群众科技意识逐年增强, 2003 年全乡推广杂交水稻 6100 亩,实行宽窄行规范栽插 5500 亩,种植杂交玉米 1580 亩,实施猪改 2500 头次,牛改 495 头次,逐渐涌现出了一批养殖专业示范户,如云照吴高松(养牛 25 头,养羊 110 只)、吴育富(养牛 12 头、养猪 40 头),八腊兰世桥(养蜂 170 群)、寨欧龙运树(养猪 50 头)等。 2002 年,全乡农业总产值 1170 万元,粮食总产量 3173 吨,人均占有量 32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762 元。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193万元,粮食总产量3835吨,人均吃粮345公斤,农民纯收入832元。.  

固本乡

  固本乡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地处黎、锦、剑三县交界,距县城 57 公里,全乡辖 13 个行政村, 43 个自然寨, 98 个村民小组, 2685 户, 12485 人,居住着苗、侗、汉、水、壮 5 个民族。农业人口 12165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97% ,非农业人 290 口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3% ,全乡幅员面积 67 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5254.35 公倾,占全乡土地面积 52.23% ,耕地面积 7268 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 7.23% 。乡辖区内地貌以山中为主,海拔相对落差大,山谷切割深,年气温 14 摄氏度,平均降水量 1400mm ,无霜期 280 天,属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固本乡有最富于开发的定地――青山界,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是发展和善殖业的优势环境,有天然草 7 科 43 种,牧草面积 325.81 公倾,理论载黄牛量 10000 头,载羊量 20000 只。全乡主产裟、玉米、红苕、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兼产油菜、辣椒等经济作物。固本乡 2002 年被国家列为新阶段重点扶贫开发二类贫困乡,全乡有一类贫困村 3 个,二类贫困村 9 个, 2003 年被州人民政府列为“两山”扶贫乡镇。.  

河口乡

  一、人文地理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清水江畔,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北与彦洞乡接壤。距黎平机场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坝址40公里。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河口乡是仰阿莎湖库区第一个民族生态旅游乡镇。水陆交通发达,是锦、剑、黎三县的交通枢纽。全乡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寨,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侗、汉三个民族构成,其中苗族、侗族占?3%。全乡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5亩,森林覆盖率达65%,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具开发价值的乡镇。二、社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全乡广大千部和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各项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2003年,河口乡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板溪水电站建设机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32万元,较上年增长11.32%;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62,43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万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95%。河口乡是一个以绿色为特征、良好多样生态环境系统为优势的民族风情、好山好水、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组成的绿色生态旅游乡。三、风情旅游境内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颇丰,既有天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民族环保第一村——文斗、人间仙境——青山界的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是河口乡旅游休闲的一个亮点。置身于河口乡生态旅游园,旖旎的水色山光、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和谐而统一,妙不可言,使人留连忘返。四、矿产资源 河口乡地广物博,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和闻名全国的十八杉等,有风味独特土特产——裕和腌鱼。“青山界”山泉水己打入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睛睐。金、银、铜、砷等地下矿产储量丰富。五、投资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口乡党委政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并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还您一个奇迹”。河口乡党委政府郑重承诺“您帮我发展,我助您发财!”.  

彦洞乡

  彦洞乡位于锦屏县西北部,距县城驻地38公里,与剑河县南加镇,盘溪乡接壤,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三板水溻站淹没库区张镇之一。全乡幅员9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8个自然桂冠,85个村民小组,有2808户,11353人,侗族人口占99.8%,全乡森林覆盖率75%,其中天然林保记16324.1亩,全乡行政事业单位干部46人,其中行政干部20人,专业技术干部26人,有初级中学一所,村级完小3所,村小4所,教学点4个,在教学生1700人,教师100人。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土地瘠蒲,海拔900-1100米,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终年云雾缭绕。全乡有耕地面积5555亩,人均占有耕地0.45亩,2003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家民人均纯收入759元,是典型的“少边穷”高寒山区农业乡,彦洞乡盛产马铃薯、苡仁米、辣椒,乡境内归志、归勇、归类、归格、五西等五条溪流域森林植被丰富,生态平衡,有国家级珍稀频危保护动物金丝猴、五步蛇、娃娃鱼等。彦洞乡于侗乡腹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以隶属的“九寨社区”是中国北部侗族的典型,即有北部侗族的文化物质,又有南部侗族析文化品格,民居、服饰、歌舞等别全、、具一格,尤以彦洞“7.20”民族歌节、瑶白摆古文化节闻名,贵州电视台、<<中国民族报>>、<<上海英文星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对瑶白摆古文化作系列报道,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2002年度彦洞乡列为全省十三个极贫乡之一,列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的扶贫联系点,彦洞乡的脱贫与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铜鼓镇特产大全




铜鼓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