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6万人 | 727平方公里 | 410425 | 467000 | 0375 | 查看 郏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龙山街道 | 约9.18万人 | 24平方公里 |
---- |
查看 龙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东城街道 | 约3.3万人 | 109.8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东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冢头镇 | 约5.6万人 | 57平方公里 |
---- |
查看 冢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安良镇 | 约5.3万人 | 97平方公里 |
---- |
查看 安良镇谷歌卫星地图 |
堂街镇 | 约4.7万人 | 64平方公里 | 临沣寨村 | 查看 堂街镇谷歌卫星地图 |
薛店镇 | 约6.3万人 | 74平方公里 |
---- |
查看 薛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
长桥镇 | 约5.1万人 | 50平方公里 |
---- |
查看 长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
茨芭镇 | 约5.3万人 | 107平方公里 |
---- |
查看 茨芭镇谷歌卫星地图 |
黄道镇 | 约2.2万人 | 48平方公里 |
---- |
查看 黄道镇谷歌卫星地图 |
王集乡 | 约4.7万人 | 68平方公里 |
---- |
查看 王集乡谷歌卫星地图 |
李口乡 | 约2.6万人 | 50平方公里 | 张店村 | 查看 李口乡谷歌卫星地图 |
姚庄回族乡 | 约1万人 | ·郏县旅游·郏县特产·郏县十大特产·郏县十景·郏县名人·平顶 |
---- |
查看 姚庄回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白庙乡 | 0 | 38平方公里 | 姜集村 李楼村 裴堂村 郭店村 聂庄村 徐阳沟村 仲集村 王一明村 殷楼村 白庙村 赵河口村 东朱楼村 袁柳村 李口村 石屯村 鲁楼村 后阳村 单庄村 苏庄村 西朱楼村 土楼村 | 查看 白庙乡谷歌卫星地图 |
广阔天地乡 | 约1.4万人 | 14平方公里 |
---- |
查看 广阔天地乡谷歌卫星地图 |
渣元乡 | 约3.2万人 | 41平方公里 |
---- |
查看 渣元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新华区 |
邮编:467002 代码:410402 区号:0375 拼音:Xinhua Qu 新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157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新华区辖10个街道、2个镇:曙光街街道、光明路街道、中兴路街道、矿工路街道、西市场街道、新新街街道、青石山街道、湛河北路街道、湖滨路街道、西高皇街道、焦店镇、滍阳镇。 曙光街街道 代码:410402001 2006年,辖3个社区、1个村委会:曙北社区 、曙南社区、沿西社区、李庄村。 光明路街道 代码:410402002 2006年,辖5个社区、1个村委会:迎宾社区、建设街社区、新程街社区、体育场社区、长青社区、王庄村。 中兴路街道 代码:410402003 2006年,辖5个社区: 中兴社区 、和平路社区、利民社区、西杨村社区 、文化宫社区。 矿工路街道 代码:410402004 2006年,辖5个社区: 幸福街社区、民主街道社区、胜利街社区 、培新街社区、乐福社区。 西市场街道 代码:410402005 2006年,辖6个社区:团结路社区、三七街社区 、优胜街社区、红旗街社区、矿前街社区、矿后街社区。 新新街街道 代码:410402006 2006年,辖3个社区: 龙山社区、前进街社区、兴华社区。 青石山街道 代码:410402007 2006年,辖4个社区:井青社区 、四化路社区、香山矿社区、香山社区 。 湛河北路街道 代码:410402008 2006年,辖3个社区:八中北街社区、九中北街社区、建中社区。 湖滨路街道 代码:410402009 2006年,辖5个村委会: 东太平村、西太平村、东王营村、朱砂洞村、郑营村。 西高皇街道 代码:410402010 2006年,辖4个村委会:西高皇村、温集村、高庄村、郝堂村。 焦店镇 代码:410402100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焦店村、张泉庄村、武庄村、西果店村、东留村、中留村、西留村、闫庄村、郏山阳村、东洼村、陈庄村、野王村、褚庄村、新庄村、井营村、东果店村、余沟村、校尉营村、谢庄村、张庄村、胡庄村、龙门口村、西吴庄村、边庄村、场房村、刘沟村。 滍阳镇 代码:410402101 2006年,辖29个村委会:薛东村、连庄村、北治村、闫口村、梁庄村、库庄村、叶营村、何庄村、姬庄村、贺营村、夏店村、惠洼村、周庄村、肖营村、西治村、马跑泉村、西王营村、幸福村、南宋村、东羊石村、杨官营村、东治村、岳庄村、石桥营村、薛西村、韩寨村、 徐洼村、焦庄村、毛营村。 历史沿革 1969年设置新华区。 2000年,新华区辖7个街道、2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37733人,各街道、镇人口: 曙光街街道 39718 光明路街道 42906 中兴路街道 49420 矿工路街道 37256 西市场街道 29096 新新街街道 29194 青石山街道 16504 焦店镇 44592 滍阳镇 49047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华区辖9个街道、2个镇:西市场街道、新新街街道、矿工路街道、青石山街道、中兴路街道、光明路街道、曙光街街道、湖滨路街道、湛河北路街道;焦店镇、滍阳镇。 |
卫东区 |
邮编:467021 代码:410403 区号:0375 拼音:Weidong Qu 卫东区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103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卫东区辖10个街道、1个乡:东安路街道、优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建设路街道、东环路街道、东工人镇街道、光华路街道、鸿鹰街道、黄台街道、北环路街道、东高皇乡。 东安路街道 代码:410403001 2006年,辖5个社区: 东苑社区、地矿社区、鸿翔社区、安培社区、葡萄园社区。 优越路街道 代码:410403002 2006年,辖5个社区:优越社区、园丁社区、繁荣社区、地质社区、华西社区。 五一路街道 代码:410403003 2006年,辖5个社区:河西社区、康复街社区、繁荣街社区、铁路新村社区、五一路社区。 建设路街道 代码:410403004 2006年,辖6个社区:黄楝树社区、天使社区、神马社区、新优社区、湛华社区、诸葛庙社区。 东环路街道 代码:410403005 2006年,辖5个社区、2个村委会:月台河社区、东联北社区、田选社区、五条路社区、环东社区、魏寨村、吴寨村。 东工人镇街道 代码:410403006 2006年,辖3个社区、2个村委会:东联社区、东湖社区、化工社区、吕庄村、赵庄村。 光华路街道 代码:410403007 2006年,辖1个社区、2个村委会:光华社区、程庄村、辛北村。 鸿鹰街道 代码:410403008 2006年,辖4个社区:大营社区、鸿鹰社区、东联南社区、天宏社区。 皇台街道 代码:410403009 2006年,辖2个社区、2个村委会:神马尼龙社区、平东站社区、申楼村村、皇台徐村。 北环路街道 代码:410403010 2006年,辖1个社区、3个村委会:铁北社区、下牛村、竹园村、上张村。 东高皇乡 代码:410403200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高皇村、观上村、土寨沟村、小店村、任庄村、蒲城村、门楼张村、任寨村、上徐村、岳家村、辛南村、焦庄村、叶庄村、王斌庄村。 历史沿革 1969年设置卫东区。 2000年,卫东区辖7个街道、1个乡:东安路街道、光华路街道、建设路街道、优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东工人镇街道、东环路街道、东高皇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4444人,其中: 建设路街道 34898 优越路街道 28441 五一路街道 41927 东安路街道 37114 东环路街道 31975 东工人镇街道 18801 光华路街道 14403 东高皇乡 66885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卫东区辖10个街道、1个乡:五一路街道、建设路街道、优越路街道、东安路街道、东工人镇街道、东环路街道、光华路街道、鸿鹰街道、皇台街道、北环路街道;东高皇乡。 |
石龙区 |
邮编:467045 代码:410404 区号:0375 拼音:Shilong Qu 石龙区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35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石龙区辖4个街道:高庄街道、龙兴街道、人民路街道、龙河街道。 高庄街道 代码:410404001 2006年,辖2个社区、3个村委会:龙源社区、龙港社区、高庄村、张庄村、山高村。 龙兴街道 代码:410404002 2006年,辖2个社区、2个村委会:东兴社区、兴梁社区、军营村、赵岭村。 人民路街道 代码:410404003 2006年,辖1个社区、3个村委会:龙祥社区、夏庄村、关庄村、南顾庄村。 龙河街道 代码:410404004 2006年,辖3个村委会:捞饭店村、大庄村、处刘庄村。 历史沿革 1997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111号)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石龙区辖南顾庄乡和梁洼、高庄2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2000年,石龙区辖2个街道、1个乡:龙兴街道、高庄街道、南顾庄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3499人,各街道、乡人口: 高庄街道 10964 龙兴街道 12906 南顾庄乡 29629 2005年,石龙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南顾庄乡,设立相应街道。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龙区辖4个街道:高庄街道、龙兴街道、人民路街道(新增)、龙河街道(新增)。 |
湛河区 |
邮编:467000 代码:410411 区号:0375 拼音:Zhanhe Qu 湛河区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124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湛河区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马庄街道、南环路街道、姚孟街道、九里山街道、轻工路街道、高阳路街道、北渡镇、曹镇乡。 马庄街道 代码:410411001 2006年,辖7个社区、3个村委会:电力社区、天鹰社区、沿河路社区、马南社区、华西社区、站东社区、铁南社区、马庄村、西铁炉村、岳庄村。 南环路街道 代码:410411002 2006年,辖7个社区、2个村委会:建兴社区、公交社区、公园社区、车站社区、光东社区、河滨社区、东风社区、程庄村、牛庄村。 姚孟街道 代码:410411003 2006年,辖2个社区、2个村委会:姚电社区、阳光苑社区、李乡宦村、姚孟村。 九里山街道 代码:410411004 2006年,辖7个社区、2个村委会:山南社区、飞翔社区、凌云社区、飞行社区、光明社区、西苑社区、宏伟社区、叶刘村、芦铁庄村。 轻工路街道 代码:410411005 2006年,辖3个社区、3个村委会:湛南社区、沁园社区、工学院社区、东铁炉村、柏楼村、高楼村。 高阳路街道 代码:410411006 2006年,辖1个社区、4个村委会:利民社区、后城村、杨西村、召村村、小营村。 北渡镇 代码:4104111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北渡村、粱李村、沙王村、任庄村、高庄村、双楼村、统张村、景庄村、荆山村、卫寨村、胡杨楼村、徐庄村、辉岗村、苗候村、郭庄村、石庙村、莲花盆村、谢庄村、油坊头村、牛楼村、汴城村。 曹镇乡 代码:410411200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曹北村、五虎刘村、河岸李村、宋寨村、张庄村、吉村村、彭庄村、曹坑村、泥河村、李三庄村、赵庄村、关庄村、谢庄村、苏庄村、秦庄村、连庄村、杨西村、齐庄村、曹东村、曹西村、齐务村、银王村、潘庄村、陶寨村、褚庄村、湾李村、王庄村、肖庄村、焦庄村、李庄村、邢埔村、朱堂村、沟刘村、黄庄村、杜庄村。 历史沿革 1994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118号)同意将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 2000年,湛河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35227人,各街道、乡镇人口: 马庄街道 29959 南环路街道 30016 姚孟街道 18679 九里山街道 31913 轻工路街道 24165 北渡镇 52327 曹镇乡 48168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湛河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南环路街道、马庄街道、姚孟街道、轻工路街道、九里山街道;北渡镇;曹镇乡。 |
宝丰县 |
邮编:467400 代码:410421 区号:0375 拼音:Baofeng Xian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北汝河流域。全县面积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总人口64.7万人,辖八镇五乡一个铁路办事处,312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宝丰县地处北纬33。39ˊ~34。02ˊ,东经112。 43ˊ~113。 18ˊ。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外方山东麓,北依汝河,南临沙河。东和东南与平顶山市郊区接壤,南和西南与鲁山县及平顶山市西区相连,西北与临汝县交界,北和东北与郏县毗邻。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面积722平方公里。 县城位于境区中部偏南,东北距省会郑州市134公里,东距平顶山市区30公里,西北距洛阳市141公里。为焦(作)枝(城)、孟(庙)宝(丰)铁路,郑(州)南(阳)西线、洛(阳)界(首)公路交会处,207国道南石公路及正在修建的洛(阳)平(顶山)漯(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河南省中西部重要交通枢纽,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自然环境 宝丰县面积为722平方公里,东、西部多山,中部平原,与丘陵相间。境内有山峰85个,西部最高山峰为宝丰与鲁山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740米,东部最高山峰为擂鼓台,海拔505米,最低处是东部闹店乡的洪寺营村,海拔98米。 全境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属淮河流域的汝、沙水系,流向自西向东,以北汝河、石河、净肠河为大。有大中型水库17座,水库总容量14572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资源为8988万立方米。县内李庄乡有日涌量为2800吨的天然优质矿泉水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钒土、磷矿石、耐火粘土、白云岩、水泥灰岩、含钾砂岩、紫砂陶土、伊利石等。其中,煤以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 土壤有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粗骨土和石质土。 地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以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温气爽,冬寒少雪为特征。年平均气温14.5。 C,降水量769.6毫米,日照2183.7小时,无霜期215天,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3亿立方米。境区地处豫西山地与黄淮平原两大地貌过渡地带,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土壤类型属南方黄红土壤向北方的褐土过渡地带,植被是由华北落阔叶林向华中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适合多种生物繁衍生息。故境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种类繁多。1982年县情普查,栽培植物有90余种,野生植物有290余种,饲养动物有30余种,野生动物有220余种。 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查明的有原煤、铝钒土、紫砂石、石英石、石灰石、硫矿区、硅石、磷矿石、铁矿石等20余种。煤炭储量3.4亿吨,属B组优质主焦煤。铝钒土储量8300万吨以上,紫砂陶土储量5亿吨,石灰土储量6亿吨以上,石膏储量33973万吨,耐火粘土储量6609万吨等。 一、燃料类:(1)、煤。已查明3.4亿吨,主要分布在大营、张八桥、闹店、周庄、观音堂。产量300万吨/年。(2)、焦炭。主要分布在大营、张八桥、周庄、商酒务。产量150万吨/年。(3)、焦炉余气。产量2亿立方米/年。二、金属类:(1)、铝土矿。已查明8317.16万吨,主要分布在大营、张八桥、观音堂,产量30万吨/年。(2)、铁矿。已查明77万吨,预测资源100万吨,主要分布在大营、观音堂,未开发。三、冶金辅助原料类:(1)耐火粘土。已查明6608.73万吨,主要分布在大营、张八桥,产量5万吨/年。四、化工原料类:(1)、磷矿。已查明2812.6万吨,主要分布在观音堂,未开发。(2)、含钾岩石。预测资源量2400万吨,主要分布在观音堂,未开发。五、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类:(1)、紫砂陶瓷粘土。资源量48716.2万吨,主要分布在大营、前营、张八桥、杨庄、观音堂。(2)、石灰石。水泥灰岩3亿吨,溶剂灰岩0.3亿吨,建筑灰岩2.7亿吨,主要分布在大营、前营、张八桥、杨庄、周庄、观音堂,产量40万吨/年。(3)、石英石岩。预测资源量3120万吨,主要分布在观音堂,未开发。(4)、伊利石粘土矿。预测资源量1.8亿吨,主要分布在观音堂,未开发。(5)、石膏。资源储量3.3亿吨。此外,还有粉煤灰、秸秆等可利用资源。 经济状况 近年来,宝丰县委、县政府在省、市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得矿藏丰富之地利,凭工业交通之优势,靠群众创新之精神,坚持“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工作方针,突出“工业兴县”主题,实施“六大突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9.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65亿元、22.77亿元、12.51亿元。财政收入为828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0元,2003年经济实力在全省109个县(市)中排序第33位,比2001年的37位上升4个位次,位居全省升位较多的10个县(市)中的第6名,全县经济正处于持续、健康、快速、旺盛的发展期。先后荣获全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党建工作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3年,又一次性通过了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的考核验收。 宝丰县工业发展迅速。现有煤炭、酿造、食品、机械、冶金、建材、制药、陶瓷、造纸、轻纺、电力等17个行业,生产煤炭、水泥、酒、醋、紫砂陶、碳素、葡萄糖、烤烟、高级瓷砖、玻璃瓶、钢圈等百余种产品。其中,宝酒集团生产的宝丰酒于1956年被确定为河南名酒,1988年被评为“国家名酒”。远销国内外,原酒出口量全国第一。宝丰翟集陈醋为调味上品,并有活血健胃、消炎止痛之功效。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宝丰县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魁汝官瓷的发源地,宝丰大营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发掘认定,被列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汝官窑是北宋宫廷御用品,具有胎骨细腻、薄而轻巧、外裹足芝麻支钉烧制、天青色、自然开片等独到特征。该县对汝官瓷的挖掘工作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宝丰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牢牢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粮经比例怀2000年的78.8:21.2调整到65:35,已形成温棚蔬菜、畜牧养殖、林果、烟叶四大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全县温棚面积达到3000亩、露地蔬菜达到7.69D万亩。全县已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34个,养殖专业村46个,各类养殖小区11个,已成为上海、漯河生猪定点供应基地。康龙养殖公司的商品猪和种猪规模已达3万头,生产规模全市第一,已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观音堂花椒基地面积达到3.6万亩,成为全省第二、全市最大的花椒种植基地。宝丰是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最高达到7万亩,上等烟比例在50%以上。宝丰烟叶驰名中外,已打入国际市场。 特别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非公有制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强化服务和引导,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22474家,从业人数83420人。2003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65.18亿元,增长16.4%;增加值完成15.6亿元,增长15.15%。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60%以上。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宝丰县成立了招商局,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科院、首都高校宝丰项目发布暨经贸洽谈会,许多大项目在宝丰落户,宝丰已成为投资经商的热土。 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奋力打造经济强县。 行政区划 宝丰县辖1个街道、8个镇、4个乡:铁路街道;城关镇、周庄镇、闹店镇、石桥镇、商酒务镇、大营镇、张八桥镇、杨庄镇、肖旗乡、赵庄乡、前营乡、李庄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铁路街道 代码:410421001 2006年,辖3个居委会:铁东居委会、铁西居委会、铁北居委会。 城关镇 代码:410421100 2006年,辖11个居委会:东中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大寺居委会、东关居委会、群英居委会、苍巷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友好居委会、龙兴居委会。 周庄镇 代码:410421101 2006年,辖24个村:周庄村、马其营村、孙庄村、丁楼村、牛庄村、王子孟村、余西村、林营村、王庄村、何庄村、西黄村、南王村、杨岗村、陈营村、陆庄村、辛庄村、东黄村、东崔庄村、上河村、余东村、皮庄村、刘湾村、中和寨村、耿庄村。 闹店镇 代码:410421102 2006年,辖24个村:闹店村、西牛村、洼李村、范营村、洪寺营村、肖营村、周营村、司庄村、双口村、火神庙村、李官营村、五龙庙村、东军营村、寺坡村、刘集村、张沟村、贾寨村、靳李村、杨庄村、大张庄村、户口村、马沟村、连店村、小张庄村。 石桥镇 代码:410421103 2006年,辖28个村:石桥村、兴隆村、水泉村、田庄村、交马岭村、邢庄村、小彦湾村、朱元村、谷官营村、吕寨村、东大庄村、寺门村、冢坡村、师庄村、邱楼村、高铁村、何寨村、李丰山村、大牛村、肖坟村、肖楼村、西大庄村、高皇村、赵庄村、大胡庄村、闫庄村、王庄村、边庄村。 商酒务镇 代码:410421104 2006年,辖27个村:商酒务村、焦楼村、房庄村、石岗营村、大王庄村、赵一村、赵二村、赵三村、皂角树村、何庄村、水牛里村、龙泉寺村、杨沟村、柳林村、白庄村、张庄村、泥河凡村、梁庄村、户庄村、张洛庄村、犁湾沟村、黄洼村、郜辛庄村、古城村、韩庄村、孙官营村、武岗村。 大营镇 代码:410421105 2006年,辖56个村: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南街村、小营村、柳沟村、郝沟村、上高庄村、边庄村、小李庄村、牛庄村、上李庄村、小沈河村、大沈河村、西古庄村、西张庄村、古垛村、蛮子营村、何庄村、康洼村、相厂村、斋公庄村、白石坡村、清凉寺村、韩庄村、李坪村、宋坪村、赵庄村、李文驿村、段寨村、赵楼村、小岭王村、大岭王村、胡茄庄村、苏家洼村、观音堂村、大石扒村、余家村、马堂村、宋沟村、滴水崖村、北水峪村、罗顶村、三间房村、垛上村、庄科村、闫三湾村、回龙庙村、小南庄村、赵沟村、石板河村、金庄村、崔家村。 张八桥镇 代码:410421106 2006年,辖28个村:张八桥村、姚洼村、闫洼村、苗李村、孔庄村、没梁庙村、外良村、袁店村、山张村、白塔营村、草庙陈村、东火山村、祁庄村、西火山村、曹场村、姚店铺村、赵圪瘩村、斋公庄村、王堂村、西马庄村、栗庄村、马场村、河湾村、李庄村、贾岭村、下河村、大刘村、嘴陈村。 杨庄镇 代码:410421107 2006年,辖3个居委会、22个村:范庄居委会、永安居委会、和平居委会、杨庄村、小店村、马北村、马南村、胡庄村、薛坦村、东彭庄村、同岭村、姬袁庄村、柳沟营村、姜湾村、白水营村、石洼村、王铁庄村、崔庄村、石灰窑村、大温庄村、李庄村、朱庄村、西彭庄村、堂洼村。 肖旗乡 代码:410421200 2006年,辖25个村:肖旗村、范寨村、张伍庄村、解庄村、裴里村、史渡洼村、磁盘岭村、潘庄村、柴庄村、鲁庄村、朱洼村、史营村、方旗村、三里营村、五里头村、七里营村、土桥铺村、袁庄村、韩店村、白庄村、乔庄村、岭湾村、丁岭村、贺岭村、枣庄村。 赵庄乡 代码:410421201 2006年,辖22个村:赵庄村、娄庄村、小黄村、大韩村、白店村、周营村、大黄村、吴庄村、刘庄村、马辛庄村、闵庄村、官衙村、泥河村、张庄村、晁庄村、木中营村、范庄村、军营村、岳寨村、任寨村、袁庄村、岔河寺村。 前营乡 代码:410421202 2006年,辖25个村:前营村、大吴庄村、大连庄村、小连庄村、关帝庙村、韩王庄村、郜湾村、北郭庄村、郭湾村、五龙庙村、杨庄村、何寨村、袁庄村、张旗营村、张洪庄村、张吴庄村、马庄村、店东村、店西村、店南村、小店头村、岳坟沟村、翟庄村、槐树岭村、曹庄村。 410421203李庄乡 代码: 2006年,辖2居委会、24个村:程寨沟居委会、龙山居委会、杨庄村、李庄村、纸坊村、杨树沟村、贺窑村、程庄村、外口村、姬家村、龙池村、马庄村、马楼村、马圪当村、南牛村、徐庄村、翟庄村、新寨村、下丁村、祁家村、尚王村、禄庄村、幸福村、崔东村、闵庄村、翟西村。 历史沿革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龙兴县出现铁矿,办有冶铸场。宋王朝视为国宝(铁是北宋时期铸造兵器和农具的主要原料),因改县名为“宝丰”。 2000年,宝丰县辖8个镇、5个乡:城关镇、张八桥镇、大营镇、杨庄镇、商酒务镇、石桥镇、周庄镇、闹店镇、李庄乡、赵庄乡、肖旗乡、前营乡、观音堂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3287人,其中: 城关镇 39546 周庄镇 35639 闹店镇 36843 石桥镇 41667 商酒务镇 39581 大营镇 47780 张八桥镇 33466 杨庄镇 57768 肖旗乡 35154 赵庄乡 34883 前营乡 27862 观音堂乡 17455 李庄乡 25643 2005年,宝丰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宝丰县辖8个镇、4个乡:城关镇、大营镇、石桥镇、杨庄镇、闹店镇、周庄镇、张八桥镇、商酒务镇;肖旗乡、赵庄乡、前营乡、李庄乡。 现代名人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Daniel Chee Tsui) 特色产业 魔术,成功举办全国魔术节,宝丰县被称为“魔术之乡”。 说书,一年一度马街书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 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列我国北方有两大书会。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叶县 |
邮编467200 区号0375 叶 县 简 介 中国岩盐之都——叶县(叶,古音“射”,今读“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平顶山市。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隶属平顶山市,辖5个镇、13个乡,580个行政村,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总人口86.8万。 叶县古称昆阳,她的文明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侯国,春秋时期属楚,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里是叶姓始祖沈诸梁的封地,海内外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孔子、黄庭坚、李白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或为官于此,或游历于此,留下了广为传颂的不朽佳话和历久弥香的精美诗篇。叶县县城是“河南十大古城”之一、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秦汉古城遗址、昆阳古战场遗址等历史遗迹30多处,有明代县衙、叶邑古城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市 、县文物保护单位和2100件弥足珍贵的馆藏文物。 叶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源充沛、山水秀美。境内既有伏牛山水,又有桐柏山水,风景旖旎,魅力独特。燕山水库、石门水库、望夫石山等自然景观令人神往。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来盛赞叶县的秀美山水。境内有汝河、沙河、灰河、湛河、澧河、甘江河六大河流,有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其中燕山水库,是国家重点治淮工程。 政区沿革 叶县地处南襄隘道北口,夏属豫州地,商、周为应侯国。春秋初,楚灭应置叶邑。春秋晚期为许国国都。战国中期为魏所据,于叶邑北置昆阳,秦置昆阳、叶阳二县。汉改为叶县、昆阳。晋至唐,二县时分时合。至唐废二县设立叶县。元、明、清属南阳府,1933年属南阳专区,1949年属许昌地区,1983年9月划归平顶山市。 自然特征 叶县所辖行政区版图,形似一个规则三角形,呈西南东北走向,全县山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1%;丘陵面积约为26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9%;平原及洼地83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0%。全县土地总面积208万亩,县内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其中黄棕壤土类169.5,占总面积的81%;砂姜黑土类14.2万亩,占总面积的6.9%;潮土类21.75万亩,占10.6%,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干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地表自产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叶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4.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0.1毫米。 叶县经济 叶县区位优势明显,是平顶山市区的南大门,可直接接受平顶山的辐射作用,便于经济、商贸、信息交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铁、煤、大理石、石墨等23种,尤其是岩盐分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2300亿吨,是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田,氯化钠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水资源充足,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总量4.92亿立方米,境内有6大河流,有大型水库1座,中小型水库30座,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燕山水库”已开工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亦途经于此。交通便利,正在建设的许平南、洛平漯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境内,311国道、豫01线、平驻、平桐公路纵横交错,平舞铁路斜穿全境,投资1.3亿元全长66.5公里的逍白、庙洪、时南三条省道正在建设,交通网路四通八达。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主要名胜古迹有叶公问政处、子路问津处、叶公陵园、明代县衙、文庙、翠花桥、昆阳古战场等,自然景观有孤石滩水库、望夫石山、石门山、问村岛等。其中明代县衙和叶公陵园已被列入平顶山市“外八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叶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咬定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干部职工和农民收入的目标,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88亿元,增长9.7%,是全省10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之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32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42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4亿元,增长9.9%。财政收入完成9200万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达9.96亿元,增长9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5元,增长8.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97元,增长13.8%。工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制盐和盐化工、清真牛羊肉加工、皮鞋、农用三轮摩托车、粮食深加工、机械零部件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年产量(值)分别达到24.6万吨、6.5万吨、300万双、10万辆、16万吨、1198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畜牧、蔬菜、粮食已成为叶县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畜牧业总量在全省一直位居前15位,2003年全县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65万头、40.5万头、141.5万只,产值达到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5%。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3万亩,年产量47万吨;粮食总产量41.48万吨,年贡献商品粮占平顶山的四分之一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标准修订了县城总体规划和行政新区详细规划,累计投资近亿元打造城市硬件,先后完成了东城河治理、文化路东段、迎宾大道、河滨绿地广场、昆阳文化广场等建设工程,城区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3年合同利用外资9.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17亿元。其中,投资8.15亿元的蓝光电厂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投资7.9亿元的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投资30亿元的三期工程正在积极报批;投资1.3亿元的闽阳钢铁公司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2.35亿元的5万吨离子膜烧碱和PVC树脂项目、中盐皓龙总公司投资1.8亿元的50万吨盐厂、投资5000万元的50万吨盐业物流配送中心、市双丰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双丰棉纺厂一期工程等项目正在建设;温州企业投资4000万元的县水泥厂改造项目、市瑞兴啤酒有限公司投资7000多万元的啤酒及配套麦芽厂项目即将开工;平煤集团投资2.2亿元的平煤八矿二井、湛江企业家投资1000多万元的乳胶生产项目等已完成前期工作。同时,国家和省确定的许平南、洛平漯高速公路和燕山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将为叶县带来巨大的工程投资,必将推动叶县经济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叶县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重点做好“工业强县”、“畜牧富民”两篇文章,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围绕上述总体要求,今后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托盐资源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原盐都”。发挥储量2300亿吨的盐业资源优势,抓好神马离子膜烧碱、PVC树脂项目和50万吨盐厂、中盐河南盐业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产;加强与渤海石化、深圳石化、上海石化、齐鲁石化、新希望集团等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的联系,促使更大的盐化工项目落户叶县,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叶县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原盐都”。同时,以蓝光电厂和平煤八矿二井为龙头,努力把叶县建设成为新兴的煤电基地;以刘家、永威等皮鞋厂为龙头,建成全省最大、全国有影响的皮鞋生产基地;以三益、迪可、西域等企业及正筹建的投资1.3亿元的鹰昆牧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全省最大、全国最有影响的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以隆丰、树民等农用三轮摩托车厂为龙头,建成全省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基地;以玉叶面粉厂、永昌食品厂等为龙头,建成全市最大、全省有影响的粮食深加工基地;以甲一工贸、东佳环保电器等企业为龙头,建成全市最大的机电零部件加工基地。二是依托畜牧业优势,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叶县作为全国百强畜牧县,要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要加大对“迪可”、“三益”等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带动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的快速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按存栏量计算,实现户均1头牛、人均2头猪、1只羊的目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再提高3个百分点,畜牧业综合指标跨入全省前5强,把叶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不懈地抓好北部乡镇以“白色工程”为主的蔬菜种植业,大力发展特色无公害蔬菜和脱水蔬菜等深加工项目,努力把叶县建成全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脱水蔬菜深加工基地。三是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立足叶县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下大力气,加快恢复整理历史遗迹(址),搞好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弘扬叶县独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兼顾老城区改造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新城区要加快老城区机关搬迁步伐,并着手筹建工人文化宫、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运动中心等;老城区要全面搞好文庙修复、城区电网和供水管网改造等重点市政工程,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坚持建管并重,以治理脏乱差和乱搭乱建为重点,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加快发展小城镇,5个建制镇要按照既定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增强吸纳、聚集人口的能力,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四是依托环境优势,不断增强叶县的发展活力和形象魅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全民的形象教育,增强“人人事关叶县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制订的鼓励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让利于商。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收费明白卡、服务承诺、环境评议、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要深入开展优化企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长设经济“110”,严厉查处企业“四乱”、公路“三乱”行为。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在全县营造促进发展的舆论环境、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资源丰富 现已查明各种矿产23种。其中岩盐分布面积400平方千米,储量2300亿吨,氯化钠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磁铁矿储量1173.3万吨以上,大理岩、花岗岩450万立方米,含钾岩石1000万吨以上,白云岩1240.5万吨,石墨670万吨。叶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主要有盐、石油、煤、铁、磷、铝钒土、大理石、钾、石墨、白云岩等。其中,岩盐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2300 亿吨,是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田,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叶县处于南暖带向北热带过度地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大小水库30多座,其中燕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69平方公里,总库容9.25亿立方米,是国家治淮重点工程。叶县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现粮食年产量 46万吨,并形成了蔬菜、食用菌、畜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文化教育 叶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84所。其中,高中4所(含民办1所)、职业学校5所(含民办3所)、初中39所(含民办8所)、小学335所(含民办8所)、聋哑学校1所、幼儿园41所(含民办31所)。共有在校学生147835人,在园幼儿6762人,教职工7220人。 近年来,叶县从实践“-”重要思想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全县教育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成效显著。 “两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1998年,扫盲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2004年11月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复查验收,叶县如期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目前,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81.3%,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自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6135.57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其中投资2880.02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危房改造面积81689.6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已基本实现了学校校舍楼房化。目前,危改工作已通过省政府危房改造验收团的检查验收;投入132万元,新增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35468件(台);投入3123.55万元,新增计算机3291台、图书4642877册、电子图书20389册。另外,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顺利,目前,全县383所列入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中小学校的前期准备均已就绪,达到了装机要求。 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3%、77.6%。小学、初中教师高学历比率分别达到27.4%、10.3%。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稳步实施。自2002年,确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来,不但保证了教职工工资按时逐月发放,而且压缩清退不合格人员1232人,撤并中小学校172所,超缺编学校对口支授360人次;积极推行聘任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累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1245人。 高中阶段和幼儿教育发展迅速。该县现有普通高中4所(含民办高中1所)、职业类学校5所(含民办职业学校3所)。2005年全县10307名初中毕业生有5545人升入高中阶段学习,其中,升入普通高中3457人,升入职业类学校(中专学校)2088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53.8%;全县现有公、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6762人。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积极鼓励、扶持民办教育,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0所,其中民办小学8所,在校学生2142人;民办初中8所,在校学生2535人;民办高中1所,在校学生550人,民办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3065人。另外,全县有民办幼儿园31所。 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叶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平顶山市前茅。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42人,省级奖224人,市级奖1285人。此外,多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其中,叶县昆阳中学被确定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昆阳镇三小被确定为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 历史人文 叶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周曾是应国国都,春秋为楚北方重镇,公元前576年许迁都于叶,公元前524年,楚迁许于淅,以叶封沈诸梁。叶公沈诸梁在治叶期间兴修的水利工程一东,西二陂(bei),至今遗址仍存。孔子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9年至叶,在叶县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叶县地处南北文化的结合部,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10多处。叶县地处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仅境内现存的古城遗址即有:霸王城、定南县城、叶邑古城、毋霸城、汝坟县城、红阳县城等10余座。同时还有叶公问政处、叶公墓、石门山、老县衙、文庙、澧河桥、昆阳古战场等名胜古迹。现文化名胜“叶公陵园”已修葺一新,每年有海内外的叶氏后裔到叶县寻根祭祖。新辟的“叶公文化旅游区”正加紧建设,护城河的治理和明代一条街的开发也在实施之中。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文化局保存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全国独秀。叶县名人荟萃,风景如画。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 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候国,春秋时期属楚,公元前524年,楚以叶邑封沈诸梁,史称“叶公”,叶公是海内外叶氏之祖。孔子周游列国时慕名莅叶,叶公沈诸梁问政,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千古佳话。境内现存有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文王(姬昌)化行南国遗迹和霸王城(项羽筑)、箫王城(光武帝筑)等秦汉历史遗迹;西汉末年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叶县县署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明代县衙,她和叶邑古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县县署和叶公陵园还双双入选平顶山市“鹰城外八景”。许多历史名人履及于此,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县衙博物馆珍藏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腾跃跌宕,气势雄伟,意趣横生,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昆阳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漫步澧水,是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纵横昆阳,是波澜起伏的历史烟云。宠辱不惊的明代县衙独树一帜,高梧参天的叶公古陵昭示千秋,古色古香的明代老街底气绵长,行云流水的幽兰赋天下无双;飞檐斗拱的大成殿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的文昌阁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的愤乐亭巧夺天工;维妙维肖的望夫石重操守节,远离尘嚣的西唐山水幽深婉约,风侵雨蚀的古桥遗址斑驳厚重,遮天蔽日的千年银杏生机无限,南竹北移的井岗竹园勉志励人,烟雨迷蒙的沙河碧水诗情画意……一处处景观似珠矶撒在了叶县这个流光溢彩的大玉盘里,耀眼夺目,璀璨迷人。 中国岩盐之都 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岩盐之都――河南叶县”授牌仪式暨盐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中国“名牌矿业城市”又添新军,河南叶县被授予中国岩盐之都称号。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共同出席了授牌仪式。 河南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盐田展布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远景资源储量达3300亿吨,作为一个以县域为单位的资源开发区,目前探明储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2006年,叶县盐产量达到304万吨,实现产值36.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4.4%。 与会专家指出,作为中国的盐都,叶县要发挥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资源的有效开采利用为原则,做好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推进循环经济建设,避免由于盐化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中国盐业发展探索一条生态、环保、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随着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叶县的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现年产精制盐和工业用盐15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之一。六家上市公司和一家跨国公司已入驻叶县,投资258亿元的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投资145亿元的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河南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正在兴建,具有健康理疗、娱乐功能的中原盐湖即将动工,叶县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原盐都”和中国中部盐化工业城。叶县民营工业发展迅速,是全省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皮鞋生产基地、农用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最大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和机电零部件加工基地。 从历史走来的叶县,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历史厚重,盐都建设日新月异,在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叶县县域经济发展迅猛,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外界了解叶县,让叶县走近八方宾朋、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行政区划 叶县辖7个镇、1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昆阳镇、任店镇、保安镇、仙台镇、遵化店镇、叶邑镇、廉村镇、城关乡、夏李乡、常村乡、马庄回族乡、田庄乡、辛店乡、龙泉乡、水寨乡、邓李乡、龚店乡、洪庄杨乡。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昆阳镇 代码:410422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东菜园居委会、北关居委会、北大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南关居委会、西菜园居委会、西李庄居委会 任店镇 代码:410422101 2006年,辖36个村:任店一村、任店二村、任店三村、任店四村、寺庄东村、寺庄西村、双河营村、后营村、前营村、尚武营村、秋河村、刘岭村、新营村、郭营村、高营村、宋营村、灰河营村、柳疙瘩营村、燕庄村、平李庄村、屈庄村、瓦店村、汪营村、中其营村、朱李庄村、史营村、月庄村、岳庵村、古路湾村、毛庄村、胡庄村、辉岭营东村、辉岭营西村、刘口村、大营村、克庄村 保安镇 代码:410422102 2006年,辖32个村:一村、二村、三村、陈岗村、牛庵村、杨四庄村、河套寨村、寨后村、东余庄村、大辛庄村、寨王村、暴沟村、蔡屯村、文井村、冯庵村、前古城村、南寨河村、夏元村、花阳村、李吴庄村、魏岗铺村、吕楼村、柳庄村、李湾村、白庙村、文寨村、东官庄村、庙岗村、辛庄村、花山吴村、罗冲村、杨令庄村 仙台镇 代码:410422103 2006年,辖50个村:西南拐村、西北拐村、东南拐村、东北拐村、马庄村、小辛村、耙张村、王吉庄村、刁庄村、扁担李村、李庄村、吴庄村、火山铺村、邱庄村、吴哲庄村、西董庄村、王老君村、老程庄村、阁老吴村、娄庄村、布杨村、柳树王村、罗庄村、北庞庄村、崔王村、贾庄村、贾刘村、东寨村、西寨村、前王村、孟王村、杨庄村、大孙庄村、老范寨村、韩庄寺村、后司村、辛楼村、东董庄村、刘建庄村、坡魏村、盐西村、盐东村、楼刘村、草寺杨村、黄李村、董寨村、辛堂村、丰王村、潘庄村、南庞庄村 遵化店镇 代码:410422104 2006年,辖24个村:张楼村、遵化店村、周湾村、孙庄村、裴庄村、温庄村、闫村、节张村、桑庄村、北陈庄村、张村、北屈庄村、戴庄村、霍张村、西赵村、汝坟桥村、祁营村、北大王庄村、张寨村、韩庄村、蒲楼村、溪庄村、张庄村、石灰厂村 叶邑镇 代码:410422205 2008年,辖43个村:常庄村、朱岗村、中村、樊庄村、安庄村、沈湾村、兰庄村、思城村、李公甫村、北村、杜庄村、盆杨村、邮仃村、宋寨村、大陈庄村、万渡口村、孟庄村、八里园村、双庄村、夏庄村、竹园村、东刘庄村、北水城村、金湾村、倒马沟村、水郭村、段庄村、汪寨村、止张村、大王庄村、同心寨村、梅湾村、收金店村、西王庄村、东毛庄村、蔡庄村、连湾村、老鸦张村、大乔村、南水城村、吴圪当村、南村、高道士村 廉村镇 代码:410422209 2008年,辖53个村:廉村、姚王村、湾张村、沙渡口村、王丰贞村、王卜如村、老段庄村、王店村、前崔村、东张庄村、大刘庄村、后崔村、牛王庙村、桥陈村、乔庄村、沟孙村、南吕庄村、余庄村、邵庄村、任庄村、齐贤王村、东水郭村、庆庄村、袁庄村、齐庄村、高柳村、二郎庙村、汪庄村、老龚庄村、辛顾村、东马庄村、韩庄村、刘宋庄村、阎庄村、韩桥村、谷店东村、谷店西村、纸陈村、王三寨村、后王村、瓦赵村、路庄村、刘店村、黄谷李村、坟台徐村、甘刘村、葛刘村、肖马村、申王村、赫杨村、台李村、台杨村、穆寨村 城关乡 代码:410422200 2006年,辖37个村:程庄村、大桥村、潘寨村、三里湾村、聂楼村、孟丰店南村、孟丰店北村、大王庄村、沟王村、陈庄村、大林头南村、大林头北村、秦赵村、张圪当村、韩丰村、典庄村、西北杨庄村、堤郑村、邱寨村、程寨村、孙湾村、问村、东卫庄村、刘庄村、焦庄村、余庄村、胡村、郑庄村、草厂庾村、李村、曹庄村、堰口村、徐庄村、沟李村、新湾李村、新李寨村、河阴店村 夏李乡 代码: 410422201 2006年,辖31个村:夏北村、夏南村、江元村、雷草湾村、小河郭村、葛庄村、前董村、郭庄村、小集村、苗庄村、坟沟村、先庄村、滹沱村、向阳村、彦岭村、油坊头村、岳楼村、侯庄村、丁庄村、牛头李村、十二里村、孙安村、官庄村、许岭村、杨庄村、田庄村、曹王村、下马村、岗马村、张庄村、董湖村 常村乡 代码:410422202 2006年,辖37个村:文庄村、文集村、月台村、栗林店村、养凤沟村、孤山村、府君庙村、石院墙村、毛洞村、和平岭村、刘东华村、瓦房庄村、常村、西柳树王村、下马庄村、暖泉村、艾小庄村、李家庄村、金沟村、金龙嘴村、大娄庄村、大毛庄村、柴巴村、五间房村、响堂村、黄湾村、西刘庄村、孤古岭村、葛河村、中马村、杨林庄村、南马庄村、李九思村、马顶山村、罗圈湾村、赵岭村、尹湾村 马庄回族乡 代码:410422203 2006年,辖8个村:马庄村、李庄村、水郭村、雷庄村、大陈庄村、习娄村、张庄村、小河赵村 田庄乡 代码:410422204 2006年,辖28个村:田庄村、张申庄村、道庄村、牛庄村、西孙庄村、黄营村、粱寨村、张林庄村、大张村、尤潦村、东李村、英李村、后党村、孙娄庄村、半坡常村、前党村、武楼村、千兵营村、金岗李村、 |
鲁山县 |
鲁山概况 鲁山位于城东南四十公里处,鲁顶海拔1108.3米,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有植物360种,动物270种,盛夏极端高温30.8摄氏度。山顶凹处有明代重修的大雄宝殿和旨公殿;风化沙岩千奇百怪,任凭暇思,观日出、赏云海、听松涛、狩猎别有天地。滴水崖瀑布、大圣峰、樱桃峰、明石崖、香炉峰、企鹅石等景点体现着鲁山的景观特色。大涝洼景点已建成一级接待设施,使鲁山成为理想的游览、避暑、休养胜地。 环境、气候 风景秀丽的鲁山,雄峙于鲁中心的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诸峰拥簇之中的主峰--大圣峰(又叫观云蜂)座落在博山区池上镇。大圣峰海拔1108.3米,山势绵亘。覆压莱芜、沂源、临朐、博山一市两县一区,是一市两县一区的界山主脉。走向西而东,向北伸出很多支脉,形成池上、南博山几个镇境内的支脉山系。山体北侧系砂石构成,占地800平方公里。地理座标北纬36度17秒,东经118度03秒,为山东第四座高峰(继泰山、蒙山、崂山之后)。山林面积达3000公顷,巍巍然似一绿色屏障,傲然屹立,葳蕤生光。不管日月阴晴圆缺,风霜雨露,不管朝明夕晦,春夏秋冬,皆景色变幻无穷,绮丽诱人。具有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山气候。 历史状况 《辞海》载:“鲁山:在山东省中部益都、莱芜两县间……在沂源县北、沂河源地”。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颜山杂记》载:“鲁山在镇东南六十里,孔子登东山小鲁处”。后因该山地处齐鲁交境,巍峨高耸,位于当时鲁国之地,故又名鲁山。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博山乡土志》载:“去县城六十里,巍巍然高镇东南的名叫鲁山,有鲁山拖脚之称”。这些记载虽因沿革变化而未具体准确说明,但由此可知,鲁山人文之古、面积之大,实居淄博群山之冠。 在明朝,鲁山的牧台是青州衡王府的养马场,历经600余年。建国后,辟建的第一批国营林场就有鲁山林场。集中连片的森林达15万余亩,生态环境得到了完整的保护。鲁山是淄河、弥河、汶河、沂河四条河流的发源地。茂密的森林,良好的水源涵养,在鲁中地区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人文名句 李白——“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民间谚语——“泰山高,泰山高,泰山达不到鲁山腰。” 旅游景点拾萃 沙沟植物园 步入鲁山怀抱,首先通过沙沟植物园。这里有茂林修竹,又有溪流、水库、读书房,浓浓的绿色构成了一片厚厚的幕帐。如果尽情地吮吸一下这里清新的空气,顿时会有一种清心润肺的爽意。上行,山回路转,美景尽收,满山遍野的连翅花、迎春花、桃花、杏花、槐花、丁香花、野百合、千枝梅、野杜鹃等等,许多叫不上名的野花,按照顺延的不同时序,竞相争奇斗艳,展现新姿,幽香阵阵。山果丰盛,松籽成熟,百鸟群集于此:金雕、游隼、环颈雉、画眉、灰喜鹊等珍禽,翻腾翱翔,鸣啭林间,更衬出山林的幽静和空寂。如稍加注意,会意外地发现金针、蘑菇一类的山珍野味。顺着松荫遮蔽的通山幽径,越是往里走,越是感觉清凉。这山,是美丽的天然空调,是这茂密的森林把炎热与人阻隔了。在此稍事歇脚,吸吸氧,尽享林中松浴。 置身鲁山,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植被覆盖、生态环境在 淄博乃至山东是无与伦比的,10几万亩的森林面积使覆盖率在90%以上,动植物种类13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70种,老山参、何首乌、灵芝等中药植物300余种,鸟类167种,兽类22种,昆虫561种。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续修博山县志》载:“鲁山绝顶产美茶,味甲天下,石上生花可为药”。相传古代鲁山绝顶多茶树,所产茶鲜美味醇,又漫山花草和多种药材,堪称鲁中植物王国。且不说山上到处挺拔苍劲的松柏,单是山花野草就有无限的景致。 大雄宝殿 从上到下都是用巨石砌成,石壁、石门、石梁,连窗都是石头凿成的,唯独屋顶是琉璃大瓦。前墙上嵌有明代石碣,内容说:“鲁山顶原有前朝梁武帝年间志公宝殿一座……”此“大雄宝殿”可能在明朝嘉靖年间大修,近几年又经重修,并重建已塌的“志公塔”,恢复了旧观增加了景点。 狼窝沟 因过去不时传来阵阵狼嗥,使人毛骨松软,心惊胆颤。沟上首有一处万石迷宫,大面积的巨石相互支撑,形成幽深、多变的堆积洞廊。从极顶看迷宫,恰似一条苍龙。置身其中,忽明忽暗,仰望“一线天”,鬼谷天成,游人只能侧身而过。忽而左转,忽而右折,高低瞑迷不知西东,倍感危机四状、机关重重,渗水的石壁千姿百态,幽深无际,是探险者的乐园。南山藤霸道的环绕出口,使人望而生感,思绪万千,迷宫中的困惑和压抑全部化为云烟。出口处一旁的鲁山楸是鲁山的独特树种,野生猕猴桃更是罕见珍果,占地三亩,己生长200多年,两相呼应相伴泰然,成为特色景点。 长涝洼 在主峰东侧有“长涝洼”,每年7、8月份,常有“鬼神闹市”的奇异,这里时常可听到山谷里敲锣打鼓,音乐唱词依稀隐约,忽清又浊,自鸣天籁,当地俗称“鬼市”,个中原因,或谓地形地质奇特、气温多变由回声造成,或乃不解之谜。 鲁山顶峰西侧 “断头山”如人工劈断;“仙人桥”其势险绝;“冰冰峰”下的“神龟探樱”石,活灵活现,巨型乌龟从悬崖之中探出半身,窥视对岸高擎于船盘石上的“大樱桃”,伸头出脑,欲啃不得之憨态,令人捧腹。怪石组成的“明石崖”,是鲁山诸石中的绝笔,壁之千仞,似斧劈剑斩,陡峭险峻,鹊噪幽林,鹰击半山,是鸟类与蝉类的天然乐园。夏秋季节,万千山鸟和蝉汇聚于此,鸟则啭不穷,蝉则百叫无绝,经巨大的石壁回音;组成了鸟鸣蝉唱的交响乐。此处又沟壑纵横,泉溪众多,水清洌甘甜。“登天沟”口滴水崖处,瀑布从落差几十米高的绝壁上飞流倾泻而下,似银练飘落,轰鸣之声震耳。 鲁山极顶--大圣峰 从东侧望去,酷似大圣形貌,双手合十,遥望南天,默念真经,祈祷鲁山一方净土平安无事。在峰顶奶奶殿望四周,林海茫茫,村落点点。往南看,悬崖陡落,直下谷底,游目远眺,红瓦栉比,歼陌纵横,一条小河,蜿蜒如带。这就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所载“螳螂之水源出鲁山”的螳螂水。映人眼帘的是沂源猿人溶洞群。西崖下能见洞口的是千人洞,尚书任文水曾在此大书一匾“我有万古宅”,可惜在民国之年被于三黑破坏了。鲁山之阳,是北方洞群之最,现在发现和已开放的景观溶洞有40余处。望北看,博山半壁尽收眼底,山风徐来,爽意浸肌,白云飘过,恍如仙池。身临其境,再回味一下“海到无边天作岸,山至极顶我为峰”的联句,确实妙不可言。朗颂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的绝句,更觉心旷神怡,如愿释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山虽非“东山”如今身临鲁山顶峰,与当年孔夫子的感觉,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鲁山县 鲁山,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鲁山,古称鲁阳,春秋时楚国鲁阳公曾于此而战,据史称其挥戈令日西退.可睹鲁山历史之久.汉置鲁阳,唐始名鲁山。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或露峰山?亦不确定)。河南鲁山县是史学界公认的墨子故里,曾于鲁山之熊背乡发掘墨子之墓,中有墨子随身佩剑与文籍,文籍中语言与现在鲁山言语基本相同.也是刘姓的发源地,据晋代水经注云:鲁阳之西有尧山者,夏之刘累以畜龙见称,而一日一龙失,遂到鲁阳之尧山居.现在鲁山县瀼河乡之西昭平湖畔尚有刘累墓,并有多位知名人物题词.北宋末年岳飞部下牛皋亦是鲁山人。现代诗人徐玉诺亦是鲁山人。 概况 鲁山县位于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在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东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连,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县辖5镇15乡,558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县境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4公里,总面积2432.32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东位置。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2.26亿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排序中由2003年的96位跃升到40位。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50元,增速连续数年居平顶山市前列。 美食 鲁山揽锅菜 鲁山揽锅菜是古老与现代精湛烹调技术相结合、精工细做的“杂烩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杨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结合当地人酷爱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制作而成。主料:精细猪肉;配料:猪肉丸子、蕨菜、时令蔬菜、油焖豆腐、粉条等;调料:豆瓣酱、五香大料等精心配制。猪肉选料考究,经过焖炒,色泽美观,易于机体消化吸收。豆腐过油焖,黄里透白,软硬适度。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过,黄澄澄、香酥酥。搀杂蒜苔、金针、当地蕨菜、时令青菜等。再加上数十种中草药配制的特等香料,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集中国八大菜系之精华与鲁山风味于一体,是享誉省内外的美味快餐。来鲁山游人既饱览石人胜景,又品尝揽锅菜美味,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并把揽锅菜美名传到四面八方。鲁山人民路西段老牌子揽锅菜店被河南省烹饪协会授予“独特风味揽锅菜”名店名吃称号。 河南名宴“鲁山水席” 鲁山水席,系豫西名宴,始创于1908年,以鲁山宴席传统风味为基础,融取宫廷御膳烹饪技术,工艺讲究,制作精细,形成了具有鲁山风格,色、香、味、形俱佳,符合中原地区社会风俗习惯的宴席佳肴。其鲁山水席“八碗八”更是别具一格,锦上添花。 早年,冯玉祥将军来鲁山,点名要品尝鲁山水席“八碗八”,对其独特的风味非常赞赏。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驻鲁山,地方官员豪绅多以鲁山水席“八碗八”宴请达官贵人。解放后,鲁山水席更加完善、兴盛。然而自文革开始,这一享誉中原的宴席佳肴逐渐失去原有特色。 为了继承和宏扬鲁山历史餐饮文化,天润楼秉承“传统不保守,现代不失真”的经营理念,按照“春滋养、夏清热、秋润燥、冬补益”的科学饮食营养观,着力打造风味独特的“鲁山水席”,从而使传统的鲁山水席重放光芒。二00七年三月,鲁山水席被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授予“河南名宴”。 基础设施建设 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开展了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双城联创”活动,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功能,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公共照明、环境卫生等方面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干道交通体系,拥有城市主干道4纵5横,道路总长度30余公里,总面积90万余平方米;建交通环岛5座,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城区防洪排污体系完备,排水管网畅通,对南北城壕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达1万余米;城区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公共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街头游园6座,总面积1.6万平方米,公共绿地2.5万平方米,绿篱3.2万米,面积6.5万平方米,建大型苗圃2座,总面积30余亩,培育各类苗木10万余株,花卉2万余株;城市公共卫生设施逐步完善,有高标准水冲式公厕6座,移动式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14座,垃圾箱155只;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100%,共计安装照明路灯3000余盏;建大型商贸广场9座,总面积1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要。 旅游 鲁山属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单体2378个,涉及8个主类,29个亚类,133个基本类型,占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56.6%,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且分布相对集中,品位较高。先后投资开发了石人山、昭平湖、佛泉寺、画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区,300多个景点,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区22处。旅行社3家,导游22人,讲解员37人。旅游经营定点宾馆、饭店17家,其中二星级宾馆3家(鲁山宾馆、石人山天力宾馆和阳光大厦大酒店)。形成了“一山一水三条线”独具特色的旅游格局(一山指石人山景区,一水指昭平湖景区,三条线是指航空展览馆和秘洞山庄为主线的军事文化旅游线,以佛泉寺、文殊寺和农家乐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民俗风情旅游线,以上汤、中汤、下汤为核心的温泉沐浴旅游线)。 目前,以石人山为龙头的鲁山旅游业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热线。客源市场拓宽到全国25个省市和地区,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旅游总收入2.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人山景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2002年,石人山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昭平湖景区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鲁山县荣获“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的称号;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 教育 全县有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1382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365人;完全中学1所,初中35所,在校学生42575人;小学221所(含学点245个),在校学生75236人;聋哑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158名,其中高中教师547名,初中教师2307名,小学教师4071名,幼儿园教师50名,特殊教育教师35名,进修学校教师45名,中心校103人。 林业 鲁山县是河南省二十五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65万亩,有林地面积195万亩,活立木蓄积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3%,林业产值2.5亿元。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连香、华榛、杜仲、秦岭冷杉、垂直冷杉、青檀、领春木、金钱槭等13种;省级保护植物铁杉、青线柳、楸皮杨、大叶三七等19种;中药材和菌类种类繁多,有人参、天麻、石斛、辛荑、杜仲等近500种;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国家级保护的珍贵动物有金钱豹、艾叶豹、麝、大鲵、金雕、羚羊、红腹锦鸡、豪猪、红脚隼、大灵猫等17种;省级保护的有狐貉、青鼬、豹猫、飞鼠、水獭、啄木鸟、画眉、双斑锦蛇等14种;鲁山有古树名木千余株,有全国罕见的千年古银杏群,有彰显悠久人文历史的古柏,有昭示岁月苍桑的柿树王,有蕴含着美丽传说的老栎树等。 鲁山县林副产品丰富,年产量达8000多万公斤,辛荑以质量优、产量高为中华之最,核桃、杜仲、柿子、板栗、花椒、芋肉,桃等果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广大农民群众一大经济支柱。 交通 鲁山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自东北向西南穿越县境,设辛集、鲁山、让河、草店、交界5个车站,从鲁山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从而打通了鲁山通往全国的大门,成为中原通往全国的主要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可直抵郑州、开封、洛阳、南阳、漯河、周口、商丘、许昌、项城、栾川、临汝、叶县、方城、嵩县等市县,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37.36公里。其中国道2条(G311线、G207线),省道2条(S242线、S231线),总里程275.68公里,县乡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1961.68公里.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558个行政村有433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通达率达79%。到2007年底,太澳、郑石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届时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连接,以干线公路为支架,县乡公路为依托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卫生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0个,县城有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鲁山中医院、鲁山县爱心医院等。其中:县级医疗机构8个,乡镇卫生院22个,全县开设病床1300张,村级卫生所557个。在职医务人员1557名;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91人;初级职称713人。全县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292件。医院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有7家医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9家医院通过“爱婴医院”评审。瓦屋卫生院、张良卫生院、尧山卫生院、下汤卫生院、辛集卫生院、张官营卫生院、赵村卫生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农村中心卫生院建设单位。全县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 农业 鲁山县地处中原腹地,土地面积2432.32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总人口85万人,农业人口76万,人均耕地0.7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2004年以来,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农业总产值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1851.2元。全县蔬菜瓜果面积10万亩以上,其中保护地蔬菜3.3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种植面积1.5万亩,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优质粮面积40%,模式化栽培及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农田化学除草70万亩。近年来,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县已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个,面积1万亩,全县粮经比64:36. 全县有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二座,小型水库35座,机井128眼,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1.5万亩。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109718.3马力,其中联合收割机240台,大中型拖拉机327台,全县机耕面积29万亩,机收面积28万亩。 电业 鲁山县电业局管辖110KV变电站2座,总变容量114500KVA;35KV变电站14座,总变容量71350KVA;110KV变电站2座,总变容量114500KVA;35KV变电站14座,总变容量71350KVA;110KVA输变线路一条,长24.04公里;35KV线路18条,全长224.7公里;6--10KV线路全长1309公里,配电变压器1293台,总容量79540KVA。 历史沿革 鲁山,古称鲁阳。汉置鲁阳县,唐始名鲁山。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 ?年,鲁山县辖5个镇、17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二郎庙乡、土门乡、马楼乡、瓦屋乡、仓头乡、四棵树乡、观音寺乡、鸡冢乡、辛集乡、张店乡、赵村乡、背孜乡、昭平台库区乡、董周乡、熊背乡、磙子营乡、瀼河乡。 2000年,鲁山县辖6个镇、1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22541人,其中:鲁阳镇 57452人、下汤镇 32674人、梁洼镇 36951人、张官营镇 57017人、张良镇 52591人、尧山镇 19277人、赵村乡 24889人、四棵树乡 15046人、鸡冢乡 13311人、熊北乡 20924人、让河乡 46400人、瓦屋乡 30147人、观音寺乡 23505人、土门乡 8513人、背孜乡 14718人、仓头乡 22317人、董周乡 54500人、张店乡 78552人、辛集乡 47341人、滚子营乡 64075人、马楼乡 80617人、昭平台库区乡 21724人。 2005年,鲁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鲁山县辖6个镇、15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尧山镇;张店乡、辛集乡、熊背乡、瀼河乡、瓦屋乡、赵村乡、董周乡、仓头乡、马楼乡、鸡冢乡、背孜乡、磙子营乡、观音寺乡、四棵树乡、昭平台库区乡。 鲁山县辖6个镇、14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官营镇、张良镇、尧山镇、赵村乡、四棵树乡、鸡冢乡、熊背乡、瀼河乡、瓦屋乡、背孜乡、仓头乡、董周乡、张店乡、辛集乡、磙子营乡、马楼乡、昭平台库区乡。 根据河南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鲁山县鲁阳镇调整张店乡董周乡行政区划设立露峰等四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豫民行批[2006]9号)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的批复精神,鲁山县政府决定撤销鲁阳镇,调整张店乡、董周乡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露峰、琴台、鲁阳、汇源4个街道办事处;将原鲁阳镇所辖区域以及张店乡的詹营、董周乡的五里头等22个行政村划入城区。 |
郏县 |
|
舞钢市 |
邮编:462500 代码:410481 区号:0375 拼音:Wugang Shi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640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垭口街道、寺坡街道、朱兰街道、院岭街道、尚店镇、八台镇、尹集镇、枣林乡、庙街乡、铁山乡、武功乡、杨庄乡。 垭口街道 代码:410481001 2006年,辖5个社区、2个村委会: 鑫源社区、朝阳路社区、育才社区、振兴社区、平安社区、石门郭村、垭口村。 寺坡街道 代码:410481002 2006年,辖8个社区、1个村委会:奋飞社区、龙泉社区、九九山社区、中兴社区、祥和社区、玄翠苑社区、羊角山社区、湖滨社区、寺坡村。 朱兰街道 代码:410481003 2006年,辖7个社区、1个村委会:矿业社区、银龙社区、夕阳红社区、园林社区、矿园社区、光源社区、滨河社区、朱兰村。 院岭街道 代码:410481004 2006年,辖4个社区、4个村委会:兴钢社区、工业园社区、白云社区、龙山社区、李辉庄村、冯庄村、院庄村、胡庄村。 尚店镇 代码:410481100 2006年,辖31个村委会:尚店东村、尚店西村、马庄村、李庄村、尹楼村、杨庄村、贾沟村、王老庄村、朱庄村、三冢郭村、平河村、金岗村、温楼村、丁庄村、马岗村、顶门村、王庄村、料庄村、王店东村、王店西村、韩洼村、下安村、后岗村、李楼村、魏安村、下河村、潘楼村、大王庄村、大黄村、红卫村、小黄庄村。 八台镇 代码:410481101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八台村、曹姚村、大马庄村、安庄村、孟庄村、王老虎村、殷庄村、时庄村、杨楼村、任桥村、井刘村、大沟李村、石桥杨村、彦张村、张宽庄村、小唐村、下曹村、后鲁村、张楼村、赵案庄村、泥沟陈村、张我庄村、杨泉村。 尹集镇 代码:410481102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尹集村、谢古洞村、清凉寺村、李庄村、石岗村、军王村、梁庄村、蔡庄村、连庄村、小王庄村、埂上村、苇子园村、楼房湾村、大刘庄村、康庄村、张庄村、朱洼村、鸡山村、姬庄村。 枣林乡 代码:410481201 2006年,辖39个村委会:枣林村、辛集村、前李村、后李村、徐庄村、洪建村、后袁村、苗洼村、铁炉王村、张卜庄村、黄庄村、许庄村、栗林铺村、喜庄村、晃张村、王楼村、韦庄村、生刘村、藕池村、老庄村、郭庄村、袁庄村、安寨村、张营村、李堂村、邵庄村、岗郭村、高庄村、后邢村、直李村、张桥村、赵庄村、吕店村、苏庄村、前邢村、店李村、马庄村、罗庄村、古铎李村。 庙街乡 代码:410481202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庙街村、山和庄村、刘沟村、人头山村、曹庄村、党庄村、胡沟村、干沟村、东营村、郭洼村、大韩庄村、冷岗村。 铁山乡 代码:410481203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找子营村、水坑赵村、冢李村、薄冲村、韩庄村、扁担李村、傅庄村、营街村、阎楼村、王大苗村、上曹村、中曹村、小刘庄村、乔庄村、前张村。 武功乡 代码:410481204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武功村、嘴头王村、草坡村、 田岗村、罗湾村、坡魏村、范庄村、滚河李村、滚河孙村、八家刘村、后营村、大程庄村、小柴庄村、刁沟村、月营村、王五村、岗王村、刘庄村、曹集村、东曹庄村、大李庄村、同官李村。 杨庄乡 代码:410481205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吴庄村、薛庄村、红石岗村、袁门村、臧坪村、叶楼村、晁庄村、操占村、毛庄村、建新村、岗李村、水田村、长岭头村、袁老庄村、陡沟村、龙泉村、柏庄村、郜林村、五座窑村、雷庄村、瓦房沟村。 历史沿革 1973年设立舞钢工区办事处(地级),以舞阳县的杨庄、八台、武功、枣林、尚庄、尹集6公社为其行政区域(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3年12月16日报告备案)。1977年撤销舞钢工区办事处,并入平顶山市(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7年5月30日报告备案),同年设立平顶山市舞钢区。1979年平顶山市的舞钢区划归许昌地区(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9年9月10日报告备案)。 1982年9月22日,国务院批准将许昌地区的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平顶山市舞钢区,设立舞钢市(县级)。 1999年,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7个乡:垭口街道、寺坡街道、朱兰街道、院岭街道、尚店镇、尹集镇、八台镇、杨庄乡、铁山乡、武功乡、枣林乡、安寨乡、王店乡、庙街乡。 2000年,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13089人,其中: 垭口街道 19248 寺坡街道 23455 朱兰街道 19533 院岭街道 13281 尚店镇 22197 八台镇 35803 尹集镇 23526 安寨乡 21044 枣林乡 30320 庙街乡 14332 铁山乡 21880 武功乡 26019 杨庄乡 25949 王店乡 16502 2005年,舞钢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朱兰街道、寺坡街道、院岭街道、垭口街道;尚店镇、八台镇、尹集镇;枣林乡、庙街乡、铁山乡、武功乡、杨庄乡。 |
汝州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