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南州 >> 三都县 >> 中和镇

中和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镇简介

  中和镇地处东经107°53′至107°59′,北纬25°45′至25°50′之间。驻地中寨海拔720米,距县城约27公里。境内周围环山,中间为狭长坝子,稻田多分布其间。主产水稻、小麦、包谷、大豆和辣椒。是农村贸易市场,逢卯、酉赶场。三荔公路穿境而过,有中学1所,小学9所,村民全是水族。1987年有1570余户,7580多人。总面积为77平方公里,耕地6842亩,其中稻田5729亩。辖1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63个村民组。中和村辖大寨、中寨、和寨、早歹4个自然村,姑引村辖姑引、上辉寨、下辉寨、新寨、上八猫、下八猫、朋顶7个自然村;庞寨村辖庞大寨、板郎、板新、抵刚、勇寨5个自然村;松寨村辖松寨、棒寨、郎寨、姑勇、姑街、雅界、梅下、立场、雅青、明寨、姑早、巴利12个自然村;务朝村辖务朝、的外、高朝、雅引、板鸭、甲丙、竹毫、干城、姑良、姑勇、姑其11个自然村;拉旦村辖拉旦、班来、大台、小台、水等、东摆6个自然村;姑播辖班狂、班董、班靠3个自然村;姑劳村辖务丙、班化、姑正、梅海、底归5个自然村;甲化村辖甲化、务九、姑仲、务班4个自然村;庙良村辖板庙、板良2个自然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77平方公里 522732106 558000 0854 查看 中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塘赖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塘赖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城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古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岜炮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岜炮村谷歌卫星地图
达便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达便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根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水根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育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梅育村谷歌卫星地图
安塘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安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化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中化村谷歌卫星地图
板良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板良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本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高本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猛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阳猛村谷歌卫星地图
板告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板告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岳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下岳村谷歌卫星地图
灯光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灯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丁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丁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雄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雄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乐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阳乐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平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水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海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拉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下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拉下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旺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石旺村谷歌卫星地图
塘州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塘州村谷歌卫星地图
地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地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中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甲化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甲化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旦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拉旦村谷歌卫星地图
松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松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妙良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妙良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洋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西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庞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庞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姑劳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姑劳村谷歌卫星地图
姑坡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姑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幸福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幸福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龙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水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华兴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华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独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独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联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马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佑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拉佑村谷歌卫星地图
科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科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孟寨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孟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星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红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柳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杨柳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旺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兴旺村谷歌卫星地图
务朝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务朝村谷歌卫星地图
姑引村 ·三都水族县旅游·三都水族县特产·三都水族县十大特·三都水族 0

----

查看 姑引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合街道

  三合镇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资集散中心,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85%。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重镇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镇现有经果林基地1万亩;竹业基地1.04万亩;商品蔬菜基地4000多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7520万元,粮食总产量666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9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乡镇企业,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200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5506万元,实现利润566万元,财政总收入739.3万元。   

大河镇

  河镇位于三都县西北部,距县城约15公里,全镇总面积72.8平方公里,辖10个村和1个果园场,共90个组2660余户1.3万人,其中一类贫困村3个720多户3770余人。10个村通水、通电,8个村通简易公路,6村均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建成了集电力、水利、道路、交通、农贸产品交易集镇人居环境为一体的设施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了脐橙优质精品水果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洋芋种植基地,二元母猪联户养殖示范基地,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进展。1998年列为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2003年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乡镇。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占有粮35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    着力建设二元母猪、脐橙、板栗、茶叶、竹业基地和农业、畜牧品种改良科技示范基地,集特色、生态、规模、科技农业与观光、旅游渡假、交通、水电开发、服务为一体的绿色农业综合开发乡镇。    经过努力,到下个五年计划,全镇将建成1万亩麻竹、1万亩板栗、4000亩脐橙优质精品水果、6000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1000亩茶叶基地,几项产业年收入可达4680万元以上,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普安镇

  地处东经107°47′至107°49′,北纬25°59′至26°之间。驻地普屯海拔540米,距县城25.5公里。境内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四面环山,坝子狭长,普安河贯穿全境,多数稻田分布沿河两岸,是县内粮油产区之一。为农村贸易市场,逢卯、酉赶场。三都至平寨公路穿境而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清代为普安土舍之地。村民多水族、布依族,苗族次之。1987年有1840余户,9090多人,总面积43余平方公里,耕地5369亩,其中稻田4579亩。辖10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65个村民组。普屯村辖变屯、屯脚、交邦3个自然村;建华村辖董坪、白坳、落外3个自然村;燎原村辖上早昭、下早昭、新寨3个自然村;平和村辖平寨自然村;岩寨村辖大岩寨自然村;新华村辖鬼门寨、小岩寨上寨、小岩寨下寨、马家仓、岩脚、拉杆、栗木寨、旺然、西阳寨、上溜寨、下溜寨11个自然村;双江村辖杨家寨、周家洞、已用寨、四十寨4个自然村;小河村辖马鞍寨、钟家寨、干羊、干闹、麻江、5个自然村;燕高村辖上燕高、下燕高、大寨河、新寨、石家湾、黄泥坡、旷家岩、朱家湾8个自然村;星光村辖杨能寨、滕家浪、烂木滩、干田、十字路、安家桥、谢家坡、印塘湾8个自然村。.  

都江镇

  都江镇位于县城东部,东抵巫不乡,西邻打鱼乡、拉揽乡,南连坝街乡,北接羊福乡,距县城约35公里,321国道横穿而过。全镇总面积182多平方公里。全镇辖14个村93个村民组3450余户1.52万人,耕地面积7919.5亩,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37%。    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引导人民群众勤劳致富,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2003年粮食总产量3318吨,人均占有粮227公斤,人均纯收入1280元;年末大牲畜存栏8479头;林业森工生产、销售木材3186.99立方米,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433亩。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在校生2100余人。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全镇村级通路率为35%,村民小组通电率95%,人畜饮水工程通组率38%,力争2004年村级办公用房建设全部完成,巩固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阵地。开通了程控、移动电话,与快速发展的通信接轨。    一是用科学发展观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造镇;二是抓好林业结构调整强镇,在现有的经果林2300亩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含量,打出自己品牌的绿色食品;三是抓好牧业发展富镇,重点实施优质肉牛基地项目和优质商品猪生产;四是抓好矿产业开采兴镇,以公司+农户或厂家+农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种投入合理开采;五是抓好旅游开发活镇,利用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地质地貌特异、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等优越条件,创造旅游服务业。  

中和镇

  中和镇地处东经107°53′至107°59′,北纬25°45′至25°50′之间。驻地中寨海拔720米,距县城约27公里。境内周围环山,中间为狭长坝子,稻田多分布其间。主产水稻、小麦、包谷、大豆和辣椒。是农村贸易市场,逢卯、酉赶场。三荔公路穿境而过,有中学1所,小学9所,村民全是水族。1987年有1570余户,7580多人。总面积为77平方公里,耕地6842亩,其中稻田5729亩。辖1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63个村民组。中和村辖大寨、中寨、和寨、早歹4个自然村,姑引村辖姑引、上辉寨、下辉寨、新寨、上八猫、下八猫、朋顶7个自然村;庞寨村辖庞大寨、板郎、板新、抵刚、勇寨5个自然村;松寨村辖松寨、棒寨、郎寨、姑勇、姑街、雅界、梅下、立场、雅青、明寨、姑早、巴利12个自然村;务朝村辖务朝、的外、高朝、雅引、板鸭、甲丙、竹毫、干城、姑良、姑勇、姑其11个自然村;拉旦村辖拉旦、班来、大台、小台、水等、东摆6个自然村;姑播辖班狂、班董、班靠3个自然村;姑劳村辖务丙、班化、姑正、梅海、底归5个自然村;甲化村辖甲化、务九、姑仲、务班4个自然村;庙良村辖板庙、板良2个自然村。   

周覃镇

  周覃镇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约50公里。全镇总面积153多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5万人,布依族人口占53%,水族人口占46%。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6所,初小4所。2003年底,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3809万元,粮食总产量523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28元,财政总收入120万元。是黔南州最大水库——芒勇水库的主灌区,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地之一。    周覃镇属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全镇17个村全部实现“三通”,组“三通”率达90%,通广播电视率达70%,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效果明显。建有生态村5个,达标村2个。2003年全镇招商引资项目19个,协调引资2700多万元,到位资金1200多万元,创历史最高记录。过境“三荔”油路改造已完工,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解决贫困人口增收和脱贫295户1237人。全镇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社会稳定。    着力构建“一区三带四产”经济发展格局,重点实施四大战略:即一是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力争到2010年把周覃镇建成瑶人山至荔波旅游线的一大旅游站点,成为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新亮点;二是“矿冶、电力工业强镇”战略,2010年达到规模工业产值1500万元;三是“特色农业富镇”战略,力争到2010年商品猪出栏3万头,商品牛1.8万头,实现人均2头商品猪,户均超过1头商品牛;四是实施“城镇化建设活镇”战略,力争到2010年使镇域面积扩大到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7%以上。努力把周覃建设成为全州工业园区亮点镇、全县小康龙头镇,南片区民族风情旅游典型镇。      

九阡镇

  九阡镇位于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河(水春河)的主要源头,地处“月亮山”腹地。距县城65公里,距荔波县城35公里,全镇总面积323多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万人,水族占总人口的90%。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较好,现有林地面积18.76万亩。水能资源丰富,理论开发储量2万千瓦;矿藏丰富,目前初步勘探出的矿源有:锌、锑、赤铁、硫铁、重晶石、煤等,现正在开发中。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31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571万元,人均纯收入1357元,人均占有粮330公斤。退耕还林完成2121.35亩。全镇到户通电率99%,通村公路率84%。120个组通了自来水,通水率达74%。三个村通程控电话。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九阡李发展到3万亩,油菜作物10000亩,洋芋4000亩。大力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草场资源,建成20万头商品牛、猪基地。抓好九阡酒厂的技改扩建,把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打造水乡民族特色品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利用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风俗,“卯节”等传统佳节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抓好矿产资源和水能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采冶企业,逐步开发水昔河、水便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力争早日成为全镇经济新有增长点  


中和镇特产大全




中和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