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县境东部,因处沂水之滨而得名。东邻马埠镇,南与吉水县交界,西靠福民乡,西北与仁和镇隔赣江相望,北和新干县接壤,环抱金坪华侨农场。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辖分界、众村、佩贝、颖溪、何君、北龙、郭正、下痕、湖洲、馆头10个村民委员会,沂溪、石阳、百花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3600人。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西北邻赣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105国道南北贯通。1997年7月1日,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水边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境内龙下一带生产的传统米粉、店头村生产的丝糖为县内特产。道教名山玉笥山地处镇西南;镇东湖洲村附近相传为古石阳县治旧址;明朝一代忠烈练子宁为本镇三洲(现北龙村委)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4万人 | 183平方公里 | 360823100 | 343000 | 0796 | 查看 水边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石阳社区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石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百花社区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百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馆头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馆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痕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下痕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郭正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郭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龙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北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何君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何君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佩贝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佩贝村谷歌卫星地图 |
众村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众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分界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分界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沂溪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沂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湖洲村 | ·峡江县旅游·峡江县特产·峡江县十大特产·峡江县十景·峡江县 | 0 |
---- |
查看 湖洲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水边镇 |
位于县境东部,因处沂水之滨而得名。东邻马埠镇,南与吉水县交界,西靠福民乡,西北与仁和镇隔赣江相望,北和新干县接壤,环抱金坪华侨农场。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辖分界、众村、佩贝、颖溪、何君、北龙、郭正、下痕、湖洲、馆头10个村民委员会,沂溪、石阳、百花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3600人。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西北邻赣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105国道南北贯通。1997年7月1日,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水边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境内龙下一带生产的传统米粉、店头村生产的丝糖为县内特产。道教名山玉笥山地处镇西南;镇东湖洲村附近相传为古石阳县治旧址;明朝一代忠烈练子宁为本镇三洲(现北龙村委)人。. |
马埠镇 |
位于县境东部,与水边镇公路里程10公里,因镇政府驻地马埠墟而得名。东靠桐林,西连水边,东北邻新干县,南与吉水、永丰县为界。全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固山、凰州、芦溪、朱家、马埠、曾安7个村委,总人口12800人。工业有较大发展,有工业企业16个,主要工业产品有胶合板、劳保手套、太阳能热水器等。民营企业宝林胶合板厂为县内规模较大企业之一。全镇耕地面积2389公顷。西瓜为地方特色产品,为有名的“西瓜之乡”。境内交通便捷,省道水(边)流(源)公路穿境而过,距105国道、京九铁路仅9公里、赣粤高速公路29公里。. |
巴邱镇 |
位于县境中部,离水边镇公路里程20公里。三国吴宝鼎二年置巴邱县时即为县治,明嘉靖五年设峡江县亦为县治,清雍正三年避孔丘名讳,改巴丘为巴邱。建县后,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7年7月1日,县治迁至水边镇后,仍为县内重镇。巴邱镇东依赣江,南毗吉水县,西与罗田镇,砚溪镇接壤,南为戈坪乡和仁和镇。全镇总面积110.43平方公里,辖晏家、坳上、何家、北门、蒋沙、泗汾、洲上、油陂庙8个村民委员会,东门、南门、西门三个居委会,总人口36000人。特色产业主要有蒿菜种植和加工。天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豆角辣椒系列产品年产量250吨。镇内水陆交通便捷,东依赣江,昌九高速公路、吉(安)新(余)公路贯穿全境,峡江赣江大桥于2004年7月通车,使巴邱镇与20公里外的京九铁路和105国道紧密相连。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城南玉峡为千里赣江最狭处,是规划中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址,西岸有明朝良臣金幼孜墓。城北江边,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观澜阁,江心为相传三国周瑜操练水军抛剑而成的成子洲,城内“怡顺堂”为1930年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著名红一方面军“峡江会议”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仁和镇 |
位于县境北面赣江西畔,东南与水边镇隔河相望,西北邻新余市,东靠新干县,南与巴邱镇接壤,西与戈坪乡为界。因镇政府驻地仁和墟而得名。全镇面积132平方公里,辖仁和、彭家、官田、刁田、大里、大田、大畔、枥坑、新陂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12270人。仁和镇水陆交通便捷,建有客货两用码头一座,横渡赣江至县城水边的人渡2个,赣粤高速公路在境内穿过,至老县城巴邱镇有沥青水泥公路。. |
砚溪镇 |
位于县境西北,镇政府驻地砚溪村。距水边镇公路里程37公里。东连戈坪,南界罗田,东南与巴邱为邻,西南靠金江乡,西北与新余市接壤。面积有122平方公里,辖砚溪、鹏溪、虹桥、觉溪、因山、金坊、步溪、坪头、灼岭、灼溪10个村民委员会,人口11649人。通过招商引资,工业有长足发展,开工和在建工业企业有10家,主要工业产品有铁矿精粉、电机等。耕地面积1786公顷。农业特色产品有烤烟、蘑菇等。1930年6月,峡江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砚溪村焕公祠召开,成立了峡江县苏维埃政府。会议旧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状元何昌言为虹桥清水洲人;金坊村为南明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曾樱故里。现代历史人物有廖子清、胡冠兰等。. |
罗田镇 |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罗田村,距水边镇公路里程33公里。罗田镇东界巴邱镇,西、南邻吉水县,北与巴邱、砚溪、金江为界。全镇面积162平方公里,辖罗田、官州、峡里、神林、安山、东梅、沙坊、江口、新江、桂林、店前1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16000人。罗田镇自古文化昌盛,名人辈出。安山村委西江村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故里。张家村有“三豸堂”是为纪念明代陕西道监察御使张魁、浙江道监察御使张延学、贵州道监察御使张旭而建。上桥头禅和岭东南麓东平寺为佛教沩仰宗派唐高僧慧寂主要活动地,遂成为仰山祖庭。镇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岱乳村西南始建于唐的乳峰寺;徘山村明洪熙年的敕令碑;张家村西北鸡冠山的明代摩崖石刻;桂林村的清代边氏祠堂。桂林村有花开五色的山茶和年开二度的腊梅各一株,树岭均在400年以上,极为珍贵。. |
桐林乡 |
位于县境东南边境,与水边镇公路里程15公里,得名于乡政府驻地桐林村。东北与新干县相连,南与东南和永丰接壤,西、北与马埠镇为邻。全乡面积111.5平方公里,辖桐林、庙口、张家、长田、流源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7000余人。主要工业企业有峡江县予豫泰胶合板有限公司,恒兴竹杠艺品厂,地方特色产品主要有异型胶合板、竹制工艺品等。耕地面积1243公顷。交通状况良好,水(边)流(源)线贯穿全境。. |
福民乡 |
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所在地距新县城公路里程13公里,取“造福于民”之意而得名。东北与水边镇相连,南与吉水接壤,西临赣江,隔河与巴邱镇相望。全乡面积101.5平方公里,辖郭下、娄屋得、宋家、小枥、田心、方家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000余人。工业上的造纸工业园为平台,现有造纸企业4家,造纸化工企业2家,废纸公司一家,年产白板纸、薄型牛皮纸2.5万吨。全乡耕地面积1365公顷。板鸭生产和渔业是本乡特色产业,全乡养鸭户300多户,年出笼150余万羽,年产板鸭30万只;全乡3000余亩可养水面全部得到开发。境内交通便捷,省道峡水公路贯穿全境,距105国道和京九铁路仅13公里,距赣粤高速公路仅9公里,濒临赣江,水运便利。通讯发达,移动通讯、程控电话、宽带上网、光缆电视全部开通。 2001年10月,乡政府驻地迁入现址娄屋得村,现已形成街市。境东南为玉笥山景区一部分,有“兴唐以来,远近民士祈祷之盛,海内少见”的紫宵化院遗址(覆箱峰)和玉笥山两宫之一的承天宫遗址。. |
戈坪乡 |
位于县境西北,驻地戈坪村,距水边镇公路里程36公里。东连仁和,南邻巴邱,西接砚溪,北界新余市,面积81平方公里,辖戈坪、舍龙、小坑、汀溪、芳洲5个村民委员会,人口6900余人。工业企业主要有芳洲流源铁矿有限公司、鸿裕织造有限公司、赣民油脂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精矿粉、劳保手套、食用油等,其中芳洲流源铁矿有限公司年产量1.2万吨,产值840万元,实现税收56.8万元。全乡耕地面积1250公顷。特色农畜产品有烟叶、生猪等。北坑村小组为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村,户年均出栏10头以上。境内交通便捷,赣粤高速公路穿越乡境,2004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境内汪家村西南盘龙江上的明代建“五眼桥”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金江乡 |
位于县境西部,东北界砚溪,西北毗新余市,西南与吉安县为邻,南面和罗田及吉水阜田镇接壤。因处黄金江上游而得名,镇政府所在地距水边镇公路里程41公里。全乡面积101.5平方公里,辖庙前、金滩、城上、黑夫、新溪5个村民委员会, 67个村民小组,61个自然村,人口9000余人。主要工业企业有:蓝天纸业、鸿裕针织布厂、金江铁矿厂、金鑫铁矿厂、金元铁矿厂等。耕地面积1161公顷,粮食总产1.34万吨。地方特色产品主要有生姜、鱼等。因地处山区,生姜质优量大。全县二座中型水库之一的万宝水库即在乡境,近年网箱养鱼发展较快。吉(安)新(余)公路贯穿全境,来往吉安、新余两市十分方便。 1928年,县内第一个中国0支部委员会在梅元村创建。同年,县内第一个农民协会在南坑村成立。1930年1月,0峡江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湖村召开,正式成立0峡江县委。万宝水库景区位于境西南,集山、水、林、石美为一体, 10公里水道逶迤群山之中,两岸峰峦迭翠,古木参天,库区南岸紫云峰山势陡峭,挺拔巍峨雄壮,有上洞、石笋桃松、眺崖、虎头崖、棋盘石、孔雀开屏、狮子骑龟、两盏灯、紫云寨、岩洞壁、走马巷、爆水崖瀑布等景点。. |
金坪民族乡 |
金坪民族乡位于峡江县南部,105国道穿境而过,距省会南昌160公里,距吉安市60公里,离县城10公里。前身是江西国营金坪华侨农场,创建于1957年12月,属农垦企业,1979年因接收安置印支归难侨更名为江西国营金坪华侨农场,1999年12月下放到属地峡江县管理,2007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设为金坪京族乡。2008年6月,国家民委建议更名为金坪民族乡。 金坪民族乡不仅交通便利,而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一年四季树木葱郁,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在移山水库库区水面碧波荡漾,坝下流水潺潺,四周阡陌纵横,呈现出一派悠雅怡神的田园风光,是各商家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全乡区域面积9.79平方公里,下设南下、移山、朝阳、金坪、新民五个行政村,19个村小组,水田面积2098亩,果园4375亩(柑桔2760亩、板栗911.4亩、其他703.6亩),山林地12579.8亩,水面210亩。现有常住人口2938人,其中:归侨侨眷655人,三峡移民301人,少数民族人口962人(有京族、侗族、傣族、瑶族、壮族、苗族、彝族、畲族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常住人口的32.7%。 该乡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乡约80%的人口以承包种植粮、果为主要生活来源。柑桔、板栗、翠冠梨是金坪民族乡多年来的金字招牌。这里的柑桔皮薄汁甜,板栗个大味美,翠冠梨形态佳、水份饱、味道好,曾获江西省“富维杯”果品鉴评金奖。质优价廉的鲜果远销周边各省市,也一直是农民创业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又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烟叶等高效农业,实现了农业多元化经营,农民多渠道创收。2007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4259万元,完成财政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50元。 该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努力。一是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工程、街道美化亮化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人居环境。二是花大力气做好贫困群体生活保障工作。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80.46%,着力为民生工程夯实基础。三是为侨心小学新建教学楼1113㎡,新建敬老院1573㎡,近两年建设水泥路4000余米,使全乡社会事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2008年峡江县委、县政府又在金坪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金坪侨民(民族)创业园”,为该乡的招商引资工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目前已引进投资1500万元以上企业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