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镇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入口处,也是通向墨脱的必经之地,各类旅行指南上都有许多关于它的详细记录。西藏各地如火如荼实施的安居工程,也使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统一规划设计的几十栋漂亮而民族风格明显的藏式民房,构成雅鲁藏布江边崭新的景观。在村子下方的江边,可以看到后面森林之上的多雄拉雪山雨雾迷漫,时隐时现。
多少年来,派镇就是墨脱人来采购、运输生活物品的中转之地,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转运站。.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40422102 | 860000 | 0894 | 查看 派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米林镇 |
米林县辖乡,县府驻地。1959年4月设米林区,1987年10月改乡。位于县境中部,地处雅鲁藏布江南岸。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人口0.1万。林(芝)泽(当)公路过境。辖多嘎、东多、帮加、米林、比定、帮中、热嘎、雪卡8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大麦、油菜,牧养牦牛、黄牛、羊。. |
卧龙镇 |
卧龙镇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米林县的西南部,距县城69公里,东西长55公里,平均海拔3050米,镇政府由1987年11月由原卧龙6个小乡撤区建乡合并成卧龙乡,又于2000年1月改为卧龙镇。全镇有18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目前,全镇共有638户3032人,其中农业户569户2625人,牧业户69户407人,其中劳力1386人,去年粮油播种面积达5085.21亩,其中油菜播种面积796.7亩;粮食总产100多万公斤;粮食亩产234公斤,人均占有粮382.5公斤,油菜亩产115.5公斤;牲畜存栏20191头(只、匹);牲畜出栏2028头(只、匹)。通过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去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99.1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现金收入为2862.6元,比上年增长2.8%。 近几年来,卧龙镇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建立市场和协调作用不明显,农村牧区缺乏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组织化程度低,致使产业链条短,收入低。二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主要靠销售初级产品增加收入,收入结构中种植和养殖业的收入占少数,来自产业化经营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的收入少之又少。三是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人才缺乏仍制约着全镇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处在较低水平,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没有得到应有推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四是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由于卧龙镇许多村卫生饮水、农田灌溉、交通公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信息闭塞,导致各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观念陈旧,增收成效不明显。. |
派镇 |
派镇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入口处,也是通向墨脱的必经之地,各类旅行指南上都有许多关于它的详细记录。西藏各地如火如荼实施的安居工程,也使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统一规划设计的几十栋漂亮而民族风格明显的藏式民房,构成雅鲁藏布江边崭新的景观。在村子下方的江边,可以看到后面森林之上的多雄拉雪山雨雾迷漫,时隐时现。 多少年来,派镇就是墨脱人来采购、运输生活物品的中转之地,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转运站。. |
丹娘乡 |
米林县辖乡。1959年4月设丹娘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54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鲁霞、佳白、朗嘎、贡落、丹娘、下拉、桑巴、仲沙、措朗、崩嘎10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
南伊珞巴族乡 |
米林县辖乡。1984年12月南伊公社改为南伊珞巴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8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0.04万,以珞巴族、藏族为主,通公路。辖木召、南伊、穷林当嘎3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
羌纳乡 |
米林县辖乡。1959年9月设羌纳区,1987年10月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6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朗多、巴嘎、孜玛岗、岗嘎、色俄、羌渡岗、当扎、才巴、米尼、陇巴、杰果、娘龙、林巴13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
里龙乡 |
米林县辖乡。1960年11月设里龙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61公里。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人口0.1万。林(芝)泽(当)公路过境。辖里龙、义当、甲帮、堆米、才巴、茂公、巴让、帮则、朗贡、玉松、仲沙、色比卓嘎12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
扎西绕登乡 |
米林县辖乡。1959年9月设东方红区,1987年10月改扎西绕登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40公里。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人口0.2万,有乡村公路。辖康沙、龙安、神普、章达、雪巴、将热、朋嘎、扎、列、吞布绒、加玛、坎娘、帕立地、多荣、采门、多卡16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