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帮乡 ,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1镇、4乡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热帮乡人口总数1742人。 位于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最北端,东距拉萨1800公里,南距狮泉河镇120公里,北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 热帮乡
-地貌特征
地貌类型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形成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在四周山脉之间沿断裂带则为宽谷或串珠状湖盆洼地。
-经济基本情况
热帮乡区,全县土地面积8.0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边境县。40年来,日土县在中央关怀、河北省对口支援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热帮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热帮乡人口由1985年的4663人增加到目前的8540人,人口总数20年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999.78元增加到2004年的3141.17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日土县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7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1.17元;财政收入48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288万元,同比增长34.8%。白绒山羊:金色的头羊。热帮乡是藏西北白绒山羊基地之一,出产的克什米尔白山羊绒是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产品,近几年来,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白绒山羊事业取得了突破性。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8.03平方公里 | 542524200 | 859000 | -- | 查看 热帮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日土镇 |
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下”。噶厦政府时期,日土县为日土宗。日土宗又分为宗政府和拉让两个机构。宗政府-由噶厦政府从拉萨直接委派。拉让设堪布,由拉萨色拉寺委派。1961年3月设立日土县,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1978年划归西藏自治区,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日土镇。 -自然资源 地貌类型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形成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在四周山脉之间沿断裂带则为宽谷或串珠状湖盆洼地。主要种植青稞等农作物,青稞一般为早熟类型品种,全生育期为138天,其特点是生育期较短、耐寒性强、灌浆较快,是海拔4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最为广泛的品种。天然草地共分为六类、九亚类、十三组、二十七个型。在各类草地中,以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的58.0%;其次是温性荒漠草原类,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2.4%;第三是温性荒漠,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1.6%;第四是高寒荒漠,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1%;第五是低平地草甸类,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6%;最小的是沼泽类,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1%。 |
热帮乡 |
热帮乡 ,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1镇、4乡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热帮乡人口总数1742人。 位于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最北端,东距拉萨1800公里,南距狮泉河镇120公里,北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 热帮乡 -地貌特征 地貌类型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形成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在四周山脉之间沿断裂带则为宽谷或串珠状湖盆洼地。 -经济基本情况 热帮乡区,全县土地面积8.0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边境县。40年来,日土县在中央关怀、河北省对口支援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热帮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热帮乡人口由1985年的4663人增加到目前的8540人,人口总数20年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999.78元增加到2004年的3141.17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日土县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7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1.17元;财政收入48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288万元,同比增长34.8%。白绒山羊:金色的头羊。热帮乡是藏西北白绒山羊基地之一,出产的克什米尔白山羊绒是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产品,近几年来,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白绒山羊事业取得了突破性。 |
日松乡 |
日松乡 ,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1镇、4乡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日松乡人口总数 1765 人。 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北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800米。已知的矿产资源有砂金、铅、铬铁矿、硼砂、食盐等。属半农半牧县。牧业比重较大,农业生产局限性很大。交通便利。新藏公路贯穿全县,可通狮泉河、日喀则、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乡、村都有公路相通。土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羊毛、牛羊绒、裂腹鱼、斜齿裸鲤鱼等。 -地形 地貌类型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形成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在四周山脉之间沿断裂带则为宽谷或串珠状湖盆洼地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等牲畜,其中山羊饲养比例较大,白绒山羊是我县的特色资源。我县白绒山羊占西藏山羊总数的3.69%,占羌塘山羊总数的10.86%。我县的白山羊绒是我国最优秀的山羊品种资源,具有品种纯度高、绒细度高、单产高、毛囊密度高、纤维细、绒质优良的特点,历来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曾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金质奖,被称为日土的“软黄金”。 -相关信息 邮编:859700 代码:542524 区号:0897 拼音:Rì Tǔ Xiàn,Ritu Xian 日土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北部,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总面积77096平方千米,人口0.72万人。 地处羌塘高原中部,县城南部为冈底斯山,北部为喀喇昆仑山,山峦起伏,群峰叠障,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有著名的班公湖和湖中鸟岛,有曲龙、日松、乌江、扎普4条河流。属于亚寒带干旱半干气候,年降水量100毫米,年均温1.5℃。219国道过境。 |
东汝乡 |
东汝乡 ,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1镇、4乡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东汝乡人口总数1020 人。 |
多玛乡 |
多玛乡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唐古拉山脚下,人口1488人。安多县辖乡。1961年建多玛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多玛乡、当曲乡和措龙乡的一部分村合建新的多玛乡,位于安多县北部,距县府340公里。面积5648平方公里,人口0.21万。 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多玛乡 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 西藏民主改革前,安多有4大部落,由安多千户长管辖。隶属羌基。1959年民主改革后建县,隶属于那曲专区管辖。1970年那曲专区改称那曲地区,安多县即由那曲地区管辖至今。建县时临时驻地在拉日。1960年下半年迁往两道河。1961年9月迁往帕那。县府现驻扎那镇。 辖曲超公玛、东日、碎纳泥、嘎仁、其绕岗仁、嘎百、姆迟泥7个村委会。属纯牧业乡,牧养牦牛、山羊、绵羊等。 -行政区划 2000年,安多县辖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84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腰恰乡 5283 布曲乡 1370 多玛乡 1482 玛曲乡 1595 吉日乡 1589 滩堆乡 1016 强玛乡 1953 邦爱乡 1704 措玛乡 3279 果祖乡 2074 加傲乡 2344 纳色乡 2592 玛荣乡 904 扎曲乡 956 色务乡 734 岗尼乡 1534 德莎乡 2434 2001年,安多县辖17乡:布曲乡、帮美尔乡、措玛尔乡、多玛乡、德萨乡、果祖乡、岗尼乡、吉日乡、江傲乡、马曲乡、玛绒乡、纳色乡、强玛乡、色务乡、滩堆乡、宇恰乡、扎曲乡。 2002年,安多县由1区,17乡,136村委会调整为4镇、9乡,30居委会、35村委会:帕那镇、扎仁镇、雁石坪镇、强玛镇、玛曲乡、措玛乡、帮爱乡、滩堆乡、扎曲乡、岗尼乡、色务乡、多玛乡、玛荣乡。[1] -野生动物 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岩羊、盘羊、黄羊、狐狸、狼、猞猁、狗熊、草豹、旱懒、野兔等。其中:藏野驴、藏羊、野牦牛、盘羊系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种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均属国家保护动物。主要鸟类可分鸠鸽种类,雁鸭种类和雉科种类,闻名世界的藏雪鸡、黑颈鹤、白天鹅,在草北草原常能看到。 -自然资源 安多河流纵横,湖泊众多,鱼类丰富。著名的错那湖境内主要有裂腹鱼、亚科鱼类,因常年没有捕捞,鱼的单位面积较大。西藏鱼类有着独特的风味,肉厚膘肥,少刺味鲜,是鱼类中的珍品。卤虫卵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目前发现的矿产多达30余种,主事有煤、铁、铬铁、铜、锌、锑、钼、砂金、岩金、硼砂、铂、银、水晶石、玉石、石膏、云母、盐、石油等,大部分矿物储量均属国内各县的首位,且吕位高、易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