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距市中心3公里,境内山、川、塬皆备,地貌复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有“一峡聚双河,两湖映三山”的壮观的宝鸡峡库区美景,有谷深径幽、令人心旷神怡的中国佛教名寺——西普陀,还有清凉迷人的道教圣地——蜂泉山和远近闻名、风景秀丽的雷神山,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0国道、长坪公路、千北公路为越境交通主干线,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硖石乡共辖26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221个自然村,4997户,总人口2.04万人,面积1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1万亩,森林2.42万亩,荒山荒坡2.52万亩。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豆类、油菜;经济作物有苹果、核桃、花椒、中药材等;畜牧养殖主要有秦川牛、布尔羊、生猪、鸡等。尤其在2003年4月区划调整后,乡党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及时提出“融入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目标,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畜牧强乡、扶贫开发作为促进全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先后涌现出商贸中心红硖村、花卉盆景基地姜王村、优果基地杨家槽村、养殖之村——何家坡、高家湾、张家崖村等特色产业村,同时抓好“六个万”工程,以“长上林果,短上畜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元。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万人 | 149平方公里 | 610303103 | 721000 | 0917 | 查看 硖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山东路街道 |
中山东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区北半部,金台区政府驻地。辖7个社区、2个行政村。 沿革 1956年设车站口街道,1959年与狄家坡街道合并,更名东大街街道。其后,名称多有变更。1986年更名为中山东路街道。为宝鸡市商业繁华区。1996年,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二马路、西闸口、铁道巷、中东路、东站口、东闸口、人民街、敦仁堡、人民路、沿河街10个居委会和10个家委会。2002年,辖中山路西、曙光路西、中山路东、曙光路东、胜利路、大通路、东仁堡、人民路、沿河街、水泵厂、瓦厂街11个社区,金台、金陵2个行政村。 |
西关街道 |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西关街道 西关街道 代码:610303002 辖纸坊头、福临堡、叉车厂、工程机械厂、宝西工务段、四总队、宝福路、西关、省建二公司、西滩路等10个社区居委会,罗家塄、福临堡、太平堡、玉涧堡、新春等5个村委会。 |
中山西路街道 |
中山西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商业繁华区,辖3个社区、2个行政村。 沿革 1953年设中山西路街公所,1956年改称中山西路街道,1962年改为金台区城市公社西大街分社,1967年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1968年撤销街道,改设居民服务点。1971年改设解放西路城市公社,1980年复名解放西路街道。1986年随街道名称的更改,又名中山西路街道。1996年,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西门口、狄家坡、南城巷、北城巷、胜利路、新维巷、东门口、长青路、石窑坡、大通路10个居委会和6个家委会。2002年,辖东门口、新维巷、长青路、北城巷、东南城巷、石窑坡6个社区,长青、胜利2个行政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代码:610303003 ~001 111东门口社区 ~002 111新维巷社区 ~005 111南门口社区 ~200 112长青村 ~201 220胜利村 辖东门口、新维巷、长青路、北城巷、东南城巷、石窑坡等6个社区居委会,长青、胜利等2个村委会。 中山西路东连中山东路(解放前合称中山大街),西至西门口,南依陇海铁路,北至北山坡与长寿乡胜利村相接。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5公里,面积0.75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中山西路南侧176号。辖西门口、狄家坡、南城巷、北城巷、胜利路、新维巷、东门口、长青路、石窑坡、大通路等10个居民委员会,6个家属委员会,96个居民小组。居民5144户,18005人,其中回、蒙、满、苗、藏、土少数民族467人。 中山西路所辖地区,是自隋唐以来宝鸡县历代治所驻地,为宝鸡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1949年7月解放后,属县城区。1953年成立中山西路街公所,归第一区辖属。1954年街公所改为居民委员会,1956年5月又将居民委员会改称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1959年与狄家坡街道办事处合并,改名西大街街道办事处。1962年6月更名为金台区城市人民公社西大街分社,1967年“0”中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办事处。1968年10月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解放西路居民服务点。1971年3月改设解放西路城市人民公社。1980年11月复名解放西路街道办事处。1986年随街道名称的更改,名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 辖区内有大小街巷17条,中山西路为主干街道,也是宝鸡历代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解放前为砂石路面,1954年后,相继改为水泥、沥青路面。现为宝鸡市市区商业繁华街道之一。引渭路、陵原路、长青路与中山西路并行东西横贯,引渭渠沿境北穿过。八角寺一带北坡退耕还林后,为山城人民又增一观赏游息胜地。 现境内驻有铁道部第一设计院第四勘测总队,宝鸡市经济委员会、宝鸡市总工会、宝鸡市财政局、物资局、-、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金台区人民武装部、宝鸡市印刷厂、西府宾馆、旅游华侨商店等党、政、军、企事业单位100多个。文化教育卫生单位有解放电影院、文化活动站各一所,中等学校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其中西街小学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距今已80余年,为宝鸡市区建校历史最早的学校。卫生单位有区属中山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各1所。1987年街道办事处先后成立综合信息服务站、中山西路财政所、中山西路老年体协等机构,经常开展商业、财务、老年体育等活动。 街道办事处有街道企业新能源电源厂、工艺美术厂、文化用品厂、革新木器厂、振兴鞋帽厂、新风食品厂、西街福利厂、箩笼厂、制花组等17个,从业人员400余人,年总产值202.9万元,其中新能源电源厂生产的“少维护GT型硅胶蓄电池”曾获宝鸡市优秀新产品奖及陕西省科技二等奖,并列入“星火计划”。新兴鞋帽厂生产的男式布鞋曾获陕西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称号。另有区属商业、服务网点10余个,从业人员60余人,年营业额140多万元。 境内昔有隋大业年间所建宝鸡古城墙及神武庙、城隍庙、火神庙、五圣宫、祖神庙、三宫殿、救苦庙、望蜀楼等庙宇和古建筑遗址多处。但这些古遗址现多已湮没。 |
群众路街道 |
群众路街道位于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下辖: 610303004001 111 龙泉巷社区 610303004005 111 王家碾社区 610303004006 111 宝平路社区 610303004007 111 北首岭社区 610303004200 112 柳沟村 610303004201 112 北庵村 610303004202 112 五星村 610303004203 112 八里村 |
东风路街道 |
东风路街道 代码:610303006 辖东风路西、宝鸡卷烟厂、石油机械厂、宝铁、电器化器材厂、特殊钢厂、东风路东、陈仓园、宝铁陈仓园等9个社区居委会。 概况 东风路街道位于金台区东南部,距区政府4千米。辖12个社区。东风路、-路横贯东西。 沿革 1958年初设上-街道,同年底并入金陵街道,1960年成立斗鸡公社上-分社,1967年中称新兴路街道,1968年撤销办事处,改设上-店子街居民服务站,1971年改称上-公社,1981年复名上-街道。1996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晏家庄、上-二号小区和14个家委会。1998年更名为东风路街道。2002年,辖东风路西、宝鸡卷烟厂、石油机械厂、宝铁、电器化器材厂、特殊钢厂、东风路东、陈仓园、宝铁陈仓园9个社区。 |
十里铺街道 |
十里铺街道位于西安东郊城乡结合部,北与未央区毗邻,西与雁塔接壤,东望纺织城,西看古城亮丽风景。距西安火车站仅四公里,西安火车货运站就在境内,是通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和旅游胜地临潼的必经之地,素有西安东大门之称。面积14平方公里。十里铺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资源丰富,长安八景之一的产河由南向北沿边潺潺而过,河岸杨柳成荫,郁郁葱葱,优美的产河公园坐落其中,东望骊山,近在咫尺。 十里铺街道位于灞桥区西部,面积14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21个行政村。陇海铁路和西(安)临(潼)高速公路横贯境内。米家崖村有新石器时期仰昭文化氏族部落遗址,是半坡遗址的重要参照地。石家街、尹家街一带有元代安西王府遗址。 行政沿革 1957年划归灞桥区设立十里铺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设街道。1996年,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十里铺、长乐坡、尹家街3个居委会和市运司第一车场、西安锅炉二分厂2个家委会及张家坡、草南、草北、黄家坡、高楼、尉家坡、长乐坡、小寨、张家湾一、张家湾二、杨家湾、十里铺、米家崖、蒋家湾、李家堡、周家坡、老人仓、苏王村、董家门、杜家街、尹家街、秦孟街、石家街23个行政村。 2002年,辖十里铺、长乐坡、长石、华清园4个社区,草南、草北、张家坡、黄家坡、高楼、尉家坡、长乐坡、小寨、张家湾第一村、张家湾第二村、十里铺、董家门、尹家街、米家崖、蒋家湾、李家堡、周家坡、苏王、老人仓、杜家街、秦孟街、杨家湾22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近年来,街道党委认真贯彻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的战略思想树立了以工业为主体,以三产为重点,一市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突破口的实体发展思路,大力改建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一园四区建设。近三年共引进外资15亿元。目前,拥有乡镇企业79家,联办企业173家,股份合作制企业53家,私营企业1428家,年乡镇企业总收入1707亿元。街道先后荣获“三秦街道之星”和“中国街道之星”的称号。 工业小区 十里铺乡镇企业小区位于310国道以北,北与未央相邻,东接西安产河经济开发区,西临西安火车西站,园区占地1650亩,区内地势平坦,环境优雅,交通极为便利,全国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横贯东西,709、203等数十条公交线路穿梭其境,新修12.9公里的米秦路直通东西,已经开通的数千门程控电话使区内网络密集,通讯畅达区内,水电供应充足。十里铺骨科医院、幼儿园等良好的社区配套设施,解决了您的后顾之忧。小区自95年创建以来,一直坚持"真诚面向客户的经营思想"本着你发展我服务的原则,不断地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良好的硬件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商家前来投资。目前,小区企业以达十五家之多,年产值二亿多元。小区被多次省、市电视台做过专项报道,受到市、区领导一致好评。 |
卧龙寺街道 |
卧龙寺街道位于金台区东端,南临渭河,北靠陇海铁路,距区政府13千米。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和多条企业铁路专用线过境,设有卧龙寺火车站。卧龙寺始建于南北朝,后因唐明皇、清康熙皇帝下榻而得名,现位于陇海线卧龙寺火车站北侧。 - 沿革 1981年设置。1996年,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桥头、车站、代家湾3个居委会和8个家委会。2001年撤销卧龙寺街道并入陈仓镇。2002年,陈仓镇辖代家湾、棉纺厂、电力设备厂、车站、桥头、嘉化6个社区,工农、金星、联盟、东岭、李家崖、进新、团结、代家湾、光明、龙丰、刘家台、南坡12个行政村。2006年,将代家湾、光明、龙丰、刘家台、南坡等村居划出恢复卧龙寺街道。 |
陈仓镇 |
陈仓镇隶属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西长11.2公里,南北长40.5公里,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耕地面积9000亩。镇党委下设2个村级党委、5个村级党支部,全镇党员总数971名。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人均纯收入4031元。 陈仓镇自古就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北倚蟠龙塬,南临渭水,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版图呈带状,地势平坦,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交通道路星罗棋布,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和宝兰二线横贯东西,310国道、西宝一级公路和西宝中线穿境而过,是欧亚大陆桥的咽喉所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宝鸡八景等风景名胜近在咫尺,参观旅游十分便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马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党建主题活动,领导班子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党员干部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经济发展中,立足镇情实际,及时提出“开放带动、开发兴业、三产福镇、产业兴镇、多元发展”五大战略,突出“三带”建设(三产密集带、东部工业带、坡塬农业带)的经济思路,全镇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镇内市场繁荣,门店林立,客商云集,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机械制造、棉麻加工、制药造纸、有色金属加工等门类齐全,龙头企业东岭集团在“中国最大规模乡镇企业1000家中排名“第六位”。五大专业市场(-路建材市场、东风路机电市场、代家湾农用车市场、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家具市场)享誉西北,辐射全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捷报频传。投资两亿元的大型钢铁企业龙门钢铁公司落户我镇经济园区,为我镇打造大型企业航空母舰奠定了基础。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绵延近十公里的塬边50米防风林带及绿色通道郁郁葱葱。坡塬盛产的户太八号葡萄、凯特杏、中华寿桃、水晶酥梨等绿色无公害水果畅销省内外。. |
蟠龙镇 |
蟠龙镇地处渭北贾村塬南端,东邻千河镇,西邻金河乡,北与贾村镇毗邻,南与陈仓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南皋村海拔870米,全镇占有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共有2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9199户,农业人口37936人,非农业人口563人,现有耕地面积48336亩,共有劳动力17603个。全镇有90%的耕地种植粮食,主要品种是以小麦、玉米为主。每年种植小麦45000亩左右,晚秋复种面积20000亩以上。常年降雨量600—700毫米,无霜期210—185天,属于干旱农业区。 种植业方面,98年起我镇在南社、北社建无公害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基地2个,累计建蔬菜大棚110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每年可想社会提供各类蔬菜1500吨,年产值400万元以上,安排劳动力1800多个。已开发食用玫瑰种植350亩。养殖业方面,现已建立奶牛养殖小区两个,养殖奶牛191头,肉牛50多头;发展养猪示范村3个,养猪5940头;养鸡示范户10户,养鸡30000只;养兔示范户40户,共养兔4000只;养羊2000只;现已成立无公害蔬菜,玫瑰种植、养兔、养猪、农机5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
金河镇 |
金河镇位于宝平路距宝鸡市区5公里,全乡总面积33.74平方公里,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海拔630米,年降雨量594毫米,无霜期205天,年平均气温11.8度。全乡辖16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4058户,农业人口16747人,劳动力8667个,驻乡单位10个。 有耕地面积22674亩,其中水平梯田9490亩,坡地7550亩,有灌溉面积8128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5亩,人均纯收入1680元。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500多亩,主产小麦、玉米、油菜、蔬菜、水果,常年粮食总产5800多吨,全乡现有小型水库2座,坡塘11座,抽水站11处,机井23眼,有效灌溉面积3378亩;全乡有204省道9.9公里,乡村道路10条25公里,其中沙石硬化路6公里,水泥硬化12公里。 全乡畜牧业生产,大家畜存栏980头,羊存栏2900只,家禽年饲养量15万多只,生猪存栏4900多头,年饲养量9400多头,肉800多吨,禽蛋700多吨,有牧草1200多亩,林地1200多亩,生态林1800多亩,主要树种有香椿、核桃、杏、花椒等。. |
硖石镇 |
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距市中心3公里,境内山、川、塬皆备,地貌复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有“一峡聚双河,两湖映三山”的壮观的宝鸡峡库区美景,有谷深径幽、令人心旷神怡的中国佛教名寺——西普陀,还有清凉迷人的道教圣地——蜂泉山和远近闻名、风景秀丽的雷神山,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0国道、长坪公路、千北公路为越境交通主干线,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硖石乡共辖26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221个自然村,4997户,总人口2.04万人,面积1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1万亩,森林2.42万亩,荒山荒坡2.52万亩。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豆类、油菜;经济作物有苹果、核桃、花椒、中药材等;畜牧养殖主要有秦川牛、布尔羊、生猪、鸡等。尤其在2003年4月区划调整后,乡党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及时提出“融入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目标,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畜牧强乡、扶贫开发作为促进全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先后涌现出商贸中心红硖村、花卉盆景基地姜王村、优果基地杨家槽村、养殖之村——何家坡、高家湾、张家崖村等特色产业村,同时抓好“六个万”工程,以“长上林果,短上畜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