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 眉县 >> 首善街道

首善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首善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首善街道简介

  首善街道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地当陇海、宝成铁路交接处,南临秦岭,北倚黄土高原。
  首善镇位于眉县西部,北临渭河。县政府驻地。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310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唐宪宗年间始建,明代复修的7层古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韩家沟,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作战的葫芦峪等。
  -
  沿革
  1950年为首善区,1956年设首善乡、第五村乡,1958年建首善公社,1961年改城关公社、第五村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城关乡、第五村乡,1986年城关乡并入城关镇。1996年,城关镇面积28.4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三寨、东关、西关、北兴、下坡、下河寨、任白庄、王家庄、王长官寨、段家庄、醋家塬、水磨头12个行政村及城关镇居委会;第五村乡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第五、双明、杨千户寨、余管营、五坳、葫芦口、蒲家庄、岳陈、红东、新庄、张赵村、窑寺12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第五村乡并入首善镇。
  -
  自然环境
  地处东径106°18′~108°03′,北纬33°35′~35°06′。东连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北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 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显“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农民丰收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冬季,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南侧,受制于极地大陆气团,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处于印度低气压和印缅低压槽的东北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西侧,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常在本区上空交绥,或被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春、秋二季处在冬、夏季风调交替的过渡时期,使故里委升温迅速且多变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又多阴雨连绵,成为关中秋季连阴雨最多的地区。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200小时之间。室内平均气温以渭河平原谷地为最高,达12~14℃。本市年平均降水理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
  自然资源
  (一)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6处,探明储量的85处;发现各类矿产26种,探明储量的18种;主要矿种探明储量的有:金5.242吨、铜8.6万吨、铅锌250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硫、磷、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煤、石墨等非金属矿种,其中:铅、锌、金是宝鸡的优势矿种,已探明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今后探明储量可能更多,潜在的经济价值铅锌5.3亿元,金37.4亿元。
  (二)土地
  全市土地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56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种植业面积较大,占66.4%,林业占4.4%,牧业占14.4%,副业占14.7%,渔业仅占0.1%。
  (三)水资源
  全市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的渭河及基支流水系;秦岭以南为长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及汉江部分支流河源段水系。黄河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区河流面积的70%左右;长江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30%。全市的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41.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7.5亿立方米。根据现有工程设施,可控制利用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3%。
  (四)生物
  宝鸡独特的地理和气侯条件,为各类植物、鸟类、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共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动物近500种,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就有植物1550多种,野生鸟类192种,兽类62种。在野生动、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28种,占全省保护植物的75.7%,珍稀保护动物28种,占全省保护动物的93%。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虎、朱等5种,占全省一类保护动物的100%。森林和草地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全区森林面积93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3%,森林覆被率达34%。
  -
  矿产资源
  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质变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产地255处,以有色金属矿占优势。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铂、汞、黄铁等金属矿产212种,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43种。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联游北马坊也有分布。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与秦岭山前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
  贵重药材
  该地区是中药材的适生地,现有中药材1992种,其中动物药415种,植物药1478种,真菌药35种,矿物药12种。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面,实施中药现代化行动计划,加快建立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新药开发体系和产品生产体系,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中药生产集团化。在全市中药材种植适生区,以秦艽、红豆杉、越菊、柴胡、地灵、党参、花椒等品种为主,建立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每个品种基地规划种植10-20万亩,建立省级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县、示范县、示范园4个,争取秦艽、红豆杉、黄芪、越菊等品种进入国家级中药材示范基地。重点扶持晨鸡药业公司、岐山金方药业公司、秦岭国药厂和一批民营科技制药企业(宝鸡华西制药有限公司、宝鸡国豪制药有限公司、宝鸡市荣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白山药用植物研究所),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9万人 28.4平方公里 610326001 721000 -- 查看 首善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首善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首善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首善街道

  首善街道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地当陇海、宝成铁路交接处,南临秦岭,北倚黄土高原。   首善镇位于眉县西部,北临渭河。县政府驻地。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310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唐宪宗年间始建,明代复修的7层古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韩家沟,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作战的葫芦峪等。   -   沿革   1950年为首善区,1956年设首善乡、第五村乡,1958年建首善公社,1961年改城关公社、第五村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城关乡、第五村乡,1986年城关乡并入城关镇。1996年,城关镇面积28.4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三寨、东关、西关、北兴、下坡、下河寨、任白庄、王家庄、王长官寨、段家庄、醋家塬、水磨头12个行政村及城关镇居委会;第五村乡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第五、双明、杨千户寨、余管营、五坳、葫芦口、蒲家庄、岳陈、红东、新庄、张赵村、窑寺12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第五村乡并入首善镇。   -   自然环境   地处东径106°18′~108°03′,北纬33°35′~35°06′。东连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北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 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显“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农民丰收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冬季,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南侧,受制于极地大陆气团,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处于印度低气压和印缅低压槽的东北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西侧,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常在本区上空交绥,或被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春、秋二季处在冬、夏季风调交替的过渡时期,使故里委升温迅速且多变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又多阴雨连绵,成为关中秋季连阴雨最多的地区。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200小时之间。室内平均气温以渭河平原谷地为最高,达12~14℃。本市年平均降水理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   自然资源   (一)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6处,探明储量的85处;发现各类矿产26种,探明储量的18种;主要矿种探明储量的有:金5.242吨、铜8.6万吨、铅锌250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硫、磷、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煤、石墨等非金属矿种,其中:铅、锌、金是宝鸡的优势矿种,已探明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今后探明储量可能更多,潜在的经济价值铅锌5.3亿元,金37.4亿元。   (二)土地   全市土地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56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种植业面积较大,占66.4%,林业占4.4%,牧业占14.4%,副业占14.7%,渔业仅占0.1%。   (三)水资源   全市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的渭河及基支流水系;秦岭以南为长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及汉江部分支流河源段水系。黄河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区河流面积的70%左右;长江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30%。全市的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41.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7.5亿立方米。根据现有工程设施,可控制利用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3%。   (四)生物   宝鸡独特的地理和气侯条件,为各类植物、鸟类、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共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动物近500种,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就有植物1550多种,野生鸟类192种,兽类62种。在野生动、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28种,占全省保护植物的75.7%,珍稀保护动物28种,占全省保护动物的93%。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虎、朱等5种,占全省一类保护动物的100%。森林和草地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全区森林面积93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3%,森林覆被率达34%。   -   矿产资源   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质变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产地255处,以有色金属矿占优势。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铂、汞、黄铁等金属矿产212种,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43种。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联游北马坊也有分布。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与秦岭山前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   贵重药材   该地区是中药材的适生地,现有中药材1992种,其中动物药415种,植物药1478种,真菌药35种,矿物药12种。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面,实施中药现代化行动计划,加快建立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新药开发体系和产品生产体系,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中药生产集团化。在全市中药材种植适生区,以秦艽、红豆杉、越菊、柴胡、地灵、党参、花椒等品种为主,建立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每个品种基地规划种植10-20万亩,建立省级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县、示范县、示范园4个,争取秦艽、红豆杉、黄芪、越菊等品种进入国家级中药材示范基地。重点扶持晨鸡药业公司、岐山金方药业公司、秦岭国药厂和一批民营科技制药企业(宝鸡华西制药有限公司、宝鸡国豪制药有限公司、宝鸡市荣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白山药用植物研究所),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  

横渠镇

  横渠镇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以东25公里处。南依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临渭河,东与杨陵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望,西与槐芽镇接壤。全镇辖14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7290户,3.1万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5.1万亩。.  

槐芽镇

  槐芽镇位于眉县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310国道(西宝南线)穿境而过,法汤高速、槐汤和槐小公路沟通南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去太白山国家森林公闭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全镇辖11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197亩,人口21321人,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和“大桃之乡”。    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以城带乡战略,先后拓宽硬化了仁和路、北新街,完成了镇区电网改造,建成槐芽高中公寓楼、信用社办公楼、农行营业所办公楼、医院门诊楼,新建益民水厂、草莓协会专家大院、草莓批零市场、饮食市场、蔬菜商场、心连心超市等一批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了小城镇基本功能。.  

汤峪镇

  汤峪镇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东南18公里,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东接横渠,南依秦岭,西邻金渠、营头,北连槐芽。全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10013户,38307人,其中农业人口37274人,全镇耕地总面积58081亩。    该镇交通方便,境内有汤法一级公路、汤横公路、汤槐公路直通310国道,眉县南环公路横穿全镇腹地。镇区电力充足,邮政电讯四通八达。    近年来汤峪镇党委 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建设“旅游名镇、畜牧大镇、经济强镇”的宏伟目标:坚持“优果、稳猕、促杂”的优果兴镇战略:以第三产业促进旅游业的旅游开发战略:以科技培训,品种更新,基地带动,示范“引导为重点的畜牧强镇战略;以着眼长远,积极争取,用好外力为思路的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四大战略”,镇党委一班人团结协作,与时俱进,为实现汤峪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常兴镇

  常兴镇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眉县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邻关中重要城市宝鸡,镇域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2.5万亩,总人口31860人,辖1个居委会,14个村,64个村民小组,是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也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宝鸡市十二大工业园区”之一,常兴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西宝中线横贯东西,西汉公路眉扶公路南北贯通.电力、通讯、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达,水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配套,商贸流通活跃,是眉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    进入新世纪,该镇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环境的大优化,促进经济大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工贸大镇、经济强镇的宏伟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镇经济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37亿元,实现财税收入3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6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新上项目46个,完成总投资1,26亿元.已形成以纺织、塑料、铸造、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五大优势支柱产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发展迅猛,达到52户,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2001年完成企业总产值5.12亿元,实现利税2898万元。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三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形成四街四区,成为投资办企业的理想之地。    位于该镇的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园内松柏常青,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的常兴镇正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热情欢迎各界仁人志士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  

金渠镇

  金渠镇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东南13公里处,南临秦岭,北依渭河,东邻槐芽、汤峪镇,西接齐镇、首善镇。全镇总面积58.1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8900户,32544人。    近年来,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体育工作,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2000年被县政府评为“1996-    2000年度”全县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荣获陕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营头镇

  眉县营头镇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建镇于入山通蜀谷口要冲,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为安营扎寨之故称“营头”。    营头镇南依秦岭,属半山区。东西宽7.75公里,南北长2335公里,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   村,其中山上7个村,川原9个村、71个村民小组,4700户农民,总人口19430人,耕地面积28600亩。全镇人均纯收入1521元,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小康乡镇。    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王周海,主持党委全盘工作,分管镇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订,负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基层政权建设。    镇长工天仓,主持政府全盘工作,负责贯彻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人大的决议、决定在本镇区域内的落实;搞好镇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主管财税、统计工作。.  

齐镇

  眉县齐镇地处秦岭北路,石头河库区,眉县太白歧山三县交界处,位于县城南端8公里处,辖18个村9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37725亩,总人口31084人。齐镇地理位置独特优越,东与金渠相连,西与歧山安乐相畔。南与太白鹦鸽乡接壤,北与城关镇相连,距眉县县城、金渠镇、安乐乡、落星乡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和希腊文明。西府一座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流通重镇。.  


首善街道特产大全




首善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