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市 >> 鄯善县 >> 辟展乡

辟展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辟展乡谷歌卫星地图)


辟展乡简介

  辟展乡属于城郊乡,南靠国家4-风景区库木塔格沙漠,北接天山,东临七克台镇,西连闻名遐迩的火焰山。辟展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总耕地面积36702亩,其中葡萄面积17313亩,棉花、瓜果、蔬菜面积16792亩,核桃面积690亩,设施农业面积776亩。全乡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下辖东湖村、小东湖村、马场村、乔克塔木村、克其克村、树柏沟村、兰干村、英也尔村、柯柯亚村、库尔干村、卡格托尔村11个行政村,1个牧业队、40个自然村、13个站所、11所中小学。全乡总人口25838人,其中维吾尔族20597人,汉族3864人,回族1107人,其他民族270人。低保人员139人,选民总人数15239人。共有30各基层党支部,其中行政村党支部11个,牧业队党支部1个,机关、站所、学校党支部17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973名,其中农民党员630人,机关党员56人,站所党员73人,学区党员179人,离退休党员35人,少数民族党员812名,汉族党员161名。乡机关总人数103名,其中科级干部14名,机关中层干部14名,一般干部75名。全乡“三老”人员104人,团员1200人,“五个好”党支部9个,达标率82%,“四个好”群众满意站所5个,达标率75%,“五个好”学校党支部5个,达标率45.5%,乡党委于2004年7月被地委命名为“五个好”乡党委。49座清真寺,47名宗教人士。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838元,农牧民人均增收364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58万人 ·鄯善县旅游·鄯善县特产·鄯善县十大特产·鄯善县十景·鄯善县 652122200 838000 -- 查看 辟展乡谷歌卫星地图

辟展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辟展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鄯善镇

  城镇位于鄯善县城中心,是鄯善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镇辖2个行政村,1个牧业队,8个社区,1所小学,90多个县直行政、企事业单位,总人口为42349人,其中汉族21869人,维吾尔族15943人,回族4302人,其他民族235人,城区人口为33695人,占总人口的79.6%,农业人口8654人,占总人口的20.4%。全镇占地总面积为84平方公里,县驻地面积达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874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3亩,主要经济作物以葡萄、西甜瓜、棉花、蔬菜为主。    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2005年,城镇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紧抓住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依托城镇地缘优势,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坚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好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各项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畜牧业产    1、严防牲畜疾病,减少牲畜的死亡,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今年先后进行了三次防疫,为了使防疫率达到100%,全面做好防疫工作,我们对贫困户进行了免费防疫,同时检查牲畜15700头(只),治疗牲畜173头(只)。    2、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养殖大户建立屠宰场,延伸产业链,对活畜进一步的加工,提升价值减少因市场价格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3、压缩牛羊的养殖数量,扩大特种养殖的规模,今年我们及时引导养殖户扩大养鸡、鸽子、猪、鸭、鹅、马鹿等规模,增加农户收入,全年共养殖牲畜8.7万头(只),其中羊75500只,牛2100头,猪1200头,鸡1.8万只,鸽子1.2万羽,马鹿16头。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今年水库水量的减少,城镇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维修和建设工作,年初多次对渠道的杂物进行清理,共清理水渠25.6公里。并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全年共新建水渠1.8公里,维修2.5公里,更新深涝水井4眼,防洪坝200米,累计投入28.9万元,同时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全年共新修乡村道路9公里,农网改造6.5公里,累计投资43.5万元,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迈上一个台阶。.  

七克台镇

    七克台镇   七克台镇位于鄯善县城以东31.5公里处,312国道横贯全镇,交通极为便利。东接哈密七角井,北通火车站,西南与辟展乡三十里大墩接壤,东西宽79公里,南北长148公里,总面积3792平方公里。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一个牧业队,33个自然村;总人口14000余人,主要由维、汉、回三个民族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46%,汉族占42%,回族占12%。全镇共有2个党总支(机关、学区),2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49名;共有团支部14个,团员812名。全镇共有干部职工256人,其中科级干部17人,机关一般干部66人,站所干部职工127人,村组干部120人。全镇共有学校6所,其中中学1所,中小学合并1所,小学4所,共有教职工270人;共有清真寺25座,宗教人士27人,共有贫困户184户。   -农业   全镇总耕地面积28700亩,盛产棉花、葡萄和哈密瓜。其中以种植棉花(长绒棉)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是吐鲁番地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全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方针是“兴葡萄、增瓜菜、上畜牧、减棉、稳粮、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全镇共有机电井151眼,现有水的坎尔井22条,蔬菜大棚90座,农机具1145件套;两年来共退耕还林4300亩,目前共有牛羊育肥户1366户,养兔专业户50多户,年终存栏数22338头,幼畜存活率达96%以上。   -教育   2005年全镇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中小学毕业率均为100%,各学校已全部脱盲,并取得了合格证书,是“两基”教育合格乡镇。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显著。   -发展成就   经过努力,我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全镇7个党支部获得“五个好”村党支部,其中2个村被命名为地区“五个好”创建标兵党支部。各村集体经济积累从无到有,从有到有所增加,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热心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129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43万元,二、三产业5550万元,劳务创收374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809元,人均增收245元。七克台镇地下矿藏非常丰富,有多种有色金属。如金、铜、铁、煤炭、水晶石、芒硝等矿藏,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吐哈油田的主战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火车站镇

  鄯善火车站镇代码:652122102  鄯善火车站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辖4个社区:金椅社区、振兴社区、兴业社区、友好社区。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指挥部位于鄯善火车站镇,主要化工厂有8万吨/年吐哈油田-厂。  

连木沁镇

  连木沁1958年8月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984年重新建立连木沁乡人民政府,1994年将连木沁乡改为连木沁镇。是一个以种植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吐鲁番地区最大葡萄主产区之一。   -地理位置      连木沁镇位于鄯善县西部,距县城21.8公里,东连戈壁与辟展乡毗邻,西与吐峪沟乡苏贝希村相接,南靠火焰山,北越兰新铁路与天山相望,312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本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海拔300~400米。   -下辖   镇辖12个行政村,1个牧业队,61个自然村,共有农户7835户,总人口33520人,其中农业人口29607人,由维、汉、回、哈、蒙等6个民族组成。维族27239人,占81.3%;汉族3515人,占10.5%;其他2666人,占8.2%。  镇党委下辖1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28 名,其中农牧民党员615人,占农牧民总数的2.2%;女党员333人,预备党员32人。共有团(总)支部14个,团员948名,党团比例为1:1.1。全镇共有“三老”人员101名。建有支部并隶属镇党委管辖的站所4个。目前,12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群众满意“四好乡镇站所”6所,11所学校创建为“五好”学校。  全镇共有75座宗教场所,其中基督教场所1个,74名宗教人士,共有6座清真寺被评为县级“双五好”清真寺;有16座清真寺被评为镇级“双五好”清真寺。  全镇共有中小学学校14所,其中小学10所,民族初级中学3所,汉文初级中学1所;广播电视录转台1个;16个站所;1个农村信用社;卫生院1个,卫生所 个,个体诊所 个。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达1002户,占总户数的12.79%。   -农业   连木沁镇是一个以种植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吐鲁番地区最大葡萄主产区之一。共有耕地面积37052亩,其中葡萄面积达3.33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9.9%。2007年度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4元,比上年增加559元。劳务输出5598人次,创收202.01万元;现有防渗渠道96.65公里,低压管道71.276公里,乡村道路99.30公里;贫困户92户,特困户107户。2005年7月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2006年6月被自治区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2008年3月,连木沁镇尤库日买里村被确定为地区“三联、两强、一提高”党建综合示范点。   -企业   连木沁镇上规模性的企业有11家(含地质大队内企业),个体工商户687个,从业人数2100人;从事客货运输车辆215辆。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鄯善县升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鄯善县康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葡萄大王司马义.库尔班、鄯善县连木沁镇绿宝果品有限责任公司、鄯善县天龙葡萄洒厂、鄯善兰泰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兴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盛合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四季鲜果业等。  

鲁克沁镇

  鲁克沁镇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城西45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吐鲁番十二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吐鲁番郡王府遗址所在地。在清代曾一度成为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鲁克沁镇位于吐鲁番盆地东沿,火焰山南麓。东距鄯善县城43公里,西距火焰山大峡谷15公里,南距古丝绸之路大海道20公里,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全镇总人口30217人,主体民族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近90%,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10%;镇内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各村柏油路全面贯通,并有三条干线公路与312国道相连,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全面开通,程控电话达到3000多部,是鄯善县山南三乡一镇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4年鲁克沁镇工农业总产值2.5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8亿元,二、三产业 1.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71元。     鲁克沁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文景观丰富多采,民族风情浓郁。全镇现有16处历史文化古迹, 其中柳中城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尼力克买的力斯清真寺为新疆第二大清真寺,再加上鳞次栉比的葡萄园、清水环绕的坎尔井,香甜甘美的哈密瓜,独具特色的经济林,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使鲁克沁镇成为吐鲁番旅游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克沁是吐鲁番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鲁克沁人,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不断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维吾尔民间艺术瑰宝——十二木卡姆。1992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十二木卡姆演唱会上,三名木卡姆艺术家代表鲁克沁十二木卡姆进行了演出,使吐鲁番十二木卡姆艺术名扬全国。1997年鲁克沁镇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民族艺术之乡”,2003年3月,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鲁克沁是新疆哈密瓜的真正故乡。鲁克沁的哈密瓜远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成为无可代替的支柱产业,也使鲁克沁赢得了“中国哈密瓜之乡”的美誉。鲁克沁的葡萄同样久负盛名,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并因成熟快、糖度高、上市早而倍受市场青睐,畅销各地,享誉全国,经久不衰。    现在,鲁克沁镇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坚持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依托市场,发挥资源优势,在政策、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努力搞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调动各族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的步伐,努力创建一座现代商贸旅游文明小康乡镇。.   

辟展乡

  辟展乡属于城郊乡,南靠国家4-风景区库木塔格沙漠,北接天山,东临七克台镇,西连闻名遐迩的火焰山。辟展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总耕地面积36702亩,其中葡萄面积17313亩,棉花、瓜果、蔬菜面积16792亩,核桃面积690亩,设施农业面积776亩。全乡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下辖东湖村、小东湖村、马场村、乔克塔木村、克其克村、树柏沟村、兰干村、英也尔村、柯柯亚村、库尔干村、卡格托尔村11个行政村,1个牧业队、40个自然村、13个站所、11所中小学。全乡总人口25838人,其中维吾尔族20597人,汉族3864人,回族1107人,其他民族270人。低保人员139人,选民总人数15239人。共有30各基层党支部,其中行政村党支部11个,牧业队党支部1个,机关、站所、学校党支部17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973名,其中农民党员630人,机关党员56人,站所党员73人,学区党员179人,离退休党员35人,少数民族党员812名,汉族党员161名。乡机关总人数103名,其中科级干部14名,机关中层干部14名,一般干部75名。全乡“三老”人员104人,团员1200人,“五个好”党支部9个,达标率82%,“四个好”群众满意站所5个,达标率75%,“五个好”学校党支部5个,达标率45.5%,乡党委于2004年7月被地委命名为“五个好”乡党委。49座清真寺,47名宗教人士。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838元,农牧民人均增收364元。  

东巴扎回族乡

  东巴扎回族民族乡位于鄯善县县城以东1.5公里,南邻国家名胜风景库木塔格沙漠区域,西接辟展乡,北界库尔干,是环境怡人,回、汉、维等多民族聚居的吐鲁番地区唯一民族乡。  气候条件  由于地势相对平坦,气温升降均衡,具有冷湿空气侵袭较少的特殊地理特点,主要优势是无霜期长,热量、光照充足,高温多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但水资源相对充足。是葡萄、棉花、西瓜、红枣、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理想推广应用之地。  行政区划  东巴扎回族乡代码:652122201。辖4个村委会:后梁村、前街村、塔乌村、艾孜拉村。  

吐峪沟乡

达浪坎乡

  达浪坎乡位于鄯善县火焰山南麓,东南越沙山戈壁,与觉罗塔格山相连,西南接艾丁湖,东临鲁克沁镇,北与吐峪沟乡和洋海村相邻。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用地面积1125平方公里。下辖乔亚村、拜什塔木村、玉旺克尔村、央布拉克村、英坎儿孜村、阿扎提村6个村委会、1个试验站、1个牧业队,1个草原站。全乡共有3310户,15685人,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山南公路贯穿全乡境内,交通便利,乡政府驻地达浪坎乡,距县城52公里。  

迪坎乡

  鄯善县迪坎乡位于火焰山南麓,县城西南角65公里,北临鲁克沁镇,西与达浪 坎接壤,东临库木塔格沙漠,是进入罗布泊和矿山的最后村落。   鄯善县迪坎乡全乡在职人 员总数230人,其中鄯善县迪坎乡政府在职人员数51,离退休人员10,全乡总 迪坎乡   人口7107人,纯维吾尔族,总户数1412户,总劳动力4818人,其中富余劳动 力总数2450人,男1633,女817人,大专181人,中专328,初中2003人,总面 积1.7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66.5亩,下属迪坎尔村、坎儿孜库勒村、托特坎儿孜村、玉尔门村、也扎坎儿孜村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11 个站所,1所中学、5所小学和1所农牧民学校,2个“双语”幼儿园,全乡下 辖党组织总数14个,其中党支部数 13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其中“五好” 村党支部5个,“四好”群众满意站所3个,“五好”学校党支部2个,该乡经 研究选出了村党支部-6人、委员12人,366名党员,迪坎乡农作物主要以 种植葡萄、哈密瓜为主,南山矿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大理石、铁、铜金等矿产资源。   -组织机构   迪坎乡-  秦克良,男,汉族,江苏睢宁县人,1966年7月出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0,大专文化程度,2002年4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专业。现任迪坎乡-,主管党委全盘工作,分管党建、组织、人事、武装、经济、二、三产业、企业、扶贫、计划生育工作。1985年9月-   迪坎乡迪坎瓜   1988年7月在新疆伊犁农业学校园林专业学习1988年8月-1998年8月在鄯善县林业站工作(期间:1995年4月至1996年9月在乌鲁木齐职大财会专业学习);1998年4月--2001年12月在鄯善县东巴扎乡党委工作,任党委副-、2001年3月兼任纪检-;(期间:2000年4月至8月在吐鲁番地区党校第十五期中青班学习);2001年12至2005年12月任鄯善县离退休工委副-(期间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学习;2002年2至2003年1兼任县委基层办副主任)2005年12月至今任迪坎乡-.负责党建、政法、武装、-民宗、妇联、共青团、工会等工作。迪坎乡党委副-、乡长  哈木提·沙吾提,于1965年6月出生,现年40岁,大专文化程度,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6月入党,1989年7月毕业于自治区党校政治理论专业,负责政府全盘工作,主管财务、民政、农业、二、三产业、水利、科技、文教卫生、安全生产、招商引资等工作。分管纪检,信访工作。1983年8月——1986年9月在鲁克沁镇中心小学任教;1986年9月——1995年2月在鲁克沁镇任团委-(其间1987年10月——1989年7月在自治区党校进修)1995年2月——1995年7月在鲁克沁镇托万买里村任党支部-;1995年8月——1998年3月在鲁克沁镇任党委委员、组织员;1998年3月——2001年3月在鲁克沁镇任党委委员、纪检-;2001年3月----2006年1月任达浪坎乡党委委员、副-、纪检-。2006年2月----2006年6月任迪坎乡党委委员、副-、纪检-。2006年6月至今任迪坎乡党委副-、乡长。负责农业、林业、水利、劳动力转移、财政、计生、养殖、教育等工作。  


辟展乡特产大全




辟展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