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永丰滩乡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干武铁路北侧,距古浪县城约35公里,西邻国营黄羊河农场,北与凉州区吴家井乡接壤,东连本县黄花滩乡,南依胡家边乡,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移民开发的纯机井灌区。乡境内平均海拔1850米,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摄氏5度,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无霜期170天。
全乡辖7个村,96个村民小组,1950户,8190人,以汉族为主,汉、回、土、藏等族杂居。全乡总土地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6亩,人均占有耕地1.95亩,乡村公路150多公里,武古公路、马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永丰滩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目标,按照""立足市场,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市场抢抓机遇,依靠科技大搞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发展路子。2001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55万元,粮食总产量42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6元,已有27个村民小组达到小康标准。
农业方面,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种植业在不断提高粮食品质、产量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压缩种植面积,突出抓好以作物制种、优质蔬菜为主的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孜然种植、酿造葡萄、草产业等支柱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养殖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为主的家庭集散养殖为主要方式,增强规模优势,向多畜种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林业从强化管护入手,按照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基本要求,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农林牧三管齐下,有效地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今年,全乡粮经草比例为24:73:3,订单农业达11000亩,饲养量达2.93万头(口、只);完成春季造林19.4万株。预计年农业产值可达1200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群众大胆试、放手干,探索和选择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高效益、快速度发展。至10月底,全乡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达144个,实现产值2150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90平方公里 | 620622109 | 733000 | 0935 | 查看 永丰滩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新河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新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庵门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庵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六墩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六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建设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建设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建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新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墩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三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台村 | ·古浪县旅游·古浪县特产·古浪县十大特产·古浪县十景·古浪县 | 0 |
---- |
查看 东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街道 |
城关街道位于甘肃省武威古浪县。下辖: 620622001001 121 上城社区 620622001002 121 城西社区 620622001003 121 街-区 620622001004 121 新园社区 620622001005 121 昌灵路社区 |
古浪镇 |
自然环境:古浪镇平均海拔2070米,年均降雨量360毫米,年均气温4.9°C,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4个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0053户,乡镇总人口30160人,乡镇从业人员16500人。 六通情况:各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在校学生4121人,教师202人,有医院、卫生院8所,医生28人,病床35张。. |
泗水镇 |
自然环境:泅水镇位于古浪县城以北15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2.05万亩,耕地面积8.58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全年无霜期140天,年均降雨量340.7毫米,年均气温6.3℃。 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380户,乡镇总人口23081人,乡镇从业人员11541人。 ·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病床17张,医生14人。有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5874人,教师234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071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565公顷,粮食总产量1434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208元;财政收入120万元,财政支出300万元。 名优特产:优质小麦、玉米、蔬菜、啤酒大麦、熏醋、酱油等。 旅游景点:老爷山. |
土门镇 |
自然环境:土门镇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7.13万亩。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6.6℃,年均降雨量250毫米,全年无霜期16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817户,乡镇总人口39301人,乡镇从业人员19651人。 六通情况:1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3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15人,病床18张;有各类学校19所,教师472人,在校学生762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253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812公顷,粮食总产量1637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952元;财政收入130万元,财政支出104万元。 名优特产:金冠苹果、优质小麦、玉米、蔬菜、洋芋、羊羔肉。 旅游景点:八步沙林场、玉祖台、三义殿、柏台、罗汉楼。. |
大靖镇 |
自然环境:大靖镇位于县城以东80公里处,总土地面积43.05万亩,总耕地面积7.04万亩,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降雨量250毫米,年均气温8.2°C,全年无霜期16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2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8440户,乡镇总人口41927人,乡镇从业人员26300人。 六通情况:2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14个村通自来水,1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病床50张,医生36人。有各类学校23所,教师400人,在校学生813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934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187公顷,粮食总产量1472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财政收入183万元,财政支出100万元。 名优特产:烟叶、蔬菜、玉米、发菜、麻黄。 旅游景点:财神阁、马庙会馆、马家祠堂、关帝庙、青山寺、孤山晚照、三角城遗址。. |
裴家营镇 |
自然环境:裴家营镇位于古浪县东部,总土地面积43.2万亩,耕地面积5.08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均降雨量260毫米,年均气温5.5℃,全年无霜期160天。 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878户,乡镇总人口19557人,乡镇从业人员9933人。 六通情况:1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2个村通自来水,5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7人,病床18张。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221人,在校学生4964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82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894公顷,粮食总产量942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49元;财政收入55万元,财政支出235万元。 名优特产:小麦、玉米、啤酒大麦、甜菜、油料、牛羊肉等。 旅游景点:明代长城、裴家营堡、观音寺、昌灵山、抗震纪念碑,景电提灌工程。. |
海子滩镇 |
自然环境:海子滩镇地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总土地面积18万亩,总耕地面积4.26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均气温7℃,全年无霜期194天。 行政区划:辖2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211户,乡镇总人口26977人,乡镇从业人员13489人。 六通情况:2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3个村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28人,床位30张,有各类学校26所,教师207人,在校学生598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668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26公颅,粮食总产量1516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229元;财政收入80万元,财政支出220万元。 名优特产:小麦、玉米、甜菜、蔬菜、瓜果、啤酒大麦、牧草、麻黄草、百合等。. |
定宁镇 |
自然环境:定宁镇位于县城东北方,总土地面积24.9万亩,耕地面积6.21万亩。年均降雨量250毫米,年均气温6℃,全年无霜期150天。平均海拔2600米。 行政区划:辖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824户,乡镇总人口25854人,乡镇从业人员13100人。 六通情况:1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2人,病床13张。有各类学校13所,教师229人,在校学生4850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45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800公顷,粮食总产量1097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财政收入80万元,财政支出306万元。 名优特产:玉米、小麦、啤酒大麦、蔬菜、瓜果。. |
黄羊川镇 |
[地理位置] 黄羊川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南25公里处,河西走廊东部,古浪河上游,属二阴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峡谷平川间,海拔在2480—2620M之间;镇境内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属淡水区,常流水河谷主要有黄羊川河,是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其余沟道主要供人畜用水。镇区内被亚砂土或局部性红粘土所覆盖,下伏大厚度卵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好。 [气候特征] 黄羊川镇属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地区,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综合气候特点。年降水量300MM,常年平均蒸发量2281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全年无霜期120天左右。 [人口状况] 全镇辖区面积约274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6555户,30500人(其中农业人口29978人),有劳动力17171人,绝对贫困人口498户,2131人(即919元以下),占总人口的6%;耕地面积87746亩(其中水浇地5996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 [党建情况] 全镇现有28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部,21个农村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1个民营经济党支部;有党员709名,其中农民党员586,妇女党员95名。 [教育卫生情况] 全镇现有中小学校36所,其中县办职业中学1所,镇办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2所,初级小学12所;有教职工223人,学生4617人。 全镇卫生体系完善,医疗设备齐全,有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18张;卫生所(室)和保健站等医疗服务网点68个;医生63名,护士36名。. |
黑松驿镇 |
自然环境:黑松驿镇位于乌峭岭北麓、河西走廊东端,总土地面积20.1万亩,耕地面积5.47万亩。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4.3℃,年均降雨量280毫米,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938户,乡镇总人口21942人,乡镇从业人员14028人。 六通情况:15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6所,教师163人,在校学生338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1人,病床19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30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533公顷,粮食总产量270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财政收入55万元,财政支出234万元。 名优特产:豌豆、油菜籽、牛羊肉、冬虫夏草、鹿角菜、蘑菇、蕨麻等。 旅游景点:小坡遗址、顾家平滩遗址、陈家河沿子汉代遗址. |
永丰滩镇 |
一、基本情况 永丰滩乡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干武铁路北侧,距古浪县城约35公里,西邻国营黄羊河农场,北与凉州区吴家井乡接壤,东连本县黄花滩乡,南依胡家边乡,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移民开发的纯机井灌区。乡境内平均海拔1850米,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摄氏5度,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无霜期170天。 全乡辖7个村,96个村民小组,1950户,8190人,以汉族为主,汉、回、土、藏等族杂居。全乡总土地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6亩,人均占有耕地1.95亩,乡村公路150多公里,武古公路、马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永丰滩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目标,按照""立足市场,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市场抢抓机遇,依靠科技大搞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发展路子。2001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55万元,粮食总产量42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6元,已有27个村民小组达到小康标准。 农业方面,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种植业在不断提高粮食品质、产量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压缩种植面积,突出抓好以作物制种、优质蔬菜为主的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孜然种植、酿造葡萄、草产业等支柱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养殖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为主的家庭集散养殖为主要方式,增强规模优势,向多畜种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林业从强化管护入手,按照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基本要求,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农林牧三管齐下,有效地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今年,全乡粮经草比例为24:73:3,订单农业达11000亩,饲养量达2.93万头(口、只);完成春季造林19.4万株。预计年农业产值可达1200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群众大胆试、放手干,探索和选择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高效益、快速度发展。至10月底,全乡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达144个,实现产值2150万元。. |
黄花滩镇 |
黄花滩乡位于古浪县城东北部40公里处,东邻西靖,井泉乡:南靠黄羊川乡:西连定宁、土门、永丰滩乡:北靠腾格里沙漠并与凉洲区接壤。辖区总面积280平方公里,乡政府设在旱石河台村原省道308线旁,乡政府观有干部27人,其中公务员16人,事业编人员11人,党员24人,妇女干部4人。 全乡现辖12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2918户13308人,耕地面积3.45万亩,其中水地2.05万亩,山滩旱地1.4万亩,是一个靠井水灌溉为主,河灌为辅,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 黄花滩乡是以""五滩""(即马路滩、白板滩、四墩滩、黄花滩、旱石河滩-)移民开发区和原岘子山区为主体构成的农业综合开发乡,是1986年开始进行""五滩""小区搬迁,形成规模后于1993年3月撤销原岘子乡而新建的。1993年3月7日,县政府决定撤销岘子乡成立黄花滩乡。黄花滩乡由山川两片构成,川区属纯井水灌区,是由原岘子乡,井泉乡、西靖乡、土门镇、永丰滩移民为主,古丰、天祝、黄羊川、黑松驿、十八里等移民为辅构成的移民区,人口构成相对复杂,境内以汉族为主,有2个天主教区(沿土沟和新西村园东组),信教群众1210人。 全乡境内地理位置复杂,地域广阔,境内平均海拔高1700米,年平均气温7.5℃ ,昼夜温差15℃,无霜期164天,.年日照时数2852.34小时,日照百分率64%,年平均降水量300mm左右,干燥度为3.77。 黄花滩乡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设初具规模。全乡已基本上形成了渠道衬砌化,田间配套化,土地平整化的目标,已全面实现了无土渠灌溉,观有各类渠道275公里,配套机井101眼,山区人畜饮水窑和""121""集雨节灌水窑1500眼,共营造农田防护林65万株3000亩,在沙漠化活跃和重点防治区黄花滩村、马路滩村、白板滩村、麻黄台村营造以花棒、柠条,榆树沙枣等树种为主的防风固沙封育区2100公顷,铺压麦草沙障87公顷,土沙障30公顷。 全乡支柱产业主要是以玉米为主的制种业、以麻黄草为主的草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 |
西靖镇 |
西靖乡位于古浪县城东北部,东邻大靖镇、民权乡,南依井泉乡,西靠黄花乡,北连腾格里沙漠。全乡土地面积约219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属干旱丘陵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境内平均海拔1969米,最高峰老虎顶海拔2662米,人畜饮水靠""121""水窖和老土窖蓄存雨水解决。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开挖水窖1800多眼,配套70米深水井2眼,但出水量少,且多属苦水,一遇天旱,人畜就要到20公里以外的大靖、黄花滩拉运买水吃。干旱缺水一直是困绕西靖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威胁。乡人民政府驻地张家湾,距县城70公里,308省道和干武铁路从乡境北部通过,交通便利。 全乡现辖古山、平原、西靖、高峰4个村民委员会,22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782户,3215人,其中农业人口3149人,非农业人口66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871人其中男954人,女917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3555亩,其中:水浇地1036亩,滩旱地12519 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糜谷为主,还有少量洋芋、胡麻和瓜菜。土特产品有发菜、麻黄、甘草、羊羔肉、旱面粉。乡境北部有古山墩煤矿,已有300多年的开采历史,年产原煤1万吨,供应西靖、大靖、土门、井泉、黄花滩等乡镇群众作燃料。 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31万元,粮食产量34.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3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9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元。各类畜禽存栏10987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860头(匹),羊只存栏3700只,猪存栏225头。全乡有个体工商户9户,年产值12万元,有大、中、小型农机具300多台。预计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可达到422万元,粮食产量1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31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80元,2002年全乡人口出生率为11.36‰,计划生育率达到88.88‰。. |
民权镇 |
民权乡位于古浪县东部,毛毛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南连横梁乡,西北与西靖乡接壤,东北毗邻大靖镇,占地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90米,大部分为寒冷干旱区,少部分为温寒干旱区。大靖河(季节性河流)由南向北贯通全境,人口及库水灌溉地多分布于两岸狭长地带。乡政府所在地金星村。现有耕地面积37964亩,其中水浇地28264亩,滩旱山地9700亩。 本乡辖峡口、红旗、山湾、团庄、沙河沿、民权、金星、杜家庄、西川、长岭、土沟、张家台子12个行政村,共有78个村民小组,4587户20584人(男10576人,女10008人),农村劳动力12360人(男7200人,女5160人)。在七墩台张家湾、赵家茨滩、胡家井、赵家井、三板滩有部分移民。 乡政府现设""四办一部"",共有干部31人,其中公务员15人。现设领导职务13人,现任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赵威山,男,41岁,大专文化程度;乡党委副书记、乡政府乡长吕永红,男,40岁,大专文化程度;党委副书记3人,其中女1人,乡纪委书记兼任;副乡长4人,其中科技副乡长1人;经委主任、副主任、人大副主席、武装部长各1人;非领导职位设置情况:财税所4人,农技站3人,农经站2人,农机站1人,广播站1人,计划生育服务所2人,科员5人。 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大-小""公路贯通河西岸峡口、团庄、金星、杜家庄、西川、红旗、张家台子等七个村,黄灌区移民邻靠308线。通讯邮政事业发展迅速,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沟通乡内外,电话用户已达520户。农村电网建设比较完善,除七墩台、小岭滩个别小组外,其余全部通电。金星、西川、长岭村实现自来水入户,其余村人畜饮水靠井水解决。 200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64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20万元,林业产值7万元,牧业产值51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7175吨;人均纯收入930元;有各类企业、工商户112个,2001年乡镇企业产值2260万元;农业增加值970万元;财政税收370656.9元。. |
直滩镇 |
直滩乡位于古浪县东端,东与白银市景泰县红水乡为邻,南以昌岭山山脊线为界与本县新堡乡、裴家营镇隔山相望,西与本县新井乡接壤,北以干(塘)武(武南)铁路为界与本县冰草湾乡相邻。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抵,南部为昌岭山浅山丘陵地带,北部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化区。 直滩乡于1990年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工程上水后设置,现辖19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16747人。有本省临夏州东乡县飞地三块,居住着东乡族移民约300人。 直滩乡现有耕地53023亩,其中水浇地32284亩,山旱地20739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地膜洋芋种植、种草养畜、作物良种繁育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直滩乡东北部有一个储量4000万吨的煤田,现有段家圈煤矿一、二号井开采生产。南部是素有""西北小五当""之称,享誉甘、青、宁的道教胜地昌岭山。 全乡共有学校18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小学16所,卫生机构19所,医其中乡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17所。全乡基本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省道308线和干(塘)武(威南)铁路横贯境内,交通通讯十分方便。 乡政府现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国家公务员及机关工作者13人,事业编制10人,工勤人员2人。. |
古丰镇 |
古丰镇位于县城西南,乡政府驻地古丰村西河小组。东与古浪镇相邻,南与天祝安远镇相连,西与天祝哈溪镇接壤,北与凉州区上泉乡相邻。全乡共辖古丰、冰沟墩、西山堡、柳条河、湖塘洼、王府、韭菜冲7个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3780户,18142人,耕地面积4.4万亩,其中水地7691亩,二阴地13000亩,旱地23309亩。地理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1680——2800米之间,三面环山,中部平坦,东南部属二阴山区,西北部属干旱山区,属温带干旱气候,年降雨量381毫米,年平均气温4.9摄氏度,无霜期125天。 主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小麦、豌豆、青稞、大豆、扁豆、油菜籽和洋芋。2OO1年工农业总产值633.6万元,粮食总产量244万公斤,人均有粮134公斤,人均纯收入700元。 全乡现开挖水窖3400眼,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现有乡村道路75公里,县道古——哈公路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已架设古浪——西山堡通讯光缆一条,覆盖28个村民小组。水利设施齐全,有柳条河水库一座,柳条河(改修后称古丰渠)自西向东贯穿全乡,全长30余公里,汇入古浪河,灌溉全乡土地7691亩耕地。 古丰西南部山区气候温润,草场资源丰富,发展养殖业前境看好,而且在龙眼和石门沟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该产品质量好,品位高,储量在2亿吨以上,深受水泥、化工等行业的青睐。在西山堡寺洼山腰有辽、西夏时著名的西山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据说鼎盛时期有寺僧千人,文武各半。寺洼山以风景优美、以其山高、树多、花香、境幽而闻名,冰峡与之相邻,山顶融化的雪水流经此处结成冰块,终年不化,形成一美丽的自然景观,据说此冰有益肝润肺,解热泻火的功效,寺洼山、冰峡山青水秀,每年夏季都吸引许多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 乡机关现有干部职工31人,其中公务员15人,有领导干部9人,其他干部职工22人。. |
新堡乡 |
[位置与历史沿革] 新堡乡位于古浪县城东南部,东邻景泰县,南接天祝县,西靠干城乡,北连裴家营镇。新堡,历史上曾建有上下两堡,后建者为新堡,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永登县东山乡;建国后,属永登县的甘沟、蒿沟、山头、农丰乡的部分。1953年属东山区的永丰台和大鱼乡。1955年东山区和裴家营区合并为东山区,属甘沟、蒿沟、农丰、山头乡和大鱼乡部分。1956年撤区并乡为干城、农丰、永丰乡,并于同年10月划归古浪县。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风公社。同年12月20日,古浪、天祝合县,属天祝县。1959年和七一公社合并,始成立新堡公社。1961年12月15日,天祝、古浪分县,属古浪县。1982年农村体制改革时,分为年家井、农丰、蒿沟、甘沟4乡,属干城区。1984年撤区并乡,合为新堡乡至今。 [自然环境] 新堡乡总土地面积524.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2000亩,其中水浇地1286亩,砂地11964亩,二阴地7960亩,山旱地3079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5.6亩。新堡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南部山区草原面积较大,适宜牧业;西北面山大沟深,土壤肥沃,适合旱作农业;中部和东部有年家井滩、十八封滩、滚白滩,地势较平,有待开发,是理想的农林牧业开发区。 新堡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150MM,无霜期140天。 [区划及人口] 全乡辖大板、农丰、台子、尖山、甘沟、高岭、一座磨、刘杨、石井、黄蟒塘、新堡子、崖头、蒿沟、苟家磨等十四个村委会,52个村民小组,40个自然村,2105户,93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5人,土、藏等少数民族22人)。现有农村劳动力4778人,其中男劳力2456人,女劳力2322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1.4%和48.6%。劳动力中受过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的51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8%,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400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3%,文盲和半文盲25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2%。 现任中共新堡乡委员会书记杨明玉,新堡乡人民政府乡长黄玉贤。现有办公电话一部,号码为0943-5300236。. |
干城乡 |
[地理位置] 干城乡位于古浪县城东南方,毛毛山脚下。东邻新堡乡,南与天祝县东大滩乡接壤,西依横梁乡,北连大靖镇和裴家营镇,面积约179.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居于干城村(原名干柴洼)。 [自然条件]干城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系连绵起伏的毛毛山支脉,水源比较丰富,北部山大沟深,陡峭险峻,水资源短缺。平均海拔2700米。年降雨量200至300毫米,无霜期130天左右。总的气象特征为春季少雨多干热风,初夏干旱,深夏多雹,秋季有连绵阴雨天气,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2.8℃。境内无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约3140亩。总耕地面积52510亩。 [机构编制]乡党政机构设四办一部,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乡人民武装部。乡经委与经济发展办公室合署办公。现人员编制总额为15人,其中领导职数10人。县直机关及事业单位派出机构有乡财税所、乡农科站、乡农经站、乡广播站、乡宣传文化站、乡计划生育服务所,共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人)。 [行政区划]干城乡现辖16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3684户,167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5人,土族、藏族等少数民族32人。 [经济状况]干城乡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收入、畜牧业收入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豆类生产和规模养羊是全乡两大支柱产业。二00二年粮食总产572万公斤,亩产109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14公斤。羊只存栏11000只,生猪存栏3978头,大牲畜存栏3800头(匹)。总产值1465万元,人均纯收入708元。乡级财政收入48.6万元,其中农业三税收入43万元,工商税收5.6万元。. |
横梁乡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横梁乡位于古浪县东南部干旱山区,属古浪县贫困乡之一,东接干城乡,南依天祝县,西连黄羊川,北邻民权乡,十条公路横穿全乡。 横梁乡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沟壑纵横,梁茆起伏,地势复杂,土壤以黑土、红粘土、红沙土为主。全乡总土面积 约22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211.3亩,人均2.7亩。其中水地2626.9亩,山旱地43584.4亩。本乡属干旱二阴地区,海拔2200~2700米,年降雨量25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 [区划及人口] 全乡共辖14个村委会,59个村民小组,3803户,17295人,其中少数民族65人。汉族人口占99.6%,少数民族占0.4%。现有农村劳动力8192人,其中男性4138人,女性4054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0.5%、49.5%。劳动力中受高中以上学历教育的81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75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1.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7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7.6%,文盲和半文盲8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9%。 [乡镇机构编制设置情况] 根据《古浪县机构改革和人员编制精简方案实施意见》精神,乡政府人员编制总额为15名,其中领导数7名;党政综合办公室2名;经济发展办公室2名;社会发展办公室1名;计划生育办公室2名;乡人武部1名。其它站所:农技站2名;农经站2名;广播站1名;计生站3人,财税所7名,全乡政府干部职工共30人。 [经济指标及收入]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214.10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10.514万元,第二产业25.942万元,第三产业577.653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0 :2 :48,人均纯收入702元。. |
十八里堡乡 |
十八里堡乡位于""3 1 2 ""国道与""十条""公路的交汇处,兰新铁路与即将新建的兰武二线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1 9 5 7 年始成立前进公社,1 9 6 2 年变更为十八里堡公社,1 9 8 2 年成立十八里堡乡人民政府,属小乡,隶属于古浪区公所,1984年解散区公所,将黄羊川公社的曹家台、黄泥岗二村,黑松驿公社的东庙沟,古浪公社的中团、铁柜、孟铺三村划归十八里堡乡所辖,始成立为现在的十八里堡乡人民政府。全乡平均海拔在2 4 6 2 米左右,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 . 5 摄氏度,属亚干旱高寒山区气候。全乡辖8 个村委会,4 7 个村民小组,1 89 7 户,现有农业人口9 0 8 8 人,有城镇人口3 0 8 人,有流动人口6 6 7 人,其它驻十八里堡乡县(市)直机关1 6 个,常住人口6 9 8 人,全乡区域人口达到1 0 7 6 1 人。现有区域面积8 9 . 6 平方公里,有耕地3 0 6 4 0 亩,其中水浇地1 1 5 2 亩,山旱地2 9 4 8 8 亩,常年播种面积在2 5 0 0 0 亩左右。2 0 0 1 年农牧业总产值达到3 6 5 万元,牧业总产值占全县第7 位,工业总产值达到4 6 7 0 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 9 .4万元,人均贡献乡财政收入2 1 . 1 元,占全县第1 1 位,全乡人均纯收入6 5 0 元,人均有粮1 7 5 公斤。 一、资源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 、旅游资源丰富:十八里堡乡境内有西域通往关陇和中原地区的唯一通道,俗有""金关银锁""之称的古浪峡--""虎狼关"",有""支山石""美称的甘酒石,有传说中的宋朝杨家将十二寡妇殉难的跌泪崖;有晨钟暮鼓的香林寺,以及曹家湖、十八里堡水库等旅游景点,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旅游业,刺激带动第三产业的前景广阔。 2 、矿产资源丰富:境内铁柜山蕴藏有约2 亿吨石灰石资源,近年来,发展了一大批集石灰石开采、深加工、运输、贩销一条龙的乡镇企业,现有乡镇企业2 5 家,石灰石集约化开采已初具规模,依托古浪县水泥集团公司发展以石灰石加工以及水泥板材,楼板等水泥加工产品的乡镇企业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