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114407 | 430100 | 027 | 查看 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常福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常福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龙王庙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龙王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中营寺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中营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听涛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听涛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海天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海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龙王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龙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常福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常福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牛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西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
灯岭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灯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边江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边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千山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千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土山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土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屋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新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康湾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康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毛湾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毛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玛瑙村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玛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沌口工业园区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沌口工业园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沌口商贸区社区 | ·蔡甸区旅游·蔡甸区特产·蔡甸区十大特产·蔡甸区十景·蔡甸区 | 0 |
---- |
查看 沌口商贸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蔡甸街道 |
蔡甸街地处武汉西部,与汉阳区接壤,南临南湖、高湖,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湖相望,北枕汉江,与东西湖区一水相连,京珠公路南北贯穿,318国道东西相接,是全国的交通中心。近年东部54平方公里被纳入武汉新区发展规划。距市中心仅8公里,是武汉市蔡甸区(原汉阳县)城关,版图面积102平方公里,深常住人口近15万,辖11个居委会和42个行政村,系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城区内莲花湖穿插流布,湖城相间辉映,颇具“威尼斯”风格,沿湖半岛、湖港互伸互拥,水乡风情浓郁。 这里春秋传知音,西晋屯重兵,南宋成商埠,历朝设治所,素称“小汉口”。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洋务缠身之际,曾奏明朝庭:“蔡甸地方,市面较盛,水陆交通亦属要地,不可无职分较大之员驻扎其间”。可见蔡甸自古是经济、军事要塞。如今,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这座千年古镇更是雄姿英发:城区街道再三拓展,市政设施日臻完善,水电路讯均达到现代化水平,以新型包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医药化、纺织业为主体的工业不断壮大,以莲藕、蔬菜、林果、生猪和水产养殖为支柱的农业方兴未艾,旅游开发、商贸流通和各项社会事业无不欣欣向荣,近年有数家国家、省、市、军大中型企业在此安家落户,南湖旅游开发区内已有武汉市轻纺化疗养院、南湖旅游度假村、汉商集团千步滩度假村等数个旅游项目先后建成迎宾,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投资开发氛围。全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全市远城区街乡镇领先地位,并被湖北省人民0授予“旅游明星乡镇”、“楚天明星乡镇”和武汉市人民0授予“十强乡镇”等称号。凭借现有坚实基础,发挥本地独特优势,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蔡甸街建成武汉西部农业先进、工业兴盛、商业繁荣、旅游业发达和社会稳定的经济强街、文明新街,是全街人民的奋斗目标。为早日实现此蓝图,我们敞开大门,热情迎宾,将开放引进作为重中之重。这里是投资的热点,这里是创业的热土,这里正劲吹开放引进的热风。我们诚邀海内外客商前进投资兴业。翘盼有识之士踊跃应邀,携手共建蔡甸街,使武汉西部这座卫星城率先中部崛起中更加光彩夺目。 |
奓山街道 |
奓山街是武汉市西郊的一个卫星城镇,既是武汉经济开发区开放引进的前沿阵地,又是蔡甸区的工业重地,而且还是通往三峡的必经之地。全街版图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4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 一、明显的区位优势。奓山街东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宜黄高速公路,距武汉市区中心仅20公里,汉沙公路纵穿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京珠、沪蓉公路立体相交,穿境而过,形成“金十字架”,交通四通发达。电力、电讯事业发展迅速,拥有能够满足各方需要的电力设施,以及联通全国的通讯网络。 二、独有的政策优势。奓山街是全国、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市城镇建设示范镇。蔡甸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于1996年联合发文,明确规定该街享有规划、计划、土地、财政、税收、户籍、金融、市场、文化、教育、机构改革等系列优惠政策,同时还可参照享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进和蔡甸区集镇发展诸多优惠政策。另外,街工委、办事处为加快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步伐,结合实际,制定了更优惠的地方政策。 三、雄厚的经济优势。奓山街着力打造318国道北部组团、318国道南部采石迹地、常福新城区域、老汉沙公路沿线四大工业板块,现已开发建成1500亩工业园。先后有武汉安在厨具制品公司、华夏玻璃制品公司、武汉富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联汉轧辊公司、建新石化公司、中豪木地板公司、惠美庄纸品公司等25家规模企业相继入驻这四大工业板块,逐步形成空调配件、石化设备、建筑建材、汽车配件、热镀加工、纸品、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建立了蔬菜、花生、汤藕、花卉苗木、渔业、河蟹等十大生产基地,基地规模近3万亩。2006年财税收入完成28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47元。 四、坚实的综合优势。⑴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集镇面积扩展到2.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到2万人,集镇内工业发展区、商业贸易区、金融管理区、居民住宅区已经形成框架,街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曾荣获国家建设部规划建设三等奖。⑵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教育质量居蔡甸区前列;“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村级水泥公路建设、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街医院晋升一等甲级医院行列。⑶文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被评为“省文明街”、“市文明街”。 |
永安街道 |
街党工委-:曹克斌 办事处主任:李军 办公地址:蔡甸区永安街永安堡16号 办公电话:69303200 永安街简介 永安街地处蔡甸区中部偏西,位于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全街版图面积69.6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26万亩(其中水田2.41万亩、旱地0.85万亩)。现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50户(其中农业户数7078户),总人口3.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农并重的街道。2006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956.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32元。 几年来,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3万多永安人按照农业稳街、工业强街、旅游兴街、商贸活街的发展思路,励精图治,克难奋进。始终致力于瓜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在新318国道沿线发展瓜蒿示范基地1万余亩,其中标准化生产核心区2000亩,带动全街瓜蒿轮作近2万亩,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始终着力于工业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成了以服装针织、建筑建材、瓦楞纸箱、机械化工、汽车配件为支柱的五大工业产业格局,使永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倾力于旅游服务业的壮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大好河山知音景区的知名度,在九真山沿线积极发展农家乐等餐饮服务项目,使永安成为武-景秀丽的后花园,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街党工委-曹克斌,办事处主任李军率3万多真挚的永安人,热忱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永安共谋发展。 |
侏儒山街道 |
侏儒山街道地处蔡甸区西部湖区,位于川、汉、沔三市交界处,是蔡甸乃至武汉市的窗口大街,由原“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0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2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万人,全街耕地面积8.5万亩。侏儒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石材经济为辅助的乡镇,农业主导产业为瓜蒿产业,“瓜蒿”轮作模式亩平纯收入可达10000元,是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全街现有采石企业17家(青石10家,红石7家)。碎石、炼灰等相关企业近100家,带动运输、维修、餐饮产业链从业人员近2万人,石材行业每年可创税收110万元。2006年,全街农民人均纯收入4599元。 |
大集街道 |
办公地址:蔡甸区大集街钟陵街1号 办公电话:69162403 大集简介 大集街属于蔡甸东部,南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相连,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穿街而过,知音大道、大沌公路形成的“金十字架”纵贯全境,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沿湖地带分割成50多个半岛状的大小巷嘴和6个沙洲,形成一面依山,三面傍水状。全街下辖34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近3万人,2006年全街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980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4728元。 随着蔡甸东部开发的不断深入,我街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街工委一班人经过深思熟虑,因地制宜,制定出了以京珠公路以西发展花卉林果业,京珠公路以东发展工业旅游业。目前全街花卉林果基地已达12个,种植面积1万多亩;在“知音、大沌”两路形成的“金十字架”内街级工业集镇区已达3000多亩,形成了以服装加工、汽车配件、精细化工等10余项目为龙头的工业扎堆。 得天时与地利,大集人以诚挚之心,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大集创业,以求共同发展。 |
张湾街道 |
街党工委-:黄厚光 办事处主任:许传波 联系电话 02769740237 张湾简介 蔡甸区张湾街是武汉市新兴的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大街,享有武汉都市农业生态园的美誉,距市中心仅20公里,版图面积76.5平方公里,人口4万。6公里长的蔡甸大街将它与位于武汉市中环线上的蔡甸区城关紧紧相连,是规划中的武汉九大卫星城之一的蔡甸新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里是生态旅游新街。中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林木葱郁、狮吼虎啸、山回水应。武汉警星园艺科技园桃李飘香、珍禽往来、走兽如织。乌梅山麓新建的武汉生态游乐园占地1000亩,建有李子园、蛇岛、养鹿场、滑草场、烧烤区等16个园区,将成为假日经济的热点。 这里是都市农业名街。2.7万亩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1万吨,远销全国10余个省市和俄罗斯远区地区,“张湾”牌无公害净菜已进入武汉超市。万亩莲藕基地,碧叶连天、荷花争艳。3000亩桃李,繁花似锦、硕果累累。大型花卉、苗木生产企业麦琪鲜花有限公司,西湖苗圃全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花1000万枝(盆)、绿化风景苗木150万株。油桃、李子、甜柿、草莓、精品瓜等特色时令水果,可供游人一饱口福、满载而归。 这里是民营工业强街。张湾是全国著名的扣件之乡,武汉近郊工业重镇。经过产权制度改造的洗礼,工业企业焕发了青春和活动。“张湾”扣件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虹艺”牌阴级保护系列防腐产品、“金黄泰”东风汽车钢板弹簧、“汉林”牌多用途全密封蓄电池畅销国内外市场。 这里是中国“保尔”、人民解放军兵器工业之——吴运铎的故里。坚韧、果敢、智慧的张湾人,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抢抓中国加入“WTO”和武汉城市建设向西扩展的良机,按照“都市农业立街、生态旅游兴街、民营工业强街”的发展战略,筑巢引凤,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优化投资兴业环境、加强高效优质服务,诚邀国内外客商来张湾创业发展,共绘美好蓝图,共创世纪辉煌。 机构设置 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 02769740237 1、主要职责 ①负责党工委、办事处日常事务工作。 ②承办人大、政协日常事务工作。 ③协助组织、人事、编制和纪检、监察工作。 ④负责宣传上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作。 ⑤负责全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⑥负责全街各单位、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 2、职位设置 共设职位9名。即:主任1名;副主任2名;组织人事干事1名;纪检干事1名;宣统干事1名;人大、政协干事1名;群团干事(含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1名;综合治理(政法)助理员1名。 经济发展办公室 联系电话 02769742456 1、主要职责 ①负责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工作,对企业实施指导、监督、服务、综合协调等工作。 ②组织制定和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农业生产、抗灾自救工作;负责水利、林业、动植物检疫、防疫、渔政工作。 ③负责商贸、交通管理工作。 ④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⑤负责计划统计、目标管理工作。 2、职位设置 共设职位8名。即:主任1名;副主任3名;农业助理员(含水利、林业、动植物检疫、防疫、渔政)1名;商贸助理员1名;工交及安全生产助理员1名;统计干事1名。 社会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 02769742462 1、主要职责 ①负责镇村规划、建设,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城管工作。 ②负责劳动、民政管理工作。 ③负责文化、体育、广播、卫生管理工作。 ④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⑤负责科学教育工作。 2、职位设置 共设职位8名。即:主任1名;副主任2名;城建、环保、国土资源助理员1名;劳动、民政助理员1名;文化、体育、广播、卫生助理员1名;计划生育助理员1名;科教助理员1名。 人民武装部设专职干事1名。 |
索河街道 |
武汉市蔡甸区辖镇。1958年为红旗公社,1961年改索河公社,1984年建乡,同年改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18公里。面积57.1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彭新集、新庄、松岭、石山堡、龙霓山、辜湾、梅池、石港、虎圻、横岭、金龙、官桥、群益、李家集、和平、严变、丁湾、群生、六神山、刘家咀、石马、索河、长河、龙潭、嵩阳、延山26个村委会和索河居委会。农业以稻、麦为主,兼有油料、林果等。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第五师以此为据点. 索河镇位于蔡甸区西北部,总面积57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地处垄岗低丘地带,距蔡甸城关8公里,距武汉市中心30公里。悠悠索子长河萦绕其东南,巍巍嵩阳山脉纵贯其西北。全境依山临水,山青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索河镇人民政府驻地索河镇索河集,下设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镇直部门有农业服务中心、国土城镇建设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近几年,索河镇党委、政府坚持“引进兴镇、工业富镇、旅游美镇”的工作思路,以嵩阳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造武汉城郊旅游品牌。承华中“纺织劳保之乡”美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索河镇农业结构调整进入新时期,苗木、花卉、旱杂粮、特色水产品养殖业已逐步代替了传统农业,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产出、高价值的新型农业,已日趋产业化,美国油桃、蜜桔、“索子长河水产品”等农产品已享誉区内外。 索河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全镇工业企业的主力军,已形成以纺织、劳保、小五金为主导的三大民营企业“板块”,中小规模纺织劳保企业达30多家,分布于龚侏、汉马两条公路。特别是“索河劳保制品”与“索河小五金制品”已占据了汉正街同类市场,并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索河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近几年,全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石山集贸市场、官桥农贸市场、石山车站、石山水厂、官桥民营小区等一批基础设施,使全镇产业结构重点向二、三产业转移,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水、电、路、讯、网络完备,招商引资的环境越来越好。 |
玉贤街道 |
武汉市蔡甸区辖镇。1958年为红专公社,1961年建李集区,1975年改为公社,1984年置乡,同年改玉贤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5公里。面积49.7平方公里,人口2.1万。汉沙公路贯通南北。辖蝙蝠、纪庄、东山、班集、鸽翅岭、玉笋、车岭、前进、岗岭、松林、窑咀、农力、铁李、争光、杨新、大山、合贤17个村委会和玉贤居委会。农业以水稻为主,兼有棉花、油料。华中电网500千伏安大型变电站建在此。. 联系电话 02769705399 玉贤街道是地处蔡甸中部的农业乡镇,老汉沙公路穿镇而过。全镇版图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49亩,其中水田17070亩,旱地2502亩。全镇有17个村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9280人,其中农业户5203户,农业人口17267人,农业劳动力6984人。 乡镇特色: ⑴“一线”:指老汉沙公路沿线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线,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势拉动莲藕、西甜瓜、茭白、薤头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2)“两系”,指东湖水系和西湖水系名特优水产品观赏、繁育产业带。东湖水系大力开展名贵优良观赏鱼种的开发和繁育。同时,充分利用湖面资源推广网箱养鳝立体高效养殖模式。西湖水系,大力推广小龙虾及螃蟹养殖,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3)“两园”,指东区的玉蝠工业园和南区的九真山花灌苗木产业园。玉蝠工业园要着重大招商、大引进,实行集约化发展。九真山产业园坚持彩叶树种繁育和特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努力建成集特色苗木生产、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林家乐”生态旅游园区。 |
沌口街道 |
沌口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下辖: 420114070101 111 沌口老街社区居委会 420114070102 111 东荆社区居委会 420114070103 111 沌口新区社区 420114070201 111 全力村委会 420114070202 111 石岭村委会 420114070203 111 东岭村委会 420114070204 111 枫树村委会 420114070205 111 协丰村委会 420114070206 111 幸福村委会 420114070207 111 永久村委会 420114070208 111 李仙村委会 420114070209 111 长丰村委会 420114070210 111 洪山村委会 420114070211 111 三元寺村委会 420114070212 111 郭徐岭村委会 420114070213 111 关帝村委会 420114070214 111 蔡家村委会 420114070215 111 水府村委会 420114070216 111 后湖村委会 420114070217 111 张湾村委会 420114070218 111 潮海村委会 420114070219 111 新民村委会 420114070220 111 新华村委会 420114070221 111 王湾村委会 420114070222 111 大涧口村委会 420114070223 111 周公村委会 420114070224 111 曹庄村委会 420114070225 111 电塔村委会 420114070226 111 建华村委会 420114070227 111 烂泥湖村委会 420114070228 111 张王村委会 420114070229 111 红江村委会 420114070230 111 红升村委会 |
军山街道 |
军山街道 驻黄陵矶,人口24272人,面积82.91平方千米。 军山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下辖: 420114071001 111 黄陵居委会 420114071002 112 军山社区居委会 420114071201 112 得胜村委会 420114071202 112 胜利村委会 420114071203 112 新团村委会 420114071204 112 凉亭村委会 420114071205 112 幸福桥村委会 420114071206 112 张王庙村委会 420114071207 112 沿河村委会 420114071208 112 大山村委会 420114071209 112 群江村委会 420114071210 112 ?山村委会 420114071211 112 凤山村委会 420114071212 112 王家村委会 420114071213 112 肖家村委会 420114071214 112 长山村委会 420114071215 112 龙湖村委会 420114071216 112 川江村委会 420114071217 112 小军村委会 420114071218 112 枫林村委会 420114071219 122 黄石村委会 420114071220 112 洪海村委会 420114071221 112 军江村委会 |
沌阳街道 |
蔡甸区辖街道,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面积约58.5k㎡。辖奥林、碧湖新村、红升、佳泰、金荷、金色港湾、绿岛、升官渡、水木清华、新民、新华、阳光城、江大园、薛峰、永久、滨湖、郭徐岭、海滨城18个社区。办事处驻郭徐岭联城路58号。 【沿革】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为沌口区,1984年建郭徐岭乡。1995年改为沌阳街道,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约3.3万人,辖洪山、三元寺、红升、关帝、郭徐岭、蔡家、沌阳、新民、薛峰集、省物探队10个居委会和后湖、水府、潮海、张湾、长丰、永久、李仙、幸福、薛峰、枫树、东岭、石岭、全力、新华14个行政村。 1996年,将蔡甸区的沌阳街道委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2001年,撤销沌阳街道,并入沌口街道。2013年,将沌口街道调整设立为沌口、沌阳两个街道。 |
消泗乡 |
武汉市蔡甸区辖乡。1958年属幸福公社,1961年建消泗公社,1976年改为侏儒公社,1984年建消泗乡。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35公里。面积132.9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公路直达市区。辖港洲、汉洪、渔樵、罗汉、九沟、挖沟、洪南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养殖、加工为主。农业以粮食为主,兼有水稻、棉花。有沉湖鱼场,有全国闻名的芦苇生产基地。是革命老区。. 消泗乡地处武汉市蔡甸区西南边陲,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她拥有140.9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西与仙桃市西流河镇接壤,南与汉南区隔河相望,位于两地交叉的“金三角”地带,并紧连省级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沉湖。省二级百曲公路贯穿全境,北上近接318国道,南倚汉洪高速公路,距武汉市区65公里,距仙桃市区3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一个投资潜力巨大的处女地。她拥有天然无污染的张家大湖、溜子湖、龙雁湖等自然湖泊和外滩草场近10万亩,拥有一马平川的肥沃耕地5万余亩。消泗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面积均为全区之最,年产水产品产量1500万斤左右;拥有万亩玉米、万亩棉花、万亩西瓜、万亩油菜、万亩精养鱼池等5个大型农副产品基地;全乡累计植树造林面积1万多亩,居高眺望消泗,呈现林田水相间、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美景;乡内有大量丰富的泥碳土资源近2000亩,特别适合引进名贵花卉花草种植。 消泗位于省级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自然地理优势。沉湖以其丰富的鸟类资源、良好的原始自然景观、肥沃的水土资源及较明显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该乡未来发展郊游观光旅游经济的绝好境地。 消泗是革命老区,曾建立过消泗苏维埃政府,是革命烈士陈柱天的故乡。勤劳善良的2万消泗儿女乘借-的春风,发扬老区精神,按照“农业稳乡,引进强乡,商贸活乡”的奋斗目标,正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湖乡。热情好客的消泗人将以真诚的态度、优厚宽松的环境笑迎有识之士和各地厂商前来投资创业,共谋前程。 |
桐湖办事处 |
武汉市蔡甸区桐湖办事处地处武汉市蔡甸区西南,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洪北现代化农业发展区东片。东北近接318、京珠、沪溶国道,西与洪北开发区相连,南滨东荆河从沌口入长江,距武汉市中心45公里,有永桐、土桐、常桐、洪桐公路贯通全境,水陆交通便捷。桐湖办事处现有人口3356人,劳动力2077人;常年拥有耕地8000亩,以种植优质水稻、棉花为主,2009年年产粮食作物5583吨,农业产值7242万元,拥有桐湖、独昌湖、坛子湖、万丈湖等6000亩自然湖泊,年产优质鱼2268吨;拥有东荆河万亩外滩草场,肥牛成群;拥有香炉山、三羊头、小山、羊子山等3000亩山林资源,其中办事处驻地香炉山,是闻名遐尔的名山,系新石器代遗址,宋代大农庄王君之墓福葬宝地,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曾驻跸于此。旅游资源开发价值高。 桐湖办事处工业现有武汉诺铂克电源有限公司,2009年产值980万元,销售收入842万元。正在新建的有大明金属有限公司将为办事处工业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
洪北管委会 |
洪北位于蔡甸区西南隅,地跨东径113°51′至113°58′,北纬30°23′至30°30′,海拔高度平均为21米,地形东宽西窄,呈桃形,全境属低湖平原,地势西东南倾斜,地位标高相差2.8米。四周大堤环合,东邻香炉山,与桐湖农场接壤,南止洪北大堤,堤外是沉湖湿地保护区,与消泗乡罗汉村和国营沉湖渔场隔水相望,北倚西湖垸,德丰垸,世陈垸大堤,堤外与侏儒街的东子山、千湖和永安街的世城、高兴、竹林等地毗邻。版图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15亩,托管8个行政村,总人口3687人,其中农业人口2504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平原湖区。 洪北土地平坦,资源宽阔,基础设施一流,现已全面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排得出,灌得进,桥涵闸相配套”的田园新格局。1995年洪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湖北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区”、“武汉市1110工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是一片肥沃富庶无污染的土地,她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期长的亚热气候珠联壁合,使这里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蔬菜、瓜果之乡,人称“西部明珠”,十分宜于各村无公害蔬菜、特菜、冰糖麒麟瓜、苗木花卉、甜玉米、果树、药材、牧草、种籽繁育推广,是兴办农庄、科技园、农副产品生产用加企业理想的基地。这里交通便捷,通江达海,距机场、火车站、长江货运码头,物流中心均在40公里以内,电力充足、程控电话、联通移动通信、电脑宽带通达全球。 |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 |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为两国政府合作项目,由中国政府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和法国政府代表,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部长菲利普·马丁签署。 根据两国签署的文件,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是将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运用于示范城建设,应贯彻低碳生态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将该项目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典范。 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共同见证下,中法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示范城的意向书》。 蔡甸区位于武汉西大门,是武汉西部重要的桥头堡,在武汉1+8城市圈中衔接仙桃、天门、潜江和孝感四个市,是江汉平原和宜昌地区进入武汉的门户,也是武汉向西部辐射的重要集散地。 蔡甸南依长江,北托汉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两千多年前,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就发生在这里。全区版图面积1100平方公里,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蔡甸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2个街乡镇,总人口约80万人。2012年,全地区完成GDP101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 利用蔡甸后官湖区域丰富的山水湖泊资源、便利的交通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法国共建后官湖可持续发展示范新城,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术,加快我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我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区域现状 后官湖区域地处武汉中心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围区域,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区域涵盖蔡甸、奓山、大集三个街道和永安街的一部分,总人口约23.4万人。后官湖是武汉市三环线和外环线之间水体面积最大、水质最优的湖泊,岸线曲折,港汊交错,是武汉西南部最重要的浅水湖。以后官湖区域为载体共建可持续发展新城,可以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城市化的示范意义,特别是紧邻特大中心城市,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优势分析 一是法资企业和法籍人员高度集聚。在后官湖区域及周边0—3公里半径范围内,集聚了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兴建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雷诺集团合资兴建的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等两个大型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以塞纳河两岸街景为蓝本建设的法国风情街,位于蔡甸后官湖区域的金色港湾,周边拥有占地1500多亩的武汉体育中心(包括6万人体育场、1.3万人体育馆和0.32万人游泳馆)、50万平方米世茂嘉年华室内主题乐园、天外天和世茂龙湾两个高尔夫球场等生活配套设施,风情街集法国特色餐饮、休闲、时尚名品、艺术、文教展示于一体,是法国在汉人员的重要集聚地;法国欧尚、家乐福等现代服务业和佛吉亚全兴(武汉)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佛吉亚武汉工业园、法雷奥车灯、泰昌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等一批由法资企业控股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落户蔡甸后官湖区域。 二是区位及交通优势独特。后官湖区域处于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末端,距武汉中心城区仅8公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两大国家级开发区隔汉江相望。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和318国道交汇于此,形成全国唯一的“金十字”经济地理中心。以新汉阳火车站建设为契机,这里将形成两条黄金水道交汇(长江、汉江)、三条高速公路汇聚(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汉蔡高速)、三条环线环绕(三环线、四环线和外环线)、“四铁”无缝换乘(西安—武汉—福州高速铁路、仙天潜城际铁路、地铁4号线和轨道交通11号线)、若干快速路(新天大道、知音湖大道、汉江三官大桥、琴川大道)连接武汉中心城市和两大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交通格局,打造集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公路客运于一体的武汉西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武汉三镇和武汉城市圈的快速直达。区域内“八纵十横”路网正在加快形成,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三是生态环境优美。坚持把科技与生态完美融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突出拥山、观湖、揽江的生态特色,着力推进基础细胞、生态产业、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九真山和嵩阳山等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总面积逾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湖泊水质达Ⅲ类以上标准的300平方公里东湖、西湖水系、116平方公里国际级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70多平方公里国家级后官湖城市湿地公园,构成武汉近郊最大的生态“绿肺”。投资13亿元,建成蔡甸污水处理厂和东部地区污水收集主管网,实现了后官湖区域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集阻断污染直排、保护湖泊岸线、解决市民亲水观景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13亿元的后官湖郊野绿道环湖而建,已建成的50公里示范段成为武汉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到2014年,后官湖110公里郊野绿道建成后,将形成山水相融、田园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的特色。 四是文化底蕴深厚。蔡甸是知音故里。两千多年前,晋大夫伯牙与楚樵隐钟子期萍水相逢于后官湖区域的马鞍山,一见如故,琴笛和鸣,一约经年,直至钟子期临终留遗嘱、伯牙摔琴谢知音,二人演绎了流传千古的“知音一会”。知音文化蕴含的诚信、平等、和谐、感恩的内涵,已成为蔡甸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及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蔡甸这块孕育知音文化的沃土上,仍然保留着上、中、下集贤村、钟家台、上锚州、下锚州、凤凰山等地名,沉淀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集聚了一大批志士贤达。宋有“义门”氏家,八世同堂的张昌宗;明有官拜兵部尚书的戴金;清有无神论者、官拜康熙侍读、礼部侍郎、内阁大学士熊伯龙等。 五是产业基础雄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蔡甸常福工业倍增发展区及沌口、凤凰山工业园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良好的产业依托。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服务等主导产业集聚规模以上企业千余家,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3240亿元。蔡甸后官湖区域已引进了世茂嘉年华、和记黄埔商贸城、凯德惠居、武汉·中国健康谷、合众人寿健康社区、同济健康社区、华中文博城、中核世纪广场等一批总投资逾千亿元的大型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存量项目初具规模。 六是具备合作共建的现实条件。蔡甸新城是武汉市“1+6”城市格局中重点打造的六个新城之一。武汉后官湖“四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示范区已作为武汉市“四化同步”示范区来打造。目前,已吸引中信集团、中建集团、中核建设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正深入推进。特别是后官湖区域规划范围内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均质,建设用地(不含水面)达到108.58平方公里(其中知音新城9.5平方公里、常福工业倍增发展区49.94平方公里、城关及高庙区域23.6平方公里、其他生态型建设用地25.54平方公里),承载空间极为广阔。 |
成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 |
成功管委会全称是成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隶属于武汉市蔡甸区政府。成功管委会行政区划面积4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67人,户数3485户,农用地5.17万亩。以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全力打造服务武汉、辐射武汉城市圈的都市农业发展区。 成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于2013年3月正式设立,是从原侏儒街分离出来而单独设立的区政府派出机构(即2001年5月合并入侏儒街的原成功乡),地处仙桃、汉川、武汉三市交界处,属革命老区,是武汉西部的“口子镇”。成功管委会行政区划面积4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67人,户数3485户,农用地5.1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02万亩(水田1.78万亩,旱地2.24万亩),水面0.67万亩,是一个农业主导型乡镇,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小麦、大麦等。 成功管委会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组织纪检办公室、农业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
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