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办事处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402200
220
新建村委会
420116402201
220
墩河村委会
420116402202
220
甲山村委会
420116402203
220
伍家港村委会
420116402204
123
大潭村委会
420116402205
220
七会村委会
420116402206
220
澄湖村委会
420116402207
220
四合村委会
420116402208
220
汪湾村委会
420116402209
220
新湖村委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116402 | 430300 | 027 | 查看 大潭办事处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新建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新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墩河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墩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甲山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甲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伍家港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伍家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潭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大潭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七会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七会村谷歌卫星地图 |
澄湖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澄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四合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四合村谷歌卫星地图 |
汪湾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汪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湖村 | ·黄陂区旅游·黄陂区特产·黄陂区十大特产·黄陂区十景·黄陂区 | 0 |
---- |
查看 新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前川街道 |
川街道。美称:二程故里。区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前川街道为黄陂区党政机关驻地,辖11个城市社区、63个城郊行政村。行政区划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交通:武汉市至黄陂区城关公路。 - 景点 双凤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鲁台山,是后人为纪念宋代著名理 双凤亭学家程颢、程颐而建。双凤亭始建于宋代,因程氏兄弟生于黄陂,所以原址在黄陂区城区,后来毁坏。明天顺七年(1463)改址建亭于前川街道鲁台山麓二程祠内,清康熙五年(1666年)移建此地,现存的双凤亭系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亭高10米,为三层檐重进六角攒尖式木石结构,占地36平方米,造型精美、古朴坚固。亭中有方形石碑,碑文记载建亭始末。亭的西面正中悬挂着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双凤亭”匾额。关于双凤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此亭是二程之母为纪念“感梦生二程”所建,后来,二程成为理学大师,后人为此亭立碑命名为“双凤亭”。如今,双凤亭已成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祁家湾街道 |
祁家湾街道 办事处驻祁家湾,人口99024人,面积161平方千米。 祁家湾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2001 111 朝前居委会 420116002002 111 祁顺居委会 420116002003 220 土庙居委会 420116002200 220 车站村委会 420116002201 220 汤河村委会 420116002202 220 王棚村委会 420116002203 112 群力村委会 420116002204 220 星火村委会 420116002205 220 毛店村委会 420116002206 220 杨集村委会 420116002207 220 双墩村委会 420116002208 220 朱店村委会 420116002209 220 大杜村委会 420116002210 220 平安村委会 420116002211 220 建设村委会 420116002212 220 油榨村委会 420116002213 220 廖岗村委会 420116002214 220 陈斗村委会 420116002215 220 康都村委会 420116002216 220 龙池村委会 420116002217 220 忍公村委会 420116002218 220 汪畈村委会 420116002219 220 张店村委会 420116002220 220 陈太村委会 420116002221 220 蔡桥村委会 420116002222 220 连岗村委会 420116002223 220 大曹村委会 420116002224 220 夏王村委会 420116002225 220 李桥村委会 420116002226 220 送店村委会 420116002227 220 张岗村委会 420116002228 220 陈岗村委会 420116002229 220 上胡村委会 420116002230 220 田铺村委会 420116002231 112 祁站村委会 420116002232 220 红星村委会 420116002233 220 红旗村委会 420116002234 220 红岗村委会 420116002235 220 红强村委会 420116002236 220 红高村委会 420116002237 220 西新村委会 420116002238 220 胜利村委会 420116002239 220 红卫村委会 420116002240 220 东风村委会 420116002241 220 向阳村委会 420116002242 220 重光村委会 420116002243 220 土庙村委会 420116002244 220 群乐村委会 420116002245 220 达义村委会 420116002246 220 齐心村委会 420116002247 220 前进村委会 420116002248 220 四新村委会 420116002249 220 姜店村委会 420116002250 220 王岗村委会 420116002251 220 四黄村委会 420116002252 220 九子村委会 420116002253 220 上张村委会 420116002254 220 建安村委会 420116002255 220 黄寨村委会 |
横店街道 |
黄陂区横店街道位于武汉市北郊、黄陂南部。南距汉口中心城区10公里,北距黄陂前川街12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5万人,耕地面积4.8万亩。辖32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 横店交通便捷,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密集程度全国罕有。四条主要公路——318国道(岱黄高速)、武汉绕城公路、川龙大道、汉十高速在此交汇进入中心城区;三条铁路主干线——京广、京广京九武麻联线、武合铁路在此交汇;总投资22亿,占地7000亩规模世界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的即将在此建成;距中国四大航空枢纽之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5分钟车程,距汉口火车站20分钟车程,距阳逻深水港20公里。规划中武汉两座新火车站将在此建设。通过川龙大道、巨龙大道、中环线与江岸区、青山区、光谷、东西湖区及新洲区的通行极为便捷。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街经济建设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2007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街全年财政收入达到3086万元。其中:国税入库710万元,超挑战值11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6%。地税入库2376万元,超挑战值984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8%,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在全区均位居前列。 进入新时期,横店街将迎来更为重要的历史机遇。根据武汉"十一五"规划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为构筑武汉大物流的九省通衡优势,实施"中部崛起"战 略,横店将建设成为一个集临空产业、物流中心、新型商贸服务与居住、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区域。 "武汉国际航空物流基地及临港产业区"位于武汉天河机场北侧,紧邻机场货运区和综合办公 区,机场高速公路沿线上,川龙大道以西,横店公路两侧,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 面积4. 3平方公里。与 汉十公路相连接,距武汉主域24公里,距京广铁路最近的货运 站5公里,交通十分发达。武汉北编组站建成后,将与武汉阳逻港的港口物流、天河机场的航空物流一起,共同建立现代国际物流平台。而横店将依托武汉市在华中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以铁路、公路、航空等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为主干,分别形成面向市区0.5小时、面向武汉周边城市3小时、面向华中经济中心城市12小时、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72小时4个级别的终端配送物流圈。 - 发展 展望未来,横店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今后的发展中,横店街将科学解决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问题。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依托大武汉,发展大产业,搞好大配套,将横店建设成为集临空工业、物流产业、新型服务业、出口加工业、现代示范农业与未来人居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武汉北郊明星镇。 |
罗汉寺街道 |
罗汉寺街位于黄陂区中部偏西,是黄陂区北部生态旅游区南大门,东界王家河街,北接长轩岭街,西连李家集街和祁家湾街,南临前川街。版图面积132.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 2个社区,551个村民小组,376个自然湾,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6.9万。罗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因寺得名,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既适宜种植农作物、多种经济作物、观赏花卉和树木,也适宜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街道紧紧围绕构建“富裕罗汉、和谐罗汉、生态罗汉”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农业稳街、工业强街、特色兴街”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5.02亿元,三产业生产总值1亿元;国地税收入235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89万元,地税收入19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8元。2008年,街道获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08年度全省农村团建百优乡镇”、“2008年度全市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9年,街获得“湖北省2009年度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街道”、“武汉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09年度全市农村无力自建房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武汉市第八届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 农业发展 罗汉寺街现有耕地面积6.7万亩,山林面积2.7万亩,水面9157亩,是一个农业大街,粮食总产曾位列武汉市前五 强。街道依托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发展定位于都市农业产业,着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和一大生态休闲园区:大兴种业基地(以大兴、张扬为核心,建立万亩优质稻制基种地)、优质稻产业基地(新建两个一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10万头肉猪生产基地、100万只水禽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沿合丰堤垸建设3000亩稻虾共育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以黄土公路、罗花公路为轴心,打造1万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园区(以木兰生态旅游补缺为主题,建设旅游、休闲园区)。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市场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09年建成通湾硬化路19条,累计14.9公里,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550户。二是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进种植业向基地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初步形成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武汉八月天地租赁隆兴村山场、耕地5000亩正在建设茶果立体种植示范园,木兰云海农业投资公司租赁陶田村山场、耕地3000亩建设有机茶园。 - 工业建设 罗汉寺街特色工业主要集中于现代模具制造和建筑行业,素有“钢模之都”、“建筑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街 道依据传统强势工业资源,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街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罗汉钢模工业园、横山产业配套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是启动了罗汉现代模具工业园的立项、建设工作。目前钢模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底,已有9户建成,2户准备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将达2亿元。钢模工业园开工建设标志着我街钢模制造产业从零星小规模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现代模具制造业发展,全面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罗汉街已成为武汉地区结构工程模板生产和销售的重要集散地。同时,正在积极申报横山产业配套园区,项目审批后将成为我街经济腾飞的新亮点。二是历经3年建成投产的武汉海浩公司,填补了武汉市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空白,今年可实现销售1.2亿元,不仅能带动10万亩水产订单养殖、直接解决本地和外地1500余名劳动力就业、增加1.8亿元的水产养殖收益和农民工打工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效益,而且还能发挥其占中国小龙虾出口半壁江山的产能、销售优势,更好地拉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华中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第三产业 街道十分重视发挥第三产业在繁荣街道经济、增加就业、服务居民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街 从事第三产业的共有工作170家,其中:餐饮业的有35家,超市4家,银行2家。生态旅游是罗汉潜在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充分利用黄土公路是连接武汉大都市和木兰风景区重要通道这一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旅游在木兰,休闲在罗汉”的理念,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全力提升横山美食旅游服务功能,计划启动“星光湖商务休闲项目”建设,提升“农家乐”和“美食风情街”的档次,努力把罗汉打造成木兰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打造成黄陂的“城市客厅”。2009年“横山美食一条街”,共计接待休闲游客近3000人次,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2009年,全街建设主管网56公里,解决了4.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工作力度,2009年,投入资金达420多万元,建成房屋面积8900平方米,184户受益。 |
滠口街道 |
办事处驻滠口,人口37143人,面积78.1平方千米。 滠口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5001 111 振兴居委会 420116005002 111 富兴居委会 420116005200 220 向店村委会 420116005201 220 陡山村委会 420116005202 220 青峰村委会 420116005203 220 什湖村委会 420116005204 220 十里棚村委会 420116005205 220 桃元集村委会 420116005206 220 枫橡咀村委会 420116005207 220 长松村委会 420116005208 112 冯树岭村委会 420116005209 112 滠口村委会 420116005210 220 三闸村委会 420116005211 112 双桥村委会 420116005212 220 南湖村委会 |
六指店街道 |
六指店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6001 111 什仔铺居委会 420116006002 220 甘棠铺居委会 420116006200 112 联合村委会 420116006201 112 群建村委会 420116006202 220 建民村委会 420116006203 220 红光村委会 420116006204 220 曙光村委会 420116006205 220 胜洪村委会 420116006206 220 同联村委会 420116006207 220 虎豹村委会 420116006208 220 金咀村委会 420116006209 220 同建村委会 420116006210 220 建设村委会 420116006211 220 群合村委会 420116006212 220 定正村委会 420116006213 220 郑田村委会 420116006214 220 群乐村委会 420116006215 220 新华村委会 420116006216 220 新生村委会 420116006217 220 新红村委会 420116006218 220 新联村委会 420116006219 220 新集村委会 420116006220 220 新建村委会 420116006221 220 新胜村委会 420116006222 220 建幸村委会 420116006223 220 建国村委会 420116006224 220 西城村委会 420116006225 220 兴中村委会 420116006226 220 振兴村委会 420116006227 220 武湖村委会 420116006228 220 大咀村委会 420116006229 220 肖岗村委会 420116006230 220 港湾村委会 420116006231 220 吴岗村委会 420116006232 220 下刘湾村委会 420116006233 220 三井村委会 420116006234 220 朱岗村委会 420116006235 220 熊岗村委会 420116006236 220 七里岗村委会 420116006237 220 大堤村委会 420116006238 220 楼子田村委会 420116006239 220 王港村委会 420116006240 220 张店村委会 420116006241 111 徐田村委会 420116006242 220 骆店村委会 420116006243 220 陆咀村委会 420116006244 111 甘棠村委会 420116006245 220 甘铺村委会 420116006246 220 潘岗村委会 420116006247 220 许桥村委会 420116006248 220 团林村委会 420116006249 220 金竹村委会 420116006250 220 方湾村委会 420116006251 220 朱冲村委会 420116006252 220 张岗村委会 420116006253 220 滨湖村委会 420116006254 220 西湖村委会 420116006255 220 东湖村委会 |
天河街道 |
天河街道办事处驻两路口长兴街,人口29058人,面积63平方千米。 天河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7001 111 新建居委会 420116007002 220 民航居委会 420116007003 111 泗桥居委会 420116007200 220 童河村委会 420116007201 220 道店村委会 420116007202 220 韩庙村委会 420116007203 220 祝林村委会 420116007204 220 珍珠村委会 420116007205 220 陈叶村委会 420116007206 220 康桥村委会 420116007207 220 白莲村委会 420116007208 220 柯咀村委会 420116007209 220 有力村委会 420116007210 220 两路村委会 420116007211 220 白桥村委会 420116007212 220 大兰村委会 420116007213 220 刘辛村委会 420116007214 220 段岗村委会 420116007215 220 岱祥村委会 420116007216 220 赵岗村委会 420116007217 220 红湖村委会 420116007220 220 白莲院渔渔场村委会 |
王家河街道 |
|
长轩岭街道 |
黄陂县辖镇。1952年改称第三区,1956年更名长轩岭区,1958年改称木兰公社,1960年复称长轩岭区,1969年成立公社,1984年复名区,1986年7月建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4万。黄(陂)土(岗)公路过境。辖平港、桃源、十棵松、鸯鸡玻、羊角山、大陈、赵畈、杨田、南洲田、仙河、铁石墩、张冲、徐冲、张洲桥、红根、长轩岭、短轩岭、狮子山、吴前湾、东风、院子、泊沫、绿林、创造、转畈、官桥、黄土园、油榨28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土特产有木兰银峰茶。有闻名远近的木兰山旅游区。. |
李集街道 |
黄陂县辖镇。1952年编为十五区,1956年划归罗汉寺区,1958年属红星公社,1960年设李家集区,1969年成立公社,1986年设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4.5万。黄(陂)孝(感)公路从境内通过。辖白庙集、朝阳寺、驻家洒、龙须河、旗杆熊、彭家寨集、金银岗、朱家辅、青松岗、长安集、新庙、东门寨、郑家店、民安集、仁和集、作京城、舒家寨、和尚桥、李家集、曾庙、长兴集、民丰、潘家寨、张家堰、青石桥、金银岗、石塘、大简湾、方安29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
姚集街道 |
黄陂县辖镇。1950年属蔡店区,1952年建姚家集区,1956年合并到蔡店区,1958年改红苏公社,1969年改姚家集公社,1984年恢复姚家集区,1986年建姚家集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5.8万。黄(陂)土(岗)公路直穿境。辖车站、火屋畈、柏叶、青联、大城、联界、帽子店、杜家唐、寨东、崇杰、八角门、牌楼、双河、长冲、王家庙、茶庙、李集、北门、河畈、老尔山、谌家湾、竹林、八里、姚家集、沿河、畈张、仁和店、淳河、大陈、刘家变、腊梅山、石屋山、邓咀、孟巷、仙姑寨、东河36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
蔡榨街道 |
黄陂县辖镇。1949年属六指店和长堰两区治辖,1960年分属上游、八一公社,1969年成立蔡家榨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4.6万。蔡榨公路连接汉(口)麻(城)公路。辖大屋畈、樟树湾、蔡家榨、丁王湾、上蔡湾、王家岗角、桃园店、何湾、大树湾、长岗、官家河、团山、芝麻岭、红岗山、桥头寺、铁淋、茶场、永福寺、梅前楼、四勿岗、会龙山、艾馆、博士湾、四吕雷湾、杨家石桥、蔡官田、周梅家田、凤凰寨、周仁湾、黄守庵、雨台山、六银庙、杨九河、韩集店、熊家大树35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为主。. |
武湖街道 |
武湖街道 办事处驻五通口,人口3.8人,面积71.76平方千米。 武湖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13001 111 五通口居委会 420116013200 220 江咀村委会 420116013201 220 立山头村委会 420116013202 112 大木村委会 420116013203 112 庙咀村委会 420116013204 112 下庙村委会 420116013205 220 高车畈村委会 420116013206 220 胜海村委会 420116013207 220 上畈村委会 420116013208 112 大桥村委会 420116013209 220 下畈村委会 420116013210 220 肖湾村委会 420116013211 112 熟地村委会 420116013212 220 张湾村委会 420116013213 220 毛店村委会 420116013214 112 扇子湖村委会 420116013215 220 窑头村委会 420116013216 112 沙河村委会 420116013217 112 胡墩村委会 420116013218 220 新建村委会 420116013219 112 黄咀村委会 420116013220 220 五七村委会 420116013221 111 五通口村委会 |
三里桥街道 |
位于黄陂区东南部,距区中心10公里,距武汉18公里,东与六指街接壤,西临滠水河,南距长江10公里,与汉施公路相连,黄陂至武湖公路贯通全镇,境内的滠水河段船只北运黄陂区中心,南入长江,水陆交通便捷。. |
蔡店街道 |
蔡店乡位于黄陂区北端,西与孝感接壤,北与大悟县交界。这里曾是-同志率领新四军第五师生活战斗过的老革0据地。 气候 年平均气温13.0—15.8℃,年降水量1100—1150mm。 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建制为黄陂县第一区,1956年与姚集区合并为蔡店区,1969年“姚”“蔡”分家,改为蔡店人民公社,1984年建区,1986年撤区建乡至今。 人口 全乡辖3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场,人口5.15万人,劳动力2.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23万,少数民族391人,土家族聚居的自然村2个,385人,是全区少数民族集居人口最多的乡;有台属21户,65人。 区划 土地总面积174.13平方公里,折合26.12万亩,其中耕地9.2万亩(水田5.7万亩,旱地3.34万亩,菜地0.17万亩),园地0.24万亩,林地12.08万亩,其中有林地9.39万亩。牧草地1.54万亩。水面0.39万亩。 自然资源 蔡店为低山丘陵地貌,全市最高点的双峰尖(海拔873.7米)在境内。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全镇粮食总产达19403吨。林特生产在全区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林特的发展以板栗、杉树等经济用材林为主,现有板栗面积3.5万亩,年产量155吨,油桐籽35吨,乌柏籽110吨,占全区1/2。成林杉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200立方米,占全区1/3。林特产品有云雾青茶,面积2000亩,年产量7吨,居黄陂区乡镇第二位。源泉村温泉,是热带鱼类理想的越冬场所,建有种鱼基地30亩,是全区唯一的罗非鲫鱼繁殖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有磷、锰、铜、磁铁矿、硅石、石线石、红柱石、花岗岩等,其中花岗岩储量5亿立方米,花色多,易于开采;磷、锰、铜矿已先后投入批量开采。. |
木兰乡 |
木兰乡乡政府驻塔耳岗,人口50614人,面积169.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塔尔岗、磨盘、德兴、仙台寺、马鞍寨、小寨村、王湾、富家寨、小泉山、天子冲、甲山、双泉、青石桥、桥头边、刘咀、将军庙、桥店、白石、静山、同兴集、谌家寨、宁岗村、梳店、旋峰峙、姚湾、令牌店、椿树岗、刘岗、姚岗、七里岗、卢子河、长岗、雨霖、经堂庙、柿子集、七里冲、友爱、柳畈、塔尔村。 - 旅游景点 木兰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境内,与荆楚名岳木兰山毗邻,距武汉市区 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这里水丰鸟美,人杰地灵,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被人们誉为荆楚明珠、武汉市的后花园。 木兰湖一碧万顷,清澈如镜。108个大小湖汊组成57公里的环湖公路蜿蜒曲折,湖中32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湖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其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是木兰泉纯净水厂的直接水源。湖东南岸的森林自然保护小区,神奇壮观,当游人站在该区顶峰的木兰楼上,既可观赏各种野生动物及鸟类嬉戏,更能品味文人墨客诗词字画,领略壮丽的湖光山色。 木兰湖旅游度假区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已有80多家投资商来此建功立业,已建成开业的度假村有18家,其中三星级以上的有4家,度假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逾60万人次。此外,度假区境内十里长川——木兰川风景如画,川内明末清初兴建的古民居民俗村——大余湾,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16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以建规(2005)159号文件批准木兰乡、大余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保存下来的近百栋古民居为现代人寻找“桃花源记”提供了理想场地,每年到大余湾旅游观光、领略古民俗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 最近,在木兰湖开发新建的天子山景区、红螺园林观赏园、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木兰将军寺、九运木兰水天等旅游景点,将以最快的建设速度打造江城一流景区,迎接中外游客。 木兰湖度假区内拥有武汉郊区唯一四星级别墅型酒店——木兰湖七星岛大酒店;准四星级酒店——木兰湖华源阳光度假村和木兰湖中天山庄;三星级酒店度假村有福星岛度假村,太阳岛国际俱乐部,浅水湾度假村,武汉人防培训中心,准三星级木兰湖归雁岛度假村,二星级木兰湖八仙岛度假村,武汉电信培训中心,准二星级木兰湖大酒店,木兰湖麒麟酒店,木兰湖花木兰酒店,黄陂电信宾馆。 木兰湖主要旅游景点:木兰湖鸟岛,湖北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木兰湖广场,木兰湖太阳岛,沿湖各度假村别墅群。 今年五一小长假,清明节气,端午节日,中秋节小长假,十一大长假,武汉周边旅游度假就去去木兰湖。 - 革命历史 木兰湖所在地的木兰乡是著名的将军乡。这里是古代巾帼英雄木兰将军的故里,至今,在木兰湖畔仍保存着名胜古迹木兰将军庙和将军墓;这里的东场畈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黎黄陂)的故居,幽静的山村神秘古朴;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军中,有木兰湖畔出生的杜义德、陈福初、袁学凯等七位。198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木兰乡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特产 木兰乡还是武汉市的林、果、茶生产大乡,这里盛产的板栗、柿子、仙桃、云雾茶名扬中外市场。 - 工农业 工业企业的发展,近几年引进了以化工为主的新兴工业企业。建有溶剂厂、木兰化工厂、起重机械厂、黄陂区第四住宅建筑公司等骨干企业,每年创2000多万元的产值,其中硬脂酸、植物溶剂油、-筇化工产品,是国内外市场的紧俏商品。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5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96万元,财政收入1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9元。 农业生产在努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特生产。该乡粮食总产达17580吨,油料总产1011吨。近几年发展经济林11500亩,其中柿子3200亩,桃子800亩,油桐500亩,青茶1500亩,柑桔300亩,枣树200亩。木兰柿子最为有名,木兰湖产的鳊、白、桂鱼,味道精美,是武汉市各大餐馆、超市的-货,虾、鳖、鱼、鳝等珍贵水产品销往广东、香港等地,供不应求。肉类产量1803吨,水产品产量12291吨,水果产量131吨,总产量占全区1/6。 - 社会事业 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所在地与武汉市有客车往返,自动电话并入全国网络,无线电话并入区网。具有初级职称的各类专业人员173元。中学4所、小学27所、幼儿园5所,文化站、电影院各1个,广播站2个,乡有卫生院、防保所,有30个村建立了卫生室,共有各类医务人员64名,医院病床31张,各种医疗设施13台套。集贸市场活跃。 |
木兰山风景区 |
木兰山风景区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401200 220 铁石墩村委会 420116401201 220 门楼村委会 420116401202 123 木兰山村委会 |
大潭办事处 |
大潭办事处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402200 220 新建村委会 420116402201 220 墩河村委会 420116402202 220 甲山村委会 420116402203 220 伍家港村委会 420116402204 123 大潭村委会 420116402205 220 七会村委会 420116402206 220 澄湖村委会 420116402207 220 四合村委会 420116402208 220 汪湾村委会 420116402209 220 新湖村委会 |
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原名为武汉市黄陂滠口经济发展区,成立于1992年12月(武政199270号),2003年5月,经市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同意(武开发区办20035号),更名为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履行职能不变。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审核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核定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开发区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开发区地处黄陂最南端,市区之北最近郊,隔府河与汉口相望,在武汉外环线和中环线之间,为阳逻深水港、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之间的一个“金三角”,是武汉市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带。 原辖区为滠口镇,国土范围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黄陂县成立滠口经济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属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2000年4月,黄陂县改区后,划出42平方公里(含刘店、下集、叶店、许庙、刘古塘五个村)交发展区管委会封闭托管。2000年9月,区人民政府将岱黄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个村(后湖、刘集、丁店、三店、丰山、龙王庙、黄花涝)划入开发区托管,区域行政区划范围为88平方公里,12村共有140个自然湾,188个村民小组,10493户、33299人。 开发区境内的商代古城遗址盘龙城,被誉为中华瑰宝,距今有3500多年,已出土一批珍贵文物,1988年被国务院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追溯为“华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盘龙城遗址绝对保护区1.1平方公里,相对保护区4平方公里。盘龙城遗址现由市文化局直接管理,在此专设了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市人民政府对保护、开发、利用盘龙城高度重视,被列为市“十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拟在遗址附近修建“武汉盘龙文物博览园”、殷商文化一条街、遗址复原区等,并已开始引资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开发区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捷。开发区境内楚天大道东接岱黄一级公路,西连天河机场和外环线,南通过盘龙大桥与市区直接相连,北接川龙大道直达黄陂城区。开发区地处黄陂最南端,市区之北最近郊,隔府河与汉口相望,在武汉外环线和中环线之间,为阳逻深水港、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之间的一个“金三角”,是武汉市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带。 基于开发区具备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基础条件,从而确立了如下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走诚信立区、环境兴区、开放强区、招商富区的发展路子,依托武汉、辐射中国、放眼世界,努力把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建成武汉现代制造业的密集区、高新科技的产业区、环境优美的生态区、中外闻名的旅游区、临空港产业区;建设类似上海浦东的武汉新城。 - 投资优势 文化底蕴深厚 开发区境内的商代古城遗址盘龙城,被誉为中华瑰宝,距今3500多年,已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1988年被国务院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追溯为“华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遗址保护开发已列入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交通条件便捷 2006年建成的盘龙城大桥直接与市区相连,后湖大桥建成后,从市中心沿两桥将直抵黄陂腹地。2007年,机场高速收费站、岱黄高速收费站“两站”的北移,武汉中环线与盘龙大道的贯通以及解放大道延长线与巨龙大道开发区段的连接,使之前困挠开发区的交通“瓶颈”全面瓦解。阳逻深水港、汉口火车站、天河国际机场近在咫尺,加之2006年落户的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及高速客运站,基本构成了开发区“水、陆、铁、空”的立体交通网络。 山水资源丰美 区内的丰荷山、甲宝山、露甲山、横山、铜管山与盘龙湖、盘龙城湖、汤仁海、新教湖、马家湖等众多湖泊相依相映,构成了汉口北面水山相连、水碧山翠的天然画卷,其生态之美、生态之特为武汉近郊少有。 |
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 |
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南部,东至武湖泵站河,西至盘龙城遗址公园以东沿线,南至府河,北至武汉四环线,规划控制范围97.37平方公里。 [1] 整体结构:“一轴两片三心”。“一轴”指汉口北大道发展轴;“两片”指滠口片和武湖片;“三心”指刘店综合中心、滠口社区中心、武湖综合中心。 功能分区:“三三二”八个功能板块。即:刘店、滠口、武湖三个市场群板块;刘店、滠口、武湖三个居住板块;台创园和武湖工业园两个工业板块。 [1]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总投资100亿元,总规划面积800万平方米,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大型商贸市场的先进规划理念和建筑设计风格,构筑集鞋业、小商品、皮具箱包、酒店用品、五金机电、服装、家纺、日化用品、儿童用品、汽车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国际化交易市场。项目连续四年被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被武汉市委市政府确为汉正街整体外迁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2005年起,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陆续建成300万平方米的鞋业皮具城、品牌服装城等近20个大市场,其中,包括义乌饰品、海宁皮革、桐乡毛衫等中国知名原产地市场。 汉正街30000多名商户整体转移,商户营业额年年创新高。2012年,市场总交易额约150亿元。 其中,酒店用品城百万大单不断,已成为华中规模最大、成交最旺盛的酒店用品市场。同时,品牌服装城正打造为中国影响力最强大的服装集 汉口北 汉口北 散中心之一。 汉口北15大专业市场投入运营,总计1.2万名商户开门营业,成为湖北及中西部消费品市场形成较强辐射力的新兴消费品交易平台。初步估计,按每家商户聘用的员工及拉动物流等环节用人测算,汉口北已带来了10万人流,每日进出。 总体定位:全国首位综合性批发市场集群、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集散核心,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门户商贸新城。 发展目标:依托五大主力市场集群,构建若干个1000亿板块,在2015年年销售总额达到5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同时强化空间营造和品质创新,完善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一个现代高效、多元融合的商贸新城;一个交通便捷、物流通达的集散新城;一个环境优良、宜商宜居的生态新城。 用地布局: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48.81%,为47.53平方公里。各类用地构成:居住用地为858.85公顷;公共设施用地为850.73公顷;对外交通用地为223.67公顷;道路广场用地为1156.37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98.19公顷;绿地为525.04公顷;工业用地为594.66公顷;仓储用地204.23公顷;特殊用地53.07公顷;预留用地188.44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