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黄石市 >> 阳新县 >> 富池镇 >> 良畈村

良畈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良畈村谷歌卫星地图)


良畈村简介

  良畈村位于金镶园中部,两面环山,南依袁广,西靠林岩村,有9个自然湾,13个村民小组,共368户,1968人口,其中党员人数53人,现有耕地面积1182亩,其中水田535亩,旱地647亩。
  辖区没资源丰富,农业养殖有各种鱼类、龙虾等;工业有煤炭钨,石灰石等多个品种,其中石灰石占良畈村支柱业,现有两个采石厂,7个生产车间,年产量在100万以上,该产品供不应求,畅销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
  2009年,良畈村工农业总产值3160元,人均收入3400元,2010年估计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6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3800元,预计2011年33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4100元。争取在短期内,把良畈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良畈而奋斗。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20222101 435000 -- 查看 良畈村谷歌卫星地图

良畈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良畈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富池口社区

  富池口社区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222101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222。邮政编码为43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4 ,车牌号码为鄂B。与港下村、丰山村、上巢村、富池村、郝矶村、沙村村、王曙村、袁广村、良畈村、林岩村、金堡村、张湾村、五庄村、孟铺村、大雅村、小雅村、富池口村相邻。  

港下村

  港下村现有人口1007人,241户,由7个自然湾形成5个村民小组,低保户15户,35人,党员71人,其中大中专生12人,35岁以下15人,女党员9人。   村辖区内有中国百强企业“湖北鸡笼山金矿”,村办企业四家,私营企业四家,年产值9千余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逐年上升,农民年人平纯收入5000元。   近年来,港下村旧貌换新颜,水泥路延伸到各个自然湾,LED路灯夜夜灯火通明,文体活动阵地组组都有,腰鼓队、龙船队、秧歌队样样俱全,蓝球场,健身场,农家书屋等设施大大丰富了全村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脑、电话、电器全面普及,覆盖率达100%。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丰山村

  丰山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千年古镇富池口以南12公里处,东与江西瑞昌接壤,南由112省道与大沙铁路、106国道相连,西傍富水,北临长江,水陆商路上达黄石,下抵上海、九江,全村13个小组,600余户、总人口2700余人,所辖面积(其中耕地1433亩,山场2万亩,水面1.9万亩,水田1095亩,旱地1283亩)16.8平方公里,村委会工作人员7人,在编3人,编外4人。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上巢村

  素有“鱼米之乡”、“板粟之乡”之美誉的阳新县富池镇上巢村,临江襟湖,上巢村位于鄂赣两省交界要地;东与江西瑞昌市接壤,西与富池镇一步之遥,南靠大岭山,北与武穴市隔江相望,黄九沿江公路横贯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黄石市“东方门户”。   上巢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0五年),距今近七百多年的历史,内辖三个村民小组,现有近两千人,60%的农民已经向城镇化转变,上巢村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特色经济新村,科技教育兴村,优化结构治村,走向市场活村”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富民强村之路,上巢村以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袤的山水资源,便捷化的交通条件为发展空间,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聚集内力,借助外力,全力以赴做好开放开发、招商引资大文章。上巢村村办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现有下属水运公司、上巢采石厂,洋强采石厂、富巢采石有限公司、兴发采石有限公司。农业以特色农业为主,建立“百亩板粟园”、“百亩茶园”、“千亩鱼池”推动农业产业化。2010年实现工农业产值6000多万元,综合实力居富池镇前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1995年、1996年分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经济综合实力“二十强村”、“十强村”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红旗单位”,“文明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村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新世纪,新上巢,新挑战,新跨跃,新辉煌,百年丹桂展新颜,新一届村党支部,村委会将率领全村乡亲,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招商引资,纳天下之物力,引五洲之英才,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富池村

  富池村位驻富池镇政府所在地,一直是富池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她踞于长江和富河交汇处,112省道穿梭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790户,2045人,拥有耕地150亩,山场面积3700亩。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现全部被杉、松、樟以及杂木覆盖,成为富池村的天然氧吧和绿色银行。   一直以来,富池村人多地少,因此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和支持村民从事第三产业,创办企业,解决生活出路,成为历届村两委的首要任务。富池村虽然没有自然资源,但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周边厂矿企业密布,镇区人口稠密,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依托本区位优势,创办了机械加工厂,成立了建筑公司,组建了装卸运输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业,提升农业创效能力,拥有千亩水产养殖场。全村85%以上的村民户从事交通运输、餐饮服务、贸易经商、劳务输出、企业务工等,极大解决了村民就业,带动了村民致富,使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巨大进步,各项工作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县的前列,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组织的肯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综合经济实力500强、明星村;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支部;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经济实力十强村。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郝矶村

  郝矶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千年古渡-老渡口,北与武穴市田家镇隔江相望;省道黄富、阳富公路在这里交汇,水陆交通便捷。左有黄金山、曹家山脉,优质石材矿源,誉满长江;右有半壁山,峙江雄踞“楚江锁匙,铁锁长江”属千年古迹;内有郝矶湖土地面积4000余亩,省批县设滨江工业园区正在兴建。   村内所辖面积纵横三平方公里,以老渡口为中心的集镇型居民自然湾五个(老渡口、马基盘、徐家湾、赵家湾、朱董)组成郝矶、楚江、老渡口、朱董、棋盘五个村民小组,分居在孔家山、江家山、楚江、老渡口、徐家湾、吴家湾、赵家湾、马基盘八个居民小区,共548户,现在2288人。   郝矶村是富池镇最具综合发展潜力的农村基层单位:全村有山场面积4500亩,耕地面积1200亩.港塘水面600余亩;长江岸线2500余米,境内有对江客渡口一处,村建机械化吊机装缷码头两处,可停泊5000吨级大型船舶,年货物吞量100万吨;石灰石年采出量300万吨。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550万元,年企业产值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农户人均年纯收入9800元。壤括整体郝矶滨江工业园区(娲石水泥、皇朝玻璃、翔瑞再生资源、鹏富再生资源、鼎盛再生资源、),马鞍山处连永锰业公司落户郝矶村,更是带动郝矶村以工业为主,水陆运输、商贸、劳务为辅的三位一体产业链,使郝矶村经济蓬勃发展。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沙村村

  沙村村背靠梅子山,面向万里长江,毗邻黄富公路,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厚、交通便捷,人文和谐,以工业发展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的村庄。沙村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300余人,常用耕地1227亩,其中水田460亩,于2012年新建一座自来水厂,保障了全村的人畜日常用水。沙村建材厂是沙村村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为沙村村经济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沙村有三大优势,抓住这三大优势,沙村的前景是坦荡荡的光明大道。   第一:资源优势。沙村临江而居、群山环绕,山藏金、水淌银。更有沿江一字排开的能停泊万吨驳船的深水码头、天然良港。第二:交通优势。黄富公路门前过,打破了沙村自古单靠水上航运的交通格局,形成了水路交通的立体网络。第三:区位优势。沙村在地理上属于鄂东南丘陵地区,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结合部。这里盛产石材,满载石材的船队从沙村出发,东到南京上海,西至武汉荆州,北达安徽合肥,南抵江西南昌。五湖四海的客商云集沙村,沙村的石材销往五湖四海。   改革开放迎盛世,政通人和万事兴。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初露端倪,沙村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勤劳智慧的沙村人民会在各级党委征服的领导下,充分地发挥运用三大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向前。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王曙村

  王曙村位于阳新县东南方,地处长江之滨,112省道黄富公路横穿而过,水陆路交通便利。王曙村在富池镇的西部,和黄颡口镇接镶,与黄石一依带水,同武穴田镇隔江相望,背靠峻峭的梅子山,全村拥有五个村民小组,512户,2398人,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亩,其中水田200亩,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信息灵通。   目前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的是便捷式冲水厕所,彩电、电话基本普及,通了闭路电视,学校、卫生室一应俱全。拥有全县最好的村级完小,完小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校内有标准的学校操场,多媒体电教化设备,可供1000人入学;村级卫生室,能保证村民的就医,可达到“小病不出村”的要求,全村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村社会稳定,群众和睦相处。   2007年王曙村被阳新县定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容村貌有巨大的改变,道路硬化到组到户,村内主要街道都安装路灯,建设20000平方米村民活动中心,内有篮球场、健身器材、门球场、棋牌室,村民在此健身、跳广场舞等文娱活动。建设了俩个停车场,运输车辆全部入库。   王曙村工业主要依靠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自80年村集体创办了王曙建材厂,成立于1980年,下辖二个车间,职工约300人。拥有挖机、铲车等大型机械23台,现组合成两个车间。王曙建材厂矿区资源约1500万吨,年产碎石、块石10万吨,有日装3000吨石料的深水码头,石料主要销往武汉、九江、江苏、上海等地,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电解石,年产值达3000万元。   王曙村集体经济在今年来由很大的提高,经过对王曙建材厂的组合,集体收入由原来的40万左右上升到140万,村民福利也有提高,2013年合作医疗全村全部免费,自来水、闭路电视全部免费。大学生、贫困户都有补贴,小学教师补贴是新建片最高的。村内卫生和洒水都有人专人负责。   随着华新骨料、京山矿业等企业的入驻,王曙村集体收入还会进一步增加,村民生活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袁广村

  袁广村是富池镇的一个行政村,东邻长江,西接陶港,四面环山,交通发达。建村于1949年,现有四个自然弯,四百二十八户,一千六百五十七人,有国土面积一万二千亩,其中山场面积一万亩,耕地面积一千四百亩,柑橘园面积三百亩,水塘面积一百亩,盛的把竹,柑橘。物产丰富,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良畈村

  良畈村位于金镶园中部,两面环山,南依袁广,西靠林岩村,有9个自然湾,13个村民小组,共368户,1968人口,其中党员人数53人,现有耕地面积1182亩,其中水田535亩,旱地647亩。   辖区没资源丰富,农业养殖有各种鱼类、龙虾等;工业有煤炭钨,石灰石等多个品种,其中石灰石占良畈村支柱业,现有两个采石厂,7个生产车间,年产量在100万以上,该产品供不应求,畅销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   2009年,良畈村工农业总产值3160元,人均收入3400元,2010年估计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6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3800元,预计2011年33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4100元。争取在短期内,把良畈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良畈而奋斗。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林岩村

  林岩村地处富池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滨临长江,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3个组,4个自然湾,216户,人口1427人,其中党员27名,设有党支部1个,村干部4人;全村耕地面积291.12亩,水田128.07亩,山场面积6700亩,其中油茶面积300亩。有优质石灰石,有大理石可供开发。林岩村村民自2006年扶贫搬迁,由山上全部搬至山下,村民生活不断改善,人平纯收入逐年推增。村民搬迁后空余场所,便于村民搞种植养殖业,现有养殖户2家,年产山羊800头,土鸡5000只。集山羊养殖、鸡养殖为一体农户,前景很是看好!村级集体经济由无到有。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金堡村

  金堡村地处富池镇以东,滨临长江,与武穴隔江相望,座落在绵延的中阳山脚下,北接富池街,东与江西瑞昌市接壤,在黄九公路干线上,水陆交通极其便利,区位优势相当优越,村内厂矿林立,经济繁荣,历来是投资的热土,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先后被省、地、县办厂建矿征用殆尽,于1987年被省政府批准定为“无地农民村”。山场面积:6400亩,是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区,塘堰水面:300亩。全村有六个村民小组,180余户,1000余人口。   2010年湖北远大集团落户富池医药化工产业园征用金堡村土地1000余亩,金堡村成为迁村腾地村,金堡村全体村民服从大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12年整体搬迁黄金堡、郭家湾、洪家湾三个村落,拆迁房屋80余栋,迁坟1000余棺,让出世代生活的美好家园,实现了和谐拆迁。   迁村腾地,金堡人失地不失志,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着力推进农村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依托园区企业在金堡村的发展机遇,解决了群众的社保、医保、就业,为失地村民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生活保障。依托工业园区产业链优势创办了建筑公司、码头装卸、物流运输、苗木园林、纸品包装等村办企业,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201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00余万元,人平纯收8500元,实现了村级经济的转型,走上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依托迁村机遇集中还建,大手笔、高标准建设石畈宜居村庄和大闸电梯还建楼。拆迁拆出新天地,还建建起村中城。使金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鸡飞犬吠,炊烟袅袅的小山村变迁成今日花园式生活小区。村内绿树掩映,树影婆娑,竹影疏斜,鸟语花香,景致十分宜人,屋舍别墅鳞次栉比,蓝墙红瓦,宜居金堡、富裕金堡已初具规模,美丽乡村呼之欲出,一幅壮美的新农村画卷在富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张湾村

  张湾村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20222101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222。邮政编码为43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4 ,车牌号码为鄂B。与富池口社区、港下村、丰山村、上巢村、富池村、郝矶村、沙村村、王曙村、袁广村、良畈村、林岩村、金堡村、五庄村、孟铺村、大雅村、小雅村、富池口村相邻。  

五庄村

  五庄村位于富池镇西北部,北临黄颡口镇南靠淘港镇,两边靠山。中间穿村大道直通阳新富池。全村390户,分居5个自然村,划分为4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600人。耕地面积1080亩,山场面积8600亩,是一个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二级行政村。   通过上级惠农政策的实施,目前有两个自然村通自来水,五个自然村都通水泥硬化路。村内有完全小学和村卫生室,解决了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文化娱乐生活逐步丰富,家家通闭路电视,村村通电话网络。村级经济发展势头好。京山公司即将恢复生产,在党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五庄村集体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孟铺村

  孟铺村座落在富池镇西北部,西郊太子镇,北与黄双口镇相邻,东于五庄村相邻,南与陶港镇接壤,也是黄双口镇,太子镇、富池镇原新建乡人民通往阳新城区必经之处。   全村11个自然弯,八个村民小组,工530户,2700余人,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水田750亩),林地面积有10000余亩,主导产业是种植,养殖业,服务业,目前全体村民沿路的地理优势,各行服务便民店20余家,黑山羊养殖户3家,石材工艺品加工厂一家,全村人平纯收入有5600余元。全体村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大雅村

  大雅村地处富池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5个组,8个自然湾,246户,人口1227人,其中党员37名,设有党支部1个,村干部3人;全村耕地面积311.83亩,水田228.07亩,山场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面积700亩。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小雅村

  小雅村地处富池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410户,1586人,其中党员23人,设有党支部1个,村干部3人;全村耕地面积696亩,水田404亩,山场面积4200亩,其中油茶面积200亩,有含钙58%的优质石灰石山场面积2000多亩;有养殖户7家,共有20000只蛋鸡,创经济收入70万元。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富池口村

  富池口村位于富池镇中心地带,居住点较为分散,东起荷花路、富丰路,西邻半壁山管理区,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人口现状:村辖有4个村民小组718户2149人;其中男性1078人,女性1071人,60岁以上360人,16岁以下152人;低保户47户。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9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20人,30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委会班子成员4人,居民代表62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5人。   产业发展:富池口村现有一个水产养殖合作社,2012年5月成立了富池首家物业管理公司,已在富池江边建设25亩面积的货场,准备筹建2500亩的外羊赛湖稳产保收湖泊。   信息来源:阳新县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良畈村特产大全




良畈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