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镇地处十堰城区西郊,东与西城开发区接壤,西与黄龙镇相连,老白公路横贯其中,距市中心约25公里,辖区国土面积5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5公顷,山场面积4600公顷,辖 6个行政村1个社区,3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785户,7831人,其中农村人口4483人,辖区有金鼎集团、黄龙林场、元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市属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柏林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全镇GDP达1.7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15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818元。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乡镇、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城郊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了以柏林村为主的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白马山有机茶为主的茶叶基地;以白马山、小堰村为主的万亩速生用材林基地等,初步形成了蔬菜、茶叶、花卉、小水果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抓住全市八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机遇,先后投融资近千万元,建设了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等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美化、硬化、亮化、绿化了镇区街道,拓宽了城镇化面积,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带动了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旅游经济初现端倪。境内白马山是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一(又名马嘶山),站在山顶东可眺望武当山金顶,西可俯瞰黄龙滩水库,南可望跌宕起伏的停舟山和伏龙山,北向车城全景尽收眼底,白马山有三动两静五大自然奇景。即:前山观云、后山观龙、金顶日出、石窑奇观、天马养雪,还有融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与神奇传说为一体的46处景点。其于96年被列入十堰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湖北省批准为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十堰城区极具开发价值的风景旅游区之一。
展望未来,柏林人信心倍增,计划“打好蔬菜牌,念好山水经”,把柏林建设成城郊农业富镇、生态旅游强镇。一是继续围绕城区居民“菜篮子、果盘子、花瓶子、餐桌子、茶杯子”,依托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打好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茶两大品牌,把蔬菜和茶叶产业做大,形成规模;二是开发好白马山——0荒人文山水资源,形成山水结合、动静相宜、人文与自然、乡村与城镇协调统一的特色旅游品牌,构筑白马山与堵河旅游开发的城区西部黄金旅游圈;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城乡共荣。.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5.73平方公里 | 420303101 | 442000 | 0719 | 查看 柏林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柏林社区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柏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柏林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柏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马山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白马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坡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陈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鲍化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鲍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堰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小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太山村 | ·张湾区旅游·张湾区特产·张湾区十大特产·张湾区十景·张湾区 | 0 |
---- |
查看 太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花果街道 |
花果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办事处驻花果路5号,人口51000人,面积81平方千米。下辖: 420303001001 111 二堰铺居委会 420303001002 111 花果园居委会 420303001003 111 花园新村居委会 420303001004 111 铸一新村居委会 420303001005 111 头堰居委会 420303001007 111 安沟居委会 420303001200 112 岔河村委会 420303001201 112 二堰村委会 420303001202 112 花果村委会 420303001203 220 蔡家村委会 420303001204 220 桃子村委会 420303001205 112 大路村委会 420303001206 112 安沟村委会 420303001207 112 小岭村委会 420303001208 112 茶店村委会 420303001209 112 丁家村委会 420303001210 112 陈家村委会 420303001211 112 花园村委会 |
红卫街道 |
红卫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办事处驻车西路19号,人口38000人,面积28平方千米。下辖: 420303002001 112 王湾(王湾村)居委会 420303002002 111 周家沟居委会 420303002003 111 燕沟居委会 420303002004 111 动力新村居委会 420303002005 111 界牌(界牌村)居委会 420303002006 111 袁家沟居委会 420303002200 112 曾家村委会 420303002201 112 石桥村委会 420303002202 112 炉子村委会 420303002203 112 牛场村委会 |
车城路街道 |
车城路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办事处驻车城路13号,人口73000人,面积29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镜潭沟、艳湖、康乐、张湾、东岳古台、车城西路、公园、工艺新村、人民广场、高家湾、岩岭坡、谢家。 车城路街道广场社区车城路街道是十堰,乃至湖北省汽车工业产业集群化最高的地区,拥有东风商用车公司几十个专业厂,是十堰市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驻地车城路1号,东风汽车悬架弹簧公司,东风汽车标准件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复合轴承厂,东风汽车公司十堰管理部,东风十堰汽车冲压件公司,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商用车身厂,东风客车底盘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商用车车架厂,东风汽车公司商用车总装配厂,全部坐落于本街道内。 东风商用车公司 近年来,车城街道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街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改革开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加强城市管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热情服务东风公司,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过努力,区域经济具有一定规模并形成几大特色。一是从六堰到艳湖,有宏锦、金威、新天地、锦华、咱家、新山城菜根香、美味故事等数十家高中档酒店,形成了一个以餐饮娱乐业为主的饮食服务长廊。二是在公园路形成了以嘉汇科技园、隆达电脑城为龙头的电子电脑特色街。三是依托东汽为主的配套加工业得以壮大,涌现了以香亭公司、三环博石公司、防锈厂、恩祥制造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四是以荣华公司、中商百货、武汉工贸家电、万德福大卖场、京华量贩店等为主的商贸流通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五是以家政服务、信息咨询、装饰装修等为主的社区服务业正在兴起。六是房屋租赁业得到蓬勃发展。在城市社区管理上,始终坚持以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及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创建“示范街道”为重点,突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工作,整体推进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夯实基础,实现了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水平逐年提高的目标。 车城路街道公园社区在街办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辖区企业总产值达42亿元,工业产值达3.2亿元,商业销售额达33亿元,饮食服务营业额达5.6亿元,建安运输业产值达130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3.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80元,个体私营经济收入达41亿元。同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保障等各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
汉江路街道 |
汉江路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办事处驻河南路19号,人口63300人,面积93平方千米。下辖: 420303004001 112 六堰居委会 420303004002 112 七里居委会 420303004003 112 夏家店居委会(胡家村) 420303004004 111 罗家岗居委会 420303004005 111 东风居委会 420303004006 112 银河居委会 420303004200 122 水堤沟村委会 420303004201 112 龙潭湾村委会 420303004202 112 八亩地村委会 420303004203 112 李家院村委会 420303004204 112 熊家湾村委会 420303004205 112 马家沟村委会 420303004206 112 七里垭村委会 420303004207 112 桐树沟村委会 420303004208 122 柳家河村委会 420303004209 112 凤凰沟村委会 420303004210 112 茅坪村委会 420303004211 112 梁家沟村委会 420303004212 112 刘家村委会 420303004213 112 双楼门村委会 |
黄龙镇 |
黄龙镇位于十堰城区西大门,西邻郧县,南接竹山,距市中心26千米,襄渝铁路、316国道穿境而过,汉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条绿色飘带横亘境内,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之一的黄龙滩水库座落于此。黄龙镇是一座拥有着近三百年丰厚历史底韵的古镇,素有“小汉口”之美誉。全镇国土面积133平方千米,下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现有耕地330.67公顷。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303万元,农业收入2629万元,招商引资1126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430元。 近年来,黄龙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南水北调和黄龙滩水力电站二期扩建工程两大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改革活镇、农业稳镇、招商兴镇、科教强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实施全方位开放,大跨度、立体型开发,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82.73公顷,其中设施化栽培70公顷;蔬菜年产量1025万公斤,年上市量680万公斤。多种经营初具特色,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土鸡养殖、山羊饲养、三元杂交猪饲养逐渐形成规模。渔业养殖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迅速壮大。2003年三产业产值达到4511.66万元,其比重占到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18%,黄龙堵河漂流和库区旅游业收入超过80万元,接纳市内外游客3万人。集镇规模初步形成,区域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水、电、路”等方面建设取得成效。农网、城网改造用上了放心电、-电;国债改水工程后饮用上了洁净水、卫生水;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村级公路通车总里程60.5千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面达100%。 目前,黄龙镇正在组织实施中心镇发展规划,立足自身优势,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镇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加快农业七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未来五年实现“四个翻番”,即镇区人物流、民营企业、财政税收、工农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尽快将黄龙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民富镇强、独具特色的十堰市城区西部中心城镇。. |
柏林镇 |
柏林镇地处十堰城区西郊,东与西城开发区接壤,西与黄龙镇相连,老白公路横贯其中,距市中心约25公里,辖区国土面积5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5公顷,山场面积4600公顷,辖 6个行政村1个社区,3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785户,7831人,其中农村人口4483人,辖区有金鼎集团、黄龙林场、元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市属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柏林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全镇GDP达1.7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15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818元。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乡镇、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城郊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了以柏林村为主的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白马山有机茶为主的茶叶基地;以白马山、小堰村为主的万亩速生用材林基地等,初步形成了蔬菜、茶叶、花卉、小水果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抓住全市八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机遇,先后投融资近千万元,建设了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等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美化、硬化、亮化、绿化了镇区街道,拓宽了城镇化面积,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带动了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旅游经济初现端倪。境内白马山是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一(又名马嘶山),站在山顶东可眺望武当山金顶,西可俯瞰黄龙滩水库,南可望跌宕起伏的停舟山和伏龙山,北向车城全景尽收眼底,白马山有三动两静五大自然奇景。即:前山观云、后山观龙、金顶日出、石窑奇观、天马养雪,还有融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与神奇传说为一体的46处景点。其于96年被列入十堰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湖北省批准为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十堰城区极具开发价值的风景旅游区之一。 展望未来,柏林人信心倍增,计划“打好蔬菜牌,念好山水经”,把柏林建设成城郊农业富镇、生态旅游强镇。一是继续围绕城区居民“菜篮子、果盘子、花瓶子、餐桌子、茶杯子”,依托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打好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茶两大品牌,把蔬菜和茶叶产业做大,形成规模;二是开发好白马山——0荒人文山水资源,形成山水结合、动静相宜、人文与自然、乡村与城镇协调统一的特色旅游品牌,构筑白马山与堵河旅游开发的城区西部黄金旅游圈;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城乡共荣。. |
方滩乡 |
一、基本概况 方滩乡位于城区西部,西南方向分别与花果街办和黄龙镇接壤,东北方向分别与郧县柳陂镇、五峰乡毗邻,堵河横贯境内,由此汇入汉江,上有黄龙滩大坝泄洪,下有丹江库区淹没,是一个典型的库区乡镇。辖区国土面积66.16平方千米,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1662户,6026人;其中:丹江库区5个村,37个村民小组,1301户,4742人;实有耕地面积362公顷,其中:水田70公顷,旱地292公顷。先后实施退耕还林269.5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4.4%。其中堵河漂流,月亮湖山庄闻名市区内外,是十堰城区乃至周边县市市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避暑和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城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水秀丽的方滩一跃成为十堰旅游业的一颗明珠,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社会面貌日新月异。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2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20元。 三、2004年发展规划 坚持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旅游开发为龙头,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以生态建设、优化环境为保障,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计划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00万元,比上年2708万元增长200万元,增幅7%;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比上年2120元增长100元,增幅5%;财政收入新增5万元,努力把方滩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度假区、城郊农业特色区。 四、招商引资项目资源 方滩乡现有丰富的荒山、荒地、荒滩资源,可开发旅游、农家乐、林果场、养殖、种植、砂石开采等项目,诚请有意者前来方滩共觅开发商机。. |
西沟乡 |
张湾区西沟乡地处十堰市城区西南部,东连茅箭区大川镇、房县大木镇,南接郧县叶大乡、叶滩乡,北邻花果街办,西起西城开发区。1987年由原长坪乡、相公乡合并为西沟乡。国土面积113平方千米,辖9个村,1421户,5181人,耕地面积133.83公顷,林地面积11120公顷。 西沟乡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如黄土驼峰瀑布景点、龚家沟原始森林自然景观、红岩古山寨、停舟山自然风光、石鼓寺等,为生态旅游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西沟乡拥有独特的林特资源。目前已形成近200公顷板栗、茶叶、猕猴桃基地,4.7公顷苗圃基地,200公顷梨枣、木瓜、美国灰李等经济林果基地,形成长坪、过风甜柿村,相公梨枣村等特色村。 近年来,西沟乡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促进发展”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山场、人力资源等优势,克服自然灾害等诸多困难,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推进了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11.09万元,人均纯收入2605元。 今后几年,该乡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载体,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科教兴乡,依法治乡,努力营造农民富裕、社会稳定、山川秀美、充满活力的新西沟。奋斗目标是全乡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持续、健康、稳步增长,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具体措施如下: 一、抢住南水北调机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林中套草,以草养畜工作;全面盘活山场经营权,大力开发山场资源;围绕生态保护,加大能源项目建设力度,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二、依托特色资源,大力招商引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休闲旅游资源,建设一条以南环公路为主线,以黄土驼峰、长坪画湖为景点的生态旅游黄金线;沿途新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集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山庄2—3家,培植、引导农民开办富有乡土特色的农家乐园10家;结合黄土自然景观、桑皮垭子古道遗风、东沟口奇岩、牧猪峡神韵、红门寺古庙、手扒岩险境、红岩寨古山寨遗址等景点,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全面规划,整体开发旅游资源;规划一片山场,建狩猎场,形成以狩猎场为中心,以甜柿基地、茶叶基地为重点的观光农业园区。. |
西城开发区 |
十堰西城经济开发区紧邻道教圣地武当山,西接华中水电枢纽黄龙滩电站。规划总面4.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东汽集团公司发动机厂、铁造厂、湖北虹宇化工公司等12家汽车产业企业。是东汽车集团汽车发动机的“心脏”,是湖北省百万辆汽车产业的源头,是海内外有识之士理想的投资场所。 十堰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襄渝铁路和汉十公路纵贯全境,新建成的11万伏变电站投入营运,5000门程控电话可直拨海内外,日供水10万吨自来水厂可满足全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区内有液化气站、排污处理站。金融、保险、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齐全。 围绕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重点开发机电、冶金、化工、汽车内饰、电子等工业项目;支持和鼓励投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欢迎国内个体、私营企业在开发区私营企业区投资。[1] - 开发区建设 成果 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702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819万元,规模以上企业27家。东风环保实业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已基本完成投资建设工程;天龙汽车电子电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成十堰市汽车电子工业园;华昌达投资700万元建设生产车间,已建成使用;北京京能集团投资60亿元的120万千瓦热电项目选址落户在新园区;华伟恒利公司投资800万元新上生产线;万益工贸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二期生产车间,已建成使用。 发展 扩展园区发展空间,提升招商层次。一是张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一期试点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096亩,征用花果街办大路村、丁家村、二堰村和二堰铺社区4个村(社区)土地,设计开挖土石方327.78万方,一期试点项目费用总计9898.41万元。二期工程基本全线竣工,累计完成土地平整面积4000亩,成片连块面积近3平方公里。项目争取到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4.8亿元,已到账6000万元。按照“开用结合、及早布局”原则,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初步规划“京能工业园、东风汽车新区、香港工业园”3个功能园区。其中,总投资60个亿,占地1500亩的京能集团120万千瓦热电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二是十堰汽车电子工业园。按照区政府确定的将杨家沟已平整的200亩地建成十堰电子工业园的要求,西城开发区年初成立专班,经过调查、公开招商、项目洽谈等,确定以业主整体规划开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服务设施的建园模式。汽车电子工业园工程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计划用2—3年完成,园区用地规模约2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其中厂房投资为1亿元。二期工程计划在3—4年内完成300亩的开发建设,投资建设额为3亿元。经多次商谈,与湖北天龙汽车电子电器工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开发投资协议,确定天龙公司为电子工业园投资主体,于9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三通”(水、电、路)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整体形象。近年来,随着西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园区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开工,西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开发区把辖区“三条道路”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提升开发区整体形象。同时,积极争取惠农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 |
十堰工业新区 |
十堰工业新区,东起凯旋大道,西至张湾区柏林镇,南起规划中的三峡路,北至福银高速公路十白段,规划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可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 十堰工业新区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已完成土地平整4平方公里,内部道路、供水、供电、电信、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健全,对外连接的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风神大道即将动工兴建。十堰工业新区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已接洽项目300余个,达成投资意向的大项目有:北京京能120万千瓦热电项目,东风商用车公司动力系统项目,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产学研基地,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专用车整车项目,广东商会广东创业园,上海市天台商会浙商工业园等。 工业新区规划已经出炉。这里的山地整理项目,造地面积将超过万亩,并将在这片“人造平原”上建设一座工业产值500亿元、人口30万的现代化西部新城。新城内,两纵两横主干道、十纵十横次干道的建设蓝图正在形成,广场、医院、学校、银行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工业新区北起十天高速,南到规划三峡路,东到四方山麓,西至西城经济开发区,包括建设大道,风神大道,发展大道,凯旋大道,车城西路等在内的主干道。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十堰市张湾区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能力,实现一个地区的跨越发展,由政府在所辖区域内经济发展相对超前的乡、镇、区特别设的以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为主要目的的行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