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营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在胡家营镇内为较好,东与店子沟村,西与溪沟村相邻,北与郧西县羊尾镇以江之隔,316国道,襄愉铁路穿村而过。村内有十堰市第二运输石油库,有胡家营火车站及装卸货场。
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66户,1018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内现有土地13公顷,山林面积10455亩(其中;公益林774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货物运输货物装卸为主,以森林绿化,农业生产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321114 | 442000 | 0719 | 查看 胡家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桥村 |
大桥村位于郧县西南边陲,襄渝一二线铁路及316国道穿腹而过,全村3个村民小组,460户,1740人,劳动力1044人,全村 面积6588.7亩,其中:水田150亩,旱地687亩,林地5748.7亩,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全村有贫困户268户1040人.精准扶贫筛选出了115户515人。现有五保户11户,11人,低保户49户,90人。 村党支部建立于1960年,下设三个党小组。发展至今已拥有党员人数27人,其中:学历构成中,高中以上学历9人,占33%,初中学历的5人,占19%;小学(高小)有13人,占48%;在年龄构成中,60岁以上的13人,占48%;40-50岁为7人,占26%;30—40岁的为7人,占26%; 自2007年冬开始,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共有办公室四间,会议室两间,接待室一间。初步开始利用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办公。 |
麒麟村 |
麒麟村地处鄂西北大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周边与胡家营镇白塔村、富家河村、洞沟村、陈庄村为邻。现有5个村民小组,398户,1618人,耕地面积1680亩,其中:水田250亩,坪地20亩,坡地1410亩。山林面积10620(其中退耕1100亩,公益林58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核桃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百塔村 |
百塔村与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毗邻属胡家营镇重点口子村之一。百塔沟村于2002年由杨家院村、大垭村、百塔村三村合并一村,全村6个自然组456户,1792人,实居住人口1380人,土地以坡地为住,耕地面积村3500亩,其中水田100余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核桃为主,以木瓜、养殖业为辅方式发展实施,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俩河口村 |
两河口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东大门村,于鲍峡镇余家湾村交界,是一个口子村;也是两省三阳区交接的一个口子村。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327户,1408人。版图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8亩,山场面积6238亩,地形是九山二水一分田的格局,两河口村地外山大地少,加支土地希诗,没有发展的前途,到2010年发展结构调整种植二花(金银花)产业100余亩,两河口村在90年代响应国家和省、市、阳区号召,实施退耕还林326亩,形成了绿山傍水的绿色山村。 2014年两河口村起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通过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秀丽村庄、和三建五改项目实施推行。 如今两河口村正逐步围绕把农村建设得更象农村的一个整体思路,抢抓“四化同步”项目的绿色秀美村庄。 未来的两河口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必将日新月异,越来越美好。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胡家营镇南部,周边与富家河、洞沟、两河口、麒麟村为邻。距镇政府约5公里,2014年农民纯收入4200元。 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485户,1860人,耕地面积700亩,山林面积12180亩(其中退耕700亩,公益林5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方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富家河村 |
富家河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南边陲,自然条件恶劣,周边与陈庄、麒麟、焦园、土地沟、大南沟村为邻。 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325户,1238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3890元。村内现有土地1200亩,山林面积14000亩(其中退耕600亩,公益林4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胡桑为主,以养殖业为辅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土地沟村 |
土地沟村位于鄂陕两省交界处,西与陕西中厂镇黑水沟村相邻。东与胡家营镇富家村毗邻,南与焦园村相接,北靠上红村、漆沟村,距车城十堰85公里、胡家营镇13公里,是胡家营镇最偏远的一个村。现在职村组干部4人,辖三个村民小组,220户,846人,全村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4.8公里,最高海拔780米,辖区面积1.2万亩,林地面积9300余亩,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地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在800mm左右,年均气温在16℃,土壤以黑壤土为主,土质较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土地沟村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按照以桑蚕产业为主,药材种植、香菇生产、畜禽养殖和地方特色观光旅游为辅的“一主四辅”发展思路,有力推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全村共发展桑园面积1200余亩,初步建立起了蚕桑种植、蚕茧加工、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科技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综合配套发展格局。全村发展公路里程16.6公里,其中硬化通村公路14.8公里,“十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开通了“郧阳区——十堰——土地沟村”的农村公交客运班车,土地沟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来,通过环境整治、房屋改造、村庄亮化、环境美化、创建生态文明、扬五和活动等途径,突出村庄生态特色产业建设,着力打造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型村庄旅游典范,建立了移动机站,地方通讯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村庄建设初具雏形,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提高.村庄房屋实现整体绿化,“一建五改”农户较快普及,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创新力度明显加强。全村实现户平一名科技明白人,每人掌握有1-2门致富实用技术,安全饮用自来水入户率98%以上,电视入户率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全村社会稳定,无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土地沟村2013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桑蚕产业发展模式等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的嘉奖。2012年省农业厅、农科院把土地沟村确定为桑蚕产业间作套种示范村,土地沟村的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授予国家际示范合作社,同时被省、市、区定为“示范合作社”,2009年6月被湖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14年4月被评为全省宜居村庄示范村,2014年12月郧阳桑蚕协会、桑蚕茧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安全地理标志称号,合叶桑蚕合作社2014至2015年被省财政评为蚕桑产业发展创新试点试范社,同时土地沟村连续多年被市、区评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十堰市确定为郧阳区12个生态家园村建设之一。 目前,土地沟村正围绕;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一个整体思路:抢抓全省’四化同步’项目、十堰市城乡生态、经济带建设等两大机遇;加大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实施好精准扶贫工作督导等三大力度;坚持’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复归’等四大特色;努力做到道路畅通常态化、庭院美化、污水净化、生态绿化、产业规模化、设施景观化、村内运作规范化等’七化;正在按照最美乡村、生态经济文化村,绿色幸福村等建设要求实施。 未来的土地沟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必将日新月异,越来越美好! |
焦园村 |
焦园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南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较差,周边与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石梯村,胡家营镇白塔村、富家河村、土地沟村为邻。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66户,562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3430元。村内现有土地40.2公顷,山林面积802公顷(其中退耕50.8公顷,公益林751.2公顷)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核桃为主,以甜杆酒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洞沟村 |
洞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南边,自然条件恶劣,属本镇最差最穷的一个小山村,洞沟村与镇政府距35公里,周边与百塔村、麒麟村、陈庄村、鲍镇水西沟村、赵湾村相邻。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65户,556人,2014人均纯收入3030元,村内一,现有耕地90公顷,山林面积35160亩(其中村集体公益林1万亩),村内以养殖牛、羊、蜜蜂为主,以发展核桃、天麻为辅经济发展。 |
大南沟村 |
南沟村位于胡家营镇政府的西北方,村部据镇政府约4公里,四周与将军、大桥、店子、富家、两河、陈庄、漆光七个村交界。 一、概况:南沟村现有四个村民小组,259户,1008人,现有党员22名,其中70岁以上12名,40岁以下3名,耕地面积1445亩,山林面积12960亩。 二、村区域分布情况:南沟村全长7.5公里,有4个大点的公支沟即小南沟、曾家沟、红庙沟、武昌沟。通村水泥硬化路面3.78公里,其余5.5公里未硬化。2013年南沟口新架一座全长60米的大桥;现保留了一个教学点。 三、村基础设施:原村部年久老化已成危房,于2012年冬全部翻新,一楼做为学校,二楼为村部,场地已硬化。 |
将军河村 |
将军河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北边陲,与大桥村、胡家营村、郧西县交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515户,2431人。版图面积130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15亩,山林面积13250亩,地形是七山五水一分田的格局,将军河村山大地少,加之土地贫瘠,没有发展的前途,到2013年发展结构调整种植木瓜产业800余亩,将军河村在2003年响应国家和省、市、县区号召,实施退耕还林300亩,形成了绿山傍水的绿色山村。 如今将军河村正逐步围绕把农村建设得更象农村的一个整体思路,抢抓“四化同步”项目的绿色秀美村庄。 未来的将军河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必将日新月异,越来越美好。 |
洄水沟村 |
洄水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汉江沿岸,自然条件较差,周边与冻青、将军河、大桥村、鲍峡镇余家村、水西村、小洄水沟村为邻。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15户,738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3780元。村内现有土地1118亩,山林面积11180亩(其中退耕398亩,公益林398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养殖业为主,以畜牧业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冻青沟村 |
冻青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汉江沿岸的一个偏远村,冻青沟村是由原三岔村、冻青村、老庄村三村合并为冻青沟村。位于孤山电站上游2公里处,汉江河边,紧邻316国道。 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410户,2152人,实居住人口中1486人,耕地面积村2750亩,其中水田90亩,山林面积32900亩,冻青沟村现有古民居14栋,古庙2座,古寨1个,古树7棵,养殖专业户9户(牛、羊、兔)清香核桃基地275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核桃、木瓜、小水果,养殖业、旅游等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店子沟村 |
店子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北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较差,周边与南沟村、将军河村、胡家营村、漆沟村为邻。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09户,722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3985元。村内现有土地885亩,山林面积8800亩(其中退耕320亩,公益林28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板栗、蔬菜为主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胡家营村 |
胡家营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在胡家营镇内为较好,东与店子沟村,西与溪沟村相邻,北与郧西县羊尾镇以江之隔,316国道,襄愉铁路穿村而过。村内有十堰市第二运输石油库,有胡家营火车站及装卸货场。 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66户,1018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内现有土地13公顷,山林面积10455亩(其中;公益林774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货物运输货物装卸为主,以森林绿化,农业生产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漆沟村 |
漆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汉沿岸,地理位置恶劣,自然条件较差,周边与陕西省白河县交界,与胡家营镇胡家营村、店子沟村、木瓜沟村为邻。 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355户,1296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3760元。村内现有土地1981亩,山林面积700公顷(其中退耕540亩,公益林8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香菇为主,以香菇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木瓜沟村 |
木瓜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北边陲,与上红庙、沙沟、漆沟村交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305户,1113人。版图面积83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80亩,山林面积8200亩,木瓜沟村山大地少,加之土地贫瘠,没有发展的前途,2010年发展结构产业,种植木瓜产业1200余亩,木瓜沟村在2003年响应国家和省、市、县区号召,实施退耕还林600余亩,形成了绿山傍水的绿色山村。 村内主导产业以木瓜、金银花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模式实施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未来的木瓜沟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必将日新月异,越来越美好。 |
上红庙村 |
上红庙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北边陲,与土地沟、木瓜沟、沙沟、漆沟村交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305户,1167人。版图面积1045.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110亩,山林面积14570亩,地形是七山五水一分田的格局,上红庙村山大地少,加之土地贫瘠,没有发展的前途,到2013年发展结构调整种植核桃产业1000余亩,上红庙村在2003年响应国家和省、市、县区号召,实施退耕还林1052亩,形成了绿山傍水的绿色山村。 如今上红庙村正逐步围绕把农村建设得更象农村的一个整体思路,抢抓“四化同步”项目的绿色秀美村庄。 未来的上红庙村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必将日新月异,越来越美好。 |
沙沟村 |
沙沟村位于郧阳区胡家营镇西部,316国道穿境而过。全村4个村民小组245户,868人,全村面积13036亩,其中水田15亩,旱地1061亩,林地8960亩,其它3000亩,(其中退耕355.9亩,公益林700亩)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9万元,其中种植业180万元,劳务性收入260万元,养殖业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村内主导产业蔬菜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发展规划,以壮大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