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乡位于郧县西北边陲,鄂陕交界,郧庙路穿腹而过。东与南化塘、杨溪铺连连,南与青曲、城关镇交界,西与郧西三官洞毗邻,北与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接壤,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的最捷径要道。大柳乡属于革命老区,是老一辈革命家李先、-等中原突围时利用大柳天然屏障赢得了胜利,为解放郧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乡总人口1.2万人,版图面积372平方公里。
大柳乡地处秦巴余脉,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呈环状,年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时间短,平均海拔850米,日平均气温9—12度,最高月(七月)为28度,最低月为1—5度,年均温差33度,年均降水量550mm,无霜期为210天。
大柳乡自民国时期设区公所至今,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鄂陕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发扬老区革命精神,扬长避短,谱写了大柳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大柳乡先后被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单位”、“小城镇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乡政府设立在杨家村集镇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2万人 | 372平方公里 | 420304200 | 442000 | 0719 | 查看 大柳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金堂村 | - | - |
---- |
查看 金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左溪寺村 | - | - |
---- |
查看 左溪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
黄龙庙村 | - | - |
---- |
查看 黄龙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松树湾村 | - | - |
---- |
查看 松树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余粮村 | - | - |
---- |
查看 余粮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杠子沟村 | - | - |
---- |
查看 杠子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双坪村 | - | - |
---- |
查看 双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泉村 | - | - |
---- |
查看 白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杨家村 | - | - |
---- |
查看 杨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十字沟村 | - | - |
---- |
查看 十字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柳树村 | - | - |
---- |
查看 大柳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华家河村 | - | - |
---- |
查看 华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安阳镇 |
郧县安阳镇地处丹库区,是郧县的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这时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山清水秀,膏腴千顷,是一代哲人杨献珍的故乡,鄂西北第一个党小组便诞生于此。 (一)基本情况 安阳镇位于县城东郊、汉水北岸、丹江库区腹地。东西、南北最大距离13公里和20公里,田地面积182.45平方公里。东南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接壤,北与我县高庙、白桑相连,西与杨溪为邻。全镇国土面积20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85个村民小组,8398户,32668人,其中农业人口31217人。 (二)自然条件 安阳镇镇耕地面积5.6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坪地2.3万亩,坡地1.5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32.1%、41%、26.8%,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79亩,人均当家地0.8亩。大体构成了“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用地格局。全镇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年降雨量800毫米。安阳镇地处汉江沿岸,水资源可挖掘潜力较大。辖区内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年降雨量800毫米。境内有巨家河、挡子沟、老虎道等水库12座,大小库塘216口,总蓄水能力2600万平方米。 (三)地理条件 安阳镇地处东径100°12-110°25,北纬32°43-32°52。地势中低南北高,汉江河水穿境而过,巨家河、老虎道两座大型水库灌溉。着北部万亩良田,郧丹公路横贯东西。全镇依山傍水,山川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阳光充沛、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安阳镇地处丹郧结合部,东临丹江,西接县城,水陆皆通,距县城仅34公里,离十堰不到70公里。全镇辖区内公路通车里程达96公里。 (四)农产品资源 安阳镇曾是十堰市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粮仓”之美誉,镇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建有鄂西北地区最大的万亩西甜瓜生产基地,其中以“京欣1号”为代表的早春小籽瓜和以“黑蜜2号”为代表的中熟无籽瓜,已成为十堰地区的精品名牌农产品。盛产的优质安阳黄酒、安阳麻油、安阳大米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已在十堰地区享有良好的口碑。 (五)矿产资源 安阳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种明矾石、白云石、石灰石、石棉、砂金等,有二龙山金矿、元山石棉矿、罗河明矾石矿、老虎道白云石矿、刘家沟采石区等采矿点。. |
杨溪铺镇 |
杨溪铺镇位于郧县县城东、北两部,面临汉江、背靠群山,209国道、郧丹公路、桂南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素有郧县“东大门”之称。该镇现辖23个村,113个村民组,8400余户,总人口3.5万多。辖区版图面积2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390亩(水田面积11490亩),林特多种经营面积达2.2万亩,其中茶叶、柑桔、板栗、梅子、奈李以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而远近闻名,“桂龙云剑”茶连续5年在国内外茶叶评审活动中获得金奖。境内铁矿、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天然建筑石料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骨干工作企业涉及精密铸造、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化工建材、矿产开发等。风景名胜有鲍家寨、黑龙泉。近年来,该镇干群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三个文明”建设跃上了新台阶。2004年,杨溪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05亿元,民营经济总收入达1.4亿元,财政收入达189.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13元。. |
青曲镇 |
青曲镇——“郧县人”的发祥地,位于郧县西北边陲,地处汉江河北岸,东靠大堰,北依大柳,西与郧西县河平镇毗邻,南与柳陂、辽瓦、安城隔河相望,郧漫公路横穿其中,汉水自西向东直流而下。总面积25.45万亩,其中非耕地20.58万亩,可耕地3.35万亩,水域面积1.52万亩,镇东西为27.5公里,南北为55公里,有“葫芦”状之版图。 镇西跨东径110°34’-110°41’,此纬32°49’-32°59’,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4℃——16℃左右,日照1852小时,年均降雨量820mm,境内沟壑纵横,地势多姿,地貌复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无霜期240天,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农业以小麦、水稻、红薯、芝麻、豆类为主,多种经营以柑桔、脐橙、苹果、龙须草、乌桕、桐籽为主,企业以矿石开采为主,其水资源十分丰富,大小河流量呈网状分布,年平均流量为1.5立方米/秒的曲远河自北向南流经全镇9个村,以此水为源的东西两大堰渠,灌溉着全镇近万亩的水田、万亩梯地、万亩果园、曲远河、滴水岩相距不到5公里的两个梯次电站装机容量3000千瓦,象两颗明珠镶嵌在曲远河上,年发电量1500万度以上,为青曲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全镇现辖4个管理区,24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6690户,24265人,1999年粮食总产量958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286万元,财政综合收入125.4万元,人均所得纯收入1412元。 青曲镇政府驻地曲远河下游盆谷地带,曲远洒由北向南直流而下,四宝山、火炬岭东西相邻,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交通不发达的解放前,这里是上郧西下郧阳府(现郧县城)必经之地和中点站。解放后随着“两郧(郧县、郧西)”公路的开通,加上政权机构的建设,大量居民和经商人员云聚公路两旁居住,人口急剧增加,人流量逐年加大,边贸市场不断活跃,为青曲镇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
白桑关镇 |
白桑关镇地处秦岭余脉,位于郧县东北部,209国道穿境而过,距车城十堰仅70公里,是入豫通陕的必经之地。全镇辖27个行政村(场),面积220平方公里。境内四季明显,气候适宜;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俯拾皆是:石佛寺“阴阳街”上,“刘海砍樵”为生;战马沟里,樊梨花结寨屯兵;到白桑关,“十里两座庙,两里三座桥”,上有“凤凰抢窝”,下有“金龟出洞”,“四大金刚”一边站,“三个大王”守对面;上了雷锋垭,山高路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白桑“关”字因此得名,后设“207”,是国防工程重地,天然人工辉映,风光奇绝秀丽。历史上的白桑关因交通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近届党委、政府在百年老街上建了白桑新镇,推进地方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确立了石材兴镇、药材富民战略,以崭新的面貌、优惠的政策,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和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开发、共图发展!. |
南化塘镇 |
南化塘镇位于十堰市郧县东北边陲,地跨鄂豫陕三省,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既是全省27个重点老区镇之一,也是郧县农业大镇、人口大镇、边贸重镇。全镇辖43个行政村,271个村民小组,13564户,57399人,其中农业人口12092户,53555人。版图面积4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671亩(水田10470亩,坪地19755亩,坡地31440亩),荒山面积46万亩,水域面积2.1万亩。集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8万人。全镇通公路总里程达到450多公里,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90%的村民小组通公路。电力建设发展迅速,已实现了村村通电。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2001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20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8000吨,财政收入实现320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1469元。. |
白浪镇 |
郧县白浪镇位于鄂西北边陲,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毗邻,西北与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接壤。“一脚踏三省,鸡鸣惊三边”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全镇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649户,总人口11513人,国土面积6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0亩。 白浪是一九八七年撤区建乡时成立的新机构,一九九六年撤乡建镇,一九九八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之一,2001年乡镇区划改革,保留为郧县18个乡镇之一。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6000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万元。 【自然资源】 白浪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已探明开发的矿产资源有水秀石、米黄玉、大理石、耐火土等十余种。水秀石储量在全市名列榜首,白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据统计:三边自然景点有二十多外,主要有狐狸洞、大眼庙、一脚踏三省友谊碑、隔河相望的明清一条街、钟鼓楼、平浪宫等,这些旅游景点是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白浪农产品丰富,主要品种有桐籽、梓子、龙须草、蘑芋、蚕茧等,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黄姜已成为全镇的一大支柱产业,黄姜面积已达8000亩,产量1600万斤,年产值1600万元。 【集镇建设】 白浪镇集镇已初具规模,边贸经济日益活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一个东西长2600米,南北长2500米,宽20米的“十”字大街已形成,群楼鳞次栉比,公益建筑设施齐全,基本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集镇功能明显增强,吸引外来民营业主25家,集镇人口达到3500人,边贸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 【荣誉称号】 近年来白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市场活跃,镇泰民安的新局面,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模范镇”、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三等奖”、“文化先进镇”、“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
刘洞镇 |
郧县刘洞镇位于郧县东北部边缘,地处丹江东游,系秦巴余脉,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85.5公里,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寺湾乡毗连,东南与郧县谭山为邻,西北与素有“一脚踏三省”的白浪镇相依,南与黄柿接壤。全镇辖3个管理区,18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59人。总耕地面积1981.5亩,其在水田2160亩,坪地6675亩,坡地10980亩。 支柱产业 黄姜是刘洞镇一大优势产业,黄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刘洞镇得天独厚的位置及其自然条件适合黄姜生长,且品质好、产量高。目前,全镇共有18个村发展种植黄姜,种植总面积达8000亩,年产量660余万公斤。全镇黄姜种植规模较为分散,其中以姚沟、子沟、百马三个村较为集中。 蚕桑业是刘洞镇另一支柱产业。目前,全镇的桑园面积已近1000亩,年收获生茧7万余公斤。同时,该镇发展的45万余株的专业桑园,将于2002年收获见效。 龙须草是“郧县三宝”之一,也是刘洞镇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该镇有龙顺草基地8000亩,年产龙须草100万公斤,以龙须草为原料编强的草毯和以丝线为原料编织的丝毯出口国外。 矿产资源 刘洞镇资源较为丰富,有大理石、重晶石等矿产储量可观,特别是大理石品种齐全,米黄玉为其中之上品,目前,该镇杨河、骆庄、李家三个村已开始开发大理石,矿口达8个,从业人员200余人,庙坪、程营、杨台三个村的大理石有待开发,寻求对外招商。 优惠政策 为吸引外地个体工商户到此务工经商,该镇出台了“四个一”的优惠政策,“四个一”即为外地工商户提供一个非农户口,一处经营门面,一份宅基地,一份菜园地,到九九年底全镇民营户达880家,九八年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 |
谭山镇 |
郧县谭山镇地处鄂豫交界,秦巴之麓。南望武当,东向南阳。绕209国道,萦两河(滔河、丹江河)清流。山似贫而定石深藏,地似薄而物产丰饶。全镇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镇辖29个行政村、190个村民小组,2.9万余人,耕地面积3.4万亩。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770mm左右,无霜期约250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光照射条件强,昼夜温差均衡。 谭山镇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山场面积大,山场资源十分丰富,矿山资源以米黄玉大理石为主,据地质专家探明,境域内大理石资源总储量约在350万立方米以上,按目前开采量3.5万立方米来算,足可开采100年。不论其储量,还是品质,都是国内少有乃世界罕见,是装饰装璜、工艺雕刻、保健用品的上佳材料。目前开发的龙凤玉枕、玉杯、玉桌、锁套、板材等二十余个系列品种畅销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港澳台及内陆各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山林资源以松柏、龙须草、桐籽、木梓为主,以及野枣、甘草、牡丹、远志、地黄、当归、黄姜、山楂、杜仲等中药材植物为主。山林动物资源以锦鸡、野兔、果子狸、山鸡、班鸠、全虫、黄安蛇、大王蛇为主。粮食作物以红薯、玉米、小麦、大豆为主。 谭山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她毗邻河南省、陕西省,历来被称作是“三省结合部”,具有“桥头堡”作用,加之该镇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系日益完善,通信(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通讯、电力、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沿用下来的每年的3月18日物资交流大会,更是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客商云集谭山,从事各类商贸交易活动。 谭山交通优势十分明显。209国道贯穿全镇,以209国道为轴线,辐射刘洞、梅铺的谭刘、谭梅路及村组道路全长280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大网络。全镇村组通路率达100%。 谭山投资环境优越。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在土地、户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派出所推出了“先行赔承诺制”;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上门借贷、存储服务政策,教育、卫生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办法,为广大客商大开绿灯,确保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谭山镇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教育先进乡(镇)”,2000年被省综治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多次荣获市县“安全文明乡镇”、“红旗单位”称号。. |
梅铺镇 |
梅铺镇位于郧县东北部,地处两省(湖北、河南)三县(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市、郧县)交界处,滔河水穿腹而过。版图面积109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6140户,27660人。 梅铺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远古的猿人遗址和恐龙骨骼、恐龙蛋化石地址遗迹,素有“人类的发祥地、恐龙故乡”之称。地形以丘陵为主,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主产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等,红薯是梅铺镇的土特产,年产红薯8000万斤。境内探明有重晶石、大理石、铁矿石等矿石资源。境内西沟口村的猿人洞和李家沟村的恐龙骨骼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境内现已有铁合金厂、大理石厂、王河电站、郧阳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 梅铺从古至今,群贤辈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推动历史前进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交通便利、水电水利充足,通讯便捷,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城镇化扎实推进,科教文卫、金融商贸日益繁荣,各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是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梅铺镇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佳的投资环境,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和各界人士到梅铺做客交流、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
青山镇 |
青山镇系湖北省郧县五强乡镇之一,她东濒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起源地——丹江口水库,西依世界三大重型卡车基地之一的车城十堰,南望道教圣地武当山,北眺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落。地形东西狭长,南北较窄,版图面积131.5平方公里。 全镇辖25个行政村(场),145个村民小组,居民4766 户,18706人。境内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贸易活跃,水陆交通便利。 该镇地处汉江南岸,系秦巴余脉武当北麓。地形以二高山与丘陵为主,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型倾斜,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平均气温14.8℃,最低月(1月)为2.7℃,年均温差23.9℃,年均降雨量为788.9毫米,无霜期为237天,蒸发量为1498.9毫米。 该镇自八七年建制至今,十多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紧紧围绕“立足山场,着眼市场,发挥优势,超常发展。调整布局稳抓粮,长抓林特短采矿,舞活‘青龙’兴办厂(场),畜牧生产大发展,青山汽配名远扬,抓好流通活农商”的发展思路,实干快上,一年一个新台阶。 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1亿元,财政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1元,村组集体经济纯收入300万元,四级企业达1130家,产值7580万元,尤其是茶叶、汽配、矿石三大支柱产业和新兴小集镇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把社会各项事业推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该镇被誉为“中国国际名茶之乡”。. |
茶店镇 |
¡¡¡¡ÔÇÏØÏ½Õò¡£1950Ä꽨²èµêÇø£¬1958Äê¸Ä¶«·½ºì¹«É磬1975Äê¸üÃû»¨µê¹«É磬1984Äê»Ö¸´²èµêÇø£¬1987ÄêÉèÕò¡£Î»ÓÚÏØ¾³Äϲ¿£¬±±¿¿ºº½£¬¾àÏØ¸®11¹«Àï¡£Ãæ»ý90ƽ·½¹«ÀÈË¿Ú2.9Íò¡£209¹úµÀ´ÓÕòÖд©¹ý£¬Éñ¶¨ºÓ¡¢¶¸ÆÂºÓ´Ó¾³ÄÚÁ÷¹ý£¬¾³ÄÚÉèÓÐËĸöÂëÍ·¡£Ï½Íõ¼ÒÍå¡¢Îä¼Ò¹µ¡¢»¨Ãí¹µ¡¢²èµê¡¢ÃÛ·ä¡¢¶¸ÆÂºÓ¡¢´óÁëɽ¡¢ÄϹµ¿Ú¡¢Ôø¼Ò¹µ¡¢Ó¥ÎÔ¹µ¡¢Ô°Í¨Ë¡¢»Æ¼ÒÎÑ¡¢³¤Áë¹µ¡¢³¤Æº¡¢Éñ¶¨ºÓ¡¢²Ì¼ÒÁë¡¢¶þµÀÆÂ¡¢ºìÑÒ×Ó¹µ¡¢Íõ¼ÒÁë19¸ö´åί»á¡£Å©ÒµÒÔСÂó¡¢Ë®µ¾¡¢ÓñÃס¢ºìÊíÖÖֲΪÖ÷¡£ÏçÕòÆóÒµÓÐÆû³µ¸Ä×°£¬Æû³µÅä¼þ£¬Å©»úÖÆÔ죬ש¡¢É°Ô¤Öƹ¹¼þ£¬Ê³Æ·¼Ó¹¤µÈÐÐÒµ¡£1995ÄêÊ¡Õþ¸®ÃüÃûΪ¡°³þÌìÃ÷ÐÇÏçÕò¡±¡£ª¥.¡¡¡¡[¸ÐÐ»ÍøÓÑ"dc521"·ÖÏí´ËÄÚÈÝ¡£] |
柳陂镇 |
¡¡¡¡ÔÇÏØÏ½Õò¡£ÊÐÊ߲˻ùµØ¡£1950Ä꽨ÁøÚéÇø£¬1958Äê¸Äºêΰ¹«É磬1961Äê»Ö¸´ÁøÚéÇø£¬1975ÄêÉèÁøÚ鹫É磬1984Ä긴ÖÃÁøÚéÇø£¬1987ÄêÉèÕò¡£Î»ÓÚÏØ¾³Äϲ¿£¬¾àÏØ¸®7¹«Àï¡£Ãæ»ý72ƽ·½¹«ÀÈË¿Ú3.6Íò¡£209¹úµÀ´Ó¾³ÄÚ´©¹ý£¬±±²¿ÑؽÓпͻõÂÖÍùÀ´¡£Ï½»ÆÆº¡¢Çʵ¡¢¸ßÁë¡¢ÎâÓйµ¡¢ÖܼÒÍå¡¢¿ÚǰÍå¡¢Åí¼Ò¸Ú¡¢À¶ÓÐÑÒ¡¢É½¸úǰ¡¢ºÓ¿Úµê¡¢Öì¼ÒÍå¡¢À¶¼Ò¸Ú¡¢¶Î¼Ò¹µ¡¢Ò×¼ÒÛë×Ó¡¢ÁÁ×ÓÍå¡¢Áõ¼ÒÇÅ¡¢Êæ¼Ò¹µ¡¢Ðù¼Ò¹µ¡¢ºØ¼Ò¹µ¡¢Íڶϸڡ¢ÂíÌã¹µ¡¢Íõ¼Òѧ¡¢´óÁëÌá¢ÄëÅ̹µ¡¢ÅèÒ¤µê¡¢Ö½·»¹µ¡¢Ê¯³¡¹µ27¸ö´åί»á¡£¾³ÄÚÓÐÁøÚéºþ¡¢ÄϺþ¡£Å©ÒµÒÔÖÖֲСÂó¡¢Ë®µ¾¡¢Ê߲ˡ¢¸ÌéÙΪÖ÷¡£ÏçÕòÆóÒµÓÐÌÔ½ð¡¢Ó¡Ë¢¡¢Å©»úÐÞÔ졢ʳƷ¼Ó¹¤¡¢×©Íߵȳ§¡£½¨ÓжõÎ÷±±Î¨Ò»µÄÁÖÒµ²¥ÖÖ·É»ú³¡¡£1992ÄêÊ¡Õþ¸®ÃüÃûΪ¡°³þÌìÃ÷ÐÇÏçÕò¡±£¬1994ÄêºØ¼Ò¹µ´åºìÕ¯×Ó·¢ÏÖ¿ÖÁúµ°»¯Ê¯Èº¡£ª¥.¡¡¡¡[¸ÐÐ»ÍøÓÑ"bastenno9"·ÖÏí´ËÄÚÈÝ¡£] |
鲍峡镇 |
鲍峡镇位于郧县西南边陲,是个历史悠久的集镇,东与车城十堰城区接壤,西与胡家营镇毗邻,南与竹山、竹溪相连,北与五峰乡相交,有""入陕进川""之咽喉,两竹(竹山、竹溪)两郧(郧县、郧西)之中转之称,是郧县的一个口子乡镇。境内交通发达,316国道、鲍竹公路、襄渝铁路呈Y字型穿镇而过,镇内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汽车客运站,每天车流量上千辆、人流量上万人,自古为""兵商必争""之要塞。镇政府机关现设于鲍家店村三组。全镇辖25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7544户,31251人,版图面积400平方公里。鲍峡镇地处汉江南岸,境内群峰林立,绵延起伏,南有苍浪山,北有迷魂嶂,两山之间形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大河谷地。最高峰为苍浪山,海拔1824.7米,比巍巍武当山金顶高出近200米。全镇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温度过度地带,南北气候兼而有之,气候温和,平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6℃,最高月(7月)为39℃,最低月(1月)为零下3℃,年均温差23℃,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无霜期254天,蒸发量为1750毫米。 二、历 史 沿 革 1985年在花园村发现了晋朝的墓穴,说明鲍峡镇至少在晋朝前就有人安家落户。1948年,鲍峡镇曾划归陕西省白河县管辖,1949年12月划归湖北省郧县管辖,隶属于鲍峡区。1987年撤区建镇,鲍峡区和鲍家店镇一分为二,分解成鲍峡镇、胡家营镇、东河乡。2001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东河乡划归鲍峡镇,组建成新乡镇,合并后的鲍峡镇政府仍设在鲍家店村三组原址。. |
胡家营镇 |
胡家营镇位于郧县西南边陲,是鄂陕两省五县(郧县、郧西县、白河县、竹山县、竹溪县)结合部,西与陕西省白河县及竹溪交界,北与郧西县隔河相望,东与鲍峡镇、五峰乡接壤,南与鲍峡镇和竹山县毗邻。老白公路横贯全镇30公里,镇内设有将军河、胡家营两个火车站,是进陕入川的必经之地,素有“鄂之门户、川陕咽喉”之美称。自古为“兵商必争”之要塞。镇政府机关现设于大桥村宁家坪。全镇26个村,1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人,以汉族为主。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 胡家营镇地处汉江南岸,地形以山地为主,以势为南北走向,平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6℃,最高月(7月)为39℃,最低月(1月)为零下5℃,年均温差23℃,年均降雨量为900毫米,无霜期254天,蒸发量为1750毫米。. |
谭家湾镇 |
谭家湾镇位于湖北十堰市郧县。下辖: 420321115001 121 水乐园居委会 420321115200 121 谭家湾村委会 420321115201 122 十方院村委会 420321115202 121 西茶亭村委会 420321115203 220 核桃树垭村委会 420321115204 121 东茶亭村委会 420321115205 220 陈家墁村委会 420321115206 220 香炉山村委会 420321115207 220 五道岭村委会 420321115208 220 圩坪寺村委会 420321115209 220 郑家河村委会 420321115210 220 龙泉村委会 420321115211 220 黄畈村委会 420321115212 220 青山村委会 |
城关镇 |
郧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设城关镇至今。位于县境中部,汉江北岸。面积34.6平方公里,人口8.2万。水陆交通发达,两郧(郧县—郧西)公路、209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建有客货运码头各1个,郧丹客货轮船昼夜穿梭。辖菜园、武阳岭、牧场沟、红桥4个村委会和朝阳、小西关、北门坡、郧阳一中、水库、广场、商场、沿江、神鹰、人民、水厂、东大楼、西大楼、东岭、前进、新郧、岭头、城东、大庆、城西、中心巷、郧阳路、铸造厂2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建材、塑料、汽车改装、饮食服务等行业为主。农业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 |
大柳乡 |
大柳乡位于郧县西北边陲,鄂陕交界,郧庙路穿腹而过。东与南化塘、杨溪铺连连,南与青曲、城关镇交界,西与郧西三官洞毗邻,北与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接壤,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的最捷径要道。大柳乡属于革命老区,是老一辈革命家李先、-等中原突围时利用大柳天然屏障赢得了胜利,为解放郧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乡总人口1.2万人,版图面积372平方公里。 大柳乡地处秦巴余脉,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呈环状,年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时间短,平均海拔850米,日平均气温9—12度,最高月(七月)为28度,最低月为1—5度,年均温差33度,年均降水量550mm,无霜期为210天。 大柳乡自民国时期设区公所至今,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鄂陕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发扬老区革命精神,扬长避短,谱写了大柳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大柳乡先后被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单位”、“小城镇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乡政府设立在杨家村集镇内。. |
五峰乡 |
五峰乡位于郧县西南方,汉江南岸,东与柳陂镇相连,南与鲍峡,胡家营镇接壤,西北与郧西涧池乡,郧县青曲镇隔江相望。辖区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40公里,版图总面积223.72平方公里。全乡现辖一个办事处(安城),38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8495户,35430人。耕地面积34845亩,人均耕地1亩。200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051万元,财政收入170万元,人均纯收入1350元。 五峰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管辖郧阳的古麋国建都于五峰的锡穴山(今五峰的牛峰包),大约在春秋中期的公元前十一世纪,据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五峰乡地形主要以二高山地为主。海拔最高为890多米,相对高差750多米。坡耕地面积22725亩,占耕地面积70%;水田6405亩,坪地4200亩,分别占耕地18%和13%。200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6145万元。 五峰乡交通主要以水陆为主。水陆可通16村,陆路主要有柳五、姚五、泥五三大干线,其中泥五路已成为五峰乡对外交通的便捷通道。 特色农业 气候总体形属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复杂,地貌的多姿,北受水体小气候影响,南又具有高山气候特征。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粮食种植的多样性。乡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土特产主要有油桐、茶叶和木瓜,其中木瓜已被全乡确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现已定植1万亩,2500亩已见收入,年产木瓜20多万公斤,纯收入20余万元。3万亩木瓜基地建成后,2005年可年产商品木瓜1500万公斤,年新增经济收入1500万元,年利税3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可增收500余元。同时,木瓜为长青果树,还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坚定不移地发展木瓜大产业,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以金铜为主。黄金主要分布在肖家河、西峰、花栗湾、黑家湾等地;石箱子山经国家地质队钻探勘测,矿石中铜的比重较大,质量较好,现已建成了安城铜矿,矿石中铜的比重较大,质量较好,现已建成了安城铜矿。汉江流域蕴藏的丰富水能资源和即将兴建的孤山电站将为五峰乡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
叶大乡 |
叶大乡地处秦巴山余脉,位于郧县西南边陲,东邻车城十堰,南接千里房陵,西靠上庸竹山,北接红岩背国营林场,汉江的最大支流——渚河穿腹而过,将其分为东西两半。全乡共辖13个村(场),55个村民小组,4490户,总人口17660人。全乡版图总面积344.7平方公里(51.582万亩),其中:山场面积36.9万亩,(林地面积38.5万亩),水面3.6万亩,村庄道路面积3.8万亩,土地面积5万亩,呈现“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地形结构为秦巴山系褶皱地带,高低落差大,最高海拔1824.7米,最低海拔247米,年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无霜期232天。 境内沟壑纵横,重峦叠嶂,资源丰富,冷暖温差大,是一座天然中药材宝库和动物乐园。全乡境内有黄姜、天麻、杜仲、黄连、金钗、何首乌、九连环、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有大鲵、羚羊、香獐、果子狸、猫头鹰、锦鸡等珍禽异兽;有广阔山场和林地资源,活木蓄积存量24万立方米,活竹存量240000万根,茶园面积1500亩,年产茶叶3.5万斤。渚河也是一座水产资源宝库,盛产鲑鱼、白鱼、鳊鱼、草鱼、鲤鱼、鲢鱼等水产品。渚河茶叶、天麻精粉、渚河葛粉已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
红岩背林场 |
岩背林场位于湖北十堰市郧县。下辖: 420321400200 123 彭家庄村委会 420321400201 220 余河村委会 420321400202 220 太阳坡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