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张掖 >> 临泽县 >> 新华镇 >> 胜利村

胜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胜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胜利村简介

  胜利村村情简介
  新华镇胜利村地处临泽县城以西15公里处,新华镇政府以东,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现有12个合作社、517户、1745人,有劳动力1013人,耕地6952亩,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民风淳朴,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3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58元。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领下,村上紧紧围绕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扣镇党委、政府发展新华大局,坚持走“结构调整看市场,抢抓机遇大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玉米制种、日光温室、高效养殖三大支持产业,现已建成6000亩的精品玉米制种基地;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87座,注册成立临泽县翠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加强了经济协作服务工作;发展养殖大户213户,肉牛饲养量3006头,生猪1910口,羊只饲养量1894只,为全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上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完成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全村517户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田渠道衬砌12.8公里,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硬化村社主干道8.6公里;修建小康住宅340户,改厨改厕323户,沼气能源建设256户,达到全村6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合(保)率均达到96%以上;建成村委会大楼和农民健身广场,配套了图书阅览室和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硬化公共场地1600平方米,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3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鼓励农户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村委会采取集体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户承包的模式,在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75亩,继续新建连片日光温室50座,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20723102 734000 -- 查看 胜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胜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胜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寨村

  大寨村是甘肃省张掖临泽县新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723102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0723。邮政编码为73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36 ,车牌号码为甘G。与长庄村、富强村、胜利村、宣威村、西街村、向前村、新柳村、亢寨村、新华村、明泉村相邻。  

长庄村

  长庄村简介   新华镇长庄村位于临泽县城西7公里,全村有7个合作社,277户、965人,耕地面积3800亩。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及第二双线穿村而过,村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区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6元。长庄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名。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确定了以玉米制种、草畜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村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建成长庄养猪场1个,有猪舍20栋200间,配套设施齐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5000头,有效带动周边养殖户的发展。全村90%以上农户,户均养牛5头以上,养牛大户175户。同时,采取向上争取建设资金、群众筹劳筹资等措施办法,大力改善全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修建和硬化村级道路3.6公里,实现通村道路硬化全覆盖;渠系配套15公里,配套率达到95%;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50户。多方筹资建起了450平方米村务活动中心和1000平方米文化体育广场,强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   

富强村

  富强村共有12个合作社,523户,1710人,耕地面积4885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8110元。2010年新修建村务活动中心660㎡,修建公寓楼4栋,入住农户120户。2006年架设人饮安全用水523户,全村硬化道路8.7公里,通村公路达到全覆盖,目前正在修建2600㎡的文化广场。已建成千头肉牛养殖场2个,设施农业温室葡萄14座,钢架拱棚55座。   

胜利村

  胜利村村情简介   新华镇胜利村地处临泽县城以西15公里处,新华镇政府以东,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现有12个合作社、517户、1745人,有劳动力1013人,耕地6952亩,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民风淳朴,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3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58元。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领下,村上紧紧围绕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扣镇党委、政府发展新华大局,坚持走“结构调整看市场,抢抓机遇大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玉米制种、日光温室、高效养殖三大支持产业,现已建成6000亩的精品玉米制种基地;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87座,注册成立临泽县翠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加强了经济协作服务工作;发展养殖大户213户,肉牛饲养量3006头,生猪1910口,羊只饲养量1894只,为全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上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完成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全村517户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田渠道衬砌12.8公里,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硬化村社主干道8.6公里;修建小康住宅340户,改厨改厕323户,沼气能源建设256户,达到全村6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合(保)率均达到96%以上;建成村委会大楼和农民健身广场,配套了图书阅览室和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硬化公共场地1600平方米,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3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鼓励农户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村委会采取集体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户承包的模式,在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75亩,继续新建连片日光温室50座,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   

宣威村

  宣威村简介   新华镇宣威村位于新华镇中心地段,全村有15个合作社,831户,2868人,耕地面积7900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0.3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多元。   全村形成了玉米制种、草畜产业、二三产业和劳务输转为主的经济格局。全村种植玉米制种6869亩,占耕地面积的84%,种植孜然530亩,小麦800亩,大田玉米950亩,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大力扶持华兴乳肉牛养殖及温室蔬菜产业,挖掘自身产业特点,推动宣威村产业不断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完成了十三社,十四社1公里阴沟开挖工程。按照一事一议的相关成序,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文化体育广场建设。5、8、9、10社居民点道路4.7公里硬化工程。   

西街村

  西街村基本情况   新华镇西街村共有8个合作社,地处新华镇中心,全村共有耕地3700亩,农户325户,1235人。村党支部现有7个党小组,61名党员(含预备党员),其中女党员9名,男党员52名,预备党员2名。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01.7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391元。   近年来,西街村主要以玉米制种和设施农业发展为主,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至目前全村共发展日光温室125座,建成钢屋架大棚35座。新建了180平方米的气调保鲜库。   2013年,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积极谋划全村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发展温室产业、规模养殖、扩大第三产业、推进社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和理念,继续以玉米制种为主导,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日光温室等高效益设施农业。2013年力争争取项目资金,完成西街村1500平方米的村务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和西街村2栋72户居民楼建设工程,完成生态区20栋双列式肉牛养殖小区建设,同时完成部分社道路硬化工作。   

向前村

  新华镇向前村有8个合作社,378户,1393人,耕地面积4200亩。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124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推进四化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生产专业化。以发展精品玉米制种、葡萄生产基地、乳肉牛规模养殖为重点,落实精品玉米制种3500亩,累计建成设施葡萄1113座890亩(其中:日光温室179座,钢屋架大拱棚934座,户均3座以上);规范丝绿花果蔬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新成立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劳务专业合作社各1个,村上还成立村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二是完善服务功能,促进生活社区化。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健身广场、卫生所、文化室、阅览室、商业门店等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机制建设,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技术信息、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   三是改善村容村貌,促进环境田园化。以前院绿化美化、发展庭院经济,中院住宅改造、建设宜居家园,后院改圈改厕、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建设居民点门前特色生态葡萄长廊110户3.5公里,整修村委会广场1170㎡;翻新改建居民点住宅100户,衬砌U型渠3公里,架设路灯67盏。   四是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知识化。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依托丝绿花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讲解、赴外观摩、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光温室、拱棚蔬菜、葡萄栽培、畜禽养殖管理等技术培训,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普遍接受培训,85%以上的农户掌握了2至3门实用技术,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向前村通过“四化”示范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2011年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2010年增加706万元和837元,达到2021万元和7845元。设施葡萄、乳肉牛养殖、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6.5%。规划至2015年,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万元。   

新柳村

  新柳村基本情况   新华镇新柳村共有7个合作社,426户,1363人,共有耕地5200亩。2012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61元。近年来,新柳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玉米制种、畜禽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玉米制种5200亩,养殖大户58户,劳务经纪人9名,2012年,投资317万元,对全村8.5公里路段进行硬化建设,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亢寨村

  新华镇亢寨村共有9个合作社,284户,998人,耕地面积380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21.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85元。党支部辖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人,其中:女党员9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按照“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创建要求,不断深化党员干部教育,夯实群众思想基础,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出动力,群众得实惠,为推动亢寨村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群众反映较好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将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充实班子队伍。   二、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积极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村干部每人结对联系2名党员作为“中心户”,共确定“党员中心户”20户,定期走访座谈,引导“党员中心户”积极支持参与村级事务;“党员中心户”每户结对联系5名党员,共结成联系对子30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政策法规、致富经验等宣讲活动;“党员中心户”结对联系的每名党员联系5户群众,为群众讲解形势政策,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群众发家致富。结合镇党委开展的“五个三”党性实践活动,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四个三”党性实践活动。建立“三联系”制度,解决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每名党委委员联系2名-表,每名-表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采取“三访谈”形式,畅通民意渠道,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开展以支部结对共建、干群结对帮带、党群结对联系为主要内容的“三结对”活动,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党员中致富能人和致富带头人达到5人以上。“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落实,组织生活正常,党员教育管理达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座谈讨论。认真落实“逢十”播放活动,集中培训村社干部、党员、致富能手等36场次。加大典型培养力度,培植树立日光温室党群共富示范点1个,培养“万元棚”党员示范户4户,“万元圈”党员示范户2户,“万元人”党员示范户3户。实施“心连心”工程,组织党建示范点党员及有特长的农民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年内联系帮扶困难群众3名,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   四、完善民主公开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对村级重大事务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度,按照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民主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最终决议,并实行决策过程公开,落实结果公开,规范了公开程序。   五、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阵地建设。   2011年6月,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亢寨村村务活动中心阵地开工建设,建筑面积655.13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00.3万元,至11月底,主体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是在现有村务活动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活动中心各项功能,达到布局合理,办公设施齐全。二是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主体作用,力求做到布置设计新颖、图版内容充实、各项制度上墙,电教设施完善,教育活动开展正常,能够满足党员学习活动的需要。三是进一步配套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四是各类规章制度、簿、册、记录等资料完整,档案管理规范。   六、工作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迅速。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迅速。全村种植玉米制种3600亩;养牛10头以上的大户达到50户,50只以上的养羊户6户;依托镇劳务培训基地,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常年外出打工的达到150人,就地输出的达到300人;积极发展温室产业,2009年建造日光温室20座,2010年修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0座。2011年建成钢屋架大拱棚15座。二是积极组织党员群众进行科技理论知识讲座,以现场示范指导的方式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三是“双培双带”工程进一步深化,载体形式不断创新,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四是积极申报2012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政策,对亢寨村文化体育健身广场进行修建,极大的改善了亢寨村党员群众文化娱乐的层次。五是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治安状况良好,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村风民风较好,无群体性越级-事件发生。   

新华村

  新华村概况   新华村位于新华镇小城镇北三公里处,全村共6合作社,327户,,1231口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8250亩,其中:耕地面积3800亩。2012年,新华村经济总收入957.5万元,人均纯收入7759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立足村情民情实际,紧紧围绕群众增收这条主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玉米制种、高效养殖、劳务输转三大支持产业,现已建成4000亩的精品玉米制种基地;肉牛饲养量620头,生猪1830头,羊只饲养量1520只,为全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上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完成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全村286户人畜安全饮水问题;硬化村社主干道4.8公里;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合(保)率均达到96%以上;村务活动中心大楼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农民健身广场正在加紧建设中。   

明泉村

  明泉村概况   新华镇明泉村地处新华镇政府最西端,属典型的移民村和纯井灌区,现辖8个合作社,有327户、1212人,耕地面积2860亩,人均耕地2亩。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3名,其中女党员6名。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有优质小麦、大田玉米、孜然等;畜牧业以发展暖棚养牛、养羊和鸡为主,但以农户散养居多。近年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加压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穿境而过,劳务输出产业得以壮大。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3名。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8元。   


胜利村特产大全




胜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