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十堰市 >> 丹江口市 >> 习家店镇 >> 杏花村

杏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杏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村简介

  杏花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偏北,距离集镇5公里,东与青塘村接壤,南与李家湾村互邻,西与小茯苓村为伴,北与庄子沟相望;辖有八个村民小组,650户,2657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45名,村区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96亩,其中水田1996亩,旱地200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仁用杏、柑橘、小麦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570亩,年产柑桔73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万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杏花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杏花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20381106 442000 0719 查看 杏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杏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杏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习家店社区

  习家店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381106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381。邮政编码为44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9 ,车牌号码为鄂C。与习家店村、青塘村、板桥村、五龙池村、朱家院村、杏花村、塘寨沟村、李家湾村、行徒坡村、庄子沟村、大柏村、小茯苓村、老君殿村、龙口村、马家院村、茯苓村、陈家湾村、左绞村、丁家院村、下绞村、封沟村、马家沟村、艾河村、卧龙岗果园场村相邻。  

习家店村

  习家店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西南部,距集镇区8公里,东与行徒坡村接壤,南通汉江,西与陈家湾村为伴,北与习家店村、小茯苓接壤;;习家店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辖有五个村民小组,330户,1320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29名,村区域面积17.93平方公里,柑橘面积4980亩,其中挂果面积3500亩,未挂果面积148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与,柑橘种植面积4980亩,年产柑桔1200万斤,其次以渔业养殖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88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8万元,人平纯收入4992元。庄子沟村党支部先后荣获“移民外迁先进单位”。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习家店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青塘村

  青塘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东部,丹郧公路穿境而过,东与板桥村、朱家院接壤,南与行陡坡村互邻,西与李家湾村为伴,北与河南省相望;青塘村辖有九个村民小组,570户,2295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41名,村区域面积2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86亩,其中水田733亩,旱地3053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1100亩,年产柑桔50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49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万元,人平纯收入4500元。   青塘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民事调解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青塘村家长学校获得“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板桥村

  板桥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中心,丹郧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5公里,东与五龙池村接壤,南与方山园艺场互邻,西与青塘村为伴,北与朱家院相望;是习家店镇的教育、医疗、政治中心;板桥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辖有五个村民小组,310户,1452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党员23名,村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7亩,其中水田120亩,旱地1647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为主,烟叶面积300亩,制种油菜1000亩,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5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1万元,人平纯收入4300元。   板桥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民事调解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板桥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五龙池村

  五龙池村位于习家店镇最东端,距集镇9.5公里,是习家店镇的“东大门”,丹郧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57户1124人,版图面积4120亩,耕地面积2500亩。村域经济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目前已形成了烟叶种植、制种油菜种植、畜牧养殖三大支柱产业,2012年,村人均年收入4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基地承包费2万元,村集体房屋、场地租赁、大棚租赁费5万元)。   全村现有党员22名,其中预备党员2人,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村两委会由4名村干部组成,包括村支部书记、主任1名(冯吉清),村文书1名(陈正启),治保主任、民兵连长1名(祝忠富),妇女主任1名(齐洪莲)。为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支部按照产业布局将全体党员划分为烟叶、制种油菜、畜牧养殖等3个职能党小组。   

朱家院村

  朱家院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中心,丹郧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5公里,东与蒿坪寺沟村接壤,南与板桥村互邻,西与青塘村为伴,北与大沟林区相望;辖有五个村民小组,320户,1260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党员37名,村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0亩,其中水田717亩,旱地2033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粮油种植为主,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0万元,人平纯收入4300元。   朱家院党支部先后荣获“习家店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朱家院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偏北,距离集镇5公里,东与青塘村接壤,南与李家湾村互邻,西与小茯苓村为伴,北与庄子沟相望;辖有八个村民小组,650户,2657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45名,村区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96亩,其中水田1996亩,旱地200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仁用杏、柑橘、小麦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570亩,年产柑桔73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万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杏花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杏花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塘寨沟村

  塘寨沟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中心西北处,距离集镇23公里,东与大沟乡接壤,南与左绞村互邻,北与郧县二龙山村相望;辖有六个村民小组,262户,1046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24名,村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亩,其中水田220亩,旱地103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香菇、木耳、茶叶种植为主,香菇、木耳种植4000架,年产香菇、木耳1000公斤,茶叶种植面积200亩,其次以矿产开发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2万元,人平纯收入4200元。   塘寨沟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习家店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塘寨沟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李家湾村

  李家湾村位于习家店集镇北段,属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明显。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519户,总人口2128人,其中移民124户,458人;全村土地面积8452亩,其中耕地面积2740亩(水田963亩、旱地1345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和商贸为主,特色产业是柑桔,现有柑桔种植面积2100亩,蔬菜面积近200亩,交通便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0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桔产业、商贸、养殖业、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五个党小组。村两委会实行交叉任职共有干部3人,平均年龄43岁,2005年11月换届期间选举产生村民代表3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2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957元。   李家湾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民事调解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家湾村家长学校获得“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行徒坡村

  行徒坡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以南,习肖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3公里,东与板桥村接壤,南与丁家院村互邻,西与庄子沟村为伴,北与习家店相望;行徒坡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辖有三个村民小组,235户,985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3人,党支部党员14名,村区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柑橘面积4850亩,其中挂果面积3500亩,未挂果面积135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4850亩,年产柑桔120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2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05多万元,人平纯收入4985元。   行徒坡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十堰市民事调解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移民外迁先进单位”。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行徒坡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庄子沟村

  庄子沟村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3811062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381。邮政编码为44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9 ,车牌号码为鄂C。与习家店社区、习家店村、青塘村、板桥村、五龙池村、朱家院村、杏花村、塘寨沟村、李家湾村、行徒坡村、大柏村、小茯苓村、老君殿村、龙口村、马家院村、茯苓村、陈家湾村、左绞村、丁家院村、下绞村、封沟村、马家沟村、艾河村、卧龙岗果园场村相邻。  

大柏村

  大柏村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381106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381。邮政编码为44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9 ,车牌号码为鄂C。与习家店社区、习家店村、青塘村、板桥村、五龙池村、朱家院村、杏花村、塘寨沟村、李家湾村、行徒坡村、庄子沟村、小茯苓村、老君殿村、龙口村、马家院村、茯苓村、陈家湾村、左绞村、丁家院村、下绞村、封沟村、马家沟村、艾河村、卧龙岗果园场村相邻。  

小茯苓村

  小茯苓村有6个村民小组,429户,1681人,土地面积10640亩,其中耕地面积2821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柑桔、畜禽养殖、粮油制种,全村现已发展柑桔、脐橙2200亩,畜禽养殖专业户142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8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桔产业、养殖业、商贸、粮油制种业、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六个党小组。村两委会实行交叉任职共有干部4人,平均年龄37.5岁。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老君殿村

  老君殿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东部,灵习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30公里,东与凉水河接壤,南与汉江河互邻,西与丁家院村为伴,北与蒿坪相望;老君殿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辖有七个村民小组,322户,1273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党员19名,村区域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5亩,其中水田700亩,旱地1005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柑桔86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8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多万元,人平纯收入413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老君殿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龙口村

  龙口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东南,距离集镇24公里,东与丁家院村接壤,南与土台互邻,西与均县镇交界,北与丁家院村接壤;龙口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辖有四个村民小组,94户,425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党员13名,村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0亩,其中水田320亩,旱地65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3800亩,年产柑桔100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6万元,人平纯收入4980元。   龙口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龙口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马家院村

  马家院村由原马家院村和赵家院村合并而成,交通便利,丹郧公路穿境其中,村组公路四通八达。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571户,2171人,土地面积8570亩,其中耕地面积2819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柑桔、仁用杏、畜禽养殖等,全村现已发展柑桔1500多亩、仁用杏300多亩,畜禽养殖专业户200余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8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桔产业、仁用杏产业、养殖业、粮油种植业、老年及流动党员等5个党小组。2004、2005年马家院村曾连续荣获习家店镇科技推广应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茯苓村

  茯苓村由原茯苓村和王家沟村合并而成,位于习家店镇金桩堰水库下游,丹郧公路穿境其中。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550户,2280人,土地面积19250亩,其中耕地面积3700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柑桔、畜禽养殖、粮油制种,全村现发展柑桔1000多亩,畜禽养殖专业户200余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7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桔产业、养殖业、商贸、粮油制种业、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六个党小组。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陈家湾村

  陈家湾村是由原陈家湾村和姜庄村合并而成,地处习家店镇金桩堰水库下游,习艾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58户,1060人,土地面积23617亩,其中耕地面积2580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特色产业是柑橘。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橘产业、养殖业、粮油种植、老年及流动等四个党小组。2005年曾荣获习家店镇生态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左绞村

  左绞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西北处,丹郧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15公里,东与茯苓村接壤,南与郧县龙门村互邻,西与下绞村为伴,北与寨子沟村相望;该有四个村民小组,408户,1536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32名,村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8亩,其中水田755亩,旱地1843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油菜、小麦、水稻种植为主,油菜种植面积110亩,小麦种植面积530亩,水稻种植面积1090亩,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6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2多万元,人平纯收入4140元。   左绞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丹江口市文明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左绞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丁家院村

  丁家院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的腹地习家店镇集镇东部,灵习公路穿境而过,距离集镇24公里。丁家院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154户,747人;村两委会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党员29名,村区耕地面积1950亩,其中水田480亩,旱地1470亩。   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柑橘种植面积3600亩,年产柑桔960万斤,其次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00万元,集体财政年收入5万元,人平纯收入4900元。   丁家院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好村(居)党支部”、“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经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把丁家院村打造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下绞村

  下绞村是习家店镇的西大门,是郧县进入丹江的门户,由原下绞村和小园村合并而成。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398户,1501人,土地面积14026亩,其中耕地面积2358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仁用杏、柑橘、畜禽养殖。全村现已发展仁用杏3000亩、柑桔1300亩、畜禽养殖专业户100余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依行业划分为仁用杏产业、柑桔产业、养殖业、粮油种植、老年党员及流动党员等五个党小组。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封沟村

  封沟村是由原陈家湾村和姜庄村合并而成,地处习家店镇金桩堰水库下游,习艾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58户,1060人,土地面积23617亩,其中耕地面积2580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特色产业是柑橘。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橘产业、养殖业、粮油种植、老年及流动等四个党小组。2005年曾荣获习家店镇生态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马家沟村

  习家店镇马家沟村座落在习家店镇的最西边,所辖3个村民小组,140户,462人,其中村干部3名,组长2名,党员11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贫困人口75户,283人,分散五保户3户,低保20户60人,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050亩。2010年外迁移民有35户140人,柑桔面积1500亩,亩产1500公斤,2011年全村人民纯收入达4713元。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艾河村

  艾河村是由原陈家湾村和姜庄村合并而成,地处习家店镇金桩堰水库下游,习艾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58户,1060人,土地面积23617亩,其中耕地面积2580亩,村域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特色产业是柑橘。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依行业划分为柑橘产业、养殖业、粮油种植、老年及流动等四个党小组。2005年曾荣获习家店镇生态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卧龙岗果园场村

  卧龙岗果园场村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38110623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381。邮政编码为44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9 ,车牌号码为鄂C。与习家店社区、习家店村、青塘村、板桥村、五龙池村、朱家院村、杏花村、塘寨沟村、李家湾村、行徒坡村、庄子沟村、大柏村、小茯苓村、老君殿村、龙口村、马家院村、茯苓村、陈家湾村、左绞村、丁家院村、下绞村、封沟村、马家沟村、艾河村相邻。  


杏花村特产大全




杏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