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坪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135户、总人数540人、村内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0亩、山林面积21860亩、村两委成员共5人、全村党员28人。
现有村级服务中心一个、远程教育室一个、图书室一个、乡村公路一条,约3公里、便民道5条,约9.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白杨坪村自来水安装率达80%以上、修垃圾处理池3个,垃圾桶60个、村基层建设完善、党群关系和谐融洽,曾多次获丹江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白杨坪林区五好党支部等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381402 | 442000 | 0719 | 查看 白杨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鞍山村 |
丹江口市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马鞍山村位于林区西南部20公里处,东与谷城交界,南与防线近邻,最高海拔1100多米,最低海拔400余米,是由原盐池垭村、小坪村、方家山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2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0亩,其中旱地1581亩,水田79亩,山场面积4.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220亩,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1户,总人口352人,劳动力284人,年人平收入4019左右。 马鞍山村是白杨坪林区最偏远的行政村,建有党支部1个,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18人,马鞍山村山场面积广阔,自然植被茂盛,林木资源丰富,近年来,马鞍山村利用山场优势,按照林区一村一品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山魔芋和高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已村集体为龙头,各户为战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使群众逐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农民平均收入逐年增加,村集体经济也有以往空的壳村逐步向实体村迈进。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簸箩岩村 |
簸箩岩村位于白杨坪林区东南方向,村域面积16.87平方公里,现有131户,456人,耕地946亩,其中水田97亩,旱地849亩,人平耕地1.87亩,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4名,现有服务中心场地二层五间,约240平方米。 簸箩岩村经济建设思路是重复巩固粮食生产,稳定社会,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兴建村组的基本公益事业建设,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养羊100只以上的5户,养牛10头以上的5户,养猪20头以上的5户,养鸡100只以上的5户,发展集体经济油茶300亩,其它经济林150亩,(包括核桃、药材)。 立足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尊重群众意见,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全民动员,促进发展,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按照林区党委安排部署,新造林100亩,新开展基地100亩,争取高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扩大100亩油茶基地,养殖有新的收成,种植业明显突破,新农村建设有新发展,各项工作要新的进步和提高。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珍珠岩村 |
珍珠岩村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134户,422人,其中劳动力278人,村委班子有4人组成,有党员20人,其中女党员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主要产业以袋料香菇,薄壳核桃为主。村域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94亩,其中水田42亩,旱地753亩,人均耕地1.9亩,林地15600亩。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白杨坪村 |
白杨坪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135户、总人数540人、村内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0亩、山林面积21860亩、村两委成员共5人、全村党员28人。 现有村级服务中心一个、远程教育室一个、图书室一个、乡村公路一条,约3公里、便民道5条,约9.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白杨坪村自来水安装率达80%以上、修垃圾处理池3个,垃圾桶60个、村基层建设完善、党群关系和谐融洽,曾多次获丹江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白杨坪林区五好党支部等称号。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金蟾峡村 |
金蟾峡村属于白杨坪林区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浪盐路中段,距离白杨坪林区0.3公里。国土面积27.1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粮食作物。有耕地704亩,其中水田152亩,旱地552亩,人均耕地0.99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12户716人,外出务工290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儿童3人,农村低保户125户131人,五保户1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8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6人。其中女党员6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18人。 产业发展:现有金银花基地150亩,预计2014年见收入。 信息来源:丹江口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