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 办事处驻青陵路151号,人口52926人,面积2.9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杨岔路、航运、港务、建设、张家店、胜利一路、汉宜、红港。万寿桥街道办事处系区政府派出机构,上起胜利三路中段,下止汽渡路,辖区面积2.78平方公里,辖设8个社区居委会,居民总户数15000多户,总人口45000多人。现有党员1105人,其中机关党员18名,社区在职党员23名,其全为离退休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设有8个社区党总支共33个基层党支部和1个机关党支部,街办共有在职人员19人,其中班子成员共7人。内设“四办一所两中心”即党政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居委会会计核算中心、社区服务中心。[1]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29万人 | 2.9平方公里 | 420503002 | 443000 | 0717 | 查看 万寿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张家店社区 | - | - |
---- |
查看 张家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汉宜社区 | - | - |
---- |
查看 汉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建设社区 | - | - |
---- |
查看 建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航运社区 | - | - |
---- |
查看 航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万达社区 | - | - |
---- |
查看 万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港务社区 | - | - |
---- |
查看 港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胜利一路社区 | - | - |
---- |
查看 胜利一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杨岔路社区 | - | - |
---- |
查看 杨岔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大公桥街道 |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 办事处驻胜利三路7号,人口35147人,面积2.5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力行街、大公桥、胜利二路、隆康路、金家台、胜利四路、八宝塔、北山坡。 大公桥街道共有8个社区居委会,现已建立社区团支部8个,社区团组织呈现出以下特点: 1、社区团组织网络日益健全。今年上半年,大公桥街道8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团支部,为社区团员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进一步提高了统领辖区团员的能力。 2、社区团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整体素质较高。目前。8个社区共有团干部28名,其中团支部-8名,支部委员20名;男性6名,女性22名;本科以上学历6名,占21.4%大专学历18名,占64.3%,高中及中专学历4名,占14.3%;80年代出生的有12人,占42.9%,70年代出生的有12人,占42.9%,60年代出生的4人,占14.2%。同时,社区团干部政治素质逐步提升,有6个社区由党员担任团支部-的。 3、在社区团支部成立后,街道党工委专门对团支部工作进行了安排,明确了分工,稳定团支部队伍,以保证基层团的工作正常开展。 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地处宜昌市城区中心地带,辖区东起胜利一路,西到一马路,南濒长江,北靠铁路,上与西陵区云集街办相邻,下与伍家岗区万寿桥街办相接,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46675人。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流街道、精品社区、特色工作、典型人物”,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岱梨,宜昌市委-郭有明等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我办及相关社区视察指导工作。 党的建设以“五个基本”和“七个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小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提档升级党员王秀英工作室,深化-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基层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内涵,不断搭建党建服务新平台;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几年来共引进项目200个,协议资金7.3亿元,新增税收1218万元,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大公桥街道经济服务中心建设,围绕“六个一”服务承诺,楼宇经济发展得到强力推进,房地产、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商贸零售、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业态的壮大,进一步优化辖区经济结构,辖区经济承载力、带动力、辐射力更加凸显。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完成街道服务中心和八个社区“300”工程,新增房产面积4211平方米,价值近2000万元。深化“选聘分离”的社区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作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试点街办,按照“强基、松绑、归位、提档”的思路,构建起“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大公老年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式”、“点菜式”、“灵活式”服务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亮点。大公义工中心被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残联联合表彰为“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大公桥街道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天官桥改造、社区点亮工程,隆康路小区综合改造等社区民生工程相续完成,城市建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
万寿桥街道 |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 办事处驻青陵路151号,人口52926人,面积2.9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杨岔路、航运、港务、建设、张家店、胜利一路、汉宜、红港。万寿桥街道办事处系区政府派出机构,上起胜利三路中段,下止汽渡路,辖区面积2.78平方公里,辖设8个社区居委会,居民总户数15000多户,总人口45000多人。现有党员1105人,其中机关党员18名,社区在职党员23名,其全为离退休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设有8个社区党总支共33个基层党支部和1个机关党支部,街办共有在职人员19人,其中班子成员共7人。内设“四办一所两中心”即党政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居委会会计核算中心、社区服务中心。[1] |
宝塔河街道 |
宝塔河街道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街道办事处于1992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范围东起王家河 街一角加油站,西到万寿桥加油站,南临长江,北至铁路与伍家乡交接,办公地点位于伍家岗区合益路88号。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居民约15000户,人口约4.6万人。内设党政办、经贸办、社会事务办、武装部、会计结算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下辖一个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共辖8个社区居委会(张家坡、宝联、韩家坝、古塔、合益、艾家嘴、中南路、碧翠苑)。辖区内有时运、鑫鼎汽配、摩托车、粮油等7大专业市场,辖区有历史文物景点天然塔,拥有宜昌最长最美的滨江画廊。近年来,宝塔河街道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高产业综合能力,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做强楼宇经济群,繁荣宝塔商贸圈”为发展思路,以“外扩、内增、集聚”为抓手,盘活辖区闲置资产,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三产服务项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引进“大、优、强”知名企业、民营总部落户,初步形成“中南路”商圈和“城东生态新区”商圈。 - 经济发展 街道将要牢固树立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围绕中南路和城东大道交汇的“黄金十字”,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发展沿路经济为核心,努力培植经济发展的投资洼地和核心增长 市场极。以沿江经济带、中南路、城东大道3大片区为中心,以城东大道、松林路、沿江大道、中南路、合益路5条干道为发展轴,围绕“三片五线”着力打造总部楼宇经济、高端商会经济和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地;加快推进中闽大厦、台州商务大厦、泰江大厦、兴发上市公司研发中心、唐仕集团总部等总部楼宇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不断加强餐饮、购物、娱乐等商业网点的载体开发,促进并服务于金融、市场、学校、医院等要素的引进,逐步建立符合街域综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全街道五年来,共引进各类项目和经济实体310个,协议投入资金20.6386亿元,实际完成投入12.181亿元,实现招商引资投入的新纪录。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房地产开工300万平米,其中商业经营面积5万平米以上,引进建设上海月星、唐仕集团等城市综合体1-2处,建成商务楼宇总部2-3座,楼宇经济税收突破3000万元。力争到2013年前建设完成并入住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9个社区平均办公服务用房达500平米,街道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街居综合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确保增幅和综合效益高于全市街道平均水平,实现伍家岗区的居中腾飞。 - 城市管理 街道将把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和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居民自治和居民参与为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小区建设调研为目的,以特色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发符合社区实际的综合性载体,不断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方法。按照“区域化联动、网格化管理、团队化建设、综合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基本思路,大力推动基层网格化管理创新,着力构建以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为重点的社会管理体制;在新建高档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杂居小区和单位小区,分别开展“幸福家园、和谐家园、阳光家园”为主题的“三大家园”建设工程,着力完善以党组织主导引领、业主委员会民主决策、社区居委会管理协调、物业公司跟踪服务的现代小区建设新机制,在十二五期间,成立新建小区党组织10个以上,打造红旗小区7个;加强对各类社会人群的服务管理,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组织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从社区管理、小区建设、市民素质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宜乐”的四宜新街道。 - 社会保障 街道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为思路,出台了《低保管理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在宜昌市首开先例 实行低保工作管理量化考评;社会救助工作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完善了-救助工作平台;形成了以养老和医疗保险为重点,建立新型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以失业人员免费职培为重点,建立新型就业保障体系;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建立新型救助体系;以办好社会公益事业为重点,建立社区成员公益、利益共享体系。以创业就业为着力点,劳动保障事业创新局面。以优良的环境留住创业者,以专业化的培训帮扶就业者,以全方位的服务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化8个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工作指导,深入辖区100多家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认真组织“双业”技能培训,形成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运行机制;配合市劳动局完成辖区退休人员指纹采集工作;强化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落实“五险合一”的保险;精心组织城市居民全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参保率达70%以上;组建了全市首个“创业就业发展促进会”,打造就业创业帮扶平台。 |
伍家岗街道 |
伍家岗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办事处驻东山大道400号,人口41013人,面积6.7平方千米。辖10个居委会:王家河、白沙垴、伍家岗、白马山、伍临路、花艳、小洋坝、李家湖、沈家店、龙盘湖。伍家街道办事处为伍家岗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位于宜昌市东大门,东起龙盘湖,西至王家河加油站,南临长江,北至焦化煤气与伍家乡交汇,辖1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13.65平方公里,人口18000多户50000多人。 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街道共有42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38个,党员总数1245名。近年来,街道以“五心服务”(“孝心”养老服务、“贴心”便民服务、“暖心”温馨服务、“爱心”阳光服务、“安心”就业服务)为载体,深入开展“一居一特”服务活动。成功创建省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建成了白马山、沈家店、王家河、伍家岗4个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室内场所面积2700平方米、室外场所8000平方米。创建了全省首家残疾人“康复、托养、特奥”示范点。街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特点,大力开展“三同四进家”(“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安全、维权、健康、文化”四进家)活动。 街道先后荣获全省“党建带妇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敬老模范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街办、全市“三城联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 |
伍家乡 |
宜昌市伍家岗区辖乡。1958年为宜昌县伍家公社,1971年和1973年先后划归宜昌市,1983年设伍家乡。位于城区南部,长江北岸。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2.5万。宜黄高速公路、318国道、汉宜公路、鸦官铁路穿境,附近有三峡机场、土门机场。境内有大型火车站花艳客货运站,宜黄高速公路大型立交桥伍家岗立交桥和深水码头华通港。辖共前、共勤、共联、共谊、共升、共和、共同、共强、合益、火光、旭光、联丰、前坪、灵宝、南湾、汉宜16个村委会。其0前村被省命名为“楚天明星村”。“三峡蜜橘”远销俄罗斯、乌克兰,有“蜜橘之乡”的美誉。1992、1995年省政府命名为“楚天明星乡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