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榜社区居委会是应三峡工程建设需要,于1993年9月8日由原宜昌县太平溪镇苏家坳村成建制搬迁的移民社区。辖区面积1.7公方公里,小街小巷25条,下设八个居民片区。目前拥有居民508户,1640人,其中移民382户,1012人,现有劳动力1040人。辖区内有企业1家,个体经营户18家。
谭家榜社区居委会地处夷兴大道263号,夷兴公路旁,夷陵区交警大队前400米,东起鄢家河大桥,西起交警大队,南起鄢家河八组,北起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三期工程,属于夷陵经济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居民居住分散,共由八个居民片区组成。交通方便,夷兴公路贯穿其中,地势丘陵地带,海拔约107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谭家榜社区居委会交通便利,夷兴公路贯穿其中,是63路、71号公交及分乡、黄花、雾渡河、樟村坪、兴山等乡通巴士必经之道。其中63路、71路公交车在谭家榜设有停靠点。谭家榜截止到2010年累计完成道路硬化25条,4500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506001 | 443000 | 0717 | 查看 谭家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望江社区 |
望江社区成立于2002年10月,系中核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总部宜昌基地,地处夷陵区小溪塔城区西南端,东与三峡国际茶城相连,西与美丽的黄柏河相靠,北与长江市场相邻,南与西陵峡口风景区相映,地理环境优美,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典型的企业社区,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6个网格,居民住宅楼96栋,临建住宅楼12栋,住户3129户,常住人口8538人,流动人口1916人,暂住人口560人;辖区单位7家,其中:中央直属企业1家、民营企业3家、医院1家、学校1所、幼儿园1所,个体商业网点58家。 社区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党组织10个,党员1439人,其中在职党员484人,党员总数128名,其中在职党员6名、流动党员96名、居民党员25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14名,其中两委班子成员7名,残协专干1名,社区网格工作者6名。志愿者服务队伍情况:现有3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有15个中心户、107名楼长,21名治保员义务从事社区公益0;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办公用房面积约390平方米,社区居民活动场所:室内有市民学校、党员活动中心、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多功能室,室外有:中心休闲广场、体育广场、公园,绿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0%,被广大居民誉为“绿色社区、和谐家园”。 社区管理服务创特色:一是创新楼栋关照体制,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在楼栋关照中,推行“我为大家值勤一天,大家为我服务一月”的自防理念,每栋楼按单元配齐红袖标,由楼长统一协调,红袖标传到谁家,谁值勤已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每天佩戴红袖标的值勤居民,成了社区一道流动的红色风景线,是社区的一大特色,二是创新社区教育,发挥社区文化的凝聚作用,五年累计评选文明户2680户,占居民总数的85%。社区先后成立了太极拳队、太极剑队、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关节操队、健身操队、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篮球队等,拥有一大批文艺骨干队伍,有12个民间团队自发活跃在社区,每年“春节”大型团拜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大特色,社区居民精神焕发,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文明办四次来社区现场调研,社区楼栋关照被纳入市精神文明创建100例并在全市推广。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敬业务实、创新进取的精神,充分利用社区建设新政策,强化社区管理理念,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基层党的建设为龙头,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为重点,以打造精细化“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为总体目标,力争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生活便民利民服务在社区全面覆盖,建立面向全体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创出一条服务于社区老年人工作新路子。社区先后被授予省级“敬老先进单位”“充分就业社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市级“文明社区”、“信用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绿色社区”、 “文化体育先进单位”,区级“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
兴安社区 |
小溪塔街道兴安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10月,下辖6个居民片区,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内68家企事业单位,23条小街小巷。共有社区居民住宅7181户,常住人口14609人。辖区党员1599名,其中社区在册党员269名。社区居民代表26人,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两委班子7人,社区管理工作者6名,职能部门下派社区工作人员2名。 实施服务居民服务工程,打造“服务型社区”。一是完善办公设施和公益设施的投入。投资近20万元修建的服务中心,让居民不出社区可便捷地办理户口登记、计划生育、低保优抚等手续。二是完善社区服务,把志愿者等社会公益0融为一体,把社区卫生服务、家政服务等微利或无利经营对居民实行全覆盖,不仅为居民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也使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和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 实施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工程,打造“康乐型社区”。社区内各种兴趣班、腰鼓队、秧歌队、书画协会等十三个活动团体异常活跃,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社区舞蹈比赛、歌咏比赛、书画展览、秧歌舞、电影晚会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社区运动会、社区文化周等大型文化活动常年不断。 实施提高居民能力素质工程,打造“学习型社区”。根据居民群众的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科教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工程,打造“和谐型”社区。广泛深入开展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了解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体察社情民意,把握热点、难点问题,善于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处理涉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努力把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社区居委会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抓党建、创特色社区,抓市民教育、创学习型社区,抓服务、创服务型社区,抓稳定、创和谐社区为工作理念,注重服务效果,形成了党建规范、社会稳定、人际和睦的新型社区典范。兴安社区环境怡人,居民住得舒心。社区内绿树亭台,芳草吐绿,到处到是草坪、树木、花卉。社区充满关爱,居民过得开心。社区内下岗职工,-,在党和政府群众的关爱中得到帮助。居民们处处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先后被夷陵区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文明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等荣誉。 |
丁家坝社区 |
丁家坝社区位于黄柏河西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辖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13662人,3574户。辖区单位10家,高级中学1所,实验小学1所,新型商住小区10个。社区办公场所300平方米,“两委”班子成员7名,网格员8名,党员120名,居民代表35名,中心户8名,监督委员会5名。社区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全面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社区以环境优美而闻名,黄柏河畔松湖公园的美化、绿树成荫森林公园的绿化,阳光水岸、星湖湾高档小区的兴建,松湖大道、锦江大道的建设,给社区增添了无限魅力,社区从舒适宜居迈向生态宜居,成为宜居的理想福地。 社区设有网格管理站、计生服务站、综治维稳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站、警务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以“一切为居民服务,一切请居民参与,一切让居民满意”为服务宗旨,以“便民利民、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为工作原则,竭诚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救助保障、医疗保健、居民教育、普法维权、社会治安、劳保就业等服务。 丁家坝社区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围绕“规范、优质、高效、便捷”的总体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社区建设和管理得到明显加强。 |
平湖社区 |
平湖社区位于小溪塔城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所辖街巷18条,6个居民小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306人;总户数9873户,25941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45个,其中局级单位12个,事业单位23家,企业13家,所辖15个物业小区,个体工商经营户786家。 辖区17条街巷为:平湖大道、夷兴大道、双虹大道、平云一路、平云二路、平黄路、泰安路、彩云路、祥和路、康乐街、平湖一巷、平湖二巷、彩云巷、田家巷、夷兴六巷、康乐巷、祥和一巷、祥和二巷。 辖区12个局级单位为:环保局、审计局、畜牧局、文体局、广播电视局、卫生局、人民银行、物价局、统计局、发改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安监局。 辖区23个事业单位为:平湖社区、城建档案馆、小溪塔卫生院、公路费征稽所、黄金公司、物价监督所、小溪塔三小、实验小学、实验中学、教学仪器站、体育开发中心、体育馆、工人文化宫、医保局、农保局、小溪塔卫生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三峡夷陵网、城建设计院、市政管理、建筑质量检测站、小溪塔水利服务中心。 辖区13个企业单位为:威陵公司、民生供水公司、坤艳公司、广盛源工贸公司、楚天房地产公司、平湖汽修城、祥云工贸公司、宝石山矿业公司、外贸公司、宜化矿业公司、交通银行、夷陵合作银行东湖支行、百汇市场。 辖区15个物业小区为:鑫牧、康盛、瑞祥苑、富华苑、泰和苑、楚天物业、西北口小区、石墨小区、威陵小区、民生小区、交警宿舍、宜化小区、工行小区、欣印象、康居物业。 从2000年以来,平湖社区多次获得市、区安全文明、卫生先进社区称号。2006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8年被宜昌市授予无毒社区。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信用社区。2010年被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授予“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 平湖社区居委会的基本功能和职责:(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发展残疾人事业等项工作;(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平湖社区在夷陵区政府、小溪塔街办的高度重视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社区办公楼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768平方米 。建成后的社区办公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的 “十个一”服务功能布局,即:一个“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个社区民调室、一所多功能的市民学校、一个社区图书室、一个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室、一个社区警务室、一个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文化墙、一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一个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室。 平湖社区为确实方便群众办事,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厅内设置有党、团组织、纪检、宣传、综治民调、民政、城管、环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区服务、社区残疾人协会等多个服务窗口,同时还配备了“一台饮水机、一排休闲椅,一本服务指南,一套规范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一个电子服务显示屏幕、一个远程教育点”。目前,平湖社区阵地、硬件设施、制度等建设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今后,我们将着力于规范化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打造一流社区。 |
东湖社区 |
东湖社区位于夷陵区政治、经济、商贸中心,辖区范围东至罗家小河,南至东湖大道,西至平湖大道,北至双虹大道,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社区常住居民7982户,21811人给,其中自管居民5448户,11632人;下设3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51家,商业门店520家。社区共有党员401人,居民代表9人,议事恳谈会成员9人,中心户15人,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7人,大学生村官1人,助理2人,劳动保障1人,残协1人,社区综治协管员4人,管段民警2人。 社区整体用房面积约300平米,其中办公用房面积约150平米(包括警务室、便民服务中心(约50平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网格管理站),活动室用房面积约150平米(包括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档案室、文体活动室等) |
营盘社区 |
2002年10月,原七里岗与云盘两个居委会合并,成立营盘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小溪塔城区东北面,占地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68户,23118人。由夷兴大道、平云一路、平云二路、黄金路、金发路、发展大道、七里岗路、罗和路8条大街包围,康居街、平安街、广厦街、平云巷、夷兴七巷、七里岗七巷、黄金一巷、黄金二巷、黄金三项、黄金四巷、夷兴四巷11条小巷纵横其间。拥有教育、金融、公安、医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休闲服务等众多机构和业态,有两个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和四个小型商住小区。 社区办公场所设于平云一路33号,现有办公用房1310平方米,设以下组织机构: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937人,其中自管党员203人);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委”班子成员6人,主任助理1人,特聘会计1人);社区网格管理站(正副站长各一人、网格员12人)。配套组织有:妇联、共青团、志愿者服务站、民兵连。 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营盘社区“两委班子”带领辖区居民,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坚持“抓建设,强基础;抓服务,强职能;抓党建,强根基”的工作思路,凝聚人心,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整个辖区呈现治安稳定、生活和谐的局面。 |
谭家榜社区 |
谭家榜社区居委会是应三峡工程建设需要,于1993年9月8日由原宜昌县太平溪镇苏家坳村成建制搬迁的移民社区。辖区面积1.7公方公里,小街小巷25条,下设八个居民片区。目前拥有居民508户,1640人,其中移民382户,1012人,现有劳动力1040人。辖区内有企业1家,个体经营户18家。 谭家榜社区居委会地处夷兴大道263号,夷兴公路旁,夷陵区交警大队前400米,东起鄢家河大桥,西起交警大队,南起鄢家河八组,北起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三期工程,属于夷陵经济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居民居住分散,共由八个居民片区组成。交通方便,夷兴公路贯穿其中,地势丘陵地带,海拔约107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谭家榜社区居委会交通便利,夷兴公路贯穿其中,是63路、71号公交及分乡、黄花、雾渡河、樟村坪、兴山等乡通巴士必经之道。其中63路、71路公交车在谭家榜设有停靠点。谭家榜截止到2010年累计完成道路硬化25条,4500米。 |
冯家湾社区 |
冯家湾社区地处风景秀丽的西陵区峡畔,位于小溪塔街道的南大门,扼川东鄂西咽喉,腹通三峡大坝,壤接宜昌市城区。三峡大坝高速公路横贯社区中心。社区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8330户,共计34045人;有22个居民小组,其中有9个居民小组,13个商住居民小区;自管居民1751户,4420人;社区直管党员191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网格员27名。辖区内有中央、省、市、区、街道、企事业单位20家,中小型企业458家,大型综合批发市场2个,学校5个,幼儿园5个,花园式小区25个,杂居小区28个。社区内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医院、学校、旅游码头、汉宜高速及三峡专用道路的立交匝道交汇点均在社区内,交通十分便利。 自2002年度成立冯家湾社区居民委员会后,居委会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励精图治,各项工作及服务均走在同行业的前列。2004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2005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卫生社区”,从03年以来连续多年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或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社区”或“文明单位”,2011年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12年被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湖北省财政厅评为“充分就业社区”、被宜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十佳平安社区”。 冯家湾社区党总支坚持以党的-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突出特色,争创一流,再上台阶。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探索构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一本三化”新体系,2012年度冯家湾社区成立网格管理站,构建全市统一、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社区为行政部门、为人民群众代理事务,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服务,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主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及时有效。 冯家湾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生态意识;围绕创新机制、宜居社区、突出特色、提高居量。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深化实施“惠民计划”,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努力把社区建设成管理为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 |
文仙洞村 |
文仙洞村位于小溪塔城区西北部,距城区4.5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柑桔700亩,退耕还林363.2亩,粮食面积136.8亩。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四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31名,预备党员2名,助理1名,劳动保障1名。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工业为主,以发展柑橘、小水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借“靠城”优势,扛“农”字大旗,大打“农”字招牌,吸引“城里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式农业和“农家乐”餐饮,逐步走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路子。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36万元,工业产值3200万元,人平纯收入6019元。 |
柏木坪村 |
柏木坪村地处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西北边陲,距小溪塔街道17公里,地域面积56.17平方公里,东至黄花乡两河口河心,南至廖家林村杨家冲、麻家溪接界,西与姜家庙、白马岭、牛坪接壤,北至张家上府首相望,属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山大人稀,原生态面貌保存较好。全村共有农户1021户,3022人,常年在外务工600多人, 2010年全村人平纯收入4761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团结一心,务实开拓,始终坚持“特色产业立村,外出务工富民,基础设施不松,千亩核桃千亩茶,特色水果富大家”的发展思路,一方面下大力气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摸索发展适宜本村大面积推广的特色产业。 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25公里,达到了组组通水泥路,建立天河水窖200多口,改造土坯房100多栋,发展高山茶叶1000亩,栽培清香核桃340亩,欧美樱桃150亩,蓝莓50亩,全村已基本形成了西部以茶叶为主,东部以小水果为主的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多次获得区委、区政府命名表彰的“文明村”、“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姜家庙村 |
姜家庙村位于西陵峡北岸下牢溪流域,为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黄花、乐天溪三镇交接地带,以白马大峡谷、麻家溪、杜家河、谭家沟四条水溪组成的下牢溪为主溪河流,北抵黄花晓峰,南接西陵峡口(三游洞),东连金狮洞,西接望三峡大坝,南北纵长18公里,东西纵横6.5公里。下牢溪口距“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区5公里,与三游洞相邻。于70年国营建厂以来,姜家庙村属田少人多,弯多坡田多,土脚薄,种田没粮吃,年年吃国家反销救济粮、经济最落后的贫困村。 改革开放以来,姜家庙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党的方针政策,按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抓项目、保发展、促和谐、保稳定,以生态旅游发展为依托,以发展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步实现“生态旅游兴村、特色产业富民”。村目前所辖面积31.5平方公里,五个村民小组,村民2016人,651户,耕地面积1116亩(其中水田288亩,人平耕地0.55亩,1220个劳动力,党员65名,村民人均纯收入5863元。本村属于三面环山,两岸恋相峙,山水秀丽,通过村前期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98%,溪内河流清澈见底,碧登如玉,享誉全国原文联主席林凯题词“万里长江第一溪”的美称的旅游资源之优势。姜家庙村先后荣获夷陵区委、区政府“6·28抗洪抢险英雄集体”和宜昌市授予“平安村“暨小溪塔街道授予多次五好等基层党组织称号。 |
官庄村 |
官庄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距小溪塔城区15公里,地域面积42.3平方公里。该村矿产蕴藏量大,富含铁矿石、石灰石、硅石、高砱土;水资源尤其丰富,官庄水库为宜昌市及小溪塔城区百万人提供了优质原生态水源。 官庄村辖5个村民小组,1784户,5842人,其中党员165人,村民代表44人,两委班子成员6人,大学生村官助理1人。该村在村支部书记肖永才的带领下,按照“立足柑桔产业,发展多元经济,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和谐官庄”的指导思想,历经几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柑桔已成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柑桔面积1.5万亩,年产柑桔3.05万吨,柑桔打蜡保鲜企业5家,6条生产线,年加工销售柑桔能力5.5万吨。茶叶种植加工企业一家,茶叶种植面积235亩,年制茶能力11.75吨,年产值80万元。生产纯净水企业一家,年产值80万元。观赏鱼缸制造企业一家,年产值300万元。官庄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018万元,人均纯收入6499元,荣获小溪塔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村支部书记被评为全区2010年度“双文明标兵”。 |
廖家林村 |
廖家林村位于小溪塔西北部,村域面积43.7平方公里,2005年由原金狮洞乡和小溪塔镇的四个村(廖家林、桐木坑、小木坪、杨家冲)合并而成,现有五个村民小组,1503户4406人。其中党员131人,村民代表25人。村耕地面积2957亩,林地5万亩,柑桔面积4150亩,石材厂5家,村种养大户12户。2010年,村工农业生产总产值5850万元,村集体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757元。目前,本村主导产业是柑桔,在“十二五”期间,村“两委班子”将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金狮洞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并借助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将廖家林村建成夷陵区城郊旅游第一村。 |
新合村 |
新合村是原小溪塔街道办事处付家冲村和原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大山坡村于2011年3月3日上报区政府同意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位于小溪塔城区西北部,距离城区15公里,村域总面积14.54平方公里,北于黄花乡军田坝村相连,南、西于夷陵经济开发区姜家湾村接壤,东于官庄村、桂花园柑桔场、游路岗柑桔场相邻,中环抱狮子山柑桔场。全村717户,总人口2250人,7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组,2个柑桔场),二轮延包面积2211.57亩,其中耕地面积1841亩,其它面积370.57亩。柑桔园面积3700亩,林地10900亩,河流面积113亩。新合村的主要经济结构以柑桔种植和牲猪、务工经济、小型经商经济为主,占全村总产值80%。到2010年为止农村经济总收入2700万元,村民人平纯收入6265元。 |
新桥边村 |
新桥边村位于小溪塔街办以东,东与小溪塔岩花接壤,西与发展大道新区郭家湾村交界,南邻龙泉镇白庙村,北与夷陵经济开发区陈埫坪村以河为界,为“四镇”交界之地,距城区仅5公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新桥边村在党支部书记陈代强的带领下,依靠上级党委政府的科学领导和“敢为天下先”的新桥边精神,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结构调整,以农家特色餐饮、橘园趣味采摘、民俗文化欣赏为突破口,发展城郊生态农业。村辖6.22平方公里,总人口1267,为夷陵区历史最悠久的柑橘专业村之一,柑橘面积2600亩,平均年产柑橘5000吨,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近年来,“月儿湾”生态农庄集餐饮服务、娱乐休闲、农产品销售为一体,形成了城郊农业新特色。 |
岩花村 |
岩花村位于小溪塔街道东南部,距离城区11公里,村域总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1115户,人口3751人,总耕地面积4430亩,其中桔园 3210亩,林地1220亩。村的经济结构坚长期持以柑桔种植和牲猪、奶牛养殖为主,占全村总产值60%。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00年的960万元增加到2969万元,约为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302元增加到2010年的7346元,约为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主要经济结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近年来,岩花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先后被宜昌市夷陵区 “交通安全文明村”、“宜昌市示范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宜昌市生育文明建设先进村”、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政府“平安村”。 |
仓屋榜村 |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办仓屋榜村位于小溪塔街道东部,距小溪塔城区12公里,小鸦公路贯穿我村,是全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村之一。村域面积22.6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498户、4896人,村“两委”班子7人,大学生村官1名,干部助理1名。 近年来,我村按照“创三村、建三园,保红旗、争第一”的思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村实行以城带村、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了1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21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2101元,先后荣获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宜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夷陵区“红旗单位”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