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地处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为山西省东北门户。全境总面积1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7万亩。地形为半山半川,西高东低。壶流河境内全长66公里。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8.2℃,最低-34℃,年均气温7℃,无霜期130天,降水量408.8毫米,辖2镇7乡,212个行政村,18万人。
历史上的广灵
广灵县战国时名平舒邑,属赵国。秦时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复置为县,名广灵,属西京道大同府蔚州。明朝属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蔚州。清朝属大同府。中华民国元年属山西省冀察行署、冀晋行署第一行政公署、北岳区行政公署。1948年3月广灵解放,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2月,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署划归山西省。1992年雁北行署与大同市合并,广灵属大同市。今改现名。
工农业介绍
广灵是个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作物有谷、黍、玉米、马铃薯和莜麦等,经济作物有葵花、葫麻、菜籽、白麻、黄花等。谷子品种以“东方亮”为优;葵花以“三道眉”为佳;白麻种植历史悠久;“画眉”驴为中国五大优种驴种之一;大尾羊为山西省绵羊良种;黄花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五香瓜籽”闻名遐迩;“五香豆腐干”在山西省副食品鉴定会上独占鳌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
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铁、锗、镓、锰、石灰石、花岗岩等10多种,尤以高钙石灰石、高品位富镁白云岩和铁矿石储量为最。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兴建了化工厂、电厂、瓷厂、水泥厂、化肥厂、大理石板材厂、雕塑厂、粉丝厂、奶粉厂、金属镁冶炼厂、铁精粉选矿厂、淀粉加工厂,正在兴建的还有凤凰山水泥厂,全杆白麻纸浆厂等,使工业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号矿用0,“千福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晋广”牌粉丝等产品获省优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8万人 | 1283平方公里 | 140223 | 037000 | 0352 | 查看 广灵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平城区 |
国务院、省政府分别下发关于同意大同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根据批复,同意撤销大同市城区、南郊区、矿区;同意设立大同市平城区,以原城区的南关街道、北关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新建南路街道、新建北路街道、大庆路街道、新华街街道、向阳里街道、振华南街街道 城区位于大同市中心,东邻御河,西衔南郊区马军营、平旺乡,南接南郊区的东河河、时庄乡,北达南郊区的白马城、安家小村乡。北纬40°01′-40°08′,东经113°11′-113°19′。总面积46.129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4年)。 区人民0驻迎宾西路30号。邮编:037008。代码:140202。区号:0352。拼音:Cheng Qu。 行政区划 城区辖14个街道:南关街道、北关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新建南路街道、新建北路街道、大庆路街道、新华街街道、西花园街道、老平旺街道、向阳里街道、振华南街街道。 历史沿革 2000年,城区总人口537598人,各街道人口: 南关街道 78518 北关街道 54598 东街街道 26309 西街街道 20156 南街街道 15263 北街街道 32530 新建南路街道 41906 新建北路街道 36756 大庆路街道 32279 新华街街道 78722 西花园街道 24947 老平旺街道 17221 向阳里街道 25015 振华南街街道 5337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
云冈区 |
同意设立大同市云冈区,以原城区的西花园街道、老平旺街道,原南郊区的高山镇、云冈镇、口泉乡、平旺乡、西韩岭乡、鸦儿崖乡,原矿区的行政区域为云冈区的行政区域。 南郊区东邻大同县,南连怀仁县,西接左云县,北与新荣区毗连。总面积966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五一路,邮编:030001。代码:140211。区号:0352。拼音:Nanjiao Qu。 行政区划 南郊区辖3个镇、7个乡:古店镇、高山镇、云冈镇、口泉乡、新旺乡、水泊寺乡、马军营乡、西韩岭乡、平旺乡、鸦儿崖乡。 古店镇 辖:古店村、北宋庄村、圣水沟村、马站村、北羊坊村、山底村、孤山村、北榆涧村、窨子沟村、赵家窑村等。 高山镇 辖:小窑头村、罗家辛窑村、段家小村、南信庄村、南辛村、峰子涧村、马脊梁村、枯树村、东店湾村、燕子山村、桃柏沟村、白塘子村、小蒜沟村、黄土沟村、窑洞村、南沟村、万家嘴村、辛庄村、南羊路村、北羊路村、碾子沟村、高山村、业家村、上碗沟村、张家湾村、二台村等。 云冈镇 辖:云冈村、吴官屯村、姜家湾村、白庙村、大南沟村、三道沟村、荣华皂村、刘官庄村、兴旺庄村、栗庄村、石头村、张寺窑村、校尉屯村、竹林寺村、麻村村、水泉村、榆涧村、红墙村等。 口泉乡 辖:口泉村、回去村、同家梁村、银塘沟村、曹家窑村、四老沟村、郑家岭村、白洞村、永定庄村、里南沟村、店村村、韩家窑村、赵家小村、米庄村、落里湾村、大路辛庄村、辛寨村、堡子店村、墙框堡村、苏庄村、西房子村、高庄村、甘河村、西万庄村、下窝寨村、郊城村、上窝寨村、羊坊村、榆林村、杨家窑村、小营村、张留庄村、郝庄村、五法村、窑子坡村等。 新旺乡 辖:五爱村、永久村、解放村、新华村、先锋村、和平村、新民村、永宁村、新旺村、新中村、红旗村、新泉村、新胜村等。 水泊寺乡 辖:水泊寺村、石家寨村、泗庄村、海力村、肖家寨村、东坟村、西坟村、牛庄村、燕庄村、泉寺头村、金家湾村、马家小村、梓家村、古城村、马家堡村、曹夫楼村、齐家坡村、小南头村、寺儿村、沙岭村、艾庄村、塔儿村、西谷庄村、东王庄村、西王庄村等。 马军营乡 辖:马军营村、小站村、五里店村、宋庄村、阳合坡村、上皇庄村、下皇庄村、安家小村、小石子村、白马城村、陈庄村、田村村、东河河村、西河河村、智家堡村、周家店村、房子村、新添堡村、十里铺村、十里店村、西水磨村等。 西韩岭乡 辖:西韩岭村、东韩岭村、东肖河村、小太村、肥村村、太善村、马辛庄村、魏辛庄村、仝家湾村、茶坊村、北村村、南村村、南湾村、高店村、谢店村、要庄村、冯庄村等。 平旺乡 辖:平旺村、拖皮村、王家园村、时庄村、马营村、三井村、煤峪口村、石岩庄村、忻州窑村、大北沟村等。 鸦儿崖乡 辖:鸦儿崖村、常流水村、魏家沟村、马林涧村、乔村村、兴胜沟村、双井沟村、盘道村、高驼村、黑流水村、王村村、红糜沟村、官窑村、老窑沟村等。 历史沿革 1970年10月成立,因区政府驻地在大同市西南,且辖区土地又以市郊南部为最广,故名南郊区。 1949年5月大同解放后,初期市郊及邻近厂矿、村庄分属一、二、三、四、五区和矿区管辖。1952年改为城区、口泉区、郊区管辖。1958年后,又分属城区、口泉区、郊区、古城区、怀仁区、云冈区管辖。1966年5月,成立大同市郊区,以市级农业系统各局和城区、口泉区的农村部分为行政区域。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成立南郊区。(根据http://www.dt.gov.cn/) 2000年,南郊区辖3镇12乡:云冈镇、高山镇、古店镇、北村乡、西万庄乡、西韩岭乡、马军营乡、平旺乡、赵家小村乡、城关乡、口泉乡、峰子涧乡、鸦儿崖乡、水泊寺乡、小南头乡。总人口422517人,各乡镇人口: 古店镇 16500 高山镇 18339 云冈镇 34597 口泉乡 18501 城关乡 42518 水泊寺乡 45325 小南头乡 18606 北村乡 9375 马军营乡 84731 西韩岭乡 19945 平旺乡 35101 赵家小村乡 27238 西万庄乡 14312 鸦儿崖乡 14093 峰子涧乡 2333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南郊区乡镇调整情况:(根据http://www.dt.gov.cn/)。 高山镇面积144.2平方千米,人口17118人。镇政府驻高山。辖26个村委会。由高山镇、峰子涧乡合并。 云冈镇面积122.5平方千米,人口22493人。镇政府驻云冈。辖18个村委会。 古店镇面积 83.1平方千米,人口11810人。镇政府驻古店。辖10个村委会。 水泊寺乡 面积102.4平方千米,人口50115人。乡政府驻水泊寺。辖25个村委会。由水泊寺乡、小南头乡合并。 口泉乡面积196.1平方千米,人口46666人。乡政府驻口泉。辖35个村委会。由口泉乡12个村、赵家小村乡、西万庄乡合并。 西韩岭乡 面积107.1平方千米,人口27015人。乡政府驻西韩岭。辖17个村委会。由西韩岭乡、北村乡的4个村合并。 平旺乡面积 52.9平方千米,人口22333人。乡政府驻平旺。辖10个村委会。由平旺乡、口泉乡的4个村合并。 新旺乡面积 49.5平方千米,人口19349人。乡政府驻南关南街。辖13个村委会。由城关乡更名为新旺乡。 马军营乡 面积110.0平方千米,人口41557人。乡政府驻马军营。辖22个村委会。 鸦儿崖乡 面积 82.0平方千米,人口10709人。乡政府驻鸦儿崖。辖14个村委会。 |
新荣区 |
新荣区北靠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南接南郊区,东邻阳高县、大同县,西连左云县。总面积100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30002。代码:140212。区号:0352。拼音:Xinrong Qu。 行政区划 新荣区辖1个镇、6个乡:新荣镇、破鲁堡乡、郭家窑乡、花园湾屯乡、西村乡、上深涧乡、堡子湾乡。 新荣镇 辖:辛窑村、上甘沟村、新胜沟村、里场沟村、外场沟村、总高墩村、新荣村、李大头村、王堂窑村、小官窑村、畔沟村、鲁家沟村、村安乐庄村、光明村、前井沟村、张布袋沟村、后井沟村、庞家窑村、下甘沟村等。 破鲁堡乡 辖:火石沟村、破鲁堡村、东旺庄村、彭场村、裴家窑村、高向台村、黄土口村、吴施窑村、山前庄村、王屯村、八墩村、水深唐村、刘家窑村、西旺庄村、碱滩村、六墩村、栗恒窑村等。 郭家窑乡 辖:郭家窑村、半坡店村、红沟梁村、二队地村、东张士窑村、东渠村、拒门堡村、贾什队村、二队窑村、二道沟村、梁顶村、菜元沟村、贾家屯村、芦家窑村、东胜庄村、助马堡村、砖楼沟村、二十五村、四道梁村、北刘窑村、木家坪村、助马口村、北温窑村、庄窝墩村、张士窑村、杨家场村、张力窑村、座堡窑村、元营子村、十三边村等。 花园湾屯 辖:青羊岭村、花元屯村、前井村、沟涧寨村、杨窑村、苇子湾村、清泉村、靳沟窑村、马庄村、太平庄村、谢士庄村、于政府村、张指挥营村、麻口村、镇川堡村、万泉庄村、西寺村、三里桥村、镇川口村、三墩村、元墩村、姜庄村、侯家堡村、马河村、常胜庄村、圪坨村、尚龙门村、道士窑村、水沟畔村、青花村、赵彦庄村、三百户村、黍地沟村等。 西村乡 辖:西村村、沙河村、五旗村、谢场村、狮村村、新站村、东村村、夏庄村、白山村、甘庄村、户部村、镇虏村、李花庄村、七里村、和胜庄村、智家堡村、鸡窝涧村、碓臼沟村、大窑山村、小窑山村、畅家岭村等。 上深涧乡 辖:上深涧村、下深涧村、蔡家窑村、蔡店村、张大仁村、施家洼村、刘中和村、刘安窑村、张旺庄村、马家村、后所沟村、前窑村、新村、西梁村、北辛窑村、东梁村、前坡村、东坡村、后坡村等。 堡子湾乡 辖:拒墙堡村、刘新庄村、杨州窑村、高家窑村、草汉窑村、拒墙口村、李三窑村、闫家窑村、风咀梁村、蔡家窑村、马武沟村、马厂村、祁皇墓村、靳圪塔梁村、堡子湾村、胡家窑村、二十一墙村、得胜村、镇羌堡村、河东窑村、黑土墩村、二道沟村、四道沟村、杨里窑村、马家窑村、李培沟村、磨复其湾村、宏赐村等。 历史沿革 1970年设立新荣区。 2000年,新荣区辖:新荣镇、花园屯乡、郭家窑乡、东胜庄乡、户部乡、西村乡、镇川堡乡、拒墙堡乡、上深涧乡、破鲁堡乡、堡子湾乡。总人口105915人,各乡镇人口: 新荣镇 26030 破鲁堡乡 7730 东胜庄乡 4793 郭家窑乡 5101 花园屯乡 7332 镇川堡乡 7290 户部乡 3472 西村乡 13025 上深涧乡 14355 拒墙堡乡 4374 堡子湾乡 1241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新荣区乡镇调整情况:(以下根据http://www.dt.gov.cn/)。 新荣镇 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20860人。镇政府驻新荣。辖19个村委会。 花园湾屯乡 面积217.2平方千米,人口16813人。乡政府驻花园湾屯。辖33个村委会。由镇川堡乡、花园屯乡合并。 堡子湾乡 面积182.9平方千米,人口17024人。乡政府驻堡子湾。辖28个村委会。由拒墙堡乡、堡子湾乡合并。 郭家窑乡 面积155.1平方千米,人口15077人。乡政府驻郭家窑。辖30个村委会。由郭家窑乡、东胜庄乡合并。 西村乡 面积160.5平方千米,人口11397人。乡政府驻西村。辖21个村委会。由西村乡、户部乡合并。 上深涧乡 面积 85.5平方千米,人口15138人。乡政府驻上深涧。辖19个村委会。 破鲁堡乡 面积 90.0平方千米,人口10357人。乡政府驻破鲁堡。辖17个村委会。 |
云州区 |
同意撤销大同县,设立大同市云州区,以原大同县的行政区域为云州区的行政区域。 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东北边沿。东与阳高县毗连;北屏采凉山、马铺山与大同市北郊接壤;西隔御河紧靠大同市;襟连左云、怀仁;南与浑源县相接。县境东西相距约45千米,南北相隔约60千米,全县总面积1501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西坪镇。邮编:037300。代码:140227。区号:0352。拼音:Datong Xian。 南北部为土石山区,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中部为平川,区山区、丘陵区约占总面积的60%。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391.5mm,年平均气温,南部为5~7℃。全年日照时数为2973小时,无霜期为125天左右。 行政区划 大同县辖3个镇、7个乡:湖东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西坪镇、倍加皂镇、周士庄镇、吉家庄乡、峰峪乡、杜庄乡、党留庄乡、瓜园乡、聚乐堡乡、许堡乡。 湖东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 、 西坪镇 辖:西坪村委、水头村、上甘庄村、下甘庄村、贺店村、康店村、大坊城村、小坊城村、坨坊村、官堡村、寺儿上村、中高庄村、上高庄村、东嘴村、西嘴村、上榆涧村、下榆涧村、唐家堡村、下高庄村等。 倍加造镇 辖:倍加造村、任家小村、独树村、谢疃村、东骆驼坊村、西骆驼坊村、解庄村、营坊沟村、郭家窑头村等。 周士庄镇 辖:周士庄村、牛家堡村、罗卜庄村、路家庄村、王千户村、二十里铺村、三十里铺村、四十里铺村、五十里铺村、后铺村、三条涧村、三府坟村、陈家堡村、石仁村、东水峪村、西水峪村、散岔村、驾遇造村、孟家造村、遇驾山村、上庄村、南庄村、西羊坊村等。 吉家庄乡 辖:吉家庄村、佛堂寺村、西安家堡村、东安家堡村、郭家庄村、上西河村、下西河村、南栋庄村、杨寨村、北栋庄村、王渐疃村、牛寺沟村、辛窑沟村、东庄村、西庄村、水涧村、南庄村、寺儿上村、杨圈沟村、小桥村、瓮城口村、南米窑村、南息村、西浮头村、古定桥村、旧桥村、麻峪口村等。 峰峪乡 辖:兼场村、峰峪村、西堡村、孙家港村、施家会村、沙岭村、盘道村、西后口村、东后口村、胡家窑头村、吉家会村、大沟梁村、杏树窑村、徐疃村、秦城村、东马庄村、委册村、杨庄村、东浮头村、徐家堡村、小王村等。 杜庄乡 辖:杜庄村、长安村、南六庄村、下泉村、周家堡村、落阵营村、利仁皂村、常家堡村、马家会村、马坊村、小辛庄村、王家堡村、米庄村、千千村、土井村、长胜庄村、苏家寨村、崔庄村、永胜村等。 党留庄乡 辖:党留庄村、马连庄村、安留庄村、蔡庄村、侯大庄村、小蒲村、罗庄村、邢庄村、上泉村、兼埔村、兴胜村等。 瓜园乡 辖:东坪村、北石山村、南石山村、渔儿涧村、黑石崖村、西沙窝村、东沙窝村、陈庄村、腾家沟村、南坡村、梁庄村、南吴家洼村、道西湾村、东紫峰村、西紫峰村、茹庄村、李汪涧村、瓜园村等。 聚乐堡乡 辖:巨乐村、西关村、张庄村、五里台村、北吴家洼村、塔儿村、新边村、英嘴东村、东羊坊村、牙儿崖村、马家梁村、水沟寺村、麻地沟村、西阁老山村、大北庄村、东阁老山村、山自造村、小北庄村、上羊落村、艾家洼村、下羊落村、邵家皂村、黄家洼村等。 许堡乡 辖:西水地村、西册田村、大王村、堡村、大王窑村、黎峪村、南坨村、许堡村、肖家窑头村、下庄村、养老洼村、清泉村、集仁村、南水地村、鹅毛村、上庄村、于家寨村、浅井村、东水地村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 辖:樊庄村、蔚州疃村、七里村等。 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赵,汉置平城县。辽重熙十七年(公元1048年)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 1949年,归大同市管辖。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称大仁县,归雁北地区管辖。1958年12月又划归大同市郊区。1959年11月划为古城区,后改为大同县,仍归大同市管辖。1965年8月又划归雁北地区,1993年又归大同市管辖。 县政府驻地于1970年由大同市南关迁至西坪镇。 1998年,全县有16个乡镇:西坪镇、倍加造镇、周士庄镇、麻峪口乡、吉家庄乡、杜庄乡、峰峪乡、徐疃乡、党留庄乡、陈庄乡、瓜园乡、许堡乡、阁老山乡、西册田乡、中高庄乡、聚乐堡乡,共有192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出处) 西坪镇是大同县所在地,总面积86386亩,全镇有11个行政村,11292人。 倍加造镇位于大同市东郊,镇政府所在地西距市区,东距县各十二千米,辖11个行政村,人口17360,总面积77平方千米。 周土庄镇位于采凉山下,大同市城东15千米处,有23个行政村,总人口15651人,面积134平方千米。 麻峪口乡地处桑干河南岸,落鹰山脚下,南西与浑源县、怀仁县接壤。全乡16个行政村,6048人,总面积139435亩。 吉家庄乡位天桑干河南岸,马头山脚下,位于县城西南40千米处。全乡辖11个行政村,5252口人,总面积151406亩。 杜庄乡地处同浑出路两侧,距大同市20千米,全乡共有19个行政村,12555人。 峰峪乡地处桑干河南岸,万家山脚下,全乡11个行政村,7451人,总面积104平方千米。 徐疃乡地处大同市东南端,距县城45千米,离大同市60千米,东与西册田乡接址,西与峰峪乡毗邻,南靠双元山与浑源县交界,北依桑干河册田水库。面积76.68平方千米,全乡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4549人。 党留庄乡位于大同县西南,西临河,东南与本县杜庄乡相邻,北与大同市南郊区接址;距大同市10千米。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3万人;总面积为10.8万亩。 陈庄乡地处桑干河北岸,距大同县西南10千米处,东邻瓜园乡,西靠杜庄和党留庄乡,4077人,总面积65122亩。 瓜园乡 许堡乡地处大同县城15千米处,北靠阳高县、南临桑干河,人口11207人。 阁老山乡 西册田乡北傍桑干河,南依翠屏山,西与徐町乡相邻,东与阳高县友宰镇接壤。面积79平方千米,5284口人。 中高庄乡位于大同县城北9千米处,北有同张公路,南靠大溏公路。全乡辖8个行政村、7541口人,总面积8万亩。 聚乐乡北依采凉山余脉,东与阳高交界,西同大同毗邻。全乡行政村13个,总面积12.5万亩。 2000年,大同县总人口162977人,各乡镇人口: 湖东街道 3768 西坪镇 16388 倍加造镇 16196 周士庄镇 17866 麻峪口乡 5737 吉家庄乡 4451 峰峪乡 5999 徐町乡 3452 杜庄乡 13636 党留庄乡 11817 陈庄乡 3781 瓜园乡 4187 中高庄乡 6953 巨乐乡 4010 阁老山乡 3561 许堡乡 10971 册田乡 5143 东街虚拟街道 13670 西街虚拟街道 5785 樊庄开发区虚拟乡 560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大同县乡镇调整情况以及调整后乡镇资料:(以下根据http://www.dt.gov.cn/) 西坪镇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20584人。辖1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西坪。由原西坪镇、中高庄乡合并。 周士庄镇 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15673人。辖2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周士庄。 倍加皂镇 面积 78平方千米,人口19358人。辖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倍加皂。 许堡乡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16870人。辖1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许堡。由原许堡乡、西册田乡合并。 瓜园乡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10758人。辖1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瓜园。由原瓜园乡、城庄乡合并。 党留庄乡 面积 70平方千米,人口13586人。辖11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党留庄。 杜庄乡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13603人。辖1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杜庄。 聚乐堡乡 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 8776人。辖23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聚乐堡。由原聚乐乡、阁老山乡合并。 峰峪乡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12405人。辖21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峰峪。由原峰峪乡、徐团乡合并。 吉家庄乡 面积199平方千米,人口12060人。辖2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吉家庄。由原吉家庄乡、麻峪口乡合并。 地图 |
阳高县 |
阳高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现辖7镇6乡。2000年总人口26.3万。 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大同县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 阳高县境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2420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川区占36.5%,丘陵区占31.8%,近于三分天下。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的黑水河。 阳高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约125天,降水量400毫米。 阳高盛产谷子、黍子、豆类、莜麦、山药蛋、高梁、玉米、胡麻、白麻和甜菜。境内多山丘陵,林业资源丰富,有木瓜、玫瑰和枸杞等。王官屯镇的槟沙果、京杏、杏脯和罗文皂镇的元白菜驰名国内外,是全国7大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 地下矿藏探明的有金、铁、铜、煤、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石、钾长石等22种。 “许家窑人”遗址是在1976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居住的地方,位于古城镇许家窑村,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下深井乡、长城乡天桥等处。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云林寺,位于县城西南隔,始建于明代。还有闻名中外的古长城。 交通 京包铁路以及大同至河北积儿岭的干线公路穿经境内城关;南部有大同至河北阳原的干线公路通过。西南部连接着内蒙古,此外各乡镇交通比较方便,县城通往公路简易多条,各乡镇间通汽车,大多村庄可通行大车。 县城西面的土长城是山西与内蒙古的边界,也是古代留下的历史. 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位于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现存明建的大雄宝殿及雕梁壁画,乃古建艺术之精品。此外,县城东南30公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
天镇县 |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总面积1635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玉泉镇。邮编:038200。代码:140222。区号:0352。拼音:Tianzhen Xian。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川间隔分布,最低处海拔也在千米以上。境内山脉属阴山山脉,北有二郎山,东有笔峰山。南有王之坟山。最高峰为东部的溜冰台,海拔2074米。西南与阳高县合为盆地。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洋河、西洋河、红塘河等。年均气温6.4度,一月均温-11.8度,七月均温21.9度,年均降雨量420毫米,无霜期 120天左右。 行政区划 天镇县辖5个镇、6个乡:玉泉镇、谷前堡镇、米薪湾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三十里铺乡、南河堡乡、贾家屯乡、赵家沟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 玉泉镇 辖:东北街村、西南街村、西北街村、东南街村、南园子村、唐八里村、崔家夭村、三里屯村、三道梁村、滹沱店村、夏家山村、石家庄村、葛家屯村、鲍家屯村、李家庄村等。 谷前堡镇 辖:谷前堡村、谷后堡村、张家庄村、袁才庄村、袁治梁村、白羊口村、化皮庙村、榆林口村、水磨口村、水桶寺村、沙屯堡村、马圈痒村、东马坊村、十里铺村、一畔庄村等。 米薪关镇 辖:赵家夭村、孙家河村、段家沟村、韩家梁村、东化林村、西化林村、盆儿夭村、韩小屯村、大烟村、乔子烟村、西黑石村、小井沟村、西阳坡村、丁家夭村、西盘道村、磨石山村、米薪关村、油房夭村、胡家屯村、孤峰山村、上阴山村、下阴山村、过家屯村、石羊庄村、师家梁村、张辛夭村、金家烟村、滑家沟村、王家烟村、圣家堡村、张本夭村、白家烟村、陆家夭村、任家夭村、谷大屯村、蔡家庄村、于西堡村等。 逯家湾镇 辖:永嘉堡村、薛家夭村、于岭沟村、十字河村、白舍科村、熏夭口村、夏家沟村、袁家梁村、上湾村、下湾村、官湾村、石嘴墩村、新堡湾村、朱家沟村、砖夭村、李家寨村、南营沟村、宣家塔村、胡家洼村、瓦夭口村、张仲口村、李二口村、薛三墩村、石佛寺村、黄蒿坪村、田家湾村、黄土崖村、温家夭村、夏小堡村、罗家山村等。 新平堡镇 辖:新平村、义和坝村、刘家房村、高家夭村、水泉夭村、五里墩村、黄家湾村、四坊墩村、红土沟村、狼窝沟村、柴家夭村、祁家夭村、岳家夭村、潘家夭村、碾岭村、大营盘村、平远堡村、平远头村、八墩村、十六墩村、廿墩村、新平尔村、三墩店村、辛庄子村、南夭村、曹家湾村、常胜山村等。 三十里铺乡 辖:卅里铺村、兰玉堡村、刘家庄村、肖家屯村、廿里铺村、小辛庄村、卞家屯村、范家庄村、西马坊村、孙家店村、高家店村、康小屯村、范家屯村、白小山村、沙沟寺村、阳和塔村、高墙框村、魏家夭村、李芳山村、王家山村等。 南河堡乡 辖:坨子村、薛辛夭村、上畔庄村、下夭村、候家夭村、冯家山村、魏家山村、沙沟寺村、东沙河村、季冯夭村、杨家屯村、黄家湾村、路八里村、于八里村、西沙河村、赵小堡村、西宋家厂村、东宋家厂村、七里墩村、闫家园村、南河堡村、季沙河村、王进堡村、顾家湾村、上吾其村等。 贾家屯乡 辖:贾家屯村、夏家屯村、楼子町村、塔儿村、西罗夭村、季家寨村、渠家沟村、李二烟村、袁家夭村、红土夭村、孙家嘴村、将军庙村、北冯夭村、印子嘴村、袁家河村、罗老庄村、罗下庄村、南冯夭村、武家山村、刘家山村、崔家山村、左家屯村、杨家夭村、贾家夭村等。 赵家沟乡 辖:赵家沟村、杨家庄村、南罗夭村、曹进庄村、郭家夭村、后峪堡村、高南庄村、范牛坊村、薛牛坊村、刘家沟村、王风沟村、后庄子村、张家山村、柳子堡村、夭沟村、舍科堡村、盆儿井村、于家夭村等。 南高崖乡 辖:南高崖村、姜前屯村、姜后屯村、马家沟村、下罗夭村、东流沟村、称达沟村、大仁沟村、灰夭口村、增家岔村、大庄科村、王会庄村、大老沟村、高家寺村、乔家夭村、耿家梁村、左所沟村、南井沟村、台家坪村、董家沟村、闫家梁村、冯奈庄村、水冲口村、大平沟村、东辛夭村、黑石沟村、阳坡村、赵家夭村、上罗夭村、东黑石村、西辛夭村等。 张西河乡 辖:-夭村、圣家庄村、周家山村、刘伸屯村、朱家屯村、深沟夭村、上营村、下营村、邬家夭村、安家夭村、姚明庄村、肖墙村、许家夭村、史家夭村、麻黄塄村、马家夭村、刘全庄村、张小堡村、细巴沟村、张西河村、张东河村、吴家湾村、代家屯村、大桥村、丁家烟村等。 历史沿革 周为代国领域,战国时为赵延陵邑,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延陵二县。北魏置广牧县,唐置天成军,辽置天成县,金改为天城县,元仍名天成县,明洪武年改为天城卫,洪熙元年又添设镇虏卫,清顺治三年并天城、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 2000年,天镇县辖5镇12乡:城关镇、谷前堡镇、米薪关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三十里铺乡、孙家店乡、南河堡乡、东沙河乡、贾家屯乡、将军庙乡、赵家沟乡、谷大屯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宣家塔乡、大营盘乡。总人口187832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3857 谷前堡镇 19987 米薪关镇 9911 逯家湾镇 9454 新平镇 7679 卅里铺乡 13526 孙家店乡 7374 南河堡乡 12523 东沙河乡 10623 贾家屯乡 5929 将军庙乡 3633 赵家沟乡 7510 谷大屯乡 7392 南高崖乡 7792 张西河乡 10742 宣家塔乡 4830 大营盘乡 507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天镇县乡镇调整情况:(面积、人口根据“大同市政府网站”)。 玉泉镇 面积 74.9平方千米,人口40558人。镇政府驻东北街。辖15个村委会。城关镇更名为玉泉镇。 谷前堡镇 面积129.9平方千米,人口20451人。镇政府驻谷前堡。辖15个村委会。 米薪湾镇 面积205.7平方千米,人口25597人。镇政府驻米薪湾。辖37个村委会。米薪关镇、谷大屯乡合并。 逯家湾镇 面积227.6平方千米,人口16868人。镇政府驻逯家湾。辖30个村委会。逯家湾镇、宣家塔乡合并。 新平堡镇 面积184.2平方千米,人口14241人。镇政府驻新平堡。辖27个村委会。新平镇、大营盘乡合并。 三十里铺乡 面积121.8平方千米,人口22131人。乡政府驻三十里铺。辖20个村委会。三十里铺乡、孙家店乡合并。 南河堡乡 面积 91.3平方千米,人口23855人。乡政府驻南河堡。辖25个村委会。南河堡乡、东沙河乡合并。 贾家屯乡 面积133.6平方千米,人口16567人。乡政府驻宣家塔。辖24个村委会。南家屯乡、蒋军庙乡合并。 赵家沟乡 面积119.4平方千米,人口 8576人。乡政府驻赵家沟。辖18个村委会。 南高崖乡 面积229.2平方千米,人口 9002人。乡政府驻南高崖。辖31个村委会。 张西河乡 面积116.6平方千米,人口12161人。乡政府驻张西河。辖25个村委会。 地图 |
广灵县 |
广灵县地处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为山西省东北门户。全境总面积1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7万亩。地形为半山半川,西高东低。壶流河境内全长66公里。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8.2℃,最低-34℃,年均气温7℃,无霜期130天,降水量408.8毫米,辖2镇7乡,212个行政村,18万人。 历史上的广灵 广灵县战国时名平舒邑,属赵国。秦时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复置为县,名广灵,属西京道大同府蔚州。明朝属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蔚州。清朝属大同府。中华民国元年属山西省冀察行署、冀晋行署第一行政公署、北岳区行政公署。1948年3月广灵解放,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2月,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署划归山西省。1992年雁北行署与大同市合并,广灵属大同市。今改现名。 工农业介绍 广灵是个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作物有谷、黍、玉米、马铃薯和莜麦等,经济作物有葵花、葫麻、菜籽、白麻、黄花等。谷子品种以“东方亮”为优;葵花以“三道眉”为佳;白麻种植历史悠久;“画眉”驴为中国五大优种驴种之一;大尾羊为山西省绵羊良种;黄花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五香瓜籽”闻名遐迩;“五香豆腐干”在山西省副食品鉴定会上独占鳌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 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铁、锗、镓、锰、石灰石、花岗岩等10多种,尤以高钙石灰石、高品位富镁白云岩和铁矿石储量为最。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兴建了化工厂、电厂、瓷厂、水泥厂、化肥厂、大理石板材厂、雕塑厂、粉丝厂、奶粉厂、金属镁冶炼厂、铁精粉选矿厂、淀粉加工厂,正在兴建的还有凤凰山水泥厂,全杆白麻纸浆厂等,使工业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号矿用0,“千福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晋广”牌粉丝等产品获省优称号。 |
灵丘县 |
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现辖3镇9乡。2008年总人口23万。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南与阜平交界,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北与广灵相连。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87.6%。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较平缓。全县海拔700~2234米,最高的太白维山,海拔2234米。境内有赵北河、唐河、上宅河、冉庄河、独峪河等。 灵丘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均150天,降水量432毫米。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蛋、莜麦、豆类为主。 灵丘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主要有金、银、铜、铁等10多种金属矿和煤、磷、硫、石棉、珍珠岩、花岗石、大理石等20多种非金属矿。非金属矿尤以花岗石、大理石、石棉、珍珠岩储量为最多最好。花岗石主要有贵纪红(G1828)、桔红(G1829)、麻点白、绿黑花等多种花色品种,色泽艳丽、质地优良,可与意大利、印度等国家的名贵花岗石媲美。 灵丘县旅游资源有坐落于县城南约5公里的觉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约1450年),砖砌结 构,高13层,造型精美,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是闻名中外的革命旅游圣地。赵武灵王墓自古为文人壮士凭吊、幽思怀古之地。还有香炉石、花塔、九老沟等自然旅游景点和南、北山天然狩猎场。 历史沿革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隋属蔚州,后陷废。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归直隶(河北省)宣化府,而灵丘则由隶属蔚州改属山西大同府。民国属雁门道。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沿五台)。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灵丘开辟为抗日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灵丘属第二专区。1945年3月31日灵丘全县解放,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8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雁北专署,1959年1月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全县共辖3镇16乡,334个行政村644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9万。现辖3镇9乡。2003年总人口是22.万人。 地理位置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自然特征 灵丘基本地貌由三部分构成,其中85.5%属土石山区,8%属丘陵,6.2%属平川。地理特点是山多、坡多、沟多,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太白山主峰海拔2234米。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华山河五系常流河。唐河是主干河流,发源于浑源戗风岭流经灵丘6乡镇52个村,出境后经涞源汇入渤海水系。全县地表水2.65亿m3,地下水1.1m3。 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总特点是: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往往出现春旱;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常常遭受伏旱和冰雹的危害;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多雨年常造成大秋作物返茬和冰雪霜冻的危害;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对越冬作物不利。全县年平均气温7° 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平均大于5°C的积温3329.5°C,无霜期一般在150天左右,最长为189天,最短为120天,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160天左右,北山、东北山一般为12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2.4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614.6毫米。历年不平均7.3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风力一般是四到五级,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发展优势 经济区位优势:灵丘位于晋东北边缘,是大同通往沿海地区的南大门,并处在大同、张家口、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境内虽有山川之险峻,却无交通之阻,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自然条件优势: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矿产资源优势:全县已初步探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其中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现已开采的有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石英石、金、银、铜、铁、锰、煤等20多种,特别是是花岗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高、花色好,尤以“贵妃红”最为名贵,倍爱中外客商青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铜矿、银矿、锰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锰矿在华北地区独一无二。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 旅游资源优势:灵丘历史文物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景优美,区域文化独特,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得。其中以平型关战役遗址、赵武灵王墓、北魏觉山寺、曲回寺唐代石佛冢群、桃花山天然溶洞、甸子梁空中草原最为著名,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
浑源县 |
浑源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现辖6镇12乡。2000年总人口32.6万。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东接广灵,西毗应县,东南部以恒山与灵丘、繁峙县分界,北面由六棱山与大同、阳高2县相连。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辖6镇12乡358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4万,县城人口12万人。 气候特征 浑源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一月份平均 -12℃,七月平均21.6℃。年平均降雨量429.4毫米,年平均日照量2696.3小时。 自然地理 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貌类型复杂,结构多样。县境地貌南山北坡中间川。南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4%;北坡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9%;川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7%。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卧羊场山海拔最高,主峰高达2333米。浑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仅为1050米。境内山脉较多,主要有恒山、卧羊场山、穆桂英山、胡子岭、马鬃崖、翠屏山、抢风岭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恒山山脉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沿东北――西南走向,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构成浑源的地貌骨架。境内主要有浑河、唐河两大水系,分属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水系和唐河水系,河床年经流量为1.19亿立方米,注入永定河、海河。境内山脉为恒山山脉,它西衔雁门,东延燕云,两千米左右山峰并肩面立,号称108峰,蜿蜒起伏,奔腾如行,全县海拔高度为1050—2333米之间。 行政区划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5763人。 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86148 西坊城镇 13944 蔡村镇 12665 沙圪坨镇 9710 王庄堡镇 13012 大磁窑镇 8102 张庄乡 9716 东坊城乡 14250 荆庄乡 12464 什义号乡 16897 驼峰乡 11624 西留村乡 12814 下韩村乡 11093 杨庄乡 15030 北榆林乡 7853 南水头乡 2445 吴城乡 2913 大洼乡 6497 黄花滩乡 8429 大仁庄乡 7134 官王铺乡 4386 中庄铺乡 11313 温庄乡 3962 西河口乡 2390 官儿乡 5002 土岭乡 6024 青磁窑乡 7990 林场乡 1956 2001年,浑源县乡镇调整情况: 永安镇 面积 84.43平方千米,人口95548人。镇政府驻西顺街。辖24个村委会。由城关镇、张庄合并,并更名。 沙圪坨镇 面积174.10平方千米,人口25589人。镇政府驻沙圪坨。辖25个村委会。由杨庄、沙圪索镇合并。 王庄堡镇 面积188.66平方千米,人口15426人。镇政府驻王庄堡。辖32个村委会。由王庄堡镇压、西河口乡合并。 西坊城镇 面积 56.19平方千米,人口14681人。镇政府驻西坊城。辖12个村委会。 蔡村镇 面积 57.90平方千米,人口14236人。镇政府驻蔡村。辖12个村委会。 大磁窑镇 面积 50.69平方千米,人口 8964人。镇政府驻大磁窑。辖11个村委会。 千佛岭乡 面积193.42平方千米,人口15188人。乡政府驻千佛岭。辖36个村委会。由中庄铺、温庄合并,并更名。 青磁窑乡 面积115.75平方千米,人口10104人。乡政府驻青磁窑。辖26个村委会。由青磁窑乡、林场合并。 东坊城乡 面积119.63平方千米,人口27698人。乡政府驻东坊城。辖17个村委会。由荆庄、东坊城乡合并。 吴城乡 面积100.68平方千米,人口10567人。乡政府驻吴城。辖17个村委会。由吴城乡、大洼乡合并。 官儿乡 面积196.40平方千米,人口11955人。乡政府驻官儿。辖30个村委会。由官儿乡、土岭乡合并。 南榆林乡 面积112.95平方千米,人口11006人。乡政府驻南榆林。辖22个村委会。由南水头、北榆林合并。 黄花滩乡 面积107.13平方千米,人口13012人。乡政府驻黄花滩。辖25个村委会。由黄花滩乡、官王铺乡合并。 裴村乡 面积 88.70平方千米,人口17249人。乡政府驻裴村。辖12个村委会。由什义号乡更名为裴村乡。 西留村乡 面积 85.58平方千米,人口13116人。乡政府驻西留村。辖11个村委会。 下韩村乡 面积 28.13平方千米,人口11996人。乡政府驻下韩村。辖7个村委会。 驼峰乡 面积 84.48平方千米,人口13239人。乡政府驻驼峰。辖18个村委会。 大仁庄乡 面积118.80平方千米,人口 8081人。乡政府驻大仁庄。辖21个村委会。 浑源县现辖6个镇、12个乡:永安镇、西坊城镇、蔡村镇、沙圪坨镇、王庄堡镇、大磁窑镇、东坊城乡、裴村乡、驼峰乡、西留村乡、下韩村乡、南榆林乡、吴城乡、黄花滩乡、大仁庄乡、千佛岭乡、官儿乡、青磁窑乡。 各乡镇所辖村: 永安镇 辖:西顺村、当巷村、道巷村、益民村、民安村、南顺村、南关村、东关村、新华村、兴安村、张庄村、顾册村、丰台铺村、东辛庄村、土桥铺村、神溪村、海村、唐家庄村、许村、王千庄村、武村村、永兴号村、张家号村、三元号村等。 西坊城镇 辖:西坊城村、涧村、义家寨村、小辛庄村、大辛庄村、南阳庄村、西辛窑村、黄沙口村、大峪口村、圪坨村、大有号村、西胜民村等。 蔡村镇 辖:蔡村、尧村、文庄村、大洼沟村、碾槽沟村、下窑村、东留村、师家号村、元圪村、草梁村、白道村、窑沟村等。 王庄堡镇 辖:北坡头村、上达枝村、下达枝村、上牛还村、下牛还村、容易沟村、水峪村、洪水村、杏庄村、东庄村、湾沟门村、马家沟村、汉峪沟村、水磨村、潘家沟村、西会村、汤头村、白洋村、杨树湾村、西河口村、小寺村、太安岭村、小牛还村、训草村、董家沟村、岭顶村、西湾村、西河村、大南沟村、寨头村、王庄堡村、南坡头村等。 沙圪坨镇 辖:沙圪坨村、银牛沟村、赤泥泉村、东信庄村、黄家坡村、沙河村、照壁村、水沟村、西坪村、大洪沟村、乱岭关村、三阴山村、大石头岭村、荞麦川村、杨庄村、井上村、龙洼村、沙岭铺村、塔村、三条彦村、西庄村、官道村、英庄村、老僧洼村、干沟村等。 大磁窑镇 辖:大磁窑村、下盘铺村、停旨岭村、果子园村、胶泥圪坨村、西岭村、李家窑村、骆驼界村、南元坨村、高庄村、孟家窑村等。 东坊城乡 辖:长城沟村、高水圪坨村、大西沟村、门庆沟村、龙王堂村、东坊城村、郭家庄村、水磨町村、郝家寨村、仁和号村、落子洼村、常才岭村、荆庄村、李峪村、长条村、东尾毛村、晋家庄村等。 裴村乡 辖:新裴村、下町村、旧裴村、三合号村、西辛庄村、凌云口村、十义号村、杓头涧村、罗框村、大桥村、千哨村、张旺村等。 驼峰乡 辖:驼峰村、田村、东堡村、中堡村、西堡村、李千庄村、梨园村、高窑村、浅涧村、彦头村、宋庄村、西窑村、羊水沟村、郭家庄村、深涧村、井沟村、曲家坪村、鱼沟村等。 西留村乡 辖:西留村、宝峰寨村、付家坡村、泉子头村、车道口村、贾庄村、上祝安村、下祝安村、西柏林村、上柏林村、东柏林村等。 下韩村乡 辖:下韩村、中韩村、西辛坊村、石庄村、花町村、藏庄村、麻庄村等。 南榆林乡 辖:南榆林村、毕村、姜家沟村、北榆林村、上韩村、二岭村、泥沟村、仝嘴村、车坊村、北紫峰村、南紫峰村、南水头村、东水头村、三岭村、蔡地沟村、北水头村、东圪坨铺村、西圪坨铺村、东沟村、松树湾村、北晋庄村、西岩寺村等。 吴城乡 辖:吴城村、下辛安村、翟家洼村、北大仁庄村、香水寺村、马安山村、大东沟村、上窑村、大洼村、麻塔村、皇叔洼村、上辛安村、东辛坊村、高嘴村、麻塔窑村、辛窑村、西河沟村等。 黄花滩乡 辖:黄花滩村、东水沟村、进士沟村、北花峪村、南花园村、沙梁村、昆仑崖村、后桦岭村、石咀村、陡咀村、白强沟村、饮马泉村、椽厂村、王家堡村、生茬沟村、桥涧村、官王铺村、刁王梁村、大西沟村、小西沟村、刘官庄村、彭头沟村、前庄村、高庄村、苏家坪村等。 大仁庄乡 辖:大仁庄村、广泥沟村、东泥沟村、柴眷村、后兑沟村、老马窑村、清水沟村、杨湾村、白庄村、下阴阳沟村、白家河村、东王铺村、西王铺村、吴家圪坨村、净石村、黄土坡村、岔口村、错马坪村、王代海庄村、沙崖洞村、银洞沟村等。 千佛岭乡 辖:小窝单村、龙咀村、金峰店村、鸽子峪村、讲堂村、杨家庄村、上桦岭村、下桦岭村、老君殿村、温庄村、大坪村、黑狗背村、臭卜沟村、宽坪村、水圪坨村、泽清岭村、牛星堡村、南堡村、北堡村、臭水圪坨村、上村镇村、下村镇村、中庄铺村、羊投崖村、王家沟村、钟楼坡村、麻地坪村、小麦峪村、红泉村、打虎沟村、干土岭村、火石头村、野西沟村、小道沟村、土岭沟村、后庄村等。 官儿乡 辖:官儿村、上观音堂村、南千哨村、下观音堂村、后沟门村、蔡沟村、小银厂村、麻庄村、黑石村、常峪村、小桥村、东十字村、西十字村、木沟村、清河湾村、南沟村、土岭村、黄崖村、坪道村、李家庄村、厂沟村、穆家庄村、砂沟村、李海沟村、石窑村、官沟村、大湾村、西桥沟村、界板沟村、南大洼村等。 青磁窑乡 辖:青窑村、南张庄村、李老沟村、小岭村、古磁窑村、刁窝村、界庄村、桃山村、郝家湾村、大柴峪村、正沟村、车厂村、西泥沟村、大川岭村、破兑臼村、东葫芦头村、西葫芦头村、董庄村、乱窝铺村、桥沟村、大石头村、小东沟村、英沟村、大西门沟村、尹子沟村、道士沟村等。 历史沿革 浑源历史悠久,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我国人类最早的开发地区之一。 夏商时属冀州,西周时属并州,春秋时属代国,北魏时借都城大同之光,为京城内地,越隋朝,唐时始称浑源,汉置崞县、繁峙县,俱属雁门郡。(崞县故治在今浑源县西二十里麻庄,繁峙县故治在今浑源县北二十里。) 东汉末二县俱废,晋复置二县,永嘉五年(311)皆入于代。 北魏改崞县为崞山县,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属繁峙郡。同年繁峙县移往今繁峙县东。后周废崞山县。 隋为云内县地,唐为云中县地,后分置浑源县。属应州。 五代晋,县随州入辽仍为浑源县。金贞祐二年(1214)于县置浑源州,元初改浑源县为恒阴县。 至元四年(1267)并入浑源州,属大同路。 明清时俱为浑源州,均属大同府。 民国元年五月改为浑源县,后属雁门道。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南北山区均为我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属晋察冀边区政府察南雁北办事处。1940年至1945年,先后属晋察冀边区政府二、五、一专署。 1945年全县解放。 1947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 1952年重归山西省。属山西省雁北专署,后改山西省晋北专署,山西省雁北地区行政公署。 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属大同市辖县。 自然资源 浑源县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全县耕地91万亩,粮食产量正常年景在1.4亿公斤左右。主要品种有:谷子、黍子、蚕豆、莞豆、莜麦、大豆、小麦、玉米、高粱、土豆等。蔬菜产量2亿公斤,土豆淀粉产量可达1.5亿公斤。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钙、低脂肪的黄芪羊,年饲养量30万只。 全县黄芪面积33万亩,是中国黄芪之乡,世界顶级黄芪—正北芪的产地,李时珍《本草纲目》列其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宜林面积103万亩,主要品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桦树、杨柳树、经济林等。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膨润土、沸石、花岗岩、铁、钼、铜、金、高岭土等20多个矿种。煤炭储量17亿吨。属山西八大煤田之一。膨润土储量1亿吨,是全国大型优质钙基膨润土矿藏之一;沸石储量4亿吨,为山西唯一产地;花岗岩储量1.93亿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岗岩为世界石材精品;大白泉优质天然矿泉水,含偏硅酸18.9mg/l,日出水量2000吨。 |
左云县 |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北端。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相望,东与新荣区和南郊区为邻,南和怀仁、山阴2县接壤,西连右玉县。总面积1314平方千米/1306.7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云兴镇云新西街。邮编:037100。代码:140226。区号:0352。拼音:Zuoyun Xian。 境内四周多山,中部为丘陵区,东北部为平川区。西北及东南海拔在1500至1900米之间,中、北部则下降为1200至1300米。主要河流有十里河、源子河、淤泥河等。气侯干旱多风沙,冬季长而冷。年均气温5℃,一月零下14℃左右,七月19℃至25℃。年降雨量430毫米,无霜期105天。 行政区划 左云县辖3个镇、6个乡:云兴镇、鹊儿山镇、店湾镇、管家堡乡、张家场乡、三屯乡、马道头乡、小京庄乡、水窑乡。 >>站外链接:乡镇简介 云兴镇 辖:北门村、西门村、南门村、南关村、陈家河村、赵火色村、冯家堡村、马家河村、前家堡村、古城村、前八里村、北六里村、南家堡村、任官堡村、黄家梁村、李家堡村、乔家窑村、葛家园村、西石山村、朱家窑村、南六里村、南八里村、于前户岭村、大屯村、潘村、河村、南石山村、朱村、杜村、南京庄村、张祥村、刘家坟村、刘家窑村、高村等。 鹊儿山镇 辖:鹊儿山村、小破堡村、石墙框村、草垛沟村、胡泉沟村、代家沟村、郭奉窑村、曹家沟村、青圪塔村、葛家湾村、丁家村等。 店湾镇 辖:平寺村、东条涧村、井儿洼村、代家沟村、东周窑村、井儿沟村、南深井村、上张家坟村、下张家坟村、北深井村、刘家窑村、秦家山村、邵家沟村、石虎沟村、柳树湾村、范家寺村、西沟村、武家沟村、瓦陇村、贾家沟村、木代村、曹家沟村、店湾村、台子山村、刁落寺村等。 管家堡乡 辖:管家堡村、二道沟村、张汉窑村、海家窑村、辛村、榆柏墩村、徐达窑村、黑土口村、黄土口村、保安村、平川村、威鲁村、元台子村、金家沟村、东辛庄村、陈仓窑村、廖家堡村、太平墩村、六队村、西二队村、黑烟墩村、曹家窑村、后辛庄村、三台边村等。 张家场乡 辖:张家场村、远尚村、田村、大堡角村、旧高山村、朱儿洼村、小厂子村、九队村、清水河村、曹村、云西村、梅家窑村、施村、瓦窑沟村、双泥河村、东二队村、长城岭村、纸方头村、杨千堡村、南杏庄村、玉奎堡村、北杏庄村、贾家窑村、夏家河村、刘梁窑村、胡家屯村、杨户岭村、辛窑沟村、马兵村、宋家湾村、北端午村、双官屯村、南端午村、东窑头村、秀女村、水泉村、盐圪塔村、东红崖村、南周窑村、杏元村等。 三屯乡 辖:三屯村、后八里村、大堡村、北十里村、段村、黄村、辛村、高家堡村、白烟墩村、阳坡村、南辛庄村、张果窑村、安烟墩村、三台村、二台村、宁鲁村、前铺村、八台村、绿道坡村、麻家窑村、大河口村、小河口村、王家窑村、甘沟村、守府村、西温窑村、则楞坡村、汉圪塔村、花豹滩村、山沟子村、庄旺村、高家窑村、鹊儿河村、刘家窑村、范家坟村、深沟子村、岳家堡村、周家堡村、样东梁村、陈家窑村、焦家窑村、大张窑村、石头窑村、夏家窑村、左卫口口村、同井沟村、顾家窑村、辛窑子村、海子洼村、立石村、孟家窑村、六墩沟村、十二窑村、二十边村等。 马道头乡 辖:鹊儿岭村、郝家窑村、常家洼村、辛堡子村、高庙村、红沟子村、郭家坪村、且坡村、大堡村、曹家堡村、上石岔村、下石岔村、段家沟村、南辛窑村、杜家沟村、石厂村、庄家店村、四十里庄村、黄家店村、铺龙湾村、施家窑村、雨安庄村、元坪村、杨家窑村、马道头村、潘家窑村、铁底村等。 小京庄乡 辖:东古城村、大西庄村、王冒庄村、韦家堡村、孟家堡村、小堡子村、下泥河村、酸茨河村、树儿里村、降家村、柴家村、毛官屯村、高家窑村、周大庄村、英格寨村、黄家山村、前坪村、李家窑村、羊圈头村、安儿沟村、挂里窑村、向阳寨村、太堡寨村、张成窑村、小京庄村、李顶窑村、西碾头村、辛家窑村、屯军庄村、东碾头村、李石匠村、大京庄村、马力寨村、许官屯村、上泥河村、麻黄头村、张山窑村、南红崖村等。 水窑乡 辖:上山井村、水窑村、石门村、下山井村、东沟村、柏山村、冯家窑村、全羊头村、葫芦峪村、兴隆沟村、大路坡村、五丰咀村、大南沟村等。 - 历史沿革 左云,春秋时为北狄白羊部牧地,战国为赵地,西汉置武州县,北魏初为内地,后设武周县。唐为云中县地,辽置德州,金复称云中县。元属大同县地。明先后置镇朔卫,左卫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左云县。 ?年,辖:城关镇、店湾镇、鹊儿山镇、小京庄乡、张家场乡、酸茨河乡、杨千堡乡、马道头乡、三屯乡、汉圪塔乡、陈家窑乡、威鲁乡、管家堡乡、水窑乡。 2000年,左云县总人口163366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4084 鹊儿山镇 17087 店湾镇 35823 管家堡乡 5208 张家场乡 8811 威鲁乡 4642 陈家窑乡 800 汉圪塔乡 2098 三屯乡 6482 马道头乡 13130 小京庄乡 5183 酸茨河乡 4128 水窑乡 8850 扬千堡乡 704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左云县将3个镇、11个乡调整为3个镇、6个乡:撤销威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管家堡乡;撤销陈家窑乡、汉圪塔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三屯乡;撤销杨千堡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张家场乡;撤销酸茨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小京庄乡;将原城关镇更名为云兴镇。(以下根据http://www.dt.gov.cn/,2001年统计数据) 云兴镇 面积137.5平方千米,人口38700人。辖3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县城南街。原城关镇更名为云兴镇。 店湾镇 面积106.3平方千米,人口10591人。辖2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店湾。 鹊儿山镇 面积 55.5平方千米,人口11144人。辖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鹊儿山。 三屯乡 面积231.3平方千米,人口12588人。辖54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三屯堡。由原陈家窑乡、汉圪塔乡、三屯乡合并。 张家场乡 面积193.6平方千米,人口13321人。辖4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张家场。由原杨千堡乡、张家场乡合并。 小京庄乡 面积234.6平方千米,人口11515人。辖3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小京庄。由原酸茨河乡、小京庄乡合并。 管家堡乡 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11357人。辖24个村委会。乡政府驻管家堡。由原威鲁乡、管家堡乡合并。 马道头乡 面积114.6平方千米,人口10432人。辖2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马道头。 水窑乡 面积 86.5平方千米,人口10204人。辖13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水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