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大同 >> 广灵县 >> 壶泉镇 >> 东台村

东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台村简介

  壶泉镇东台村位于广灵县县城东部,属镇政府驻地,全村共计605户,1806人,耕地面积为1461亩,党员33名。机井四口,义务六年制小学一所,卫生院一家,驻村工厂企业四家。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223100 037000 -- 查看 东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内村

  城内村位于县城西北,东接北道岩村,南接北关村,西接西关村,北接白家坟村,全村现有223户,726人,劳动力215个,其中男劳力110、女劳力105、耕地536亩,园地76亩,2010年全年总收入744万元,全年农民人均所得5180元,主导产业以商饮业服务业为主。  

东台村

  壶泉镇东台村位于广灵县县城东部,属镇政府驻地,全村共计605户,1806人,耕地面积为1461亩,党员33名。机井四口,义务六年制小学一所,卫生院一家,驻村工厂企业四家。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蕙花村

  蕙花村座落在广灵县城东南,壶流河北岸,是广灵县的一个城郊村,全村565户,1842人,拥有耕地2078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典型村。截止到2010年底全村关办股份制企业4家,各类工商企业摊点164多家,总从业人员570人,占全村劳力的90%。养殖奶牛550多头,羊1500多只。2010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651500公斤,工农商业总产值则6000多万元,经济总收入2777.1万元,人均收入7818元。到2010年底全村已有323名学生被大中专录取,是全县有名的“才子村”,九五年首次被大同市委命名为“文明小康村”。零八年二月被山西省评委“文明和谐村”的光荣称号。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蕙花村现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68名,其中女党员5名,是广灵县第一个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党支部的村子。  

南汇村

  南汇村位于壶泉镇政府驻地南部,直距1.5公里,东邻加斗乡登场堡村,西临壶泉镇集兴疃村,南靠宜兴乡东宜兴村,北频壶流河湿地。自然条件属于壶流河南岸,在壶流河湿地保护区范围。   南汇村全村140户,633人,村两委交叉任职共5人,其中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由大学生村官王慧明担任;全村共有党员19名,建国前老党员2名;贫困人口62人,低保户39户55人,五保户10户10人。国土面积1212亩,耕地面积1094亩,水浇地1049亩,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畜牧养殖以羊为主。   近年来,南汇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分别被上级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巾帼建功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稻地村

  稻地村位于镇政府南,东临南汇村,南接集兴疃村,西邻商村村,北连东台、蕙花村。全村214户704人,国土面积1554亩,其中:耕地面积1524亩,林地30亩,水浇地1400亩,全村有男女劳力280余人。贫困人口71人,享受低保人口43人。全村年经济总收入546万元,人均纯收入4233元。  

吴家地村

  吴家地村地处壶流河南岸,共有205户人家,685口人,1464亩耕地,四眼农用井控制全部耕地的灌溉,土地平坦肥沃,农田水利条件较好,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人畜饮水工程引水入户,吃水方便满足需求。村通道路得到硬化,近几年来,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生产格局。2010年总收入702万元,人均纯收入5690元,农民收入水平比较均衡。  

翟疃村

  翟疃村位于广灵县城南5华里,全村现有人口1816人,631户。耕地面积3410亩,机井9眼,u型渠600米,水浇地面积占96%。全村党员51人,其中女7人。两委干部10人,村民代表30人,六年制小学一所,在校生120人,教师14人。翟疃村以农业经济为主,2010年种植蔬菜300余亩,其余种植玉米杂粮。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19万元,人均收入6730元。近年来,在壶泉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翟疃村正又好又快地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商村村

  商村村位于镇政府西南,东临稻地村,南接翟疃村,西邻南关村,北连西关村。全村275户766人,其中男劳力140人,女劳力110人,村两委干部7人,村民代表27人,全村耕地面积395亩,其中水浇地369亩,全村贫困人口58人,享受低保人口39户54人。   

三庄村

  三庄村位于镇政府中北部,东邻沙河村,南接沙河村,西邻北关村,北连赵庄村。全村868户2070人,其中男劳力360人,女劳力340人,村两委干部6人,村民代表45人。全村国土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1.4亩。其中:林地105亩,水浇地3560亩,旱地36.4亩,贫困人口136人。五保户20人,低保户104人。全村经济总收入2423.2万元,人均纯收入5576元。  

西关村

  西关村位于壶泉镇政府以西,东蕙花村,南接南关村。西接西河洼村,北接北关村。全村人口2527人,国土面积5.73平方公里,贫困人口216人。耕地面积1240亩。其中水浇地190亩。享受低保76人。全村年经济总收入4060万元,人均纯收入6586元。   西关村2010年1月2010年12月31日共修通水泥路2456米。西关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有图书记阅览室1个,各类图书达到1000册,报刊杂志多样,100%农户装有电视,   近年来,西关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村支部书记田忠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村两委干部团结一心,并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经过认真分析西关村村情,反复讨论研究,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以新西关建设为己任,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为西关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开创新局面。  

西河乡村

  西河乡村位于广灵县城东5华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依天走公路,南榜下河湾水库,水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发展经济前景广阔,是广灵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广灵县仅有的一座生态园林村之一。西河乡村现有常住人口291户、1003人,男女劳动力386人,两委班子成员9人,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3人,村民小组4个,成员23人,全村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300余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6.5万元,人均纯收入7328元。主要创收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   西河乡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得到了省、市、县、镇各级领导的肯定。去年11月全县农廉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与会人员一起来西河乡工作调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北道岩村

  北道岩村位于广灵县壶泉镇西北部,距县城2公里处,土地面积22.5平方公里。全村259户743人,耕地面积457亩。属风神庙沟,由北向南经过北道岩村,村以上沟长3.5公里,北道岩村村民全部居住于县城北二公里处。  

北关村

  壶泉镇北关村位于县城中心,共有460户,1012口人,男474人,女538人。劳动力368人,其中男163人,女205人。耕地1811亩,水浇地276亩。养猪376头、牛28头、羊250头,大牲畜61头,骡子61头。2011年底北关村集体总收入1259.5万元,总支出5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26元。北关村依托县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经济主导产业是工商贸和农业,全村共有商贸网点74个,从业人员311个,所在比例76%以上。2010年经济总收入1498万元,人均纯收入7202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科技兴村,商贸活村,文明立村”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全村农民走农民工商贸一体化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3万元,在县城中心建起集商贸、办公于一体的大楼,每年可为集体增收十万元。   二、主要街道铺设水泥路2000米,环村栽植观赏树木1000株,安装路灯43盏,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改善人居环境。   三、铺设自来水管道,入户率达到100%,让全村村民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四、优化育人环境,教学设施全部配套,门窗粉刷一新,院内硬化,环境美化,创建一流学校。  

白家坟村

  白家坟村位于壶泉镇北3公里处,土地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10亩,林地面积2000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山区村。全村现有居民495户,总人口1875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妇女党员5名;现有支委班子3人,村委班子7人;学校一所,现有教师12名,学生105名;五保户16人,低保户176人。今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4万元,人均纯收入1142元。近年来,白家坟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村民因地制宜、多业并举,全村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壶泉镇的先进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旗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涧西村

  广灵县壶泉镇涧西村位于县城北黄土丘陵区,距离县城大约7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耕地面积1471亩。全村152户,人口482人。其中五保户9户9人,低保户31户41人。党员28人,其中3名女党员。由于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系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县、镇两级领导的关怀帮扶下,全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新建了村级组织场所,并配全了办公设施。在农业水利方面也有了喜人的变化,埋设管道灌溉工程,打机井……相信涧西村明天更美好!  

王洼西庄村

  王洼西庄村位于壶泉镇政府北部,全村总人口388户,人口数1365人,国土面积6.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享受低保待遇60人。全村年经济总收入143万元,人均纯收入1050元。  

王洼堡村

  王洼堡村位于壶泉镇北,全村人口1074人,耕地面积3330亩,村干部7名,党员36名,五保23人,低保38人,主要作物以种植玉米、谷子、黍子。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的-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沙河村

  沙河村位于壶泉镇政府东北,东接台村,南接东台村。西接北关村,北接三庄村。全村人口1036人,国土面积2.85平方公里,贫困人口56人。耕地面积1184亩。其中水浇地1100亩。享受低保20人,五保8人。全村年经济总收入1131万元,人均纯收入4866元。   沙河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修通水泥路800米,下水道600米,修理u型渠1200米。共安装路灯28盏。   沙河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有图书记阅览室1个,各类图书达到2000册,报刊杂志多样,100%农户装有电视,   近年来,沙河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村支部书记白国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驻村企业   山西白老大食品有限公司隶属沙河村辖区内,属一家民营股份企业,法人代表白雪。占地面积9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到2010年2月,公司拥有资产32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95万元,流动资产686万元,年销售额1673万元,公司位于交通便利的广灵县城桥东新区,紧临5303省道。系晋北地区最具规模的一家炒货企业。公司2006年通过qs认证,“白老大”商标也被大同市工商部门认定为知名商标,公司主要产品有:斗山杏仁、开口杏核、脱皮五香瓜子(属地方特产)畅销于北京、广东、广西、福建、辽宁、吉林、太原、西安等地的大中型超市。   公司所在县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现有仁用杏林6万亩,公司二oo六年申报了“仁用杏系列产品生产加工项目”。“公司+基地+农户“三加的方式带动了仁用杏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广灵县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系大同市两区开发重点项目,脱皮五香白瓜子在山西久富盛名。   盛达矿业有限公司06年成立隶属沙河村辖区内,属私营企业.个体所有.  

沙岭村

  沙岭村位于镇政府西,东邻西关村,南接张庄村,西邻平南村,北连坡岩村,全村168户,503人其中男劳力128人,女劳力31名,贫困人口86人,五保户18人,低保34人,沙岭村国土耕地面积1147亩,其中水浇地327亩,林地327亩,年总收入347.8万元.纯收入168万元,人均收入3598元。  


东台村特产大全




东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