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村位于远安县鸣凤镇南端,东与双泉村交界,南联当阳市百宝寨风景区,西临沮河,北与双利村相接。2006年9月由原季家村、花园村合并而成,版土面积20.6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04公顷,山林面积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环境优越。
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110户2633人,外出务工662人,空巢老人13人,留守儿童5人,农村低保149人,五保户3人,优抚1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10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5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2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24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5人。
产业发展:现有食用菌(247万袋)、优质水稻(3281.49亩)、景观植物(70亩)、药材(105亩)、蔬菜(265亩)五大主导产业。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6024.4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1144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525101 | 443000 | 0717 | 查看 花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航天社区 |
航天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鸣凤镇中心城区以北,东至原水泥厂,西至嫘祖路,南至凤翔路,北至航天路北端。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 人口中现状:户籍在册居民2566户4126人,实有居住人口3280户9324人。四个行政小组,低保户155户313人,残疾人90人,空巢老人61人,留守儿童35人,优抚19人。 社区组织:社区党总支成员4人,大学生村官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网格员8名,党员152人,居民代表35人。 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努力打造“最亮党建品牌、最优服务品质、最美和谐家园”的全省和谐示范社区。先后被授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四星级示范社区”、“宜昌市平安建设先进社区”、“宜昌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
鸣凤社区 |
鸣凤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鸣凤城区东端,东至环城路,南至凤仪路,西至鸣凤大道,北至三吉巷;是鸣凤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鸣凤镇政府所在社区。鸣凤社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党员127人;辖3个居民小组、居民2021户,6123人,共划分为7个网格。社区有工作人员7名;辖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20家(包括2所学校)。 |
凤山社区 |
凤山社区位于鸣凤镇沮河西岸,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社区地处美丽的鸣凤山下,东临沮河,与县城隔河相望,桃花岛湿地公园原生态水果基地是人们休闲、纳凉、娱乐、舞蹈、健身、散步、打球、赏花、摘果、垂钓的最佳选地 人口现状:社区辖4个居民小组2023户3916人,其中农业户480户1035人。外出务工338人,空巢老人18人,留守儿童14人,农村低保20户。 村级组织: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7个,党总支委员6人,党员201人。 产业发展:现有鸣凤山4A级旅游景区,农家乐40家,油桃(200亩)、渔业(30亩)、生猪(年出栏120头)五大主导产业。 |
嫘祖社区 |
嫘祖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鸣凤城区北端,东至嫘祖路,西至沮河,南至凤翔路,北至北门狮子头,辖区面积0.92平方千米。 人口现状:社区下辖居民小组3个,居民1858户3908人,外出务工115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8人,城镇低保505人。 社区组织:社区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党员227人。60岁以上老党员8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0人。社区有工作人员7名、网格管理员8名。 |
东庄坪社区 |
东庄坪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鸣凤大道14号,辖区范围东至万山厂与南门村接壤,南至三吉巷以北,西至鸣凤大道以东,北至红阳厂南院墙,版图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公顷,山林面积33.33公顷。 辖区单位14家,共有居民居民1500户4012人,划分3个居民小组、3个网格、社区党员79人、下设4个党支部,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网格员3人。社区先后被省、市、县、授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充分就业社区”、“宜昌市信用社区”、“3.15维权市级示范站”、“巾帼示范村居”等光荣称号。 2014年社区总收入为735252.9元,其中包括:1、财政补助收入411464元(乡镇政府补助收入305934元;费随事转补助收入20000元;公益性岗位补助收入85530元);2、事业收入6800元(主要是场地承包费收入);3、其他收入316988.9元(主要是向县委办、县发改局及东庄坪社区医疗服务站等多个单位争取的社区建设赞助费124225元,公墓收费收入192763.9元)。 |
解放社区 |
解放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解放路35号,属鸣凤镇辖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段,是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所在地。东至鸣凤大道,西至解放路,南至凤仪路,北至凤翔路,辖区面积1.05平方千米。 人口现状:现有住户3816户,常住人口7554人,流动人口1251人,辖区单位34个,城市低保355户,691人。 村级组织:社区总支1个,下辖8个支部、6个居民小组,299名党员,共划分11个网格。 产业发展:承包经营的集体资产主要有三处,经营性资产年收入21万元。分别为西湖集贸市场,4840平米,地处鸣凤大道38号,年租金12.6万元;佳美特服饰广场,330平米,地处解放路35号,年租金7.2万元;凤德路综合楼,150平米,地处凤德路25号,年租金1.2万元。 |
安泰社区 |
远安县鸣凤镇安泰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7年8月8日,位于鸣凤城区南端,东至武警中队,西至沮河西边,北至凤仪路南端,南至江河厂,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 人口现状:安泰社区社区下设3个行政小组,常驻居民1680户5500人,空巢老人17人,留守儿童13人,低保户121户。 社区组织: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人,后备干部1人,网格员5人。社区党总支一个,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78人。辖区有单位家,其中行政机关单位15家、事业单位5家、企业1家。 |
南门村 |
鸣凤镇南门村,位于远安县县城中心,村委会驻地鸣凤镇解放路81号。因位于县古城墙以南而得名。东与茅坪场镇何家湾村、花台村接壤,西、南、北面与鸣凤镇双泉村、双利村、汪家村、北门村相邻。1970年为南门大队,1985年更名为南门社区村委会。 人口现状:南门村现有常住户口1848户,3236人,辖6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现有党员94人。村两委成员4人,后备干部1人,村民代表30人。 资源现状:全村耕地面积345亩,人均0.11亩;村集体经济积累2800万元,村级固定资产原值698万元;2014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5150万元,村集体收入168万元,其中村级发包收入8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11500元;实现道路硬化100%到组,99%到户,100%的村民用上自来水,99%村民住上砖混结构楼房。 |
汪家村 |
汪家村位于远安县城区南大门,辖区面积7.24平方公里。汪家村委会现有村两委班子和网格员共6人,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688户1368人,一个党支部,党员47人,村民代表26人。汪家村总劳动力1057个,其中男劳动力509个,女劳动力548个。自2005年建设国防路(临沮大道)和汪家工业园以来,汪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耕地面积25公顷,山林面积299公顷。汪家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是鸣凤镇工业集中区之一。辖区内有中小型企业12家,现有安广陶瓷、丰利元包装厂、万美物流、万美宾馆、金祥塑料、冠泰建材、晶品玻璃、凤翔禽业、远华食品等,从事个体经营的125家,注册公司达45家。2014年全年总产值4仟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2500元。汪家村先后多次荣获宜昌市、远安县的优美乡村、文明乡村、安全单位和优秀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
双利村 |
双利村位于远安县城南郊,东与双泉村交界,南连花园、双泉两个村,西临沮水,北与南门村相接,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公顷、山林面积100公顷。交通便利。地势以丘陵为主,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952户共1972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10人,农村低保26户,五保户1人,优抚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成员3人,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60岁以上老党员24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27人。 产业发展:双利村是全镇工业较发达地区,通组、通户道路硬化覆盖率达100%,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已完成99%,特色产业以淡水养殖、柑橘种植、袋料食用菌、雷竹种植为主。 |
北门村 |
北门村地处鸣凤镇城北郊区,东连茅坪场镇张家坪村,南靠嫘祖社区,西接旧县镇安鹿村,北临旧县镇洪家村,村域地势属于山地丘陵,北门村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暖和,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北门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辖区面积6.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7公顷、山林面积550公顷。 人口现状:2014年底,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320户3020人,北门村总劳动力2095个,其中劳动年龄内男劳动力1030个,女劳动力1065个。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成员5人,党员84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3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4人。村民委员会成员6人,村民代表25人。 产业发展:北门村是全县第一个城郊蔬菜专业村,发展无公害特色菜、精细菜、反季菜,建成15公顷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特色产业是雷竹种植,雷竹种植面积达450亩,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北门村全年总产值4753万元,2014年人均收入13815元。全年粮食总产561吨,油料总产62吨,水果总产80吨,生猪出栏3819头,蔬菜总产8756吨,食用菌65万袋,产鲜菇50吨,全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865万元。村集体收入25万元/年。 |
花园村 |
花园村位于远安县鸣凤镇南端,东与双泉村交界,南联当阳市百宝寨风景区,西临沮河,北与双利村相接。2006年9月由原季家村、花园村合并而成,版土面积20.6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04公顷,山林面积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环境优越。 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110户2633人,外出务工662人,空巢老人13人,留守儿童5人,农村低保149人,五保户3人,优抚1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10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5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2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24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5人。 产业发展:现有食用菌(247万袋)、优质水稻(3281.49亩)、景观植物(70亩)、药材(105亩)、蔬菜(265亩)五大主导产业。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6024.4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1144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