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坪镇地处远安县北大门,旧名“洪恩市”,历来商贾云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成为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物资交易中转集散地,是远安最古老的商业中心,素有“小汉口”之称。全镇版图面积24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25亩,现辖22个村,113个村民小组,10706户,36932人。
洋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最高海拔1325米(太平顶),最低海拔127米(万家咀河床),平均海拔400米,年日照时数1878小时,无霜期沮中220—240天,沮西210—220天,年降水量最高1100毫米,最低72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沮中15℃,沮西12.5℃,适宜粮油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盛产优质稻、茶叶、水果、干果、西瓜等农特产品,素有“粮仓”之称,明清贡品“莲花米”即产于此。目前已建成有“万亩优质稻、万亩水果、四百万袋袋料食用菌、千头菜牛、万只羊”五大基地和11个专业带头村,年产粮食20649吨、油料2978吨、水果3459吨、黄姜15000吨、蚕茧186吨、茶叶63.8吨、香菇313吨,年牛出栏554只,年羊出栏7172只,猪出栏62068万头,拥有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
洋坪交通、通讯、商业发达,矿产、水能、旅游资源丰富。洋坪镇是进入襄樊、宜昌、荆门的咽喉要道,与宜昌三峡相距约60公里,省二级公路荷当线穿越境内。境内煤炭储量800万吨、硅石2500万吨、石灰岩石300立方米、高岭土4900万吨、砖瓦粘土55万立方米,铜矿储量丰富且纯度极高。远安县三大河流之一的沮河流经全镇10个村,目前正在进行水能梯级开发。洋坪拥有关公回马亭、红岩寺风景区、太平顶风景区、南襄城遗址和马渡河汉代古墓群等旅游胜地,旅游开发前景看好。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大力实施“3212”战略,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下设党支部38个,党员1161人,其中党政机关支部4个、事业支部4个、企业支部3个、居委会支部1个、农村支部22个、学校支部4个。全镇拥有中小学10所,各类幼儿园、托儿所11所,在职教师244人;拥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2个,是省级卫生城镇;拥有各类通讯站10个,移动通讯、有线电话覆盖全镇;拥有与全省连接的有线电视网络,并覆盖全镇12个村;拥有集镇人口7000多人,是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41.03平方公里 | 420525104 | 443000 | 0717 | 查看 洋坪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洋坪社区 | - | - |
---- |
查看 洋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万家咀村 | - | - |
---- |
查看 万家咀村谷歌卫星地图 |
凤凰村 | - | - |
---- |
查看 凤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左家坪村 | - | - |
---- |
查看 左家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郑家冲村 | - | - |
---- |
查看 郑家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
老君村 | - | - |
---- |
查看 老君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渡河村 | - | - |
---- |
查看 马渡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襄社区 | - | - |
---- |
查看 南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百井村 | - | - |
---- |
查看 百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彭家沟村 | - | - |
---- |
查看 彭家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金竹园村 | - | - |
---- |
查看 金竹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余家畈村 | - | - |
---- |
查看 余家畈村谷歌卫星地图 |
蔡家沟村 | - | - |
---- |
查看 蔡家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徐家棚村 | - | - |
---- |
查看 徐家棚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双路村 | - | - |
---- |
查看 双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
芦溪湾村 | - | - |
---- |
查看 芦溪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板村 | - | - |
---- |
查看 三板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九里岗村 | - | - |
---- |
查看 九里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芭芒店村 | - | - |
---- |
查看 芭芒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蔡家湾村 | - | - |
---- |
查看 蔡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家湾村 | - | - |
---- |
查看 陈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任家岗村 | - | - |
---- |
查看 任家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洋坪村 | - | - |
---- |
查看 洋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鸣凤镇 |
鸣凤镇位于远安县中部,沮河中游左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西3500米有一高山,风景秀丽,相传南宋宝裕年间(公元1253-1259年),从山上传来凤凰鸣叫,故称为鸣凤山。镇地处鸣凤山附近而得名。全镇面积75.7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4公顷;山林4518公顷;所辖7村4居(委会)1.87万户4.35万人。鸣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明成化4年(公元1468年),县城址由旧县亭子山迁至现在的东庄坪;明崇祯时(公元1634年)被农民起义军攻陷迁至凤山新城沟。公元1643年李自成数万骑将再次将城攻陷。康熙5年(公元1666年),邑侯宋绎复迁至东庄坪。1941年镇上两次遭日寇飞机轰炸,县府迁至芦溪湾;1948年6月4日解放时县府复迁回鸣凤。当时镇上只有人家100余户,人口不足800。1957年设立城关镇。1981年更名为鸣凤镇。 鸣凤不仅以悠久的古代文明著称,而且还以光辉的革命传统闻名。从大革命至解放战争,相继有无数0人和革命志士流血牺牲。大革命时期的儿童团长吴永德在党的培养下与地主豪绅英勇斗争,后被关进反动派的监牢,身受百般折磨宁死不屈。于1928年被敌人将年仅12岁的吴永德诬为“20岁的政治犯”枪杀于西门河畔。吴永德的事迹可与刘胡兰媲美。 鸣凤镇在解放初期是一穷二白,有歌谣“讲起远安城,到处是新闻,街上芭芒比人高,白天野猪闯进门,谈起工业化,几个打铁人—”为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鸣凤镇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99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3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421元.. |
花林寺镇 |
¡¡¡¡Ô¶°²ÏØÏ½Õò¡£1956ÄêΪ»¨ÁÖÏ磬1958ÄêÉè³Ç¹Ø¹«É磬1975Äê¸ÄΪ»¨ÁÖ¹«É磬1980Äê¸üÃûΪ»¨ÁÖ˹«É磬1987ÄêÉ軨ÁÖËÂÕò¡£Î»ÓÚÏØ¾³Äϲ¿£¬¾àÏØ¸®7¹«Àï¡£Ãæ»ý219.8ƽ·½¹«ÀÈË¿Ú2Íò¡£ºÉ(»¨)µ±(Ñô)¹«Â·×ݹáÖв¿¡£Ï½»¨ÁÖË¡¢ÌÒÀľ¹ÏÆÌ¡¢Îº¼Ò¸Ú¡¢´È»¯¡¢À׵硢Èý¿×¡¢½ð·ï¡¢ÊÁÊ÷á¢Áú·ï¡¢½ª¼Òƺ¡¢·ïÑô¡¢°²Äþ¡¢Îâ¼Òƺ¡¢Ì«Æ½¡¢ÂÞ¼ÒÑß¡¢ÍßÎݸڡ¢Îº¼Ò³å¡¢Ô¶ÒË¡¢±¦»ª¡¢ºáÑÒÆº¡¢Ì·¼Òᢳ¤Áë¸Ú¡¢³¤·ï¡¢¸ßÂ¥25¸ö´åί»á¡£Å©ÒµÒÔÖÖֲˮµ¾¡¢Ð¡Âó¡¢ÓñÃס¢ÓͲËΪÖ÷£¬ÍÁÌØ²úÓвèÒ¶¡¢°åÀõ¡¢Àæ¡¢ÊÁ¡¢ºËÌÒ¡£ÏçÕòÆóÒµÓÐú̿¿ª²É¡¢Ä¾²Ä¼Ó¹¤¡¢½¨²ÄµÈÐÐÒµ¡£ª¥.¡¡¡¡[¸ÐÐ»ÍøÓÑ"º£À¶ÔÆÌì"·ÖÏí´ËÄÚÈÝ¡£] |
旧县镇 |
旧县镇地处远安县中西部,因东晋隆安末年至明成化初年在此设高安县治而得名。东与本县鸣凤镇、茅坪场镇接壤,南与花林寺镇毗邻,西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接界,北与洋坪镇、荷花镇相连。镇政府驻地旧县村,南距县城鸣凤镇7公里。全镇共辖15个村,7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854户,24628人,其中农业人口23630人,非农业人口998人。全镇国土面积165.6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47976亩,其中林地219911亩,耕地面积28065亩,其中水田面积19050亩,旱地9015亩,是全县重要的农业大镇和煤炭产区。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宜昌市青年科技星火示范乡镇”和“全国绿化达标百佳乡(镇)”。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00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480万元,农业总产值5528万元,财政收入438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209元. 旧县镇紧邻县城,是远安县中西部的主要通道,也是鄂西北山区进入江汉平原的咽喉所在。省级干线公路荷当公路从腹地穿过,至当阳飞机场、火车站仅40余公里,距三峡国际机场、宜黄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约8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安鹿变电站位于境内,供电能力达2万KW,水、电、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移动电话全国联网,城镇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旧县镇位于荆山山脉东南边缘,分为西部山区和东部沮河河谷平地两大块。西部龙泉山区山势陡峭险峻,沟壑纵横,溶洞、伏流、瀑布和暗谷随处可见。这里是我县重要的工业煤产区,经专家勘测,煤炭储量近20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大卡/千克以上,石英储量达亿万吨,品位达99%,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山区平均海拔450米,适于亚热带各种植物生长,因盛产天麻、茯苓、何首乌、灵芝菌、党参等名贵药材而被称为“药乡”。旧县是鹿苑茶的故乡,其中以鹿苑村所产的鹿苑茶为珍品,其滋味鲜爽、浓香欲醉而列为全国四大黄茶之一,鹿苑茶品质好、上市早、效益高,供不应求。远安县是绿化达标第一县,素有“-”之称,旧县是全县重要的林业基地,人均拥有山林地面积9亩。旧县是全县最大的竹林产区,拥有竹林面积10000多亩,以桂竹、水竹、金竹、佛肚竹为多。山中泉水江流成河,自西向东注入沮河。. |
洋坪镇 |
洋坪镇地处远安县北大门,旧名“洪恩市”,历来商贾云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成为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物资交易中转集散地,是远安最古老的商业中心,素有“小汉口”之称。全镇版图面积24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25亩,现辖22个村,113个村民小组,10706户,36932人。 洋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最高海拔1325米(太平顶),最低海拔127米(万家咀河床),平均海拔400米,年日照时数1878小时,无霜期沮中220—240天,沮西210—220天,年降水量最高1100毫米,最低72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沮中15℃,沮西12.5℃,适宜粮油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盛产优质稻、茶叶、水果、干果、西瓜等农特产品,素有“粮仓”之称,明清贡品“莲花米”即产于此。目前已建成有“万亩优质稻、万亩水果、四百万袋袋料食用菌、千头菜牛、万只羊”五大基地和11个专业带头村,年产粮食20649吨、油料2978吨、水果3459吨、黄姜15000吨、蚕茧186吨、茶叶63.8吨、香菇313吨,年牛出栏554只,年羊出栏7172只,猪出栏62068万头,拥有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 洋坪交通、通讯、商业发达,矿产、水能、旅游资源丰富。洋坪镇是进入襄樊、宜昌、荆门的咽喉要道,与宜昌三峡相距约60公里,省二级公路荷当线穿越境内。境内煤炭储量800万吨、硅石2500万吨、石灰岩石300立方米、高岭土4900万吨、砖瓦粘土55万立方米,铜矿储量丰富且纯度极高。远安县三大河流之一的沮河流经全镇10个村,目前正在进行水能梯级开发。洋坪拥有关公回马亭、红岩寺风景区、太平顶风景区、南襄城遗址和马渡河汉代古墓群等旅游胜地,旅游开发前景看好。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大力实施“3212”战略,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下设党支部38个,党员1161人,其中党政机关支部4个、事业支部4个、企业支部3个、居委会支部1个、农村支部22个、学校支部4个。全镇拥有中小学10所,各类幼儿园、托儿所11所,在职教师244人;拥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2个,是省级卫生城镇;拥有各类通讯站10个,移动通讯、有线电话覆盖全镇;拥有与全省连接的有线电视网络,并覆盖全镇12个村;拥有集镇人口7000多人,是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
茅坪场镇 |
远安县茅坪场镇位于远安县东部,与荆门、当阳、南漳等县市相邻,距远安县城12公里。茅坪场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著名的瓦仓起义打响了鄂西革命-的第一枪。全镇版图面积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75亩,其中水田30360,旱田4215亩,山林面积53.3万亩,水面面积5473亩。辖16个村1个居委会82个村民小组7304户25633人。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37元,人平增收348元。 茅坪场镇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木材蓄积量99万立方米,素有远安“-”之美誉。位于白云村庙儿垭的800亩大堰原始森林是全县仅存的一块原生植被。镇内矿产资源贮量巨大。煤炭储量2000万吨,年开采量达80万吨,是湖北省重点产煤乡镇。硅质陶土、紫砂陶土储量都在亿吨以上,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产业基础较好。煤炭开采企业众多,宜昌白云煤业集团曾获“省煤炭行业十佳”称号,煤炭产业为镇域经济支柱。食用菌、药材、草食畜三大产业规模巨大,代料食用菌规模达2000多万袋,鲜菇年产量超2万吨,新发展双孢菇10300平方米,返季菇32万袋,茶树菇32万袋,被誉为“鄂西香菇第一镇”。镇内盛产粮油,素有远安“粮仓”之称,所产“瓦仓米”营养丰富,质优味美。蚕茧、茶叶、板栗、药材等林特产品均有一定规模。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二级南远公路纵穿全镇,镇内村级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能力迅速扩大,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近4000门,实现了“村村通”,移动通讯覆盖全镇。电网改造全面完成,镇内各村全部享受同网同价。集镇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
荷花镇 |
荷花镇于2001年4月原苟家垭、望家乡合并组建。全镇现有24个自然村108个小组,1个居委会,29154人,耕地面积26025亩,版图面积396平方公里。 荷花镇是远安县的农业大镇、磷化重镇,在经济发展上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镇内交通便利,路网四通八达,省级荷当、保宜公路、市级干线分殷公路贯穿全镇,集镇中心东距县城33公里,南距宜昌市66公里,西靠桃坪河国家级磷矿区,北依-神龙架,与夷陵区、保康县、南漳县接壤。二是资源优势。磷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全镇可开采储量在1800万吨以上,是远安县磷化重镇。镇内拥有磷矿开采、加工、销售企业20余家,年可创利税3000万元。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荷花是嫘祖的故乡,镇内有灵龙峡、林庄风景区、怪石坡、黄柏河、盐池大滑坡遗址等天然景点。其中,灵龙峡白水漂流即将开漂,建成后将成为湖北第一漂;以弘扬嫘祖文化为主导的林庄风景区也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农业优势。镇内特色农产品丰富,有西河鱼、真金茶、望家仔猪、香菌、木耳等,驰名中外的“垭丝”也产自该镇。全镇现有桑蚕、茶叶、草食畜专业村18个,其中桑园1.6万亩,年产蚕茧700余吨,是鄂西桑蚕第一镇;茶园5000亩,是远安县绿茶第一镇;久负盛名的望家仔猪已成为业内品牌,年销售量达3万头。. |
河口乡 |
远安县辖乡。1950年设河口区,1956年置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5年复设区,1987年复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7公里。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1.8万。洋(坪)河(口)公路、河(口)巩(峪)公路、河(口)瓦(仓)公路贯穿乡境。辖河口、双坪、柳林、张家湾、落星、-、古泉、江范、张桥、高河、刘家、樟树、黄竹、紫山、赵家、朝阳、巩裕、芦坪、北岔、西峰、金竹、赵家河、白果、漳沐24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特产香菌、木耳、蚕茧。乡镇企业以水电、煤炭、木材加工、运输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