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龙泉镇辖40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农业人口3.9万人,非农业人口1.9万人,有小学 40所,中学4所,全镇流动人口425人,出租房屋328间,暂住人口250人,刑释解教人员22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为他们龙泉发展经济提供了先决条件的同时,也给他们抓好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综治办的具体指导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路,自觉把综治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创优发展环境的根本措施来抓,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龙泉镇出现了各类案件下降了,违法犯罪少了,-告状少了,外来投资、经商、居住的多了的良好局面,但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他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回顾以往,他们始终把建设“平安龙泉”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为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年初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今后“平安龙泉”建设的目标任务。
龙泉镇地处县城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众多,人员复杂,矛盾纠纷多,管理难度大。面对这种情况,党委、政府认真贯彻0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精神,坚持把综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奖惩,年初安排,半年检查,年底总结兑现,一年到头,凡是安排综治工作的会议,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到场,具体强调,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更是优先保障。另外在去年配备了综治专职干事两名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名综治干事,派出所、司法所具体协调,保证了镇上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镇政府新楼建成后,优先安排了综治办公室,综治版面、办公用具全部更新配齐,并为辖区学校全部设立了交通警示标志。一年下来,镇上用于印宣传单、打印资料、标语等综治日常工作的开支达到了一万余元,在“两会一队”报酬方面,全镇40个村全部按要求落实工资待遇,多的达到了六、七千元,最少的也达到了三千元,保证了全镇综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9万人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140427100 | 046000 | 0355 | 查看 龙泉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小山南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小山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沟西坡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沟西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南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河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秦庄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秦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北庄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小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董家坡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董家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弿堡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弿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堡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西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寨上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寨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园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南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老东河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老东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四家池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四家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山南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大山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川底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西川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街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东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东河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小东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程村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程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川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下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
石岩头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石岩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禾登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禾登村谷歌卫星地图 |
宋堡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宋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内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下内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丽庄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龙丽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清流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清流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关村 | ·壶关县旅游·壶关县特产·壶关县十大特产·壶关县十景·壶关县 | 0 |
---- |
查看 南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龙泉镇 |
壶关县龙泉镇辖40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农业人口3.9万人,非农业人口1.9万人,有小学 40所,中学4所,全镇流动人口425人,出租房屋328间,暂住人口250人,刑释解教人员22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为他们龙泉发展经济提供了先决条件的同时,也给他们抓好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综治办的具体指导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路,自觉把综治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创优发展环境的根本措施来抓,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龙泉镇出现了各类案件下降了,违法犯罪少了,-告状少了,外来投资、经商、居住的多了的良好局面,但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他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回顾以往,他们始终把建设“平安龙泉”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为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年初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今后“平安龙泉”建设的目标任务。 龙泉镇地处县城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众多,人员复杂,矛盾纠纷多,管理难度大。面对这种情况,党委、政府认真贯彻0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精神,坚持把综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奖惩,年初安排,半年检查,年底总结兑现,一年到头,凡是安排综治工作的会议,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到场,具体强调,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更是优先保障。另外在去年配备了综治专职干事两名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名综治干事,派出所、司法所具体协调,保证了镇上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镇政府新楼建成后,优先安排了综治办公室,综治版面、办公用具全部更新配齐,并为辖区学校全部设立了交通警示标志。一年下来,镇上用于印宣传单、打印资料、标语等综治日常工作的开支达到了一万余元,在“两会一队”报酬方面,全镇40个村全部按要求落实工资待遇,多的达到了六、七千元,最少的也达到了三千元,保证了全镇综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
百尺镇 |
壶关县辖镇。1958年设店上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府20公里。面积66.4平方公里,人口1.9万。长树公路过境。辖店上、林清庄、王桥凹、龙郡池、崔家掌、西峰、井则口、赛里、关帝、南沟、南梭、田脚底、东方上、北梭、小南青、牛居、井掌底、淙上、长林、中桥、瓜掌、罗东掌、琚家庄、土头寨、梁家碣、石峪、靳家掌、郊脚底、麻巷、熬子街、刁掌、西坪、小岭上、明自掌、北岭、谓里、石井会3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砖、石料。农业主产玉米、谷子。明太傅杜学文出生于此。. |
店上镇 |
店上镇地处壶关县中心腹地,距县城17.5公里。全镇共辖52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8000余户,3.2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84万人,有男女劳力1.2万个。总版图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5万亩,粮田面积3.2万亩,人均耕地1.1亩,森林面积8万余亩。镇党委下辖58个党支部,全镇共有党员1275名。 交通优势 山西省道长平线、壶关县道晋百线从全镇纵横而过。全县东水西调主管道从镇中心穿过,镇内有35KV变电站一座,高压实现双回路供应,电力资源充裕。移动通讯实现无缝隙覆盖。90%的村通有线电视。 社会发展 店上镇属全县中部山地沟壑区,山大沟多,是一个地上地下资源贫乏、以传统种养业为主、靠天吃饭的贫困乡镇,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种养业和外出打工。2010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到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到2950元。 |
晋庄镇 |
壶关县辖镇。1958年设晋庄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府16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1.5万。长钢(地方)铁路过境。辖十里、北庄、东郊、西七里、东七里、秦村、东沟、西川、东川、常家池、徐家后、范家后、晋庄、山仑、固店、泉则河、北头、秦家庄、郊里、河底、畅村、东头、寺沟、料阳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石料。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
树掌镇 |
壶关县辖镇。1958年设树掌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府46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树掌、河东、翠谷、南坡脑、森掌、磨掌、碣则上、大会、大坪上、郊掌、南郊、赵和池、汪流水、李家河、梁家、南双泉、紫团、东脑、福头、马家庄、回车、芳岱、西柏坡、东柏坡、庄则上、青松岭2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马铃薯。1942年日寇在此地制造神郊大-惨案。. |
集店乡 |
壶关县辖乡。1961年设西庄公社,1984改集店乡。距县府5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6万。长树公路过境。辖西关壁、东关壁、三家村、回龙庄、东长井、集店、河口、王家河、阎家河、常平、王章、黄角头、李掌、西庄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谷子。乡镇企业产品有砖、水泥、玻璃。. |
黄山乡 |
"壶关县辖乡。1958年设黄山乡公社,1984年置乡。距县府12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下好牢、上好牢、薛家园、牛盆、南河、冯坡、黄山、牛王岭、西底、长井头、沙窟、神后、斛市、神东、北兑川、油坊河、杜家掌、王家掌、郑家掌、小山沟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煤为主。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谷子。 ". |
东井岭乡 |
壶关县辖乡。1961年设东井岭公社,1984年置乡。距县府31公里。面积42.8平方公里,人口0.9万。长树公路、荫林公路过境。辖东井岭、郭堡庄、口头、高岸上、三郊口、东脑后、石盆、大井、东掌、南岸上、碾谷驼、南湖、牛家掌、塔店、上庄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马铃薯。. |
石坡乡 |
壶关县辖乡。1958年建石坡乡公社,1984年建石坡乡。距县府41公里,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1.1万。荫林公路过境。辖石坡、东黄花水、西黄花水、盘马池、安口、郭家驼、西河、北平头坞、南平头坞、寺尾沟、下石坡、城会、杜家岩、双井、申家奄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马铃薯。. |
五龙山乡 |
壶关县辖乡。1958年设五龙山公社,1984年置乡。距县府9公里。面积40.9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杨家滩、水池、石门、上内村、东归善、三王头、西池、东池、程庄、朝阳、五龙头、南塔底、北塔底、池后、刘家寨、南庄、道庄、向庄、大端、欢掌底、迎乐、刘寨、西河南、西沟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矿。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
鹅屋乡 |
壶关县辖乡。1958年设鹅屋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府88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恶石掌、柳泉、石圪爽、阴山坝、牛洞上、黄崖头、红脑上、鹅屋、西庄上、东庄上、师家背、黄崖底、东土池、西土池、南倒寺、或岭西、五里沟、沙岗沟18个村委会。矿产有活性炭。农业主产玉米、谷子、果类。. |
桥上乡 |
壶关县辖乡。1958年设桥上公社,1984年置乡。距县府55公里。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0.7万。荫林公路过境。辖桥上、盘底、王家庄、沙滩、桥后沟、丁家岩、大河、杨家池、东川底、南岭、前脑、后脑、梯脑山、西坡沟、洪底15个村委会。矿产有硅矿。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谷子、柿子。. |
常平经济开发区 |
改革开放前的常平,虽置村历史久远,户多村大,文化积淀厚重,但因偏居一隅,在历史上从无置乡、镇和中心村的记载。常平名声不大,壶关境外的人就很少知道有个常平。改革开放后,常平人把握契机,致力工业企业发展,创造了常平辉煌。到2000年时,企业总数达到17个,集团从业人数达到3600余人,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265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5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300元,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人流达到近万人。常平集团公司跨入全国大二档类乡镇企业,常平村也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东西合作常平工业示范区”。从此,常平不仅成为全壶关县的经济龙头,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制约常平发展的因素日益凸现。常平集团的壮大因村界限制受到束缚。仅3.9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面积,密布着17座中型企业。农耕土地人均不足0.5亩,再度发展受到地域的限制。常平集团再度发展,需要土地、劳动力资源。而相临的杜家河、王章、李掌等周边村却是劳动力大量闲置,就业困难。大片土地因资金困忧调产乏力,效益低下,双方存在较大的互补空间。为拓展常平集团空间,发挥常平村、常平集团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2001年1月壶关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组建常平经济开发区的决定。同年6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常平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市级经济开发区,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一、机构设置及沿革 在开发区机构干部配置方面,为考虑经济开发区工作的独立特性和重要性。县委组织部门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调配各乡镇机关精干力量与常平村党委领导7人共同组成了开发区第一届领导班子。常平村委-、常平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孝同志任开发区-,由县委、县政府派人担任开发区管委主任一职,重点抓开发区行政工作。 二、区划沿革 2001年1月刚成立“常平经济开发区”时,开发区辖集店乡的常平、王章、黄角头、闫家河、王家河等5个行政村及原(城关镇)龙泉镇杜家河行政村和原崇贤乡庄头行政村的小逢善自然村(归开发区后独立为行政村)等共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839人,非农业人口(包括外来务工人员)3600人,人口共计9439人。国土资源面积13平方公里。2001年6月,长治市人民政府批复常平经济开发区为市级经济开发区后,2003年辖区行政村编制增至9个,将原属集店乡的李掌、河口两村划归常平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面积扩大为17平方公里。2006年5月又将龙泉镇坛上村划归常平经济开发区,常平经济开发区行政管辖由9个粗增加到10个。以常平为中心的环常平经济圈基本形成。 |